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觀點論糖尿病——糖尿病
05-29
【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糖尿病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一旦患上「糖尿病」,人體的麻煩隨其而至,因為免疫功能減弱,容易罹患由感冒、肺炎、肺結核所引起的各種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癒。另糖尿病控制不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糖尿病的類型】一、1型糖尿病(又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因胰島素分泌缺乏,依賴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以維持生命,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易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糖尿病的10%以下。二、2型糖尿病 (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一個以能量代謝紊亂和機體功能衰退為核心的疾病。胰島素是人體胰腺B細胞分泌的身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的吸收、轉化、利用發生了抵抗。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島素增高以補償其胰島素抵抗,但相對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島素分泌仍相對不足。此類病人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在明確診斷之前就可發生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飲食治療和口服降糖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島素分泌缺陷為主,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三、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懷孕時才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其發生率約1-3%,四、繼發性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是指由於已知的原發病所致的慢性高血糖狀態,糖尿病是這些原發疾病的一種併發症。一般而言,在原發病得到根治後,繼發性糖尿病可以痊癒。如胰腺除了分泌胰液參與消化蛋白質、脂肪外,也是胰島素的內分泌器官。胰腺的嚴重病變可以造成胰島素生成和分泌障礙引發糖尿病。某些藥物可以引起糖耐量受損甚至糖尿病,常見的藥物有利尿劑、糖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以及某些降壓藥等。內分泌疾病有時也能引發糖尿病。【糖尿病病因與發病機制】1、遺傳因素糖尿病人親屬中的糖尿病發病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在Ⅱ型糖尿病人中遺傳因素更為明顯。但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有不同的遺傳病因。Ⅰ型糖尿病由於體內存在易感性因素與人類的細胞抗原有聯繫,使遺傳易感性增強,一旦病毒感染和/或自身免疫的作用下就會發病。Ⅱ型糖尿病基因的遺傳佔主要地位,其遺傳方式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且是多基因遺傳,使後代具有糖尿病易感性,在遇有外因如肥胖等情況下就會發展成糖尿病 。2、生活方式改變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營養過剩,飲食不當(高糖高脂肪飲食可誘發糖尿病),體力活動明顯減少,使原有潛在功能低下的胰島B細胞負擔過重,從而誘發糖尿病。3、肥胖因素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約有60%~80%成年糖尿病病人在發病前為肥胖者,糖尿病的患病與肥胖的程度和類型有關。中心型肥胖尤與糖尿病的發生密切有關。肥胖者的胰島素受體減少、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弱。4、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和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大量分泌。承受精神應激較多的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於農村居民,腦力活動者患病率高於體力活動者。5、應激因素應激是當人體受到外界致病因素影響時機體的保護性生理反應。當處於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嚴重外傷、大手術等應激情況時,胰高血糖素、糖皮質激素等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增加,會使部分患者發生高血糖。這些人中部分患者隨疾病的好轉可恢復正常,而另一部分則成為糖尿病。6、自身免疫糖尿病人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重症肌無力、惡性貧血等。由於病毒感染,使胰島組織及B細胞產生炎症、破壞,引起了自身免疫反應。在病毒加抗體作用下,胰島細胞進一步大量破壞,使胰島素分泌功能減弱,從而導致糖尿病,特別是Ⅰ型糖尿病。7、藥物某些藥物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如氯噻酮、雙氫克尿噻、糖皮質激素(強的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藥及普萘洛爾等。【糖尿病癥狀】1、多食: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飢餓感;攝食後血糖升高,動靜脈血中濃度差加大,攝食中樞受抑制,飽腹中樞興奮,攝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或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雖然血糖處於高水平,但動靜脈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差很小,組織細胞實際上處於「飢餓狀態」,從而刺激攝食中樞,引起飢餓、多食;另外,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泄,因此機體實際上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慾亢進。2、多飲:由於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刺激口渴中樞,出現煩渴多飲,飲水量和飲水次數都增多,以此補充水分。排尿越多,飲水也越多,形成正比關係。3、多尿:尿量增多,排尿次數也增多,糖尿病人血糖濃度增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出現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4、體重減少: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再加上水分的丟失,病人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同樣病程時間越長,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顯,如果及時控制可以改善,反之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併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5、乏力: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同時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6、視力下降: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這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7、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可導致感染、高滲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心臟病變(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與高血壓)、腦血管病變(糖尿病性神經病、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糖尿病並發泌尿系感染)、雙目失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下肢壞疽等併發症。在眾多引發的疾病中,出現率最高的是視網膜症、腎病和神經障礙。其中糖尿病高滲綜合症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併發症,初始階段表現為多尿、多飲、倦怠乏力、反應遲鈍等,隨著機體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劇發展,出現嗜睡、定向障礙、癲癇樣抽搐、偏癱等類似腦卒中的癥狀,甚至昏迷。【中醫辨證糖尿病】1、素體陰虛導致素體陰虛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靈樞·五變篇》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是指在母體胎養不足所致。②後天損耗過度:如毒邪侵害,損耗陰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陰津的臟腑受損,陰精無從化生。④臟腑之間陰陽關係失調,終致陰損過多,陽必偏盛,陽太盛則致「消」。2、飲食不節、形體肥胖①長期過食甘美厚味,使脾的運化功能損傷,胃中積滯,蘊熱化燥,傷陰耗津,更使胃中燥熱,消谷善飢加重。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熱,也能耗損陰津,陰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熱,燥熱復必傷陰。如此惡性循環而發生消渴病。3、情志失調、肝氣鬱結由於長期的情志不舒,郁滯生熱,化燥傷陰;或因暴怒,導致肝失條達;氣機阻滯,也可生熱化燥,並可消爍肺胃的陰津,導致肺胃燥熱,而發生口渴多飲,消谷善飢。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風熱毒邪內侵胰腺,旁及臟腑,化燥傷津,亦可發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中醫對糖尿病的分型】分為陰虛型、氣陰兩虛型和陰陽兩虛型三型。(1)陰虛燥熱型——表現:煩渴多飲、隨飲隨喝;咽乾舌燥、多食善飢;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宜採用養陰清熱治療。(2)氣陰兩虛型——表現: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乾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脈細弱。宜採用益氣養陰方法。(3)陰陽兩虛型——表現: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耳輪焦乾;多飲多尿、混濁如膏;或浮腫少尿、或五更瀉、陽萎早泄;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主要採用溫陽育陰方法。三型之間的關係為:陰虛燥熱日久,必然導致氣陰兩虛。陰損及陽而出現氣虛陽微現象,由於肺、胃、腎三經陰氣虛,陽氣被遏而出現的陰陽兩虛病證。【糖尿病早期信號】視力下降;皮膚瘙癢,特別是女性陰部的瘙癢更為嚴重;手足麻木,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覺;尿路感染;膽道感染或膽囊會發生壞疽及穿孔;排尿困難;腹瀉與便秘;陽痿……【糖尿病的飲食原則】飲食療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療基礎,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輕型病例,可以把飲食療法做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適當地配合口服降糖葯,就能達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對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在胰島素等葯治療的基礎上,積極控制飲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並防止病情的惡化。1、控制總能量,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因為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的主要誘因之一。所以定時定量,每餐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不可任意增減。2、講究營養素的分配,合理選擇食物,控制糖尿病,就要選擇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低的食物。3、日常飲食要限鹽、限油:糖尿病患者很多合併高血壓,而鹽攝入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鹽的攝入不能超標。脂肪的攝入不宜過高,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動物性食品含飽和脂肪酸多,因此要適量。烹調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烤、燒、燉、鹵等方式,盡量用植物油。4、均衡膳食,缺一不可:為了保持健康,人體需要攝入各種營養素,食物沒有好壞之分,每種各有其營養優勢, 因此,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樣化,主食、蔬菜、肉類、蛋類、奶類、水果一樣也不能少。5、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定時、定量就餐。比如冬季天氣寒冷,老年人外出活動減少,飲食就要適當地調整,減少能量攝入;春季氣溫回升,戶外活動增多,飲食就可能會適當地增加,這樣才能維持能量的平衡。【糖尿病的食品宜與忌】一、忌或少吃: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葡萄乾、柿餅、各類果脯、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乾、蛋糕、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不宜飲酒。有選擇地吃水果,要以含糖量低為選擇原則,並要考慮到熱量的攝入保持恆定為好。大棗、紅果、龍眼、楊桃、甘蔗、榴槤、柑桔、海棠、香蕉、西瓜等含糖量較多,宜少吃或不吃;百合、藕、甘薯等慎食;二、宜吃的食物:1、水果類:糖尿病患者應進食含糖量在10%以下,維生素C豐富,且含纖維素多的新鮮水果,像梨、草莓、蘋果、獼猴桃、柚子、杏、無花果、檸檬、橄欖、木瓜、枇杷、菠蘿、石榴、山楂、菠蘿、桃子、椰子、火龍果等。但控制水果攝入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還應減少主食量;吃水果時間,應在兩餐飯之間,既可防止發生低血糖,又不至於血糖水平驟升。2、蔬菜類:苦瓜:(植物胰島素)、黃瓜、南瓜(提高分泌胰島素的水平)、冬瓜(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銀耳(對胰島素降糖活性有明顯影響)、海帶(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保護胰島細胞)、紫菜(降低血液黏稠度)、香菇(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病都有利)、青椒(輔助調節血糖)、辣椒(降低血糖水平)、茄子(預防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出血)、蓮藕(抑制尿糖、生津止渴)、山藥(控制飯後血糖升高)、魔芋(有效降低餐後血糖)、(洋蔥:刺激胰島素的合成及釋放)、大蒜(明顯抑制某些葡萄糖的生成酵素)、西紅柿、胡蘿蔔、白蘿蔔(穩定胰島的結構與功能)、芹菜(平肝利尿,降血糖)、豆芽(控制餐後血糖上升)、豌豆苗、空心菜、裙帶菜、馬齒莧(促進胰島分泌胰島素)、大白菜(預防糖尿病和肥胖症)、紫甘藍(降血糖、消暑止渴)、西蘭花(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萵筍、竹筍(使餐後血糖平穩,輔助降糖)…3、穀物豆類:蕎麥、燕麥、麥麩、青稞(控制血糖水平)、黑米、玉米、薏米、綠豆、黑豆(調整血糖代謝)、黃豆、紅小豆……4、肉類:蛤、牡蠣(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黃鱔(顯著降血糖、調節糖代謝)、海參、鯉魚、鰻魚、金槍魚、鱈魚、田螺、三文魚、烏雞(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及孤獨症)、鴨肉(與芡實搭配,可用於糖尿病脾虛水腫)、牛肉、兔肉……5、乾果:榛子、板栗(防治餐後血糖上升)、胡桃、蓮子(對糖尿病的多尿癥狀有療效)、花生、杏仁(預防心臟病和糖尿病、減肥)、芝麻、腰果、西瓜子(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周圍神經功能障礙)、核桃、白瓜子(減輕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但不宜吃太多。6、食用油和調味品:姜(明顯降低血糖,減少糖尿病的併發症)、醋(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橄欖油(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脂肪補充來源)、芝麻香油、葵花籽油……注意:苦瓜、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糖尿病食療方】1、葯粥:豆腐漿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綠豆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赤小豆魚粥(適用於糖尿病水腫者)菠菜粥(適用於糖尿病陰虛化熱型。便溏腹瀉者禁服)、芹菜粥(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者)、木耳粥(適用於糖尿病血管病變者,糖尿病孕婦慎用)、蘿蔔粥(適用於糖尿病痰氣互結者)、山藥粥(適用於糖尿病脾腎氣虛、腰酸乏力、便泄者)、胡蘿蔔粥(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者)、冬瓜鴨粥(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者)、槐花粥(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中風患者)、菊花粥(適用於糖尿病視物昏花者)、玉米粉粥(適用於各種糖尿病人)、荔枝粥(適用於Ⅱ型糖尿病者)、葛根粉粥(適用於老年人糖尿病)、生地黃粥(適用於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者)、杞子粥(適用於糖尿病肝腎陰虛者)……2、菜肴與葯膳:蚌肉苦瓜湯、苦瓜燜雞翅、南瓜、洋蔥、玉米須煲瘦豬肉、枸杞子蒸雞(適用於糖尿病腎氣虛弱者)、沙參玉竹煲老鴨(適用於中老年糖尿病)、清蒸茶鯽魚、蘿蔔煲鮑魚、參蒸鱔段內金鱔魚、燴鱔魚絲、歸參魚鱔,翠皮爆鱔絲、清燉甲魚(適用於老年糖尿病腎陰不足患者)、韭菜煮蛤蜊肉(適用於糖尿病腎陰不足者)、鮮蘑炒豌豆、素炒豌豆、素炒豆芽菜、素炒冬瓜、素炒菠菜、炒綠豆芽、香乾絲炒芹菜、冬菇燒白菜……3、湯類、飲料:冬瓜瓤湯、葫蘆湯(適用於糖尿病皮膚癤腫)、赤小豆冬瓜湯(適用於糖尿病皮膚癤腫)、糯米桑皮湯(適用於糖尿病口渴多飲者)、菠菜銀耳湯(適用於糖尿病大便秘結者)、兔肉湯、鴿肉銀耳湯、鴿肉山藥玉竹湯(適用於陰虛型糖尿病)、豬胰湯、雙耳湯(適用於糖尿病人眼底出血症)、菊槐綠茶飲(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苦瓜茶飲、白蘿蔔汁、烏梅茶……飲食治療是所有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階段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不良的飲食習慣還可導致相關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等。【關於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是常見的慢性併發症,是由糖尿病病變轉變而來,後果相當嚴重。足病(足部壞疽、截肢)、腎病(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腦病(腦血管病變)、心臟病、皮膚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糖尿病足病: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已形成,支端神經損傷,血管容易閉塞,而「足」離心臟最遠,閉塞現象最嚴重,從而引發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壞疽。糖尿病足病又分濕性壞疽、乾性壞疽和混合性壞疽2、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之一,臨床特徵為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癥狀:蛋白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最後可導致尿毒症。3、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可以損壞眼睛後面非常細小的血管,引起各種眼部疾病,如角膜潰瘍、青光眼、玻璃體積血、視神經病病變,最常見的是視網膜病變。4、糖尿病狀心臟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並發的或伴發的心臟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謝紊亂的基礎上所發生的心臟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經病變。糖尿病性心臟病所包括的範圍較廣,包括在糖尿病基礎上並發或伴發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微血管疾病及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心血管併發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5、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可累及周圍神經、自主神經(植物神經病變)、顱神經、腦和脊髓。主要表現為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的神經支配功能障礙。無論是1型或2型糖尿病,並發神經病變的幾率均與其病程長短及高血糖的嚴重性(血糖控制的好壞)有關。病程長的患者中約有50%並發神經病變。表現為四肢自發性疼痛、麻木感、感覺減退。個別患者出現局部肌無力、肌萎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表現為腹瀉、便秘、尿瀦留、陽痿、心律失常等。6、糖尿病皮膚病:患糖尿病以後,有30%~80%的病人有皮膚損害,這往往是該病的先兆,如皮膚感染、皮膚瘙癢、糖尿病性大皰病、糖尿病性黃瘤、糖尿病性皮疹等。7、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患病率為非糖尿病患者的兩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現,而伴有高血壓者更易發生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及末梢大血管病,並加速視網膜病變及腎臟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中西醫治療糖尿病的異同】糖尿病的治療,不論是西醫,還是中醫,治療的目的,都是要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壓、體重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預防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所以在糖尿病治療的方法上,中醫、西醫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如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心理調整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只是中西醫在治療用藥上各有特長。西藥成分單一,在降低血糖方面,作用準確,起效快。但因其對肝腎損害等毒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對長期服用西藥控制血糖常感憂慮。中藥成分複雜,在降低血糖方面有其不穩定性,但在增強糖尿病患者調節血糖的能力、預防治療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降低西藥對肝腎的毒副作用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既然是各有特長,又各有所短,就要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共同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因此,中醫大夫在治療糖尿病時、糖尿病患者在尋求中醫大夫治療時,均不能不分輕重緩急,一味地拒絕應用西藥。要根據糖尿病患者發病程度的不同時期,採取基礎調養(飲食、運動、心理),或加藥物(中藥、西藥)治療,糾正糖代謝、脂代謝紊亂,把血糖、血脂、血壓、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疇之內。從而預防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中醫認為糖尿病主要由飲食不節、飲食肥甘厚味致體內痰濕內生,壅積化熱所引起,因而極常用的治療大法就是清濕熱、泄痰濁、助脾散精,並囑病人節食咸肥甘厚味飲食。對於勞欲過度長期失眠傷及心脾,以致脾不散精而形成的糖尿病,則應從補氣清心、安神扶脾立法。糖尿病日久失治常易出現併發症。患者若肺燥陰傷,可合併肺癆等病症,治宜扶脾散精,佐以滋燥養陰潤肺並加用西藥抗癆葯;若腎陰虧耗,肝失滋潤,可合併雀目、內障、耳聾等病症,治宜扶脾散精、佐以補腎養肝;若燥熱內熾,蘊毒成膿,合併瘡癤、癰疽等病症,則應清熱解毒、祛瘀活血為主;若陰虛燥熱,煉液為痰,痰阻經絡,可合併中風偏癱或胸痹心痛等病症,則應滋腎清心,化痰通絡,通痹開竅為主;若脾腎兩虛,水濕內停,形成水腫等症,則應扶脾補腎,祛濕利水為主;若陰寒下注,閉阻經脈,形成脫疽,則應解毒活血通絡為主。中醫根據消渴病的病因病機分三期論治:1、一期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發展為消渴病。該期的主要病機特點是「陰虛」。形成陰虛的原因主要是稟賦有虧、貪食甘美、過度安逸,可表現為陰虛肝旺、陰虛陽亢、氣陰兩虛。一期病人多有形體肥胖、頭昏乏力、口甜等癥狀,但因尚未化熱,所以往往沒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現。2、二期為消渴病期。此期消渴病已經形成,但尚未出現併發症。此期的病機特徵是「陰虛化熱」,即病人在一期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加之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或因外邪侵襲,或過食辛辣燥熱,或因勞累過傷,均可化熱化燥傷陰,持續耗氣傷正,從而可轉化為陰虛燥熱、肝鬱化熱、濕熱困脾、熱傷氣陰等證候。3、三期為消渴病併發症期。其主要病機特徵是氣血逆亂、血脈不活、經脈瘀阻,可逐漸出現皮膚、肌肉、血脈、筋骨、神經、五臟六腑等各種急慢性病變。臨床上對急性病變分為輕、中、重三度,對慢性病變分為早、中、晚三期,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辨證論治。由於消渴病的慢性病變主要傷及各個組織器官,往往成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而,早期防治尤其重要。病人可根據自身的癥狀特點,如在口渴喜飲、多食多尿的基礎上出現視物模糊、胸悶心悸、心慌氣短、心前區悶痛、頭暈健忘、神疲乏力、肢體疼痛、手足麻木、肌肉萎縮、下肢及顏面浮腫、性慾減退或陽痿、閉經,甚至出現嚴重心律紊亂、腎功能不全、腦梗塞、腦出血等,應中西醫結合強化治療。其中,中醫治療多採取調整臟腑、補虛瀉實、標本兼治、平衡陰陽等治療法則,同時輔以針灸、推拿、內服、外治等綜合治療方法,往往可以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總結:中醫治療糖尿病,從臟腑病機論治,認為上焦宜潤肺養陰、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瀉火或清胃潤燥,以治消谷善飢;下焦宜滋補肝腎、育陰清熱,使水火相濟、陰平陽秘。從標本虛實論治,認為消渴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正虛之中,以腎虛為本,痰濕、血瘀為標;腎虛之中,陰虛為常,火衰為變。從「三消」輕重論治,認為標實證輕,本傷病重,消渴病出現傳變(併發症),病情更重。此時,常需滋陰補腎、益氣健脾、化痰逐瘀、活血通絡諸法並用,方可取得好的療效。因此,中醫治療糖尿病,原則上常宜滋補,慎用攻伐及寒涼藥物,根據病程長短,因人施治,實行個體化治療,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目的。總之,中醫藥綜合療法對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治療,以療效穩定,無毒副作用,調節機體內環境,改善體質,減輕胰島素抵抗狀態,調節糖脂代謝,增強糖自穩等優點,在輕型、中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佔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治療療效顯著。【 糖尿病飲食注意事項】嚴格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先決條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有幾點需注意:1、打破「多吃降糖葯可以多吃飯」的錯誤觀念。2、少吃多餐。既保證了熱量和營養的供給,又可避免餐後血糖高峰。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規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勻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糧食、蔬菜、奶、水 果、豆製品、硬果類食物中的糖分)。4、吃甜點心和咸點心沒有區別,均會引起血糖升高。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與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纖維的糧食做的,如: 蕎麥、燕麥。儘管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較長,但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6、所謂「無糖食品」實質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隨便吃。7、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蔬菜應算在主食的量中。這些蔬菜為土豆、白薯、藕、山藥、菱角、芋頭、百合、 荸薺、慈姑等。8、除黃豆以外的豆類,如紅小豆、綠豆、蠶豆、芸豆、豌豆,它們的主要成分也是澱粉,須算作主食的量9、吃副食也要適量。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類食物充饑。11、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12、少吃鹽。13、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14、糖尿病人千萬不要限制喝水15.甜味劑不會轉化為葡萄糖,不會影響血糖的變化,不能作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幾個誤區:】】1、可多吃粗糧和糖尿病食品在很多糖尿病人的印象中細糧含糖高而粗糧低,其實兩者間含糖量沒有明顯區別,只是由於粗糧含植物纖維豐富,可抑制腸道葡萄糖的吸收。作為四大主食的麵粉、大米、小米及玉米,其含糖量非常接近,在74%~76%之間。由於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纖維,從而減緩肌體對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攝入同量的粗糧和細糧,餐後轉化成血糖的程度有差異的,如進食100克玉米,其80%的碳水化合物轉成為血糖。而食用同量的麵粉,則90%變成血糖。飲食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總熱量和均衡飲食,而並不在於可多吃「糖尿病食品」,其實糖尿病食品中的營養成分與普通食物區別不大,經過人體吸收和轉化同樣可以變成糖分,導致血糖升高。病人如盲目攝入「糖尿病食品」,而不控制總熱量和保持均衡飲食,也是很危險的。2、控制正餐,零食不限。有人三餐控制比較理想,但由於飢餓或其他原因養成吃零食的習慣,但又不敢吃餅乾、水果,認為花生、瓜子等食品不含糖,吃點沒關係。但是這些食品雖含糖低,但含脂肪高或熱量較高脂肪在體內還可變成糖。3、 甜食、水果含糖高,從此不再問津。糖尿病應忌含蔗糖、葡萄糖的食物,蛋白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糖精等甜味改進劑比較適合於糖尿病患者。水果的甜度由果糖來決定,而果糖代謝不依賴胰島素。餐後血糖<10mmol/L,可食用水果。如病人病情比較穩定時,可吃少量水果,要在兩餐之間吃,還須減少主食的量(如每天吃200克水果,如梨、蘋果、桃等,可減主食25克)。水果中富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錳等,對提高體內胰島素活性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含糖量高的水果盡量不要吃,以免加重胰島細胞負擔。另外西瓜雖含糖量低,但吃了以後,糖吸收很快,故盡量不吃,香蕉中澱粉含量很高,應算主食的量。4、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降糖藥劑量就行一些患者在感到飢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此時他們便採取自行加大原來服藥劑量的方法,誤認為飲食增加了,多吃點降糖葯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實上,這樣做不但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而且加重了胰腺的負擔,同時增加了低血糖發生的可能;增加了藥物毒副作用,非常不利於病情的控制。5、煙酒的問題酒類每克中含3.5千卡熱量,為高熱量食物。過量的酒類可以發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謝紊亂,使肝臟負擔加重。飲酒後進食主食量減少,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減少,易出現低血糖癥狀。吸煙影響微循環,容易導致糖尿病足,故提倡戒煙。因此,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的患者,要嚴禁飲酒,同時積極戒煙。6、用不吃主食來控制血糖有些人認為,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重要的是飲食治療,而飲食治療是以控制主食攝入量來達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這會造成兩種後果:一是因為葡萄糖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總熱量遠遠超標,且脂肪攝入過多,如此易並發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飲食控制失敗。其實,糖尿病飲食主要控制總熱量與脂肪。而主食中含較多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應該保證吃夠量。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宜少於150-200克。7、葷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沒事儘管植物油中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但無論動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熱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過每日所規定的總熱量。因此,植物油也不能隨便吃。8、少吃一頓就省一頓葯有些患者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特別是早餐,認為能省一頓葯。其實,吃藥不僅是為了對抗飲食導致的高血糖,還為了降低體內代謝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並且,不按時吃飯也容易誘發餐前低血糖而發生危險。另外,少吃這一頓,必然下一頓飯量增大,進而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因此,按時、規律地用藥和吃飯很重要。9、打上胰島素就可以隨便吃了有些患者因口服藥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島素治療,認為有了胰島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費神控制飲食了。其實,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血糖控制平穩,胰島素的使用量也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可以調整。如果飲食不控制,血糖會更加不穩定。因此,胰島素治療的同時不但需要配合營養治療,而且非常必要。10、用尿糖試紙評估食物有些患者為了監測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劑食品是否含糖,將食物溶液滴於尿糖試紙上,發現變色就非常恐懼,認為是高糖。其實只要是含糖(包括精製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後都會產生葡萄糖,而使試紙變色;無糖食品中只是沒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會使試紙變色,但是它們不會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這種做法只會讓您徒增煩惱。11、用過度節食或全素食方法治療糖尿病合理的飲食療法可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擔,使之得到恢復的機會,有利於控制血糖。輕症病人往往只需飲食治療就能控制血糖。飲食療法就是因人而異控制飲食量,長期維持合理的飲食結構,而決非飢餓或禁吃等強制性措施。否則,會使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對生活失去信心,不利於血糖控制。所以,應避免使用 「飲食控制」一類的說法,因為這容易使病人誤解為飲食療法就是嚴格地限制食物的攝入量,甚至誤認為糖尿病的飲食控制就是吃得越少越好。飲食療法開始時因熱量攝入減少,使血糖、尿糖暫時下降,但隨後由於營養素攝入不足,人體活動的能量只能由身體的脂肪分解而供給,其中的產物為酮體,故會引起酮酸中毒症,嚴重者可危及生命。且主食不足,易出現低血糖,此法不可取。12、甜食一律拒之口外其實,自然界有很多甜的物質,如大家熟知的糖精是種甜度高而不被吸收的物質,此外,如甜葉菊、阿拉伯糖、木糖醇、果糖以及阿斯巴糖均可作為糖尿病的甜味劑。市場上出售的無糖月餅、無糖酸奶多以木糖醇作為添加劑。這些甜味劑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物的熱量。不過這類食物中的麵粉等其他成分仍可以轉化成葡萄糖,食用時應注意到這一點,不可被無糖所迷惑。13、副食含糖少可以多吃肉、蛋、魚雖然含糖量不高,但卻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在體內可轉變成葡萄糖,此過程在糖尿病病人體內尤為活躍,因此多食也會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遲緩的多。另外,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加重腎臟負擔,並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建議糖尿病病人早餐吃一個雞蛋,睡前喝一袋牛奶較好)。 堅果類(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不含糖,所以成為很多病人的消遣食品,但這些堅果類除含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油脂,不僅使熱量而且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可通過異生作用轉化為葡萄糖,不利於病情的控制。所以,堅果類要適量吃。14、多吃豆製品無妨適量地進食豆製品(豆汁、豆腐)確實對健康大有好處。豆製品不含糖,並不是說它不會轉化成糖,只是轉化的速度較慢(大約需要3小時),最終也會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較長者,若不注意,大量食用過多的植物蛋白,會造成體內含氮廢物過多,加重腎臟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減退。合併有蛋白尿者,最好禁食。盡量以魚、禽等白色肉類為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為什麼糖尿病治不好?
※師兄的醫療科普:「糖尿病」的簡述、診斷與患病現狀
※【乾貨】血糖高的准媽媽該怎麼吃
※糖尿病腎病治療的新時代:淺談SGLT2抑製劑的腎臟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