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神奇的中醫診法(上)

精神診法

    古人認為: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把精氣神稱為人身三寶。神作為人身三寶之一,因其對生命之重要而備受中醫之重視。神在我國古代有多種含義,比如廟裡供奉的神位,寫的毛筆字出神入化等。就中醫學來說,神有兩個含義:

    一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總體表現,又稱神氣、精神,比如平常說的神氣十足,精神頭好,就是指的這種神。它是對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和精神意識狀態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它包括了生命活動的各個方面,如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形體動態、言語、呼吸及對外界的反應等。

    二是指人的思維意識狀態,又稱神志、神識。他包括人的意識、思維、心情等方面

    中醫對神的觀察主要著眼於第一種神的情況,即觀察人生命活動的各個方面一、中醫對神產生的認識    中醫認為,人身三寶精、氣、神三者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關聯、互相化生的。其中精是人體的最原始物質,包括先天和後天兩種,先天的精是由遺傳而得,後天的精是指人出生後,由其所攝取的飲食中最精華的部分轉移而成,它們都儲存與兩腎中。精在人體陽氣的作用下轉變為元氣,蓄積在丹田部位,然後通過經絡和組織間隙布散全身,分布於人體不同的部位,並與相應的臟腑組織特性相結合,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我們又把它命名為不同的氣。比如元氣在脾,則稱為脾氣,在肺則稱為肺氣,在血中為營氣,在皮膚為衛氣。脾氣的功能為消化吸收等,肺氣的功能是呼吸等,衛氣的作用是抗擊疾病的侵襲等,它們實際上都是元氣在不同部位作用的體現,這種作用的外在表現就是神。也就是說人體的消化、呼吸、防禦、活動、意識思維、對外界反應等各種功能都是元氣運動的結果,都是神的表現。

  

    由圖1-1可見,神以精氣為物質基礎,即精化氣,神是精氣的功能表現形式,即氣生神。因此,由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被認為是神的表現。神與精氣的關係,與物質與功能的關係一樣,物質決定了功能,精氣決定了神的盛衰,人體內在精氣充盛,外在表現才會有神所以對神的觀察主要目的是活得人生命力強弱的一個印象,來推斷病人的抗病能力以及疾病的輕重。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二、望神的重點

    望神,是對人體生命活動總體的觀察。也就是說望神不能局限於人體的某一局部,要觀察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個方面,如呼吸、氣色、言談、舉止等,從整體上概括性地把握神的旺衰情況。

    對應初學者來說,往往一開始不能掌握總體觀察的方法,因此就提出了幾個重點觀察的項目:兩目、神情、氣色、體態。這並不是說望神就只有這四個方面,也不能誤解為望神要對身體局部的詳細觀察,其實望神,只是對病人看上一眼,整個過程就完成了,而不是把病人從頭看到腳。    1、兩目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人的精神活動,往往於無意中流露出目光;且眼內通與腦,其活動受心的支配。中醫認為眼睛能夠看東西,是人體產生的氣血供應的結果,所以眼與五臟六腑也有密切的關係

    正常人的兩目應該是黑白分明,精彩內含,神光充沛,運動靈活,視物清晰,表明政府功能精氣充足

    如果兩目晦暗獃滯,失去精彩,運動不靈,視物模糊,或浮光外露提示臟腑精氣虛衰。    2、神情

    神情指人的精神意識和面部表情。

    正常人的神情應該是精神飽滿,神識清楚,思維敏捷,表情自然,反應靈敏,是心神功能正常的表現。

    精神萎靡或神志昏蒙,表情淡漠,思維混亂,反應遲鈍,此乃心神已衰,是病情加重的表現。    3、氣色

    氣色,簡單的說就是面部有沒有光澤。比如,面部容光煥發,這就是氣色好;反之面色晦暗,印堂發黑就是氣色不好,不是有病就是心情不佳。總之,氣色的好好與健康狀況對應關係。氣色好,面部榮潤光澤,說明臟腑功能正常,神氣充足;氣色差,面部晦暗,則說明臟腑精氣衰退或衰竭,神氣衰少    4、體態

    體態就是指人的形態和動態,主要是形態是否均勻,體態是否自然,動作是否自如、協調及活動能力等,是機體功能強弱的主要標誌

   

    察神雖有以上幾個觀察重點,但神是生命活動的總的外在表現,所以還要結合其他方面的表現,如言談、舉止、舌象、脈象等方面,進行整體的綜合的判斷三、神氣的判斷    神的表現,按神的旺衰和病情的輕重情況,可劃分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四種。此外還要以神志失常為主要表現的稱為神亂。    1、得神

    得神又稱有神,是精氣充足神旺,機體健康的一種表現。我們正常人的表現極為得神。

    其主要表現為:神志清楚,語言清晰,面色榮潤,兩目精彩,動作自如,反應靈敏,呼吸平穩,肌肉不消。

    得神的表現反映了五臟六腑精氣充盛。提示正氣充足,精氣未傷,為無病或病輕    2、少神

    少神又稱神氣不足。是機體正氣不足,精氣輕度損傷,功能減弱的一種表現,常見於疾病恢復期或體弱者。

    表現:一般表現為精神不振,兩目乏神,面色少華,肌肉鬆軟,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動作遲緩    3、失神

    失神又稱無神。是精虧神衰或邪盛神亂的表現。

    精虧神衰的表現有:精神萎靡,面色無華或灰暗,兩目晦暗,呼吸氣微、喘促,形體羸瘦,言語錯亂,反應遲鈍,動作艱難,甚至神志不清,見於疾病的後期。邪盛失神表現為壯熱煩渴,四肢抽搐或神昏譫語,兩手循衣摸床,撮空理性,或突然昏倒,牙關緊閉,見於疾病的危重階段    4、假神

    假神是危重病人突然出現的精神暫時好轉的虛假現象,也就是我們場所的迴光返照現象

    主要表現為本已病重,精神萎靡,神志模糊,突然精神振奮,言語不休;或神智不清,突然清醒,想見家人;原來飲食不進,突然欲食;原來面色晦暗,蒼白無華,突然兩顴泛紅如狀等。這些局部癥狀與整體的病情惡化不相符合,是精氣衰竭、生命即將終止的先兆    5、神志失常

    神志失常主要包括巔、狂、癇、痴獃等病,類似於現代所說的精神病

    癲的表現;如病情淡漠,神識痴呆,抑鬱不樂,苦笑無常,語無倫次,少語等,多為痰迷心竅所致

    狂的表現:如燥狂不寧,甚至打人毀物,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力大而異常,多是痰火擾亂心志所致

    癇的表現: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泡沫,兩眼直視,四肢抽搐等,稍後漸醒,又稱羊癇風。多是體內素有伏痰,在適當的誘因下,阻遏神志而成。

   痴呆的表現:智力低下、思維遲鈍、神氣獃滯等,多因痰濁瘀血蒙蔽心志或先天不足造成    6、情誌異常

    情誌異常主要指神志正常,但情緒異常的多喜、易怒、多憂思、易悲、易恐、易驚等。這些情緒異常雖未達到精神病的地步,但也嚴重干擾了病人的正常生活

    多喜:未遇高興之事而無故嬉笑不休

    易怒:未遇不悅之事而心煩急躁,易於發怒,不能自制

    多憂思:未遇思慮發愁之事而終日憂鬱,心事重重,心情不舒

    易悲:未遇恐懼之事而膽怯恐懼,有如被人追捕之感。

    易驚:遇事易驚,經常自覺驚慌,心中常常不安

    上述情緒異常多與內臟虛損不足或既往情志所傷有關,宜結合其他方面的表現進行判斷。                           面色診法

一、面色診病的原理

    面部的血脈豐盛,為臟腑氣血之所榮。面部皮膚薄嫩,長期外露,其位最高,其色澤變化易於 觀察。二、望面色的內容

    1、色與澤的意義

    望面色包括觀察面部皮膚的顏色和光澤,兩者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面部皮膚顏色——屬血、屬陰,主要反映血液的盛衰和運行情況。 在病理狀態下則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質和不同臟腑的疾病。

    ◆面部皮膚光澤——屬氣、屬陽,是臟腑精氣外榮的表現,主要反映臟腑精氣盛衰和病情輕重、預後。

   

    2、面部部位古代名稱及疾病反映區

    不同臟腑在面部都存在著相應的反映區,因此望面色還要了解面部各部位的名稱及分別代表的反映區,以便能準確確定病變的位置三、常色和病色的區別

    我們身邊的人觀察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面色,那麼怎麼判斷這些人中間,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其次判斷面色正常與否在於面部顏色的黑與白,而在於光澤,這就是常色(即正常的,無病的面色)與病色(因病發生異常改變的面色)的主要差別

    常色的特點明潤、含蓄。明即光明,潤即乾濕適中,含蓄是指面色又皮下透出,柔和自如。由於中國人屬於黃種人,皮膚偏黃,所以正常面色(即正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

    常色可分為主色和客色兩種

    ①由於先天素質的差異,面色偏於某色為主,以上基本不變,稱之為主色

    ②因季節、氣候的不同而發生正常變化的面色,稱為客色。客的意思是變化的,短暫的,不長久。

     病色的特點是光明潤澤不足甚至晦暗枯槁而暴露。一般而言,根據疾病的輕重,病色可分為善色和惡色兩種

    凡面色異常,但仍有光明潤澤者,稱為善色,說明雖病而臟腑精氣未衰,屬新病、輕病、容易治療。凡面色枯槁晦暗,見不到光明者,稱為惡色,說明臟腑精氣已竭,屬久病、重病、難以治療。善和惡反映了疾病的輕重和預後的好壞 首先,面色本身是一種混合色,只不過不同的人偏於某色;其次,面色是皮膚下(血色)透出來的,也就夾雜了皮膚的顏色;再次,當人處於病態時,面色就更為複雜。所以望面色診病,看似簡單,要掌握他還需多留意觀察和實際。

    正常情況下,面色由氣血透光皮膚層而表現出來的,是主色與客舌淡混合色;病理情況下,異常的氣血顏色從氣血層透光皮膚表現出來的,是主色、客色、病色的混合色。

    望面色是可了解臟腑經絡氣血表裡的病證,所以應注意麵部各部分顏色是浮淺或是沉隱,以審度病變之淺深;望其潤澤或焦枯,以預測疾病之成敗;觀察面色是散在還是聚合成團,以揣測病程之遠近;視其在面部的上下位置,一推知病患部位;看其色的走向,以推測病情的發展方向。四、五色主病    1、面白

    面色白主虛證、寒證、脫血、奪氣。病人面色發白,多由氣虛血少,或陽衰寒盛,氣血不能上充於面部脈絡所致。如

    ①面色蒼白伴怕冷、發燒、頭痛、無汗者,見於風寒表實證的感冒患者。

    ②面色蒼白,兩頰消瘦,精神疲倦,肢軟乏力,是氣血兩虛的表現,多見於慢性虛損性疾病

    ③面頰蒼白晦滯,鼻尖高聳,面瘦,兩顴突出,額泛冷汗,目少光彩,肢體冷,處於似睡非睡的狀態,多見於虛脫等陽氣亡散的患者,如精神極度緊張、中暑或受到突然強烈的精神打擊等。

    ④面色持續蒼白,伴見唇舌、爪甲、口腔黏膜、瞼結膜、耳垂蒼白無血色者,是貧血的突出癥狀。因貧血的原因、程度和各人膚色的不同,可有面白面黃的不同表現

    ⑤面色蒼白伴有浮腫,多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的陽虛水泛證。部分急性腎炎患者,因水腫明顯,面色蒼白也可表現為蒼白。

    ⑥清晨、半夜或空腹時突然出現的面色蒼白,伴有周身乏力、頭暈、心慌、冷汗出,常見於自發性低血糖症。

    ⑦婦女面色蒼白為血虛,見有月經後期、經少、經閉;面色晄白而見眼眶周圍晦暗、面目虛浮、體質肥胖者,屬於氣虛,多有月經先期,經量多、白帶頻注,或患有不孕症。

    ⑧如果面色白見右頰,外主腰脊痛,內主肺虛寒。

    ⑨印堂之前白斑如梅花瓣形,可能患有喘咳或不治之症

    (10)嬰幼兒面白似腫,可能腹中有積滯,或為五疳,是久病脾胃衰敗所致

    (11)面部白斑多見於頰部和顴部,大小形態不一樣,表皮似較粗糙,無痛癢感覺,不脫屑,可能為蛔蟲病的表現。    現代研究認為;蒼白的臉色是由於臉部的毛細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是體質差的表現。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細血管強烈收縮、甲狀腺機能減退、慢性胃炎、鉛中毒等,均會出現臉色蒼白的現象    2、面黃

    面色黃主脾虛、濕證。病人面色發黃,多由脾虛機體失養,或者濕邪內蘊,脾失運化所致。如

    ①內傷病多面色萎黃,缺乏精彩,或黃瘦蒼白,或青黯2枯澀;外感病多由面赤或黃,或有油光,精神比較好

    ②面色萎黃的貧血患者,多屬溶血性貧血;面色淡黃的貧血患者,多屬缺鐵性貧血;面色黃,兩頰部有色素沉著的貧血患者,多屬再生障礙性貧血。貧血嚴重者,面色可由黃色轉化為蒼白色

    ③滿面黃主虛。黃色可見於上焦有寒、下焦有熱。面黃也可見於傷食

    ④面色發黃,鞏膜黃染者,常見於黃疸病,皮膚呈鮮亮的黃色稱陽黃,多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溶血性黃疸;皮膚呈綠色發黃,常見肝臟以外的膽道結石、腫瘤或胰腺腫瘤等阻塞膽道所致。

    ⑤體內有瘀血的面黑,或經吐血、下血而後轉黃色,為瘀血已去的特徵

    ⑥婦人面色熏黃,為月經不調。婦人面色晦暗且黃,常有月經淋漓或久崩漏等症

    ⑦婦女面色萎黃,唇色淡紅,多有月經頗多,經來淡紅而稀薄、經來嗜睡倦怠等癥狀。

    ⑧面部有黃褐色斑或較多雀斑的婦女,婚前多有痛經、月經不調等證

    ⑨孕婦如面色黯暗不明為重病之兆,若面色雖黯而鼻準黃潤,或有有救,又有女人面上黃,懷孕得安康之說。

    (10)孕婦額角若見黃明之色則為吉

    (11)小兒面黃,唇口淡白望脾虛;若面黃而唇口紅者,又為實熱

    (12) 新生兒出生後2-3天可出現面目發黃,一般10左右消退,稱為新生兒黃疸,為生理性的,不為病態。

    (13)面色漸見萎黃無光澤,兩目不黃,伴有消瘦,腹部膨脹的小兒,多為營養不良,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疳證或鉤蟲病等

    (14)若面色發黃,但鞏膜不黃染,尿色正常者,可見於過食胡蘿蔔、橘子、橙子、木瓜、南瓜、西紅柿等含胡蘿蔔素食物,及長期應用阿的平藥物,不開誤認為黃疸病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發黃的臉色多由於肝細胞損害或膽道阻塞使血液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範圍,滲入組織與黏膜而造成,醫學上稱之為黃疸。主要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肝癌、胰腺炎等患者。此外,鉤蟲病患者由於長期慢性失血,也會出現臉色枯黃的癥狀    3、面紅

    面色紅赤主熱證,亦可見於戴陽證。病人面色見赤色,多因有熱面部脈絡擴張,氣血充盈所致,但亦可見於虛陽上越的病人

    ①面色紅赤一般為火或陽熱之證。五臟熱病,先見面赤

    ②額部赤者,上有熱;頰部赤者,下有熱

    ③左頰見赤,主肝經有熱;右頰見赤,主肺經多痰。

    ④顏部(兩目見的部位)見赤,主心經熱邪;鼻尖見赤,主脾經有熱

    ⑤地閣赤主腎熱;面色赤,如喝醉者,多是胃熱。

    ⑥微赤或隱或現者多為虛熱;赤甚者為實熱;赤黃者多為風熱。天庭赤主內容生風

    ⑦若正面(指目下四白、巫門之位)橫有赤筋,2 暴病將發之預兆

    ⑧蓮台之旁有紅絲,男主遺精淋濁,女主白淫帶下;鴨鵝之處多為食禽得病

    ⑨面紅目赤唇乾,口渴乾燥,呼吸粗快,或伴有神昏譫語,是邪熱熾盛,多見於溫熱病高熱的患者。

    整個面部潮紅,出冷汗,伴神經和胃腸道癥狀可見於水楊酸鹽中毒的患者。

    面赤如妝,嫩紅帶白為戴陽證,是需陽上越的表現,病情嚴重

    兩顴深紅,唇色鮮紅或嫩紅,是虛陽上越的表現,病情嚴重

    兩顴深紅,唇色鮮紅或嫩紅,形瘦,多屬陰虛火旺,是結核病之敗色

    顴部如塗紅粉者,常為慢性腰疼病的反映;顴頰發紅色稱為風心臉,見於心臟二尖瓣狹窄;孕婦若顴紅如火者,多主難產;顴上起紅點如火者,為痔瘡複發

    赤色僅局限於兩顴高骨處,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就像大拇指按在顴骨上的指印,而指印外則不紅。這種情況多在危急時出現,常見於急性心肌炎,是心臟驟停的先兆,而且從出現顴紅到猝死間隔很短

    其他出現顴紅的病症如前述的有陽明經證(面頰赤)、陽明腑證(面赤及於顴頰,午後加重)、氣營兩燔證(面頰粉紅、唇赤紅)、胃熱食滯證(面紅顴赤),肺熱痰多證(右頰赤,顴紅)、肝熱陰傷證(左加赤,顴紅)虛癆證(面色如妝,其色粉紅,顴紅,唇紅色鮮)、虛陽上泛證(面色潮紅,顴紅色淺)、風心病(兩顴紫紅或一側紫紅,中間色深,猶如核桃,界限不清,面色黃暗)。這幾種顴紅的特點是:紅色從中央向四周擴散,逐漸變淺,與面部皮膚明顯界限

    (1)以口鼻為中心,從鼻至兩頰如蝴蝶張翅停在臉上似的紅斑,稱之為蝶形紅斑,這是膠原纖維病中的一種。膠原纖維包括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硬皮病,多發性動脈炎等

    (2)若為久病之一,面上忽然出現紅點者,多為不良現象;久病而面上紅色,為正虛邪盛難治之症。

    (3)面赤也可以與其他色澤相合或相兼出現。如頰赤面青者,寒熱往來多見;面赤而光亮者,上熱下寒多見;面赤而郁暗者,下熱上寒多見;面上赤氣中有青點而唇白(指口唇四周的皮膚髮白)腫黃者,為中風之徵兆

    (4)額、顴、准、頦有赤氣帶青豪之點(名薄紗染皂),或印堂、眉上、懸壁皆紅,胖者易發癰疽,瘦者易患勞ji之疾

    (5)陂池赤兼黑以防酒飲過傷而卒死

    (6)顴部發紅,天庭發黑,拇指過大,或面色紅目眶青如藍色,或面紅目白,面紅面赤者,均為不良之預兆。

    (7)若兩顴焦紅、鼻頭青暗,夏末易發熱病,且病情多較危重

    (8)赤黑見於三陰、三陽(兩目下)上下及口唇四周者,為心氣絕危侯。女子赤黑主有產。

    (9)面赤可以整個面部均出現紅色,如營養良好者,高血壓屬肝陽上亢的患者,以及部分嗜酒者

    (10)小兒若出現滿面暴紅,可能為外感風寒發熱之象。

    (11)孕婦若面赤舌青為胎死腹中

    (12)婦女面白顴紅如妝而消瘦者,每見月經先期,月經過多或過少,甚至經閉,經色鮮紅

    (13)婦女面色暗紅,唇色偏紫,形體肥胖者,常有閉經、月經過少,經行不暢,經期過長,經血呈紫醬色或咖啡色,腹脹、周身捆綁不舒。

    (14)小兒麻疹將發時,面部特別是兩腮顯著紅赤。並伴有身熱氣粗,咳嗽流涕,結膜充血,眼皮微腫,怕光,眼淚汪汪

    (15)面部潮紅而無疹點,伴有口唇周圍明顯蒼白、突然高熱,咽峽焮紅腫痛等,多見於猩紅熱

    (16)面色通紅而干,伴有高熱,、啼哭煩躁,覓食反射增強、囟門稍凹者,多見於新生兒脫水熱。

    (17)紅之甚為紫,小兒平日面見紫色為吉色,病時見紫色為濕盛;風池在眉下、氣池在眼下,二處見紫色主嘔吐。

    現代研究認為:潮紅的臉色有生理與病理兩種。前者出現於飲酒、日晒、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後者主要發生在感染引起的高熱性疾病,如傷寒、瘧疾,肺結核、肺炎等。若服阿托品等擴張血管的藥物,也可引起臉部短暫的潮紅,大量服用激素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此外,紅斑狼瘡患者、一氧化碳中毒者,也會出現臉色潮紅的現象。4、面青

    面部青主寒證、疼痛、氣滯、血瘀、驚風。病人面見青色,多由寒凝氣滯,或痛則不通,或瘀血內阻,或筋脈拘急,使面部脈絡血行瘀阻所致。

    (1)青黑者,為風、為寒、為痛;青白者,為虛、為風、為痛。

    (2)面色青白,眼眶凹陷,為寒凝氣滯血瘀之象,也常見於常年吃素之人,營養不良,且有虛腫及氣喘促者。

    (3)面色青黯,舌質淡紅或淡白,苔白薄或白滑,脈象遲,而無發熱現象者。若面色青黯,脈大,氣促、自汗,便溏而無發熱者,多是久病脾腎欠虧,升降功能失常的脫證

    (4)面青目赤、面青目黑均為危侯

    (5)面色先青主憂驚:若天庭有青點,防瘟疫纏繞。印堂色青主病重。

    (6)青入左顴,外主肩臂疼痛,內主肝風;青色見於正面、魚尾、額上、太陰、太陽、口角等處,如大青靛藍怪惡之狀,為肝氣絕,病危重;若如翠羽柏皮之澤,只是肝經邪氣為患,有驚、風、目病之類

    (7)小兒眉間、鼻柱、口唇四周發青為受驚風之證

    (8)孕婦額角若出現青色為胎傷

    (9)婦女面青而紫暗,常見痛經、閉經、症瘕,為瘀血停滯所致

    (10)婦女面色隱隱發青,四周色黃,兩顳及兩眉間青筋隱現,眼眶色暗,常有情志病,易煩怒,乳脹、納差、脘悶,特別見於經行前,月經常先後無定期 ,或經前腹脹,痛經,經量多或有血塊

    (11)婦女面色青而灰黑少華,唇色淡白者,多患痛經或月經後期,常因血虛所致

    (12)小兒面色青白,言遲、行遲、人雖肥胖面容缺乏血色,容易泄瀉、感冒者,是先天陽氣不足。

    (13)小兒面色青紫,伴有吸氣性呼吸困難,常為急性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的突出表現。

    (14)小兒面青紫伴呼氣困難,常為毛細支氣管炎的突出表現

    (15)小兒鼻根、鼻尖、唇周圍出現青紫,常為重症肺炎的早期表現;若面色突然轉青灰,口唇青紫,伴呼吸困難、咳喘、聲弱應考慮肺炎合併心力衰竭

    現代研究認為:面青多伴疼痛病。一般來說,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能出現面色青紫。胃部或腸部痙攣性疼痛、膽道疾病引起的膽絞痛發作時,亦可使面色青紫。此外,忍受著某種劇痛時,面部也可能隱隱約約顯出青晦色     5、面黑

     面色黑主腎虛、寒證、水飲、血瘀。病人面色發黑,多因腎陽虛衰,水寒內盛,血失溫養,脈絡拘急,血行不暢所致

    (1)若滿面如煙熏稱為籠塵,其人一生多病;熱滿面如濕碳之滯黑色,要預防有暴病突發;另外面黑目白者也為惡侯。

    (2)因色黑主痛,但詢問病人無痛感,那可能為腎虛「女勞疸」(由性生活過度引起),若非女勞疸,則是血蓄於體內,使面色變黑的緣故。

    (3)慢性肝炎、肝硬化在肝功能嚴重受損害時,面色可呈現黯黑無華

    (4)心血管循環系統不良或呼吸系統疾病造成嚴重缺氧時,面色可由青色或紫藍色轉為為黑色,如重症哮喘、肺氣腫、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常見口唇、頰部、鼻尖、耳朵甚至指甲、腳趾等處發黑。

    (5)皮膚黑褐色,甚至黏膜(例如口腔黏膜)也為黑色,可見於腎上腺疾病、癌或砒霜中毒的病人

    (6)額頭色黑、兩顴黯黑帶有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

    (7)黑色出現在額部中央的天庭外,為水克火之賊邪,可無任何自覺癥狀,但可能突然出現死亡。故又有額腦為一面之華蓋,若如黑煙蒙暗,防得卒病喪身之說

    (8)若額角上有黑色之氣如雲不散,上罩天中,可能得關格噎塞之疾(即食道阻塞、賁門狹窄之類的良性或惡性疾患)

    (9)黑色見於額外的其他部位也非好現象。如面部天倉、山林滿面籠塵,臉上黑雲如煙霧兼口吻,人中發黑,印堂青黯,耳門黑氣入口,黑色俺太陽,地閣發黑,命門、懸壁或天輪、天郭內外黑若污水煙煤,四墓(口、眼、耳鼻)黑如煙煤等,均為危重之侯

    (10)面微黑為黧色,視其壽帶紋短,若纏繞口角,亦非蓄血之證,黧色由騰蛇入口,兼見面容消瘦,必是噎嗝(食管癌之類)不能進食。

    (11)婦女面黑而晦暗為腎氣虛衰,常見與閉經,不孕、帶下病

    (12)小兒面色由鮮黃轉暗黑者,常見於毛細膽管炎或先天性膽道畸形的阻塞性黃疸

  (13)黑痣生面部,小者如黍,大者如豆,此皮膚有自幼生者,也有中年生的,無甚痛苦,由淺表血絡之血凝滯而成。

    現代研究認為:面黑預示慢性病。面黑一般是慢性病的徵象。肝硬化\肝癌\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現變黑。不全愈重\顏色也愈黑

    另外,醫學內分泌失調的患者,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相應地會出現色素沉著的現象(老年斑,痣最為常見)。色素沉重現象的出現,說明患者有相應的體質及臟腑器官的功能下降。色素沉著在手上的任何位置出現,則患者相應的部位臟腑器官的功能一定是低下的。     
推薦閱讀:

養生之道中辟穀養生是什麼?
基於「因人制宜」學說的中醫「發物」觀
《大醫精誠》一一一唐.孫思邈
夜話中醫第二十期:永州之野,白花之蛇
癤癰的形成原因和治療方法

TAG:中醫 | 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