淺析孟子的人性論
根據辭海解釋:「人性一是指人的各種特性或屬性的總和與概括。是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統一。人的社會屬性反映了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由人的社會關係總和所決定的。……二是指人的正常的情感理性:為貪婪而失掉人性、不通人性」。這一解釋和中國古代關於人性的爭辯是相通的。在對人性的討論中,先秦時代達到了頂峰,其觀點大體分為四類:一是「性善論」,以儒家的孟子為代表,強調人的天性或本性都是善的,基於後天的道德修養不同,人產生善惡之分;二是「性惡論」,以儒家的荀子為代表,認為「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i;三是「無善無惡論」,以告子為代表,認為人性和水一樣,「水無分於東西」,性也「無分於善不善」ii;四是「既善又惡論」,以西漢的揚雄為代表,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iii。總的來看,孟子的性善論影響力最大。對於性善論的研究不僅有利於重拾儒家經典,加強對國學的認識和理解,更有利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構建,為增強國家軟實力提供文獻支撐。
孟子是第一系統闡述性善論的人,並依此為基礎建立了自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性善論最早出現在《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可見,孟子雖未直接師從於孔子,但其思想體系反映出他的性善論與孔子仁的思想有內在邏輯聯繫,是對孔子的繼承和發展,而且超脫於一般概念,從對個人的考量、反思上升到對普遍規律的認識、思考和提升,成為一種具有普世價值的哲學成就。 孟子人性論的核心觀點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人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種道德屬性。李存山曾指「孟子所講的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即人之區別其他物類的特性」iv,張岱年認為,「孟子講性最注重對物類之不同。」v在反駁告子提出的「生之謂性」時,孟子提到「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即人性和獸性是有區別的。那麼這種區別源自哪裡?孟子進一步指出「人之所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vi,意思是,禽獸和人都有吃、感官等生理需求,而人區別於動物還有精神的需求,堅持這種精神需求(人性)就會成為君子,拋棄這種精神需求(人性)就會成為庶民甚至是禽獸。對於人性的定義,孟子進一步指出「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強調了仁義禮智是人類固有的本性,是君子與禽獸之間的差別。換言之,人有「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vii
第二,人性的共同規律是善的。 徐復觀說「因心善是『天之所與我者』,所以心善即是性善,而孟子便專從心的作用來指證性善」。首先,人性是有規律的,孟子認為,凡是同類者都有相似之處,人也不例外。其次,面對告子「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的追問,孟子回答「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意思是,人性的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水沒有不向下流的,同樣,人沒有不善的。即使有所改變也是外力造成,並非本性。此外,孟子強調,「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些都是善的表現,因此人性本善。 第三,人性善是一種傾向,轉化為現實需要後天努力。 孟子所講的善只是一種存在於先天的良知良能,只是一種傾向和可能性,要實現還需要在後天加強道德修養。首先,從「心」開始,「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即,如果能夠擴充「四心」就能夠保天下,如果不能連贍養父母都會成問題。具體而言,一是要加強思考,「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強調了用心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二是要加強學習,「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強調了仁是善心,義是正路,可以通過求學請教召回丟失的善心;三是要加強保養,「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強調注重心的保養。其次,從「性」開始,一是要知本性,「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viii強調盡善心,悟本性,懂天命,指出以善心和本性對待天命是正常方法;二是學養性,「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ix強調要通過減少慾望修養內心。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講,孟子有如下貢獻:「(一)承子思性說而確言性善;(二)循仁之本義而配之以義,以為實行道德之作用;(三)以養氣之說論究仁義之極致及效力,發前人所未發;(四)本仁義而言王道,以明經國之大法」。x概括而言,孟子的人性論有兩點現實意義:一方面,它從哲學角度明確了性善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種本質特徵,從而把善從一般情況中提升出來使之成為一種普適性的哲學觀念,並將仁義禮智推到了一定高度,是以後儒學對人的立論基礎。另一方面,性善論奠定了孟子哲學理論的基礎,由性善推導出的仁政和修養論,建立起了以人性善為根本基礎的儒家道德體系,對中華文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注釋: i見《荀子?性惡》。 ii見《孟子?告子》。 iii見《法言?修身》。iv中國文化通志?哲學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0.
v 楊伯峻.孟子譯註[M].中華書局,1960:6. vi見《孟子?離婁下》。 vii見《孟子?公孫丑上》。viii見《孟子?盡心上》。
ix見《孟子?盡心下》。 x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M].東方出版社,1996:15-16.推薦閱讀:
※跟風對一件事的影響有多大(舉例說明?
※《理解人性》學習筆記(中):分析實踐篇
※人性原本就是自私的嗎?
※殺死自己養了兩年多的寵物是什麼感覺?
※如何看待幼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