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詹天佑故居(國五)

詹天佑故居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建於1912年,是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期間由他本人親自設計監造。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在紀念館的旁邊,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學,一個綠色小花園將故居和學校連接在一起。

故居是一棟磚木結構的西式二層樓房。其向陽的東、南、西三面環以迴廊,其中東立面迴廊採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則為廊廡。主入口為八字形石台階,大門、走廊均居於正中,呈內走廊布局。在上下兩層走廊的兩側各有三間大小不等的房間,樓上右前房為詹天佑的卧室。頂部為紅瓦四面坡屋面,設有閣樓和老虎窗。樓前是種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現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陳列。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號達朝。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現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詹天佑的自力更生、發憤圖強、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的精神,是他對我國人民和古代科學家、工程師的偉大精神傳統和創新才能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他遺留給我們今天科學技術界的偉大精神遺產。

微型的「人」字鐵路和「八達嶺長城」,這是對「中國鐵路之父」的偉大傑作——京張鐵路的紀念。自南口至青龍橋車站長僅18公里,而最大坡度已達33‰,當時為全國所沒有,世界所罕見。詹天佑反覆觀察地形後,採取列車進青龍橋東溝回頭,依山腰作「人」字形鐵路,通過八達嶺,從而縮短了隧道長度,解決了工程的關鍵問題。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出生於廣東南海縣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幼年接受私塾教育。1872年,年僅12歲的詹天佑即作為中國第一批官派幼童赴美留學。

1888年,詹天佑經留美同學鄺孫某介紹,進入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幫工程司,開始獻身鐵路事業。他先後主持塘津、關內鐵路、關外錦州鐵路、營口支線以及津蘆鐵路築路工程。特別是在關內鐵路灤河大橋修築中,由於灤河河床泥沙深,水流急,打樁遇到很大困難,英國、日本、德國的工程師都無能為力,詹天佑采壓氣沉箱法修築橋墩基礎劍橋成功。該橋長630餘米,為我國當時最長的鐵橋,它的成功建成,中外注目,詹天佑先生始露才華。1894年,他被選入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成為加入此學會的第一名中國工程師。

辛亥革命後,湘鄂兩省粵漢鐵路及川漢鐵路合稱為漢粵川鐵路,漢粵川鐵路延用清政府簽訂的德法英美四國銀行團借款(即湖廣鐵路借款)修築。1914年,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督辦,為維護主權、加快修築漢粵川路而奮鬥。為了培養工程技術人才,以利國家建設,詹天佑於1912年在廣州創立廣東中華工程師會,同年,顏德慶在上海創立上海工學會,徐文泂在上海組建上海路工同人共濟會。1913年,三會合併,在漢口組建中華工程師會,詹天佑被推選為首任會長。其宗旨為:制定營造制度,發展工程事業,日新工程技術。詹天佑因此被時人尊為:「中國工程之父」。

詹天佑1919年病逝後,北京、廣州、上海天津各界舉行公祭,國際遠東鐵路會議亦馳電致唁。1922年,由中華工程師學會倡議,在青龍橋為詹天佑建立了銅像,以寄哀思,由大總統徐世昌撰寫交通部技監、漢粵川鐵路督辦詹君碑文安置在銅像側的碑亭里。

 詹天佑故居,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樣,加上詹天佑出世時家境一般,因此修復中也強調了西關普通家庭的樸素和靜穆。有趣的是,故居的陳設是參照一張在故居封藏了一個多世紀的舊玻璃底片來布置的,擺放有八仙台、几凳、睡椅等老傢具,並用屏風把廳堂和睡房隔開。此外,一側牆上還懸掛著一副對聯,上寫「幽芳淡冶仙為侶,傲骨嶙峋世所稀」,這是詹天佑的故友給他的語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寫照。

古舊的木樓梯。

故居二樓。

故居二樓,右前房為詹天佑的卧室。


推薦閱讀:

77首喊麥歌曲被禁,MC天佑被迫改名,但我為什麼高興不起來?
如何看待網路紅人天佑在節目上怒懟趙英俊「只會大王來巡山的不配在這當嘉賓」?
如何看待天佑回應楊冪事件?
如何看待楊冪因叫天佑喊麥哥而被天佑粉絲謾罵?
喊麥界的冬天來了,天佑們改名轉型能否成功?

TAG:武漢 | 故居 | 天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