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五)

返回目錄

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五)

 

  癸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

  ○87我們在佛教的修學把生命的因緣分成二部份:一、雜染的因緣;二、清淨的因緣。

  雜染因緣的相貌,簡單的講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

  我們一個人會產生痛苦,首先第一個步驟,他一定會先起煩惱,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產生貪瞋的煩惱。在這時候,假設我們沒有控制得住,煩惱的下一個步驟就是造業,一旦造了業,就一定要受果報,這就是我們雜染痛苦緣起的因緣。

  另外一個因緣就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我們剛開始這一念心跟境接觸的時候,產生般若的觀照,慢慢的從因緣當中成就解脫,最後成就廣大的清淨法身。所以我們的生命有二種情況會出現,一、雜染的因緣;二、清淨的因緣。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現在是安住在一個雜染的因緣,我們現在學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雜染的因緣轉換成清淨的因緣;就是從一個煩惱障、業障、報障轉成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就是做這個工作。

  那應該怎麽做呢?

  從本經的開示,倓虛老和尚說有三個方法、三個次第:一、你首先要「不迷」;二、「不取」;三「不動」。

  我們面對因緣的時候,首先你要生起觀照的智慧,當然這觀照不是向外,是向內觀照;觀照你的起心動念,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達妄本空」我們對外境的刺激,產生的妄想是生滅的,它的本性是空的,不要跟著我們的感覺走,不要跟著我們一時的想法走。「知真本有」我們的真如本性產生一種菩提的願望,那個是我們可以去隨順的。

  所以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首先你要知道什麽只是一時的感覺,什麽是一個恆久的願望,你要把心中的真妄,很清楚的把它區分出來,然後產生「不取」,最後「不動」。

  我們在佛法當中修學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動」,不要亂動。我們今天不修行便罷,只要你開始在心地上用功,你就會感覺一個人亂動是很危險的。我自己生命經驗,我看過太多的人,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因為一念的差錯,一念的亂動,前功盡棄。《愣嚴經》後面會講到,你真的不要亂動。

  《愣嚴經》的基本思想「以不變應萬變」。因為你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你整個真妄交攻的過程當中,你身心世界的亂動對你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魔境會干擾你的,當然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驚動魔王,你的冤親債主會干擾你,會給你一些錯誤的訊息;你內心的煩惱它會反彈,你要調伏它,它也要調伏你。這時候你內外交攻怎辦呢?不要亂動。

  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先求不變,再求隨緣,你一動你可能就前功盡棄了!那問題是我們要怎麽「不動」呢?你就是要先不取。為什麽能夠「不取」呢?首先「不迷」,你要很清楚什麽是真妄。

  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時間來作心理建設,現在我們還沒進入二十五圓通真實的止觀來修學。但是你必須把「不迷」的基礎打好,很清楚的分別什麽是真實的,什麽是虛妄的。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八個字,我們可能要學將近一年的時間,要花一年的時間學這個道理,對以後整個心念的止觀打好堅固的基礎。

  這一科是十番顯見的第三科

  癸三、約觀河顯見性無遷

  重點在「觀河」,觀察恆河的水。這當中有二個內涵:一、能觀的見性。二、所觀的恆河(所觀之境)。佛陀透過我們在觀察恆河這樣的因緣當中「借事顯理」;從觀察恆河的事相去開顯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約著觀河來顯現「見性」是沒有遷變的。

  (分三:子一、請問。子二、說示。子三、領悟)

  子一、請問。(分二:丑一、阿難密請。丑二、匿王顯問)

  丑一、阿難密請。阿難尊者在這段並沒有正式的開口來請法,他是用一種合掌禮佛的方式,祕密的間接來祈請。

  得悟安樂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阿難尊者跟與會的大眾聽到佛陀開示,所謂「客塵主空」的道理;我們內心當中有所謂的「主人」,就是我們無量刧來,我們對無上菩提上求下化的願望,這是我們不變的。「客人」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想法。把主客的內涵區分出來。

  阿難尊者聽到佛陀有關主客,生滅不生滅的教誨,他產生一種身心泰然。

  泰然是舒適安樂的意思。

  蕅益大師說:「為什麽阿難尊者聽到這道理會舒適安樂呢?阿難尊者在前面七處破妄的時候,把我們這一念心可以說破到覓心了不可得。阿難尊者當時的心情非常的驚怖,因為他產生一種斷滅的思想。經過十番顯見的前面二科發明「見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時他找到永恆生命的一個依止處。」禪師他在開悟以後他說:「我終於找到生命的落腳處了。」在生命的變化當中它有一個依止處。阿難尊者的心情也是這樣,他找到一個心中的落腳處,所以他感到舒適安樂。

  悔前迷執    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

  身心泰然是講到他現在的狀態,現在是他對過去的回憶。

  憶念過去無始劫來,忘失自己的真如本性,一直跟著自己心中的緣塵分別影事。

  其實這就是一種妄想,而妄想為什麽分成這三段呢?首先我們看「緣塵」,妄想的生起是由六塵引生的,你去攀緣六塵,一定要有一個所觀境;第二有一個能分別的心,我們對六塵產生一個分別的功能,分別的心跟所緣的境,心境和合的時候產生一個影像。譬如我的心去接觸花的時候,我產生一種分別,這個花很漂亮,這花很漂亮就是影像,這是一個印象,這就是我一個想法,我每一次都起這個想法的時候,這個想法就會產生一個引導的作用,這朵花很漂亮。其實我們就活在心境和合產生一種影像,而這影像假設我們不加以破斥,時間久了,就一定會對我們產生一種牽動的作用。所以你看我們生命累積很多很多,有正面的影像、有負面的影像,這個都是所謂妄想。我們從過去的經驗、過去的影像當中來產生行動,這就是由緣塵產生分別,由分別產生影像。

  以喻發明    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現在終於能夠開悟了。開悟從本經來說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妄想是生滅的、是空寂的、是沒有真實體性的,而我們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是本來具足,是經常存在的。這種情況就像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孩,遇到了慈悲的母親,找到生命的依止的信心。

  會眾請問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

  生滅,二發明性。

  這時他一方面合掌,一方面禮佛(表示對佛陀的感恩),一方面他心中希望如來能夠進一步的開顯,真心當中真實跟虛妄,所謂生滅跟不生滅,這二種差別的體性。

  這段經文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從前面二番的開示,已經領悟到了我們真如本性的存在,但是並沒有很深刻,所以他這時希望能夠進一步的祈請。而這一段的祈請,基本上阿難尊者並沒有開口,他只是心中一種願望,這叫作「密請」。」

  這樣的祈請,其實是阿難尊者最後的祈請,他這樣的祈請等於貫通《愣嚴經》後半段整個到第三卷的經文,都是因為這樣的「密請」而佛陀的開示。

  這是阿難尊者他聽完前面二科的十番顯見,顯出見性的一個情況。

  丑二、匿王顯問    匿王的顯問他是直接開口來請問的。

  外道邪見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

  在聽過前面二番開顯見性以後,波斯匿王的反應相當的強烈。所以在法會中波斯匿王就站起來白告佛陀說:「我過去還沒有親近佛陀,還沒有聽聞佛法之前,我曾經親近過外道。這當中值得我們一提的,一個是迦旃延,一個是毗羅胝子(注一)。迦旃延跟毗羅胝子他們的思想:迦旃延這個外道的思想,生命是由大梵天所創造的,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死了以後還要回到大梵天。所以你在整個過程當中,造善也不會創造安樂的果報,造惡也不可能創造痛苦果報,我們的生命只要做一件事,就是皈依大梵天,創造一個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可以了,這是迦旃延大梵天的思想。毗羅胝子我們一般叫自然外道,他認為生命就是一個偶然,生命就像一片樹葉從樹上飄下來,有時候往東邊飄,有時候往西邊飄,生命的快樂跟痛苦只是一個偶然。你為什麽會有痛苦?你為什麽會快樂?完全沒有因緣,就是你運氣比較不好,所以你痛苦,你運氣比較好,所以你快樂,撥無因果。迦旃延跟毗羅胝子,他們的思想論點不完全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屬於斷滅的外道。他們的共同點說: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他們的共同思想是認為當一個人死亡之後,就不可能再有生命現象,你只能夠活一次,你的生命只有這麽一次,當你死了以後這就叫為涅槃;涅槃不必修只要死了以後,這不生不滅的涅槃就自然出現了。」

  這個觀念的問題點在此身死後斷滅,這種思想是很可怕的。當我們沒有來生的時候,我們造善造惡完全沒有意義,那人生變成只有及時行樂,因為沒有來生你造善干什麽?你就沒有需要去斷惡修善,這是很可怕的撥無因果。

  波斯匿王把他心中長久的疑惑提出來。

  注一:迦旃延跟毗羅胝子,這二個外道是在整個印度外道六師當中的其中二師。印度的外道基本思想有六種思想,有六種師,這六師當中,他每一個師都有十五個弟子,就有九十個外道在加上他的師父六師,就構成九十六種外道。這九十六種其實就是六種思想。

  心中疑惑    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

  我現在親近佛陀也聽聞了佛法,但是我心中這樣的一個結:到底有沒有來生?到底什麽是生命的真相?我還是很多疑惑。希望佛陀能夠為我發揮去證明,這一念心它不生滅的本性。

  至誠請問    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不但是我有這種的想法,今此法會大眾,只要是還沒有成就聖道的凡夫,都希望能夠聽聞這樣的道理。

  這是波斯匿王他在聽了前面二段的開顯見性以後的一個感想,從外道斷滅的思想來請佛陀開示。

  這二段的祈請,佛陀是先回答波斯匿王祈請,然後再回答阿難尊者的祈請。因為波斯匿王是顯問,他是直接的開口,所以佛陀對直接的部分先回答。

  子二、說示。(分二:丑一、明身有遷變。丑二、明性無生滅)

  丑一、明身有遷變。說明色身是遷流變化的。

  佛陀在前面七處破妄當中,佛陀破妄的態度是直接了當,破除我們這一念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說是覓心了不可得。但對身心世界的生滅相併沒有講得很清楚,只是直接把它破掉,而這一段對色身的遷流變化就講得很詳細。

  有生必滅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

  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陀在開示之前,問波斯匿王一個問題說:「我就就著你的色身來發明生滅跟不滅的道理(我們講「就路還家」)。就著因緣來開顯真理「借事顯理」。佛陀說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波斯匿王你認為你這一期生命的色身,是跟金剛一樣長住不朽壞?還是你這個色身它終究會變壞、會死亡呢?」波斯匿王回答說:「世尊!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我這一期的生命終究會從變滅,最後死亡,最後消失掉。

  也就是說波斯匿王理解,有生必有死,即使我這個波斯匿王有過去的福德力量貴為國王,但是也很難避免這樣的變化消滅。」

  這是波斯匿王的回答,佛陀針對於這樣的回答,再進一步的加以開解。

  徵定滅由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

  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

  佛陀進一步說:「波斯匿王!你現在的色身還存在,你怎麽知道會變滅?」

  佛陀的意思說:「波斯匿王!你根本就沒有死亡的經驗,你出生到現在,你都沒有死亡,都沒有消失過,你怎麽知道你的身體會消失呢?因為你沒有這個經驗嘛!」

  波斯匿王說:「世尊!我這個無常變壞之身,雖然我都沒有死亡,都一直存在,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沒有消失,但是我可以用智慧來觀察(注一)。我觀察,我不是用眼睛,我是用智慧觀察。我觀察我現前的色身有二種相貌:第一、念念遷謝、第二、新新不住(這是他對色身的理解)。新新不住(根據圓瑛法師註解)「新新不住」簡單的講就是我們的色身是前後變化的。圓瑛法師說:「前念叫作「舊」,後念叫作「新」。」你看你色身,昨天的色身叫做「舊」,舊的你,今天的色身是新的你。我們的色身它會從舊而變成新,然後新的東西又變成舊,又變成另外一個新,這就是一種前後變化。第二、它在變化當中又念念的遷謝,這就是一種前後的相續。前面是講變化相,這講相續,就是前念即滅後念即生;舊的一消失,新的馬上產生,他不會產生斷滅,它會有一種所謂相續的相貌出來。

  波斯匿王對色身的觀察,是透過比量的了解,他知道我的色身是一個變化相,是相續相。譬如香火,你把香插上去,我們感覺這香是不動,其實它是在變化,香它慢慢的燒、慢慢的燒,漸漸的就把炭的部分給燒掉了,它是慢慢的趨向殞亡,最後消失掉。所以我決定知道,我的色身總有一天會消滅、會窮盡,不可能像金剛不壞。」

  佛陀的印證:「如是!你對色身的觀察,念念遷謝,新新不住,這樣的一種變化相,相續相是正確的。」

  注一:智慧的觀察有二種:一種是現量,就是我親證,親自看到;聖人的心親證真理,證到我空法空的真理。二、比量,我沒有看到,但是我從理論上來推度。這以下的文都是波斯匿王一種比量,他觀念上一種智慧的推度。他說我觀察,我不是用眼睛,我是用智慧觀察。

  佛陀下一段是根據這樣的判斷再加以開示

  較量老少    「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ㄘㄡ)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前面波斯匿王講到他生命的一個相續變化,佛陀就要從相續變化中做一個比較。

  佛陀說:「大王!你現在的年齡已經慢慢的衰老(注一),你的外貌跟你孩童的時候相比有什麽不同呢?你說你變化,到底是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壞呢?」

  波斯匿王回答說:「世尊!我過去做孩子的時候,我皮膚的紋理非常豐澤光潤,小時候皮膚非常的好。我們講生命是變化的,是怎麽變?年紀慢慢長大以後,血氣非常的充滿,這就是變化,從年輕到壯年;而最後到這個衰老的年齡,為光陰所逼迫;我們的改變不是我們自己所願意的,被光陰所逼迫,而變成了衰耄(注二)。我現在已經六十二歲,慢慢到了衰耄的年齡,外表看起來已經非常的乾枯憔悴,已經沒有像前面那麽豐澤光潤;內在的精神也變得昏昧不清,頭髮漸漸白了,麵皮漸漸產生很多很多的皺紋,我在想,我再過也不太久了,現在的身心世界,

  怎麽能夠跟年輕時候比較呢?」

  根據波斯匿王的描述他的變化,是從年輕時期變到強盛時期,再從強盛時期變到一個衰老時期,身心世界變化是這樣變化的。

  注一:波斯匿王是跟佛陀同一天出生的,也就是說他現在是六十二歲了,佛陀也六十二歲

  注二:六十歲叫衰,七十歲叫老,八十歲叫耄。

  佛陀對這麽一個比較粗的變化,他又繼續的追問。

  詳述變相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惟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陀說:「大王!你的外表的色身,內在的精神的變化,應該不是突然間變化的吧?你說你現在慢慢老了,形色枯悴,精神昏昧,應該不是突然產生的吧?」波斯匿王說:「世尊!是的,我的身心世界的變化,是由很多很多微細的小變化構成一個大變化。而這樣的小變化其實微細來說,我實在是沒有感覺的。就像古人常說:就像草裡的冬瓜,不見其大,但是漸漸在長。你看冬瓜今天這麽大,明天也這麽大,其實它每一秒都在長大,這變化是剎那剎那的變化。所以我對這變化其實是很難感覺出來的。總而言之,是由寒暑一年一年的過去,慢慢的慢慢的到現在六十二歲,從很多很多小變化,構成一個大變化。這變化是什麽相貌呢?我記得我在二十歲的時候,那時候叫年少,我的容貌已經老了十歲,二十歲跟十歲比已經比較老;三十歲又比二十歲更衰老,現在是六十二歲,觀察五十歲的時候,五十歲還算是強壯。」波斯匿王的結論:「人出生以後是一天一天的衰老,衰老現象他是用十年來做一個判斷。」(以下是細分)「世尊!我看到這微細的變化,這樣衰老的遷變,這樣中間的遷流變化,前面是約著十年。假設我能夠很微細的根據智慧來觀察,其實我們的變化何止是一紀(十二年),應該是一年一年在變化,也不只一年在變化,應該一個月一個月在變化,當然也不只一個月是一天,乃至於我把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可以觀察到我的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是念念之間都沒有停止的,生命就像水流是動態。所以我知道我的身心世界,從動態的變化,我感到我一天天的衰老,所以我得到一個結論,我有一天一定會死亡。」

  波斯匿王在佛陀的追問之下,把他整個生命變化的情況說出來。

  這段的經文雖然是出自波斯匿王之口,但是得到佛陀的印證。

  ○88這段的因緣觀,它講到二個觀念是值得我們一提的,一個是諸行無常,一個是諸法無我。

  「無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前後變化的,而這變化從經文上來看,是剎那剎那念念之間的變化。譬如你說我現在怎麽樣,其實你講這個「我」已經是前一剎那的我,現在的我又是一個新的我。所以我們的生命是怎麽樣?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不是靜態的,生滅沒有所謂的靜態,除了真如本性以外都在動,所有的因緣都在動;所以我們要覺悟,我們是活在一個變化動態的環境,這叫「諸行無常」。

  第二,「諸法無我」,這就比較可怕,它在變化的時候,你做不了主。你說我不要變化,不可能!當你出生的時候,你對你身心世界的變化你做不了主。

  佛法的觀念是這樣,我們對今生是做不了主,但是我們來生做得了主。佛法告訴我們要活在未來,因為來生可以創造,它還沒有出現,但是今生的時候,那個業大概都成熟了,要變化有限,「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因為你這個業造了,它在阿賴耶識當中它就要釋放出來。所以我們這個今生是無我的,你很難主宰的,所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這段經文蕅益大師說:「這一段如果我們好好的體會,能夠產生出離心。」因為佛教的「苦諦」是從無常無我安立的。

  什麽叫「苦諦」?什麽叫做生命的苦呢?

  是我們對眼前的因緣,我們沒辦法掌控。你看我們現在還不錯啊!身體健康,今天中午還吃得到飯啊!但是問題點在哪裡?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事。

  所以當我們在有漏生命的時候,我們跟聖人有一個差別就是,聖人的安樂是決定的安樂,我們凡夫的安樂是不決定的,現在會出現明天就消失,明天可能破壞了,沒有主宰性。所以「苦」的意思就是不安穩。

  這地方是說明從變化當中,產生一個出離心。這地方也講出一個消息,其實我們的變化還有相續,生命的變化還會相續。

  諸位有沒有想到你來生會變怎麽樣?

  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得到二個結論:一、我們來生跟今生會不一樣,會變化,但是也有一些相似點;其實我們看昨天跟今天比較你就知道,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是有變化,但也有幾分相似,它變化又有點相似。所以來生的我肯定跟今生不一樣,但是有幾分相同,就像水流一樣,你看這水流流到後面跟前面不一樣,但是味道有幾分相似,這就是生命觀。這個地方所強調的觀念是無常變化,色身是無常變化的,我們能夠對現前的因緣產生出離。

  丑二、明性無生滅

  在變化當中其實我們有一個不變化的,就是我們見聞嗅嚐覺知,這六根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

  見性不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佛陀聽完波斯匿王的報告以後,佛陀問大王說:「你能夠如實的看到你的身心世界是遷流變化永遠不停止的,所以你能夠得到一個結論,你的色身,終將消滅,這也是正確的;你進一步的也能夠體會到,當你的色身消滅的時候,當你現在的色身在變化的時候,有一個不生不滅的不會變化的本性嗎?你知道這個道理嗎?」這時波斯匿王說:「我不知道,我只看到變化的相狀,我沒有看到不生滅的本性,這一部份我是沒有看到的。」佛陀說:「你只看到生命的一部份,沒有看到生命另外一個沒有變化的部分,我現在開顯讓你知道,在另一部份不生不滅、不會有變化的本性。」佛陀從變化當中開顯不變化。

  彰顯不變

  所見    「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ㄧㄝ)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前面波斯匿王在描述他色身變化的時候,佛陀都沒有開口,只講一個「如是」表示同意。但是因為波斯匿王看的生命是一個局部的生命,看到變化的生命,沒有看到一個不變化的生命,佛陀這時候要點醒他:「波斯匿王!你回憶你在幾歲的時候就見到了恆河呢?」波斯匿王回憶著說:「我在三歲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帶著我去拜見耆婆天(長壽天)。在印度的習俗,小孩子在三歲的時候,一定要去拜見長壽天,來祈求生命的平安、快樂。雖然波斯匿王身為王族,他也不能避免這個習俗。在拜見長壽天的過程,經過了恆河水,那時候我的母親就告訴我,說這個就是恆河。所以三歲的時候,我的眼睛,或者說我的內心,就能夠看到恆河,就能夠感受到恆河的存在。」佛陀說:「大王!正如你所說的,你前面說這個色身在二十歲的時候衰老於十歲,乃至於六十歲的時候也衰老於五十歲,一年一月一日乃至在念念之間,色身是遷流變化的。那麽你三歲的時候見到了恆河,到了你十三歲的時候見到了恆河,經過了十年,那麽這十年當中恆河的水,到底有沒有什麽變化?」波斯匿王說:「恆河的水我十三歲去看它,就跟三歲的時候看它完全一樣都沒有變化,乃至於到了六十歲,我去看恆河的水也都沒有變化。」

  (補充說明)

  水有二種:第一個從外表來說它的水質當然變化。恆河水在印度叫聖水,也就是說只要有人到恆河去洗澡,就能夠消業障,能夠生天的。很多人為了消業障,就整天去恆河洗澡,當然污垢越來越多,水質越來越髒、越來越污穢,這是變化的。但是那個濕性是沒有變化,身為一個水它永遠是濕性的。你看我們講地水火風,火永遠都是熱性的,不管是大是小它的體質是熱性的。這水本身它的水質變化了,但是那濕性是沒有改變的。這是一個消息,可見得在生命當中,有些變化有些是不變化的,佛陀從這個地方已經透露一個消息出來了,水質改變,濕性沒有變,所以我們看生命要看到二面性,看到它的作用的變化,還要看到它的體性是不變的。這是大乘佛法的雙向思考。

  12m018m    講義第三十六面

  這科講到「明見性無生滅。」這科的由來是波斯匿王,他見到外道所謂的此生死後斷滅,就是人死了以後就像燈消失一樣,人死如燈滅,從斷滅的恐怖來祈請佛陀開示。佛陀在開示當中先讓波斯匿王把生滅的相顯出來,的確生命是有它生滅變化的一面,這個是事實。前面是把生滅相現出來,佛陀在講完生滅相的時候,就問波斯匿王說:「你知道還有不生滅的東西嗎?」波斯匿王說他不知道。所以這時佛陀就從生滅的因緣當中,同時有一個不生滅的體性開顯出來。

  前面是約著所見的恆河。你看你三歲的時候見到了恆河,到你十三歲乃至到六十二歲時候,你身體變化很大,但是恆河的水,一點都沒有改變,「濕性」依舊,它的濕性是沒有改變的。這是第一點,是約著所見之境,這以下是約著能見之心來作說明。

  能見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陀說:「你現在深自感傷,你現在年紀也大了,頭髮也白了,麵皮產生很多的皺紋,這髮白面皺的狀態是從童年的時候就開始了,不是到了六十二歲才突然間變化;你自己講到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可停住,這是你色身的一個狀態。那麽你用你這樣剎那剎那變化的眼耳鼻舌身,這樣的六根去觀察恆河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觀察恆河的那個「見性」,能夠見到恆河那「見」的體性,能見的體性它有沒有所謂年少、年老的差別呢?」波斯匿王說:「不也,世尊!我能見的見性是沒有差別。」

  這段等於是把我們生命當中,什麽是生命變化的,什麽是不生滅的把它釐清。

  蕅益大師在這段經文當中,他的註解上說:「佛陀在開顯不生滅的時候,是用對比的方式,所謂「借事顯理」。」因為蕅祖說:「不生滅的本性是很難理解,我們根本沒辦法見到不生滅,所以必須假借一個存在的事情。」你看恆河的水是變化的,你看濕性沒有變化,從這道理來類推,你的身心世界變化,但是你在這身心世界變化當中,你那個眼耳鼻舌身意,見聞嗅嚐覺知,這功能慢慢的衰退,但是見聞嗅嚐覺知那個見性、聞性、嗅性…這本身是沒有改變的。所以我們在開顯見性的時候,一定用對比的方式,假借生滅的因緣來開顯不生滅的本性。這段經文的意思是這樣的。

  佛陀把生滅的因緣跟不生滅的本性開顯出來以後,佛陀就正式的回答,波斯匿王有關生命相續的問題。

  正述二性    前面佛陀透過問答的方式,把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開顯出來,以下佛陀正示來回答,波斯匿王所提的所謂生命死亡以後的問題。

  因皺而變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

  佛陀說:「大王!你現在的麵皮變皺了,精神也比較衰退了,但是你能見到一切法的那個見精、那個見分、那個體性,是沒有變化的。所以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會變皺的會衰老的這個是變化,不會變皺的是沒有變化。」

  這段經文,佛陀要我們在觀你的身心世界,要分成二部分觀察;所以大乘佛法在觀事情是雙方面的:一個是變化的、會產生皺紋的;一個是不會變化的,沒有皺紋的。我們對身心世界要全面的觀察。

  由變故滅  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我們要知道只要會變化,這個東西就會消失;你看這個東西會變化,你就知道這個東西一定會消失。只要一個東西不變化的,它就不會消失;因為它既然無生,它也就不會有滅(這是非常重要的道理)。這種從來沒有生,未來也不會滅的,這種不生不滅的見性,怎麽會受著我們一期生命,隨我們的生命而生,隨我們的生命而死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生命死亡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它不死亡的,因為它沒有變化,它當然不會死亡;既然我們的生命死亡以後,我們的色身消失以後,還有一個東西不消失,那你怎麽還相信末伽梨(注一),這種外道的斷滅見,都說我們的生命死掉以後就全部消失了!」

  這段佛陀的結論是說:「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有些東西是消失了,只要會變化的東西都消失了,有一個東西是不會消失的,沒有變化的它就不會消失。」

  所以我們在觀察人身,他是有一個暫時性的因緣,還有恆久性的因緣,大乘佛法是這樣觀察的。這一段是佛陀的總結「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這是佛陀給他的一個答桉。

  注一:六師外道其中一個,他提出無因緣論,生命是沒有因緣的,這種無因緣論也是被判作斷滅見;六師外道有三個都是斷滅見,迦旃延、毗羅胝子、末伽梨等都是斷滅的思想。

  波斯匿王聽到這個答桉以後,他的心情怎麽樣?

  子三、 領悟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聽到佛陀講到有些東西會生滅,有些東西不生滅以後,他就深深的相信,我們色身變化以後不會斷滅,還會得到一個生命,就是棄捨這個生命以後,因為我們還有一個不生滅的性,這個不生滅的性,就會創造另外一個生命,所以生命絕對不會斷滅。這時候跟法會大眾,聽到有來生的觀念,聽到有無量生命的觀念,聽到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生命,他踴躍歡喜(踴躍。好像高興得跳起來),得未曾有。

  為什麽「得未曾有」呢?○89因為波斯匿王他對來生到底存不存在,到底死了以後是不是完全斷滅,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結、一個疑惑,這時佛陀將他的結解開了,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歡喜。

  「歡喜」的意思,古德在這地方的註解說:「波斯匿王是示現一個凡夫,也就是一個沒有出離心,修習人天乘的凡夫,所以他造了很多善業,他護持三寶。

  他造了善業要干什麽呢?

  他希望依止這個善業,來生來受用,創造一個來生安樂的果報,他是這種心情;那麽假設沒有來生,那麽他今生所造的善業就沒有用了。他之所以歡喜,他知道他的善業不失。

  我們講生命的相續,來自於業力的相續,如果你今生所造的業不能夠貫穿到來生,那你生命就不會相續,所以,一定是你今生在造的業,當你死亡以後,這個業他能夠在死亡當中繼續通過去。死亡到了時後,把我們身心世界破壞了,但是你所造的業,這個業性沒有被破壞,它怎麽樣?它繼續的通過死亡,到來生去受用。所以我們要看到生滅的部分,也要看到不生滅的部分。」

  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剛開始在看生命的時候,先從變化開始看起,生命就像一個水流,我們看水流先看它的外表,從外表我們得到二個結論:一個是它變化的,一個是它相續的。一般來說人天乘根性的眾生,他看到相續的一部份,他沒有出離心,他知道有來生;所以他從來生當中,他產生一個增上心,他積集善業,創造美好的來生,他看的是生命的相續。

  二乘人是看到生命的變化無常,他是比較偏空的,因為他看到無常變化,所以他就產生一種極度的厭離,因為這個變化讓我感到沒有安全感,變化的本質就是痛苦,所以聲聞人看到無常的變化產生出離心,修四念處,成就偏空涅槃。

  大乘佛法他是從一個變化當中,看到另外一個不變化的本性。就是看到水流的變化,他又看到它的濕性,清淨本性是沒有變化的。所以從清淨本性當中,產生一種荷擔菩提心,荷擔眾生的一種菩提願望,上求下化。假設生命都只有變化的一部份,那麽菩薩不必發菩提心,發出離心就好。

  這在整個大乘佛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只是看到生命變化的一部份,你很難發菩提心。你為什麽發菩提心呢?生命都是變化的,變化以後你就死亡,死亡以後就偏空就涅槃,什麽都沒有,那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今天我們從這個地方看這個觀念「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我們看到經文,佛陀不斷的告訴在我們一個生命觀,你今天要走大乘佛法,你要訓練自己雙向思考,生命有變化的部分,讓我們產生出離心,有所放下,但是生命當中有它永恆的部分,讓我們有所承當。

  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講話很少講單方面,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當。因為他看到的生命是二部份,有變化的一部份、不變化的一部份。這個就是大乘佛法,為什麽他說能夠「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能夠無住又生心,生心又無住?因為大乘佛法看到生命是看到二方面,智慧引導一個人的行為。

  我們從這段經文當中,其實波斯匿王所覺悟的沒有那麽深,其實他覺悟不到、看不到真如本性,他只是相信有來生,看到在死亡到達的時候有些東西是不受死亡破壞,能夠貫穿死亡,包括業力、包括你六根的本性,所以他知道有來生,他感到很安慰,他的覺悟只是這樣子而已。

  這一段是佛陀對波斯匿王,對於斷滅見的祈請而開示。

  癸四、約垂手顯見性無減(分二:子一、疑問。子二、示答)

  這一段佛陀就正式回答阿難尊者的問題。「垂手」就是佛陀的手臂,上指於空,下指於地,可以說是上下的垂手,來開顯見性是沒有增減。

  十番顯見前面的三番,都是把真妄做一個很清楚的切割,真實的東西是不變化的,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可以說是破妄顯真。你看我們前面三段都是把盜賊跟主人做非常清楚的釐清。但是這一段以後就不太一樣了,佛陀開始發明真妄不二的道理,其實賊就是主人,主人也可能會變成賊。那麽問題在哪裡呢?就在迷悟的差別,你迷的時候全部是盜賊,你覺悟的時候盜賊全部變成主人。

  這一段不容易理解,已經慢慢達到真妄不二的道理,當然不容易理解的東西佛陀是有善巧的。

  子一、疑問。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佛陀在前面講過,在生命的變化當中有一個不變化的本性的時候,阿難尊者有一個疑惑,他就從座位當中站起來,禮佛合掌,長跪而白告佛陀說:「佛陀!假設我們六根門中這見聞嗅嚐覺知,它的本性是不生滅的,是本來清淨。那麽佛陀為什麽在前面的文,訶責我們生死凡夫是無始劫來遺失了真如本性,生起煩惱,顛倒行事,造作罪業,最後自取流轉?希望佛陀能夠興起大悲心,為我等來開示我心中的疑惑,來洗滌我心中的塵垢。」

  這段經文古德的意思說:「阿難尊者聽到面的經文說「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有生滅跟不生滅。這個道理跟前面的第三十三面,佛陀訶責我們,說我們的心是念念生滅,顛倒行事,認物為己,最後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他的意思是說,既然我們的本性是不生滅的,那麽為什麽佛陀說我們是凡夫眾生呢? 他提出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早就成佛了,為什麽我們還是個凡夫?」

  子二、示答(分二:丑一、順世立喻。丑二、正以法合)

  丑一、順世立喻。

  佛陀先隨順世俗的因緣,安立一個譬喻,因為佛陀曾經說:「諸有智者,要有譬喻才能開悟!」用簡單的譬喻來開顯深妙的道理。

  示臂倒相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佛陀在開顯道理之前,佛陀做一個動作,把金色臂垂下來,使令這五輪手指,指向於大地,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看到我的手臂下指於地,我這母陀羅手(寶印之手),下指於地,這樣的相是端正相還是顛倒相呢?」阿難尊者說:「世間的眾生都是以下垂之相為顛倒相,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端正相或顛倒相。」

  這段古德的註解釋說:「因為阿難尊者在七處破妄當中,多番的被佛陀所破斥、所訶責,現在對自己沒什麽信心,所以他不敢說他自己的意思,他說是世間眾生的想法,其實就是他的想法,只是他不敢明確的表達。」

  定臂正相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佛告阿難說:「我把手臂下指於地是顛倒相,那麽什麽是端正相呢?」阿難尊者說:「如來您把這手臂豎起來,把這細白柔軟的手上指於虛空,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端正之相。」

  到現在佛陀現出二個相狀:一、顛倒相,二、端正相。但是諸位有沒有感覺到手臂沒有改變,是同一個手臂?同一個手臂可以見出端正相,同一個手臂也可以見出顛倒相,這個就是佛陀所要表示的。

  顛倒非失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佛陀豎起手臂以後上指於空,告阿難尊者說:「事實上這手臂的顛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一個首尾的交換,上下手臂的交換,這手臂一點都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也就是說如此二種的端正相與顛倒相,對世間人來說,它只是一種瞻視(向上仰望叫瞻。向下的俯視叫視。)也就是說,顛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上下相狀不同而已,一種向上跟向下的差別如此而已。」

  ○90在前面的經文,佛陀對於生滅相跟不生滅相,是很清楚的釐清。生滅的東西,只要變化的東西它總有一天會在我們生命消失,它是一個暫時的因緣。暫時的因緣在大乘佛法就是說,這個東西你要放下。不生滅的東西,它不會變化,是一個永恆的東西,這是你要追求的。

  剛開始佛陀是這樣開示的,但到這個地方佛陀講到見性的時候,就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其實生滅的東西跟不生滅的東西是同一個東西。

  「不二法門」是很難理解的,妄想跟真心,古人說:「不隔一條線。」這是很難理解的。很難理解的東西,佛陀必須用譬喻的方式。因為手臂向上跟向下是同一個手臂,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理解。所以這譬喻就是用一個淺顯的事情,來譬喻一個深妙的道理。所謂佛陀他的本性跟我們眾生的本性是不二的,只是祂的因緣不同,他覺悟了,祂覺悟以後,祂依止覺悟的心開展出祂波羅蜜的功德,顯現出萬德莊嚴。我們的本性因為迷惑了,所以產生了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把雜染因緣跟清淨因緣二個都把它回歸到原點的時候,其實我們的本性跟佛的本性是不二的,是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顯出一個手臂是端正相,一個是顛倒相,這是一個作用;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看顛倒相,也不看端正相,把這手臂回歸到原點的時候,就是一個手臂,就是一個手臂它顯出二個相狀。

  我們今天也可以把我們眾生跟佛陀做一個比較,我們今天創造出一個惑業苦的因緣,佛陀創造的是法身、解脫、般若的因緣,但當這二個因緣都把它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我們二個是同一個本性。整個十法界,整個原點是一個,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的原點。整個大乘佛法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我們可以重新開始,我們可以做生命的改造。這就是所謂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道理。

  丑二、正以法合(分三:寅一、直舉法合。寅二、敕令諦觀。寅三、備明倒因)

  寅一、直舉法合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佛陀說:「我們這個身,這個身其實包括心,我們的五蘊身心。我們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舉手投足都是跟煩惱障、業障、報障相應,這就是我們的身心。跟如來的清淨法身,什麽是清淨法身呢?《唯識學》上說: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佛陀的身心世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解脫、都是安樂相應;我們的身心世界舉手投足一動都是痛苦、都是障礙。把這二個身心世界一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如來這大功德法身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正徧知」的關係。

  「正徧知」是佛陀的十種通號,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正」是講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夠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後得智」是通達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來善巧的度化眾生,他受用的智慧。「正知跟徧知」等於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說佛陀大功德的法身,是由二種智慧所成就,根本、後得智。那麽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怎麽成就呢?是由於顛倒的攀緣心,我們剛開始迷惑,然後取著,然後到處亂動,動到最後就產生煩惱障、業障、報障的痛苦。

  這段經文他所要詮釋的是說,為什麽同樣一個清淨本性,它會有二種結果呢?一個是清淨法身,一個是五蘊身心;因為佛陀依止智慧,我們依止顛倒的心,差別在這個地方。

  前面所要發明的是一個「不二」,端正相跟顛倒相是同一個手臂,可以說是「攝事歸理」;但是佛陀害怕阿難尊者會「執理廢事」。所以他就開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然本性一樣,但是迷悟的不同,還是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緣還是不同。這當中就是因為智慧的觀照,或依止自己顛倒的妄想。所以我們可得到一個結論:我們跟佛陀在起心動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樣的。

  寅二、敕令諦觀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佛陀將佛陀的清淨法身跟凡夫的五蘊身心的相貌講出來以後,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現在應該詳細的觀察、如實的觀察,我們之所以變成凡夫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礙,佛陀之所以成就清淨法身,成就解脫安樂。這二種你好好比較,到底這顛倒的名稱由來,跟它產生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說好端端的我們為什麽就變成這個樣子呢?為什麽我們會產生五蘊身心這個障礙呢?它的生起點在哪裡呢?它的名稱由來在哪裡?」這時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他們的表達是瞪瞢瞻佛(瞪就是二眼直直的看前面;矇是心中充滿的疑惑),二個眼睛直視心中充滿疑惑,來瞻仰佛陀,而且眼睛也不轉動。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身心世界怎麽會有顛倒,為什麽我們會流轉,為什麽變成五蘊身心,他們根本不知道原因。

  蕅祖說:「這段經文,佛陀是用問的方式,希望阿難尊者能夠恍然自悟,但是阿難尊者積迷於久,而不自知。我們怎麽知道阿難尊者不知道呢?因為他表現出來是一個:瞪瞢瞻佛,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不知道顛倒在哪裡,所以還得要仰仗佛陀的回答。」

  寅三、備明倒因   完備的很詳細的說明,我們之所以產生顛倒的原因。

  (分二:卯一、示無倒性。不顛倒的體性。卯二、示顛倒相  顛倒的相狀)

  卯一、示無倒性。不顛倒的體性。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徧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我們今天要怎麽樣不顛倒的去看人身呢?佛陀講出來,什麽標準叫不顛倒。

  「佛興大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因為前面佛陀問阿難尊者,身心顛倒所在,阿難尊者可以說是,瞪瞢瞻佛,不知所措,他根本就不知道祈請。在沒有祈請之下佛陀有因緣還是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主動的回答。所以叫作佛陀興起大慈悲心。

  佛陀興起大慈悲心哀愍阿難尊者跟與會大眾,就發動了海潮音。「海潮音」佛陀的法音,譬如大海的潮浪,是應時而至,海潮什麽時候漲潮,什麽時候退潮它是有一定的時機。這地方是比喻佛陀的說法是,應時應機而說,絕對不失其時,該說的時候會說,不該說的時候佛陀默然,所以佛陀的說法就像海潮音一樣,告訴 與會大眾:「善男子!我把過去常宣說的法門宣說出來。佛陀先講為實施權,把《唯識》的權法講出來。佛陀說我過去曾經講過一個觀念:『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身為一個方便的教法,佛陀對生命的解釋,他把生命分成五個部份:一、色法,色法就是有滯礙,譬如說你這個桌子在這個地方,你擺了桌子就不能擺椅子,它有滯礙,它互相會障礙。這地方包括我們身心世界的五根六塵。二、心法:心法的特色就是明了分別,當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它會產生很多的感受、想法,明了分別,講精神狀態,這地方講到八識的心王。三、諸緣,諸緣是引生色心諸法的因緣。譬如色法是二緣生要有親因緣(要有種子),要有增上緣,產生色法。心法是四緣生,要有親因緣,要有所緣緣,要有增上緣,等無間緣,這是產生色心諸法的因緣。色心諸法會相互作用,產生作用的時候會產生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所,善惡的功能。產生功能以後,就創造不同的身心世界差別的分位,就是諸所緣法(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在描述身心世界的差別分位的一個專有名詞)。簡單來說這五個法就是「色心諸法」,我們的生命其實就是一個能分別的心、一個所分別的色、所分別的境,這二個色心諸法在相互作用。  在《唯識學》的角度來說,這整個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現,是我們這一念的心,這個地方的「心」是誰呢?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在《唯識學》叫我愛執藏。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一個根本,或者講一個倉庫。譬如我剛剛造了一個業,我剛剛去拜了八十八佛,我拜完以後,這個業造好了。那業跑哪裡去了?誰來保存它?那麽我死亡以後,怎麽這個業能夠從今生跑到來生去呢?那一定要有個東西把它保存,那這東西誰保存?就是阿賴耶識,就是我愛執藏。這是一個很微細很微細的俱生我執,也就是《唯識學》上說整個生死雜染的根本,所以其實《唯識學》要破的就是破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它的作用有二種情況:第一、它能夠種子生起現行,所謂的"去後來先作主公",當阿賴耶識在我們生命投胎的時候,它第一個把種子釋放出來,將你前生所造的善惡的種子,在今生慢慢的釋放出來,種子起現行,釋放果報。  第二、你今生造了很多業,這現行又變成種子,又現起又薰種子,它又把你今生所造的業把它吸收起來。所以阿賴耶識身為一個生命的根本,第一個它釋放業力,第二個把你今生所造新的業再把它保存回去。所以構成業力的相續,又構成生命的相續,所以為什麽會有來生,因為有阿賴耶識。

  身為一個「我愛執藏」,阿賴耶識就把這色心諸法,不斷的把它釋放出來,你造作以後心法攀緣色法,又造了很多業,又把它收回來,當來生繼續用。  那麽為什麽我們會有來生?因為我們不斷的就這樣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相互的輾轉相續。這就是我們在《唯識學》所學的教理。但到《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佛陀開顯真實相,事實上我們的身心世界,在阿賴耶識的背後還有一個主人翁,就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唯識學》所要做的就是,破阿賴耶識恢復到本來面目。○91我們前面經常講「逆流造性」逆生死流,也就是破壞生死流,去觀照我們的真如本性。

  什麽叫順生死流呢?

  阿賴耶識我們前面說過,它把種子顯現出很多的因緣,你順著這個因緣去走,那就完了! 你應該跟誰怎麽樣,應該跟他怎麽樣、應該怎麽樣…你順著過去的業力去走,那你就是順生死流,你大概你的人生被過去都決定了,我們一個人就活在過去了。

  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心怎麽樣呢?迴光返照,經常觀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不迷、不取、不動」,不要亂動。不要亂動的時候你的因緣是怎麽樣?它業力是一個生滅的,它業力過去以後你的因緣就消失掉了,你就能夠找到你的本性。

  我們向外攀緣就被阿賴耶識牽著走,我們的生命有二種選擇:第一個你跟著阿賴耶識走,它要你怎麽樣,你就怎麽樣,所以阿賴耶識叫「業識」它就是業力的大本營;第二個是我跟阿賴耶識抗拒,我就觀照「不迷、不取、不動」這時候你的業就開始轉變了,阿賴耶識再也不能控制你。

  所以你要順著阿賴耶識走,那麽五蘊身心就出現了,你要能夠破壞阿賴耶識、觀照阿賴耶識,本自不生,本自不滅,那麽這個時候你就能夠把阿賴耶識破壞掉,轉成清淨法身。

  但是我們不能離開阿賴耶識,所以《愣嚴經》它一再告訴你一個觀念「真跟妄」是不同的,一個是不生滅,一個是生滅,但是你要從妄回到真,你還要依止妄、依止生滅「就路還家」。

  你說我把現在的身心世界全部都不要了,外道說的無想定,我把整個身心全部停下來進入想,那你的真如本性也沒有了。因為真住在妄當中,你就是在妄當中你就是隨順它,然後觀照它,不迷、不取、不動,才能夠回家,你把這些生滅的因緣都斷掉了,你也回不了家了。

  倓虛老和尚講出一個偈頌,值得大家深思。倓虛老和尚有一次在山中打坐,他打完坐出來他講一個偈頌說:「眼觀青山數十里,青山內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識,不識己者是自己。」

  我們看到眼觀青山數十里,然這青山都不是外面的東西,都是我心中顯現的,都是我的本來面目。我為什麽會變這樣呢?只因自己不相識,我們沒辦法回歸本性,所以迷惑了,所以把自己跟身心世界分開了。應該怎麽辦呢?」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在打妄想在迷惑,迷惑那個人是誰呢?迷惑者誰?不識己者,一個迷惑顛倒的心是誰?就是自己,迷惑那個打妄想的心就是你的真心。「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句話值得我們參:我現在打妄想,誰在打妄想,其實就是真如本性在打妄想嘛!離開了真如本性我們沒有作用的嘛!只是它迷了。所以你要知道「不識己者是自己」你的本來面目就在妄想中去找,但是你要有智慧的觀照。

  你看佛陀在開顯不顛倒性的時候,他也是順著因緣,你看我們有身心世界,有很多善惡的造作,創造一個阿賴耶識,最後把阿賴耶識「啪」破壞以後,回歸到清淨本性。這個就是一個還滅的因緣「不識己者」當我們迷惑顛倒的時候,就是「它」,當你覺悟的時候還是「它」嘛!

  我希望大家好好體會,你有志於走大乘佛法,什麽叫作「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個你要好好體會、要好好體會。為什麽說打妄想的就是真如?打妄想是誰?就是你本來的面目。

  12m019m    講義第三十八面

  卯二、示顛倒相

  ○92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點的類似,但是它的目標是完全不同的。世間的學問它只是增長一種生命的知識,佛法的修學它是要得到一種真實的受用,它是要能改造生命離苦得樂的。當然當我們談到生命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跟我們的內心是有關係的,所以要改造生命當然就是要改造我們的心念、調伏我們的心念。

  但是當我們開始去注意我們的念頭的時候,我們發覺不得了,這個念頭變化多端不可捉摸,變化太厲害了!你看我們有時候起一個很強烈的善業,發菩提心要廣度眾生,有時候生起一個非常粗重的惡念,想要傷害自己、傷害別人,而最可怕的就是這個善念跟惡念都是同一個念頭髮出來的。

  印光大師說:「秦檜的前生是雁盪山的一個苦行僧,第二生秦檜變成追求名利的政客。」所以我們很難想像秦檜他這種名利心這麽重的人,他前生是個持戒清淨的苦行僧,我們很難想像的,但是就是同一個念頭表現出來的。

  我們對心念是…當我們調伏它的時候我們發覺根本做不了主,你把它調好它又變化、調好它又變化。所以我們有時候覺得那該怎麽辦呢?

  我們就是沒有找到真正的根源,我們的心同時是一個魔鬼,也同時一個慈悲的佛陀。之所以會變成這麽不可捉摸,這當中有一個原因的,這個原因我們沒辦法突破,我們就永遠沒辦法去掌控它,是它掌控你,它要怎麽樣,它就怎麽樣。

  從本經的觀念來說,我們今天的心會變成這麽樣的多元化的不可捉摸,因為我們明了的心中有一念的迷惑,迷真起妄,我們迷失了本性,所以我們開始隨順妄想。這個妄想就是攀緣心,我們那一念迷惑的心使令我們忘了我是誰,忘了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開始用攀緣心攀緣外境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受外境的影響,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了。當我們的心變成攀緣心的時候,它非常可怕了,它遇到一個不好的環境它就開始變成邪惡,它來到一個好的環境它變成正常,你控制不了自己,因為它開始向外攀緣。

  在本經的開示當中,你現在要修行它之前,你現在要調整它,你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因為它無始劫來都是這樣變化多端,它是不受別人管束的,你拿它沒辦法。

  那麽怎麽辦呢?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你不要管它,你管不了它的。我們講到先成就不變之體,所以我們第一件事情先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它的本來面目,所謂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本來面目;從生滅當中先找到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

  我們可以這樣子講:一個人行菩薩道,你看這個人行菩薩道他開始是動盪不安,一下子起煩惱,一下子菩提心很強,這種人都沒有真正安住。一個人真正找到自己的家以後,他的身心世界就安定下來,外境怎麽樣的吹,風怎麽樣的動,他就走他該走的路。一個人真正的菩薩道,真正的安住,是要能夠找到不變的體,他整個身心世界穩定下來了。從不變當中開始修它的作用「隨緣」借假修真,在這麽多的因緣當中,假借這因緣干什麽呢?一方面積功累德成就菩薩的萬德莊嚴,一方面度化眾生,借假修真。

  本經講了十卷就是在講怎麽來調伏你這一念心,它告訴你第一個,你沒辦法調伏它的,因為它太厲害了,你只能夠先把自己安定下來,找到你生命的本體,然後從本體當中再出來,這個時候從隨緣當中積功累德。

  我們到時候會講到《首愣嚴王三昧》的修行就是二個內涵,第一個成就不變,第二個成就隨緣,最後的目標是萬德莊嚴。我們現在第一件事情先找到不變,不變當中本經講到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這個地方所要描述的觀念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這一科的示顛倒相,就是講到十番顯見的第四科「約垂手顯見性無減。」這一科前面的大意是佛陀用手臂上指於空,表示一種端正相,下指於地,表示顛倒相,表示我們眾生同一個手臂,因為迷悟的差別,當我們覺悟的時候,它是很正常的,當我們顛倒的時候,它是不受控制的顛倒相,但是它是同一個手臂。

  (複習)示無顛倒性。

  佛陀說:「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這地方的問題有二個重點:第一、「色、心諸法」。我們一個生命體它是有物質的色法跟精神的心法,那這「色、心、諸法」是怎麽來的呢?是唯心所現。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是它有出現二個「心」,第一個是唯心所現的心,這個「心」是第八識,根本識,我們講俱生的無明,或者講俱生的我執,在《唯識學》叫我愛執藏的阿賴耶識,這是唯心所現。 身為一個根本識,它的重點就是它有很多的業力,它變現我們這一期的身心世界,變成一個男人,變成一個女人,變成一個螞蟻的身心世界。好!那麽我們今生就用我們現在這一期的身心世界來造業,就變成前面的「色心諸法」,這個「心」是第六意識。這時候就講到生命的互動,第八識創造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在造業的時候又改變第八識,因為它又把這業力又薰回到第八識,又改變第八識,第八識又創造一個新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造了業以後又回薰第八識,又改變第八識…。造成一個所謂生命的二次循環,第八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第六意識又改變第八識,構成一個輪迴的生命相續。這地方的重點:A改變B,B又改變A,那這怎麽辦?什麽時候是個頭呢?這時候誰要先改變呢?第六意識要先改變,因為第八識沒辦法改變自己。所以這時候我們第六意識開始聽聞佛法,面對這一切因緣的時候,當我們得到這一期身心世界的時候《愣嚴經》說的不迷、不取、不動。這麽多變化的因緣你開始覺悟了,開始觀照了,身心開始不隨外境所動。這時當你安住在《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你不隨外境所動的時候,這阿賴耶識就開始慢慢慢慢的消失。我們生命的本體,你不跟它互動,它就會慢慢消失,阿賴耶識就慢慢的轉識成智,最後阿賴耶識轉成「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佛陀說我們今天的不顛倒,就是在這生滅的因緣當中,你要能夠生起『首愣嚴王止觀』。在大乘起信論上說:「斷相續心,破和合識。」你只要不隨它轉,它就改變,阿賴耶識就改變。

  這地方講到「不迷、不取、不動」的止觀,就可以把雜染的阿賴耶識,就轉成「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的一個寂常心性。這是講到不顛倒,覺悟的狀態。以下講我們凡夫迷惑顛倒的相貌。

  卯二、示顛倒相

  遺真起妄    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這段是講到迷真起妄,我們迷失了真如本性而生起妄想,這就是我們身心世界最初的一個障礙,我們講根本無明。

  「云何」就是為什麽。古德說:「「云何」有訶責的意思。」意思是說:好端端的一個真如本性,你就不在那個地方安住,你一定要向外攀緣,就是「云何」。

  如等眾生為什麽你會遺失我們的本來面目?本妙,為什麽叫作「妙」呢?

  古德說:「因為真如本性,是不假修行,本自圓成。」它那個清淨,不是你修行以後它才清淨,它本來就清淨,你不管怎麽弄,它永遠是清淨,因為它不是修成,這叫作「妙」不可思議。  這本妙的心性,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寶明妙性」是指它的體性,「寶」尊貴無上,「明」最極清淨。這個指的是,照而常寂之真空的體性。圓妙明心:「圓」指的是它的功能是周徧圓滿,「明」就是它能夠照了萬物,它的功能德用照了萬物,周徧圓滿。我們遺失了這種體用的功德,就認悟中迷,在本來一個清淨覺悟的心中,生起一念的妄想迷情。在經論上說:「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動,就把整個真如本性轉成阿賴耶識。」

  「圓妙明心,寶明妙性」我們一般要講「心性」,這二個字要合起來用,這心性是體用雙彰,有體有用。但是單獨講「心」跟「性」的時候,把它分開「心」就偏重在作用這一邊,「性」是偏重在體這一部份。 這地方講到顛倒的相狀是指我們最初的一念無明,就是認悟中迷。我們在一念的心中,為什麽我現在變成這樣的一副很難控制的情況呢?就是我們最初的一念,產生一念妄想迷情,這時候我們就失掉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變成一個阿賴耶識,一個強大的業力,叫作「業」。從大乘起信論來說:「我們從真如門,而變成一個生滅門。」從一個整體生命,開始變成一個有所謂的個體生命,產生差別相。從無差別當中,產生了差別。但是這時候還沒有真實的生命現象產生,還沒有生命,只是產生一個對立而已(能所的對立)。

  這叫作無始無明,這叫作根本無明,跟我們現在是很遙遠。

  隨妄流轉現在的無明。我們前面講到我們這一念好端端的清淨本心當中,突然間一念不覺,一念妄動以後,這時就把整個真如轉成阿賴耶,全真成妄。當妄產生以後,這時我們就隨順前面的妄想,就開始產生進一步的造作,這時就創造我們一期生命的身心世界出來。

  器界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

  (虛空是怎麽產生的)「晦昧」是前面的認悟中迷,前面的一念不覺。我們一念的妄想迷情,這一念的妄想迷情當它跟我們的寶明妙性,跟我們真空的理體接觸了以後,就把真空的理體轉成頑空,轉真空為頑空。虛空就是從本明妙性當中,因為一念的迷情,一念晦昧的迷情轉成虛空,叫「晦昧為空」。

  「空晦暗中,結暗為色」在頑空當中這昏昧的迷情,因為這個虛空產生以後…。我們前面講到當我們一念迷情以後,就會產生對立,生命開始變成對立,好壞…。在虛空中有所謂的光明相跟黑暗相出現,那麽我們這一念晦昧的心跟黑暗相結合的時候,就結暗為色,就產生了一個「色」;這個「色」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產生,也就是說一念的迷情,把整個真空的理體轉成了整個太虛空,變成一個頑空。虛空當中有光明的部分跟黑暗的部分,光明的部分就繼續保持虛空的相貌,黑暗的部分再跟我們昏昧的心再接觸,就產生地水火風的四大,但這地方的四大是指著外四大,外在山河大地的四大,這是器世間的產生。

  根身     色雜妄想,想相為身。

  「色」指的也是四大,但是這四大指的是父精母血的四大。父精母血的四大跟我們臨命終一念的恩愛迷情相結合(一念的妄想相結合);色心的和合就想(妄想)相(四大),這樣的結合就產生了我們的五根身。

  《愣嚴經》後面會講到,我們生命的投胎因素有二個:一個是思想,一個是業力。業力是影響它的別報而已,思想是影響它的總報。在《愣嚴經》的思想有二個:一個是願望的思想,我希望能夠度化眾生,我希望能夠求生淨土。這思想是影響總報,影響比較大,業力只是影響別報而已,所以想相為身。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生起一個善惡的思想的引導,你去跟你來生父母父精母血的結合,而創造你一期根身的世界出來,就是我們正報的色身。

  心念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我們現在的心有二個部份結合:第一、聚緣內搖。我們前面講到「認悟中迷」,變成一個阿賴耶識後,這阿賴耶識它會積集過去的緣。「緣」指的是過去五塵落謝的影像,你過去遇到什麽人,他跟你講過什麽話,或者你做過什麽事情。我們講走過的路就會留下痕迹,這時候你心中會留下很多很多思想的影像,這些影像對你未來的思想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就是過去的「緣」(五塵落謝的影像)。第二、你現前這一念心「趣外奔逸」,攀緣現在六塵的環境,你又產生一個新的想法。過去的影像跟現前的想法的結合,就構成一個「昏擾擾相」(第一個「擾」指的是過去,第二個「擾」是指現在。),一個過去昏昧生滅的想法,跟現前生滅的想法的結合,就構成你現在的心念、現在的想法。

  我們現在的思想,如果你慢慢的去觀察你會發覺,我們有時候的想法是今生才創造出來的,你小時候的學習,你所接觸環境而引生的。但是有一部份你會發覺,我沒有經過學習我就會了,那麽這是哪裡來的呢?這是前生遺留下來的思想。所以我們不是今生的想法完全是今生學來的,我們投胎的時候不是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歸零,不是啊!我們投胎的時候生命本來就不平等,從投胎第一點就不平等,我們是延續前生的生命,所以我們某一種程度的思想,是有過去思想成份在裡面。

  有一本書叫做「前世今生」,這個女眾叫凱薩琳,她被一個心理醫生催眠。為什麽催眠呢?因為這凱薩琳很奇怪,她從小到大她看到水就怕。這很嚴重,你要喝水、要洗澡……都要靠水,你看到水就怕,那怎麽辦呢?而且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她今生根本沒有這種負面的印象。結果經過催眠以後,她找到她過去生當中比較近的有二次跟水有關係:第一個、她有一生她是做母親,她娘家做了一個大法會,她帶著她的小女兒要來參加那個法會,結果她經過橋的時候,剛好碰到漲大水,就把她的女兒給衝掉了,那麽這個母親為了救女兒,結果下去二個都死掉。所以她在死亡的時候,是被大水所淹沒,所以對水留下一個非常負面的印象。第二個、她在有一生當中得到類似瘟疫瘧疾,而這傳染的病毒是從喝水而來,而她那一次的死亡死得非常痛苦,跟喝水有關,從喝水感染的病毒。所以從她出生以後她一看到水她就怕,她的心念當中為什麽有這個思想呢?就是聚緣內搖,她有她過去生滅的念頭在那地方活動,就是她有過去的想法。所以我們現在的想法,是你過去跟現在的結合。

  有心理學家說我們大概七歲之前,這個人的想法大概都是前生,因為你七歲之前,你這一期的生命根本沒有學到什麽新的東西。但是七歲以後,你今生的思想就開始放進去,差不多到四十歲以後,你今生的生命就開始主導你了,你今生的想法就比較重要。大概是在七歲之前你延續前生的思想,但是七歲到四十歲你不斷的學習,到了四十歲以後你今生的思想就比較重要。

  這地方講想的產生,是包括過去的印象跟今生的學習。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當我們一旦迷執妄想而為心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認為…,就跟阿難尊者一樣執著我們這一念心在色身之內。這是蕅益大師說的:「四大假合,為自身相,以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這時候我們的心就離我們的真如本性越離越遠,前面只是一念迷惑產生了對立,這時候從對立當中,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緣的境,能所的交互作用,就創造一期的身心世界。這時我們就開始不太回顧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開始以這一期的身心世界當做我們生命的全部,我們不知道這個色身乃至於外在的山河虛空大地,其實都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暫時的因緣,暫時的顯現而已,我們把一時的因緣當作是生命的全部,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顛倒相。

  (這地方的道理很深,師父希望把這個地方分二部份:一、迷真起妄,二、根本無明:從一個平等不二的法界,而一念的迷情,產生對立的思考,從對立的思考,阿賴耶識當中相互作用,又創造今生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再繼續去作用,又繼續的流轉下去,第一個身心世界創造第二個身心世界,前生的我創造今生的我,今生的我再創造來生的我。)

  枝末無明跟根本無明相互作用,就創造了生命的流轉,這種情況以一個譬喻來加以說明:

  以喻發明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這地方佛陀的譬喻也分二部份:第一、譬如澄清百千大海,百千很廣大的大海是比喻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本來是整個大海,而這大海來了一個無明風一吹的時候,就創造一個小波浪。這小波浪是指我們當下一期的暫時的身心世界,就像一個小波浪。我們迷惑太久的人,就只是認為當下的一個小波浪,而忘失了整個百千大海,這是第一個「迷真起妄」。然後再隨妄流轉,再把小波浪當作生命的全部「目為全潮」,這時候以小波浪來取代整個瀛渤(瀛、大的海水;渤、小河流。大小的河流),○93也就是說我們先迷真起妄以後再隨妄流轉。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我們心中有雙重的迷惑,迷真起妄,然後再把妄當作真,再繼續的迷下去。

  這種迷惑就好像是我這個手,上下的垂擺等無差別。也就是說向上指於空叫作端正,向下叫作顛倒,但是同一個手臂。也就是說這個迷並沒有真正的失掉,只能夠說迷但是沒有說失,無失而失;作用上迷了,但是體性沒有失,就像這手臂的情況一樣,所以佛陀說為可憐愍者!

  我們本來是不應該流轉的,但是我們自己讓自己流轉,這是很可惜的啊!

  古人說:「在我們的六根門頭,有一個無為真人放光動地,只是我們整天見色聞香吃飯睡覺,當面錯過而已。」

  就是說,雖然我們迷了但是我們本性沒有失,我們不能說我們失掉真如本性,我們不能這樣講,我們只能夠說「迷」,就好像一個大富長者家裡很有錢,而這兒子偏偏不在家裡面待著,跑到外面去做乞丐,乞丐做習慣了,他也就忘了他是大富長者的兒子。在這一期的身心世界當中,這一天有人送他一個饅頭他很高興,今天沒有飯吃他很悲傷,他不知道他只要回家以後,他什麽珍寶都具足。但是他在迷的時候,他的家庭也沒有失掉,他家的珍寶也沒有失掉,隨時等待他回家。所以我們凡夫只能夠說迷,但是我們沒有失,迷惑而不失,換句話說,我們還是有希望可以回家的。

  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要怎麽樣?我們講「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先找到我們的家。要找到我們的家,我們前面說的,都是在妄想中去找,你不是離開了妄想有一個真心,是你妄想生起的時候,你生起「不迷、不取、不動」這時候就是回家的路。妄想的本身就是回家的路,離開了妄想就沒有回家的路。

  這地方佛陀說:「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從這地方可以看出真妄不二的道理。

  這是講到我們凡夫迷惑的狀態,為什麽我們會變成這個樣子?是二層的迷惑所構成的。

  癸五、約標指顯見性無還    講義39面

  「標指」指的是標月之指;指頭指的是佛陀的教法,月亮指的是我們眾生的心性。佛陀假借教法來開顯心性,也就是要我們藉教觀心的意思。從一個標月指的比喻來開顯我們的見性是無所歸還的。為什麽有妄想?因為有外境才有妄想,你讚歎我所以我歡喜,所以這妄想總有一天要歸還給別人,因為你跟別人借的,因為他講了這句話,所以你才歡喜,這一句話消失的時候,你歡喜的心要歸還給…你從什麽地方來,你就要歸還給別人。但是真如本性它是不隨外境而生,它也不隨外境而滅 ,它沒有所謂的歸還。開顯有還跟無還到道理,這一段佛陀講得非常清楚。

  (分二:子一、陳情。子二、開示) 阿難尊者一方面陳述自己的心得,一方面請佛陀繼續的說法。

  子一、陳情。

  分四小段,前面的三段是阿難尊者陳述他自己聽到前面一段的:約垂手顯見性無減以後他個人的心得

  聞法雖悟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

  阿難尊者承受佛陀慈悲的救護,以及深刻的教誨。教誨什麽?簡單講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我們在妄想當中其實我們真性沒有失掉,只是百千大海變做一個波浪,這波浪它也是水的一部份,它沒有離開本性。從真妄不二的教誨,這時候阿難尊者非常感動,可以說是悲從心來,眼淚不自覺的掉下來,這時很自然的交叉雙手,現出合掌的姿態,表示一種虔誠恭敬來白告佛陀說:「我阿難尊者身為一個凡夫,我雖然承蒙佛陀如是微妙不可思議的開示,講到真妄不二的道理,我覺悟到我這個微妙光明的心性,是本自圓滿,而且是常住不滅。」「常住心地」指的是它的體性,不隨外境而生滅;「元所圓滿」指它的功能作用是本自具足,不假修成。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德能,它本來就具足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只是我們沒有將它開發出來而已,它有這種可能性。

  這地方是講到阿難尊者的覺悟,但是阿難尊者他在覺悟了以後,他在修行的過程有障礙,以下是阿難尊者的障礙。

  仍依妄心    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

  但這地方阿難尊者說我有一個問題,佛陀你說我這寂常心性,不生不滅是我的本來面目,是我整個生命的根源。我之所以會吃飯、會睡覺,都是因為有它的關係。但是阿難尊者說這跟我現在的理解有所不同,阿難尊者說:「佛陀!你想想看,我現在能夠覺悟佛陀的說法,能夠聽到佛陀的法音。我怎麽會聽得到呢?我現在還是用我這一念的攀緣心,去聽您的法,然後從您的法中產生瞻仰(上下的分別)我才了知的。」

  未認本心    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

  我一路走來,我從小到大,我拜佛就是用這一念攀緣心,攀緣佛像去拜佛,我出家也是攀緣佛陀的三十二相而出家,我現在聽法,明白了寂常心性,我也是靠這念心,妄想心來明白道理。現在佛陀你告訴我說:「我生命的根源,是這一念的寂常心性,我突然間空空的得到這一念寂常心性,這個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一個寂常心性。但是這個地方有個問題,我根本不敢去直下承當它就是我的本來面目。」

  這地方古德解釋為什麽阿難尊者不敢承當呢?阿難尊者的想法是這樣:我的心是要有造作,要有所分別,寂常心性是無分別的,它根本沒有作用。佛陀你看,我從現實生活我講我的道理給你聽,我為什麽聽聞佛法?是靠我這一念妄想心,我離開我的妄想心我根本沒辦法聽聞佛法,所以我怎麽敢承當我這一念的寂常心性,我根本不敢承當的。

  阿難尊者很如實的表達,他聽到前面的開示以後,他陳述他的心情。當然阿難尊者對佛法還是有信心的,他知道這個問題出在他自己。

  請佛除疑    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唯願佛陀哀愍我等凡夫眾生,繼續宣示大乘圓滿的妙音,來拔除我心中的疑根,讓我真正的能夠放下妄想,讓我真正的安住我的佛性,而走上無上菩提道!

  這段的經文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是積迷已久。」迷惑太久了, 你說這個人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他根本不敢去相信。所以雖然悟到真實的心性,不敢全體的放下妄想直下承當,而變成一個進退兩難的情況。我現在用妄想,你告訴我另外一個寂常心性,但是我不敢放下我這個很熟悉的妄想,我也不敢承當這個寂常心性,變成進退兩難。

  這種情況的問題在哪裡呢?蕅益大師說:「問題只有一個,阿難尊者他聽了這麽多法以後,他沒有用教法來觀察那一念心,沒有迴光返照,他只是明白了道理而已。就是寂常心性它是不隨外境而生滅的,它也是沒有所謂的增減,他總是覺得這個心性是跟他沒有關係,他沒有用藉教來觀心,沒有迴光返照,沒有在妄想中把它找出來。就是說缺乏觀心的法門,有教無觀,所以造成這樣的迷惑。」

  子二、開示 (分二:丑一、以喻總明。丑二、就體別簡)

  丑一、以喻總明。先說講一個譬喻來作一個總相的說明

  法說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佛陀先將阿難尊者的障礙點指出來:「你之所以未敢承當你的寂常心性,你之所以不願意放下你的攀緣心,就是你現在還是用攀緣心來聽法,你根本沒有迴光返照。這樣會有什麽結果呢?用攀緣心來聽法,所聽的法也變成一個生滅的因緣,不能得到真實的法性,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這段經文蕅益大師說:「佛陀真正要破的是攀緣心,但是攀緣心無形無相啊!但是佛陀很巧妙的,先破他所攀緣的法。佛陀說:「此法亦緣,非得法性。」蕅益大師說:「所攀緣的法既破,能攀緣的心亦不存。」你用攀緣心來聽法,你所聽的法也變成生滅的;換句話說你能緣的心也變成生滅的。其實能聽法的是你的寂常心性,不是那個攀緣心,攀緣心的後面是那個大海,水泡後面的大海。

  12m020m    講義第四十面

  從本經的研究不管是七處的破妄乃至十番顯見,一路走來我們可以發覺佛陀對內心世界的描述,是從二方面來說明,一個是在描述我們的攀緣心,一個是在描述我們的常住真心。常住真心的狀態簡單的講就是「不迷、不取、不動」。首先他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它是一種智慧的觀照,我空法空的觀照;他不迷的關係他就不取著,他的心很安定。你看老和尚他吃飯跟你吃飯,睡覺跟你睡覺,他心裡很安定,這個人安住在常住真心。所以本經說你找到家的人,這個是一切功德安樂的根本,他整個生命穩定下來。另外一個是攀緣心,攀緣心的特色剛好相反,迷惑、取著、亂動。第一個他迷惑,他妄失了本性,第二個他向外執著,第三個他被外境到處牽引而妄動,這個人很不穩定,這個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本經的重點就是遠離妄想,安住真心,但是你要在遠離跟安住之前,你要先能夠分別先判斷,什麽是真心,什麽是妄心,什麽是主人,什麽是賊,你一定要先加以判斷才能夠加以取捨。

  這段的經文是因為前面佛陀開顯了寂常心性以後,阿難尊者他不敢承當,這時佛陀就講出一個譬喻說:

  譬喻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惟亡失月輪,亦亡其指。

  ○94阿難尊者在聽完寂常心性「不迷、不取、不動」的道理以後呢,他不敢承當。那麽佛陀就講出這個譬喻說:「假設有一個人,一個有智慧的人,他用手指來指出月亮的處所,而這個被指示的人你應該順著指頭去看月亮。假設我把指頭指出月亮,而你重複不斷的去看我的手指頭,而把手指頭當作月亮,這個人他不但忘失的月輪也忘失了手指的功能。

  譬如我現用手指頭指花在這個地方,我的指頭只有一個目地,是指出花的處所,你應該順著我的指頭去看到花,而不是一直在我的指頭上打轉,你的指頭是長的是短的。那麽你一直在注意這指頭的結果呢?你忘失花也忘失了指頭。

  這比喻什麽呢?

  佛陀講到「不迷、不取、不動」的道理是要你去迴光返照你這一念心的,而不是要你在法上一直思惟這是什麽東西,好像跟你都沒有關係,心外求法,到最後這法的功能就失掉了。因為法的目的去引導你去了解心性「藉教觀心」。假設你不從這個地方順著法的方向去找到心,只是在法上執著,那麽這法的功能就失掉了,這樣佛陀說法沒有意義,只是當作一種知識,學術研究而已。

  結示    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惟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為什麽說,你今天不順著指頭看月亮就忘失指頭呢?因為指頭它的功能只是在指出明月的處所。所以假設你不順著指頭的話,這個指頭的功能失掉,這個佛法的功能就失掉了,那佛陀講那麽多法就沒有用。我講了半天,而你不用這法來觀心,以為離開我身心世界,有一個東西它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的,那我講這些都沒有用啊!

  而且何止是喪失手指,你還搞不清楚光明跟黑暗的差別(這個地方光明指的是能睹的心;黑暗指所睹之法),你連能所都搞不清楚。我們應該用所睹的法來觀照能睹的心,所以假設你不能加以如實觀照,你就把這真正能睹的心跟所睹的法,這二個心跟法之間的相互功能就忘失。

  何以故?你不能夠「藉教觀心」你就等於用手指的自體當作明月的自體,這樣光明跟黑,一個能所的關係都搞不清楚,那麽你阿難尊者就是這個道理。

  ○95如果你現在聽到這個地方,佛陀一路走來講到「寂常心性」道理,你還覺得這個東西跟你完全沒有關係的話,那表示你都沒有用這個教理來觀察你這一念心,你只是思惟這個東西,沒有用這個東西來觀你這一念心,沒有藉教觀心、沒有迴光返照,那麽佛陀講什麽其實你也不懂。

  我說他曾經遇到一位大學教授,這位大學教授是學科學的。他跟師父說:「法師啊!我很喜歡讀歷史,但是我是學科學的,我沒辦法背很多歷史,但是我懂得歷史」

  我問他:「你怎麽懂歷史?」他說:「五千年的歷史只講二個字,講「人性」而已。」

  我們背很多的歷史,但是我們不一定懂歷史。身為歷史它是怎麽樣?它是在詮釋一個道理。假設我們只是背很多歷史,我們不見得懂歷史,佛法也是這樣,你背那麽多名相,背了那麽多,跟你的身心世界完全沒有關係,你背你的法,你的身心世界照樣活動。所以我們不一定要背很多佛法,但是一定要了解佛法。

  過去有一個姓陳的居士,這陳居士他以前是修密宗的,後來到晚年的時候,他的密宗修得不是很好,失敗了!失敗以後他覺得對來生沒有把握,他後來轉成念佛。念佛後他就研究淨土的經論,研究了半天,後來做了一個讀經報告,他說淨土宗講帶業往生這四個字是錯誤的沒有經典根據。後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就寫了文章來駁斥他。

  這位陳居士的理由是他查過《大藏經》,從第一個字找到最後一個字,佛陀沒有講帶業往生這四個字。但是李老師說:「這四個字是沒有講,但是你看觀經的下品,尤其是下品下生,根本是一個造惡凡夫,而且是臨命終才聽聞到阿彌陀佛,才開始懺悔念佛,他就往生極樂世界,那他不是帶業往生,那是帶什麽?」

  佛陀有很多話沒有講到,但是那個道理你要知道,話裡面的道理你要能夠把他讀出來。佛陀當然不會講帶業往生這四個字,你看六祖大師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陀沒講這句話,但這道理跟本經的道理完全一致,這就是佛法。

  所以我們今天讀經典不是在文字上打轉,你要藉教觀心,順著經典所指的方向觀進去,迴光返照你才能夠覺悟的。若你在那邊分別半天,結果你還是用攀緣心,跟之前的老家風還是用攀緣心來聽法,結果聽完以後你還是一樣迷惑執著,顛倒亂動。這就是我們沒也順著指頭去看到月亮,只在這指頭上分別,這個很糟糕只是在浪費時間。這個地方佛陀就把聽法的重點指出來,這只是個總說,以下就把真心妄心的差別作詳細的說明。

  丑二、就體別簡。就著真心跟妄心的自體加以分別、加以料簡。什麽是真,什麽是妄,佛陀再加以詳細的料簡。

  (分二:寅一、簡緣心可還如觀指影。寅二、示見性無還如天上月)

  寅一、簡緣心可還如觀指影。揀別攀緣心,是必須歸還外境,因為你假借外境而有,你遲早要歸還給它。就好像我們觀指,去觀察指頭的攀緣心,你只是在指頭上攀緣,最後你還是要回歸指頭。

  (分二:卯一、近就音聲分別以明無性。卯二、廣歷諸法分別以示可還)

  卯一、近就音聲分別以明無性。

  就著音聲的分別的情況,來說明攀緣心是沒有自體的。因為我們假借音聲而有,最後還是還給音聲的,所以叫「離塵無體」。

  離塵無體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

  阿難尊者他一直不敢承當他的寂常心性,他還是願意承當他的攀緣心。佛陀說:「若能以分別我所說的法音,假設你現在還以這個攀緣我的音聲的緣影之心,當作你的真實心性,那這時候你要注意一個問題,身為一個真實心性,它應該是離開你所分別的音聲,它有他自己的體性;也就是說你這一念心的生起,是假借外面的音聲而有的,那你遲早要還它,因為你跟它假借的,從什麽地方來你要還給它。如果說它是一個真實的心性,它是你的本來面目,你不應該還給別人,因為它就是你自己,你還給誰呢?如果說它是真實的本源心地,那麽你聲音離開以後它應該還在才對,離塵是有體的,但事實上不然。

  以喻發明

  譬喻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

  譬如說有一個客人,他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身為一個客人他到了晚上暫時寄住在一個旅館之中,他只是暫時的休息,吃一餐飯,住一個晚上,隔天早上又再離開了。所以身為一個客人他在旅館當中,他不可能長久安住的。生滅心它讓你高興,它讓你悲傷,這個只是來來去去一時的因緣。但是我們的寂常心性是一個旅館的主人,它沒有所謂來去的情況,它永遠在那個地方,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很清楚的照了萬物。

  合法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此亦如是,真妄之心也是這個道理,假設它身為你阿難尊者的一個真實的心性,它應該沒有來去的情況,怎麽會離開聲音而沒有它的自體呢?

  我們今天得到這答桉就是說,真心妄心最簡單的差別,妄心你一定要歸還別人,它從什麽地方來也回到什麽地方,真心是不用歸還的。譬如我們打坐,我們打坐的時候聽到很多鳥叫的聲音,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產生迷惑,鳥叫聲是真實的,然後執著它,然後你就起歡喜心開始心動「仁者心動」,這時候你歡喜心生起的時候,你在打坐本來心很平靜,開始生起一個波浪「心動」。我(師父)保證你這個歡喜心遲早要失掉,因為你是假借聲音而有的,鳥不再叫的時候,如果鳥開始在哭的時候你就痛苦。第二、如果是真心,你在打坐的時候突然聽到叫聲,你聽得很清楚但是你心不動,但是你很清楚聲音來聲音走,但是你「不動」。不動很重要,你很清楚。

  ○96我們總是認為我們一定要「動」才能了解萬物,其實不必,譬如我現在看到甲我很清楚,張三、李四,但是我心不動。不動的時候我們就不隨外境而生滅,我們就能夠做自己該做的事,我們就能夠不受外境影響,你這個菩薩道能夠走得《首愣嚴王》,就能究竟堅固。

  阿難尊者一直認為我們一定要動,才能夠明了萬物,這是不對的,你也可以不動而了解一切法。 我現在很清楚知道聲音來、聲音走,什麽事情來,什麽時候走,但是我能保持不動,「不迷、不取、不動」但是我也很清楚。

  師父他要告訴大家一個觀念,我們不一定要用妄心才能夠去造業,不一定。我們也可以用真心去造作很多的功德,重點它不動。那麽不動有什麽好處呢?你能夠不受外境的影響。

  六祖大師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自己亂動。」我講實在話: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是你自己在傷害你自己。你把《愣嚴經》讀通了以後你會發覺,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傷害自己,外境只是一個助緣,它沒有理由傷害你,它怎麽可能跑到你心中傷害你呢?它是在那邊動,你自己跟著它動,然後你的妄想傷害你自己,其實說穿還是自己傷害自己。

  如果你一個修行人你不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你要解脫很困難,你現在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你沒辦法修行,你連路頭都搞不清楚「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整個生命的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的攀緣心創造出來的,外境只是個助緣,因為你「動」,仁者心動,問題出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所有的輪迴是我們自己願意輪迴的,其實我們可以做另外一種選擇的,我們可以換一個想法,不要用攀緣心,用真心,我們會活得更好、更自在,事情會做得更圓滿。不是像阿難尊者說的:「我離開了攀緣心,我什麽都不能做了。」不是的,不是這個意思!你也可以「不迷、不取、不動」而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還可以「不迷、不取、不動」做你該做的事。

  所以它到最後不變還有隨緣,在假借因緣當中它是「不迷、不取、不動」。我假借佛像來拜佛,但是我成就我的功德,但是我還是「不迷、不取、不動」。諸位要把這觀念心地法門抓清楚,你就知道怎用功了,你就知道原來這條線是這樣走進去的。否則你就是佛陀經典講半天,你還是跟你沒有關係,這地方要覺悟了。」

  卯二、廣歷諸法分別以示可還。

  前面是就著音聲來破妄想,這以下是廣歷六塵來破除妄想,妄想是必須歸還的。

  兼破緣色    斯者豈惟生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

  妄想是生滅的,這種生滅的妄想其實是因音聲而產生的分別,乃至於阿難尊者你分別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色塵也會引起你的分別心。你因為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假設我的三十二相衰老了、消失了,你就不想出家了;離開了色相,分別的功能也要消失掉。

  廣至緣法    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色塵、聲塵、乃至法塵外道修習所謂的無想定,他進入無想的狀態,他的分別心都不存在,外在所分別的境緣都不存在,進入一種非色非空的狀態。「非色非空」它不是色相,但它也不跟真空的本性相應,只是一種無想的狀態,但是這種無想的狀態還是第六意識的法塵。外道的拘舍離就把這個非色非空的一種冥頑的狀態把它當作冥諦(注一),他認為這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這種冥諦,進入到這種無想的狀態,也是離開了法塵,它的分別心也消失了,當他從禪定失掉的時候,他的正念也消失掉了,因為他也因非色非空的一個無想狀態而生,當這無想狀態破壞以後,他這一念正念還是會消失掉、還是生滅的。我們依止攀緣心在六塵活動,哪一個是我們真正的主人。

  我們聽到聲音起高興,最後這個高興要還給聲音,看到色塵而出家,最後這出家的心還色塵,還到最後你根本就找不到一個主人,都是在動。

  注一:冥諦,外道在禪定當中見到八萬大劫之前是一片的黑暗,因為他只看到八萬大劫,他就認為這黑暗的相狀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以它當作是涅槃,以它當作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其實這還是一個法塵,還是一個攀緣心,這種叫做「冥諦」。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佛法的《首愣嚴王三昧》「不迷、不取、不動」它不是無想,不是你看到事情你都不想,不是這樣!外道就知道攀緣心不好,那我怎麽辦呢?我把攀緣心壓止,讓它都不想「如石壓草」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你迷惑還在。問題不是你想不想,問題是你那個顛倒的心沒有消除,你把石頭壓下去,禪定失掉了,石頭搬開,春風吹又生。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要生起觀照,那個「不動」是先有觀照的,才「不動」的,不是無想。大家要把外道的冥諦分清楚。

  寅二、示見性無還如天上月(分二:卯一、承責咨請。卯二、正示無還)

  卯一、承責咨請。

  阿難尊者他承蒙佛陀的訶責以後,他有所覺悟了,從教理當中要觀心的,這時候再進一次的祈請。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阿難尊者說:「我現在知道我的攀緣心都是跟六塵借的,到最後都要還給人家,就像客人暫住旅館休息一下就要離開了。佛陀您說我這微妙光明的心性是無所歸還,那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希望佛陀依止大悲心,為我等凡夫眾生再進一步的開示,到底我把所有東西都還給別人以後,我剩下什麽?」

  我們講「本來面目,直下承當」,什麽是你自己,我是誰!誰最能夠代表我自己。在本經的觀念,你先把借來的東西都還掉,你就能夠找到你自己,先把你借來的東西都還掉。你一個人從下面走上來,你一個人而已,你什麽都沒有,就是一個人,然後你跟學院借一個書桌,借一張椅子,借一隻筆,借紙寫字,你現在很多東西,有桌子、有椅子、有筆、有紙,但是這桌子椅子筆跟紙是跟學院借的,你離開的時候,桌子椅子筆跟紙都要還給人家,剩下的就是你自己,從這個地方你自己慢慢體會。

  卯二、正示無還 。

  佛陀告訴我們當我們六根攀緣六塵的時候,我們借了很多很多的因緣,很多因緣都要還給人家的,死掉以後都要還給人家的,有一個東西你不用還給人家,那就是你自己的東西。

  (分三:辰一、就月喻顯法體。辰二、以可還顯不還。辰三、結不還是本心)

  辰一、就月喻顯法體。

  借著月亮的譬喻來顯現法的自體(真如本性的自體)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佛陀正式要開顯的是見性,但是他必須假借見精來開顯見性。佛告阿難說:「譬如你阿難尊者你現在看到我的相狀。你是怎麽看到的呢?是假借見精(見分)。本見就是見性,它是沒有能所的,它看到一切法很清楚,但是它沒有能所,但是你念頭一動以後就產生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相分,產生能所。但是見分照了萬物的時候,它第一念不帶名言,所以講「見精明元」;「見分」它本自是清淨光明,它這光明不是本性,但是因為它不帶名言的分別,它是第八識的自體相分,《唯識學》說它是依它起性,所以它是帶妄的,但是它不是見分跟相分產生執著以後的徧計執。見精本身是一個帶妄的東西,但是它本身因為沒有分別,第一念還沒生起分別的時候,此見雖非妙精明心,見分雖然不是我們真實精明的心性,就好像是第二月,已經不是月影。」

  這地方講出三個東西:第一個月亮,真實的月亮,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見性」,我們用手捏眼睛,一直捏了幾次以後,看到月亮旁邊產生一個月影,一個模模煳煳月亮的影像,就著月亮產生一個月的影子,同一個月亮看看起來已經有一點模煳了,這就是「見分」,很接近見性但還不是見性;第三個是,月亮印在水中,產生一個月的影像,這個就是「妄想」,這月影是依水而有,沒有水不可能有月影,最後要還給水,是生滅的。

  佛陀這地方是假借第二月來開顯第一月,用帶妄的見分來開顯真實的見性。因為為什麽呢?見性無形無相,你很難開顯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說你才動眉頭,就犯祖師的規矩,你根本沒辦法動念頭,所以你無形無相的的見性很難去開顯,只好假借見分來開顯「藉用顯體」。

  ◎辰二、以可還顯不還。

  從歸還的因緣當中顯現我們不歸還的,我們眾生本具的見性。

  許示無還    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你們要如實的聆聽!我要開示在一切因緣當中,什麽是你真實的本來面目,什麽是無所歸還的。

  以下佛陀講出了四對詠,八種相狀:明暗一對,通塞一對,同異一對,清濁一對,共四對。四對當中各有所還。

  諸相皆還這地方古德的註解,特別是圓瑛法師他講到法體跟相用「體跟相」;譬如說日輪(太陽跟光明的關係),日輪是體,光明是它的作用,有日輪才有光明,所以光明是跟太陽借的,假設太陽走的時候它會把光明帶走。為什麽有光明?因為有太陽。太陽是體,光明是它的作用,所以當太陽離開的時候,它一定會把它的光明帶走,體一離開會把它的作用帶走,所以光明是要歸還的,因為你跟太陽借了光明,它走的時候你要歸還給它。

  具列八相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不識己者是自己」暝(ㄇㄧㄥ),則復昏暗;戶牖之隙(ㄒㄧ),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徧是空性;鬱土+孛ㄅㄛˊ之象,則紆昏塵;澄霽(ㄐㄧ)歛氛,又觀清淨。

  阿難!譬如在這大講堂當中,洞開東方,你把門窗打開,在東方的地方我們看到日輪緩緩的升上天空,有太陽就產生光明,則光明照耀,以日輪為自體而產生光明,光明因太陽而有;到了黑月(我們有白月跟黑月,黑月就是三十號的晚上,而且是在中夜,大概在子時的時候。)在沒有月亮晚上的子時,假設空中又出現很多雲霧的障礙,就會出現晦暝的昏昧的氣象,這時候空中產生黑暗的相狀。這黑暗相狀是怎麽來呢?是因為有黑夜的關係,才產生黑暗相;所以昏暗是跟黑夜借來的(明暗一對)。

  (通塞)從窗戶跟大門這些沒有關閉的隙縫當中,我們會看到一個內外通達之相。 通達之相是怎麽有的呢?是因為有隙縫,你把隙縫塞住了,通達之相就沒有;所以通達之相是跟隙縫借來的。我們在牆壁跟屋宇之間,看到一個壅塞不通的相狀。為什麽也壅塞?因為有牆壁隔住,所以就不通,壅塞是跟牆壁借來的(通塞一對)

  (異相) 分別之處,則復見緣。「見」能見的心,「緣」所見的境。因為有能見的心跟所見的境的和合,就產生很多差差別別的情況,因為有見緣才有分別;所以這分別的差別相是跟見緣借來的。(同相)頑虛之中,徧是空性;為什麽有這冥頑不靈之相呢?因為有廣大的虛空,所以它現出冥頑不靈之相;所以冥頑不靈之相是跟虛空借來的。虛空表示相同的相狀,分別表示差別的相狀(同異一對)

  (清濁) 鬱土+孛之象,則紆昏塵。「鬱」是早上的地氣,山中早上起來會有種白色的雲霧;「土+孛」空中的灰塵。地氣跟灰塵的夾雜,就產生一種昏濁的相狀;昏濁的相狀是跟鬱土+孛借來的。澄霽歛氛,又觀清淨。「澄霽」雨過天晴以後,雨水把空中的灰塵洗乾淨了,把烏雲也收攝起來了,就顯出清淨的相狀。清淨的相狀是怎麽來的呢?是假借澄霽的因緣而有,是跟它借來的。

  佛陀先假借世間有為法的借跟還的關係,來表示我們生滅心跟外境的關係。

  各還本因   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互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土+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阿難!你看到這種四種八對的變化相,其實它們都有一個因緣的,它從什麽地方來,終究要被它帶走,終究要還對方的。怎麽說呢?譬如此諸變化相,光明因為有太陽才有光明,所以我們看到光明你不要太高興,它是生滅法,它不是你的東西,只要你要還給人家的都不是你的東西,那只是你暫時的一個過程,光明總有一天要歸還太陽。為什麽?沒有太陽就沒有光明,光明是假借太陽而有,你遲早要還給它。你看到黑暗也不要悲傷,它也不是你本來面目,因為黑暗是要還給黑夜的,當黑夜過去了,黑暗就消失掉;通還互牖,這內外通達之相是因為有門窗的關係,所以你遲早要還給門窗的;壅還牆宇,壅塞不通之相是因為有牆壁的關係,所以要還給牆壁;緣還分別,因為有見緣的關係,才有差別的相狀,差別要還給見緣。頑虛還空,冥頑之相要還給虛空;鬱土+孛還塵,地氣的昏塵,這種昏昧之相要還給塵土;清明還霽,清明之相要還雨後的天晴。世間一切種種的差別相狀,都不出這個道理。什麽道理呢?從什麽地方來就要還到什麽地方去,你跟什麽因緣借的你就要還給人家。

  見性無還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這八種的法是變化的,但是你去感受這八種法的那個「見分」那明了的性,你不用還別人。為什麽?我這六根門頭明了性我看到光明,假設所見光明是要有所還,但是你的心不用還給別人。為什麽?你還給光明,那你就不能見到黑暗;我們同時看到光明又能看到黑暗,表示當我們把光明還給太陽的時候,我們那個心沒有還給對方,所以我們還可以看得到黑暗。所以說,明暗、通塞、同異、清濁等相狀有所差別,但是匯歸起來我們的見性是無所歸還的;明來見明,暗來見暗,乃至於清來見清,濁來見濁。這地方很重要、很重要。

  我們怎知道我們這一念心,什麽是本來面目,因為它弄得很複雜,我們這一念心無始劫來跟很多人結很多善緣,很多惡緣,很多想法,我們已經釐不清到底我本來的面目是什麽。很簡單,你把借來的東西都還掉,你的想法,你的喜怒哀樂都是假借外境的,把這些該還的還掉以後,剩下就是你自己的東西;不必歸還給人就是你自己的東西。

  辰三、結不還是本心

  判別取捨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97佛陀告訴我們怎麽判斷,什麽是我的本來面目,什麽是暫時的因緣呢?佛陀說:「只要是你必須要歸還的,你暫時跟外在因緣借來的,你就要歸還給別人,要歸還的表示它不是你的本來面目,因為你要歸還給別人。你說我現在很高興,這高興不是你本來面目,因為有人讚歎你的關係,他要不讚歎你就完了!所以你遲早要還給別人,這些都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你可以去一直的受用,但是你要知道它遲早要歸還給別人。

  「不汝還者,非汝而誰」我們這一念寂常心性,清淨本然的這一念心性,能夠照了萬物的心性,能夠「不迷、不取、不動」的心性,物來見物,物去歸它去,你就是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不必歸還那個明了的心性,不是你那是誰?你不用歸還那就是你自己,你還不敢承當。

  自迷沉淪    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我們這一念心,當我們把借來的東西都歸還以後,剩下是一種微妙光明清淨的本性,這個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因為無始劫來一念的迷惑,然後離家出走,然後真如不守自性,開始妄動以後,我們開始在三界流轉,喪失本性,枉受輪迴,在生死當中受著業力的漂溺,這個是可憐憫者!

  我們在借來的東西產生迷惑,我們現在要把主人跟客人分清楚,你的心中有很多東西,但有些東西不是你的是借來的;你跟人家借來的你至少要還給人家,但是你還清楚以後,剩下就是你自己的。有一個禪師說:「我去年很窮,但是我還有個立錐之地,還不錯,窮到有一個腳站的地方;我今年窮,錐也無,窮到連站都沒辦法站。」這表示什麽,功夫進步了,去年它心還有一點迷情執著,他今年完全離一切相。所以禪宗講一句話:「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者是誰?」我們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但是這都從過去的生命當中點點滴滴累積借來的東西,我們遇到一個好的環境,培養一個正面的想法,遇到不好的環境,對某些事情產生負面的想法,這都沒關係,因為它都是借來的,你的本性還是依舊清淨本然,你可以重新開始。

  《愣嚴經》的觀念它有二個重點:第一、你先恢複本來面目,你先把借來的東西還給人家,還到無可還的時候,那個是誰?  然後再從這個地方出去「借假修真」先求不變,先把借來的東西全部還給人家,然後回到本性以後再「稱性起修,從空出假」這時候再跟人家借東西。但這時候你借不是執著,是大悲的願力「借假修真」假借因緣積功累德廣度眾生。所以我們修行是怎樣呢?先還再借,先把東西還給人家,先回到你的清淨本性,然後再重新出發,一定要這樣子,否則你一被糾纏不清,你很難解脫出來。所以為什麽先求不變,「無不還歸此法界」然後再求隨緣,「無不從此法界流」,是這樣的次第。先把借來的東西還給人家,還到無可還的時候,再從那個地方再出來,這時候再重新借一次,但是心態完全不一樣,你照樣吃飯、照樣睡覺,你照樣拜佛,但是你所做的功德都是跟無上菩提相應。(這課程很重要,諸位好好體會。)

  ◎12m021m    講義第四十三面(十番顯見第六科)

  癸六、約周徧顯見性非物

  ○98我們相信佛法以後,我們就開始從事佛法的修學,在整個修學當中有二種力量來改變我們:一個是能念的心,心力不可思議;一個是所念的法,法門不可思議。

  從修學的道次第來說,我們剛開始是先注重法門的力量,以法門來轉變我們的心。所以剛開始我們透過拜懺、誦經、念佛、持咒,透過這些法門法力不可思議,來滅除我們的罪障,來栽培我們的善根。所以我們剛開始心跟法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沒什麽力量的,由法來引導我們,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安樂道」;會從生命當中產生安樂的果報,因為它幫我們消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所以會從痛苦轉成安樂。

  慢慢的慢慢的我們開始修習大乘經典《愣嚴經、法華經》,我們除在做功課的時候安住法門以外,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會生起一種微密的智慧觀照,起心動念我們開始觀照我們的念頭,什麽是真實的?什麽是虛妄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從這個地方開始去返妄歸真。所以到第二個階段我們開始用心靈的力量來主導法門,以心力來主導法力。因為這時候他在做功課以外多了一分的觀照力。

  過去佛學院有一個老和尚叫達空長老,他有一天跟信徒聊天的時候,信徒跟老和尚開玩笑說:「師父!還是你們出家好,你們出家眾都很清閒的,我們一天要忙東忙西的。」

  老和尚說:「出家比在家還忙,你們在家的工作八個小時就沒事了,平常我的日常生活,我的念頭遇境逢緣,起心動念,我每一個都要觀照我的念頭,非常忙碌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念頭都是要觀照自己的念頭。」

  所以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開始生起微密觀照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首愣嚴王三昧》,而不只在作功課的時候。離開了佛堂,你日常生活當中,在六根門頭你開始要生起觀照,什麽是真心,什麽是妄心?開始棄生滅守真常。

  這時我們在修學佛法就不只是安樂而已,開始趨向於解脫道,開始在對治生死的業力了,因為你念頭開始改變了,你的生命開始變化。當然我們今天微密念頭要生起觀照之前,必須要有大乘的正見,你要了解是你什麽真實的本來面目,什麽是我們真實的心性。

  本經當中對於我們真實的心性提出二個重點:一、它具足不變性,整個外境的因緣變化當中,我們的心產生喜怒哀樂的變化,但是那個不變的是誰?它不隨外境的因緣而變化的,這種離相清淨的一個體性。二、它有隨緣的作用,它不但是有它的不變性,它隨順迷悟的因緣能夠顯現十法界的因果,有這種妙用。

  當我們開始了解不變跟隨緣,隨緣跟不變的觀念的時候,我們的日常生活就能夠真實的生起《首愣嚴王三昧》,就能夠銷我億劫顛倒想,乃至於成就諸佛的功德。

  這一科是十番顯見的第六科,前面的五番,基本上佛陀在發明真性的時候,都是偏重在不變這一部份觀念,第六科以後佛陀開始講到隨緣的部分,佛陀對真性的開顯,可以說越來越詳細。這一科相當的重要,佛陀開始講到隨緣的作用。

  癸六、約周徧顯見性非物

  「周徧」指的是見性的體性是圓滿周徧的,它是徧一切的過去現在未來,徧一切十法界的因緣,從一個周徧圓滿的角度來開顯見性它不是一個外在的物質。那麽這物質它有二種特色:第一、它有一定的形象,它是固定的,譬如桌子它就不能變成椅子,椅子它就不可能變成撫尺,物質它是有一定的形狀。第二、物質它沒有明了分別的功能。身為一個真實的心性,它是沒有固定的形象,因為它有隨緣的作用,而且它有明了性,所以心性它不是一個物質。

  這一科對整個修學是有重要的概念。

  (分二:子一、示無差別義。子二、示無大小義)從無差別跟無大小來證明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它就是我們本來的心性,不是一個外在的物質。

  子一、示無差別義。(分二:丑一、問。丑二、答)

  無差別簡單的說就是見性的體是沒有差別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同外在的物質它有大小的種種差別,從無差別當中來開顯我們真如的體它是心法不是物質。

  丑一、問。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難尊者提出一個疑問說:「佛陀經過前面的開示,我終於了解到這個見性在一切因緣變化當中它是無所歸還的。佛陀在前面講到我們這一念心在遇到因緣的時候,會產生快樂,會產生痛苦,這快樂痛苦的感受是因緣而生,所以它都是必須要歸還給因緣。但是身為見性,它的清淨本性是無所歸還的。但這時候的無所歸還阿難尊者還不敢直下承當,他說即便它是無所歸還的,但我怎麽知道它就是我本來具足的一個真實心性?」

  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這時候已經了解到真性一種隨緣不變之體,但是他對這隨緣不變之體,他認為在我們心中以外,有一個昭昭靈靈的物質,這個物質它就是一個隨緣不變之體。換句話說,阿難尊者他對這個心性,這隨緣不變之體,他不敢直下承當的;他認為這東西跟我沒有直接的關係,它是離相清淨的,我的心本來就生滅變化的,他對整個心性的本體還是無法去承認、去認同這個就是我的本來面目。所以他說: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怎麽能夠知道它就是我真實的心性呢?」這時阿難尊者對心性的確是不敢承擔的,我們看佛陀怎麽來開導這個問題。

  丑二、答(分三:寅一、約迷悟明無差而差。寅二、約自他明差而無差。

  寅三、正示見性非物)

  寅一、約迷悟明無差而差。約著迷悟來說明見性是無差而差,這一段正式顯現見性有隨緣作用。它的體是無差別的,是清淨本然的,但是它的作用會因為眾生迷悟的差別而產生大小不同的作用。從這地方來證明心性它不是一個物質,真如不是一個物質。

  身為一個見性,它的體前面講過是隨緣不變的,既然它身為不變化,它就在整個十法界你造善造惡當中,它是不能變的,但是它的作用就有變化,以迷悟的不同它有所變化。這麽一個清淨的的本性它在聲聞因緣當中,它的表現是怎麽樣?

  聲聞之見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

  佛告阿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現在還沒證得清淨無漏的果位(阿難尊者這時候視同凡夫,連初果都沒有證得,所以他是個有漏位。)但是你能夠承蒙佛陀的神通加持,你的眼根產生見的功能,可以看到初禪天,在初禪的境界當中的種種物質,都能夠了了分明而無所障礙。這是阿難尊者凡夫的一個見的功能,在佛的加持力中能夠見到初禪的種種諸物。而一個阿羅漢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天眼第一的尊者,他的天眼現前的時候能看到南閻浮提(一個世界,佛法的意思就是中間一個須彌山,左右有四大部洲,南瞻部洲就是南閻浮提,我們住在南瞻部洲),就好像看到手掌當中的菴摩羅果(有人說像一個小桃子一樣)。」

  阿那律尊者他的見的功能,能夠看整個南閻浮提,就像看手掌中的小桃子那麽樣的清楚。聲聞人他的特色,他是我空法有,他還有一些法執的,但他我空的智慧是現前的,所以它的見比凡夫還好。

  菩薩之見    諸菩薩等,見百千界。

  菩薩的心他有我空的智慧還有法空的觀照,他能夠分證二空真如理,所以這種法身菩薩,他能夠見到百千的世界。

  這地方的意思是說:你是一個初地菩薩,你是見到一百個世界,在一百個世界作佛;你是二地菩薩,見到一千個世界,在一千個世界作佛,地地以十倍的速度而增長。為什麽呢?因為菩薩的迷惑比聲聞人已經降低了,他不但是證得我空還有法空。

  如來之見    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矚=見

  佛陀的見性在他的心中所表現的功能,他能夠窮盡,就像微塵這麽多的十方無邊的清淨國土無所不見。

  佛陀對於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金剛經》說佛陀對於眾生的起心動念…。你看眾生有多少,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上…等等的眾生,每一個眾生的起心動念,佛陀同時能夠了了分明,佛陀的見到這種境界,他是無所不見無所不知。

  凡夫之見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洞視=盡我們最大的力量

  凡夫的見的功能,盡我們最大的力量,我們頂多也只能看到分寸的距離,換句話說,我們隔一道牆,我們就看不到了。

  這段經文佛陀所要表達到底是什麽?佛陀的意思是說: ○99同樣一個「見性」,見性是每一個人都相同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把它放在不同的心中,它產生的效果功能就不一樣。見性把它放在凡夫的心中,凡夫的執著很重,我們的功能就表現不出來;把它放在阿羅漢的心中,就看到南閻浮提;把它放在菩薩的心中,看到百千個世界;見性把它放在佛的心中,就看到無量國土。」

  這就表示見性它的作用,是有隨緣的作用,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它有變化的作用。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知道,見性不是一個固定的物質,它不是一個物質,物質是不能夠有太多的功能相狀的變化、不可以。物質的特色叫作「執礙」它有固定的質量,它產生一定的障礙:你放的桌子你就不能放椅子,它有一定的執礙。

  但是你看我們的內心,見聞覺知,的功能是隨著我們修學它不斷的變化。你看!同樣是一個凡夫,你看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在修《法華三昧》之前,他的見的功能跟我們一樣,看到我們這種日常生活的見。但是智者大師他在修《法華三昧》的時候,跟《法華三昧》相應的時候,成就「旋陀羅尼」之時,他那時候在定中看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法華會上,靈山會上說法的狀態,他看到自己在座,他的老師慧思禪師也在座,也就是說他的見功能能夠追溯到二千年五百年前的現象。

  諸位要知道禪定是現量境,這不是妄想哦!禪定的境永遠是現量境,都是真實的,禪定不可能起顛倒。

  什麽是現量境?它是什麽境就是什麽境,沒有個人的分別。

  虛雲老和尚的年譜講到說:虛雲老和尚在禪堂,有一天功夫相應的時候,他能夠看到隔好幾間寮房他們在講什麽話清清楚楚;後來他繼續用功,他有一天看到(那時二次大戰快要結束了)美國的飛機,丟下二顆原子彈把廣島跟長崎炸得…那爆炸的相狀像香菰一樣。在那時候原子彈還沒炸下去,換句話說他看到了未來,眾生的業力成熟他看到了未來。

  我們只是看到現在,但是禪定的人可以看到現在看到未來,那這是怎麽解釋呢?  蕅益大師對這件事情,他在《成唯識論、觀心法要》作一個註解他說:「他說其實我們見的功能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十世古今」就是現在過去未來,生命沒有所謂的過去,也沒有所謂的現在,也沒有所謂的未來,都是當念、當念、當念,我們的執著區隔過去,也區隔了未來。所以當我們的心慢慢的慢慢的攝用歸體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功能會慢慢顯現,慢慢顯現…,就能夠突破時空。

  從這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同樣一個見性表現在整個十法界眾生的心中,因為迷悟的不同,產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所以我們知道見性它不是一個物質,而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

  前面是約著隨緣的作用,來開顯見性的明了作用。

  寅二、約自他明差而無差。

  「自」是阿難尊者能見的見性;「他」是阿難尊者所見的種種諸物。從自他當中來說明見性是差而無差。什麽差呢?所見的萬物是差別的,所見的物質是千差萬別;但是能見的見性是沒有差別的,是同一個見性。這地方發明不變的體性。

  這地方先說明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能所,現在講所見這一部份。

  示所見物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徧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  留礙=物質的自體

  阿難!姑且我佛陀與你阿難尊者,我們二個現在共同的來觀察四天王所住的宮殿(我們一個小世界的須彌山半山腰地方。)。阿難尊者因為佛陀的神通加持就能夠看到四天王的宮殿,在宮殿的整個中間(「中間」下至大地,上至於四天王;上到達須彌天的山腰,下至大地)你可以普徧的見到水(水中的魚蝦…)、陸(陸地的牛羊「)」、空(空中的飛鳥…),三種動物的活動。在整個大地跟四天王宮中間,你看到萬物活動的狀態,乃至於你可以在虛空當中看到昏明的種種體性相狀:「昏」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譬如被山或樹所遮蓋陰暗的地方,跟太陽照得到光明的地方的種種差別。這以下種種虛空的差別跟動物的差別,這個都是前塵,都是你所見的種種的塵境差別的體性,這都是整個萬物差別的自體。

  當我們依止見性產生見分去分別萬物的時候,外在的物質世界是千差萬別的,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的。

  就中揀擇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是物象?

  佛陀希望阿難尊者從能見跟所見當中做一個揀別,你應該從這當中來分別自他。阿難尊者他現在搞不清楚,什麽是我自己的東西,什麽是別人的東西,他現在還不認為見性是他本來的東西,所以佛陀必須從自他的「自」是能見的自性,「他」 是所見的萬物,從自他當中加以分別。你要從能見跟所見當中,來分別什麽是你能見的自己的自體,什麽是你外在因緣的變化,你要分清楚,你不能含煳籠統的。

  物見之別  以下佛陀正式的從一個能見所見當中,分別什麽是阿難尊者你自己的本來面目,什麽是外在的一個暫時的變化因緣,把自他分清楚。

  是物非見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阿難!你現在窮盡你能見的功能,從日月宮(也是在須彌山的半山腰,他跟四天王宮是齊的,在四天王宮的附近有日宮跟月宮(太陽跟月亮)),你所見到的太陽跟月亮,都是所見的物質,這就不是你阿難的本性,這個是外在的物質;乃至於到七金山(須彌山旁邊有一重的香水海,然後有一重的七金山,再一重的香水海,在一重的七金山,如是乃至於到了七重。七金山所住的眾生他的福德比天還小,比人間還大,他的宮殿都是寶物所成,他的福報比天還差一點),你現在站在須彌山的半山腰,你往下看到七金山,你能夠周徧詳細的觀察到,七金山所住的宮殿,有種種寶物的光明,這種宮殿的光明也都是物質,也不是你的本性。你漸漸的由上而下再觀下去,你看到了白雲的飛騰,鳥類的飛行,看到了風吹樹動,乃至於塵土揚起,你看了樹木山川,乃至於草(比較大棵的叫草)芥(比較小像蔬菜的叫芥)人畜,整個植物乃至於人類,種種的畜牲動植物,你往須彌山的半山腰看下去,這些種種的萬物都是屬於物質,這都跟你阿難尊者沒有關係,那都是生滅變化的物體。這地方佛陀將所見的物質標出來,以下是能見。

  是見非物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曯。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100佛陀跟阿難尊者說:阿難!這些遠近種種物質的體性是有種種差別,但是你能見的見分,這種見精是同一個見精它清清楚楚所看到的;也就是說這麽多所見的物質是由很多差別的,但是你能見的見分是同一個見分。身為一個見分是一個精純光明的自體,這就是你阿難本具的見性,你還不敢承當!

  這一科其實佛陀所要表達的是,我們這一念心去攀緣六塵的時候,因為時間久了攀緣久了,我們這一念心已經被六塵同化了,被物質物化了,我們已經搞不清楚,什麽是我的本來面目,什麽是外在的物質、搞不清楚。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就跟阿難尊者一樣,認為見性是個物質,因為他的心已經被物化了。

  倓虛老和尚他在講《愣嚴經》的時候,在期中考出一個題目,他說:「你一個出家眾,你除了上殿,平常作功課以外,你還怎麽用功?你除了上殿拜佛、誦經作功課以外,那麽日常生活你要怎麽用功?」後來老和尚給的答桉就是八個字:「迥脫根塵,靈光獨耀。」

  我們平常生活是用這個心來主導我們的行為行動,但是心的活動它要依止根,有一個所依的根,然後它要有一個所緣的塵。所以你一旦心一動,一定有根有塵,但是他這地方的「迥脫根塵」不是你拒絕了根塵,你拒絕了根塵,你的心就不能產生作用,而是你要在根塵的因緣當中,你要能夠見相離相;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要知道,什麽是你的本來面目,什麽是你的清淨本性,什麽只是你一個外在暫時的因緣,你要分清楚。能見的心所見的物,什麽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什麽是一個外在假借的因緣,你要很清楚!所以你在整個因緣的根塵當中活動,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這叫「迥脫根塵,靈光獨耀。」。 你隨時要知道什麽是你清淨的本性。

  〔禪宗〕在打禪七的時候,有些人眼睛亂看,糾察師過去就「啪」就打下去,看什麽看,哪一塊磚塊是你的?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物質都是暫時在生命當中借用的,我們一個生命出生以後,我們假借父母的因緣,假借這個身體,然後用這身體來假借佛法拜佛、念佛,我們假借很多因緣來積功累德,但是等到死亡的時候,這些東西全部要歸還,我們空空的來也空空的走,那麽到底什麽是我們真實的東西,這個你要去參一參!

  我們現在因為我們搞得煳里煳塗,什麽是自己的心性,什麽是假借的因緣;因為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心有所住;我心住在某一個人身上、某一件事身上,你就忘失你的本性。「心有所住,即是非住」,就像阿難尊者一樣,我們心經常向外攀緣,我們已經搞不清楚什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心已經被物化了。

  這時佛陀說你要釐清,你這明了的心性假借父母    ,而產生一期的生命,假借五蘊的身心讓你來拜佛、念佛、持咒、誦經,成就種種的資糧。但是你要分清楚這麽多因緣變化都不是你的本性,那跟你沒關係,那是假借的。

  事實上你那「精純妙明」的心性只有一個,那個你要找出來,你要從那個地方直下承當。我們在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你的明了的心要:「念念照常理」,你的念頭就是要觀照你的清淨本性。剛開始先把它釐清,什麽是你自己的東西,什麽是外在的東西,你先把它分開;把一切能見所見當中,還它的本來面目。套一句倓虛老和尚說的話:「迥脫根塵,靈光獨耀。」就是這個目的。

  這地方佛陀已經把整個消息透漏出來,你要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的時候,把你的本性找出來,也就是說它隨時存在的。海公常講一句話,他說:「見性是一個很平常的東西,不是一個很深妙的東西,只是我們穿衣吃飯當面錯過而已。」海公常講,日常生活就現前了,只是我們當面錯過。我們的心住在物質上,結果被物質所轉而失去本性,因小失大。我們追求一個暫時的因緣,而失去一個永恆的東西,你現在要把它看清楚。這就是所謂從自他當中,你從你自己的見性跟所見的萬物當中,把差跟無差的概念弄清楚。

  寅三、正示見性非物   佛陀說:「我前面所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見性,它絕對不是一個物質,它正是你阿難尊者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你自己的心性你應該承當的,它不是一個物質。」

  轉難破可見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

  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轉難破可見」從阿難尊者的轉計問難當中,來破除見性是可見的。為什麽佛陀要強調見性是不可見的?因為只有物質才可以見到,因為阿難尊者他執著我的見性就是一個物質。身為物質它必須有固定的形狀,因為他是個執礙的東西;但事實上見性是不可以見的,所以它不是物質,它沒有固定的形象。

  假若能見的見性是一個物質,那麽物質是有形象哦?那麽你阿難尊者,就可以見到我的見性。喔!因為它是個物質。如果身為見性它是固定形象的物質,那麽你阿難尊者可以看到我的見性,我佛陀也可以看到你阿難的見性,應該是這樣子。如果假設見性是物質的話是這樣子。

  阿難尊者下面就轉計。若同見者名為見吾。阿難尊者說:「我可以看到你的見性啊,怎麽不可以?」

  什麽是「同見」 呢?譬如說我們共同看一個東西,如我看花你們也看花。

  這時阿難尊者就說:「佛陀你看花的時候我也看花,那我就看到你的見性啦!因為你看到花我也看花,所以我們同時看花,這時候我就看到你的見性了。」假設你阿難尊者你執著「同見」一個物質,就個就是見到我的見性。

  這時佛陀就問阿難說:「當我不見的時候,我把見性抽出來不見這個花,我們不要同時見一個東西;我現在不看這個花,你自己看花我不看,那你應該要能夠知道我的見性在哪裡;當我不見這個花的時候,不見這物質的時候,那你為何不能見到我的見性呢?事實上見不到,因為我不看花的時候你看花,那我的見性在哪裡你就見不到了。」

  從這個地方我們得到一個結論,見性是不可以見的。你看!你看到這個人的形狀,但是你看不到它的見性,它不是個物質。

  雙證見非物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物?

  「雙證」從二個方面來證明見性不是物質:第一從見,第二從不見。

  (見)佛陀說:「我不見物質的時候你就見不到了,假設你執著說,誒!佛陀!你不見花的時候,我也見得到你的見性,不是見不到的。你阿難尊者可以見到我不見物質的時候的見性在哪裡,那個地方有問題;自然非彼不見之相。那你所見到的不是真正我見性的相狀。為什麽?因為這講堂當中有很多人,有你阿難尊者,有很多的大阿羅漢,有波斯匿王…等等,不是你阿難尊者一個講就算了。你說我們兩個同樣見到花,你看到我的見性,我不見花的時候你也見得到,為什麽別人看不到只有你見得到呢?所以你所謂的見到我不見的時候,其實那不是我真正不見的相狀,不是我見性的相狀,因為別人看不到嘛!只有你阿難看得到,那這是你錯誤的執著,所以見是不合理的。」

  (不見)假若我的見性你是見不到,你見不到我不見的時候,見性在哪裡你見不到,那麽可見,見性它不是一個外在的物質;不是外在的物質,那麽它不是你阿難尊者本來具足的見性,那是什麽?你為什麽不敢承當呢?

  這地方是說:你見不到我的見性在哪裡,那表示見性是不可以見的,不可以見的表示它不是物質,它不是物質就是心法,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這是你阿難尊者當下現前的一念心性,就是你的本來面目,你為什麽不敢承當呢?

  這地方有責難的意思。

  反辯物非見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               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

  「反辯」用相反的方式來論辯,假設物質是能見的話,那這地方就有問題了。

  你依止你的見性見到物質的時候(物質是沒有明了性的),假設你說物質也有明了性。你說佛陀你剛剛說見性是一個有明了性的東西,那麽有明了性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我啊!可能物質也有明了性阿!

  (佛陀破斥)佛陀說:「你用見性見到物質的時候,那麽假設物質也有明了性,那你見到物質,物質也見到你,這樣子有情無情的體性變成非常的雜亂,有情是有明了性的,無情是無明了性的,這樣體性就雜亂。那麽你阿難尊者跟我佛陀還有世間一切的法,這種個體就不能安立,就壞世間相,破壞世間的安立……未完」

  ◎12m022   講義第四十五面

  寅三、正示見性非物

  101我們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是有能所的,一個是能念的心,一個是所緣的物。我們這一念心習慣性以攀緣心,所以跟物質接觸的時候,就對這物質有所住,這個心就住在物質上面,住久了以後我們已經忘了我是誰,我們的心開始被物化了,被物質同化了,變成一個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識。

  所以佛陀在講見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時候,我們很難承當,這個跟我們沒有關係,我不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的思考變成固定化,我們的思想變成固定化,行為已經變成固定化,已經被物質同化了,因為只有物質才有固定形式。

  我們因為被物質同化以後,我們失去佛陀廣大的功能,就像大海失去了變成一個小水泡;追根究底就是我們心中被物化以後那個執取要把它破掉。所以佛陀要告訴我們,「見性」不是一個固定模式的物質,其實我們可以去產生更大功能的,因為它有隨緣義,隨緣的作用。

  前面的二科都是說明見性不是物質,這一科是反證物質不是見性,身為一個物質它沒有明了性;前面是證明見性不是物質,這地方是證明物質不是見性,當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什麽是相反呢?先假設物質是見性,假設物質是能見。

  假設物質是有明了性的,那會有什麽問題呢?物質是有明了性的,那你現在看到桌子的時候,桌子也看到了你。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那這樣子能所的體性,有情無情的體性產生了雜亂。因為你能見的是有明了性,所見的物是沒有明了性的,那這樣子誰是能誰是所,誰是主動,誰是被動的配合?完全雜亂。進一步來說:你阿難尊者的個體跟我佛陀的個體,乃至於世間一切有情無情的相狀,這種世間相完全被破壞的,都不能安立了!所以說物質是有明了性這是不合理的、非常不合理。所以阿難你應該知道,假若你依止見性,見到一切物質的時候,這樣的見性就是你自己的見性,你的見性是周徧法界的,而俱足萬德萬能的,這個不是你本來具足的見性,那麽是誰呢?你還不敢承當。

  訶責莫自疑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云何」這個云何有訶責的意思。為什麽你到現在對於你的本來面目,對於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實的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緣顯現無量功德的這種見性,你還產生懷疑,如此的見性你還不敢直下承當(性汝不真),你還期望我來為你證實,為什麽還需要這樣子呢?為什麽還期望我來外你求證呢?這就是你踏踏實實的現性,你還不敢承當,還要我來跟你開示,還要我來為你作證明!

  102我們已經失去本來面目太久了,我們離開我們的本性,就像乞丐離開大富長者家太久了,流浪太久自己已經被乞丐化了,乞丐做久變乞丐化。我們在這一念心依止攀緣心,攀緣色身香味觸六塵的境界,攀緣久了之後已經被物化了,被物質同化了。所以我們聽到一個隨緣不變、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緣顯現妙用的這樣的一個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性,這是你本來的東西,你反而不敢承當,而不是你的東西你抓著不放,變成這個樣子。

  物質同化不是只有在家居士,你有時候學佛都會被物質同化,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六祖壇經》有一個叫法達法師,法達法師他用功,他去見六祖大師,跟六祖大師頂禮的時候,頭沒有全著地。

  當然六祖大師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個東西,物在障礙你,你已經被物化了。法達法師:「對啊!我的心中有一個東西。」六祖問:「什麽東西?你可不可以把它講出來。」他說:「我誦法華經,誦三千部。」(這是非常不容易啊!一部《法華經》二十八品將近七萬個字,正常速度差不多要六至七小時,假設你一天誦一部,你要誦八九年才能夠誦三千部。)你誦《法華經》三千部後,我們誦《法華經》把《法華經》當作自體,我們的心就住在《法華經》,然後被《法華經》同化了,把《法華經》的法放在心中。就是我法二執,我們以這個當自我意識。 )

  這時六祖大師就破他說:「你要知道佛陀講《法華經》的目的,是假借《法華經》的經文讓你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讓你悟入本性不是要你執著《法華經》的經文,你執著三千部。」

  他這樣的誦《法華經》變成人天福報,他的心被《法華經》所轉,心迷《法華》轉,他的心跟著《法華經》走,他一直執著他誦《法華經》三千部,一直把這個法放在心中,結果失去他的清淨的本性。六祖大師破斥他以後,他當下開悟,他講一個偈頌說:

  「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原是法中王。」

  他誦經三千部,他一直執著《法華經》的經文,一直執著《法華經》的功德,把這功德當作自我,結果他的心放棄世俗的東西而執著《法華經》,已經被《法華經》物質化了、固定化了。他說還好遇到六祖大師,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一句話就把我破了。「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我如果不能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懷,就是要我們透過經文明心見性,我還以為誦《法華經》這就是一個功德;假設我不能明白佛陀出世的本懷,我不能解脫生死,誦《法華經》變成:第一個成就大的福報力、第二成就未來得度的善根,如此而已。因為被《法華經》物質化、固定化!

  「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在三界火宅這一念妄想的心,就是佛陀所證,眾生本具的清淨本性。

  佛陀一再的告訴我們,物質是固定的形狀是沒有明了性的,我們的見性是有明了性了,它絕對不是物質,它是一個心法。我們因為在物質上執著太久,所以已經被物質同化的,這個時候佛陀希望能夠透過種種的證明,把我們的本性恢復起來。

  子二、示無大小義 (分二:丑一、疑問。丑二、答釋)

  佛陀都在證明一件事情,就是見性不是物質的這個觀念。那麽物質是有大小的,你看桌子比椅子大,椅子比撫尺大,既然是有形狀,它就會產生大小的對立。但是見性,身為一個我們眾生本俱、諸佛所證的本來面目,它沒有所謂大小的差別。

  丑一、疑問。阿難尊者的疑問,他提出二個大跟小見的功能。

  雙舉兩見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娑婆國;退歸精舍,祇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ㄓㄢ)薝(ㄓㄢ)廡(ㄨ)。」   廡(ㄨ)=走廊

  阿難白告佛說:「世尊!假設正如佛陀所宣說的,見性是周徧圓滿的,它就是我當下一念心性,就是我的本來面目,叫我不要懷疑要我直下承當,而不是其它的物質,但是我心中還是有疑問,我不敢承當。為什麽呢?(廣大功能)譬如說我阿難跟如來在一起的時候,承蒙佛陀加持的原故,我見性的功能能夠普觀整個四天王殊勝寶藏所成的宮殿,乃至我安居在日月宮的時候,我的見性也能夠周徧圓滿,徧照整個四大洲的南瞻部洲的娑婆國土;你看我的見是這麽樣的廣大,看到四天王殿,看到日月宮,看到整個南瞻部洲。但是這地方有一個問題,當我退歸到祇桓精舍的時候,我現在跟佛陀回到精舍,我見的功能只看到僧伽藍(大眾僧所居住的處所),乃至於我回到清心講堂(說法的地方叫清心,佛陀的法門能夠淨化眾生的妄想),我只見到屋簷跟走廊。」

  阿難尊者的疑問就是,我的見性怎麽會有這二種功能呢,一個是廣大的功能,看到四天王殿,回到精舍以後只看到講堂左右的屋簷跟走廊。

  陳述疑問

  疑見不定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

  世尊!如是的見性,它的體性是本來周徧的。當我在四天王殿的時候,我是周徧看到整個娑婆世界,現在回到講堂的房間,只看到講堂當中的整個環境。(這地方有大小不定的變化)

  疑見有礙   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

  這地方的道理到底是見性縮大為小?(我本來的見性在四天王殿是很大,回到講堂以後縮小?)還是因為牆壁的關係,把我的見性夾斷了,讓我的見性斷掉了?

  總結請示   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我現在不知道這個見性由大變小的功能道理所在,希望佛陀的慈悲,為我開示這個道理。

  這地方問題點,阿難尊者它提出二個疑問:一、大小不定,見性是不是不定的,這體性是不是突然間變大,突然間變小。二、牆壁的障礙,它的體性是不是會被牆壁所夾斷。為什麽我回到娑婆世界的講堂的時候,一個牆壁就把我障礙住了,是不是我的見性會被牆壁所障礙住。這問題點也就是說阿難尊者還是質疑,這見性是個物質。

  103「見性」它的本質是不變跟隨緣,這二個是同時的,恆不變、恆隨緣,恆隨緣、恆不變,所以我們叫,即空、即假、即中,是同時的。

  外道提出神我的思想,外道的神我是一個固定的東西,它不能隨緣,神我創造萬物。但是他們的神我不能跟萬物打成一片,不能恆常不變、恆常隨緣,即體不變、即體隨緣不可以的,它不能這樣子。所以外道的體跟用是二分法,能主宰的神我跟所變現的萬物二個是獨立的個體,是二分法。

  大乘佛法提出「見性」 恆常不變而恆常隨緣,恆常隨緣又恆常不變,它體用是同時的,它是不二的法門,它決定不是一個固定模式的物質。

  這地方阿難尊者是把見性的體跟用把它區隔。其實體性是周徧,作用才是隨緣,他在這個地方產生疑惑,他以為體性好像變大變小,好像有障礙,其實這是作用的關係。阿難尊者這時候對見性的體用產生區隔的疑惑

  丑二、答釋  (分二:寅一、破執。寅二、會通)

  先破除他的執著,然後再會通到道理上。

  寅一、破執。

  總示綱要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一切世間我們所見的物質有大小的差別,譬如桌子比較大椅子比較小;有內外的差別,如房子之內牆壁以外,乃至於種種的事業;「事」是物的本質,「業」是物的作用,整個森羅萬象,這些都是屬於前塵(所見之境)。身為你一個本來面目,一個能見的見性,你不應該說你的見性有大小、內外的差別,不應該這樣講,因為見性本身是周徧法界的。

  先把見性的體標出來,佛陀先講隨緣不變之體,再講不變隨緣之用。

  舉喻詳釋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

  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

  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佛陀用虛空跟器具來做一個比較,虛空是比喻見性廣大之不變之體,器具指的是我們迷悟不同所產生的作用。

  佛陀說:在廣大的虛空當中,現在你把它放一個方形的器具,你就看到一個方形的虛空出現了。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四方的器具,它所顯現這種四方形虛空的形狀,它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  因為有一個方形的器具才出現一個方形的形狀的虛空,這個虛空的形狀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

  假設這四方形的虛空是固定的,那你把方形的器具拿掉,你換成一個圓形的器具,這時候虛空不應該再變成圓形。那事實上我們把方形的器具拿掉變成圓形的器具,圓形又出現一個圓形的虛空嘛!虛空它有隨緣的作用,它不會障礙你的。

  那麽假設它是不決定,它是變化的,那麽在方器當中就不應該出現四方形的虛空。所以說也可以說是不變也可以說是隨緣,你說你不知道虛空變大變小的義理所在,其實它的義理就是這樣子,它就是有不變性跟隨緣性。

  虛空的體是不變的,但是作用它是隨緣,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它就出現方形,你放一個圓形的器具它就出現圓形,它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義性,哪裡還有變大變小的道理存在呢?沒有大小的存在,就是一個不變的體跟隨緣的作用如此而已。

  忘塵性徧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假設我們想要使令虛空去除它方形圓形的相狀,要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你不用去創造一個虛空,你只要把之前放的方形圓形的器具把它去掉,空體自然就出現它廣大無邊,無方形無圓形的相狀;而不是說你還要去除去虛空的方形,除去虛空的圓形;也就是說虛空因為有方形的器具變成方形,有圓形的器具而出現圓形。那你說我現在要恢復虛空的本來面目,要怎麽辦呢?你只要把那器具拿掉就好了,你不必去除去虛空當中的形狀,因為虛空本來就沒有形狀。因為方形的器具出現方形,圓形的器具出現圓形,那我是不是要把那方形圓形去掉?不必,你只要把器具拿掉就可以了。

  反難破執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假設正如你所問的,你說你從四天王殿回到講堂的時候,見性縮小了,好像衣服縮水了一樣,那你這樣講的話,你看到講堂所以見性就縮小了,那你出去外面那見性是不是擴大了呢?因為你出去外面看到很大的虛空,看到太陽,那你看到太陽你的見性難道是挽見(挽,是繩子把它打結,二條繩子接在一起)?難道說你出去外面看到太陽的時候,是把一段一段的小小的見性把它連起來,然後一段一段的見到你的太陽嗎?難道是用連接的方式嗎?因為有牆壁的關係,有屋宇的關係,見性就斷絕,那麽你穿個小洞見性就延續出去了?其實道理不是這樣子!

  見性本身是無形無相,而且它不受障礙的,雖然清淨本然沒有形相,但它有隨緣,因為迷悟的關係,它隨順眾生迷悟的執著,而產生不同的作用,但是它又不失它的本性。  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狂華亂舞,空體依然。」「狂華亂舞」就是我們的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我們無始劫來薰習很多的想法,好像虛空當中產生很多的花到處飛揚,但是它永遠不會染污我們的虛空,「空體依然」,只要狂華消失了,空體就恢復了,不是空體當中還有個狂華,不是的!

  蕅益大師說到目前為止,阿難尊者的問題已經整個道出來了,一口道出阿難尊者心中的障礙。蕅益大師說到這個地方阿難尊者他的問題點在哪裡,四個字:「迷己為物!」把自己當作物,自我意識。什麽叫「物」?它是固定模式。

  你要知道阿難尊者的問題在哪裡,在最後佛陀會通的時候,你才知道佛陀他到底要破的是什麽。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物質接觸久了以後「迷己為物」,忘了我們是誰,被物質同化了。到這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把自己當作物質,所以迷己為物。

  佛陀到這個地方把圓融無礙的道理,見性是個恆常不變,恆常隨緣,恆常隨緣,恆常不變,雖然是清淨本然,但是它又隨緣顯現,雖然隨緣顯現它又清淨本然,這個體用不二的道理,到這個地方佛陀講完了,最後把這種觀念會通到我們修行的止觀(這段非常重要)。分二段:先說明凡夫一念的迷惑產生的障礙,第二段佛陀講到修行止觀的方法,一個是病,一個是葯。

  因迷成障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104身為一個見性,我們前面講過體性是周徧的,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當我們的心把它回歸到原點的時候,跟佛陀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是一如無二如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

  我們本來的面目的的確確是如此,所以我們的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從體性來說,我們真的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斷的,所以善法是可以修習的。為什麽?因為我們見性是清淨的,它不是一個物質化的東西,所以我們的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但是這個地方有個問題,當我們一念不覺以後,我們的心態變成「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產生我法二執的一種自我意識。

  「迷己為物」蕅益大師解釋這個「己」就是六塵的緣影。把這個自體當作是六塵的緣影。

  什麽是六塵緣影呢?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六塵緣影的固定的形態。

  我們不要講過去生,就講今生好了。你說我是誰?你是誰,你就是那一念心嘛,你是誰!心是怎麽來的?為什麽會有心,不是上帝創造的,它是薰習而成,你從小生長在什麽家庭,你受你父母的影響,你父母的一舉一動,它會產生你的思考模式。長大以後到學校去受了老師的影響,出了社會受了朋友的影響,你跟什麽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性,當它受到六塵刺激的時候,會產生一個落謝的影像。

  什麽叫落謝呢?

  你小時後發生過什麽事情,譬如說你喝水喝到中毒或者怎麽樣,你對水就產生畏懼。那這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你還會留下一個影像,五塵落謝的影像,這影像對你產生思想上的引導。這就是我們的思考模式,我們已經被物質化了,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點點滴滴生命的經驗,對我們產生一定的思考。

  105我過去舉過一個例子說,有一個獵人,這個獵人他養了一隻老鷹,以後他要打獵用的,他為了方便把老鷹放在雞裡面,跟雞群一起養。那麽老鷹比較大,老鷹就整天就跟著雞跑來跑去,吃東西的時候在一起,玩的時候也在一起,睡覺也在一起。這老鷹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雞,耳朵聽到的也都是雞的聲音,牠從小到大就當作我就是一隻雞,我是一隻大的雞而已。

  其實牠是一隻老鷹,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講到心性它不變有隨緣義(這很可怕),它隨順你的執著它會產生不同的作用。這老鷹長大以後即便它的肌肉非常的強壯,它的手爪非常有力,它就是飛不起來。為什麽?牠已經被物質化了,牠認為牠是一隻雞,雞怎麽能夠飛呢?雞頂多只能跑得比較快一點而已,怎麽能夠飛呢!

  後來這個獵人很失望,不管他怎麽訓練牠,牠就是飛不起來。獵人實在是太失望了,失望當中又帶有瞋心,就把這老鷹放在懸崖邊,準備讓牠自由落體,想把牠放生。結果他跑到懸崖最高的地方讓老鷹自己掉下來的時候。一個人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它的潛能發揮出來。當老鷹掉到一半的時候,牠展起翅膀飛起來了。

  其實老鷹的功能沒有失掉,只是牠一直認為牠做不到,我們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我們自我受限。你看!

  受菩薩戒的時候最怕是什麽?若你有研究菩薩戒,菩薩戒最怕的就是「做不到」,畫地自限,這個很嚴重。在菩薩道裡面你不能說我做不到,你可以說我會慢慢改不能說我做不到,「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當我們的心開始被物質化以後,我們從一個廣大的心性,具足無量德能的心性,變成…,我們流轉太久,做眾生太久,卑劣太久,所以我們看到佛陀就覺得佛陀跟我是不一樣的,您是萬德莊嚴,我是業障凡夫,我永遠跟不上你。

  這為什麽呢?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

  我們在行為上不能馬上趕上佛陀,但是在認知上,先相信你自己有無量的可能性,你要告訴你自己,你現在的思想…當然「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很多思想要慢慢調整的,但是你要先相信這一件事情,你現在的妄想不是你本來的面目。你的妄想是因為你的生命當中很多的經驗,給你很多錯誤的訊息,慢慢的累積起來,包括今生,包括前生,你遇到很多人,他告訴你很多觀念,告訴你很多邪知邪見,在加上你自己的虛妄分別,產生我法二執,但是你的本性永遠沒有失掉。就像虛空中你放一個方形的器具,你暫時會看到這方形的虛空,但是器具拿掉,虛空它還是恢復它原來的虛空,這叫作「明心見性」,我們叫作「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為什麽妄想是空?因為它是生滅的因緣誕生的。

  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緣而生的,所以它不會假借因緣而滅,它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的東西他是不可破壞的,你沒辦法破壞它,你造五逆十惡,你還是沒辦法破壞它的本性。

  這地方的問題在哪裡呢?我們沒有破壞,但是變成有破壞?是無壞而壞?

  因為我們迷,把自己物化了,我們自己給自己一個設限,我只能夠怎麽樣。你看我們煩惱現前的時候,這個東西我們一定要做,因為這個表示自我。其實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沒有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都可以變的。

  我們的問題就是「迷己為物」,把自己物化以後就失掉了我們清淨的本性,然後從今以後,為外在的物質,心中的物(我法二執)所轉,所以才會出現大小功能的差別。為什麽阿羅漢有這種功能,菩薩有這種功能?這表示我們的我法二執都沒有消除,被物化的關係。

  這一段一切眾生,古德註解是包括九法界的眾生都在裡面,只是有輕重的差別。那應該怎麽辦呢?以下講修行有三個次第。

  覺悟自在

  106 轉物即佛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因地當中要怎麽辦呢?第一件事情「轉物」。你應該在心中產生一個微密的智慧觀照,你不是作功課觀照,你經常的起心動念,你要觀照「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慢慢的捨妄歸真,那你就能夠慢慢恢復我們原來的本性。

  「轉物」用理智來轉情感,而不是轉那個物質,而是轉心中的妄想。佛陀喜歡把妄想講作物質,因為我們的妄想被物化了,你受了物質的影響(六塵的影響)。但是我們現在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過去物化的妄想把它轉過來。

  體性自在   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果的功德:前面破妄,這是顯真,顯真的體性。

  我們的身心世界就能夠圓滿光明,安住在一個寂靜不動的道場,這道場就是常寂光淨土。

  佛陀在經典上說,我觀一切十方的國土無有寸土可得。〔禪宗〕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常寂光的道場。

  妙用自在   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顯真以後的妙用: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當我們真性恢復以後,我們就能達到事事無礙的法界。

  什麽是「事事無礙」?在一個這麽小的東西,最小的東西就是一個毛端,一個眉毛尖端的地方,這小的東西能夠含受這麽廣大的十方國土,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我們因為能夠產生微密的觀照,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功能才能夠慢慢的擴大。

  107我們的一念心「迷己為物」,我們的心被物化以後會產生執著,執著的結果我們會產生錯誤的概念,就是追求越多越好。你看我們的生命體,我們喜歡得到,我們不喜歡失掉;但是當我們的心越貪越多的時候,我們的功能就慢慢喪失掉、慢慢喪失掉。其實我們的觀念不能改變,我們很難解脫的,我們喜歡「得」,你看財物越多越好,東西越多越好,結果我們反而失去更多。你看!聖人修學是「捨」,他越捨越放下,他擁有越多、功能越多,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我們從前面的譬喻你可以知道,一個虛空放一個器具,你把這個器具捨掉了就變成一個虛空。  懺公師父對修行提出一個概念, 他說:「我們修行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的入道法門,就是「學吃虧」。」。

  我們喜歡佔便宜,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勞力越少收穫越大。結果這種的思考模式,把自己的我法二執更加的堅固更加的物化。其實我們應該學吃虧,學吃虧以後你才能夠轉變你那已經物化的的東西,慢慢的把它全部都消化掉,恢復你的清淨本性。但這不容易做到,不過在概念上你先承認這個觀念是對的,這個是趨向解脫。

  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說:「有一個居士他到承天寺掛單想要出家,這個居士很用功,做任何事都很認真。有一天他跟大眾去出坡,回來以後大家把東西一丟就去吃飯了,他也想要去吃飯。後來執事法師說,你先不要吃,你先把這些工具拿去洗一洗,做完再去吃飯。

  他覺得他吃虧了,大家一起做事,回來以後我要去洗。他一氣之下就想要走了。老和尚把他叫到寮房裡面來,他說你一走出去,你整個修道的因緣全部都失掉了,變成障道,你要從這個地方學吃虧才對,忍人所不能忍。他念頭一轉過來,很高興的去洗一洗,洗完後再去吃飯。後來那個居士他自己想,他那天以後他整個心胸變得非常的開闊,就那個因緣轉過來以後,以後遇境逢緣,他覺得煩惱輕薄很多,我以前動不動就起煩惱。」

  但這問題是念頭要轉不容易,但是你不轉你就跟解脫道無緣,你變成修福報。誦經三千部,把它當作一個功德想,這叫作修福報。所以今天我們要把已經物化的我法二執轉變,你要開始學吃虧,這是第一步,你要捨才能產生更大的作用,更大的功德。

  12m023   講義第四十七面

  癸七、約無是非是顯見性惟真

  108本經的修學宗旨,它的重點就是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首愣嚴王三昧》具足來說是一個廣大的菩薩道。我們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整個六度萬行都是要跟《首愣嚴王三昧》相應。

  這樣的一個廣大的菩薩道《首愣嚴王三昧》它的下手處,到底在哪裡呢?

  蕅益大師講出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正念真如」,你先從正念真如下手。

  「正念真如」的意思是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我們內心的相貌。我們從本經的開示,我們知道我們的內心有二個相貌,一個是真實的心,一個是虛妄的心。所以我們常說我們的心,真中有妄,妄中有真,它是一個真妄的和合體。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個金礦,一個金礦它本身有黃金,但是它又有很多很多的沙石,沙石當中又有黃金,二個溷在一起。

  所以你說「正念真如」其實主要是你怎麽樣把這些沙石慢慢慢慢經過火的鍛鍊,把沙石慢慢的消滅,把黃金的部份慢慢顯現出來;「正念真如」的道理也是這樣,你怎麽透過這種智慧的觀照之火來鍛鍊你的內心,把虛妄的部分慢慢的減少,把真實的部分慢慢的增長。

  什麽是真實,什麽是虛妄呢?

  譬如我們一天當中,我們一天當中經常有二種聲音會干擾我們,會引導我們。有一種聲音說我是一個出家眾,我要好好的奉持如來的戒法,我每天一定要拜佛、念佛,我一定要弘護正法,續佛慧命;這種聲是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一種願力,它是跟我空法空的清淨心相應的一種願力,這是真實的,它不受外境干擾的。我們另外有一種聲音說,我現在很痛苦,我現在很快樂,我喜歡某家的東西,我不喜歡某乙,這就是跟我執法執相應的一種攀緣心,因為這個心基本上是隨外境生滅的。

  所以首先我們在心中一定要具足一種判斷力,什麽是你心中的主人,什麽只是一時的客人。「正念真如」的意思就是說,其實你不要去管虛妄心,你只要把真實的心慢慢的擴大,虛妄的心就減少,因為真實能夠破除虛妄。

  你在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修「正念真如」的時候你一定要清楚,你的心是一個真妄的和合體,真實跟虛妄的都同居在你一念心中,怎麽去把它們判斷出來,然後不斷的加強真實的力量,慢慢消滅虛妄的力量,這個就是《首愣嚴王三昧》的根本。等到你對心的內心世界掌握得很清楚的時候,,再依止這一念清淨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能夠成就諸菩薩的《首愣嚴》。這是本經修學的宗要。當然,我們今天要去正念真如,那麽什麽是真如?  佛陀以十番的加以開示。

  十番顯見第七番

  癸七、約無是非是顯見性惟真

  佛陀開顯真實的心性,從二個角度:第一、無是,第二、無非是。「無是」顯現的是真如的自體,它是離一切相的;也就說在一切的萬法當中,我們找不到見性的自體可得,覓心了不可得,顯無相的心體,這叫「無是」。「無非是」是顯真實心體的作用,也就是說它同時是集一切法,在一切萬物當中其實都是我們見性隨緣顯現的作用。前面的「無是」是顯它的不變性,「無非是」是顯它隨緣的作用。從二個角度相互關係的運用就開顯我們的見性,在生命當中是唯一真實的。

  唯一的真實是什麽意思呢?它的大意是說,在你生命當中除了你現前一念心性的真如本性以外,其它的什麽都不存在;也就是說,離開你這一念心性,就無少法可得。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活在一念心當中,你生命的來,你生命的走,都不離開你現前的一念心性,每一個生命的個體,都是你一念心性所顯現的一個暫時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整個生命體,就是一念心性是真實的,其它的都是如夢如幻的,只有真如本性是唯一真實的。

  (分二:子一、疑問。子二、答釋)

  子一、疑問。阿難尊者他提出他心中的疑問

  疑身見各異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

  阿難尊者他對色身跟見性,產生一種各別不同的看法。

  阿難白告佛陀說:「世尊!假設你前面說的見分,六根當中的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這種功能它的體性,就是我的妙明的真性。而這妙明的真性,它現在分分明明的顯現在我的面前。如此說來這見性是我真實的本來面目,那麽我現在有個問題,現在我剎那剎那生滅的五蘊身心,它又是什麽東西呢?

  阿難尊者的意思就是說,五蘊身心跟見性這二個是互相排斥的,這二個到底是什麽關係?一個是生滅變化的,一個是不生不滅的,這二個之間的互動是什麽?阿難尊者提出這個疑情。

  懼墮於過失   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辦我身。

  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

  這時阿難尊者從前面的疑問,心中產生一種憂懼,他感到一種恐怖的感覺,他把他恐怖的感覺講出來。

  阿難尊者說:我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當中可以感覺到,我這五蘊的身心的確是有分別的功能。你看我利用我這五蘊的身心,看到佛的三十二相而出家,我利用我的身心世界去奉持如來的戒法,去拜佛去打坐,都是靠我這五蘊身心。那佛陀告訴我,我的本來面目是這一念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見性,而這見性,我感覺它根本沒有分別的功能,連我的五蘊身心都不能加以分別,何況是宇宙的萬法呢?  也就是說,我自己的感覺當中,五蘊身心是有作用的,而見性對我來說,我感覺不出它的作用。

  假設見性是我真實的、本具的,我的本來的心性,那麽請佛陀讓我能夠清楚的,這個見性令我今見,這見性就必須很清楚的知道,能夠看到我阿難尊者的身心世界,它就必須有明了性。如此一來見性是我,而我現前的五蘊身心,反倒不是我了。

  這樣子就有一個問題,我心中的恐懼就等同如來前面對我的問難:「物能見我」。前面佛陀說:「一個物質能見到你,那麽這個體性雜亂。」佛陀你說外在的物質見到了我是錯的,那麽你現在所說的見性,能夠見到我的五蘊身心,就等於一個外在的見性看到我一樣囉!

  求如來開示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這個道理是如何,希望佛陀慈悲,來開導我心中的迷惑,來解除我心中的憂懼。

  這地方阿難尊者的疑問就是說:他現在把我們的五蘊身心跟見性,將它區隔成二個東西。假設見性是我,那五蘊身心就不是我,假設五蘊身心是我,這個見性就是我,這二個只有一個是對的。

  蕅益大師說:「我們在了解這一科的時候,你要先了解阿難尊者的疑情在哪裡,你才知道後面佛陀的回答,是往哪一個方向走。」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自從七處破妄以後,他心中的攀緣心已經被佛陀完全破壞了;從前面的六番顯見當中,他把昭昭靈靈的一個物質當作見性而現在它的前面。」從阿難尊者的問題:「今此妙性,現在我前。」這地方一口道出阿難尊者心中的疑情。其實佛陀今天所要回答的,就是回答這句話:「今此妙性,現在我前。」他完全把五蘊身心跟見性做一個區隔,把見性的體跟見性的作用,把它的不變性跟隨緣性,把它一刀切成二段:體是我,作用就不是我;作用是我,體就不是我。所以他才會道出這一句話「今此妙性,現在我五蘊身心的前面。」

  你要了解阿難尊者的疑情,你才能夠知道佛陀他整個回答的方向。他等於是把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體用之間加以區隔。

  子二、答釋 (分二:丑一、斫(ㄓㄨㄛ)破是非兩途。丑二、會通真性一理)

  先破除對「是」跟對「非」的執著,然後把這二個再會歸到一念的心性當中;先破執再顯真。

  丑一、斫破是非兩途。斫,是砍或者是噼。佛陀先破壞阿難尊者對於「是」跟對於「非」這種雙方的執著。「是」阿難尊者執著在一切萬物當中,有真實的見性可得,所以他才會說 「今此妙性,現在我前。」 對於見性是可以見的執加以破除。「非」就是在一切萬物當中無有見性的作用,這產生斷滅的思想,也加以破除。把「是、非」二種邪見都破壞以後才能夠會歸到正見。

  (分四:寅一、正破是見。寅二、轉破非見。寅三、大眾茫然。寅四、世尊安慰)

  寅一、正破是見。這地方佛陀是破壞阿難尊者把見性當作一個實實在在的物質,好像有一個杯子,一個桌子,這個叫作見性,它顯現在我的眼前一樣。這段主要是發明見性的體性它是離相的。

  直斥妄執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總說)佛在講道理之前,直接的先把正確的觀念講出來。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前面所提出的問題,你說身為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一念心性,它很清楚的現在你五蘊身心的前面,這道理是不真實的。這是你心中的想像,你的執著所產生的一個影像而已,這個跟見性是沒有關係,這個道理是不合乎真實的!

  佛陀先破,破了以後以下講出為什麽見性,是不能夠現在你的眼前。

  縱成可指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有可形,無不指著。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佛陀說:「假若正如你所說的,見性它是如實的顯見在你阿難尊者的面前,而且你如實的看到見性的相貌。既然見性是可以見,那表示身為一個見精,這種見分是可見的,那它一定要有一個方向跟處所。只要是可以見到的東西,一定有它的方向跟處所,那你應該可以明確的把它的方向跟處所指示出來,什麽是見性,什麽不是見性,如果它真的是現在你的眼前的話。(佛陀道理講完以後,就講事實來加以證明。)

  阿難尊者!現在我們二人共同安住在祇桓精舍,祇陀林的講堂當中來做一個觀察:你依止講堂向外普遍的觀察,你看到的樹林,再遠一點看,看到河水,再遠一點看,看到種種修行的殿堂,打坐修止觀的殿堂,你再往高處看,看到了日宮月宮,乃至於你再往遠處看,看到大講堂遠遠相對恆河的流水在那地方流動 (佛陀引導阿難尊者由近到遠,由下而上,看到這種種的萬物) 。你現在在我的獅子座前,你現在把你的手舉起來,你用你的手可以很明確的指出前面的樹林、講堂、河水它們的相狀,這個是樹木,這個是講堂,這個是恆河,其實你是可以很明確的用手指出來的。怎麽說呢?你看!陰暗的地方是屬樹林,光明的地方是屬於太陽,障礙的地方是屬於樓閣牆壁,通達的地方是屬於空曠的處所,乃至於小草大樹,乃至於最小的毫毛,它的形狀雖然大小有很多的差別,但是只要有它一定的形狀,你都可以把它指出來告訴人家,這個是樹木,這是河水,這個是講堂,這個是恆河,不管它多大多小,只要這東西是有相,有相狀的東西你一定可以把它指出來。有相狀就可以有方向及處所,你就明確的指出它的處所出來。

  佛陀用現實的狀態來引導阿難尊者來悟入這個道理。

  即物指陳   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ㄆㄟ)剝(ㄅㄛ)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阿難你應當知道!這以上你所指出的東西,你告訴我什麽是見性:你說見性現在你的面前,那現在你面前的到底是什麽?你說虛空是你的見性,若虛空是你的見性,虛空已成為你的見性,那虛空要以什麽來做相貌呢?因為虛空已經變成了見性,那破壞虛空原來的相狀了。假設其它的物質是見性,譬如你說這花是見性,那麽花已經變成見性了,那麽花以什麽為相狀呢?它變成沒有相狀了,因為你說它是見性,而見性是無相的,你正好是破壞它的相狀。所以你應該在一切的萬物當中,加以微細的揀別出在萬象當中,哪一個是你精純光明微妙不可思議的見性,你應該指陳的告訴我,在一切萬物當中它能夠分別的顯現出來,不要有半點的含煳籠統,要分別清楚。你說見性現在你的眼前嘛,既然在你的眼前請你把它指出來,它到底在哪裡?

  這是從現實的環境當中逼迫阿難尊者來加以迴光返照。

  正破是見    阿難言:「我今於重閣講堂,遠洎(ㄅㄛ)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阿難尊者的疑情在佛陀善巧的逼迫之下,他本來的心是向外攀緣的,看到一個昭昭靈靈光明的見性顯在他的面前,佛陀用善巧逼他不得不迴光返照他的內心。

  阿難尊者說:「我現在跟佛陀安住在重閣所成的講堂,我順著佛陀的開示,從遠處看到了恆河,往上看到日月宮,乃至於在一切萬物當中,我都能夠指出萬象萬物的處所,只要是眼睛可以看到的,只要是有相狀的萬物。但是在這麽多的萬物當中,我的確是指不出見性的體性出來。在這麽多萬物當中,這是花、這是樹、這是講堂…但是我真的沒辦法在一切萬物當中,指出見性的處所出來。

  世尊!正如你老人家所說,不但是我一個有漏初學凡夫的聲聞,乃至於一個證得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他也不能夠在一切的恆河、樹木…這些萬事萬象當中揀別什麽是見性,什麽不是見性,它根本不能夠離開一切萬物的自體,而找到另外一個見性的自體。」

  如來印許    佛言:「如是如是。」

  這段經文主要是把見性離相清淨的自體開顯出來,見性本身就離相,它能夠含受我們一切的生命它不能有相。若見性它變成桌子,它若變成桌子它就不能變成椅子,它不能有相狀的,所以你指不出來。

  在古德的註解中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念,古德的註解說:「阿難尊者的問題點在身心的執著。」你看!他說見性是我,那我身心世界就不是我,那我身心世界算什麽!所以很明顯的,阿難尊者在疑情當中它的問題點在「我執」,對個人身心世界的執著。但是佛陀在回答的時候,卻沒有針對他的身心世界來破,而是舉出了樹木、恆河、講堂、日月宮,用萬法來破斥他。那麽這道理在哪裡呢?這地方有一層意思,古德說:「阿難尊者是一個菩薩種性,菩薩種性是我執重法執輕,煩惱障重,所知障輕;聲聞人剛好相反,聲聞人他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身為一個菩薩種性,他的我執比較重,佛陀不直接先破他的身心世界,先破他的法執,因為容易破。」意思是說:一切的萬法你都找不到見性了,何況你的身心世界你還找得到你的見性嗎?不可能。

  見性是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的,你指不出來的。你看整個《金剛經》就是在找我們的見性,它在哪裡?最後的結果,你要離一切相,《金剛經》最重要就是離一切相,你看到一切東西,你就不能夠有執著相,你一執著你就失去了見性,要離一切相。我們看禪宗的祖師公桉,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有一天五祖大師覺得他年紀大了他想退位,就要弟子把他們的心得呈現出來,這當中有二人提出他的心得報告,一個是神秀大師,神秀大師:「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我們看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以看得出來神秀大師相當用功,他的內心世界經常用念佛、持咒,來消滅心中的妄想。但是他的盲點在哪裡呢?就在前面二句話:「身似菩提樹,心為明鏡台。」他身心世界的相還不能忘懷。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一個身心世界的相,這個本來是如夢如幻的,在一念清淨的心中,它只是一個生命的影像。但是神秀大師對這個影像不能加以忘懷,所以對它的功德產生很大的障礙,同樣的拜佛,同樣的持咒,但它的效果大打折扣。六祖大師他提出的心得,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看不出六祖大師平常是怎麽修行的,我們看不出來,他到底用不用功,我們也看不出來,但之所以得到祖師位,就是在那句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為他真實的了解見性,他知道見性是無相的。

  我們整個修行的立足點是很重要的,你的根本:「把心帶回家」。因為你帶著有相的心來修行,你的整個身心世界是一種執著的,你不可能周徧法界的。  這地方佛陀他為什麽要告訴我們,你要找到見性,你一定要離一切相。所以祖師大德說:「當你想找見性的時候,你永遠找不到。」為什麽?因為你想找它嘛!你想要去找它你就找不到,你不想找它,它當下就顯現,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你找它你是攀緣心。

  這地方的「破是見」就是破除我們認為,見性是一個有形狀的東西這是錯的;見性的本體是離一切相,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它身為一個生命根本的依止處,它不能有相。

  寅二、轉破非見。

  這段是輾轉破除見性是沒有任何的作用,前面佛陀開顯的是見性無相離念的心體,佛陀害怕阿難尊者因此產生斷滅的思想,所以佛陀就說明其實見性它是離相清淨,但是它有隨緣的作用,隨順你業力的因緣顯現萬法。我們講「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同時要講一句話:「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是體用雙彰的。這地方是破除「非見」破除我們斷滅的思想。

  重述前意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這段文是承先啟後,把前面的觀念再加以重複。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正如你前面所說的道理,的確沒有一個見性明確的體性,這個體性能夠離開一切萬物當中,另外有一個自體可以把它指出來,不可能!你看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沒有一個離開花離開樹另外有一個見性的自體,你指不出來的。在你所指的萬物當中,的確是找不到見性的體性可得,因為它根本就沒有相狀的,從體來說它沒有相狀,所以你指不出來是對的。」

  這裡佛陀等於是印證前面的觀念。以下佛陀開顯見性的另外一相貌,前面講見性是不變的體性,這地方講它隨緣的作用。

  即物指陳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迺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佛陀說:我今再告訴你另外一個隨緣的道理,前面我告訴你是一個不變的道理,這裡是告訴你見性的另外一個相貌「隨緣」。

  你現在跟我如來坐在祇陀林的講堂當中,我希望你再一次的抬頭觀看,從講堂裡面透過門窗看到外面的風景,你看到了樹林乃至日月宮,以上的種種萬事萬物當中形狀各個不同,在這麽多的相狀當中,你決定不能夠把見性的處所指示出來給我看;你現在又可以加以說明,在這麽多樹木河水恆河當中,哪一個不是你見性所顯現的作用呢?樹木、河水乃至於日月宮,哪一個不是你見性所顯現的作用呢?

  正破非見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

  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

  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阿難回答說:「我如實照著佛陀的方法抬頭仰望,我普遍看到樹林當中上至日月,下至大地,我畢竟實在不知道什麽東西不是我見性的顯現;也就是說什麽東西都沒有離開我的見性。

  為什麽這樣講呢?假設樹木不是我見性的顯現,那我為什麽看得到樹呢?我看得到樹,表示樹在我的見性顯現出來,我才能夠去受用這個樹。但是如果說樹就是見性,哪又以何為樹呢?樹已經變成見性了,那樹的假名假相假用就被破壞了,所以樹是見性的顯現,但是你不能說樹就是見性,它只是它其中一個因緣而已。

  這種道理如是乃至虛空,它本身不是見性,那我怎麽能夠見得到虛空呢?所以它也是見性的一部分,但是你不可以說虛空就是見性的全部,不可以這樣講。

  我重覆的深入的思惟,在萬物當中我實在找不到一個東西不是見性的顯現,全部都是見性的顯現」無非見者=全部都是見性的顯現

  如來印許    佛言:「如是,如是。」

  佛陀到這邊等於把 「正念真如」,真如相貌它的不變性跟隨緣性全部講出來了,這地方等於是把前面的內涵作一個總結。

  109有一個老禪師帶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老禪師久了,它慢慢慢慢心中也有一點悟境。老禪師說某某人,你今天早上到後山去找一點草回來。這沙彌就去了,下午回來的時候空手而回。老禪師說:「你怎麽空手而回呢?」沙彌說:「你要我去找草,但是我看到滿山遍野都是藥草,是葯沒有一個是草。」老禪師說:「好!你明天去把我帶一點葯回來。」這小沙彌明天早上又空手而回。老禪師說:「我叫你帶一點葯回來!」小沙彌說:「我去看全部都是草,沒有葯!」

  這句話是什麽思呢?你說它是見性也不對,但是你說它離開見性也不對。

  這個道理禪師講出一個消息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不離當處常湛然。」你找它找不到,但是它整個日常生活當中都是見性顯現萬物。

  這觀念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常講一句話「稱性起修」。 這觀念我講一下:

  蕅益大師常講一句話說:「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跟人天乘,整個下手處非常的類似,他也是布施、也是持戒,但是為什麽大乘佛法它能夠叫作大白牛車?為什麽菩薩在布施持戒的時候產生的功德,遠遠超過聲聞人,遠遠超過人天乘的人,為什麽?說你今天持不殺生,他也持不殺生,憑什麽你修的功德會比他大,而且你進步比他快?

  因為你的想法跟他不一樣,你的思考模式跟他不一樣。

  那麽到底身為一個修《首愣嚴王三昧》的人,他的人生觀是什麽?云何應住?修《首愣嚴王三昧》要這樣思考:你要有一個整體的生命觀,一個是個體的生命觀;整體的生命觀它是沒有時空的,豎窮三際,橫徧十方,它是一個清淨本然離念的心、無相的心,我們不能離開你的見性;然後你本身在你清淨本然的心中,現出你一個現前五蘊的身心,一個個體暫時的生命,你修行要靠你暫時的五蘊身心。

  但是你不要忘了,譬如我今天布施,我今天拿一百塊給某甲,你為什麽會有福報?如果你認為我給他一百塊,因為我給他,我產生一個善業,因為這善業的力量回饋給我,那你這個不是修《首愣嚴王三昧》,你這種思考模式修行非常慢,要進步很慢,你要達到那種返妄歸真,要銷我億劫顛倒想,要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愣嚴》你很難很難。你應該這樣想,我布施給某甲,我是假藉這個影像,我是在自性中修學,因為布施把自性的功德開顯出來。

  眾生只是一個助緣,你是假眾生的因緣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而已,借假修真。你不要以為你今天幫助眾生,好像給眾生恩惠,其實不是。因為你幫助眾生,其實你就在你現前一念心性裡面造作,你幫助眾生的當下,你產生一種善的功能,你自己存在你的見性當中,以後它產生善的能量,它就顯現一個好的五蘊身心出來。相反的你對某一個人起了一個惡念,起了一個惡的行為,其實你傷害的還不只是對方,你傷了你的見性。因為我們能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性,你整個活動都在你的心性當中活動,你造了一個罪惡,你在你的心性當中,累積一種負面的能量,最後是你自己受用。

  記住一個觀念,我們的生命你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你離不開你現前一念心性,你都在你現前一念心性裡面活動,你走過的每一條路都一定會留下痕迹,你一生當中所有善惡的功能,都會在見性當中留下一定的能量,然後這個能量,來生見性再把它顯現出來,給你自己受用。我們今天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不要講說,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不要說那麽廣,我們在無量生命當中我們取今生這個生命,徹悟禪師提出一個觀念說:「我們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清淨本然,什麽都沒有,我們走的時候也什麽都沒有帶走,也是清淨本然,那麽中間是什麽?」

  12m024   講義第四十九面

  寅三、大眾茫然

  110讀《金剛經》你就知道整個修學的方向,《金剛經》是講到一個菩薩他發了菩提心心,他心中有目標,要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他不知道「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講實在話:「降伏其心不難。」佛法有的是很多的方便。你說我現在煩惱很重,你可以去拜佛,你也可以持咒,你也可以誦經,只要你把心念安住在法上,妄想是經不起佛法的對治的,它一下子就消滅掉,它不是佛法的對手。其實困擾我們修行人的不是我們沒有方法,不是!也不是說怎麽去對治妄想,問題是「云何應住」。菩薩要安住在一個什麽樣的處所,對我們會產生最大的滅惡增善的效果,我們那個「住」的點找不到,這是個問題點。而你「住」在什麽地方就影響你整個修行過程它時間的長短。

  我們大方向講出三種人「住」的處所:一、人天乘的人。人天乘的人他以善法為住,他住在善法,他的生命就是布施持戒…他就是修善。以善法為住的人他生命未來只有一個方向,成就人天的果報,因為他的心以整個善法當作他生命的皈依處,安住善法。但是善法是有相的東西,你住在這個地方你就很有限量,有相的東西它不可能無限的擴大、不太可能!所以它的福報是有一定的限量的,你看一個人生天,沒過多久他又掉下來,因為你住在一個有限量的東西。

  二、二乘人。二乘人好一點,他以「空性為住」,他認為有相的東西都是無常敗壞的,是沒有安全感的。他觀察無常生命是變化的,在變化當中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從無常無我當中他找到一個我空的真理,他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對於這些因緣法,不管是善的因緣,惡的因緣全部沒有興趣,他以空性為住。當然他能夠找到一個偏空的解脫,但是他有一個問題,他成不了萬德莊嚴。所以有相的住跟無相的住,從大乘佛法都是偏一邊。

  那我們會問,修習《首愣嚴王三昧》的人,你的心住在哪裡「云何應住」?

  簡單的講就住在「現前一念心性」,住在清淨本然周徧法身的心性,你整個生命就在經營你的心性。

  我們常說一句話:「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他認為這些人事都是一個假名、假相、假用,借假修真。你因為人事的因緣,來成就你的福德資糧,來成就你的智慧的資糧。其實你整個菩薩道只做一件事情,就在你一念心中去把你的福德智慧二種莊嚴,莊嚴到你一念心性你就成功了。

  這一念心性是什麽?它是無相的,所以也可以說,以無住為住。但是它本身不能夠說是斷滅,所以我們講「心性」強調它是有明了性的,它是有作用。所以我們大乘佛法很少談空性,空只是當一種以無所得為方便,因為空性會讓人家覺得好像沒有明了性,大乘佛法是講心性,你住的處所是現前一念無相、無念的一個明了的心性,這就是你住的地方。

  然後住了以後干什麽?就在你一念心性當中,你好好的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去莊嚴你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讓你的一念心性福慧具足了,你就成佛了。

  當然你要莊嚴你的心性之前,要先找到你心性,它在哪裡?其實它就在你的妄想當中。在妄想當中我們只要知道它的一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個道理,你就能夠找到你的心性。

  我們講「稱性起修」前面講到它的體是離相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隨時能夠顯現的。我們能夠掌握它的體跟用,你就知道怎麽修行了。

  寅三、大眾茫然

  法會大眾聽到佛陀前面講「破是見跟破非見」二個都破,你說它有也不對,你說它完全沒有也不對,二個都不對,這時大家就茫然不知了,不知道佛陀在講什麽。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在法會當中,特別是三果以下的這種有學的凡夫跟二乘,聽聞佛陀講到前面的觀念,說見性是離一切相,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又即一切法,它又能夠不離當處常湛然,隨緣顯現一切的萬物,這時候心中可以說一片的茫然不知。不知道什麽呢?不知道現前一念心性的終始。

  蕅益大師說:「什麽是「始」?什麽是「終」?「始」是我們有漏生命的開始;我們本來就是一念心性,身為一念心性,剛開始是怎麽惹塵埃的呢?就是一念不覺,一念的妄動,因為一念的妄動而不守真如本性,才開始有生死輪迴,這就是一個事情的開始,一念的妄動、一念的不覺。那麽我們這些塵埃什麽時候結束呢?一念的覺悟,當我們慢慢慢慢經過六波羅蜜的修學回歸本性,這時候就會消滅了,這叫作「終」。」

  其實不管「始」不管「終」,不管我們怎麽顛倒,我們怎麽造善、造惡,我們始終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我們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只是我們當面錯過而已。不是說你以前沒有學佛,沒有學《愣嚴經》,現前一念心性就不存在,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我們當面錯過。所以一念心性它的開始,出問題點就是一念不覺,它最後問題的消失也是一念的覺悟。

  大眾對這個道理實在不了解,所以感到惶恐驚怖,可以說心中不知所措。對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說它有也不對,但是你說它完全沒有作用也不對,因為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你造善造惡,一念心性的確會顯現快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它的確會產生它一定的功能作用。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可以說是茫然無知。

  寅四、世尊安慰   大慈悲的佛陀加以安慰開示,這些所謂的有學之人。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ㄒㄧ),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佛陀在開示道理之前先作一番的安慰。

  佛陀那一念清淨大悲心中,他了知這些有學之人,他的思慮當中充滿憂慮不安,對即空即中即假的道理,可以說是茫然不知而產生憂慮不安。佛陀內心當中產生憐愍之心,安慰阿難尊者跟與會的大眾說:「諸善男子!佛陀身為一個無上的法王,佛為法王以法自在,佛陀對於整個真諦跟俗諦的道理都得大自在。身為一個無上的法王,只要是這句話從佛陀裡面說出來,佛陀說的話具足五種功德:

  一、他是真語者。什麽是真語呢?蕅益大師說:「無有虛偽。」佛陀宣說的法都是真實不虛的,沒有一個是佛陀捏造出來的。

  二、實語者。什麽叫實語呢?蕅益大師說:「合乎真理。」他是稱理而說的,佛陀講的話都是合乎真理的。

  三、如語者。什麽是如語者?三世不變,佛陀講的話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佛陀說我們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的,是當體即空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樣。而這一念清淨的心中它隨時產生善惡的作用,這句話也是過去現在未來都一樣的。如語者就是三世不改變的。

  四、不誑語者。什麽叫不誑呢?心境相應,佛陀所說的話是契合眾生根機。佛陀的經典會在人世間流通,你不要以為這道理很深奧,只要這經典在人世間流通,表示這經典適合我們修行,否則佛陀不會宣說。佛陀不會講你根本做不到的道理,不可能!因為它是契機,他是一個不誑語者。諸位記得,只要你現在還看得到這一部大乘經典,每一部經典你都可以做得到,做多做少而已,不可能做不到,做不到的話佛陀不會宣說,講這個沒有用,所以佛陀的話是不誑語的。

  五、不妄語。什麽是不妄語呢?懸見未然,佛陀對於整個因緣能夠事先知道,能夠知道即將發生什麽事而事先的宣說。

  只要一句話在佛陀嘴巴講出來,就具足這五種功德。佛陀到底是想要表達什麽?佛陀的話跟外道是有所不同的,末伽梨外道為了成就四種不死的功德,而產生錯亂的論議。不死矯亂論議是這樣子,外道他們認為說話是很重要的,在整個身口意當中說話最重要。他說我們一個人如果來生要生到長壽天,你說的話絕對不能誤導眾生,你只要講的話不誤導眾生,你來生就一定能夠成就長壽天。什麽叫不誤導眾生呢?講的話都是,亦有亦無、亦生亦滅…,你問他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他說也是對也是錯,你問他這件事好不好,也是好也是不好,他都是這樣回答。這佛法說是戲論,完全沒有真實道理,他等於是在逃避責任。這種沒有真實義理的,你應該要好好的去思惟,不要辜負佛陀對你的哀愍,跟佛陀對你的期望。」

  111蕅益大師說:「佛法也講即空即假即中,外道也講亦有亦無亦空亦假,為什麽佛陀講就對,外道講就錯,這道理在哪裡呢?

  佛法的道理它是有方向性的,外道的道理是沒有方向性的是籠統。因為佛法的道理他是要你匯歸到一念心中讓你去觀心,從觀照你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去找到你一個真實的相貌,佛法的道理是匯歸一念心性的,能夠產生真實的受用;而外道的道理他沒有匯歸一念心性,他是向外攀緣的,所以變成戲論。差在這個地方,一個有迴光返照,一個沒有迴光返照。」

  這是佛陀的安慰,佛陀說的話都是真實語,絕對不是戲論,是可以做得到的。

  丑二、會通真性一理

  前面我們看到佛陀都是用否定的話來說,佛陀說:「我們的真如本性它不是絕對的沒有,它也不是絕對的有;它不是空也不是有。」都是用否定的,現在佛陀用肯定的口氣來講。那到底是什麽?它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那它到底是什麽?這時佛陀把一切的萬法匯歸到一念心性,開始用肯定的話來加以說明,會歸到真如本性的道理。

  (分二:寅一、文殊述疑啟請。寅二、如來垂慈示答)

  寅一、文殊述疑啟請。

  略標眾疑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先標出眾生心中的疑惑)這時文殊師利(妙吉祥)菩薩,是七佛之師,古佛再來,他身為與會大眾菩薩的上首,他這時候開始講話了。他內心當中愍念法會中這些三果以下的有學之人,對真如本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產生了疑惑,產生了驚怖,他對這件事產生憐愍,就在法會中站起來,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告佛陀言:「世尊!這些三果以下這些有漏的有學,不能夠覺悟如來發明二種,見性跟色空諸法。「色」指的是一切的色身香味觸五塵、虛空,色空加起來就是包括一切緣起法。這些有學之人不能了解,這一念心性跟宇宙萬法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所謂是(心性是即一切法的)跟非(心性是離一切相的) 的觀念不清楚。

  詳述眾意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

  世尊!假設現前所緣的色空等因緣諸法,假設它見性顯現的話,那你應該能夠把它指出來,假設它不是見性,那麽我們應該看不到。而今他們對是義跟非義這二個真正道理的歸去都不明白,所以產生驚怖,並不是過去生命當中缺乏大乘善根,也就是說他們是有善根的,只是一時不明白而已。

  請求佛示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與其中間無是非是?」

  惟願如來依止大悲心再加以詳細的開示,這些緣起的萬法,跟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見性,這二個之間的相互關係到底是怎麽樣,為什麽這二個是無是而且是無非是?」

  因為我們過去習慣性是單向的思考,你說它對,我們永遠就說它對,說錯,就永遠是錯,我們很難即空即假即中,把空跟假二個東西同時思考的,很難!所以佛陀在講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很多人就一時不能接受。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就出來打圓場,說他們不能接受,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善根,只是剛剛開始接觸還不能完全接受,希望佛陀再繼續的講下去就能夠接受了。

  寅二、如來垂慈示答

  (分二:卯一、示妙體絕待。卯二、示迷悟得失)

  卯一、示妙體絕待。真如的體性是離諸對待。什麽是離諸對待?當我們要悟入真如的時候,你不能有對立的思考,它也不是對也不是錯,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你要離諸對待你才能夠契證真如,因為它的體性是離諸對待的。

  (分二:辰一、正明絕待。辰二、引例釋成)

  辰一、正明絕待。先說明真如本性是離諸對待。

  了妄無體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前面佛陀是用否定的方式來開顯心性體用的關係,這地方佛陀開始用肯定的方式。首先我們把見性,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把它攝用歸體。攝用歸體怎麽說呢?

  佛陀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及法會大眾說:「其實十方的一切如來及成就法身的大菩薩,他們的一念心有時候緣眾生的境產生了大悲心,緣諸佛的境產生大智慧,但是當他把菩薩道收攝起來的時候,他安住在一種自住(自受用);這些法身以上的大菩薩他內心當中,安住在自受用的《真如三昧,或者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他會產生怎麽樣的結果呢?他證得我們身心世界當中能見的見分(包括見聞嗅嘗覺知,心法的功能)跟見緣(我們所受用的這些萬法),其實見相二分都只是一個生滅的影像,它都是心性所顯現的影像。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就像虛空的華,是夢幻泡影,是覓之了不可得。

  菩薩要他受用的時候,他要現出相狀,現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相狀;現出比丘的見分,比丘的相分乃至於比丘尼的見分相分。但是當他安住在自受用,攝用歸體的時候,這些見相二分都是覓之了不可得。

  這是說到攝用歸體是離一切相。

  達妄即真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同時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但是當菩薩要依體起用的時候,他又顯出能見的見分跟所緣的相分。你看!普門示現,他要現出菩薩相,現出阿羅漢的相狀,這時它必須在他菩提智慧相應的微妙清淨的心體當中依體起用,顯現一個身心世界才能夠教化眾生,所以他本身又能夠顯現萬法。」

  絕待圓融    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你就不能說它一定有或者一定沒有!

  「有跟沒有」112你說你的身心世界有沒有,你現在這個色心諸法到底有沒有,你說有肯定有,不對!你說它完全沒有,斷滅!應該怎麽講呢?到底有還是沒有呢?

  佛法說是因緣有,是暫時的有,你不能說它沒有,因緣有。所以空你也不能叫它空,叫自性空;自性空跟因緣有這二個要把它合起來,它同時是自性空,但它同時又是因緣有,因緣有又自性空,所以結論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整個宇宙間的真理,無住而生心,生心而無住。

  我們講個小故事加以說明,故事出自因果 坐花志果

  在清朝嘉慶年間有一個讀書人叫做陽羨生,他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在一個很富足的生活中長大,但這個人很有智慧很會讀書。經過幾年的讀書,剛好遇到城市選舉貢士(貢士這是地方最高的考試,貢士再上去就是進士), 他很高興,跟同伴一起到城裡準備考試。因為他很有錢就帶很多錢去,他對貢士的選拔也很有把握,他到旅店的時候,因為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每天中午晚上就請大家飲酒作樂。

  有一天這當中有一個同伴說:「某某人啊!我聽說我們附近有一個算命的,他面相學算看得很准,我們是不是明天給他看一看。」陽羨生本身對自己是充滿自信,因為他很會讀書,他總是覺得人定勝天,所以他一開始不相信,但是大家都想去,他也就順大家去。

  在去之前,陽羨生到市場先買一條很大的魚,把這魚帶去。他的同伴問算命先生說:「我今年考貢士會不會考上?」每一個都這樣問。輪到陽羨生的時候他不是問他考得上考不上,他為了故意要去考這個算命先生,他就把魚拿給算命先生看,問算命先生說:「你幫我看一看,我今天可不可以吃這條魚?」算命先生說:「你吃不了這條魚。」陽羨生說:「好!那我就吃給你看!」他為了當眾給他出醜,就把魚帶回旅館,就當眾叫廚師馬上幫他煮這條魚,煮出來我馬上要吃。廚師就趕快去煮,煮好魚端出來的時候放在桌子上,大家都過來要吃了,當陽羨生拿筷子要夾這魚的時候,突然間從屋頂上面掉一條蛇下來,剛好掉在魚的湯上面。大家一看很緊張,蛇掉下來就跑掉了,誰還敢吃啊!

  陽羨生對這件事覺得這位算命先生有點門道,他就把驕慢心收起來,他過去總認為人定勝天,他現在知道原來冥冥當中,每一個人的確有他的業力,生命有他的定數。你看!我真的就吃不到這條魚,是事實。

  第二天他就把他的驕慢心收起來,很謙卑的去請教這位算命先生,他說:「我這次來是來參加貢士考試的,你幫我看一看我貢士考得上或考不上?」算命先生詳細的看他的面相,他說:「論實力你一定考得上,沒有幾個能夠超得過你,你的智慧是你這一批朋友中你智慧最高,你一定考得上。但是你福報享盡了,你還有三天的福報你就要死掉了,所以你根本等不到考試那一天。」這時講出來晴天霹靂,因為他還年輕嘛!這時這些朋友就說,我們不要聽算命先生胡扯,你身體好好的怎麽只剩三天?算命先生說:「你看你臉上昏暗之相,死相已經很明顯現了,肯定活過不了三天,你要是聰明一點,趕快回去安排後事。」

  但是在朋友的勸阻之下,陽羨生也不能回去,他們說這樣回去很沒有面子,而且很可惜,這個貢士三年才舉辦一次,你會錯失了機會。所以當天晚上他是回去也不對,不回去也不對,在旅館當中他睡不著,他就走出了旅館,到外面山野去散步。

  走著、走著就聽到一個婦人在哭叫的聲音,哭得很傷心,他就跟著這個聲音來到小木屋的地方,他往窗口看進去,看到一個婦人抱著她的子女嚎啕大哭。他就過去敲門,他說某某人你怎麽哭得那麽傷心。

  婦人說:「我的先生欠了官府五十兩銀子,現在被抓到官府去被打得半死,可以說打到血肉模煳。我先生在這種情況之下,生命的威脅之下,他不得已只好把我給賣了,賣給人家作奴婢。我明天早上就要到主人家去了,我就永遠離開我的子女,我今天是最後一個晚上。」

  陽羨生想反正我是將死之人,錢留著也沒用,就動了惻隱之心。他說:「如果明天一早我把錢送過來,還來得及來不及?」婦人說:「來得及!如果早點送來還來及。」陽羨生回去以後就趕緊算算看還有多少錢,算一算還有七十幾兩的錢,他就把其中的七十兩拿起來,第二天早上送到那婦人的家:「這五十兩給妳還債務,二十兩你們夫婦作個買賣過生活。」這個婦人非常感動。

  陽羨生做完以後他就回去了,心情也很好,能夠看到一個家人團圓。到第二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也就睡得很安穩,跟第一天不一樣,他那憂鬱不安的心情消失了。睡到一半的時候有人敲門,敲得很大聲,他一聽,真的有人敲門,就趕快衣服一穿從卧房跑到客廳去開門。這時候門一開也沒人,但是他門一開的時候,突然看到「碰」的一聲,他卧室的整個牆壁倒下來,他要是沒有出來開門就壓死了,他逃過一劫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他就去找那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哎訝」你現在整個臉色完全不一樣,昏暗色全部消失了,你一定造了一個非常大的陰德,把這個業轉過來。陽羨生說:「對啊 !你真的很厲害,我昨天做了……」算命先生說:「你現在不但不會死,你貢士一定考得上,而且你的功名可以做到進士,你可以活到八十幾歲。」後來果然他在朝裡做了大官,也活到了八十幾歲。

  這樣一個生命的變化到底跟我們的真如有什麽關係?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當我們沒了解真如的時候,我們是活在阿賴耶識。

  什麽叫阿賴耶識?

  業力所薰習成的一個心識「業識」,我們一個人沒找到真如之前,沒有一個人逃得過業力,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留你到五更。為什麽他的業力能夠轉過來呢?

  因為陽羨生突然間以一種無所求的心,發自內心 一種惻隱之心去造一個善業。

  記住一個觀念,造善很容易,但是你的心態很重要。他完全是無所求,因為他要死了嘛!他以無所求的心把七十兩銀子送給她,這個心念剛好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候他這一念心,剛好去觸動到真如本性的功德,這還得了!

  諸位要知道,真如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真如本性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具足無量的功德,但是你一觸動它的功德,一打開的時候,就把業轉過來了。但是我們一般的念頭,善業要做到「無住」,生心無住要去觸動到真如的功德,很難、很難!一定要經過教育。我們總是人,為有所得去造善對我自己比較有利,剛好相反,你有所得的去造善,還是活在阿賴耶識,還是活在業力當中,活在妄想當中,你要突破你的業力!

  你看一個人,一個人生命要產生很大的改變,第一件事情「發願」,發願以後你就依止你的願望去做,這時候你改變很快。你要是不發願,你所造的善都活在自我意識,都是個人的私心,你這業要轉很難、很難,你很難跳出阿賴耶識過去的業力。當然陽羨生他沒有學佛,所以他的相應也只是一念的相應,很可惜!我們佛法可以念念相續,因為你道理懂,你可以強迫你自己依止本願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地方是講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辰二、引例釋成  前面佛陀講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下佛陀引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證明它的成立。

  佛喻一真    文殊!吾今問汝,汝如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佛陀說:「文殊菩薩!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譬如說你身為一個文殊菩薩,你的真如本性現出一個文殊菩薩的身心世界出來,那我問你一個問題,難道離開你文殊的身心世界還有另外一個文殊師利菩薩?或者還有一個非文殊菩薩嗎?」

  無有二相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然我今日非無文殊。

  於中實無非二相。」

  文殊菩薩:「如是世尊!我是唯一代表文殊師利菩薩的身心世界,除了我這個唯一的文殊菩薩以外,根本沒有另外一個叫文殊的。為什麽這樣講呢?假設離開我這文殊的身心,另外有一個文殊,那麽就有二個文殊菩薩的自體。但是我這個文殊在因緣上也不能夠說沒有文殊的存在,就是一個文殊菩薩,在這當中沒有所謂是文殊跟非文殊這二個對立的思考。其實真如本性全體不變,全體隨緣,就是現出一個文殊,沒有另外一個文殊或非文殊可言。」

  以合法喻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這道理到底在講什麽呢?我們以真如本性的法來合這個譬喻。

  佛陀說:「身為一個微妙光明的真如本性,跟一切萬法的道理也是這樣。真如本性它本來就是微妙光明,跟無上菩提的智慧相應的一個清淨圓滿的真心,因為一念的妄動,而隨緣顯現了色空還有相分,還有能聞的見分,做為所謂的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妄動而產生全體不變,全體隨緣;也就是說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你不能夠說離開了你的身心世界還有真如,不能這樣講,它就代表你所有的真如,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就好像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我們看的月亮叫第一月,但是你把眼睛捏了幾下以後,你再看月亮,突然間產生一個朦朧的月亮,這叫第二月。為什麽有第二月呢?沒有第一月就不可能有第二月,你就是就著第一月,然後你產生了妄動以後才看到了第二月,朦朧的月亮是由清明的月亮而來的。所以到底誰是月亮的本體?誰又不是月亮的本體呢?佛陀告訴文殊菩薩說:「你只要了解月體是本真的,就是一個月亮,只是月體它有隨緣的作用,因為你眼睛捏了幾下,它隨順你眼睛捏的關係,現出一個朦朧的影像,這當中沒有所謂的絕對是或絕對不是的道理。」

  也就是說一念的清淨本性,你怎麽動它就配合你的動,隨緣顯現;你隨順五戒十善的動,它就現出一個人天的果報出來,你隨順於殺盜淫妄的動,它就顯現三惡道的果報。在顯現果報的時候,它是全體就是真如的作用,所以你要把不變跟隨緣二個要合起來看,離開了你的身心沒有真如。

  卯二、示迷悟得失  因迷而失,因悟而得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你現在去觀察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相分,這種身心世界的相互作用都叫做妄想。113因為我們妄想的特色就是種對立的思考,有對有錯,有善有惡,所以我們產生對立的思考,用對立的思考來看我們的心性,我們就產生是非的觀念,因而迷失掉真如。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

  我們能夠產生一種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就能契合真精微妙光明的佛性,就能夠使令真如本性依體起用,又能夠攝用歸體,能夠超越它是有所指或者是無所指的對立,那到底都是有無的對立,這都是戲論。」

  說明:「心性的對立關係。」

  首先你要先找到體,先在一念心性安住;那麽這個隨緣的作用,我們這一念心有染淨的因緣,你生起清淨的心就產生功德,你產生染污的心它就隨緣產生一個過失。我們一念心有二種門,你看我們這念心很奇怪,這一念清淨心,你起善心,它就把功德門打開,一念善心起,百萬功德開,它就把功德讓你受用,你生起噁心它就把罪惡的門打開,把痛苦的門打開讓你受用。

  所以你要慢慢了解什麽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整個因果不離開我們一念心性,都是自作自受。你生起善心不是對別人有幫助,你生起善念是你自己有幫助,因為心性它有隨緣作用,你生起善念它就把功德門打開,你生起惡念它就把罪惡的門打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整個造作也好,果報的受用也好,因果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都在一念清淨本然的心中活動,這叫做「稱性起修」,也是我們《首愣嚴王三昧》的一個基本的修行概念。

  蕅益大師說:「你有志於行菩薩道,你對一念心性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怎麽能夠不把它當作一個最重要的急務來看待呢?沒有一個人不開圓頓解而可以談修行的,不可能!」你先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有資格談修行。為什麽,一念心它同時會給你痛苦,一念心它也同時給你快樂,就是一念心。這個道理你要明白,這個不二法門。

  12m025   講義第五十二面

  114癸八、約外道世諦對簡顯見性非因緣自然

  本經修學的特色,簡單的講它是在處理生命的一個根本的問題。當我們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會去布施、持戒、忍辱或者是禪定。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的心是整個修學的根本;也就是說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種事情,產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從本經來說我們修學有二種主要的心態:一種心態是受外境的刺激,產生一種一時的情緒。你看有些人他受到痛苦的刺激,他突然間發心開始修習善法,或者是透過某種人某種話的刺激,開始去拜佛念佛。受到外境人事的刺激產生一種一時的情緒,所修的善法會產生一種人天福報,但是不能產生解脫的力量,因為你本質是生滅,這個佛法叫作攀緣心;由外境產生的一種心態,這個心態是我們不能依止的,因為它是生死的根本。

  另外一種心態,我為什麽要修行?跟外境都沒有關係,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願望,因為我要成就無上菩提,我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它是向內觀照的。依止內心的願望所發動的善法,它會產生人天福報,而且會產生一種解脫的力量,二個都有。

  所以我們在整個修行的基礎,蕅益大師講:「建立大乘的正見,是非常重要的。」

  什麽是大乘正見?

  簡單的講你要分辨你心中什麽是生滅心,什麽是不生滅心,分別真妄。如果你連內心當中什麽是真實的,你現在在做這件事情你依止的是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你都沒辦法判斷,那依蕅益大師的標準,你還沒資格修行,因為你根本還沒有明心見性,還不知道怎麽去取捨,什麽心態應該是要遠離它,什麽心態應該要多多的培養,你沒辦法取捨,你怎麽修行呢?我們還在生命因緣當中打轉,跳不出來。

  我們要清楚佛陀為什麽要花了三卷半的時間,不厭其煩的把金礦當中,什麽是黃金的本質,什麽是泥沙,要把它分清楚,就是分別真妄。因為這個對整個菩薩道太重要,因為你第一步錯誤了,你後面全部都錯,後面都不要談。

  所以你看古人見面第一句話,他不問你說你今天拜了多少佛,你持了多少咒,他問你一句話:「你從什麽地方來?」高明!你整個修行的根本是依止什麽?你那一念心從什麽地方來?我從我的內性流入出來,正確!你這個心是外在環境刺激產生的,這個心就不對了。

  本經佛陀要處理的就是一種根本問題,一個是生死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你根本掌握住了,即便你在無上菩提走得很慢,但是至少你認清路頭了,這個高速公路找對了,那是遲早的問題。

  修行最怕是你要北上,結果是走到南下的高速公路去,那就完了,那越精進越糟糕。因為你依止虛妄的根本,你愈加行,虛妄的力量越大,最後本經後面會說跟魔境相應、跟邪見相應,因為你一開始就走錯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第一步,先了解什麽是真實的功德,什麽只是一種一時的想相,一時的情緒,真心妄心要分清楚。

返回目錄

-----------------------------------------------------------------------------------------------------------------

更多凈界法師佛學內容推薦

-----------------------------------------------------------------------------------------------------------------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楞嚴經的秘密_3
1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TAG:法師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