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影像流派回顧

編者序:

   攝影於今天,是五光十色的,是紛繁豐富的,當人們走進其炫目多姿的世界中,容易迷失在表面的各種妝容與色彩之間,卻忘卻了這個世界從何而來,如何構成。

   當今天的人們用「小清新」、「萌系」、「時尚大片」、「人文紀實」等流行辭彙來形容攝影的面貌時,或許不太了解不到200年的歷史中,攝影走出了多條流派之路,如同一個個自然形成的小村莊,最後匯建成了今天大都市。

   攝影的流派是由具有某種共同藝術觀念、共同美學思想、共同審美趣味、共同創作傾向和共同藝術特色的攝影家形成或組成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藝術團體或派別。同一攝影藝術流派對攝影藝術的追求和創作都有著共同的特色和鮮明的創意個性。這些被遺忘了的流派的痕迹影響並造就了攝影在今天的各種姿態。讓我們回頭看看,那些年融匯了智慧與實踐所產生的一條條攝影流派之路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寫實主義攝影流派

   19世紀,法國在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後,於30至70年代間,曾掀起過一場強大的現實主義美術思潮,1848年革命後,首次用「寫實主義」這個詞來自稱。攝影家們看到了寫實主義思潮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因此在攝影的作品角度方面最大限度、可能地選擇現實生活中的題材,展現現實生活和當時人們達到心靈的共鳴。

   寫實主義攝影的特點獨特,這個流派的攝影家們嚴格遵守攝影創作要再現社會生活現實和自然景觀的現實原則。在拍攝時不干預被攝者和不破壞自然景觀,在他們不被察覺時,抓拍到被攝者的自然、真實、感人的形象。

   信奉寫實主義的攝影人是「頑固」的,他們認為攝影應該具有與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實性,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只有具有數學般的準確性,作品才能發揮其他藝術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另一方面,他們又反對像鏡子那樣冷漠地、純客觀地反映對象,主張創作應該有所選擇,對所反映的事物應該有藝術家自己的審美判斷。寫實主義攝影的先驅者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曾說:「只有探討忠實,才是我們的使命。」另一位寫實攝影大師劉易斯·海因也說過:「我要揭露那些應加糾正的東西;同時,要反映那些應予表揚的東西。」可見他們崇尚藝術應該反映人生的觀點。正因為如此,寫實主義攝影也被稱之為紀實攝影,這種攝影風格也主導了至今的新聞攝影觀。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路易斯·海因

   路易斯·海因(1874-1940)一生的攝影作品,幾乎都和工人的生活狀況有關。在1904年至1909年間,他拍下了200多張的照片,之後更成為了一名攝影記者。

   他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在1908年成為美國童工委員會的攝影師。他在西佛吉尼亞的礦井和玻璃廠,以及印第安那波利斯的罐頭廠進行拍攝報導。那個年代,有170萬童工在工廠里做苦力,年紀最小的只有3歲。作為調查員兼攝影家,海因深入到各地的工廠、礦井,把童工惡劣的勞動條件揭露了出來。海因歷經艱辛和危險拍攝的這些照片以及當時的國家童工委員會的努力,使得當時童工的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最終迫使美國國會立法,禁止聘用童工。

   1920至1930年代間,海因開始了他另一個著名的攝影項目,記錄帝國大廈的建造。在這個系列的拍攝中,他和工人們一起奮鬥在高空危險的作業環境中。為了獲取最佳的拍攝角度,當時已經56歲的海因,為此冒險不惜站在危險位置,為建造帝國大廈工人拍照。

   令人遺憾的是,海因晚年生活悲慘,沒有人對他的作品有興趣,1940年,他在貧困中去世。至今,美國國家檔案局儲藏了大約2000張海因拍攝的作品。

棉紡廠的童工 1908

   這幅採用寫實手段報道了當時美國資本家利用廉價的童工進行長時間的繁重勞動真實情況。這幅照片問世以後,美國社會引起了很大反響。隨後,美國政府頒布了《禁止童工法》。

   海因在56歲拍攝的帝國大廈建築工人已成為反映美國工業建設輝煌年代的經典之作。

   畫意派攝影

   畫意派攝影是於20世紀初攝影領域的一種藝術流派,它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英國。該派攝影家在創作上追求繪畫的效果,或「詩情畫意」的境界。它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仿畫階段、崇尚曲雅階段、畫意階段。

   畫意派攝影經歷了較長的發展時期,第一個畫意派攝影家是英國畫家希路,他擅長人像攝影,作品結構嚴謹,造型優雅。1851年至 1853年,是畫意派攝影的成長時期,越來越多的攝影家投身到這個流派中。1857年,瑞典攝影家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創作了一幅由30餘張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作品:兩種生活方式,標誌著畫意派攝影藝術上的成熟。

   這一時期的作品,其題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拍攝時,預告打好草圖,然後利用模特、道具,組織和安排場面,並通過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畫面的繪畫效果。隨後,畫意派攝影的內容有所擴大,但風格仍崇尚古典主義,造型和構圖仍具學院派的法則,因而顯得儲蓄、沉表、典雅。

   該流派發展到畫意階段時,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舊是它的特點。

   由於畫意派攝影家強調藝術修養,他們認為,如果想要使攝影在藝術上有地位,攝影家就必須首先培養起審美的能力和充實藝術修養,所以其歷史功績是把攝影從初期機械地摹寫對象引導到造型藝術的領域中去,促使了攝影的發展。

   在中國,以中國千年歷史中的人文傳說、山水飛禽為素材進行畫意創作的郎靜山,其文明中外的「集錦攝影」也深受畫意派攝影的影響。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亨利·佩奇·魯濱遜

   亨利·佩奇·魯濱遜曾在英國利明頓的一個書店工作,同時學習藝術,並給多家刊物撰寫文章,畫素描。他的一些繪畫作品曾入選英國皇家藝術學會。1851年,亨利由繪畫轉行攝影。1857年,他在利明頓開設了一家人像照相館。

   1869年,亨利發表了《攝影的畫意效果》一書,他提出:「攝影家一定要有豐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藝術認識,方足以成為優秀的攝影家。攝影術的繼續改良和不斷發明啟示出更高的目標,足以令攝影家更能自由發揮;但技術上的改良並非就等於藝術上的進。因為攝影本身無論如何精巧完備,還只是一種帶引到更高的目標而已。」為該流派奠定了理論基礎。

   亨利的攝影採用照片拼貼翻拍,即按事先設計好的構圖分別拍攝成照片,再將照片剪輯、拼貼在一張背景照片上,修飾後再進行翻拍。他的每一幅照片都有表現一個故事情節,並因而贏得了「集錦照片高手」的美譽。1900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亨利被授予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榮譽會士」稱號。

當一天工作完了的時候

彌留

   這是羅賓森的第一幅集錦合成照片,表現行將咽氣的少女及其家人悲痛欲絕的傷感照片,由5張底片集錦而成,展出之後立刻獲得輿論的好評,照片被英國皇室艾伯特王子作為珍品購買收藏。

   自然主義攝影

   1899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鑒於繪畫主義創作的弱點,發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繪畫主義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提倡攝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尋找創作靈感。他認為,自然是藝術的開始和終結,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這種藝術主張,是對繪畫主義的反動,它促使人們把攝影從學院派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對充分發揮攝影自身特點有著促進作用。這一流派的創作題材,大都是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

   由於自然主義攝影滿足於描寫現實的表面現實和細節的"絕對"真實,而忽視對現實本質的挖掘和對錶面對象的提煉,一句話,不注意藝術創作的典型化和藝術形象的典型性,因而,它實質上是對現實主義的庸俗化。有時會導致對現實的歪曲。

   這一派著名的攝影家有帕丘、德威森、威爾欽遜等。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彼得·亨利·愛默生

   彼得·亨利·愛默生1856年生於古巴,1868年舉辦首次個人攝影展,1885年開始為攝影界所熟知。

   愛默生的美學精華是其焦點視覺理論。他認為,人的視覺邊界是不明確的,人們的注視某一景物時,除中心部分清晰外,其餘部分都相對模糊,為了使拍攝時能達到人的視覺效果,他提出,在不歪曲被攝主體結構的情況下,焦點不能對得很准,拍出來的照片要有虛化部分。

   在1889年出版的《自然主義攝影》一書中,他第一次公開提出攝影是一門獨立藝術,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攝影藝術應當在不破壞拍攝對象自然狀態的前提下,運用技術和技巧來表現。

   由於時代的演進,自然主義攝影中一的些攝影家極端誇大了愛默生的焦點視覺理論,激進到軟化焦點、虛化焦點甚至沒有焦點的程度。1891年,憤怒的愛默生出版了一本畫有黑框的小冊子《自然主義攝影的滅亡》,正式聲明放棄他所創立的自然主義攝影觀,之後,他更是放棄攝影,過起了孤獨的作家生活。

懺悔 1887

黑色海岸線上的薩福克郡   1888

   印象派攝影

   印象派攝影是從印象派繪畫中得到靈感的。19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繪畫印象派運動在法國盛行,著名的印象派畫家莫奈和雷諾阿為了反對繪畫的陳規陋習,力求再現那些在充滿光線的氣氛中傳達物體的視覺印象的色彩。這一具有創新意義的實踐在攝影界引起了儘管是遲到的、但卻影響深遠。

   1890年,後來成為英國倫敦柯達有限公司經理的喬治·戴維森在一次關於「攝影的印象派」講座中堅持認為,儘管銳度和清晰度對一些照片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其他情況下,它們也可能完全用得著。他認為決定性因素是攝影師在藝術上的觀念。為了說明他的觀點,他展出了一幅後來成為攝影史上的經典攝影作品《洋蔥田》,這幅看起來完全是「印象派」的沒有經過調焦的照片,其實是沒有通過鏡頭而是用金屬片上的針孔拍攝的。

   受印象派攝影影響並身體力行的攝影家主要有:英國攝影家約翰·杜利·約翰斯頓,法國攝影家羅伯特·德馬奇,奧地利攝影家海因里希·庫恩等。除此之外,印象派攝影在美國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其中的成員們於1900年在倫敦舉辦了「美國畫意攝影新學派」作品展,儘管同樣是朦朧效果的畫面,和英國人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將印象派技巧應用於風景和人像,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其作品並不僅僅限於形態與影調的優美安排。

   印象派攝影的藝術特色是調子沉鬱,影紋粗糙,富有裝飾性,但缺乏空間感。印象派攝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喪失了攝影藝術自身的特點,所以有人又把它稱之為「仿畫派」。他們提出「要使作品看起來完全不像照片」,並且認為「假如沒有繪畫,也就沒有真正的攝影」。

   當然,印象派攝影並不都是贏得一片喝彩,一些評論家無情地諷刺這些「攝影模糊圖像學派」,甚至連蕭伯納也承認非常不喜歡這些新的「失真的攝影師」。十幾年以年,隨著攝影觀念的迅速轉變,許多印象派攝影家也放棄了這種風格,重新探索不加控制的、「直接的」攝影的各種可能,從而也為直接攝影派的出現奠定基礎。

   主要人物代表之一

   喬治·戴維森

   喬治·戴維森(1854-1930),在英格蘭名城洛斯托夫特茨的一個工人家庭出生,最初只是以查賬助理員的身份在倫敦工作。1885年他加入倫敦新成立的攝影俱樂部後開始攝影。很快,戴維森成為俱樂部的秘書長,此後直到1894年他始終擔任此職。1886年起他開始舉行個人影展,並成為各項攝影比賽的獲獎大戶。在印象派攝影和強聚焦攝影派爭論不休的時候,戴維森堅定地站在自然主義攝影的立場上,並大力鼓吹攝影是一門藝術的觀點,結果導致部分攝影師從皇家攝影學會分離出來,組成獨立的團體。1889年戴維森任伊斯門攝影材料公司總裁,1900年該公司與柯達合併後他轉為英國分公司的常務董事。與柯達的商務關係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使他得以在法國西部的別墅內安享晚年。

   這張與眾不同、略顯模糊的著名照片《洋蔥田》(原名《一座古老的農場》),是喬治·戴維森使用針孔相機拍攝的。1890年它初次在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公布時就引起了一片轟動,模糊的畫面雖然略顯滑稽,實際上卻是藝術家的靈感和先進技術的結晶。

   純粹派攝影(即直接攝影)

   純粹派攝影是成熟於20世紀初,這一時期,攝影發展的總體趨向是由「造型性」向「紀實性」靠攏與融合,使主宰初期攝影的「高藝術」解體,代之以「畫意攝影」的興起。但由於印象派攝影的中後期,攝影創作向「造型性」反彈和回復,又一次引起攝影界的震動和反對,發出「形式服從功能」的呼聲。

   純粹派的追隨者們主張攝影應該發揮攝影自身的特質和性能,把它從繪畫的影響中解脫出來,用純凈的攝影技術去追求攝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豐富的影調層次、微妙的光影變化、純凈的黑白影調、細緻的紋理表現、精確的形象刻畫。總之,該派攝影家刻意追求所謂的「攝影素質」:準確、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現被攝對象的光、色、線、形、紋、質諸方面,而不藉助任何其他造型藝術的媒介。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保羅·斯特蘭德

   保羅·斯特蘭德(1890—1976),1910年成為照相師,後成為電影攝影師。保羅·斯特蘭德是20世紀美國攝影藝術界一位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被譽為「影像英雄」。

   斯特蘭德的影像生涯極長,不到20歲加入紐約的相機俱樂部,兩三年之後開始在歐洲旅行攝影,並成為一個商業攝影家。他23歲時的作品就受到斯蒂格里茨的特別垂青,不斷給予鼓勵與好評。26歲得到斯蒂格里茨在自己創辦的劃時代的攝影雜誌《照相機作品》上大力推崇,並於最後一集(第四十九、五十集合刊本)用整本專輯的形式給斯特蘭德一個不朽的歷史性定位。此後斯特蘭德雖忙著拍電影而把相機擱下十年之久,然而當他回頭重新出發後,一直孜孜不倦地拍到八十六歲逝世為止。

   他一生涉獵的題材極廣,人物、風景、靜物、抽象、報道無一不精。20世紀30年代柯特茲和布列松所表現的心理學主義的街頭報道攝影,斯特蘭德早在20年代初期就開拓出極具規模的天地;人像攝影大師如伊文·潘、阿文東等對人物的詮釋,則是從斯特蘭德的肖像作品中得到啟示的。斯特蘭德透過被他影響的攝影家們,給影像表達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影像英雄」,斯特蘭德當之無愧。

白色柵欄1916

白和黑,前景的柵欄如白色琴鍵,極具鮮明犀利之感,遠處兩幢屋子一明一亮,窗戶的幾何形清晰明快,呼應著柵欄的線條感覺。這是一幅講究線條的攝影,影像質地純粹,沒有多餘的零碎,日常的柵欄在照片中似乎脫離了它的功能,充滿了單純的形式意味。

盲婦 1916

   掛著「BLIND」胸牌的盲婦人站在石頭牆前,嘴角堅韌,臉色肅然,是那種飽經滄桑的面部肌肉,她的瞳仁似乎森然地望著照片外面。照片非常純粹,看到這樣的照片,你情不自禁會去想照片里的人的命運,儘管我們終究無從知曉。

   新客觀主義攝影

   這一攝影流派於 20 世紀 20 年代由「純粹派攝影」 演變發展而來。它最先出現於德國和美國,後遍及歐洲。新客觀主義攝影的理論先驅是保羅·斯特蘭德,他對客觀主義藝術特徵作了如下規定:「新客觀主義乃是攝影的本質,並且也是攝影的產物和界限。」另一位該流派的攝影家 A .R .帕丘(A .R .Patzsch)也認為,美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攝影的藝術美就蘊含於攝影自身的性質里。攝影家只需把鏡頭直接對準物象,推近又推近,用近攝以特寫表現 被攝物的某一細部,將其與整體和環境剝離開來,凸現它的質感和結構,就可使之獲得具有超常的視覺張力和衝擊力。這一表述就成為「新客觀主義攝影」的藝術特徵——某種物象的局部描寫、細緻的紋理刻畫、豐富的質感表現和良好的攝影特質,畫面結構極富裝飾性 和圖案化,從而給人以新的超常態的審美感受。不足的是,該流派的藝術觀點忽視了藝術的社會本性和表現對象的品格。必須指出的是,新客觀主義攝影流派的出現,和當時興起的「新寫實」風格的電影觀念有關。它標誌著攝影又一次向紀實靠攏。

   新客觀主義攝影的創作先驅是尤金·阿傑和愛德華·斯泰肯。為我們熟知的奧古斯特·桑德也是這個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新客觀主義攝影家的功績是促使人們對攝影自身特性的研究和探索,把攝影從審美性的虛幻世界中拉回到現實生活中來。但是,由於過分強調了細部物質表面結構的描寫,為後來的抽象主義攝影提供了萌發的土壤。1925年前後,由於出現了大口徑的小型照相機,新客觀主義的表現領域有了新的發展,產生了不少人像作品及反映社會生活和自然風光的作品。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奧古斯特·桑德

   人像攝影的經典作品,不是出自照相館師傅的手中,就是用同一種方式拍攝下來的。德國攝影家奧古斯特·桑德(1876—1964)正是這一行最卓越的一位大師。桑德被譽為「德國人性的見證者」。他一生都在記錄自己身邊的各種人和事。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房子、平凡的街道,被他幾十年如一日地記錄下來,最後出了一本影集,叫《時代的臉孔》——這些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臉孔,正是一戰後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的縮影。桑德對於勞動人民影像的捕捉不同於他對於白領階層的態度,桑德鏡頭中的白領通常是作為一個沒有特點的個體出現,而勞動人民的影像則通常以群體的方式和他們的生計緊密聯繫在一起。

鐵道員 1910

四個鐵道員工穿戴整齊的在辦公室前讓桑德拍攝,遺憾的是最右邊那個高個子的一幅似乎不太合身。

年輕的農民 1913

   「我想要給這些人拍照片,因為他們是最貼近自然生活的一群人們,而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生活中度過的。」在桑德把農民作為他的第一個拍攝主題時他曾這樣寫道。這些圖片是他用照相來記錄德國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後來桑德把它們命名為二十世紀的人們這張照片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三個年輕人的裝束,由於要去參加一個鄉間舞會,所以他們少有的穿上了正式的禮服套裝,包括帽子和手杖,這把他們和他們的實際身份隔離開來。在拍攝過後,他們就繼續上路了。

   達達主義攝影

   「 達達主義」原本是20世紀初,在瑞士蘇黎世興起的一種激進的、帶有強烈虛無主義色彩的現代文藝思潮。「達達」,原為法國兒童語言中「小馬」或「玩具馬」的不連貫語彙。因為達達主義藝術家在創作中否定理性和傳統文化,宣稱藝術和美學無緣,主張「棄繪畫和所有審美要求」,崇尚虛無,使創作近乎戲謔,因而人們把該藝術流派稱之為「達達派」。1918年,攝影領域中也相繼出現了「達達主義攝影」 流派。其思想啟蒙可溯源到1915年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和愛德華·斯泰肯在達達主義畫家馬塞爾·杜尚協助下創辦名為《291》刊物上對達達主義美術的介紹。

   「達達主義攝影」的首次攝影作品展覽於1919年在美國舉辦。達達主義攝影與傳統和理性對立,宣稱與美學無緣。達達主義攝影的倡導者是攝影家曼·雷、拉茲洛·莫霍利·納吉、菲利普·哈爾斯曼等人。攝影家們大都利用暗房技術進行剪輯加工,創造某種虛幻的景象來表達自己的意念。由於達達派攝影作品不符合人們一般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要求,1924年以後就逐漸受到有較明確、完整的藝術綱領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的衝擊。但其影響仍可在以後出現的現代派攝影藝術中窺見。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曼·雷(1890-1976),20世紀最具影響力且全方位的藝術家之一。他集畫家、攝影家、雕刻家、編輯人、導演、詩人、作家於一身,創作涵蓋攝影、繪畫、文學、電影、多媒材等領領域,其中又以攝影作品最為人稱道。曼·雷1915年開始攝影創作。他主張對藝術形式進行探索和創新,反對對舊有形式和主題的模仿與重複。他以一種輕鬆的遊戲心態來進行攝影實驗,發明了中途曝光、物影照片等技法,被後人稱為「雷照片」。這些探索除了在語言技法上別開生面以外,在觀念上也非常切合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反藝術精神。曼·雷是超現實主義攝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國唯一的達達主義奠基人,實驗派攝影師。曼·雷早期的作品以繪畫及拼貼為主,不過他在幫其他藝術家拍攝作品的過程中,發展出用攝影來進行創作的傾向。1921年曼·雷來到巴黎,正式以攝影為謀生工具,同時也開始他最重要的人像作品系列。這改變了曼·雷生活和藝術道路,同時也對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產生了巨大影響。

淚珠

   曼·雷為了取得這樣強烈的藝術效果,同樣打破了傳統的「如實記錄」的方法。為了突出淚珠,他並沒有真去拍攝淚珠,而是找來五粒晶瑩欲滴的玻璃球,布好光拍攝下來,比真淚珠還要動人、漂亮。這是曼·雷的大膽探索,也是他的創作特色。

安格爾的小提琴  1924

   曼·雷採用疊印的方法,將一對小提琴的符號放到了女性酷似提琴的背影上。作品不僅證明了曼·雷在攝影技術實踐上的創新能力,也顯示了作為一個優秀攝影家所具備的視覺敏感和意識。

   超現實主義攝影

   超現實主義攝影為達達派沒落時期出現於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種流派,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受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和超現實主義繪畫影響頗深。這一流派的攝影家認為,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表現現實世界是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的任務,而現代藝術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討過的那部分人類的「心靈世界」。他們刻意表現的對象是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的變態和夢幻,也像達達派攝影家一樣,利用剪刀、漿糊、暗房技術作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畫面上將景象加以堆砌、拼湊、改組,把具體的細部表現和任意的誇張、變形、省略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現實和臆想、具體和抽象之間的超現實的「藝術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誕而又神秘的。

   這一流派的攝影家代表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曼·雷、菲利普·霍爾斯曼、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等。1999年9月12日,在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辦了一個超現實主義影展「超現實主義——丹尼爾·菲利帕切攝影收藏展」。這個展覽包括了曼·雷、皮埃爾·莫林尼爾、薩爾瓦多·達利、多拉·瑪爾等人的稀世之作,記「超現實主義迷」們大飽眼福。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菲利普·哈爾斯曼

   美國攝影家哈爾斯曼·哈爾斯曼(1906—1979)的人像攝影有著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術,在美國攝影界享有很高聲譽。儘管他以拍攝名人肖像出名的,但他在超現實主義的觀念攝影空間卻產生了驚世駭俗的效果。

   哈爾斯曼出生於拉托維亞,後來在巴黎自學成為攝影師,並在移居美國後真正開始成名事業。通過肖像攝影,哈爾斯曼探索個體深處的靈魂。同時通過他敏感的心理學直覺,使照相機也成為靈魂的顯微鏡。他同時也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將一些奇思怪想的幽默色彩和觀念轉換成意想不到的影像。工程師的背景可以讓他進行各種實驗,發明一些可以將心靈中的東西變成真實圖片的技術。

達利與骷髏

   為了拍攝這個鏡頭,哈爾斯曼動用了7位女性人體模特,在黑布前搭起架子,構成一個「骷髏」的造型後曝光拍攝。而打扮成魔術師的畫家達利是第二次曝光拍攝的。多次曝光技法也是哈爾斯曼能夠表達創作情感的得意技法之一。

原子的達利

   1948年,人類邁入了原子時代的大門,作為超現實主義畫家的薩爾瓦多·達利把它理解為一種漂浮——原子核、質子、中子都彼此分離而又漂浮在空間中。據此,薩爾瓦多·達利創作了他的又一幅超現實主義作品——達利的原子,畫中的達利擁抱著天鵝,但並未觸到天鵝,連海浪也漂浮在海上。受到啟發的菲利普·哈爾斯曼,於是提議「我想拍攝一張《原子的達利》,讓你浮在空中,連同畫架、畫布以及其它一切都浮在半空來拍攝。在畫布上畫點什麼還不能肯定地提出來,總覺得在畫布上也畫個浮在空中的物體才好」。達里非常贊成。哈爾斯曼借來三隻貓。最初用一隻做了試驗,覺得還是三隻一塊兒用的效果要好,於是改變了主意。哈爾斯曼喊一、二、三。數到三,哈爾斯曼的三位助手一齊把貓拋出去,第四個人就用水潑上去。在貓和水還在空中的時候,哈爾斯曼喊出『四』的同時達里跳起來,哈爾斯曼把這些拍攝下來……在6個小時中,經過28次拋出、跳起來,潑水的結果,好容易拍成感到稱心的作品。經過選擇,第16幅最為滿意。《生活》畫報用左右兩個滿頁刊登了這幅作品,後為世界各國出版物轉載。照片上有四個形象:薩爾瓦多·達利斜站著,三隻貓和一桶水飛過鏡頭前,那是德里的助手扔過去的。左邊,哈爾斯曼的太太舉著那把傾斜的椅子。而那張飛起來的貓的背後,就是薩爾瓦多·達利的太太黛拉的畫像——那其時是一張底片,最終為了達到達利和哈爾斯曼希望達到的效果,使所有的東西看上去都漂浮在空中,如同在一顆原子當中。

「堪的」派攝影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反對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大攝影流派。「堪的」是英文單詞「Candid」的音譯,就是「抓拍」的意思,所以,「堪的」派攝影也稱「抓拍攝影」。該流派的催生作品是1893年攝影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的《紐約第五街之冬》(又譯《終點站》),而真正完成者則是德國的攝影家埃利克·薩洛蒙。他用小型相機在一次德法總理舉行的夜間會議結束時拍攝的《羅馬政治會議》,由於它的生動、真實、樸實、自然,而成為該流派名垂攝影史的經典作品。

   這一流派的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自身特性,強調真實、自然,主張拍攝時不擺布、不干涉對象,提倡抓取自然狀態下被攝對象的瞬間情態。法國著名的「堪的」派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說過:「對我來說,攝影就是在一瞬間里及時地把某一事件的意義和能夠確切地表達這一事件的精確的組織形式紀錄下來。」

   這一流派的攝影家,就其美學思想和創作傾向而言,情況是比較複雜的,雖然他們都崇尚人性世態的表現,且大部分都從事於新聞攝影工作,但有的為自然主義者,有的為寫實主義者。

   該派代表人物最著名的人物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此外還有攝影家有美國的托馬斯·道韋爾·麥阿沃依、英國的茜莉特·摩戴爾、法國的維克托·哈夫門,以及路易斯·達爾·沃爾夫等。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法國攝影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2004)兒童時代即酷愛美術,曾從師畫家戈登卡蒂埃·布列松奈和安德烈·洛特。他是35毫米照相機的最早使用者之一,他的「瞬間美學」理論堪稱影響了全球的媒體和影像,他創建的瑪格南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和時間最長的攝影機構,被譽為當代世界攝影十傑之一的抓拍攝影大師。

   羞怯、熱情的布列松,畢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徠卡照相機走遍全世界,這種相機很適合他隨興真實的拍攝方式,小巧的機身容易讓拍攝對象忽略他的存在。他從不使用閃光燈,也從不修整自己的照片,因為他認為如果一張照片的構圖有缺陷,剪裁也無濟於事。他的攝影作品見證了20世紀所有的重大事件,從西班牙內戰到德國佔領法國、印度的分裂、中國文化大革命、1968年法國學生的起義,他的「瞬間美學」理論堪稱影響了全球的媒體和影像。

柏林牆邊1963

   德國柏林東西分別佔領16年後,東柏林方面於1961年8月12日至13日工資突擊建功立業立起柏林牆,其目的是防止西方的滲透和干擾。布列松的這個鏡頭,表現三個柏林人站在一個高台上,觀看牆那邊的情景。

   兩隻手裡各抱一個大酒瓶的男孩子,一臉躊躇滿志地走在路上,好像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顯示出布列松熟練的抓拍功夫。

   杜塞爾多夫學派

   上世紀80年代,德國的藝術家帶領了回歸具像以及表現繪畫的畫風,如藝術家安塞姆·基弗熱衷於專註地挖掘德國歷史,另一端則出現了新野獸派充滿強烈色彩以及極度主觀的創作。下一個時代則傾向較少的情感以及更客觀的方向,而攝影成為了藝術家們的主要媒介。此時,德國的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成為了最重要的藝術學院之一。學院內的兩位老師貝爾納德與希拉·貝歇灌輸給他們的學生系統化以及規則的創作方式,學生們如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坎迪德·霍夫(Candida Horfer )等人共同組成了杜塞爾多夫學派。

   代表人物

   貝歇爾夫婦

   貝爾納德·貝歇爾(1931—2007)和希拉·貝歇爾(1934— )的攝影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觀念藝術,類型學的研究,拓撲學的紀實文本。他們的作品可以聯繫到20世紀20年代新客觀主義運動,諸如這樣一些大師級人物卡爾·布勞斯菲爾德、奧古斯特·桑德以及阿爾伯特·倫格—帕茲奇。這對夫婦的工業構成攝影延續了40年的歷史,成為一種獨立的客觀攝影。他們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以其關鍵詞「工業考古學」為建築攝影創建了完全不同風格的類型學。

鼓風爐   貝歇爾夫婦攝

提升塔,貝歇爾夫婦攝

   貝歇爾夫婦對於工業建築攝影的看法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他們的圖片從最初出於純粹的記錄走向概念的表現。
推薦閱讀:

哪些電影具有「4:3不可替代性」?
本科四年制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理學學士學位,想考2017年研究生,有哪些方向可以選擇?拜求大神解答?
如何客觀評價電影《第三種愛情》?
LEE LEE NAM | No Zuo No Die,請停手吧
這個復古相館,「不照今生,只拍前世。」

TAG:影像 | 十大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