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 中西文化博弈的橋頭堡
馬六甲 中西文化博弈的橋頭堡
2011-08-17 01:45:01
瀏覽 1684 次 | 評論 0 條
鄭和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馬六甲的博弈使者
馬六甲王國故地亦現在的馬六甲城(Malacca)已屬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面積只有1650平方公里,人口50萬。大至與我們海南三亞包括南部東樂陵水等地的面積差不多。
首府馬六甲城是馬來西亞現存最老的古城,這個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岸南段小城,千年來,不斷地遭受到來自東西方及中東阿拉伯文化的入侵,成為東西方文化博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橋頭堡。
最早開通馬六甲海運的阿拉伯人雖然沒有東西兩大強權的浩浩蕩蕩的艦隊,卻在溝通東西兩方的過程中漸漸地將真主的理念與思想滲透進了馬來人的頭腦中,成為一種無法磨滅的信仰!
馬來西亞目前信奉是伊斯蘭教,其實,在十四世紀初伊斯蘭教與來自中國的儒道教文化並存。共同抵擋曾長期統治馬來半島暹羅(即今泰國)傳入的佛教文化。雖然從馬六甲有一條路地直通泰國,但泰國人的影響幾乎為零了。現在的馬六甲很少見到佛廟,居住在馬來半島的印度人許多人信奉的是印度教。在馬來半島的佛廟中,偶爾有燒香的廟也是華人建的。且這種廟基本上佛道合一。如海南人在馬來半島建立起來的天后宮里,除了供奉媽祖婆外還在一則供奉觀音。
十四世紀初馬六甲屬中國的番地,中國人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可以自由直入,中國人除了帶來了陶瓷絲綢與象形字外,還建起了道觀,把中華文化的根移植在馬六甲的土地上,供奉祖先牌匾廟宇一直是中國人敬香祭拜的場所。
然而,一脈相傳的香火,在馬六甲與四書五經的孔孟之道也只在華人中傳承,鮮有馬來本地人能接受的了。巴巴娘惹(華巫混血的後代)雖然還保存著過年的習俗,但中華文化的龐大高雅似乎踏不進本地馬來人的心中,一直成為我不得其思的一個迷!
而伊斯蘭教的教義卻速成在馬來人的頭腦中。
我對古蘭經沒有研究,對真主的教義更沒有領悟,但我不得不佩服,產自中東沙漠地帶的伊斯蘭教卻能如此快速便捷地傳入馬來半島,根植於馬來人心中,不得不令我沉思。
其實,馬來人的原居民的人種來自何方,在馬來半島的學者中也一直有一個觀念,就是馬來人來自雲南。
不知道來自雲南的這個分異出來是哪支民族後,而成為當地馬來人?這個種族緣於何時何地進入馬來半島的?我沒有考察,更不能細說。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馬來文化一直沒有文字記載只有傳說,如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一樣,為何中國這麼富有想像力的象形文字在在東北亞的日本朝鮮半島那怕是越南都有傳播與繼承,為何在馬來半島卻無法根植?馬來文字現在所用的基本是阿拉伯文,在馬六甲,中國人除了帶去了強大的艦隊與絲綢文化外,還帶去了美女,可如今,除了華人們一直堅守這一塊象形文字後,中文卻一直處在寂寞與孤獨的地位。
好在馬來西亞對中國的故祖國還有一點敬重,沒有同印尼那樣強烈排華。在馬來,華文小學還一直堅守著,凡華人後裔都會進小學都會在中文的教導下學習。在伊斯蘭教義包圍的環境中,馬來華人幾百年來這份對祖國的堅守實屬不易,這也就是我對馬來華人給予掌聲的理由!
馬六甲 中西文化的試水嶺
再回到當年鄭和達馬六甲這個話題吧。
鄭和5次到訪馬六甲,不僅有效地制止了暹羅(泰國)對馬六甲的入侵,嚴厲打擊海盜,調解馬六甲與蘇門答臘等鄰國間的矛盾與衝突,維護了該地區的安定穩定,促進了馬六甲迅速繁榮。
而且,鄭和的貢獻,還在於,是唯一一個將中華文化帶到世界最遠的傳播人。它是中西文化在馬六甲博弈的使者。
雖然,鄭和將中華文化穿過了馬六甲,帶進了尼羅河流域,但,中華文化卻一直退守在馬六甲。
這條海峽,雖然在十四世紀,中國人的龐大艦隊穿越過,並橫掃西方,但我的觀點,中華文化一直沒有在有色人包括中東埃及、白種人歐洲植入過。
守在馬六甲王朝的中國文化,雖然有王子的相助,卻一直孤掌難鳴。
如果從世界文化的劃分來看,其實,馬六甲,就是中西文化的一個博弈的橋頭堡。剖析馬六甲,其實就是剖析中西方文化在這個橋頭堡上的博弈,而派生出來的沉重思考!
讓我們再尋覓歷史的脈絡看一看中西文化的馬六甲的演義吧!
十四世紀初,馬六甲國王派使者進京,願列入中國列郡,歲效職遣,請封其山為一國之鎮。明成祖從之,親自撰寫「馬六甲鎮國山碑」,置於馬六甲西面山上,可惜這塊珍貴碑文迄今未出土。《明史》中對這碑文內容有完整的記載,其原文如下:
西南巨海中國通,輸天灌地億載同。洗日浴月光景融,兩岸露石花木儂。金花寶鈿生青紅,有國於此民俗雍。王好善意思朝宗,願比內部依華風。出入導從張蓋重,儀文褐襲禮虔恭。大書貞石表爾忠,爾國西山永鎮封。山居海伯翕扈從,皇考陡降在彼穹。後天監視之彌隆,爾眾子孫萬福崇。
從皇帝的昭示來看:「原比內部依華風」,皇帝的憧憬沒有成為現實,現實中的馬來人成為伊斯蘭教下的信徒。
但,馬來的歷史證明,當年的鄭和的到訪對馬來西亞的歷史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馬六甲成為東西方貨物轉口中心。中國人帶來了金銀、瓷器和絲綢,印度人帶來了紡織品和銅器,阿拉伯人帶來了香料、珍珠、胡椒等。中國的海洋貿易始於鄭和之行。
也許是十三世紀蒙古人的橫掃世界,讓歐洲人視其為東方強權而一直心生敬畏,歐洲人從十四紀起到十六紀,老實巴交地守在歐洲的土地上不敢亂說亂動。然而,從十五世紀末,西方看到了中國海禁的政策,自動放棄了海洋貿易後,歐洲人開始蠢蠢欲動了。
進入十六世紀,西方的殖民者政策開始向東方侵略擴張。
而馬六甲就是其政策的試水嶺。
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西方為了擴張和掠奪,一直為佔據馬六甲海峽而爭奪不休。先是葡萄牙人,後是荷蘭人。18世紀末,英國殖民者侵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又侵佔了它。直至1945年後,歷經滄桑的馬六甲海峽才重歸沿岸國所有。到1957年,馬六甲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獨立結束了殖民統治。
據馬六甲的華人學者告訴我,當年馬來西亞從英國獨立是唯一不用流血而獲得獨立的國家。為什麼這樣說吶?
馬來人告訴英國人,日本人來了,那麼兇殘,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雖然強大但只有巨巨數年,但其悍然卻令英國人都躲避一邊。堅持抗日的是中國支持的馬來西亞共產黨。
日本人被打敗了,你們英國人又來接管了,你們英國人統治了我們一二百年,卻保護不了我們,如果不讓我們獨立自己來管理自己,那我們就讓中國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馬來共產黨來管理。
據說,英國人聽到這個觀點的話就有點怕了,於是經過七年談判,不得不同意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但是,以西方文明代表的英國人卻不願意拱手讓出馬六甲這個文化博弈的橋頭堡。特別是英國人開埠建立起來的港口城市新加坡,在李光耀一批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難民後裔的領導下,不願意納入伊斯蘭教義下的且居住在馬六甲海峽最繁忙的海港下的新加坡華人自願當成了中西文化的試驗者,於是,暗自動作鼓勵李光耀將新加坡州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成為獨立成國家。獨立運動成功後,英國人便將新加坡這個以華人為主的州,按西方文化的模式建立一個新的國家。英國人也從此將這批中國人改造成中國外表的英國人。
面對英國的強權,馬來西亞讓步了,不得不忍痛將自己的國土成為英國人對抗東方文化的一個試驗田,但又不願意得罪中國,於是,五十年代許多對抗日有功的華人便被中國接回國來了,一批留守的華人因不願意入其國籍而成為華僑,從此失去了主導這個國家政策的發言權。
海南的興隆華僑農場就是在這樣的背影下,形成的。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從現在的新加坡人性格中,完全感覺到西方文化的局部勝利。(有關新加坡人性格的優劣請參看本人博文《新加坡不是華人的天堂》)
現在的馬六甲,商業還依然十分興盛,東西方移民聚居於此,因此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所形成的文化特色而成為一道風景線,也成為世界上許多人願意來旅遊的勝地。
中東文化,不以軍事卻以宗教的形式傳播的方式比中西方都要先進的多
一,文化的傳播,海洋貿易是其重要的前期手段,當海洋貿易遭遇到抵抗時,龐大的艦隊亦軍事是其靠山。
所以,大凡一個國家的強盛無不是靠其強大的遠洋艦隊來保障實現的。中國人、萄人、荷蘭人、英國人還是當年的日本人無不如此。現在的美國人更是如此。目前中國80%的石油都要經馬六甲運回國,所以,發展航空母艦不僅是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手段,而且還是保護海洋貿易及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
中國,從明朝起的海禁政策,是導致中國落後的一個主要原因。發展與重視海洋及貿易應該是現今中國的重要國策。特別是海南的特殊地理位置,發展海洋經貿比賣地賣山更具有長遠性!
二,文化的傳播其根本就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思想的傳播。文化是國家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甚至遠比國土等資源重要的多。一個種族要改變一個種族,軍事只是手段,用經濟用文化來顛覆民眾的文化思想價值遠比艦隊軍事更殘酷的多。
從遠處馬六甲海峽近千年的歷史中西文化的博弈中我們可以看出,一種文化價值的傳播的功力遠比戰爭利害。英國人用語言,文化習俗將世界許多地方變得了殖民地,雖然土地失去了但其價值觀念卻一直根植在所在的人的骨子裡。新加坡的案例遠比日本人的強霸亞州及現在的美國人軍事強佔中東要強大的多。
三,文化的傳播,藉助宗教滲透遠比軍事更可怕。美國人犯了嚴重錯誤,將西方文化用軍事強入中東,結果,殺了一個薩達姆·海珊,卻有千萬個薩達姆站起來。現在的法國人又在犯同樣的錯誤。現在的西方已沒有了在十八世紀西方的傳教士中的那份耐力了,西方人在馬六甲留下了紅牆教堂,中國人留下了廟宇,卻都已成為一種旅遊景觀。而中東人卻用古蘭經將文化價值根植於馬來人的骨子裡,成為一種信仰,信仰的這種力量卻是任何軍事貿易無法改變的。
從這一點來看,中東文化,不以軍事卻以宗教的形式傳播的方式比中西方都要先進的多。
推薦閱讀:
※什麼時候繁體字才會被拋棄?
※跨國盛典孝愛恆久遠 中西合璧文化無國界
※新加坡到底哪裡好?
※如果莊子復活,他怎麼看「中國夢」?
※長得帥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