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溫州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看點:

        有錢做老闆,無錢也要做老闆;

  能做老闆,能睡地板;

  賺錢是老闆,不賺錢也是老闆;

  與其幫別人做大生意,不如為自己做點小生意;

  不想做老闆的人不是真正的溫州人。

 

眾所周知,猶太人是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而如今,在中國也出現了這樣一群會賺錢的「猶太人」,那就是溫州人。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這一點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了。正如一位溫州網友曾經感慨地說道:「我們覺得我們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但是,在其他人眼裡,卻成了不一樣的。其實,在溫州,創業致富就是成功的體現。」

1.一定要做老闆

  致富思維:

  窮人:我也想創業,但是創業並不適合每一個人,創業中會有許多風險,不如打工來得安穩些。

  溫州人:我為什麼要給別人打工?資本再少也要創業,給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闆才是人生的追求。失敗也是一種人生經歷,不想做老闆的人肯定不是溫州人。

  俗話說:「工字不出頭。」一輩子打工,很難有大成功。司馬遷說過:「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秀文不如倚市門。」香港富豪庄永競則說,即使當個小老闆,資本再少也總是為自己干,總會有發財的希望。可見,給別人打工,總是沒有自己做老闆顯得更有發展。而溫州人的想法正是如此。

  他,22歲時成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27歲時成為溫州市人大代表;如今,30出頭的他仍然意氣風發……他就是佑利控股集團董事長鬍旭蒼。

  1994年,胡旭蒼從溫州大學畢業了。當時,在樂清柳市工商局上班的父親胡萬昌問這個二兒子:「你畢業分配有什麼打算?」

  胡旭蒼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去辦公司,即使失敗了也要在企業里打工,鐵飯碗供應一輩子我不喜歡。」

  原來,想要自己創業的想法早就在胡旭蒼的心中形成了。在胡旭蒼的身邊,大家都是老闆,自己如果不當老闆,那怎麼行呢?

  胡旭蒼周圍人的情況是:

  二伯父是上海某房地產公司老闆;

  五叔叔自己開公司;

  大舅舅鄭元孟當時是溫州知名電器企業新華集團的董事長;

  二舅舅鄭元忠是溫州服裝企業庄吉集團的董事長;

  三舅舅鄭元潔開辦低壓電器廠;

  其他幾個舅舅也都有自己的公司;

  哥哥開辦了進出口公司;

  其他的堂兄弟、表兄弟都是做生意的。

  1994年,胡旭蒼開始在三舅舅鄭元潔的公司上班。當時,三舅舅鄭元潔正改行向熱塑料管道行業摸索,這在當時的國內是一個空白。

  胡旭蒼先是從基礎做起,三個月後,開始負責帶領企業工程師搞技術攻關。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技術卻沒有一點進展。當胡旭蒼到各地考察後才發現,國內的技術根本不行。於是,他開始在網路上尋找國際合作夥伴。結果,竟然真的讓他找到一家世界最先進的CPVC塑料生產商——美國NOVEON(諾譽)公司。幸運的是,美國NOVEON(諾譽)公司參加了那年在北京召開的塑料展覽會。胡旭蒼抓住機會應聘做美國NOVEON(諾譽)公司的解說員,從工作中了解與自己企業相關的信息。

  1995年,胡旭蒼提出和世界500強NOVEON(諾譽)合作,成立中美合資公司。因為自己的公司儘管技術攻關的費用不斷上升,但是產品卻一直不合格,銷售額無法突破。

  但是,三舅舅鄭元潔卻認為:我們憑什麼條件和人家合作呢?

  在公司狀況不斷惡化的情況下,1997年,年僅22歲的胡旭蒼被推選為董事長。胡旭蒼不負重望,終於在1997年12月8日成立了中美合資中國?佑利控股集團。

  後來,佑利集團參與起草了CPVC管道製品的國家行業標準,發展越來越順利。

2002年,胡旭蒼當選為溫州市人大代表。

  談到自己的兒子,胡旭蒼的父親胡萬昌自豪地說:「是個做大事的人,有魄力,有眼光,有氣量,比較成熟。和美國公司談判能把握方向,讓我很欣慰。我對他說,賺錢可以少一點,但一定要有人品,自尊、自愛,有責任感,能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一位溫州網友說:「感覺溫州人和別的地方的人最大的不同是,別人畢業想怎麼找到工作,溫州人畢業想怎麼創業。這可能就是溫州人和別人最大的不同了。」這句話真是一語道破了溫州人最根本的思維方式。

  也許你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1983年,在西北大學的校門口,一名大學生到修鞋攤上補鞋,補鞋的是個溫州大姑娘。

  大學生憐香惜玉地說:「一個大姑娘給人修鞋不怕人看不起嗎?」

  姑娘反唇相譏:「一個大學生穿著破鞋不怕人看不起嗎?」

  「你以後打算幹什麼?」

  「當老闆。」

  「你沒有錢怎麼當老闆?」

  「我這不正在掙錢嗎?」

  修鞋姑娘的願望是當老闆,這種心態正是溫州人心態的真實寫照。

  《上帝讓溫州人發財——溫州創業文化啟示錄》一書的作者、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松弟說過:「溫州模式沒有什麼秘密,之所以取得成功,不過是人們將深藏在心底的創業致富的慾望充分釋放出來,並成功地弄潮於市場經濟罷了。」

  曾有機構對溫州市260名政府部門的幹部、職工進行調查,93%的人認為「致富是當前最大的政治」。調查顯示,54%的溫州人「不要烏紗要銅板」。

  九九加一實業公司總經理林立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這樣調侃自己:「我只能做老闆,像我這樣沒有什麼學歷、沒有什麼專業技術的人,打工沒人要,只好做老闆。」

  一個人貧窮,主要是腦袋貧窮,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個缺乏創業慾望的人,是很難掙大錢的。想過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腦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擁有富有的思想,就能遠離貧窮。

  天正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高天樂以全國政協委員的名義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在一次小組討論會上,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來到高天樂的面前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這樣介紹道:「這位是來自浙江溫州的民營企業家,天正集團的高天樂。」

  賈慶林一聽,握住了高天樂的手,連忙說:「溫州我知道,民營經濟很活躍。溫州人能吃苦,敢冒風險,善於抓機遇。溫州這幾年的發展為擴大內需、增加稅收、解決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確實,溫州人的骨子裡,都流淌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血液,他們認為:「雞首雖小,乃進食;牛後雖大,乃出糞。」

  溫州人的老闆情結體現在許多諺語上:

有錢做老闆,無錢也要做老闆;

  能做老闆,能睡地板;

  賺錢是老闆,不賺錢也是老闆;

  與其幫別人做大生意,不如為自己做點小生意;

  不想做老闆的人不是真正的溫州人。

  有人說:「十個溫州人中九個是老闆,還有一個準備當老闆。」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如果按人口比例來計,可以說溫州的老闆絕對是全國最多的。

  據不完全統計,僅2000年,溫州就有個體工商戶20.8萬戶,平均註冊資金1萬餘元;私營企業13077家,平均註冊資金62萬元;股份合作企業24046家,平均註冊資金49萬元;以私人投資為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10453家。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溫州企業有39家入圍。

  目前,在國內,有160多萬溫州人遍佈於大江南北,他們創辦的企業有3萬多家,他們中有37萬多個個體工商戶,年銷售總額達3 000多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溫州;在海外,有40多萬溫籍華僑分布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溫州人創業的目的其實很現實:那就是賺錢!

  威力打火機有限公司老闆徐勇水面對「你創業成功的動力是什麼?」的提問時,他的回答是:就是為了賺錢,過上好日子。每一個溫州人總是不安於給他人打工,他們寧願自己做點小生意,是賺是賠先干著。在溫州人眼裡,剛開始創業時,賺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積累經驗和人際關係。只要自己踏踏實實地幹下去,總是能夠成功的。

  在康奈集團當團委副書記的鄧東華是湖北人,大學畢業後就應聘到康奈工作。剛開始,鄧東華認為溫州人太看重金錢,銅臭味太大。但是,漸漸地,鄧東華不僅認同了溫州人思想,而且溫州人自己創業的思想感染著他,使他也萌發了要創業的想法

推薦閱讀: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手段(2)
溫州人需要為投資理財尋找新的出口(轉載)
搶佔商機的溫州人
解析:溫州人成功之道
為什麼四海為家的溫州人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TAG:溫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