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如果聽了蒯通之言,起兵自立,最後能統一天下嗎

韓信如果聽了蒯通之言,起兵自立,最後能統一天下嗎

韓信被逼謀反,可惜策略不好,司馬遷也好,司馬光也好,都評價說在天下已定再去謀逆,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了,那麼如果韓信聽了武涉或者蒯通的話,當時獨立起兵,自立門戶,那麼他能一統天下嗎?

先看看當時楚漢的情況,楚漢兩軍在滎陽,廣武,成皋附近相持未下,精壯的兵士厭倦了長期作戰,而老弱的士兵們則由於要押運糧草,也已經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均無戰心,這個時候一方面就看誰的補給供應上,另一方面就看誰能得到一支生力軍,尤其是後者,可以在短期內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再看看當時的韓信的情況,韓信當時已經平定齊地,而且又被立為齊王,鎮守齊地,齊國東靠大海,有即墨,琅琊這樣的富饒的地方,南邊有泰山這樣的險固之地,西面有黃河天險,北面又背靠渤海,地方兩千里,被山帶河,土地富饒又有險可收。韓信的士兵雖然攻齊的時候,是趙國沒有來得及發往去滎陽的二流軍隊,但是經過攻齊破楚,士兵素質已經得到很大提升,今非昔比,不然也不會大破龍且楚軍二十萬,況且垓下決戰的時候,韓信率領軍隊三十萬與項羽的楚軍正面對陣,可見當時韓信手裡的軍隊,在齊地時候至少也是有十萬的,而且供給充足,養精蓄銳。

從項羽這邊來看當時的情形,齊國已經被滅,再也沒有一個諸侯跟隨楚軍,而且龍且帶去救齊的二十萬生力軍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殺,梁王彭越這個時候帶兵又返回了梁地,經常來回騷擾楚軍,斷絕了楚軍的糧道,連齊王田廣的叔父田橫現在都已經依附彭越了,從垓下會戰的情況來看,項羽這時候的軍隊大概也就十幾萬左右,但是現在項羽兵十幾萬,將已經沒有了,要同時應付劉邦,彭越,還要擔心韓信的攻擊,所以項羽想到了派旴台人武涉去說服韓信自立,這樣的話天下形勢就大有改觀,至少不會像眼前這樣多面樹敵。

武涉到韓信營里說了什麼話要韓信自立呢?

武涉見了韓信說:「天下已經忍受秦的暴政很久了,大家合力攻打秦國,秦朝已滅,按照功勞分封土地,各自為王,來修養士卒。現在漢王又向東進軍,侵犯別人的境界,奪取別人的封地,已經攻破三秦,率軍出函谷關了,現在正在收集各路諸侯向東攻擊楚國,他的意圖是不吞併整個天下,是不肯罷休的,他貪心不足到了這個地步,太過分了!況且漢王是不可以信任的,他自身落到項王的手中很多次了,是項王的憐憫使他活了下來,然而一經脫身,就背棄盟約,再次進攻項王。他是這樣的不可親近,不可信任。如今您雖然自己認為跟漢王交情深厚,替他竭盡全力作戰,但最終還是得被他所擒。您之所以能夠延續到現在,是因為項王今天還存在。現在劉,項兩王爭奪天下的事情,舉足輕重的是您,您向右邊站,那麼漢王勝,您向左邊站,那麼項王就勝。假如項王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該消滅您了。您和項王有舊交,為什麼不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如今,放過這個時機,必然要站到漢王一邊攻打項王,一個聰明睿智的人,難道應該這樣做嗎?」

武涉說了這麼多,其實就說了四點:

一 劉邦最終的目的是要奪取天下。

二 劉邦為人狡詐,不厚道,不能相信。

三 韓信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是因為還有項羽的存在。

四 現在是韓信的自立的最佳機遇。劉項相爭,勝負卻在於韓信,即使不助楚攻漢,為了自保也得獨立,三分天下,而助漢攻楚則是取死之道,不是智者所為。

不得不承認,武涉這個人,雖然在歷史上就這樣出了一次場,但對於局勢的判斷驚人的準確,後面的發生的事情全部應驗,可惜當時的韓信,對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還滿懷感恩之情,被拒絕了。

武涉走了,齊人蒯通卻來了,他知道現在的韓信,把握著天下勝負的關鍵,就假借相認之術來說服他自立,同時也為自己謀取富貴,蒯通又是怎麼說的呢?

蒯通見了韓信以後,假借相認之術說相術,後面開始說服韓信自立,蒯通對韓信說:「當初,天下舉兵起事的時候,英雄豪傑紛紛建立名號,一聲呼喊,天下有志之士像雲霧那樣聚集,像魚鱗那樣雜沓,如同火焰迸飛,狂風驟起。正當這時,關心的只是滅亡秦朝罷了。而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辜的百姓肝膽塗地,父子的屍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數不勝數。楚國人從彭城起事,轉戰四方,追逐敗兵,直到滎陽,乘著勝利,像卷席子一樣向前挺進,聲勢震動天下。然後軍隊被困在京、索之間,被阻於成皋以西的山嶽地帶不能再前進,已經三年了。漢王統領幾十萬人馬在鞏縣、洛陽一帶抗拒楚軍,憑藉著山河的險要,雖然一日數戰,卻無尺寸之功,以至遭受挫折失敗,幾乎不能自救。在滎陽戰敗,在成皋受傷,於是逃到宛、葉兩縣之間,這就是所說的智盡勇乏了。將士的銳氣長期困頓於險要關塞而被挫傷,倉庫的糧食也消耗殆盡,百姓疲勞困苦,怨聲載道,人心動蕩,無依無靠。以我估計,這樣的局面不是天下的聖賢就不能平息這場天下的禍亂。當今劉、項二王的命運都懸掛在您的手裡。您協助漢王,漢王就勝利;協助楚王,楚王就勝利。我願意披肝瀝膽,敬獻愚計,只恐怕您不採納啊。果真能聽從我的計策,不如讓楚、漢雙方都不受損害,同時存在下去,你和他們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種局面,就沒有誰敢輕舉妄動。憑藉您的賢能聖德,擁有眾多的人馬裝備,佔據強大的齊國,迫使燕、趙屈從,出兵到劉、項兩軍的空虛地帶,牽制他們的後方,順應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劉、項分爭,為軍民百姓請求保全生命,那麼,天下就會迅速地群起而響應,有誰敢不聽從!而後,割取大國的疆土,削弱強國的威勢,用以分封諸侯。諸侯恢復之後,天下就會感恩戴德,歸服聽命於齊。穩守齊國故有的疆土,據有膠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諸侯,恭謹謙讓,那麼天下的君王就會相繼前來朝拜齊國。聽說:『蒼天賜予的好處不接 受反而會受到懲罰;時機到了不採取行動,反而要遭禍殃』。希望您仔細地考慮這件事。」

蒯通說的比武涉還多,但是說的內容卻跟武涉有所不同,蒯通主要說了三點:

一 楚漢兩軍相持多年,均已疲憊不堪。

二 劉項爭雄,勝負關鍵在韓信手裡。

三 韓信自立以及平定天下的策略。

蒯通跟武涉主要的不同點在於第三點,武涉勸韓信助楚或者自立,但是沒有說策略,而蒯通連策略都想好了,當然這是跟二人出發點相關的,武涉只要求韓信不助漢就行了,自立也好,助楚也罷。只要不助漢就行,哪裡有心思真心去為韓信謀劃自立的策略,而蒯通不同,他還指望韓信的自立能給他帶來榮華富貴呢,當然要盡心謀划了。

韓信再次用要報答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的理由拒絕了,蒯通然後又陸續從功高震主和時不再來兩個方面又繼續說服韓信,可惜均被韓信拒絕了,被韓信同時拒絕的,還有自己的生機,所以最後被殺的時候,悔恨不聽蒯通之言。

假如韓信聽了蒯通之言,起兵自立,最後能一統天下嗎?答案是不能。

先看一下蒯通的策略,韓信率領當時自己在齊地的軍隊,迫降燕趙,然後出兵劉,項後方,佔領地盤,再去制止劉,項相爭。天下諸侯就會響應,然後這而後,割取大國的疆土,削弱強國的威勢,用以分封諸侯。個時候天下諸侯就會感恩戴德,韓信這時本來就佔有齊國本土,只要懷柔以德,自然會天下歸齊。

這個策略看上去很完美,其實可行性相當的差,甚至可以說是蒯通的一廂情願,這個策略幾乎是項羽此前行為的翻版,是為霸的策略,不是為帝的策略,而項羽此時正自身難保,已經證明了這個策略的失敗。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步是可行的,迫降燕趙,燕趙本來就是韓信打下來的,以現在韓信的實力,比原來更為雄厚,迫降燕趙更是沒有問題。

其次第二步也是可行的,迫降燕趙後,韓信就擁有原來的燕趙齊三國領土,地盤可以說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了,自身實力雄厚,又有威望,兵員再得到補充,去進攻劉,項空虛地帶,可以說是摧古拉朽,劉,項精兵本來都在成皋,滎陽一帶對峙,而且疲憊不堪,後方兵員實戰經驗不足,又無得力將領,韓信此時進兵劉項後方,結果可想而知。

再次第三步則是不可行的。此時韓信佔領劉,項後方了,實力又有所提升,但去制止二者相爭是不對的,從劉項二者實力上來講,此時最應該做的是助楚攻漢,滅掉劉邦。劉邦此時兵員比項羽多,而且謀士戰將也多於項羽,項羽則是孤家寡人,手下已經沒有得力將領可以調遣,從以後一統天下的角度考慮,應該助楚攻漢。無論如何,不能制止二者相爭,養虎為患,更何況劉項二人,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最後的第四步更不可行。從道義上講,劉項二人都曾經是韓信故主,韓信自立,靠的是實力,從道義上講,不是太能說過去,而且分封諸侯,走的是跟項羽一樣的路,連上一步制止劉項相爭,走的都是為霸的路線,分封的路線,這是不現實的,割誰的領土都會有怨言,都會心懷怨恨,只是實力小的時候會忍著,實力大的時候肯定還會相爭,是不可能太平的。

其實即使按蒯通的路線,韓信最後為霸成功,分封諸侯,以當時彭越,英布,項羽的存在,會甘心被分封,而且韓信佔領了齊趙燕的領土,後來又攻佔了劉項的土地,還是要派將領帶兵駐守,這些人中肯定還是會有想稱王稱霸的人,還是會有禁不住誘惑,禁不住遊說,自立為王的人,這又跟陳勝吳廣起義以後的情形類似,再加上當時當時那麼多梟雄在,天下形勢會更加混亂,戰爭肯定會持續更久,韓信能否一統天下,則未可知了。而且以韓信的性格,適合做一位優秀的將領,不適合做一位厚黑的君主,從這方面來講,可能最後的勝利還是劉邦的。

從根本上來講,蒯通的策略走的是為霸的路線,根本就不是一統天下的策略,還是春秋戰國時候的分封制的路線,在秦統一天下以後,雖然再次天下紛亂,但人心思一,是當時天下的趨勢,分封制是與這個趨勢相背離的。如果韓信起兵自立,後面幾步不按蒯通策略,而是像當年一樣,根據天下形勢,自己制定發展戰略,順時順勢而為,天下到底姓誰,還真不好說。

但是,韓信當時如果按照蒯通的策略,起兵自立的話,是肯定不能一統天下的。


推薦閱讀:

加繆:總有一天,人們會找回似水柔情
《搞笑無厘頭,十個笑話樂一天!》
一天當中最佳運動時間是什麼?運動前後要吃嗎?
在水星上過上一天,相當於過兩年
小龍蝦季,有網店一天賣出30噸     錢江晚報

TAG:韓信 | 自立 | 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