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真比例在編織中的應用分析 白嘉良 李秋菊 - 伊蓮的日誌 - 網易博客
05-29
【引用】真比例在編織中的應用分析 白嘉良 李秋菊
織藝交流 2011-03-23 00:06:17 閱讀186 評論1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本文引用自VIVI《真比例在編織中的應用分析 白嘉良 李秋菊》服裝真比例技術以其快捷高效的優勢,在非編織類服裝樣板技術的應用方面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前景,但在編織類服裝領域裡的應用尚且無人嘗試。在此筆者把編織類服裝的尺寸設置問題引入真比例的視線,希望能對專業人士有一些幫助。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D代表橫密,R代表直密,單位是針/厘米,以下同)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D+縫耗(針)=0.49胸圍×D+縫耗(針)(真比例)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R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R 4. 肩寬針數=肩寬×D+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R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0.25胸圍針數-0.5肩寬針數(真比例)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D+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D+縫耗(針)=0.51胸圍×D+縫耗(針) (真比例)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D和R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D=原密度×1.25(真比例) 袖R=願密度×0.95(真比例)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D+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R+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D+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R×+縫耗(針)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D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R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係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均可以套用0.18胸圍(真比例)。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均約為0.24胸圍(真比例)。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可以套用0.3這個真比例數。 以上就是利用真比例替換傳統計算的大概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褲子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後襠寬)×D 可以用 橫襠針數=橫襠寬×D=0.16臀圍×D(真比例格式)來替代。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由於我們需要了解編織服裝各個部位的針數而不是長度,所需要的加加減減計算比較多,故免計算的操作的優勢並不是非常明顯。因此,在編織服裝針數設計的過程中,真比例並不能給操作帶來太多的便利。不過,編織服裝各個部位針數設計所依據的最初板型,完全可以根據真比例來製圖。從這裡可以看出:真比例最適合於服裝結構的板型設計而不是其他工藝設計。不過在高科技領域,服裝結構真比例數學模型的建立對於編織服裝而言,也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目前許多人員已經投入多向編織技術研究,最高的境界是在複雜的人體表面進行服裝的立體織造,這就需要設計複雜立體的編織程序,真比例也許是設計該程序最好的平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