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萬修萬人去,是靠凡夫的修行力嗎?

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一)

三、為什麼念佛法門容易

(三)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莫不皆往」

善導大師怎樣解釋呢?念佛法門之所以容易,容易在哪裡呢?《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

故名易也。

「但能」?: 只要能夠。

「上盡一形」?:「上」就是向上,「盡」就是完結、完了,「形」是指我們的身體,「一形」就是到我們壽命完結為止。就是說我們現在遇到念佛法門,現在就開始念佛,一直念到臨終,一直念到往生凈土,這叫「上盡一形」。

有人沒有這樣好的因緣,沒有老早就遇到念佛法門,他到臨終才遇到,只能念十念,這叫「下至十念」。

善導大師解釋念佛,經常這麼解釋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沒有遺漏。不管是臨終遇到的,還是平時遇到的,通通包含在內。

平生遇到念佛法門的人,比較有福氣,能消災免難,能身心安樂,心中有定向,有歸趣。現世平安幸福,命終往生成佛,得雙重利益。阿彌陀佛的名號大願船,你越早登上,就越早進保險箱,進了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當中,六親眷屬、歷代祖先通通跟在後面得恩惠。

「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這麼簡單,這麼容易,這樣萬機不漏!

什麼原因?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 因為阿彌陀佛誓願的力量,沒有不往生的。不是因為凡夫的念佛功夫,「你功夫好才往生」,那樣就不能達到「莫不皆往」了。既然說「莫不皆往」,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那就不是在凡夫這一邊論,都在佛那一邊論——「以佛願力」,沒有不往生的。比如過江,如果靠游泳的力量,功夫好的,能游得過去;功夫不好的,半路就葬身魚腹,這樣就無法保證都能過江。如果坐渡船,通通可以過去!

既然說「莫不皆往」,則完全靠佛的願力。所以,凈土法門念佛「萬修萬人去」「莫不皆往」,是因為前面四個字——「以佛願力」,不是靠凡夫的修行力。

印光大師也很懇切地講 :「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故名易也」?: 所以念佛法門叫作「易行道」。

為什麼這麼容易?「以佛願力」。我們這裡雖然容易,但是要知道這個容易可是來之不易!怎麼來之不易?法藏比丘五劫思維、兆載永劫的修行而成就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果覺名號,全體授予濁惡眾生。雖然我們得來容易,要知道我們的慈父掙來得可不容易!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難修、難行、難證果,才有我們今天的易稱、易念、易往生。所以,大家要懷有感恩心、難遭想,把這句名號好好地受持,不要起輕慢心。

一般的法門,說修行難,「三大阿僧祇劫證悟佛果」「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這就很難了。可是,法藏比丘成佛,修行的時間不止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壽經》里說: 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無央數大劫」。「兆載」已經是極大的天文數字了,後面又加一個「永」,永遠的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

為什麼如此之難呢?因為法藏比丘以超世的誓願、超世的修行,得到超世的果報。因為他要救度十方無量無邊業障深重、煩惱深厚、造罪勇猛、修行乏力、惡業充滿、善根淺薄的人,若無歷劫難行積功累德,就不能遍救十方一切眾生。

(四)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第二段出自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這段文叫作「光號攝化之文」,光明名號攝化眾生。這段文是善導大師解釋《觀經》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也是結合《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來解釋。善導大師解釋三部經,都是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

這段文非常透徹 :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段文分成三小節 :

第一節是講它的根本來源,這是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來說明的;

第二節是站在我們眾生的立場來說明的;

第三節是站在阿彌陀佛和眾生成為一體、得到的果報來說明的。

「彌陀世尊」?: 阿彌陀佛。

「本發深重誓願」?: 這個「本」字很重要。「本」是根本,也是源頭,後面所有的結局,都是來自阿彌陀佛本來發了這樣深重的誓願。如果沒有這個,後面通通沒有。就像樹一樣,從根本生長出枝葉;又像水一樣,有源頭才有下面的末流。沒有了樹根,枝葉就枯萎了;沒有了水源,下游就斷流了。一切都在阿彌陀佛的誓願當中,所以叫「本願」,「本發深重誓願」,願很深切,很殷重。

什麼樣的誓願呢?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用他的名號攝受、化導十方眾生。也就是第十八願「十方眾生,稱念我的名號來往生」。為什麼叫「光明名號」呢?《阿彌陀經》里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名號本身和佛的光明是一體的,名體不二,名號本身就是佛的光明。我們念佛,身上就有佛光;我們念佛,就被佛的光明所攝取,因為名號和光明不能分開,所以叫作「光明名號」。

「攝化十方」?: 攝受和化導十方的眾生。只要我們稱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就攝取我們。「攝取」就是救度的意思,救度我們十方的眾生。這是從佛的立場來說明。

下面從我們眾生來說。我們該怎麼做呢?

「但使信心求念」?: 很簡單,「但」是只要,「使」是使得。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很簡單,很容易。「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是阿彌陀佛的事;我們凡夫做哪件事呢?我們只要「信心求念」。「信心」,信順不疑;「求」,求願往生;「念」,念彌陀名號,也就是通常講的「信願行」——「信心求念」。

怎麼念法?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很簡單,現在遇到,就現在念佛,一天念三千,一天念一萬,一天念三萬,各隨根機。如人吃飯,隨量而飽。修行也是一樣,隨我們的根機,隨我們的狀況,不疾不緩,不多不少。然而,凡夫習氣,多是懈怠,容易放逸,所以,要有約束。

我遇到好多初皈依的人,「師父,你告訴我怎麼做,你給我定個功課好不好?」

我講 :「好啊,你能做到就行。」

「師父,你定的功課,我無論如何也得做到!」

我講 :「好啊,你念佛,念佛好。」

「念多少?」

「你初學佛,不敢定多,你每天念一百零八聲好不好?」

「好好好,這個不難!」一百零八聲佛嘛,一秒鐘念一聲,也不過兩分鐘。

過了半個月,問他,「還在念。」

再過一段時間問他,「有時候念,有時候沒念。」

再過一段時間,基本沒念了!

所以,貴在相續。你每天都能念,能念一百零八聲,功德很大。如果佛法的信仰沒有紮根,搖搖擺擺,每天念一百零八聲都覺得費事。其實兩分鐘的時間哪裡多?甚至於每天念一聲,也還有人念不來。

善導大師在這裡說「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個「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是我們心中自己能夠發生的嗎?探本求源,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誓願,我們才能念得出這句名號。

大家要知道,我們雖然口中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但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根,不在我們凡夫這邊;我們念佛,不過是阿彌陀佛的正覺果樹上的一片葉子,根在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那個地方。你順著這句名號,怎麼不到極樂世界呢?

我們跟阿彌陀佛這棵正覺大樹是一體的。阿彌陀佛說 :「我若成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往生功德若不成就,我誓不成佛!」等他成佛的時候,他的正覺果樹上就結滿了十方眾生往生功德的果。阿彌陀佛這棵六字名號的正覺菩提樹,上面結了很多往生的果,每個眾生都有一顆往生果。只要稱念名號,就得到這顆果子。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了,我們心裡這顆往生的果就結下了。

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六字名號的根就在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大菩提心當中,就在極樂世界,我們怎麼不往生?肯定往生!

正是因為阿彌陀佛「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地念出佛號來。

即使大街上的乞丐,他能念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為他鼓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個乞丐念了一句佛,十方法界都震動!因緣成熟了,他才能念出這句佛號來。也許對他來講是很茫然的,這同樣也是阿彌陀佛經過了無量時間的培育和教化,善根成熟了,不然這句佛號也念不出來。

他能念出來了,經中說:如吞鉤之魚,出水不遠。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佛很會打比喻。就像釣魚,魚已經把鉤吞到肚裡去了,你說它出水還會遠嗎?時間就不久了。

我們眾生就是魚,水代表生死海。阿彌陀佛要把我們救起來,救到涅槃岸上,他就放一個鉤下來,這個鉤就是六字名號,把我們鉤住 :

「念佛好啊!」「怎麼好?」「保平安啊!好好好!」

「念佛好啊!」「怎麼好?」「保發財啊!好好好!」

「念佛好啊!」「怎麼好?」「能治病啊!好好好!」

「念佛好啊!能往生。」「能往生我不要!我現在還早得很,我才三十幾歲。」

你講能往生,他說不好;你講能發財,「那好,我也念南無阿彌陀佛吧」,這樣就被鉤住了。

鉤住就不遠了,今生不往生,未來一定往生。

所以大家就放心大膽、義無反顧地對別人宣講這句名號,不要不捨得,不要不好意思。

我們能念出這句名號,是因為阿彌陀佛「本發深重誓願」。他發了這樣的大願 :我成佛的時候,要讓十方諸佛讚歎我的名號,讓每一位眾生聽聞到我的名號。所以,我們的耳朵能聽到這句名號,這本來就是佛的誓願在我們身上落實下來了。如果佛的誓願是虛假的,我們就聽不到這句佛號;我們能念到這句名號,也是佛的誓願在我們身上顯現出來了。如果佛的誓願和光明不來到我們身上,我們就念不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家人吃飯,媽媽問 :「兒子們,你們知道米飯是從哪裡來的嗎?」

「媽媽,我知道,是從鍋里盛來的。」

媽媽說 :「你啊,不懂。」

另外一個兒子說 :「我知道!是從米桶里來的。」

媽媽說 :「還不對。」

另外一個兒子說 :「我知道,是從糧店裡買來的。」

媽媽說 :「都不對。是農民從地里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我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像我們吃一碗白米飯,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口中出來的嗎?是從我們心中出來的嗎?

這句名號從哪裡來?從阿彌陀佛的誓願功德而來,來到我們心中,在我們口中念出來了。既然我們念佛了,怎麼能不往生?我們已經被阿彌陀佛鉤住了嘛!大家願意不願意被阿彌陀佛鉤住?願意不願意脫離閻羅王的鉤索?願意就念佛!

《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好有八萬四千光。這麼多的光明,幹什麼用呢?這些光明就要把我們團團包圍,把我們層層捆綁,怕我們漏到三惡道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八萬四千光明上下左右、立體地把我們包起來,像一個網籃一樣,包在六字名號的光明當中,不讓我們漏在外面,所謂「攝取不舍」,包起來,進了保險箱了,臨命終的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色身就留在娑婆世界作紀念了,不要了;心到凈土去花開見佛。

被阿彌陀佛的柔軟光明所捆綁,是很舒服的;如果被貪瞋痴惡業、業力系縛的繩子所捆綁,所謂「業系凡夫」,那我們就不自在了,就捆到閻羅王那裡去受審判,那就很痛苦了。

「但使信心求念」?: 我們只要有信心,只要願往生,只要願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

印光大師說 :

只要能深信,

只要能發願,

只要能念佛,

無論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

故曰 : 萬修萬人去。

前面第一段話是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用他的法來攝受我們,所謂「光明名號攝化眾生」。我們怎樣被阿彌陀佛攝受呢?不是要我們達到什麼樣的功夫、水平,而是只要「信心求念」,我們就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所攝取,就與佛成為一體。好像這支粉筆被我抓在手中,就跟我的手成為一體了。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被阿彌陀佛攝受在他的光明裡面,這樣我們就跟佛成為一體,自然而然在佛的願力攝受範圍之內,所謂「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很容易往生。

連載中......

(轉載自弘願寺網站)

微信:shuoyueliang2014

守月亮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purifiedland

凈土義工-滕建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tuyigong


推薦閱讀:

真友書屋的文件夾【修行】
怎樣以出世之心入世?
佛家要求過午不食,「早飯是天食,中飯是人食,晚飯是鬼食」這話對嗎?
池中魚
打坐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