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糖尿病食療法

        糖尿病的最新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 7.0 mmol/L(毫摩爾/升)或 餐後2小時血糖≥11.0毫摩爾/升。糖尿病人的血糖如果得不到較好的控制時那麼會產生很多的併發症。本文以自身體會總結供給血糖高的「糖友"參考。

        一、營養基本常識:       

       人體每天需要的營養有脂肪、蛋白質、葡萄糖、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水等,脂肪人體臟器需要,大多轉化成脂肪存在體內,人體能量備用,蛋白質是人體臟器及各種組織新陳代謝的必需物質(瘦肉、蛋、奶重要成份是蛋白),葡萄糖是人體肌肉活動的能量來源(主要由主食提供),維生素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纖維素是人體必須和腸胃儒動必須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主要由疏菜和付食提供,礦物質存在於以上各種食物中和水中。

        二、營養物質在體內的作用(簡):   

    

        脂肪是人體臟器所需,脂肪消化為糖元,糖元被吸收後,當血糖濃度較高時又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在人體組織中形成脂肪,當人體能量消耗大時,血糖濃度降低到一定值時,脂肪又分解為糖元,這個過程是動態的,部分脂肪與維生素a等結合是人體臟器分泌的酶和激素。葡萄糖主要由主付食(碳水化合物)提供,供人體基礎代謝和肌肉運動所需的能量,餐後血液內血糖會升高,血糖在胰腺分泌的胰島素作用下合成脂肪,阻止血糖濃度過高,當消耗大於吸收並降低至一定值時脂肪又分解為糖元供應人體消耗,這是個動態過程,當胰島素的作用控制不了血糖的持續升高,空腹大於等於7,餐後兩小時大於等於11時即成為糖尿病人。  蛋白質是人體各種器官組織代謝的必須物質,主要由肉蛋奶及豆製品提供,這些物質中也含一定的糖份,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有延緩糖份吸收的作用,又由於蛋白質由膽汁消化,消化過程較長,所以能量提供時間較長也就有了飽腹感的作用。  纖維素主要存在於蔬菜和副食中,蔬菜中也含少量糖分,善食纖維在腸道內對糖份吸收也起延緩作用,食用蔬菜起到飽腹感作用。其他營養物質對糖尿病影響小。

         三、了解飢餓、飽腹、消耗的幾個概念     

        每個人出生時大腦自動從父母的遺傳基因里記憶了各項生化指標,尤其是對血糖濃度的敏感,當血糖降低至某一數值時,人就想吃食物,尤其喜歡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物質,一般情況下吃食物時是以胃飽脹的程度感覺自己是否飽了,但是餐前吃點水果,吃飯較慢時體內血糖升高,飢餓感就消失了,再如當身體有病不能吃飯醫院給你輸葡萄糖液體後儘管可能是空腹但並不覺得飢餓,也是同樣道理。

        人體能量消耗可分為三部分:

        a、基礎代謝,睡覺或靜卧時維持人體組織基本代謝消耗的能量,以X1計。

        b、腦力活動和輕微身體運動消耗的能量,以X2計。

        c、體力勞動或較劇烈體育運動消耗的能量,以X3計。X1對時間軸是個常數,X2與時間軸來說是一個較平穩的波動線,X3是變數,大多發生在餐後一小時至午餐或晚餐前後。

        如果人體的血糖供應(通過腸道吸引收)能夠按能量消耗的量來供應的話是最合適的不過了,然而生活工作需要,每日三餐成為人類共同的習慣。餐後半小時血糖升高較快,1至2小時達到最高,3小時處於常態,每餐開始前血糖濃度最低,由以上分析可知供應與消耗不匹配,但人體胰臟產生胰島素本能地通過脂肪的生成和脂肪分解酶分解脂肪來基本保持血糖的相對穩定。

        四、糖尿病的形成      

        現代醫學還不能完全解釋成因,這裡主要分析以下幾種原因。

       1、每日兩餐,不吃早點,這類人群不少(即17小時不吃飯,7小時兩頓飯),這樣,早晨起來至午餐前完全由脂肪分解產生糖元供應人體,午餐前血糖降的較低,飢餓感強,午餐量必然較大,上頓飯吃的越飽下頓飯前越餓,(晚上睡覺前吃一包速食麵,第二天早上感覺到越飢餓一樣道理)。長期這樣必然對胰島功能不利。

        2、暴飲暴食,高油脂、高熱量醉酒等等,對胰島功能極不利。

        3、飲食時間不規律,由於工作原因不能按時吃飯。

        4、長時間劇烈活動中和結束後得不到能量的補充。

        5、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三餐以麵食、大米飯、稀粥為主。瘦肉、禽蛋、豆製品食用極少,蔬菜量又少時造成體內血糖每天波動值很大,胰島功能疲勞,引起代謝紊亂,容易引起糖尿病。

        6、體胖人易得糖尿病的原因解釋,凡胖人都是長期高脂高糖飲食習慣,一則胰臟長期疲勞,二則胖人體重大,負荷大,同樣的運動消耗更大,血糖波動自然比瘦人大,長期如此肯定不利健康。

         7、糖尿病遺傳傾向性解釋父母患糖尿病,孩子患糖尿病風險較大,臨床上叫遺傳傾向性,這個更好的解釋是一家人長期相同的飲食習慣和就餐習慣,這是飲食習慣造成的。與其說是遺傳傾向性不如說高脂、高糖飲食習慣帶來的風險。

        8、餐後體內血糖升高口渴時以含糖飲料代水喝的不良習慣,造成體內血糖高峰值維持更長時間,危害極大。

        9、個體差異及中年老後器官功能降低引起胰島素分泌能力降低。

        五、食物的血糖指數

       

        以葡萄糖為100,則食物糖化指數,GI,白面81.6,粗糧60左右,萍果28,蔬菜3一15,豆腐30,GI小於55的叫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特點是消化慢、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長、吸收慢、血糖峰值來得遲且峰值低,糖尿病人最合適選擇食品,GⅠ大於70為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其特點與前者相反,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如果要吃時要減量加菜。GI介於55至70的叫中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其特點介於兩者中間,預防或糖尿病患者最好不吃大於GI  70以上的食物,如白面、大米、小米飯、油炸食品。宜選擇蕎麥麵、高梁面、雜豆面、綠豆飯、高梁飯、煮的土豆、等屬於中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當然同一種食物加工狀態和熟透程度不同也略有差異。

        六、為什麼說飲食調理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最好選擇

        1、中醫過去叫糖尿病為消渴症,基本沒有有效療法。

        2、西醫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基本上是四類藥物:一是?一糖苷酶抑製劑,如拜糖平,阻止食物分解為糖分,二是增敏劑如二甲雙胍,延緩糖分吸收和增加體內胰島素活性,三是胰島素促泌劑,如達美康,促進體內胰島素分泌,四是胰島素,幫助患者因體內胰島素不足而合成脂肪從而將過高的血糖降下來。

        3、飲食療法原理

        a、嚴格控制脂肪、糖分的食用量,按需食用,不多吃。這就相當於拜糖平的作用。

        b、確保每餐蛋白質食用量,(多數人忽視這個重要性)蛋白質在腸道內有延緩糖分吸收,這樣餐後血糖吸收時間長、升的慢,這就相當於二甲雙胍的作用。

        c、餐前先吃60克水果,喚醒胰島工作,這就起了胰島促泌劑或注射胰島素的作用。

       d、水果吃完後吃200餘克蔬菜,然後吃蛋白質,再吃主食,前兩,兩種物質都有延緩糖分吸收的作用,可避免餐後兩小時血糖高峰值的出現。

        e、強調飲食的先後次序,(即使符合糖尿病人飲食標準的食品如果你食用順序不對,餐後血糖仍有較大差異。

        七、食療辦法

        1、早、中、晚餐前先吃60克水果,如萍果、桔子、梨、紅棗等,先吃水果的作用是迅速補充糖分,喚醒體內胰島素的產生,有實驗證明口服葡萄糖體內胰島素水平會升高,如果採用靜脈注射則體內胰島素水平不會提高,儘管目前還沒有搞清楚體內是如何傳達信息的,但這個實驗說明,餐前吃點糖分尤其是水果是有利的,這些糖分要在總量中計入。糖分的及時補充有利於吃飯結束前增加飽腹感,同時水果中的微生素也會被充分的吸收。

        2、總量為230克左右的素涼、熱蔬菜,按個人條件或喜好做1至3種菜品,蔬菜的作用有三,a、提供纖維素、微生素(含纖維素多的更好),b、增加飽腹感,C、纖維素在腸道內延緩主食糖分的吸收。

        3、葷菜,牛或雞肉(豬瘦肉、羊肉也可)約60一一100克和30克搭配菜品,主食60一一100克,以綠豆、高梁為最好。數量以體格、飯量、年齡因人而異,人到中年後,運動量明顯減少,加上基礎代謝降低主食由年輕時200克左右要減下來。主食量大小以標準體重為宜進行調整,再喝半碗菜湯,最後食用10至20克右右的堅果。

        4、早餐水果素菜可同午、晚餐,可食用一個煮雞蛋,半碗豆漿,可去掉葷菜,主食可以是50克左右的煮玉米、紫薯之類。

        八、飲食加工注意事項

        1、粗糧粗做,增加咀嚼量,可延緩消化和吸收。有利健康!

        2、面、粥宜硬一點,忌糊狀。

        3、蔬菜宜切大,增加咀嚼時間,延長消化、吸收時間。

        4、宜食用植物油脂,忌高脂高熱量。

        5、多餐小吃,嚴重者並有條件者可四餐/天。

        九、糖尿病人運動注意事項

        1、糖尿病人不宜劇烈運動,運動時間以餐後半小時至2小時內為最佳,此時正逢體內血糖峰值,古人曰,飯後百步走,活過九十九是有科學道理的,古人生活節奏非常慢,所以飯後走路也就在二十分鐘之後了,百步走是指適量運動。

        2、如果某頓飯熱量大的話可適當加大運動量來消耗能量。

        3、糖尿病人要嚴防低血糖反應,不能按時吃飯時宜吃水果補充能量,或水果糖應急,但正餐後2.5小時內不宜吃水果。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 T 恤衫領口在洗過後變松垮?
智者懂隱忍,寬容中壯大自己
對比花父母錢和花自己賺的錢讓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區別在哪裡?
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和戀人或愛人最逗比的事兒?

TAG:生活 | 生活百科 | 糖尿病 | 食療 | 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