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希望 喜讀經典|如何才能證見「如來」?

看類似內容請上http://wu1985.360doc.com

喜讀經典

充滿希望 喜讀經典 

第十四期

本期主講:《金剛經》

 主講人:文化學者韓望喜

◆  ◆  ◆  ◆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  ◆  ◆  ◆  ◆  

如何才能證見「如來」?

「歡迎回來,這裡是希望對話,我是陳希,我是韓望喜。今天我們繼續講《金剛經》。般若就是智慧,空性就是實相。今天我們講「如理實見分第五」。韓博士,前幾講我們講了六度波羅蜜,在講布施波羅蜜時,在回答須菩提「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問題時,佛陀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離相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您給我們講講吧!」

  我們還是接著上次的講。佛陀說,菩薩發大菩提心,不可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實際上都是由一個「我相」所開展出來,所以,佛教特別注重破除「我執」。

  菩薩如果有此四相的執取,於此就會生起顛倒之心。掃蕩四相,要有般若的大雄大力,就如同《般若心經》所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陀繼續說道:「再者,須菩提!菩薩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都是緣起緣滅,所以對於世間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應無所執著,以不執著的心來行布施。在此無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眾生。也就是六根清凈,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而去行布施。佛陀所說的,深解空性的無相布施,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

  接著,我們來講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否)?

  不也 ,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義很深刻啊!這是整個思維方式的轉變。

  用白話文說,大意是:佛問: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從身體相狀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從身體相狀來認識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身體相狀,並非是真實存在的、實有自性的身體相狀。

  佛告訴須菩提:一切諸相,都是虛妄不真實的。若能悟得諸相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那就能證見如來了。

  說得多麼透徹啊!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人,對於一切萬法,應當這樣去認知,應當這樣去理解,應當這樣去信仰,心中不生起任何的法相。因為,所謂的法相,並非是真實存在的法相,只是假名的法相。

  大家還記得《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32)所講的四句偈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上一切諸法,猶如夢幻泡影,如同清晨的露珠,雨夜的閃電,是沒有自性,轉瞬即逝的,應當這樣去看待啊!

  《金剛經》是多麼殊勝,應當如何為他人宣說此經呢?那就應當不執著於一切相,安住於一切法性空,而不為法相分別所動,隨緣說法,如如不動。為什麼呢?

  因為一切世間的有為諸法,如夢,如幻,並不真實啊,如水面的氣泡,如鏡中的影子,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如雨夜的閃電,瞬間即滅。應作如是的觀照啊!」」

  我們再看看六祖惠能大師的四句偈,就能明白《壇經》對《金剛經》諸相非相的傳承。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些都是般若性空的思想。

  無上菩提自性並非如菩提樹實有,

  澄凈自體本心亦非如明鏡台實有,

  我的身心本來空寂無有一物可得,

  又以何處去沾染任何妄塵煩惱呢?

  《金剛經》(威儀寂靜分第29)中佛陀對須菩提說道:「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佛陀對須菩提說道: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有來、去、坐、卧之相,那麼這個人就是沒有參透、沒有理解我所說的佛法教義。為什麼呢?所謂如來,實在是無所從來,也無所去處,所以稱為如來。如來,是如實而來,如實而去,而實相,就是諸法空性。空中無相,畢竟空中不生一相。正如《心經》中所講的: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遠離顛倒夢想,這時的禪定就能進入不動心的狀態。所謂定慧不二,定慧一如,是因為有空性的般若智慧的觀照。

  畢竟空中不生一相,故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以無念、無相、無住、無心,故不再有牽掛滯礙,不再有恐怖畏懼,不再有顛倒夢想,心不著一法,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因為,《金剛經》講的是大乘佛教「空宗」的道理,闡發的是「空性」。正如六祖所說的,「外無一物而能建立」,「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一切都不被沾染,超離一切法相,且一無所得,這叫做最上乘,般若講性空無所得,我空、法空、空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而得無上菩提,無一法可得,如如不動,成金剛之身。

  六祖的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頓教法門,即是繼承了《金剛經》的精神。《金剛經》認為,唯有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名相採取不住、不執、不取的態度,才能認識真相,只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六祖惠能深深領悟這個道理,無念為宗,就是不於境上生心,心不染著,《金剛經》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相為體,外離一切相名為離相。即相離相,即空離空。《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者,即是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無住為本,「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心住於境,則心為外境所束縛,若不住境,則得到解脫。

  《金剛經》上說,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是說,一切諸相都是虛妄不實的。若能悟得諸相皆虛妄不實,就能證見如來了。

「《金剛經》的思想多麼銳利,此經要以金剛的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妄執著,達到對實相的理解,得解脫,到彼岸。一般人聽到這裡,可能會感到害怕。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是不是說一切都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呢?」

  並非如此。這裡我們又要講到佛學的「中道」了。

  這裡有幾個意思:

  一、緣起即是性空。要看到事相的虛妄性,即事相的空性。

  二、空性遍一切法,無一例外;善法也是空性的。

  三、事相的虛妄不等於事相的不存在。虛妄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虛假的存在,無自性的存在,是顛倒的、不真實的存在。之所以稱為顛倒妄想,是因為無明,是因為無明引起的執著。

  四、若能轉識成智,依佛的知見,把染污的錯誤認識轉變為清凈的般若智慧,觀照一切實相的空性(照見五蘊皆空),就可以親見萬法的本來狀態,一真一切真,萬法自如如。

  我一直很喜歡壇經里講的「來去自由」和「不取不舍」。來去自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不舍,是把內外打掃乾淨,不執著於一邊。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毀掉一個人?
別再跟我說你懷才不遇了你真的不配的啊喂
怎樣才能成為億萬富翁
怎樣才能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
大器晚成的手相,中年後事業才能步步高升

TAG:經典 | 希望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