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上50個經典命題(下)
鄧斯·司各脫——完善的知識是個別的知識
司各脫意識到了理性對信仰的威脅,并力圖通過放棄理性對信仰的證明,限制認識,為信仰保留地盤。但這種作法,在客觀上卻為哲學擺脫神學束縛創造了條件。
《神聖家族》原來是義大利著名畫家安德列阿?受泰尼稚的一幅名畫的題目。畫中的人物是聖母瑪利亞抱著聖嬰耶穌,旁邊有瑪利亞的丈夫約瑟,有聖約翰、聖那拿以及一些天使和神甫。184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寫了一本名為《神聖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駁布奢諾?鮑威爾及其夥伴》的書,對青年黑格爾派的主觀主義觀點進行了致命的批判。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布奢諾?鮑威爾比作天父的獨生子耶穌,把其他幾個夥伴比作他的門徒,這些人妄自羊大,自以為超乎群眾之上,以為他們的話就是天經地義,不容爭辯,正像耶穌在人們中傳道一樣。
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英國的唯物主義傳統,認為「唯物主義是大不列顛的天生的產兒」。為了說明這一點,馬克思和恩格斯還專門提到了「大不列顛的經院哲學家」、被人稱為「精明博士」的鄧斯·司各脫(Johannes Duns Scotus)。這位中世紀基督教經院哲學家、神學家、唯名論者,從經院哲學內部給予經院哲學以致命的打擊。
大約在1270年,鄧斯?司各脫出生於蘇格蘭東南部貝里克郡。他在1279年在英格蘭南部鄧弗里斯加入方濟各會。1288年就學於牛津。1291年領受神職。1293年去巴黎學習。1297年起,先後在劍橋、牛津、巴黎和科隆等地講學。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為維持其對英戰爭,向教會徵稅,與教皇卜尼法八世發生衝突;鄧斯?司各脫因拒絕支持腓力四世被逐出法國。卜尼法八世死後,再次任教於巴黎並獲博士學位,他因博聞強記、思維敏捷、論證有力,獲得了「精明博士」的稱號。1305年後從事著述。1307年往德國科隆任教,1308年在科隆去世。
司各脫首要的一個理論貢獻就是對哲學與神學關係的認識。他認為我們通過理性只能知道上帝是一切原因的原因,一切本質的本質,知道丘帝是永恆的。至於上帝在時間中創造世界,三位一體等等,則只能是信條,只能根據聖經和教會的權威信仰它們。如果我們要用理性思考上帝,那就會陷入不可解決的矛盾。所以,司各脫明確反對用證明的形式來論證上帝的存在。他認為,一個定理在哲學看來是真的,但在神學看來就可能是假的,反之亦然。但哲學和神學不應該存在對立。神學並不是一門思辨的科學,而是實踐的學科,它的使命是幫助拯救人的靈魂。我們雖然不能認識上帝,但可以信仰上帝、愛上帝,信仰和愛高於認識。作為?個虔誠的基督徒,司各脫意識到了理性對信仰的威脅,并力圖通過放棄理性對信仰的證明,限制認識,為信仰保留地盤。但這種作法,在客觀上卻為哲學擺脫神學束縛創造了條件。
在對靈魂的認識上,司各脫否認理性的作用,而將意志視為靈魂的本質。固然,司各脫也承認意志的盲目性,承認只有當理性指明了目標時,靈魂才能有所意欲。但他認為最初的思維是通過靈魂與外界事物的共同作用實現的,因而是混亂的、不定的。只有當意志使其變得清晰,它們才能成為定的表象。因此,最終決定權屬於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是一切行動的惟一原因。思維僅是意欲的偶因,是意欲的僕人。在此基礎L,司各脫認為,上帝是最高的本質,而質料(物質)是最低的本質。除了上帝之外,一切被創造的實體,包括精神實體,都是形式與質料的結合。因此,靈魂不是什麼純粹的形式,在靈魂中包含有作為基質的物質。在此基礎上,司各脫進一步提出了「假如上帝是萬能的,他能否賦予物質以思維的能力」的問題。但司各脫並沒有跳出神學藩籬,「為了使這種奇蹟能夠實現,他求助於上帝的萬能,即迫使神學本身來宣揚唯物主義。」
作為唯名論者的司各脫,賦予個性以更熏要的地位。他認為,個體是完善的存在,是自然的目的,是直接的、獨立的實在。因此,完善的知識不是一般的知識,而是個別的知識。知識起源於個別的感知,普遍的概念來自人類能動理智的抽象活動。司各脫也承認共相的客觀存在,共相存在的基礎就在於精神從類似的對象那裡抽象得到的共同的本質,這種本質必定存在於個體之中,否則我們就不能通過感知和抽象得到它們。
司各脫對基督教義的發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首先提出聖母馬利亞在其受孕時即未經原罪沾染而成胎的學說,並將其建立在基督是完全中保的基礎上。他認為道成肉身無論如何要取代人類始祖的墮落。這一學說在1854年正式被規定為天主教教義。其學說被稱為司各脫主義,被方濟各會尊為主導神學,長期與托馬斯主義相對抗。
智者感言:
有一句廣告詞說得好:知識改變命運。
對於一個生命個體來說,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程度的差異,的確能產生上面廣告詞所描述的結果。同樣背景的同學二人,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繼續自己的幸福生活;另一個沉浸在書的海洋里,將自己改變成一個「書生」。積累數日之後,兩個人會變得迥然不同。這種差別沒有好壞之分,但的確耐人尋味。也許「書生」的幸福感還趕不上他的同學,但他對世界的洞悉和把握,的確要更加敏感,更為深刻。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差別,就是因為「書生」將一般的知識變成個別的知識,將公共的積累變成了自己的財富。時於人類文明而言,這種轉變的效果是雙重的:對個體來說,是一個人從無知到熟知的蛻變;對於人類來說,通過個體的嬗變,實現文明的薪火相傳,使得知識的積澱更加厚重。
所以,知識既是個別的,也足公共的;既通過個別的形式改變個體的命運,也通過一般的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知識的真正完善,應該是將知識的這種雙重性質呈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是在改變個體命運的同時改變自己,使自己臻於完善。這個過程永無止境。
為了改變我們自己,就讓我們也自覺地加入到這個過程中吧!
威廉?奧卡姆——若無必要,勿增實體
在哲學史上,這個命題被稱為「奧卡姆剃刀」。
有一個人到剃頭匠那兒去學手藝,師傅教他先學剃光頭,他說不會剃。師傅就找來一個大冬瓜,用剃刀在上面颳了幾下,然後把刀往上面一扔,插在冬瓜上,對徒弟說道:「按我這樣學!!」徒弟每天都這樣學,過了不久已經可以將冬瓜颳得很乾凈了。師傅准他出師,出師那天,師傅叫他給一個人剃光頭。只見他嘩嘩幾下就將那人的頭髮剃了個精光。大家正在喝彩的時候,只見這個徒弟把剃刀往那光腦袋上一扔,就象插在冬瓜上一樣。
上面只是笑談,但剃刀的威力還是有目共睹的。在哲學史上,也有一位擅使「剃刀」的人物,此人就是經院哲學解體時期唯名論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奧卜姆(william of Occam,也有人翻譯為「奧康的威廉」)。
大約在公元1300年左右,威廉?奧卡姆在英國出生。關於他的生平,能為大家所了解的相對較少。我們只知道他早年加入弗蘭西斯修會,後來在牛津大學學習和任教。他被人們稱為「不可戰勝的博十」,這主要是因為他在辯論中表現出來的機智敏捷令對手無法招架。1324年,因被指控「講授異端哲學」,他被召至阿維農教廷囚禁。在當時,這可是個不小的罪名。1328年,威廉?奧卜姆逃亡比薩,接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的庇護。在與這位皇帝的會見中,威廉?奧卡姆一句話道出了他的真實想法:「你用劍來保護我,我用筆來保護你。」這也是他的哲學觀點的基調。在這位皇帝的庇佑下,威廉?奧卡姆寫了很多為王權辯護的文章。在這此文章中,他也十分明確地表明了自己作為唯名論者的立場。
威廉?奧?卜姆批判了唯實論者從共相出發推論出個體存在的思想方法,認為只有個體才是真實的存在。在他看來,所謂共相,並不是一種實在的東西,而是一種設想出來的東西,它僅僅存在於靈魂中。基於這種認識,他進一步提出:現實中沒有獨立的聯繫,只有相互聯繫的事物,聯繫僅僅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同樣,也不存在一個單獨的多而只有多的事物。在相互聯繫的事物之外設定一個聯繫,在多的事物之外設定一個多,只能使科學毫無意義地複雜化。正是在這種觀點基礎上,威廉,奧卡姆提出了「若無必要,勿增實體」的著名論斷,在哲學史七,這個命題被稱為「奧仁姆剃刀」。威廉?奧卡姆揮起這把思想的剃刀,將「實體形式」、「隱蔽的質」以及「影像」之類概念全部「處以極刑」,認為它們都是多餘的東西,都應該加以拋棄。
「奧卡姆剃刀」的威力是巨大的,〕在經院哲學統治思想的時代,「為上帝論證」的主要手段,就是進行文字遊戲和概念推演。如果把那些概念全部「剃」出去了,就動搖了唯實論者論證的根基。他的「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等等觀點,也表明了這一命題的革命性。這自然激起了教會方面的憤怒,對威廉?奧卡姆的迫害也就在所難免了。不過,即使我們拋開「中世紀」這樣特定的背景,依然可以看到這一命題帶給我們的啟發意義。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等。對於科學家,這一原理最常見的形式是:當你有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的理論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麼簡單的那個更好。
在物理學中奧卡姆剃刀被用來切掉形而[學的概念。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與洛侖茲的理論就是一個範例。洛侖茲的理論認為在以太中運動的尺收縮、鍾變慢。愛因斯坦關於空一時變換的方程與洛侖茲方程在鐘慢尺短效應上一致,但是愛因斯坦認為以太不能根據洛侖茲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檢測到。根據奧卡姆剃刀,以太就被排除了。這一原理也被用來證明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海森堡從光的量子本性和測量效應中推出了不確定原理。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中解釋說:我們仍然可以想像,對於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組完全地決定事件的定律,它們能夠觀測宇宙現在的狀態而不必干擾它。然而,我們人類對於這樣的宇宙模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看來,最好是採用稱為奧卡姆剃刀的原理,將理論中不能被觀測到的所有特徵都割除掉。正如愛因斯坦在他的《自傳筆記》中寫道:即使是大膽而天才的學者也會因為哲學上的偏見而妨礙他認清事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從上述唯名論原則出發,威廉?奧卡姆提出:一切知識的基礎是從個體出發的經驗。」在我們談到認識的起源時,個別事物是感官的第一個對象;所以就知識的起源來說,個別事物才是首先被認識到的東西。」因此,他認為認識的對象先於認識存在於心靈之外,只有對個別事物的質管認識,才是我們認識的起源。這些在經院哲學看來「大逆不道」的觀點,都是源於他的那個著名命題的。
後來,路德維希皇帝去世,奧卡姆和他的同伴來到慕尼黑方濟各會的總部,並在那裡住了下來。據說,他在慕尼黑一直待到去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晚年回到了巴黎大學。關於他的死因,說法比較一致,這就是當時在歐洲肆虐的鼠疫。
智者感言:
在當前,已經沒有了教會的壓力,但奧卡姆的這把剃刀仍然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一些商業巨頭,還會用這把剃刀作為武器,處理自己遇到的那些困難和挑戰『:懸疑、存而不論等等,也都是對這一名言的註腳。
保持簡單!奧卡姆的箴言的實質就在於這樣一句人人都明白和理解,但不是人人都能夠自覺踐行的道理。不是有很多人,自以為自己很哲學,開口便是一大堆嚇人的名詞嗎?更有甚者,咦里哇啦地說了一大通,卻是「開口千言、離題萬里」,又如何將事情表述清楚?從這個意義上說,奧卡姆剃刀也是消除對哲學的誤解的一把鑰匙呢!
表們缺少的,不是對道理的感悟,而是將那些重要的道理轉化成為我們的行為習慣的自覺性。
庫薩的尼古拉——認識是有學問的無知
所謂有學問的無知,絕不是正統神學家鼓吹愚昧無知的蒙昧主義,而是指人們通過對知識的探求,而後這到對自己無知的認識。
我國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庄予,曾經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故知止其所不知,至夾。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意思是:一個人能止於所不知的晚界,就是絕頂明智。誰能知道不用語言的辯論,不能稱呼的大道呢?
莊子的這段話,是讓我們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東西是有限制的,明確自己的「無知」,就是明智的表現。在西方哲學史上,也有一位對人的「無知」進行深刻論述的哲學家,這就是文藝復興初期德國哲學家、羅馬天主教會的高級教士庫薩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
1401年,庫薩的尼古拉生在摩澤爾河畔庫薩村的一個船主家庭。據說他從小離開家庭,由一位伯爵把他撫養成人。尼古拉曾經在當時的一個修道團體——共同兄弟會學習過。尼古拉1416年進海德堡大學,1417年轉入帕多瓦大學,1423年在帕多瓦大學得到教會法學博士學位。他也曾從事法律工作,因很不成功,就轉而專心致志於神學的研究與講授。1425年在科隆進修神學。1432年以紅衣主教朱麗安的秘書身份參加了巴塞爾宗教會議,此後到羅馬教廷任職。從此以後,他一直為教廷服務,處理各地的宗教問題,從事已處於分裂狀態的天主教廷的統一,並企圖把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統一為一個天主教會。1437年作為羅馬教廷使節赴拜占廷談判東西方教會聯合問題。談判當然是失敗了,但他的努力還是得到了教會的認可。1448年受封為樞機主教。1450年任布里克森主教。1458年回羅馬教廷助理教務。1464年8月11日,在意人利去世。
從七面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庫薩的尼古拉是可以被稱為典型的教徒的。但很有意思的是,就是這麼一位典型的教徒,卻啟發了被教會視為異端的布魯諾的思想。
庫薩的尼古拉還是德國最早的人文主義學者之一。他在處理教會事務之餘,搜集、整理古典文獻,開展數學和自然科學研究,並做出了貢獻。他第一個繪製了中歐和東歐地圖,提出了改善曆法的方案,致力於解決方圓問題。他的主要哲學著作有《論有學問的無知》、《論推測》、《論利慧》等。
尼古拉在哲學方面的重要貢獻就是對人類認識世界的哲學考察。他把認識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感性認識,這隻能從感覺與想像產生混亂的印象;第二階段是理智認識,是對事物的區別性認識,是有確定性的指稱,是對事物的推理知識;第三個階段是思辨的理性,這個階段發現認識中的矛盾是可以統一的;第四個階段是直覺的認識,在直覺之中,理智所看成有區別的就歸於統一了。這種認識論觀點是以後康德認識三階段說的來源。
庫薩的尼古拉按照新柏拉圖學派的「否定的神學」觀點,認為對於上帝不能用任何特殊的概念和名詞予以肯定的規定。在他看來,上帝不是聖父,不是聖子,不是聖靈,而是無限,也就是絕對的極大。這絕對的極大既是一,又是一切。」上帝在一切中,而一切即在上帝中」。這就是他所明確表達的泛神論觀點。不過,他又認為,上帝是絕對極大、絕對統一,而宇宙則只是相對極大、相對統一。這樣他就給上帝保留了一個特殊的超然的地位。
在基督教神學獨斷論長期統治之後,庫薩的尼古拉第一個明確提出了「對立一致」這一命題,並把它作為自己哲學的基本原理,他用數學對這種觀點作了證明,認為無限的線與無限的三角形、無限的圓、無限的球體都是統一的。這種觀點直接影響了以後辯證法思想的發展,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前驅。他認為在上帝和宇宙中對立面是一致、符合、統一的。」由對立物構成的一切」,「從佔優勢的那一個對立面得到自己的性質」。上帝既是極大,也是極小。人性既是有限(作為形體),也是無限(作為精神)。這一切都表明了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庫薩的尼古拉的認識論同他的「有學問的無知」原理是緊密相聯的。庫薩的尼古拉認為人的認識是「有學問的無知」。所謂有學問的無知,絕不是正統神學家鼓吹愚昧無知的蒙昧主義,而是指人們通過對知識的探求,而後達到對自己無知的認識。他認為,一個人對這門無知課學得越深刻,他就越接近於真理。人的智能同真理的關係,好比一個多角形同外接圓的關係:隨著角的增加,多角形與圓相似的程度就越大;但是不論它的角增加多少,它也不能全等於圓。這說明:人能夠不斷接近真理的認識,但是卻不能達到絕對的終極的真理。所謂有學問的無知,意味著「有學問」和『』無知」這兩個方面總是聯結在一起的,是對立統一的。這裡包含有認識中相對與絕對、有知與無知的辯證思想因素。
庫薩的尼古拉繼承新柏拉圖主義,吸取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德謨克利特和業里士多德的思想,概括當時數學和自然科學成果,建立了自己具有獨創性和過渡性特色的哲學學說。他的哲學雖然保留有基督教神學和神秘主義思想,但是己開始擺脫正統神學的束縛,基木七按照泛神論觀點解決上帝和宇宙及其認識問題,開闢了文藝復興時期泛神論的自然肯學思潮的先河。同時,作為近代市民階級新哲學思潮的先驅者之他對以後的布魯諾、萊布尼茨以至謝林和黑格爾等人思想的形成,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智者感言:
認識你自己,這句德爾斐神廟門口的蔑言,被蘇格拉底訟釋為「自知其無知」。因為這種診釋,蘇格拉底被稱為當時「最聰明的人」。一個人的聰明,不僅僅在於你知道什麼,還在子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越是學養深厚的智者,對於自己的無知把握越是深刻,因而他們表現出來的謙虛也越讓人敬佩。成熟的穀子,總是將頭低向大地。還是記住毛澤東引用的對聯吧:「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布魯諾——宇宙是太一
「火併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懂得我的價值的!」
羅馬鮮花廣場,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卻是曾經與令人髮指的罪惡聯繫在一起的地方。這裡是中世紀和復興時代的羅馬最有生氣和最粗暴的地方。在這裡,紅衣主教和貴族夾雜在漁夫中間出現在廣場的集市上;在這裡,卡拉伏吉奧因為輸了網球賽而殺死了他的對手;漁夫西里尼在這附近殺死了他的商業競爭對手。這個廣場還是當時執行死刑的地方。今天,這裡成了羅馬人長期舉行活動的中心,色彩斑讕的市場、各色各樣的飲食店、現代氣息的酒吧,使得這裡充滿了生氣,廣場中心有一尊銅像,是1889年為了紀念一位為了真理而殉難的英雄而立的。1600年,這位不屈的英雄,被羅馬教會燒死在廣場中央。那個不朽的聲音,在廣場上回蕩:「火併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懂得我的價值的!」
這位不朽的英雄,就是義大利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反對封建教會的堅強鬥士喬爾丹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
布魯諾的一生是在與教會的鬥爭中度過的。1548年,布魯諾出生於那不勒斯附近的諾拉鎮。在當地的拉丁語學校畢業以後,布魯諾進入聖多米尼加修道院,那一年,他才17歲。28歲時,為了逃避迫害,布魯諾離開修道院,流亡西歐。他非常擁護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並用講演、講課、文章等不同形式反對地心說,宣揚新思想。在《論無限宇宙和世界》一書中,他發展了哥白尼的宇宙結構,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宇宙是無限大的,其中的各個世界是無數的」),太陽是眾多的(「恆星並不是鑲嵌在天彎上的金燈,而是跟太陽一樣大、一樣亮的太陽」)等等。這些言論,在當時是最不能為教會容忍的。1592年,布魯諾被騙到威尼斯並遭逮捕,此後落入宗教裁判所,被囚禁長達8年之久。在獄中,布魯諾受盡折磨,但他英勇不屈,不畏迫害,明確宣布自己沒有做任何可以反悔的事情。他說:「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退讓!」最後,教會以「異端分子和異端分子的老師」的罪名,於1600年2月17日在羅馬鮮花廣場對布魯諾處以火刑。
布魯諾的主要著作有:《論無限、宇宙和世界》、《論原因、本原與太一》、《諾亞方舟》、《灰堆上的華宴》、《論英雄熱情》等。在這些著作中,布魯諾集中闡明了自己對宇宙的理解,建立了一個泛神論的哲學體系。
布魯諾認為,自然界中有兩種實體,即形式和物質。但形式不能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這樣,物質就成為「神物和最優秀的生產者」、「自然萬物以及全部實體是自然界的生育者和母親」。物理世界是在「世界理智」的作用下運動和變化的。」世界理智」是作為形式本原的世界靈魂的一種能力,而世界靈魂又是內在於作為物質本原的宇宙之中的。這樣,包括一切的統一體的宇宙就成為「太一」。它「極大」,也「極小」,既是「一」,也是「一切」。這個宇宙,既是統一的,也是無限的。對於這個「太一」布魯諾稱之為「神」。但這只是一種稱呼,既沒有人格,更不是萬能的上帝或者宇宙的主宰。在這個意義上,布魯諾被稱為徹底的泛神論者。
對於人的認識,布魯諾把認識劃分為四個階段:感性、知性、理性和心靈。他認為,感性是認識的開端。知性的任務則是運用抽象概括和推論的能力,從特殊中抽象出一般。理性的任務是主動地、積極地整理知性活動的成果,把知性得出的一般論斷提供到原理原則,從而認識到事物的實體的統一性。心靈作為認識的最高能力,則是對普遍實體即他所謂的「神」的直觀。只有在心靈中,神或自然的本質才會生動地表現在認識的面前。認識達到了對一切存在的本質,對對立統一的、無限的宇宙的最高認識。這種認識的過程不會完結,因為智慧的力量永遠不會停留在已經被認識的真理上面,總是向著尚未被認識的真理前進。我們可以看出,布魯諾對人類認識的把握,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時代。布魯諾的哲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在笛卡爾的理性論、斯賓諾莎的泛神論、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等等影響廣泛的理論中,都不難發現他的影響。他為真理獻身的大無畏精神,更是成為激勵後世的楷模,成為人類開拓進取的精神動力。
智者感言:
宇宙是什麼?不同的人,出於各自不同的立場和背景,會有完全不同的認識。這些不同的認識,有的是相互衝突的,有的則是在不同的語境內「各說各話」,沒有誰對誰錯之分。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可以就宇宙存在的問題與同行展開激烈的辯論,但在天體物理學家與皮誠的宗教徒之間,是不必就宇宙的認識達成一致的。
自覺的劃界意識和明確的定位意識,是我們澄清自己的認識的重要內容。』『各人自掃門前雪,英管他人瓦上霜」在這個意義上是有道理的。自己門前的雪還沒有掃乾淨,卻對別人的一點殘霜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是不是有點不負責任?
弗朗西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個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種情感引起的鬱積和縈繞的心事得以宣洩和釋放。
友情的一個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由各種情感引起的鬱積和縈繞的心事得以宣洩和釋放。我們知道,閉塞和窒息是人體內最危險的疾病。在人心上也不外如此。你可以服肝精以養肝,服鐵質物以健脾,服硫華以潤肺,服海狸以補腦。但除了真正的朋友之外,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舒心。面對真心朋友,你可以藉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懺悔或自白,傾吐你的憂愁、歡樂、恐懼、希望、疑慮、忠告,以及任何壓在你心底的事。
以上這些對朋友的精闢而深刻的認識,出自一位近代哲學家之口。這位哲學家就是近代英國經驗論的開啟者、著名的唯物主義者和科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eon)。
從出身來看,培根可謂顯貴。他1561年1月22日出生在倫敦的個貴族家庭,父親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母親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才女,嫻熟掌握希臘文和拉丁文,是加爾文教派的信徒。12歲時,培根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15歲作為英國駐法大使的隨員來到了法國。在旅居巴黎兩年半的時間裡,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法國,接觸到不少的新鮮事物,汲取了許多新的思想。1579年,培根的父親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開始陷入貧困。1582年,培根取得了律師資格,1584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602年,培根受封為爵士,1607年被任命為副檢察長,1613年被委任為首席檢察官,1616年被任命為樞密院顧問,1617年提升為掌璽大臣,1618年晉陞為英格蘭的大陸官,授封為維魯蘭男爵,1621年又授封為奧爾本斯子爵。1621年,培根被國會指控貪污受賄,被判處罰金四萬磅,監禁於倫敦塔內,終生逐出宮廷,不得任議員和官職。雖然後來罰金和監禁皆被豁免,培根卻因此而身敗名裂。。在仕途正順的時候,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也不在國務活動上,而在於對科學真理的探求上。這一時期,他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並出版了多部著作。經歷變故之後,培根不理政事,專心從事理論著述,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1597年,培根發表了他的處女作《論說隨筆文集》。他在書中將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思考,以及對人生的理解,濃縮成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誓句,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培根原打算撰寫一部六卷本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科學的大復興》(又名《偉大的復興》),這是他要復興科學,要對人類知識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預期的計劃,只完成了前兩部分,這就是《論學術的進展》(又名《論科學的價值和進展》)和《新工具》。1605年,培根完成了《論學術的進展》。這是以知識為其研究對象的著作。培根在書中猛烈抨擊了中世紀的蒙昧主義,論證了知識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識不能令人滿意的現狀及補救的辦法。在這本書中,培根提出一個有系統的科學百科全書的提綱,對後來十八世紀的狄德羅為首的法國百科全書派編寫百科全書,起了重大作用。
《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在書中培根提出了經驗認識原則和經驗認識方法。這本書的「新」,與亞里士多德的丈工具篇》是相對而言的。在書中,他還進一步揭露了人類認識產生謬誤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第一種是「種族假相」,這是由於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認識錯誤;第二種是「洞穴假相」是個人由於性格、愛好、教育、環境而產生的認識中片面性的錯誤;第三種是「市場假相」,即由於人們交往時語言概念的不確定產生的思維混亂。第四種是「劇場假相」這是指由於盲目迷信權威和傳統而造成的錯誤認識。他認為這是在人心普遍發生的一種病理狀態,而非在某情況下產生的迷惑與疑難。培根指出,經院哲學家就是利用四種假相來抹煞真理,製造謬誤,從而給予了經院哲學沉重的打擊。」知識就是力量」的名言,也是在這部著作里提出來的。
培根在結束其政治生涯後,僅用幾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紀》一書,得到後世史學家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是「近代史學的里程碑」。大約在1623年,培根寫成了《新大西島》一書。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烏托邦式的作品,他在書中描繪了自己新追求和嚮往的理想社會藍圖,在他設計的虛構國家裡,科學主宰一切,這是培根畢業所倡導的科學的「偉大復興」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現。此外,培根在逝世後還留下了許多遺著,後來,由許多專家學者先後整理出版,包括《論事物的本性》、《迷宮的線索》、《各家哲學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論人類的知識》等等。
1626年3月,培根正在潛心研究冷熱理論及其實際應用問題。一天,他坐車路過一片雪地時,突然想進行一次實驗。他宰了一隻雞,把雪填進雞肚,以便觀察冷凍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於他身體屏弱,經受不住風寒的侵襲,支氣管炎複發,病情惡化,於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身後,盡享尊崇。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中,培根被視為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在科學史上,培根開創了以經驗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的新時代,對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人類哲學史、科學史都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為此,羅素尊稱培根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馬克思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培根死後,人們為懷念他,為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碑,亨利?沃登爵士為他題寫了墓志銘:
聖奧爾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頭街應稱之為「科學之光」、「法律之舌」
……
智者感言:
知識就是力量,曾經成為多少人激勵自己進步的座右銘。
是知識,讓人類社會告別蒙昧和野蠻,走向現代文明;是知識,讓山野村夫告別貧窮和落後,找到新的方向……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成就夢想!看起來,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振奮、鼓舞人心的命題!
但知識也會給我們帶來災難。關於核能的知識,可以給我們無窮的能量,也給人們帶來核武器的威脅;很多高端的技術,可以改進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會成為犯罪分子改進犯罪手段的基礎……還有,知識多了,感情沒了;文化高了,信任沒了,等等之類,不勝枚舉,不勝其煩。
所以,我們不得不再次限定:知識是否推進社會發展,要看什麼人使用,如何使用。
知識也是雙刃劍,玩不好是會傷到自己的。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由此可見。
霍布斯——自由與必然是相容的
與同時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對於「和平與安全」有著更為敏感的感受和更為迫切的渴望。
「Leviathan」(利維坦)的字意為裂縫,在《聖經》中是象徵邪惡的一種海怪,通常被描述為鯨魚、海豚或鱷魚的形狀。利維坦常與另一種怪物貝希摩斯(Behetnoth)聯繫在一起。根據衫勺伯記》中的描述,利維坦實際上就是一條巨鱷,擁有堅硬的鱗甲,鋒利的牙齒,口鼻噴火,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在基督教中利維坦成為惡魔的代名詞,並被冠以七大罪之一的「嫉妒」。在《舊約聖經》的外典「以色列書」第六章中曾經記載:上帝在創造天地的第五天創造了山和海,第*天用粘土創造了利維坦和貝希摩斯,當世界末日降臨的時候,利維坦、貝希摩斯和棲枝(Ziz)將一起成為聖潔者的食物。伊諾克的預言書上說:「兩個怪物將在那一天被分開,雌的被稱為利維坦,它居住在噴泉的深淵之中;雄的被稱為貝希摩斯,它佔據了整個丹代恩沙漠。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闢了人類社會的新時代。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有一位思想家,借用《聖經》中的「利維坦」,表述自己對國家的認識。這位思想家就是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霍布斯1588年出生於英國南部威爾特郡馬爾麥斯堡鎮的一個貧窮的鄉村牧師家庭。由於家境貧窮,霍布斯幼年之後就依靠伯父撫育。但他生性聰穎,好學深思,十四歲時己經通曉希臘文和拉丁文;十五歲就進入了培養貴族子弟的牛津大學,攻讀古典哲學和經院派邏輯。畢業後留校講授邏輯學。從大學畢業起,霍布斯就與貴族家庭有了不解之緣。他擔任過大貴族卡文迪許家族的家庭教師,擔任過貴族的秘書或者隨從。這種經歷給霍布斯帶來的雙重的影響。一方面,他雖出身卑微,但通過與貴族的交往,他已經躋身於上層社會,結識了當時英國一批具有學術地位、社會影響和抱有自由主義思想的名流,不僅大開眼界,也為他的新觀點的提出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由於霍布斯與貴族的這種友誼和親密關係,他在自己所有的著作中,從未停止過對君主製表示好感與尊敬。這使得霍布斯成為一個集多種矛盾為一體的複雜人物。根據霍布斯自己的說法,他生性膽怯怕事。霍布斯在他的一本《自傳》中說,他是他母親生的一對孿生子之一,另一個叫做「恐懼」(foar)。他從他一生的許多行動中,確有一些事實可資印證。1640年,王權與國會的衝突日趨激化,武裝衝突陰雲密布,霍布斯害怕紛爭和內戰,寫了一篇維護王權以求得和平的文章,引起國會派的極大不滿,霍布斯見勢不妙,』懼而出亡巴黎。1651年他在巴黎寫成《利維坦》一書,其中對君權神授和教會大加撻伐,遭到法國當局和流亡巴黎的英國王黨分子的強烈反對,霍布斯又懼而悄悄逃回英國。當時英國正由克倫威爾任護國公,集政治、軍事大權於一身,霍布斯則認為這正是他理想的政治狀態,於是他向克倫威爾表示了他的歸順之意。克倫威爾邀請他出任行政部長,他卻婉辭不就。1666至1667年,倫敦流行瘟疫,又遭大火,教會揚言這是霍布斯的續神言論招致的災禍,霍布斯又慌忙將手邊的文稿倉惶付之一炬。可以說,與同時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對於「和平與安全」有著更為敏感的感受和更為迫切的渴望。這就使得霍布斯提出的挑戰傳統的政治學說和哲學觀點更值得我們關注。他對自由的理解,敦是最典型的例子。
霍布斯認為,所謂自由,就其本來的意義來說,就是指「沒有阻礙的狀況」。而自由人則是指「在其力量和智慧所能辦到的事物中,可以不受阻礙地做他所願意做的事情的人」。」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能自由地說話時,這也不是聲音的自由或吐字的自由,而是指說話的人沒有法律限制他以旁的方式說話。最後,從自由意志一詞的用法中,我們也不能推論出意志、慾望或意向的自由,而只能推論出人的自由:這種自由就是他在從事自己具有意志、慾望或意向想要做的事情上不受阻礙。」所以,他認為「自由與必然是相容的」。」比如水順著河道往下流,非但是有自由,而且也有必然性存在於其中。」按照他的理解,人們的行為雖然來自於人們的意志,但是人的每一種出於意志的行為、慾望和意向都是出自「某種原因」的,所以「便是出於必然的行為」。霍布斯將這種原因最終歸於「一切原因的原因——上帝」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他對自由與必然關係的這種認識,就是在今天看來也是富有啟發性的。
在霍布斯看來,人們為了取得和平,並由此而保全自己的生命,因而製造了一個「人為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國家。他將這種國家稱為「利維坦」。根據霍布斯的描述,自然狀態中人們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權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於是出於人的理性,人們相互間同意訂立契約,放棄各人的自然權利,把它託付給某個人或」個由多人組成的集體,這個人或集體能把大家的意志化為一個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統一為一個人格;大家則服從他的意志,服從他的判斷。這樣訂立的契約就叫做社會契約,這個人或這個集體就是主權者,而像這樣通過社會契約而統一在一個人格之中的~群人就組成了國家。」這就是偉大的利維坦的誕生——用更尊敬的方式來說,這就是活的上帝的誕生」。這一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智者感言:
如果從其經歷和政治立場來說,霍布斯不值一提。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在新生勢力勢不可檔的時候,霍布斯的立場無疑是倒退的,甚至是反動的。
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霍布斯的價值。一位評論者稱:他的同時代人當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在思想的世界當中處於如此孤獨的一個位置,只有到了19世紀,他的重要性才被完全了解,他的主要原則的驚人的現代性才被認識。霍布斯為我們提出的對於自由與必然關係的認識,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不能根據母雞的形象,判斷雞蛋是否有營養。真正的營養,只能在我們消化的過程中,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東西。如果沒有理解一個命題之前,就「義正辭嚴」地堅決「拒斥」,那表現的不是我們的堅定立場,而是我們的無知。當然,如果只是「照單全收」,很容易,"j肖化不良」的。
但願每一位朋友都能成為哲學智慧的「美食家」!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作為哲學家的笛卡爾,是公認的現代西方哲學的奠基
有一個比較古老的笑話,說一個傻子當差役押送犯人,結果犯人趁他熟睡的機會,把囚服套在他的身上,逃走了。傻子差役醒來以後,清點了半天,發現武器、包袱、囚犯都在,惟獨找不到自己,於是十分納悶:「怎麼我不見了」
連傻子在思考的時候,都要問一下「我」在哪裡,我們對自己的關注程度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而有一個哲學命題正好是說這個問題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
提出這個命題的人叫勒奈?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有的人把他的名字翻譯成笛松兒,是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笛卡爾是一個研究廣泛、成果卓著的學者。
在數學方面,他成功地將當時完全分開的代數和幾何學聯繫到了一起,創立了解析幾何。在他的著作《幾何》中,笛卡爾向世人證明,幾何問題可以歸結成代數問題,也可以通過代數轉換來發現、證明幾何性質。正是因為他的傑出貢獻,後世的人們稱呼笛卡爾為「解析幾何之父」。他在數學上的成就為後人在微積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後者又是現代數學的重要基石。在物理學方面,笛卡爾在《屈光學》中首次對摺射定律提出了理論論證。他還解釋了人的視力失常的原因,並設計了矯正視力的透鏡。力學上笛卡爾則發展了伽利略運動相對性的理論,強調了慣性運動的直線性。笛卡爾發現了動量守恆原理。他還發展了宇宙演化論、漩渦說等理論學說,雖然具體理論有許多缺陷,但依然對以後的自然科學家產生了影響。但所有這些成就,都無法掩蓋他在哲學星空的耀眼光輝。
作為哲學家的笛卡爾,是公認的現代西方哲學的奠基人。哲學上,笛卡爾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他認為,人類應該而且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由此,笛卡爾第一步就主張對每一件事情都進行懷疑,而不能信任我們的感官。從這裡他悟出一個道理:他必須承認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懷疑。而當人在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這個命題的主要意思是,當我在懷疑一切時,卻不能懷疑那個正在懷疑著的「我」是存在的這一事實。因為這個「懷疑」本身是一種思想活動,而這個正在思想著、懷疑著的「我」的本質也是一種思想活動。這裡的「我」並非指的是身心結合的我,而是指獨立存在的心靈。這種我是更為根本的。
在笛卡爾看來,「我思故我在」是哲學中最基本的出發點。他認為,「我」必定是一個獨立於肉體的、在思維的東西。而這個思考著的「我」,用思考將自己與動物區別開來。因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佔空間。而動物只屬於物質世界。
笛卡爾還試圖從這個出發點,證明上帝的存在。他認為,我們都具有對完美實體的概念,而我們是不可能從不完美的實體得出完美的概念的,因此,必然有一個完美的實體存在,這個沒有瑕疵的理想存在,就只能是上帝了。
根據這一點,笛卡爾提出了對世界的認識。他認為宇宙中共有兩個完全不同的實體,即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他稱之為「靈魂」和「擴延」),兩者都是我們今天的世界的本原,而二者所賴以產生的共同基礎,就是那個完美的實體——上帝了。
笛卡爾的這個命題對哲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命題所倡導的「我在思考這件事情是不可懷疑的」,在一定意義。上也突現了人的重要性。應該說,這個命題所隱含的將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觀點,對於人認識自己,特別是人的精神對於人的價值,還是富有啟發的。這不僅使我們想起莎十比亞的那段名句:「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錶!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_址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以說,笛卡爾的這個命題把這段名句進一步升華了。
當然,笛卡爾以這個命題為基礎,對於上帝和宇宙的看法是有失偏頗的。後來的一些人也對此提出了批評。這也成為很多研究笛卡爾的學者感到不解的一個謎團。笛卡爾到底是要強調人的價值,還是想借人的思考,為上帝的存在證明呢?直到現在,還有不少的學者對這個命題進行深入發掘和解析呢!
1649年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納邀請笛卡爾到她宮廷講授哲學,女王規定每周三天早晨五點講課,此一規定打破了笛卡爾一直以來的晚起習慣。在極度寒冷的冬天,身體一向羸弱的笛卡爾無法支持,終於因傷風轉成肺炎,在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斯德哥爾摩這片「熊、冰雪與岩石」的土地上,年僅54歲。
智者感言:
經常聽朋友感慨地說:現在的生活節奏簡直不讓人活,我都快忙得找不到自己了。
很多時候,自己也感覺被各種各樣的事務和要求催促得腳不沾地地奔走,很少有時間考慮自己了。
但我們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連那個要懷疑一切的思考者,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存在的,不得不承認只有自己在,思考才能成為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忽視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呢?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找不到了,我們的忙於奔走還有多少意義呢?
所以,無論多麼忙,請給自己留。氛時間,讓我們認識、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怎樣做,才能成為我想成為的人?……如此等等。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之後,就付諸行動,努力去做,即使不能完全實現自己的預期,只要我們努力了,我們前進的過程就是充實和豐富的。
有的朋友會反駁說: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它宣揚個人至上,違背了集體主義的原則。那麼我請問,有哪一種真正的集體主義,是要泯滅個體的存在的呢?馬克思和恩格斯給我們設想的最理想的未未,也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如果只是若干不知自己為何物的生命個體,那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人。
要想在將來進入「自由人的聯合體」的理想狀態,就必須從現在起努力使自己成為「自由人」。而認識到我們自己的存在,是我們的「自由」成為可能的前提條件。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在思考中找到自己,在自己這裡找到思考的意義,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樂趣。
斯賓諾莎——心靈的絕對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確地將自己哲學的目的定位於道德上的至善,即達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一位地位顯赫的政府官員去看望一位著名的哲學家,當時這位哲學家正靠打磨光學鏡片來維持生計。官員看到哲學家穿著破舊的睡袍時,就責備哲學家並要送一件新的睡袍給他,但哲學家謝絕了。他說:「一個人決不會因為穿了一件好睡袍而變得更有價值。」當然,如果我們認為衣服邋遢甚至也可以成為一種美德,那我們就錯了。一些藝術家熱衷於不修邊幅可能就是追求這種「美德」的結果。這些藝術家可能沒有聽過這位哲學家說的另外一句話:「使我們變成哲人的並不是遙通的舉止和外表。故意不注重舉止和外表恰恰證明了精神的貧乏。在這種人的頭腦里,智慧找不到棲身之處。」
這位出語不凡的哲學家就是歐洲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傑出的唯物論哲學家和無神論者、偉大的荷蘭思想家別涅狄克特?德?斯賓諾莎(Bewedict de Spinoza)。
1632年11月24日,斯賓諾莎誕生於阿姆斯特丹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他的父親給他取名本托?德,斯賓諾莎(Bento de Spinoza),本托乃西斑牙語,意即受上帝的恩惠。但上帝對他的恩惠並不多。6歲時,斯賓諾莎的母親死於肺病。7歲時,斯賓諾莎進入一所猶太教會學校學習,入學時的名字是以希伯來文拼音的名字巴魯赫?德?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13歲時,斯賓諾莎履行猶太教「堅信禮」儀式,正式成為猶太教教徒。24歲時,因為堅持思想自由、懷疑靈魂不滅、否認天使存在和主張上帝是具有廣延的存在,斯賓諾莎被猶太教會永遠革除教門。教會甚至要求市政當局下令驅逐斯賓諾莎出阿姆斯特丹。斯賓諾莎暫時避居於新教徒聚居的奧微爾開克村,將名字改為拉丁文拼寫的別涅狄克特?德?斯賓諾莎(Benedict de spinoza),很快學會磨透鏡技術,以此謀生。
28歲時,斯賓諾莎遷居於萊登市郊的萊茵斯堡。這個住屋後來被闢為紀念館,並用其姓命名所在的街道。31歲時,他又遷至海牙市郊伏爾堡。由於磨製光學鏡片優異,荷蘭光學家惠根斯開始與他交往。但磨鏡片的經歷也對斯賓諾莎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在33歲的時候,他已有肺病症兆。37歲時,他的《神學政治論》由書商詹?利烏魏特茨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但這本書命運也不好。1671年,新教教會宣布《神學政治論》為禁書。
41歲時,斯賓諾莎曾經有一個機會改變生活境遇。海德堡大學教授法布里烏斯致信斯賓諾莎,聘請他到海德堡大學任哲學教授。由於擔心哲學講授自由受到限制,斯賓諾莎婉言謝絕了這一邀請。43歲時,斯賓諾莎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倫理學》,但由於受到教會多方阻撓,最終放棄出版。此後,斯賓諾莎還寫作了《政治論》,但這本書他只寫了11章,就因為病情惡化在1677年2月21日與世長辭,年僅45歲。他的,些最親密的朋友彙編他生前未發表的一些主要著作,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部以《遺著》為書名的拉丁文著作集,共包括斯賓諾莎五篇著作:《倫理學》《政治論》《知性改進論》、《希伯來簡明語法》和《書信集》。這本書既無編輯者名字,又無出版地點,作者的名字只簡單地標著「B.D.S」三個縮寫字母。1678年,荷蘭政府禁止《遺著》發行。
斯賓諾莎哲學具有濃厚的倫理學色彩。他明確地將自己哲學的目的定位於道德上的至善,即達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斯賓諾莎的哲學包括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三個部分。在作為基礎的本體論中,斯賓諾莎提出了對實體、屬性和樣式的認識。他所說的實體,是「在自身內並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屬性是實體的「本質」,而樣式則是「實體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內通過他物而被認知的東西」。基於這種建構,斯賓諾莎認為,實體是基礎和核心,也是認識的對象。認識的目的,就是通過認識實體,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在《倫理學》中,斯賓諾莎根據這種認識論,將知識分成三種:意見或想像、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斯賓諾莎通過以幾何學為模型的理性演繹法,提出了對神的不同認識。他明確提出,神即自然。這二者是可以互換的。實體、神、自然、宇宙四者在斯賓諾莎那裡具有同等的意義,這也是斯賓諾莎遭致厄運的關鍵之點。他認為:我們擺脫情感約束的根本途徑,就是通過心靈對神的認識和理解,達到至善,使我們成為「自由人」。所以,斯賓諾莎主張用理性去理解和控制情感,是我們從情感的奴隸變成它的主人。
斯賓諾莎被認可,是在他去世一百多年以後。1800年海牙政府在斯賓諾莎最後居住的房屋附近建立斯賓諾莎雕像。1882年,荷蘭斯賓諾莎紀念委員會開始出版新編《斯賓諾莎著作集》。由於他與海德堡大學的淵源,該大學後來授權出版了《斯賓諾莎全集》。羅素說:「斯賓諾莎是偉人哲學家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溫厚可親的。按才智講,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無卜的。」這種評價是對斯賓諾莎一生的經典概括。
智者感言: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具有世界意義的大思想家。他對神的態度,對我們很有啟發。一方面,「子不語,怪力亂神」。時「神」採取迴避的態度;另一方面,「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對「神」採取敬畏的態度。兩個貌似衝突的觀念,在他那裡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在某種意義上說,斯賓諾莎對「神」的態度,與孔子類似。
以「不語」的方式迴避神是否存在的問題,是因為我們更需要關注的,不是有沒有一個超越於現世的天堂和上帝,而是我們真實的現世生活。沒有一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的困難。只有我們自己的努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但我們不能為所欲為。」如神在」和時至善的追求,都是要我們意識到我們自身的發展不是任意的,而必須連循固有的規律,要有所約束。試想,冥冥中有一雙眼睛,在監督著你的一舉一動,你還可以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嗎?l
如果神是造拜的偶像,我們完全可以拋棄它;如果神是推動我們上進的力量,我們則完全可以認可這樣一種說法。這不是說我們必須接受有神論,而是說我們必須接受一種「神性」的考驗。這種「神性」,是上帝,還是實體或者自然,並不是最重要的。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洛克——我們的全部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上面的
人的心靈就如同一決沒有任何標記的「白板」,只有在經驗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後,我們才形成了觀念和知識。
你對於兒子所定的規則應該愈少愈好,比表面看去好似絕對不可缺少的還要少。……請你記住,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人們已經習慣用疏遠的態度對待被稱為「哲學家」的人。所以,如果我說上面一段文字出自一位哲學家之手,肯定會有人不信。但事實的確如此。下面這段談論如何教育孩子的話,引自一本叫做《教育漫話》的著作,其作者就是17到18世紀英國經驗主義的開創者、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
就個人經歷來說,洛克的一生還算平穩。1632年8月29日,洛克出生於英格蘭南部林格通城的一個清教徒家庭。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公學接受了傳統的古典文學基礎訓練。1652年,洛克到牛津大學的極度教會學院學習。洛克在1656年獲得學士學位,在1658年獲得碩士學位。他還擔任過牛津大學的希臘語和哲學老師。在牛津期間洛克對當時盛行於校園內的經院哲學不感興趣,反而比較喜歡笛卡爾的哲學以及自然科學。這對他的哲學思想的形成具有比較重要的影響。1666年洛克遇到了阿什利勛爵(1672年被封為莎夫茨伯里伯爵),並在次年成為其家庭醫生、家庭教師兼秘書。阿什利是英國輝格黨的主要領導人,洛克跟隨他參加了政治活動,同時減少自己的哲學和醫學研究。1675年洛克離開英國到法國住了三年,在那裡他結識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這對他的思想發展至關重要。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捲入一次失敗的叛亂而逃往荷蘭,洛克也隨行。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則在荷蘭一直呆到1688年。在荷蘭期間。洛克隱姓埋名,完成了包括《人類理智論》在內的多部重要著作。
在英國歷史上,1688年是一個值得稱道的重要時間。這一年,通過不流血的「光榮革命」,君主立憲制的政體形式最終得以確立,而洛克就是這場革命的直接參加者和新政府的內閣成員。返回倫敦以後,洛克曾任貿易與殖民事務大臣等職,並成為輝格黨的理論中堅。他提出的政治自由和分權原則等社會政治學說,也成為當時的政治革命的實踐指南。他的《人類理智論》也在1690年發表。這一本書「令他作為哲學家和政治理論家而聞名於世」。羅素說:「洛克是哲學家裡面最幸運的人。他本國的政權落入了和他抱同樣政見的人的掌握,恰在這時候他完成了自己的理論哲學著作。」這種評價,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洛克的生活。洛克終身未娶,1704年10月28日,洛克去世,留下充滿爭議的學說,讓後人去爭吵、論戰。
洛克的思想貢獻,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論、政治理論和哲學理論上。而他對經驗的重視,則集中表現在他的哲學觀上。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洛克的出發點是探詢「人類知識的起源、確度和程度」。為達此目的,洛克在自己的代表作《人類理智論》中首先對當時盛行的「大賦觀念論」進行了批判,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人的心靈就如同一塊沒有任何標記的「白板」,只有在經驗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後,我們才形成了觀念和知識。在洛克看來,「所謂知識,就是人心對兩個觀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種知覺——因此,在我看來,所謂知識不是別的,只是人心對任何觀念間的聯絡和契合,或矛盾和相違而生的一種知覺。知識只成立於這種知覺。一有這種知覺,就有知識,沒有這種知覺,則我們只可以想像、猜度或信仰,而卻不能得到什麼知識。」「知識源於經驗」的命題,是他的哲學觀念的集中表現。為了更細緻地說明這個問題,洛克將觀念分成簡單觀念和複雜觀念,並提出觀念之間的四類關係對知識具有決定作用:同和異、關係、共存或必然聯繫、實在的存在。這四類關係的複雜變化,構成了三個等級的知識:「直觀」的知識、「辯證」的知識和「感覺」的知識。人類知識的範圍,也就局限在這觀念的四類關係和知識的三個等級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換中。
洛克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洛克的理論啟發了歐洲及美洲大陸整整一代的啟蒙哲學家,盧梭、孟德斯鳩、休謨、康德、美國的傑斐遜及富蘭克林均受到洛克思想的啟迪。洛克開創的經驗主義,被後來的貝克萊等人繼續發展,成為歐洲的主流哲學思想。西方哲學史學著名專家梯利對洛克的影響作出如下估計:歷史上「沒有一個哲學家比洛克的思想更加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精神和制度」。馬克思在其《政治經濟學批判》中,也給了洛克一個明確的定位:「約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他代表工廠主反對工人階級和貧民,代表商人反對舊式高利貸者,代表金融貴族反對作為債務人的國家,他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甚至證明資產階級的理智是人類的正常理智。」我們對洛克的理解,也就離不開這兩種重要的界定。
智者感言: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久經滄桑的老人,因為很多在我們看來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困難,他們卻能根據自己的閱歷,將其像蛛絲一樣輕輕抹去。經驗是財富,也是十分重要的知識。這一點大家是有共識的。
但反過來說就有問題。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只有通過經驗的方式,才能繼續發展。我們除了具備感知的能力之外,還具備人所特有的思維能力。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理性認識,擴展我們的知識,深化我們的思考。
感覺讓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理性讓我們的思考深遠精健。二者都是我們不可缺少的把握世界的能力。
萊布尼茨——單子並沒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戶
達位對古老的中國充滿敬仰和好奇的學者,就是17、18世紀之交德國最重要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
古老的中國,曾經有過令人羨慕的輝煌,也有過喪權辱國的屈辱。而一位西方學者,在中國社會處於「落日的輝煌」的年代,仍然對中國的文明充滿敬仰。他說:「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最發達的文明彷彿今天彙集在我們大陸的兩端,即彙集在歐洲和位於地球另一端的東方的歐洲——中國。」他說:「中國這一文明古國與歐洲相比,面積相當,但人口數量則已超過。」「在日常生活以及經驗地應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們是不分伯仲的。我們雙方各自都具各通過相互交流使對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續密和理性的思辯方面,顯然我們要略勝一籌」,但「在時間哲學,即在生活與人類實際方面的倫理以及治國學說方面,我們實在是相形見細了」。
這位對古老的中國充滿敬仰和好奇的學者,就是17、18世紀之交德國最重要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Leibniz)。
萊布尼茨1646年7月l日出生於德國東部萊比錫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母親則出身於教授家庭,虔信路德新教。父母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成為萊布尼茨受用終生的寶貴財富。1661年,巧歲的萊布尼茨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1663年5月,他以蓄論個體原則方面的形而上學爭論》一文獲學士學位。1664年1月,萊布尼茨完成了論文《論法學之艱難》,獲哲學碩士學位自1665年,萊布尼茨向萊比錫大學提交了博士論文《論身份》,1666年,審查委員會以他太年輕為由而拒絕授予他法學博士學位。他對此很氣憤,於是毅然離開萊比錫,前往紐倫堡附近的阿爾特多夫大學,並立即向該校提交了早已準備好的那篇博士論文,16階年2月,阿爾特多夫大學授予他法學博士學位,還聘請他為法學教授。
萊布尼茨的多才多藝在歷史上是少見的。他的研究領域及其成果遍及數學、物理學、力學、邏輯學、生物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法學、哲學、歷史和外交等等,在每一個領域,它的成就都是令人稱道的。人們公認牛頓和萊布尼茨是各自獨立地創建微積分的。萊布尼茨曾討論過負數和複數的性質,得出複數的對數並不存在等結論。1673年萊布尼茨製造了一個能進行加、減、乘、除及開方運算的計算機。他還系統地闡述了二進位計數法,並把它和中國的八卦聯繫起來,為計算機的現代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物理學方面,1684年,萊布尼茨在《固體受力的新分析證明》一文中指出,纖維可以延伸,其張力與伸長成正比,因此他提出將胡克定律應用於單根纖維。這一假說後來在材料力學中被稱為馬里奧特一萊布尼茨理論。在光學方面,萊布尼茨利用微積分中的求極值方法,推導出了折射定律,並嘗試用求極值的方法解釋光學基本定律。1693年,萊布尼茨發表了一篇關於地球起源的文章,後來擴充為《原始地球》一書,提出了地球中火成岩、沉積岩的形成原因。在形式邏輯方面,他區分和研究了理性的真理(必然性命題)、事實的真理(偶然性命題),並在邏輯學中引入了「充足理由律」,後來被人們認為是一條基本思維定律。除了這一長串的傑出發現,他還提出了「單子論」和「前定和諧」理論,作為他對世界認識的解說。
所謂「單子」,就是指客觀存在的、無限多的、非物質性的、能動的精神實體。就單子的木性來說,這種精神實體是單純的,沒有部分,因而也就沒有廣延或者形狀。也就是說,單子是不可再分的。萊布尼茨所說的「單子並沒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描述單子的。有時,萊布尼茨把單子稱為「靈魂」或者「活的零」,也表明他所說的「單子」的單純性。世界。上的複雜事物,是由無限多個單子組成的,不同的單子之間相互獨立,彼此存在質的區別。單子的產生和消滅只能出於上帝的創造或者毀滅,因而是自因的和永恆的。此外,萊布尼茨還給單子劃分了等級,並將上帝視為最完美的單子,他稱為「單子的單子」、「太上單子」。
但單子是如何構成世界的呢?為了揭示在動態的情況下的宇宙發展,萊布尼茨引入「前定和諧」理論,認為上帝在創造每一個單子的時候就己經預見到了每一個單子的全部發展情況,並在安排每個單子運動變化的同時,也安排其餘的單子進行相應的運動變化,因而全部單子的變化發展也就和諧一致了。整個宇宙就和一個交響樂隊一樣,每件樂器分別按照預先寫好的曲譜演奏不同的旋律,而整個樂隊所演奏出來的就是一首完整和諧的樂曲。
萊布尼茨生沒有結婚,沒有在大學當教授。他平時從不進教堂,因此他有一個綽號腸veni、,即什麼也不信的人。1716年11月14日,萊布尼茨孤寂地離開了人世,終年70歲。彌留之際,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書艾克哈特。他去世時,教士以此為借口,不予理睬,曾僱用過他的宮廷也不過問,無人前來弔唁。艾克哈特發出訃告後,法國科學院秘書封登納爾在科學院例會時向萊布尼茨這位外國會員致了悼詞。1793年,漢諾威人為他建立了紀念碑;1883年,在萊比錫的一座教堂附近豎起了他的一座立式雕像;1983年,漢諾威市照原樣重修了被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萊布尼茨故居」,供人們瞻仰。
智者感言:
用簡短的篇幅,描述萊布尼茨這樣一位成就卓著的偉人,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們不得不對他的很多事迹略而不談,比如他創建科學院的有效努力。對於很多人而言,萊布尼茨絕對是一個嘆為觀止、需仰視才見的人物。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萊布尼茨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偉大與正確之間,的確存在著很大的距離。他的很多觀。氛,不管是哲學的還是科學的,都還有很多爭議。而且,由他的立場決定,我們對他的唯心主義,也不能全盤接受。萊布尼茨的很多錯誤,也的確對後人有誤導的作用。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願意用生命捍衛你發言的權利!」真正的思想交鋒,足需要一種寬容精神的,也許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才使我們有機會見識到那些日已久遠的人類文明的結晶。把評價的權利交還給歷史,是對理論最公正的態度。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這一命題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地肯定了主體、精神的能動作用,對其後的哲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的城市中心,有一所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三一學院。三一學院,又名都柏林大學,起初脫胎於一個修道院,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於1592年提議創建的,女王當時創建它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們選擇在這裡專心學習,而避免受到羅馬天主教和教皇的影響。1903年開始,三一學院正式允許女生在這座大學上學,這比大多數英國的大學來說早得多。三一學院是愛爾蘭最古老、最具知名度的大學,也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在歐洲各國及世界範圍內均享有極高聲譽,其歷史與英國的牛津和劍橋大學齊名,同美國的哈佛、耶奢和普林斯頓等著名大學一樣成為世界各地優秀學生的競爭焦。僅。神聖的三一學院,以它古典宏偉的建築,讓人感受著名牌大學的氣勢和風貌。在這裡,一牆一門、一磚一石,你都能強烈地感覺到古典學府的深厚底蘊。
在哲學史上,和三一學院淵源最深的,就是一位著名的大主教、近代經驗論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有時,也有人稱他為巴克萊。
貝克萊於1685年3月12日生於愛爾蘭基爾肯尼城近郊的一個破舊的城堡。他的祖上曾是英格蘭顯赫的貴族,但在他出生的時候家道已經敗落。貝克萊的父親是愛爾蘭某地的收稅官,而她的母親是都柏林一個制酒商的女兒。貝克萊是家裡的長子,他有五個弟弟和個妹妹。
貝克萊11歲時開始到基爾肯尼公學。這是愛爾蘭最著名的一所學校。著名作家斯維夫特曾先於貝克萊14年在這裡讀書。1700年,貝克萊被都柏林三一學院錄取,那一年他正好15歲。在這裡,他學習過拉丁文、希臘語、法語和希伯來語,以及數學、邏輯、哲學和神學等課程。他對數學和哲學尤其感興趣,對當時的牛頓的數學和物理學、洛克等人的哲學有了深入的理解。1704年2月24日,貝克萊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在畢業後的三年多里,他繼續在三一學院學習、寫作。1707年6月9日,他順利通過了考試,被三一學院接受為教管會成員,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大學教師。1707年6月巧日,貝克萊被授予文學碩十學位。從1707年到1724年獲得德里教長職位為止,貝克萊在三一學院擔任教職達17年。其間,他先後擔任過學生的輔導老師、圖書管理員、希臘語講師等。1724年5月4日,貝克萊被正式任命為德里教區的教長。
在貝克萊取得教長職務前的1723年,他忽然意外地獲得了一大筆遺產。貝克萊認為這筆意外的財產是神助的徵兆,於是,在取得教長職位後,他便開始著手推行那構思已久的百慕大計劃。百慕大計劃是貝克萊的一項設想,其主要內容就是計划去美洲的百慕大地區建立一所「聖保羅學院」,招收美國的印第安人和那裡有志於從事宗教事業的英國青年學習宗教神學。後來,由於政府沒有兌現建校資金,這一計劃宣告失敗,而貝克萊把自己籌集到的資產和大部分書籍贈給了耶魯大學;一部分書籍,其中包括一些拉丁文的重要典籍,送給了哈佛大學。這對當地的教育和宗教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和新大陸宗教文化事業的傳播者與倡導者,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學院和建築。其中現今美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加州大學貝克萊分校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734年1月,在朋友的極力幫助廠,貝克萊被正式授予愛爾蘭克羅因教區主教的頭銜。隨著年事漸高,貝克萊的健康狀況在升任主教後明顯地走上了下坡路。後來他寫信給國務大臣,表示願意徹底辭樟主教一職。國王得知貝克萊的意見後宣布:貝克萊可以終生保有主教頭銜,而且可以到他喜愛的地方生活。這樣,貝克萊的願望終得滿足。1752年夏,貝克萊來到牛津,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幸福地度過了最後的五個月。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貝克萊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命題,是其唯心主義經驗論的立足點和核心。作為一個經驗主義者,貝克萊和洛克一樣,認為知識來源於感覺經驗,由感覺經驗獲得的觀念是知識的對象。但是,感覺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呢?在貝克萊看來,一切可感知的事物,都是色、聲、味、軟、硬、廣延這些「可感知的性質」或觀念的集合。物是觀念的集合,而觀念不能離開心靈而存在,因此,除了作為知識對象的觀念外,還有知道或感知這些觀念,並對它們進行想像、記憶等各種活動的主動實體。貝克萊把這個能感知的能動的主體稱之為「心靈、精神、靈魂或自我」。貝克萊認為,觀念只是在心靈中存在的,或者說是為心靈所感知的,換言之,一切可感知事物離開能感知它們的心靈或能思想的主體,便不能有任何存在。」存在就是被感知」這一命題強調的是,作為認識對象的可感物是不能離開心靈的感知而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認識對象的存在依賴於認識的主體,作為主體的心靈、精神或自我是一切可感知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礎。貝克萊這一命題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色彩,但這一命題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地肯定了主體、精神的能動作用,對其後的哲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智者感言:
有沒有一種存在是我們沒有「感知」過的?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人類認識的局限性,決定了我們的認識只是一個階段、一個方面,存在於我們的認識之外的是所謂「自在」。」花自飄零水自流」,悠遠也好,神秘也罷,都還有那麼多的未知在等待我們去發現。從這個意義上說,貝克萊大主教的命題是十分錯誤的。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對他的看法或許會有所不同。那個沒有人類意識參與的「自在」世界,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只有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們的實踐領域,才能在人類思維的作用下,開出璀璨的花朵。從這個意義上說,那個「被感知」的屬性,的確是有些意味呢!
貝克萊不是傻子,在他之後的哲學家們也不是。對於這樣一個流傳至今的哲學命題,如果我們簡單地以「錯誤」或者「荒謬」予以拒斥,那我們就或傻子了。
孟德斯鳩——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從最廣泛的意義來說,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產生出來的必然關係。
1721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部叫做《波斯人信札》的書信體小說,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該書的作者署名氣皮爾?馬多」,描述的是兩個為了呼求腎智之道」而背井離鄉、到歐洲旅行的波斯人彼此之間,以及他們同國內朋友、妻妾、總管、僑居國外的波斯人和外交官的通信,通過書信的形式,「把哲學、政治和道德融於小說之中,把一切用一條神秘的,亦可說未知的鏈條聯結起來。」小說時法國人熟視無睹的荒誕現象進行針眨,對法國封建朝廷和社會生活方面的弊端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並對宗教進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批判,表現了教會人士的虛偽、宗教生活的黑暗。這部小說文字優美,情節動人,在當時風靡一時,成為18世紀啟蒙運動中思想解放運動的火種。
上面提到的這部傳世名作的作者,就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法學家和歷史學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
孟德斯鳩最早的名字是「查理?路易?德?色貢達」。1689年,他在法國波爾多附近拉伯烈德莊園一個貴族世家出生。1716年,他繼承了伯父的職務,並依遺囑承認了伯父「孟德斯鳩男爵」的尊號,所以他的名字成為「查理?路易?德,色貢達,拉柏烈德和孟德斯鳩男爵」。但世人只叫他孟德斯鳩。孟德斯鳩有過十多年的官場經歷。但他的興趣顯然不在於此。他博覽群書,除了研究自然科學之外,還對法律、歷史、哲學和其他人文學科廣泛涉獵。後來,他乾脆賣掉了自己繼承來的那個官位,專心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成為被人稱頌的「賣官豁爵」者。
作為學術泰斗的孟德斯塢,享有許多殊榮。在法國,他於1716年被吸收為波爾多科學院院士,1728年被選入法國科學院,成為院士,並在其後成為該院的終身秘書。在國際上,他於1730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46年又被選為柏林皇家科學院院士。他曾經在英國居住兩年,交流甚廣,結識了很多知名人士。他還訪問過奧地利、匈牙利、義大利、瑞十、德意志和荷蘭等國,與各國學者有著廣泛的學術交往。
孟德斯鳩的成就涉及領域廣泛。在自然科學方面,孟德斯鳩曾經撰寫《古老和現代地球的物理史草案》、《論自然史的考察》、《論相對運動》等,並在波爾多科學院宣讀過兩篇關於礦藏的論文,還為解剖學研究設置了年度獎金。在文學領域,1721年,匿名出版的《波斯人信札》轟動了法國。不久人們發現了本書的作者是孟德斯鳩,他因此而一舉成名。1734年,孟德斯鳩發表《羅馬盛衰原因論》一書,初步研究了政治法律制度、風俗習慣等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孟德斯鳩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著作,是1748年在日內瓦出版的(論法的精神》。蓄論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鳩一生思考和探索的學術成果,是他全部精力和心血的結晶。正如孟德斯鳩在完稿之後發出的哨然長嘆:「我畢生精力,耗盡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上面。」這本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轟動,兩年中印行了22版,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孟德斯鳩的主要學術觀點,在這部書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現。
關於「法的精神」的認識,是孟德斯塢理論的基礎。根據孟德斯鳩的界定,「從最廣泛的意義來說,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產生出來的必然關係。在這個意義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們的法。」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孟德斯鳩所探討的「法」是廣義的,指的是貫穿於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規律性。在此基礎上,孟德斯鳩界定了人類法。他認為,「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每個國家的政治法規和民事法規應該只是把這種人類理性適用於個別的情況。」關於自由與法律的關係,就是從這個基本精神上引申出來的。
孟德斯鳩首先以法來界定自山,提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孟德斯鳩認為,國家的基本大法即政治法,它是建立和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最根本的手段。在自由和政治的關係上,建立自由的是法律,甚至僅僅是基本的法律。政治法使人獲得自由,民法使人獲得財產。政治法是規定治者和被治者之間關係的法律,它居於各部門法之首,是各部門法的依據。在這一觀念的基礎上,孟德斯塢精心構建了自己的「三權分立與制衡」學說,勾勒了一幅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理想圖景。
這部被伏爾泰稱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的《論法的精神》,影響廣泛而深遠。在歷史上,它充當了資產階級早期的政治綱領,為其提供了政治法律原則,被視為資產階級法學的「百科全書」。法國1789年的《人和公民和權利宣言》和1791年的《人權宣言》當中眾多的政治法律條文,都是《論法的精神》所闡述過的。美國的開國元勛們深悉《論法的精神》,1787年生效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使分權理論第一次在實踐中得到完全的運用。在我國,《論法的精神》最早是張相文、程炳熙和日本人何禮之等由日文本轉譯成漢語文言文本,書名是《萬法精神》。1913年,嚴復再次由英文本翻譯過來,取名為《法意》,影響了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一人批資產階級政治家和理論家。
孟德斯塢1755年2月去世,可能死於流行性感冒。他宣傳了啟蒙思想,為激發法國大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人們因此記住了這位學者和他的那本歷史巨著,直到今天。
智者感言:
嚮往自由,曾經被視為人生不可或缺的理想。以至於要用轟轟烈烈的社會運動,表達對自由的追求。
但對於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來說,自由總是有局限的。當你的自由和別人的自由不相兼容的時候,那個叫做「約束」的東西就不免要出來說三道四了。法律也好,遊戲規則也好,其實都是這個所謂「約束」的別稱。沒有了規則,遊戲就「game over」了,同樣,沒有了約束,自由的命運也只能是「game over」。
所以,不要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就大叫「誰動了我的自由?」在更寬廣的視野之內,權衡、衡量,還是很重要的。表可以為所欲為,只要表是在規則和約束提前界定好的範圍之內,這才是現實的自由。
那麼,理想的自由是什麼樣子的呢?不是阿Q先生的「想什麼就是什麼,要誰就是誰」,而是薩特所說的「被拋入的自由」、「不得不自由」。當所有的東西都不能構成對自己的自由的限制的時候,自己就成為自己最大的限制。
有所限制、有所約束,是自由的應有之義。
伏爾泰——幸福是由若干快樂感覺構成的一種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榮耀:「法蘭西最優秀詩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繼承人」、「歐洲思想界的泰斗」、「凡爾那教長」、「法蘭西學院院長」。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顆巨星隕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時候有長壽的歲月,有等身的著作,還挑起過最榮耀的,也是最艱巨的責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在他彌留之際,一邊有同時代人和後代的歡呼和讚美,另一邊有對他懷有深仇大恨的舊時代洋洋得意的噓叫和仇恨。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項使命。很顯然,他生來就被選定從事這件藉助他在命運的法則和自然的法則中最高尚的願望所完成的事業。他活過的八十四年,經歷了登峰造極的君主政體和曙光初現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時候,路易十四還在統治;他死的時候,路易十六已經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搖籃映照著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樞投射著大深淵最初的微光。
上面這段激情澎湃的文字,出自位傑出的人物維克多,雨果。1878年5月30日,雨果正用這種激情,歌頌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位巨匠、「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Voltaire)。
伏爾泰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Francois 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在巴黎新橋附近的一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里出生。他自幼身體贏弱,但聰明過人。10歲時,他被送入聖路易中學接受傳統教育,畢業後奉父命進入法科學校,但學業無成,淪為無業文人。此後,伏爾泰手中的筆成為他最銳利的武器,甚至包括他被關進巴士底獄的時光。
在不同的人眼裡。伏爾泰的形象有著很大差異。他有一系列桂冠和榮耀:「法蘭西最優秀詩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繼承人」、「歐洲思想界的泰斗」、「凡爾那教長」、「法蘭西學院院長」……幾乎在人文科學的所有領域,我們都能找到伏爾泰的成果。史詩巨著《亨利四世》,悲劇《俄狄浦斯王》,歷史著作《查理十二世史》、《路易一卜四時代》,哲學著作《形而上學論》、《牛頓哲學原理》、《哲學辭典》,哲理小說《如此世界》、《查第格》、《老實人,或樂觀主義》、《天真漢》,等等。他還有兩進巴士底獄,以及流放或「自願流放」——逃亡(有案可查的就有七八次之多,最長的一次竟達29年之久)等等。詩人、文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劇作家……這麼多的稱呼和著作等身的成就,集於一身,再加七那些充滿傳奇的閱歷,使我們很難用語言勾勒伏爾泰的確切形象。我們只能用「管中窺豹」的方式,從那些閃光的詞句中,捕捉伏爾泰思想的閃光。伏爾泰對於幸福的看法就是我們用這種方式認識伏爾泰的途徑之一。
在談到對「善」和「至善」的認識時,伏爾泰闡述了自己對幸福的見解。在他看來,作為一個抽象概念的「幸福」,和「美、善、秩序、正義」等等的觀念一樣,都不過是「長於思考的人」的「臆想」的結果。但這種觀念只有在與現實的生活相關聯,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伏爾泰說:「如若把生活中散見的若干快樂稱為幸福,幸福果然是有的;如若說只有久歡長樂或一連串持續而多變的愉快感覺才叫做幸福,這種幸福在這個地球上是沒有的:請到別處去尋找吧。」
即使在生活中,也存在對於幸福的誤解。伏爾泰用生動的語言說明,「無休止地尋歡作樂」,以及「人的境遇,如財富、權勢、聲望之類」,都不是與幸福成正比的。對幸福的標準和價值取向不同,必然導致對是否幸福感覺的差異。」有的燒炭匠比有的國王更幸福。」此外,伏爾泰還為我們揭示了在獲得幸福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受孕懷胎的婦女必須分娩,這是一場痛苦;男人須劈柴裂石,也並不舒服。」在體會子孫滿堂的幸福之前,在感受溫馨生活的幸福之前,我們的這類體驗和感受是不可避免的。
伏爾泰一生之中,受宗教的影響很深,但他對宗教持反對態度,從未停止與宗教的鬥爭。在臨終前,伏爾泰為我們留下了最後的一句話就是:「請永遠不要向我談到基督。」1778年5月,伏爾泰病逝。伏爾泰逝世後,教會宣布他為無神論者,不準按宗教儀式將他在巴黎埋葬。他的遺體被秘密地運到香檳省,安葬在色利埃禮拜堂內。法國大革命之後,1791年7月1日,起義的法國人民將伏爾泰的遺骸隆重地運回巴黎,以國葬的禮遇寄託人們對這位思想巨人的尊崇和敬仰。在運葬的樞車上,寫著一句概括伏爾泰一生功績的名言:「他培養我們熱愛自由。」現在,伏爾泰的骨灰安葬在法國偉人的墓地——先賢祠。他的心臟裝在一隻盒子里,存放在巴黎的國家圖書館中。在這個盒子上寫著伏爾泰生前的一句話:「這裡是我的心臟,但到處是我的精神。」
智者感言:
嚮往幸福,是人們希望的組成部分;追求幸福,是人們努力的重要目標。但幸福是什麼,怎樣才能幸福呢?
如果從功利的角度說,「衣錦服」、「居廣廈」比那些「茅屋為寒風所破」的「寒士」們幸福;如果從逍遙的角度說,在破木捅里曬太陽的智者,比生活在勾心鬥角的深宮裡的王侯將相幸福。
其實,這裡面,說的是密切聯繫的兩回事:幸福觀和幸福感。幸福觀體現的是一種取向,即『』以……為幸福」。而幸福感說的是一種感受,是建立在幸福觀基礎上的主觀體驗。幸福觀決定我們的努力方向,而幸福感決定我們的努力程度。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幸福觀,但無法左右自己的幸福感。
在得失進退之間,我們尋找著我們希望的幸福。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機器
「凡是真正的哲學家都會同意,從動物到人並不是一個劇烈的轉變。」
1935年,電影已進入有聲時代,但在1936年2月11日,生活在倫孰的人們還是被一部無聲電影震動了。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峰登時代》在這一天上演。影片用辛辣犀利的諷刺,揭示擊工業化時代人的生存境遇問題,影片開始是一群羔羊,一個挨著一個,向著屠宰場走去。接著,鏡頭一轉,換成了一群工人,從地鐵口走出,湧向工廠的大門。大得嚇人的機器,殘酷的工廠老闆,還有一刻不停地監視工人工作情況的監工,都成為具有象徵意義的東西。人在與機器的村比中顯得如此渺小。觀眾永遠忘不了這樣的鏡頭:主人公查理被機器卷進卷出,被流水線弄得麻木機械,在他的眼前除了螺絲,別無他物。他機械地擰著螺絲,甚至把人的棄子、秘書小姐的鈕扣都當成螺絲來擰。
其實,關於人與機器的關係,在此之前很早就有人提出過。不過,那時對二者的認識,是從褒獎人的角度來說的。提出這個觀點的人,就是法國啟蒙哲學的重要人物、法國唯物主義最早的代表拉美特利(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1709年,拉美特利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聖馬洛的一個富商家庭。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拉美特利豐富的閱歷為他深刻的思想奠定了可靠的基礎。他早年學習神學,後來又轉向醫學,並於1733年在瑞姆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此後,他有過一段短暫的國外學習經歷,就是到荷蘭的萊頓大學,師從名醫波爾哈維學習。1735年,他回到家鄉,開始自己的醫生生涯。在此期間,他撰寫了很多重要的醫學論著,在醫學界贏得了很高的聲望。1742年,他到了巴黎,成為一位公爵的私人醫生。後來,在這位顯貴的推薦下,他還成為法蘭西近衛軍團軍醫。
如果拉美特利就此安心地做自己的醫生,我們也許就不會知道他這個人了。正是他的深沉思考,為他自己帶來了很多麻煩,但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1745年,他發表了自己的哲學處女作《心靈的自然史》,1747年,又發表了代表作《人是機器》。這兩本書使得教會對他恨之入骨。拉美特利只好逃亡普魯士。在柏林,拉美特利經人介紹,成為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私人醫生和侍讀官。這應該是一個綜合體現拉美特利醫學和思想特長的悠閑職位,此後他發表的《人是植物》、《伊壁鳩魯體系》和《論幸福》等等,都得益於這種安靜的環境。
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場鮮明的哲學家。他明確宣稱哲學具有兩大對立的陣營,即唯物論和唯靈論。而他自己是唯物主義者。他的「人是一架機器」的觀點,就是這一立場生動而典型的體現。
拉美特利通過經驗的觀察,明確地認為:心靈依賴於身體,是肉體的一部分和原動力。「人體是一架會自己發動自己的機器:一架永動機的活生生的模型。體溫推動它,食料支持它。」在拉美特利看來,「人是一架如此複雜的機器,要想一開始便對它有一個明確的完整的概念,也就是說,一開始便想給它下一個定義,這樣的事是不可能的。」所以,動物和人之間並無根本的區別。」凡是真正的哲學家都會同意,從動物到人並不是一個劇烈的轉變。」在他看來,人甚至還不如動物,因為,在很多方面,人的生而具有的本能還不及動物。根據這種認識,拉美特利對宗教神學進行了批判。他說:「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誰嚴守這個法則,誰就是一個誠實的、值得全人類信任的人。誰不忠實遵守它,任憑他披著另一種宗教的外衣,也只是一個騙子,或者是一個我所鄙夷的偽君子。」不過,拉美特利並沒有把人變成冰冷的東西。他說:「人是機器,但是他感覺、思想、辨別善惡,就像辨別藍顏色和黃顏色一樣,總之,他生而具有智慧和一種敏銳的道德本能,而又是一個動物。」在一定意義上說,拉美特利是把機器的物質性和動物的活動性加在一起,以描述人的存在的。
最後,拉美特利這樣概括自己的觀點:「讓我們勇敢地作出結論:人是一架機器;在整個宇宙里只存在著一個實體,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種變化。在這裡,這個結論決不是一個由於需要或假想而提出來的假設,它決不是偏見的產物,甚至也不僅僅是我們的理性的產物。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感官高舉著火炬,照亮了理性的路,並指示我跟著它前進的話,對於理性這樣一個我認為不是很可靠的嚮導,我也許會瞧不起的。因此經驗在我面前為理性講了話;就是這樣,我把經驗和理性結合在一起了。」
拉美特利的去世是一個很大的意外。1751年H月11日,他因為食物中毒,英年早逝。圍繞這一事件,很多居心巨測的人大做文章,甚至將唯物主義誣衊為追求物質享受,類的貶義詞。這就是後來的事了。
智者感言:
在拉美特利的時代,機器還沒有成為社會生活的主導,所以,他可以用「機器」來表示人的客觀存在。但在今天,在談到機器的時候,我們首先映入腦海的,應該是肇始於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那種場景。
資本主義對於人類歷史的發表功不可沒。但機器大工業的迅速擴張和無限膨脹,也對人類社會構成了無法避免的壓力。在這個意義上,機器對人的制約,成為一些思想家們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在機器大工業的洪流將人的個性、情感甚至思想都無情淹沒的時候,機器這種龐然大物,更成為一種「非人的力量」的「形象大使」。
不要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也不要說「忘恩負義」等等之類的話。人時世界的態度,與客觀世界的發展,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出於我們的立場和道德y。J斷,按照我們的思想和價值選擇,我們完全可以得出很多甚至相互矛盾的結論。哪一種結論更可取,關鍵就是要看哪一種結論更有說服力。
人的問題是複雜的,就複雜在這裡。而哲學的魅力,也在這種複雜的思考中,不斷呈現。
休謨——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
「除了哲學和一般學問的鑽研而外,我對任何東西都感到一種不可抑制的嫌惡。」
一個人寫自己的生平時,如果說得太多了,總是免不了有追求虛榮之嫌,所以我的自傳要力求簡短。人們或者認為我擅自來寫自己的生平,那正是一種虛榮;不過這篇敘述文字所包含的除了關於我自己著作的記載而外,很少有別的;而且我的一生也差不多是消耗在文字生涯中的。此外,我的大部分著作的初次成功也並不足為虛榮的對象。
上面的這段文字,是一位哲學家為自己寫的《自傳》中開頭的一段話。這位飽受爭議的人物,就是英國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
休謨出身名門,但他的早年經歷並不順暢。1711年,他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算是個有天才的人」,出身伯爵家庭,而他的母親則是「一位特別有德行的人」,是一位爵士的女兒。休謨自認為自己在很早的時候就被文學吸引,而且這種對文學的興趣也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礎,是他「一生的主要情感」和「快樂的無盡寶藏」。但他對哲學的態度更是執著,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哲學和一般學問的鑽研而外,我對任何東西都感到一種不可抑制的嫌惡。」他曾經就讀於愛丁堡大學,但他並沒有堅持到畢業。他也有過為時不短的旅居法國經歷,但這也沒有使他的境遇得到根本的改善。
休謨成為顯赫人物,是在不惑之年以後。他曾經兩次落選哲學教授,在1752年,被蘇格蘭律師協會選為一座圖書館的館長,這座圖書館是蘇格蘭國立圖書館的前身。在這裡,休謨完成並出版了六卷本的《英國史》。這本書轟動一時,也使得休謨的才華引起人們的關注。這本書使休謨不僅在經濟L獨立,而且成為「富裕的人」。從1763年到1766年,休謨供職於巴黎,起初任英國使館的秘書,隨後又任使館代辦。這一時期,他與當時的作家和哲學家有了廣泛的交往。回到倫敦後,休謨任國務副大臣,直到1769年在愛丁堡退休。此時,他每年己經可以領到l000英鎊的退休金和書稿費了。後來有人勸他繼續寫這本書的續集,休謨攤開兩手說:「你們已經給了我太多的榮譽,先生們,但我不想再寫了,理由有四點:我太老了,太胖了,太徽了,太富了。」由此可見,休謨對自己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
但休謨對他的作品的反響並不如此滿意。1732年,剛滿21歲的休謨開始動筆寫代表作《人性論》。1738年到1740年,《人性論》在英國分卷出版,但無人問津。用休謨自已的話說,「任何文學的企圖都不及我的《人性論》那樣不幸。它從機器中一生出來就死了,它無聲無臭的,甚至在熱狂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來。」後來,休謨將《人性論》第一卷《論人性》改寫成《人類理智研究》,在1748年出版,將該書第三卷「論道德」改寫成《道德原則研究》,在1751年出版,這兩本書所產生的廣泛影響,才使得《人性論》這部巨著「起死回生」。除了上述成果以外,他還寫了《道德與政治論文集》、《宗教的自然史》等作品。而寫作時間長達20年之久的《自然宗教對話錄》,則在1779年,才由亞當?斯密整理出版。此時,休謨己經過世3年之久。
休謨將自己的哲學建立在對「人性」的研究之上。他認為,哲學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學,人性乃是一切科學的「首都或心臟」,「我們在沒有梳理這門科學之前,任何問題都不能得到確切解決」。而對於研究「人性」的方法,休謨繼承了經驗主義的傳統,並沿著洛克的思路,繼續前進,提出「關於人的科學是其他科學的惟一牢固的基礎,而我們對這個科學本身所能給予的惟一牢固的基礎就必須建立在經驗和觀察之上。」基於這種認識,休謨提出了「人性科學」的兩條基本原則:其一,「印象在先原則」,「一切知識源於感覺」;其二,「想像自由原則」,「人的精神所具有的創造力量,不外乎是將感官和經驗所提供給我們的材料加以聯繫、置換、擴大或縮小而己」。休謨據此認為,我們的知識有兩類,一類是關於「觀念」的知識,另一類則是關於「事實」的知識。幾何、代數、二角等數學知識屬於前者,而自然科學、自然哲學、歷史學等等則屬於後者。休謨的上述命題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在休謨看來,因果關係,只能通過經驗的方式來證明。因為邏輯上的歸納推理,無法通過理性完成從個別到一般的過渡。這個讓休謨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被學界稱為「休謨問題」。而面對這個無法逾越的困難,休謨轉而求助習慣,提出「根據經驗來的一切推論都是習慣的結果而不是理性的結果」。所謂經驗的有效性,就是指我們所預期出現的結果與過去出現過的結果相似。所以,如果沒有習慣的影響,我們對世界會一無所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休謨強調「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這樣,「習慣」成了因果觀念的基礎,也成了休謨的「溫和的懷疑論」的落腳點。
休謨終生獨身。用他自己的評價來說,他「和平而能自制,坦白而又和藹,愉快而善與人親昵,最不易發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以至於休謨的朋友們「從來沒有遇見任何機會」,來給休謨的「品格和行為的某些地方辯護」。休謨去世前不久出席過一次晚宴。宴會上一個客人抱怨世界充滿了敵意,人跟人之間的對立太深了。「不,並非如你所說。」休謨語重心長地說,「你看,我以前寫過能引起敵意的各種題目。道德的、政治的、經濟的,還有宗教的,可除了輝格黨人、托利黨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卻沒有任何敵人。」這也許可以成為休謨的人生「寫照」吧!
智者感言: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西方的英美法系,甚至有判例法,以習慣的力量對未來作出判斷。甚至在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習慣的驅使,去不自覺地犯錯誤。個人或者社會,都不鮮見這種例子。
但習慣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在經歷過時代的變遷之後,那些原來被奉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習慣,也難免成為阻礙社會進一步發展的東西,成為被改變的對象。
形成習慣和改變習慣,都是人生的偉大指南。我們需要判斷的,是那「形成」或者「改變」背後的那個東西是什麼。要找到那個東西,需要的不僅是理性的思考,還有哲學的智慧和道德的約束。
盧梭——在我們的生命的每個時刻,我們都在死亡和誕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應當給大城市的人演戲,給墮落的平民寫小說。我對我這個時代的風尚作過研究,因此把這些信刊印成書。我怎麼不生在另一個時代,把它們扔進火里一燒了事呢?
儘管我名義上只是本書的出版者,但這本書是我親自寫的,這一點,我並不隱瞞,這些信是不是全部由我寫的,是否通通都是杜撰的?先生,這時你有什麼關係呢?在你看來,這本書當然是一部虛構的小說,
凡是誠實的人,對自己發表的著作,都要說明自己是該書的作者。
因此我在這本集子的前頭寫上我的名字,其目的,不是為了表明它歸我所有,而是為了對它負責。如果書中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人們要責備,就責備我;如果說它寫得好,我也不想用它表為我增光。如表這本書很壞,那我更應當聲明它是我所作:我不希望人們把我看得太好。
是誰用這種方式告白?上面這段文字出自一本叫做《新愛洛伊絲》的書,書的作者就是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激進的思想家、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讓一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無論是經歷還是著作,盧梭都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我們不妨以幾個關鍵詞為引導,去認識一下這位傑出人物。
第一個關鍵詞是「顛沛流離」。這是伴隨盧梭終生的經歷。1712年6月28口,盧梭出生於瑞十日內瓦一個新教徒家庭,祖輩是法國人。他的出世是以母親的去世為代價的,以至於每次和父親提起母親,父子二人都要大哭一場。在盧梭10歲的時候,做鐘錶匠的父親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盧梭也從此開始了獨立的人生流浪。16歲起,他離開日內瓦,漂泊瑞士和法國各地,當過僕人、學徒、家庭教師。惡劣的環境使盧梭沾染了很多惡習,也使他對社會底層的生活有了更為真切的了解和體會。即使在成名之後,盧梭也有多次流亡的經歷。直到1778年7月8日,盧梭在孤寂中去世。這種生活境遇,與盧梭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用馬克思的話說,「盧梭不斷避免向現存政權作即使表面。上的妥協」。
第二個關鍵詞是「影響深遠」。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政治思想史家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以賽業?伯林對此有一個很好的概括:「著名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曾評論盧梭說,他的『筆造成的影響超過亞里上多德、西塞羅、聖奧古斯丁、聖托馬斯?阿奎那、以及有史以來任何一人』。雖說這?見解顯然有誇張之嫌,不過也並非全然向壁虛構。我們還可以引用斯達爾夫人的話,她說,『盧梭沒有說出什麼東西,不過他在各處點起了火焰。』」這一段引用的話,可以作為盧梭在當前時代產生深遠影響的註腳和佐證。至於他在他所處的時代的影響,己經有很多的事實作為根據,就不必細表了。
第三個關鍵詞是「成就非凡」。盧梭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系統教育,但他用長期勤奮的自學彌補了這個遺憾。瀏覽一下盧梭的著作名單,我們很容易發現一長串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名字:《新愛洛伊絲》、《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每一本著作,即使在今天,都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重要篇章。在這些著作中,盧梭用充滿激情的文字,譴責封建思想,要求個性解放,呼籲自然的愛的結合。他對人類起源與發展的深入分析,以及對社會平等的設計構架,都成為點燃思想的火種。」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個體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並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振聾發聵的聲音,就是盧梭不朽的豐碑。」在我們的生命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在死亡和誕生。」就是出自《愛彌兒》的一句名言。
《愛彌兒》是一部哲理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教育論著,該書的副標題「論教育」為我們明白無誤地表明了盧梭的意圖。它描寫了一個叫「愛彌兒」的「受教育者」從出生到結婚,到進入社會受教育的全過程。關於這本書最經典的傳說是:德國古典哲學大師康德一生守時,卻因為讀這本書入迷而打破自己的時間表。
在書中,盧梭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實際上我們永遠都僅儀是在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連續的眼前的時刻以外,便沒有其他的聯繫。而在眼前的時刻中,始終要把採取行動的時刻當作第一個時刻。在我們的生命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在死亡和誕生……用過去的事情來折磨自己,那就等於是無病呻吟,自尋煩惱。愛彌兒,你要做一個新人,對於你的命運,也像對你的天性一樣,不能有更多的埋怨。……真實的東西,為你而存在的東西,是你的生命,你的健康,你的青春,你的理智,你的才智,你的美德,最後,如果你願意的話,是你因為有了前面那些東酉而取得的幸福。」這種人生境界,的確能讓我們有更多感動!
智者感言:
生死,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意義。兵家看重生死,是要讓兵者「里之死地而後生」;老子不重生死,是因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莊子更輕生死,那是因為在他看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東方賢者「哀民生之多艱」,西方智人「向死而生」,都在豁達中顯出寧靜,在關切中表露凝重。能將生死里之度外的,只能是極端的情況。
在這個意義上,盧梭給我們提供的啟示尤顯珍貴。如果我們把生命的每一個時刻,都從死生的意義上去理解,我們就會為舊我的消餌和新我的誕生而驚奇、欣喜,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和鬱悶了。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有人也藉此設想「假如生命只刺三天」。盧校的思考更為久遠,在生命的每一刻,我們都能夠體味到死亡和誕生!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命每刻都是新的!
狄德羅——邁向哲學的第一步,就是懷疑
在狄德羅的領導、組織和堅持下,《百科全書》成了啟蒙思想家們向封建反動勢力進行鬥爭的銳利武器。
百科全書是對人類過去積累的全部知識或某一類知識的書面摘要。這個詞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臘語εγκυκλιοξ(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ια(paideia)。「enkyklios」意為「循環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則指「教育」。含義是「普通教育,從字面上說就是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在抄錄過程中謬傳為新拉丁語詞「encyc1oPaedia」,隨後又進入英語,最先記載於1531年。在新拉丁語中該詞被選中作為一本覆蓋各科知識的參考著作的書名。在英國最早見於1644年。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編寫過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被西方奉為「百科全書之父」。中國漢朝初年的《爾稚》,是中國百科全書性質著作的淵源。據《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記載,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一個哲學派別,與「百科全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這個就是「百科全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和文學家狄德羅(Deni Diderot)。
狄德羅1713年11月出生於法國郎格爾市一個小資產者家庭,接受教育較早,後獲得巴黎大學文科碩士學位。離開學校後,狄德羅在巴黎經歷了大約十年的流浪生活,以自由文人的身份,出沒於沙龍和劇場,靠當家庭教師和賣文為生。
狄德羅的名字,是和《百科全書》聯繫在二起的。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魯東本來打算將1727年英國出版的《百科全書和藝術與科學百科辭典》譯成法文出版,但發現該書已落後於形勢,就決定物色人選,重新編一部法國的《百科全書》。狄德羅以作家身份,被邀請和數學家達朗貝爾一起主持這項浩大工程。後來,達朗貝爾因恐受連累,於1759年宣布辭退,由狄德羅一人主持此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
參加這項工作的人員極為廣泛,幾乎包括各個知識領域具有先進思想的一切傑出的代表人物。先後有一百六十多人參與《百科全書》的撰寫,孟德斯塢、伏爾泰、盧梭、孔多塞、魁奈、杜爾哥都為《百科全書》寫過大量詞條,畢豐、孔狄亞克、愛爾維修等人也都是這項工程的堅定支持者。他們的觀點不盡相同,但能相互協作,其中積极參加過《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又有唯物主義啟蒙思想的人士,在歷史上就被稱為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的編纂、出版工作,曾多次受到當局干擾,參與撰寫條目的學者,有的被關進監獄,有的被迫流亡國外。當時,檢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對百科全書派提出公訴,其罪名是「他們形成一個集團,為著擁護唯物主義,摧毀宗教,鼓吹獨立自由和敗壞風俗」。反動當局把《百科全書》稱之為「魔鬼的新巴比倫塔」和「異教徒以及神和國王與教會敵人的大集合」。但是,在狄德羅等人的據理抗爭下,《百科全書》雖幾經周折,終於得以問世。從1750年狄德羅發表《百科全書》發刊詞,到1780年最後出齊,這部歷時近30年才得以完成的巨著包括文字部分19卷、圖版12卷、附錄和索引4卷,合計35卷。
狄德羅是百科全書派的首腦。他不僅親自撰寫了1139個詞條,還經常到工匠作坊去觀察了解各種機器、工具的結構和性能,託人詳細繪製成圖像。在狄德羅的領導、組織和堅持下,《百科全書》成了啟蒙思想家們向封建反動勢力進行鬥爭的銳利武器。這部著作從政治制度、法律機構、宗教信仰到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對當時的社會政治進行了大規模的批判,宣揚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啟蒙思想,提倡科學技術,宣揚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直接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製造輿論。百科全書派的形成及其社會實踐,充分體現了啟蒙運動的精神,標誌著法國的啟蒙運動己經達到高潮。
1784年7月30日,狄德羅去世。在去世的前一天,他留給世界一句至理名言:「邁向哲學的第一步,就是懷疑。」這句話,道出了狄德羅一生為之奮鬥的理想,也為我們理解狄德羅的思想提供了一把鑰匙。
在狄德羅看來,懷疑是對宗教信仰最徹底的解決方式。」懷疑論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它應該是一般的,因為它是真理的試金石。如果哲學家為了確定上帝的存在,龔從懷疑其存在開始,那麼還有什麼命題能逃脫這種證明呢?」這種懷疑,是因人而異的。」每一個心靈都有它的望遠鏡。」這正是懷疑對於人的意義。但只有經過懷疑的過程,我們才有可能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夠確信某些東西。」凡是從來沒有被當作問題的,都是絲毫沒有經過證明的。凡是未經毫無成見地考查過的,就是從來未經很好地考查過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用懷疑的態度去審視,用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去求證,我們才能得到真理。」我們就是賦有感受性和記憶的樂器。我們的感官就是鍵盤,我們周圍的自然彈它,它自己也常常彈自己;依照我們判斷,這就是一架與你我具有同樣結構的鋼琴中所發生的一切。」他還根據自己的這個比喻,把貝克萊稱為「一架發瘋的鋼琴,因為它不要人彈奏會自己響」。這對唯心主義觀念的打擊是十分到位的,也很值得我們品味。
智者感言:
懷疑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年輕人輕信很多假的東西,老年人懷疑很多真的東西。」是對這種冒險的經典表達。
很多時候,就咖狄德羅所言,只有懷疑,我們才能克服輕信和迷信,發現事情的本來面目,發現事物的客觀規律。科學實證主義的所謂「證偽」,就是這種懷疑的最好論釋。
但有些時候,懷疑一旦成為一種人生態度,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的東西。一個多疑的人,最終會讓自己時自己都不相信,其後果可想而知。」秦檜也要有三個相好的」,如果沒有可以信任的人,最終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所以,懷疑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確信基拙之上,要講究適度原則。只因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確信不疑的,我們的懷疑才有價值。
愛爾維修——利益是我們的惟一推動力
在西方哲學史上,愛爾維修的獨持之處,就是以利益為核心的功利主義倫理學思想。
在我國的儒家文化傳統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不屑於談及功利的問題,作為儒學經典的們侖語》中,就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放於利而行,多怨」、「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等說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被視為十分低俗的生活方式。甚至某些極端的人,為了表明清高,將「錢」改稱「阿堵物」。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一種哲學觀點,其對利益的看法,與上述的儒家思想截然相反。這就是功利主義思想。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就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學家愛爾維修(Helvetius)。
愛爾攘修的全名是克勞德,阿德里安?愛爾維修。1715年,他在巴黎的個醫學世家出生。愛爾維修的父親是服侍皇后的宮廷御醫,為愛爾維修的成長提供了極其優越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父親豐富的藏書和廣博的見識,成為愛爾維修不竭的知識源泉。雖然就正統教育而言,愛爾維修在路易專科學校主要學習的只是神學教條和修辭學,但他的知識視野,己經遠遠超出了這些領域。1738年,皇后為獎賞他父親,任命愛爾維修為總包稅官。這個待遇豐厚的美差,為愛爾維修提供了見識的物質基礎,也讓他親自感受了上層社會的官場醜行。1751年,愛爾維修辭去了官職,開始了隱居生活,也開始了真正自由的哲學探索。
1758年8月,愛爾維修出版了《論精神》。這本書的主旨是推崇肉體感受性,重視利益,兼論立法和教育的意義。該書由於其無神論思想、反封建思想而遭到了抨擊。羅馬教皇明令教徒禁止閱讀這本讀神的著作,而巴黎大主教也告誡教徒應像防瘟疫一樣防著它。1759年2月,巴黎議會下令焚毀該書。愛爾維修本人也幸虧靠有權勢的親友的保護才幸免於難,但他與教會的矛盾已經不可能和解。這本書在法國之外卻大受歡迎。義大利所有雜誌盛讚此書,英國把這本書一版再版。德國、瑞典、俄國也引起轟動。
1764年,愛爾維修出訪英國,受到喬治三世和王后的接見,也參觀了英國劇院。另外他還去了普魯士,得到了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禮遇。他也開始構思《論精神》的姊妹篇《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1年12月26日,愛爾維修去世。臨終前,他拒絕與教會和解,不做禱告、懺悔,格守無神論的信念。在他去世後,1772年哲學長詩《幸福》在倫敦出版,1773年《論人》在海牙出版。這些著作讓我們有機會了解愛爾維修的獨特哲學思想。
在西方哲學史上,愛爾維修的獨特之處,就是以利益為核心的功利主義倫理學思想。愛爾維修從人的利己本性出發,認為利益是判斷道德的標準,利益不僅決定人的道德觀念,也決定人對道德行為的評價。在他看來,「一般人通常把利益這個名詞的意義僅僅局限在愛錢上;明白的讀者將會覺察到我是採取這個名詞的比較廣的意義的,我是把它一般地應用於在一切能夠使我們增進快樂、減少痛苦的事物上的。」在他看來,人類道德的核心問題是利益問題,道德的善惡完全是從利益引發出來的,並由利益來決定的。人類一切的道德善惡,所有的好壞觀念,都是與利益直接相聯繫的,或者不如說都是利益分配與佔有過程中的表現形式而已。所以,愛爾維修認為:利益原則是符合人類的生存經驗的。並且,利益原則也是符合人類生存的需要的。愛爾維修還區分了個人利益、小集團利益和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愛爾維修認為,以公益為目標的個人利益追求才是道德的。」美德這個名詞,我們只能理解為追求共同幸福的慾望;因此,公共利益乃是美德的目的,美德所支使的行為,乃是它用來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所以美德的觀念並不是任意的;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點,所有的人,至少是那些生活於社會中的人,都應當對美德形成同樣的觀念。」
基於這種認識,愛爾維修認為,幸福的實際感受就是快樂。追求快樂的慾望促使人奮發圖強,改善生活條件,發展手工業和商業,豐富物質生產,推進人與人之間交往,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但是快樂與幸福必須同步前進,和諧一致,才能實現人的理想的目的。這就要求人能夠享有真正的快樂和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樂不是無所控制的感性快樂或貪圖功名的虛榮心,而是無損於社會人群、合乎自重原則的有節制的感性享受。真正的幸福熱衷於知識的追求,偏愛知識。他希望人們擁有知識,憑藉知識而獲得自由和幸福。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教育萬能」、「法律造成一切」等等觀念,對自己的功利主義倫理學進行了全面的闡釋。
愛爾維修的哲學推動了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直接影響了法國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愛爾維修的哲學觀,也對邊沁、密爾等著名功利主義學者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智者感言:
以市場經濟為特徵的全球經濟,已經使我們不用再討論是否重視「利益」的問題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重利」?
如果我們只是就字面的意義來理解,愛爾維修的利益觀與那些制假售假的見利忘義之徒並無二致。但愛爾維修對於「個人」與「公共」的區分,卻不是那些見利忘義者能想到的。作為一種哲學,愛爾維修的利益觀,讓我們在「利」之上,看到了那個超越個體的社會存在的價值。
只有將個人的利益追求限制在於社會利益相符合的方向上,我們的利益才能長久。
霍爾巴赫——一切正直和誠實的心靈都傾聽理性的聲音
霍爾巴赫是一個聰明的戰士。
我們通常認為哲學產生於「驚奇」。但有一位學者,卻告訴我們:好奇心華是一種很大的罪惡。上帝曾經由於一個女人有識別善惡的好奇心而懲罰人類。由此可見,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健全理智,或是想知道僧侶不許我們知道的東西,那末,我們就會有上干神怒之虞」。哲學家『是忠於智慧和健全理性的,因而是壞蛋、賊、騙子。社會應該使仇視教會的人受火刑。這些惡棍竟提醒人們當心:在塵世,不要兩眼朝天而被掏走錢袋」。對教會的嘲諷躍然紙上。
上面的這些說法,引自一本叫做(袖珍神學》的小冊子,它的作者就是ls世紀激進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法國百科全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霍爾巴赫(Holbach)。
霍爾巴赫祖籍德國,原名保爾?亨利希?迪特里希(Paul Heinrich Dierrich),1723年1月生於德國帕拉蒂拿特的一個平民家庭。他7歲喪母,12歲隨父親移居法國。1744年,霍爾巴赫到荷蘭萊頓大學讀書學習科學技術,並大量閱讀了霍布斯、洛克和牛頓等人的著作。1749年,他取得了法國國籍,曾一度在巴黎索爾朋神學院教神學和哲學。在巴黎期間,他結識了正在著手編寫《百科全書》的狄德羅,並通過狄德羅結識了其他「百科全書派」的學者和啟蒙思想家,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的友誼。1753年他繼承了舅父的男爵稱號和財產,改名為保爾,昂立?霍爾巴赫男爵,不久又繼承了岳父「國王顧問團理事」的貴族頭銜和每年的薪俸。1789年6月21日霍爾巴赫於家中去世。霍爾巴赫是,一個著述等身的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揭穿了的基督教》、《袖珍神學》、《神聖的瘟疫》、《健全的思想》、《自然的體系》、《社會體系》、《普遍倫理學》等,其中《自然的體系》被譽為「唯物主義的聖經」。
霍爾巴赫是一個知識淵博、涉獵廣泛的學者。他是狄德羅編輯和出版《百科全書》的堅定支持者。他發揮自己精通多國語言和了解地質學、冶金學和物理學等方面最新科技成就的特長,為《百科全書》撰寫了400多個條目,內容涉及地質、地理、礦藏、冶金、物理、化學、法律和語言等諸多領域,為《百科全書》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而霍爾巴赫之所以被後人景仰,還不是因為他的這些貢獻。他在思想領域的傑出之處讓他真正流芳歷史。
霍爾巴赫是一個聰明的戰士。他雖躋身於貴族的行列並且擁有巨大的財富,但他卻用這些財產來資助自由思想家們的學術活動。當時霍爾巴赫家的「沙龍」就是「百科全書派」集會的場所。為了避免被迫害,霍爾巴赫的所有論著都是匿名出版的。他通常是在荷蘭修訂自己的著作並在那裡付印,或是不署名,或是用米臘波、貝爾尼埃、己故的弗勒勒等之類的名字。上面所說的《袖珍神學》一書,出版時的署名就是「神甫貝爾尼埃神學碩士」。正是用這種方式,霍爾巴赫建立起了自己的法國式的唯物主義體系。
霍爾巴赫的理論,首先在於對宗教神學的批判。當時流行的神學,極力宣揚上帝存在、靈魂不滅和意志自由。而霍爾巴赫依據當時所己達到的自然科學的成果,給予這三個命題以唯物主義的回答,揭露了宗教的虛偽性。他提出:自然只能從它本身得到運動。運動就是它存在和變化的原因。而且,自然的運動是受因果規律的制約的,而不是任何精神實體創造和推動的。所謂存在一個超自然的上帝,只是虛構。關於靈魂不滅,霍爾巴赫認為,人同自然中的一切其他存在物一樣,服從於共同的規律。神學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才創造了所謂靈魂、靈性、非物質性、不朽等概念。在談到意志自由時,霍爾巴赫依據當時生理科學的知識斷言:人類器官的作用,它所接受的衝動反其所產生的效果,都必須服從必然性的支配。人的自由只不過是包含在人自身之內的必然。所以,他明確反對神學和教會,認為「宗教是道德墮落的根源」。
他對這裡的看法,是與他的這些基本觀點一致的。在《健全的思想》的序言中,霍爾巴赫說:「真理是簡單的。謬誤是複雜的。謬誤的道路無限曲折迴旋。自然的聲音任何人都能了解。謊言的聲音則模稜兩可、撲朔迷離和神秘莫NlJ。真理的道路平坦筆直。謊言的道路昏暗彎曲。每個人都必須記住的這些原理是任何一個思想健全的人都不能懷疑的。一切正直的和誠實的心靈都傾聽理性的聲音。人們的全部不幸只在於他們的無知;而他們之所以無知,只是因為他們周圍的環境阻礙著教育的發展;人們之所以愚蠢,惟一是因為他們的理性還沒有受到足夠的教育。」
霍爾巴赫的觀點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時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學說對歷史發展的開創作用,影響是十分積極的。恩格斯離度評價了這種唯物主義學說:「當時哲學的最高光榮就是它沒有被同時代的自然知識的狄隘狀況引入迷途,從斯賓諾莎一直到偉大的法國唯物論者都堅持從世界本身說明世界,而把詳細的證明留給未來的自然科學。」霍爾巴赫是當之無愧的這種「光榮」的典範和榜樣。
智者感言:
對於真理與謊言的關係,我們很多人能講得頭頭是道。
但在實際生活中,真理往往受到桔難,而謊言經常得到讚譽。魯迅先生曾經談到一個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一個客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而另一個客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撒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這種情況,在今天還是存在的。
很多人,寧願生活在虛假但溫柔的謊言里,也不願正視那些冷峻甚至殘酷但真實的現實。記得在一篇小說里,一個虛偽的君子假託別人的名義,給自己送很多花圈,以顯示自己不是那麼孤苦伶仃。不知道這些人是否還能稱為「理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一定不幸福。
康德——人為自然立法
「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己的景仰和敬畏: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你聽說過人做鐘錶的趣事嗚?若干年前,在一個名叫哥尼斯堡的小城,就有這樣的事。這個小城的人們有一種特殊的校正時間的方式:每天下午四點整,一位精神煥發的老先生,會按時走出家門,去門前的小路散步。據說,直到這位老者80歲去世,一共只出現過3次例外。
這位被哥尼斯堡的人們當作鐘錶的老人,就是德國古典哲學大師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伊曼努爾有「上帝保佑我們」的意思,4月22日是普魯士的聖伊曼努爾節,康德的名字與此有關,帶有很濃的宗教色彩。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在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小城。他的父親是~個馬鞍匠,他的母親則是一位知書達理的虔誠教派信徒。康德的父母共生了9個孩子,但只有5個活了下來,康德排名第4。後來,康德在一封信中表達了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我的父母那樣政治的態度、道德和禮貌,都可為後人模範,他們辭世的時候,雖然沒有留下一點產業,單是給我的這班教育,從道德方面來看,是再沒有能比這更為高尚的了。」
1740年,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學習,並在這裡學習了7年。1747年,他沒有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就離開學校,當起了家庭教師。1755年,康德取得了哥尼斯堡編外講師的資格,從此開始了他41年的大學教師生涯,而編外講師這個角色,他就做了15年。其間,他講授過的課程包括數學、自然觀、人類學、自然地理學、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自然科學、教育學、哲學大全等等。1770年,他才被任命為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編內正式教授。1786年,康德被選為哥尼斯堡大學校長,同年,他又當選柏林科學院院士。1794年,康德當選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98年,康德當選義大利西恩科學院院士。他的思想的影響力,早己超出了歐洲的界限,儘管康德本人始終沒有離開哥尼斯堡。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經說過:「康德這人的表面生活和他那種破壞性的震撼世界的思想是多麼驚人的對比!」
康德對世界的震撼,首先歸於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認識論上,康德以調和的形式終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的爭吵,並將「知識必須符合對象」的傳統思維轉換為「對象符合知識」。簡單地說,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而主體則為知識提供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是後天的結果,而就其形式而言則是先天的,是「先天綜合判斷」的表現。這種革命以其獨特的方式證明了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體在認識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動性,其對哲學發展的作用不亞於哥白尼對太陽和地球關係的顛倒。當然,這種觀點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康德認為我們的認識只能局限於現象界,而作為本質的「物自體」,則在認識的彼岸,是我們無法認識的。
基於這種「革命」,康德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學。當然,他的「批判」,不是聲色俱厲的斥責,也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而是「對理性之認識能力的分析」。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就是所謂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人是萬物的尺度。」人為自然立法」的結論由此而來。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律令」:「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的著名論斷,也是在這個意義七說的。康德在結論中這樣說:「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後來這句篇言被作為銘文,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通過解決這個問題,康德批判地融合了理性主義美學和經驗主義美學的觀點,指出審美是真和善的中項,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美學體系。
儘管我在竭力簡化,但不得不承認,康德的著作還是}一分晦澀艱深的。要有足夠的定力和意志,才能從中理解康德豐富和深刻的思想。但這並沒有妨礙人們對他崇敬有加。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家鄉科尼斯堡去世。科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悼念這位哲學巨人。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留在他身後的,是我們繞不過去的哲學著作。他的睿智與深邃,在這些著作里得到永生。
智者感言:
康德開啟了哲學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富于思辯的民族,也因為有他這樣的巨人而感到驕傲。儘管很多人讀不懂康德的大部頭,但時他的景仰絲毫不減。
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哲學家,也和我們一樣經歷生活。他淡泊,但沒有與世隔絕;他深刻,但沒有行為怪異。他的生老病死,也與我們並無二致。
從這個意義上說,哲學家不是、更不應該被視為生活中的異類、怪物二我們可以讀不懂康德的論著,但不能因此說康德不是正常人。
對於那艱深的體系而言,很多人在敬畏哲學,而面時豐滿真實的哲學家,我們只有敬仰。
費希特——學者就是人類的教師
在康德哲學的影響下,費希特建構了自己以「自我」為起點的哲學體系,他稱之為「知識學」。
有一天,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的家裡,來了一個小夥子,要和他討論問題。當時,康德已是全歐洲聞名的哲學教授了,他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小夥子的要求,一個多月以後,康德收到一個郵件,是一篇名為《試評一切天啟》的論文和一封簡訊。信是這樣寫的:『我到哥尼斯堡來,為的是更切近地認識一位為整個歐洲所尊敬的人,然而全歐洲只有少數人像我這樣敬愛他。我已經向您作了自我介紹,後來我明白了,希望認識您這樣一位人物而不出示任何證書,這是孟浪無禮的。我應該有一封介紹信。但是,我只承認我自己為自己寫的介紹信。我此刻就把它附上,」康德看了信和論文以後,對這個小夥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兩個人的交往就此開始,並成為一段佳話。
上面故事裡的那個小夥子,就是德國古典哲學中的重要人物、康德學說的重要繼承者和闡發者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費希特早年的生活境遇是比較艱苦的。1762年5月19日,費希特在德國上勞齊茨的一個名叫拉梅瑙的鄉村出生。他的父親靠手工維持生計,家境貧寒。費希特是家中的長子,也只能通過在教堂里聽牧師佈道接受教育。他天資聰穎,在聽牧師佈道以後第二天還能夠準確地背誦佈道的內容。,位貴族米爾提茨決定資助這個天才的孩子上學,直到1784去世,費希特的學費全是這位貴族資助的。1750年,費希特進入耶拿大學,學習神學和法學,1781年,他轉學到萊比錫大學,繼續學習神學。1784年,山於其資金贊助人米爾提茨去世,助學金斷絕,為了糊口,他不得不為私人補課。1788年,一位朋友推薦他到蘇黎世一個家庭當教師。1790年費希特回到萊比錫,繼續給人當家庭教師。這一年,由於一個偶然的原因,他開始接觸康德哲學。這是費希特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他在幾個月內就讀完了三大批判,研究速度簡直是令人驚奇。他不僅因此徹底放棄了原有的決定論思想,而且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理性的自由。上面的那則小故事,就是這一年發生的。
康德對費希特的論文十分滿意,就將作品推薦發表了。當初出版時沒有刊印作者的名字,不少讀者誤認為是出自康德之手。康德在得知此事後在《文匯報》上發表更正聲明,說明作者是費希特。原來默默無聞的費希特一下子聲名鵲起。1793年,費希特再次來到蘇黎世。針對當時歐洲反動勢力對法國革命的攻擊,對歐洲君主進行激進的抨擊,在當時激起巨大的反響。與此同時,他開始醞釀自己的以「自由的自我」為核心的知識學體系,並在蘇黎世多次作哲學演講。後來,他在耶拿大學負責過一段時間的哲學講座。從1802年起,費希特多次修改他的知識學體系。但他的工作重點不是寫作,而是演講,因為在他看來,當時世風不好,很少有人認真讀書,與其著書立說,不如用生動直接的演講去闡釋思想,喚醒人心。
在康德哲學的影響下,費希特建構了自己以「自我」為起點的哲學體系,他稱之為「知識學」。他對學者的使命的認識,就是在這個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在名為《論學者的使命》的演講中,費希特對學者的責任作了很好的論述。在費希特看來,每個階層都值得我們尊敬;給予個人以榮譽的不是階層本身,而是很好地堅守階層的崗位;每個階層只有忠於職守,完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能受到更大的尊敬。而那些「被體面地視為學者階層」的人,理應為社會服務,應當把自己獲得的知識真正用於造福社會。他說:"『學者特別擔負著這樣一個職責:優先地、充分地發展他本身的社會才能、敏感性和傳授技能。」所以,「就我們迄今所闡明的學者概念來說,就學者的使命來說,學者就是人類的教師。」此外,他還對學生應當承擔的道德責任進行了詳盡的說明,認為「提高整個人類道德風尚是每一個人的最終目標,不僅是整個社會的最終目標,而且也是學者在社會中全部工作的最終目標。」這種對學者的定位成為後來對知識分子作用研究的基礎。
1806年,普法戰爭爆發。普魯士戰敗後,他隨國王流亡,直到1807年6月才回到柏林。面對德意志民族的沉淪,費希特一方面發表公開演講,另一方面參與籌建柏林大學。1810年秋,費希特成為他親自參加籌建的柏林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由於大學生爭鬥和他的教學計劃與當局意見不合,他在1812年任期未滿之前就辭去了校長職務。1813年夏,柏林流行傷寒病。費希特最終也被傳染。1814年1月29曰,費希特因病逝世,留下他未竟的哲學和自由事業。
智者感言:
隨著一系列學術醜聞的曝光,學者的道德問題成為吸引人們眼球的一個焦點。
之所以如此,正如費希特所說,是因為學者這個身份,承擔著一些特殊的使命。這些特殊的使命,是與道德相聯繫的,也是與責任相聯繫的。正因為如此,人們對這一身份寄予更高的希望,提出更高的要求。費希特認為「學者是人類的教師」,絕不是標持學者地位的年貴和清高,而是強調學者所承擔的使命和道德責任。
遺憾的是,很多試圖成為學者的人,正是遺忘了這種責任感,而只是追求學者的年嚴。有時甚至為了一些虛榮,打擊不同意見,甚至弄虛作假。照此做法,即便獲得了「學者」的稱謂,也不可能承擔起學者的使命。
費希特所說的「學者就是人類的教師」,只是對真正的學者說的。
謝林——人類能夠而且應該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在哲學上,謝林把康德和費希特的主觀唯。二論轉變為客觀唯心論,把主觀辯證法推廣到外部世界,從而為後來黑格爾建立哲學體系創造了條件。
1843年10月,馬克思為了給《德法年鑒》約稿,專程致信當時居住在德國弗蘭根中部布魯克堡的費爾巴哈。在這封信中,馬克思這樣描述一位被他視為「對手」的人:「他把哲學變成一般的外交學,變成應付一切場合的外交手段,」「謝林的真誠的青春思想——我們也應該承認我們對手的一切長處,不過他要實現這一思想,已經除了想像以外沒有任何能力,除了虛榮以外沒有任何力量,除了鴉片以外沒有任何刺激劑,除了容易激動女性的感受力以外沒有任何器官了——謝林的這種真誠的青春思想,在他那裡只落得一場青春幻夢,而在您那裡卻成了真理、現實、男子漢的事業。」
這位被馬克思稱為「對手」的人,就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重要人物之一、客觀唯心論的代表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
從生活經歷來看,謝林一生沒有多少波折,屬於一帆風順的類型。他1775年出生於一個新教牧師家庭。1790年入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哲學與神學。1795年畢業,在萊比錫做家庭教師。1798年擔任耶拿大學的自然哲學教授。1803年至1806年任維爾茨堡大學教授。1806年遷移到慕尼黑,任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和造型藝術科學院秘書長。1820年至1826年任埃爾蘭根大學教授。1827年返回慕尼黑,由巴伐利亞君主路德維希任命為國家科學中心總監,並擔任科學院院長和慕尼黑大學教授的職務。1841年應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的邀請,主持柏林大學哲學講座,隨後擔任了柏林科學院院士和普魯士政府樞密顧問。1854年死於赴瑞士途中。
但從學術的發展來看,謝林則經歷了一次完全的背叛與轉換。從他早期的創作來看,謝林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在政治上,謝林曾經是封建專制制度的批判者;在哲學上,謝林把康德和費希特的主觀唯心論轉變為客觀唯心論,把主觀辯證法推廣到外部世界,從而為後來黑格爾建立哲學體系創造了條件。但在完成這一歷史使命以後,他卻從資產階級法治的倡導者變為封建專制制度的辯護士,從包含辯證法內容的客觀唯心論走向反動的天主教神學。海涅曾說:「我們的青年哲學家們在過去都是貧苦孤獨地蹲在破陋不堪的亭子間,苦心孤詣地思考他們的哲學體系,我們現在的哲學家們則穿起了十分華麗的朝服,他們變成了國家哲學家,就是說,他們在為那個任用他們的國家的一切利益製造哲學辯護詞。」謝林就是這樣的人。
「人類能夠而且應該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觀點,是謝林在早期提出的傑出觀點之一。謝林生活的時代,正處於歐洲各國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時代。他親身經歷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洗禮、拿破崙帝國的戰爭、歐洲大陸各國的封建復辟和1848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些事件都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當法國革命像霹靂一樣擊中德國這個混亂世界的時候,他與同時代的德國資產階級進步分子一樣,為法國國民議會和法國人民作過歡呼。當法國人民高唱著《馬賽曲》,抗擊扼殺法國革命的普奧聯軍時,他懷著對法國革命的熱情,還把這首革命歌曲譯成德文,希望萊茵河右岸德國人的心靈也慷慨激昂起來。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將人類歷史的進步視為社會發展的必然,提出人類歷史是從物我不分的「原始狀態」,即「黃金時代」的喪失開始的,將來則以「理性的王國」,即「法治的黃金時代」告終。在他的歷史視野里,他把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描繪為人類的最高理想,把資產階級法治社會美化為人類的理性王國,解釋為不可移易的「第二種自然界」。他認為:「普遍的法治狀態是自由的條件,因為如果沒有普遍的法治狀態,自由便沒有任何保證。沒有得到普遍自然秩序保證的自由是完全不可靠的,並且就像在我們現今大多數國家中看到的那樣,是一種純粹的寄生植物,它通常按照必然的矛盾,逆來順受,以致個人根本不得確保其自由。這種情形是不應該有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青年謝林把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化叫做「人的革命」。他說:「使人得到解放,脫離客觀世界的恐怖,這是理性的一次大膽冒險;這次冒險是不會失敗的,因為人將隨著認識他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而變得更加偉大。如果讓人意識到他現在是什麼,他就會立刻知道他應該是什麼:讓他在理論上重視自己,他就會緊接著在實踐上重視自己。」
後來,謝林從自己的觀點中大步倒退,成為普魯士封建專制王朝的官方哲學家,為普魯士國王祝福,瘋狂地攻擊資產階級革命,認為把「人的解放」理解為「通過政治革命消滅國家本身」。這些反動的論調,使得他原來的思想的光輝幾乎被湮沒其中。馬克思說:「對謝林的批判就是間接地對我們全部政治的批判,特別是對普魯士政治的批判。謝林的哲學——這就是在哲學幌子下的普魯士政治。」這正是針對後期謝林的觀點而言的。」他以自己的晚期活動背叛了自己的青年時代」,是對這位悲劇人物的精當評價。
智者感言:
謝林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是他那個時代的一批悲劇人物的縮影。我們不能指望他們超越他們的那個時代,就像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道德約束維持當前社會的秩序一樣。畫地為牢是充滿原始意味的描述,天下大同是遙遠未來的理想。
謝林是時的,人類能夠而且應該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有一點他並沒有提到,那就是不管我們如何作為,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會成為我們歷史的一部分,任由後人評說。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沉雙,但即使沉默也會成為「呈堂證供」,接受話問和審視的。對歷史負責,和時歷史的創造是一致的,就如謝林本人的經歷一擇。
所以,即便是為了避免以後的尷尬,從現在起,也重視一下我們的足跡吧。
黑格爾——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
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有這樣一則笑話,說一個慢性子,火燒眉毛也不著急。一天,他正在朋友家裡聊天,突然他的僕人急匆匆地跑來說:「您趕緊回家看看吧,家裡發生火災了,」此君聽後,很不在意地說「不著急」,又聊了一會兒才慢悠悠地回家。等他到家時,家裡已經被燒得片瓦不存了。我們也許覺得這位迂夫子太傻,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人。而有一位哲學家恰巧就是這樣的人,一天,他在書房裡正在冥思苦想。他的僕人急匆匆地跑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嚷道:「家裡著火了,家裡著火了!」這位哲學家很不耐煩地說:「家裡的事應該告訴太太,難道你不知道我不過問家務事嗎?」
這位「不問家事」的哲學家,就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eiedrich Hegel)。
1770年8月27日,黑格爾在德國維騰貝格公國的首府斯圖加特市出生。1788年至1793年,他在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在這裡,他結交了兩位很重要的朋友,一個是後來可與席勒、歌德等相提並論的詩人荷爾德林,另個就是出名遠早於他的謝林。畢業後,黑格爾也做過兒年家庭教師。1801年,他通過論文答辯,成為耶拿大學的編外講師。1816年,他義遷居海德爾貝格,任海德爾貝格大學哲學系教授。從1818年起,他成為柏林大學哲學系教授。這裡成為他展示自己宏大哲學體系的舞台。但直到1829年,黑格爾被選為柏林大學校長,其哲學思想才最終被定為普魯士國家的欽定學說。1831年,黑格爾感染霍亂,最終不治。留下他那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哲學體系,讓後人討論、爭論和爭吵。
黑格爾生前正式出版的著作有4部:《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和《法哲學原理》。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學生和友人整理出版了《黑格爾全集》,其中包括根據學生們的筆記整理的《歷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和《哲學史講演錄》等。在這些著作當中,黑格爾建立了一個無所不包的客觀唯心論體系。
不要說研究,僅僅描述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從最寬泛的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描述黑格爾的哲學: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統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在「邏輯學」中,理念(或精神)在自身範圍內運動,從一個概念向另一個概念逐步升級,最後自我異化為自然界,進入「自然哲學」部分。在黑格爾看來,自然沒有獨立意義,只是精神發展的一個階段,一個環節,自然是被動無力的,精神是主動積極的,它必然要擺脫自然的栓桔,揚棄自身的異化,重新回到自身,作為自在自為的理念而出現,這就是精神,於是理念進入第三階段,即「精神哲學」階段。在這一階段,理念也要經過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主觀精神異化出~個外在於自己的客觀世界,這個客觀世界不是物質的自然,而是精神、文化世界,即法律、道德、國家。隨後精神又揚棄自身的異化,返回自身,這就是絕對精神,即藝術、宗教、哲學。在哲學階段,精神認識到了世界就是精神的表現,也就是它自身的表現,這樣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就達到了同一。黑格爾是個唯心主義哲學家,因此這個同一是客體向主體同一,存在向思維同一。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對絕對精神發展的描述,從精神的低級階段開始,按照「正一反一合三段式」,中間經過兩次異化,兩次揚棄,最後返回自身,成了一個「封閉的圓圈」。正是在他這個封閉的體系當中,黑格爾提出了「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這個看似「把現存的一切神聖化」的命題,也因為黑格爾的辯證法具有了全新的革命的意義:「凡在人類歷史領域中是現實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成為不合理性的,就是說,註定是不合理性的,一開始就包含著不合理性;凡在人們頭腦中是合乎理性的,都註定要成為現實的,不管它同現存的、表面的現實多麼矛盾。」
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馬克思也認為「我公開承認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在《資本論》中有些地方「甚至賣弄起黑格爾特有的表達方式」。但這種革命性的思維方式,最後在黑格爾那裡,卻得出了溫和的政治結論。馬克思認為在黑格爾那裡「辯證法是倒立著的」。之所以如此,用恩格斯的話說,就是因為這樣一個時代的原因:「黑格爾是一個德國人,而且和他同時代人歌德一樣,拖著一根庸人的辯子。」
智者感言:
馬克思曾經說過:辯證法「在時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時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作為「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的黑格爾,比較典型地體現了這種革命的性質。
不被黑格爾龐大晦澀的體系嚇倒,深入其哲學大廈的內部,去發現那有鮮活生命力的東西,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探索。很多智者,都在探索的路上。每個人的發現各有不同,但都能有所收穫才是最重要的。哲學的魅力正在於此。
費爾巴哈——哲學上最高的東西是人的本質得到了
「這部書的解放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想像當時大家都很興奮:我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
如果有一位母親,給自己臟乎乎的孩子洗完澡之後,端起澡盆,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位母親?在哲學上就有人很認真地重複著類似的錯誤。有一位哲學家在批判黑格爾的哲學的時候,「就像一個給孩子洗澡的母親,洗完後連孩子帶髒水全部倒掉了,」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傻子或者瘋子的做法。馬克思曾經認真地告訴我們這位哲學家「是惟一對黑格爾辯證法採取嚴肅的、批判的態度的人;只有他在這個領域內作出了真正的發現,總之他真正克服了舊哲學」。他的城就的偉大以及他把這種成就貢獻給世界時所表現的那種謙虛的純樸,同批判所持的相反的態度恰成驚人的對照」。
這位以批判黑格爾的方式將德國古典哲學宣告終結的就是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費爾巴哈1804年7月28日生於巴伐利亞。在家庭和學校的影響下,費爾巴哈選擇宗教作為自己一生的目標和事業。1823年,費爾巴哈進入海德堡大學神學系攻讀神學。在這裡,他接觸到了黑格爾的哲學,並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他轉入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在柏林大學,費爾巴哈為黑格爾的深邃思想所折服,將其視為自己思想上的「第二個父親」,實現了從信仰到理性的轉換。1826年,費爾巴哈轉入埃爾蘭根大學學習植物學、解剖學和心理學。1829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後因《論死與不死》一書對宗教的冒犯而被辭退,1837年末,費爾巴哈結婚並在弗蘭根中部的布魯克堡定居。在這個不為人所知的小城,費爾巴哈生活了25年。1860年,他遷居紐倫堡附近的雷亨堡,過著清苦的生活,直到1872年去世。
隱居生活使費爾巴哈遠離了德國的文化中心,但並沒有阻止他的思考。1839年,費爾巴哈在《哈雷年鑒》上發表了一篇宣言式的論文《黑格爾哲學批判》,正式宣告了自己與黑格爾哲學的決裂。184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質》,從人本學的角度把宗教批判和無神論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引起了阮大的反響。用恩格斯的話說:「這部書的解放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想像得到。當時大家都很興奮:我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後來,他還出版了《未來哲學原理》等著作,在對黑格爾哲學進行全盤拋棄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本」哲學。
費爾巴哈通過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論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在唯心主義統治德國哲學界達數十年之久後,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費爾巴哈以感性的人取代L帝的位置,認為「只有那為了人類而照耀的光,才是神學的光,只有那僅僅為了能看的實體而存在的光,才假定一個能看的實體為原因。」在費爾巴哈看來,感性的人就是自然的人、直觀的人,因而也就是抽象的人。從這種理解出發,費爾巴哈提出了人的本質與人性特徵生成的基本公式:宗教是人的對象,所以宗教也就是人的本質。費爾巴哈把人看作是感性的、自然的人,這是其唯物主義的一面。但是,在人的本質和人性特徵生成問題的認識上,費爾巴哈並未能將其唯物主義的理念貫穿到底。正如馬克思所說:「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土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絕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
在抽象的「理性人」的基礎上,費爾巴哈建立起自己「愛的宗教」。在他看來,「只有將自己的類、自己的本質性當作對象的那種生物,才具有最嚴格意義上的意識」,而人則恰恰就是具有這種特性的生物,這也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那麼,人自己意識到的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他說:「一個完善的人,必定具備思維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維力是認識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愛。理性、愛、意志力,這就是完善性,這就是最高的力,這就是作為人的絕對本質,就是人生存的目的。」在費爾巴哈看來,只要通過批判有神宗教,解構宗教,揭示「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點,人是宗教的盡頭」。這樣,人成了自己的_h帝,「愛乃是實踐的無神論,愛乃意味著在內心中、在意念中、在行動中否定上帝」,解放人的任務也就一次性完成了。
馬克思曾經高度評價費爾巴哈的作用。他說:「整個實證的批判,從而德國人對國民經濟學的實證的批判,全靠費爾巴哈的發現給它打下真正的基礎。」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再次對費爾巴哈進行高度評價:「到底是誰揭露了『體系』的秘密呢?是費爾巴哈。是誰摧毀了概念的辯證法即僅僅為哲學家們所熟悉的諸神的戰爭呢?是費爾巴哈。是誰不是用『人的意義』(好像人除了是人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意義似的!)而是用『人』本身來代替包括『無限的自我意識』在內的破爛貨呢?是費爾巴哈,而且僅僅是費爾巴哈。他所做的事情比這還要多。他早已摧毀了現今正被』批判』亂用的那些範疇:『人類關係的真正豐富性、歷史的無窮無盡的內容、歷史的鬥爭、群眾和精神的鬥爭』等等。」儘管費爾巴哈只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還有很多不足,但上述這些貢獻足以使費爾巴哈的哲學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來源了。
智者感言:
把人成為人本身,而不是「神的奴僕」等等之類,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特別是在當時的歷史境遇中。
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人的地位幾經轉換。人類產生之初,人旬甸於自然界的電閃雷鳴。後來,人又屈從於對上帝的虔誠景仰。風水輪流轉,在人文思想家們的努力下,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人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地位上,成為「人本身」。
但這種地位不能濫用。人成為「中心」,是要我們學會「慎獨」和「和諧」的,而不是「人定勝天」的狂妄和無知。就像那所謂的「愛」,也不能隨便施與一樣。如果不考慮具體的社會條件,試圖實現所謂「泛愛」,只能是「愛的吧語」,是實現不了的。
馬克思——懷疑一切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上面這段激動人心的文字,出自位中學生之手。這位中學生,就是後來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思想巨人卡爾?馬克思(Kad Marx)。
馬克思18拐年5月5日出生在德國萊茵省南部摩塞爾河畔的特利爾小城。他的父親是該城高等上訴法院的律師,卡爾則是家裡第一個男孩。馬克思的成長經歷中,有很多傳奇。孩提時代,他曾經給他的姐妹們吃一種自己製作的臟乎乎的黑麵糰,在波恩大學讀書的時候,他曾經被推舉為特利爾「人學生飲酒會」五腳頭之一,在他的大學肄業證上,也有他「曾因夜間酗灑吵嚷,擾亂秩序,受罰禁閉一天」的記錄。當然,還少不了他給燕妮寫下的那些火辣辣的情書和情詩。當然,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在青年黑格爾派組織的博士俱樂部里,這位年齡最小的師弟的非凡洞察力、淵博學識和豐富思想對其他人的影響,以及他的第一篇爭論文章《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的非凡影響。但真正讓馬克思名垂青史的,還不是這些東西。
馬克思的摯友恩格斯在馬克思去世之後,將馬克思的貢獻作出了這樣的總結:馬克思有兩人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規律。唯物史觀的確立,將唯物主義的光芒照徹整個社會歷史領域,廓清了罩在歷史觀上的重重迷霧,將唯心主義從它最後的避難所——歷史觀中驅逐出來,使得人們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係的認識發揮了根本的改變,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剩餘價值規律的發現,則使資本主義社會的秘密大白於天下,用馬克思本人的話說,「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敲響了。」此外,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領域,甚至數學領域,也都有不凡的發現。但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機器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第一國際的創舉,就是馬克思投身社會實踐的經典之作。
所有這些成就,都與馬克思的一個信條相聯繫,那就是「懷疑一切」。馬克思的大女兒燕妮曾做了一個「調查表」,讓父親回答她提出的20個問題。這就是著名的「馬克思的自白」。其中,在「喜愛的格言」中,馬克思寫下了「Nihil humani a me alienum puto」(「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而在「喜愛的箴言」中,馬克思寫的就是「De omnibus dubitandum」(「懷疑一切」)。縱觀馬克思的學說和他的鬥爭歷程,這種懷疑精神隨處可見。在談到哲學家的時候,馬克思認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他對共產主義的天才設想和切身實踐,明自無誤地告訴我們馬克思的懷疑精神的時代價值。儘管他曾經因為這種懷疑精神受到種種非難、打擊和迫害。馬克思的以「實踐」為基礎的哲學體系,成為一種新生社會制度的靈魂和指南,也是與這種精神密切相關的。
長期的顛沛生活,嚴重地損害了馬克思的健康。過度的勞累使馬克思疾病纏身。但他仍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勤奮地工作著。1878年,馬克思的病情更加嚴重。1881年12月,和他相伴38年之久的妻子因病去世,這使馬克思幾乎不能自拔。1883年l月11日,馬克思心愛的長女小燕妮撇下5個孩子離開人間,這一致命的打擊使馬克思卧床不起。同年3月14日,馬克思在自己房裡的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馬克思的影響,在他去世後得到證明。在英國、德國、法國、美國、瑞士、荷蘭、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西班牙、義大利和俄國等的媒體報道這位巨人的去世的時候,高度讚揚了這位偉人的思想家,將他稱為「一位生氣勃勃、成果卓著的思想家」、「工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偉大的導師」、「推動運轉的最卓越人物之一」、「我們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之一」、「無私無畏的工人階級」的解放者,認為他的去世是「人類的不幸」,「將影響人類的進步」。
20世紀以後,馬克思的影響更加深遠。用一位新康德主義的話說,在現代世界上,「馬克思的忠實追隨者的數目大大超過了所有其他哲學流派的追隨者的總和。」存在主義大師沙特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不可超越的哲學」,當代德國哲學的重要人物海德格爾也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最有威脅性的精神狀態」,它「從多方面規定著今天的人類歷史」。在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舉辦了千禧年最偉人思想家評選,馬克思當之無愧地名列榜首。所有這一切,都在證明恩格斯的評價:「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智者感言:
懷疑有兩種。一種是保守的,一種是激進的。
保守的懷疑是疑神疑鬼、前怕狼後怕虎。在世界上第一列火車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有人懷疑它開不起來,而在它開起來之後,有人又懷疑它停不下來。保守的懷疑就是這種情況。
激進的懷疑是破舊立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很多人日復一日地重複陳規舊制的時候,勇敢的懷疑者卻特立獨行,形成與別人迥異的看法,想他人沒有想,為他人不敢為。馬克思的懷疑就是這種情況。
兩種懷疑都有可怕的力量。翻開人類的發現史,我們就可以體會保守的懷疑製造了多少野蠻和恐怖;翻開社會的發展史,我們就可以感受激進的文明對社會生活的改造和影響。
所以,懷疑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也可能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力量。問題在於我們怎樣懷疑。
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
「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越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我國近代史上恥辱的一頁。但在1857年,一位富有洞見的思想家對這一時期的中國給出了如下的評價:俄們不要像道貌岸然的英國報刊那樣從道德方面指責中國入的可怕幕行,最好承認這是保衛社極和家園的戰爭,這是保存中華民族的入民戰爭。雖然你可以說,這場戰爭充滿這個民族的目空一切的偏見、愚告的行動、飽學的愚昧和迂腐的野蠻,但它終究是人民戰爭。」「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親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的垂死掙扎,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這位見識深遠的思想家,就是馬克思最親密的戰友和夥伴,共產主義的導師,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於德國萊茵省巴門市(現烏培塔爾市)的一個工廠主家庭。他的父親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母親心地善良,遵守禮教,喜愛文學和歷史。這對恩格斯的成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但父親的執拗也差點毀掉了這位恩想家的前程。1837年,恩格斯被父親命令從中學輟學,到營業所學習其深惡痛絕的經商。1838年8月,他在父親的安排下去了不來梅當辦事員。在這個自由和民主思潮彭湃的城市,他以弗?奧斯沃特為筆名寫下許多激情詩篇,其中1839年發表的《烏培河谷來信》為代表作。1841年9月,他到柏林服兵役。在這裡,他業餘時間就到柏林大學聽哲學講課。很快成為了「黑格爾青年派」中積極的一份子。1842年深秋,恩格斯告別家人。來到英國曼徹斯特的紡織廠當總經理。在那裡他開始真正深入工人階級的生活。並且在這段時間,認識了馬克思。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和馬克思再次見面,兩位思想巨人從此走到了一起。此後,恩格斯多次資助馬克思一家的生活,甚至回曼徹斯特紡織廠工作。以便繼續資助馬克思。在那裡他一呆就是20年。1869年7月,恩格斯終於從商人生涯中擺脫。1870年l0月,他移居倫敦,與馬克思再度相聚。
在談到恩格斯的時候,我們首先關注的是馬恩兩人在思想上的密切合作和在生活中的深厚友誼。恩格斯自己說:「馬克思比我們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此。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1846年8月,他們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是兩位思想巨人合作的第一個結晶。1848年6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擬定了《共產黨宣言》。1848年4月,和馬克思起創辦了《新萊茵報》。,1883年,馬克思去世時,《資本論》只出了第一卷,剩下的只是一些字跡潦草的手稿。恩格斯正在整理其持續1O年來累積的有關自然辯證法的研究記錄,但他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整理資本論剩下的手稿。在他的努力下,《資本論》二、三卷分別在1884年和1894年出版。列寧引用的評價是對這一友誼的最好註腳:「恩格斯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就是替他天才的朋友建立了一座莊嚴宏偉的紀念碑,在這座紀念碑上,他無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滅地銘刻上去了。」
除了和馬克思的合作,恩格斯也有一些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成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反杜林論》、《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占典哲學的終結》、《自然辯證法》等等,都閃耀著迷人的智慧之光。其中,完成於1878年的《反杜林論》堪稱一部馬克思主義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在這部書中,他正式提出了上述命題。
在恩格斯看來,自由不在於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所以「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越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社會進步過程中出現的摩擦生火和蒸汽機,都是文明的表現,也是人類更加自山的基礎。:這種認識與他對自然的態度是一致的。針對當時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快速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界取得一定成果,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更大戰果的時候,恩格斯及時向人們發出了警告:「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侮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連同肉、血和腦都是屬於自然界並存在於其中的。」從這個意義卜說,恩格斯將人類的自由本性置於自然規律的約束之下,意味深遠,在今天也值得我們深思。
恩格斯也是一位知識淵博、謙虛勤勉的自然科學家。1843年,一位朋友告訴他,在澳洲有?種奇特的動物,叫鴨嘴獸,是哺乳動物,可以用卵來繁殖後代。恩格斯看後哈哈大笑地說,鴨嘴獸既然生蛋,就一定不是哺乳動物,因為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恩格斯這一回錯了。原來鴨嘴獸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哺乳動物,它是爬行動物進化來的,還保留著一些爬行動物的特徵。它雖然下蛋,可是身卜長著密密的絨毛,不是鳥類的羽毛;從蛋里孵出的小鴨嘴獸,是靠媽媽的奶汁長大的。這兩點都是哺乳動物的基本特徵。不久,恩格斯認識到自己錯了。他給朋友寫了一封信,坦率地承認錯誤,並說要向鴨嘴獸道歉,請鴨嘴獸原諒自己的傲』饅和無知。
1895年8月5日,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在倫敦泰晤士河邊的住所中長眠。遵照遺囑,他的骨灰被撒在英國伊斯勃恩海灣。
智者感言:
關於友誼,古今中外,流傳很多佳話。管鮑之交、高山流水,都是很好的例於,但達到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樣程度的朋友,並不多見。恩格斯被馬克思稱為「我的第二個『我』」實在不為過。
由此不由得使我們深入思考關於友誼的話題。友誼是什麼?馬恩給出的答案是:奉獻和信任。不是一時的同情和憐憫,而是發自內心的無私援手。不是沆瀣一氣流淤一氣、同流合污,而是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能得到達樣的朋友,將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那些不該忘記的……
在充滿物慾的時代,思想總是不斷被遺忘。有些人將這種遺忘視為必然,認為沒有忘卻就無法實現更大的發展,有些人則為這種遺忘扼腕嘆息,試圖以魯迅先生喚醒「鐵屋子裡沉睡的人們」的「吶喊」,提醒人們:有些東西,是我們不該忘記的!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本書中提及的這些思想巨匠和他們的觀點,都應該屬於那些不該忘記的東西。儘管有些觀。奴在今天看來是明顯錯誤和荒唐可笑的。可以說,包含在這些觀點當中的深沉的人類智慧,是屬於全人類的思想遺產。如果我們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就成了揮霍祖業的「敗家子」了。
就時間段來說,本書選取的內容主要與《西方哲學史》的階段相時應。這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這些哲學家的主要觀點久經時代風雨的「大浪淘沙」,已經成為具有黃全品質的財富,值得我們關注;二是現當代哲學家們門派眾多、巨匠如雲,遠不是本書所能涵蓋。所以,本書的基本定位,就是青少年能看懂的西方哲學史摘選。當然,所有對哲學感興趣的朋友,如果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從這裡發現一點有啟發的東西,或者引起一些共鳴,就是本書的意外收穫了。
還有兩點需要說明:
其一,關於馬克思和恩格斯,按照習慣的劃分,馬克思和恩格斯是作為革命的導師的身份出現的,在所謂「中西馬」的劃分當中,「馬」是單獨一個序列。在本書中,將兩位革命導師,與那些哲學大家們相提並論,並不是要否定「中西馬」的劃分,而是從作為思想家和哲學家的角度,對兩位革命導師的成就的肯定。就對哲學的貢獻而言,兩位導師與那些哲學巨匠們相比毫不遜色。從一定意義上說,只有兩位革命導師,才有資格將西方哲學史與現代西方哲學界分開來。基於這種考慮,本書將兩位革命導師列為本書的「壓軸」。
其二,關於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源遠流長,產生了很多令我們高山仰止的哲學巨匠,取得了令世界驚奇的非凡成就。從這種意義上說,很多中國哲學的人物和觀點,完全可以當之無愧地成為「哲學的年輪」。但在本書中,並沒有將這一部分列入。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語境的差異,使得二者在風格上和表現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為避免這種感覺上的不舒服感,我們將中國哲學的內容暫時擱置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將這部分內容以另外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這是後話,暫且不表,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殷霞、宋永利、黃秀莉、王德清、周作茂、簡貞海、朱廣斌、張厚科等諸君,先後參與了本書部分工作。京華出版社編輯徐秀琴女士在全書的策劃和後期工作方面做出了許多傑出的工作,對內容和格式的修改所提出的中肯意見令本書增色不少。在此一併致謝。全書由李曉東負責統稿,並對全書承擔主要責任。不當之處,請各位讀者不吝賜教。
多謝各位讀者!
推薦閱讀:
※大熱天。 【最受歡迎的10分鐘經典宴客菜做法】:五香素腸
※經典語錄
※女扮男裝最經典的竟是她
※經典語句:一個女人離婚後20條大徹大悟的反思
※大學校園經典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