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漢字文化是「原始思維」?

法國學者列維.布留爾在其名著《原始思維》中提出了原始思維的兩個基本特徵,分別是「集體表象」和「互滲」,而不幸的是這恰恰也是漢語文化的兩個基本特徵,也就是說,漢語文化是建立在原始思維基礎之上的一種原始文化類型。

一,集體表象。

人類對事物的認識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的意識產生的表象。理性思維發展到高級階段會產生「個體表象」,即具有確切邏輯含義的概念,每個人對這個概念的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不會出現偏差和歧義,但在人類達到這個高級的「個體表象」之前,還有一個混沌的「集體表象」的階段。「集體表象」是一種夾雜了情緒在內的混雜符號,每個人對「集體表象」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好人」這個詞就是一個「集體表象」,每個人定義不一樣;而「公民」一詞就是一個確切的邏輯概念,具有一致性的標準和內涵。

為什麼漢字文化會停留在原始思維階段呢?問題就出在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上!研究表明,「集體表象」這個階段與象形文字的使用階段是相關的。象形文字關聯的是視覺經驗,即現實的感官經驗,而拼音文字關聯的是語言,即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信息,所以使用拼音文字必然產生超經驗、超時空的終極思考,而使用象形文字則很難超越現實的感官經驗。感官經驗難以導致理性思考,理性和理性主導的現代文明,只能在思維的世界中發展起來。

象形文字更接近於某種藝術創作,即創造一個優美的圖形並賦予其含義和情感,但這種含義的賦予是混雜的、情緒化的。比如漢字中的「天」字,它不僅僅是頭頂上的那一片空域,還指代了太多的內涵:皇帝叫天子,上天授權的,所以成為合法性源泉;運氣好叫天意、正義彰顯叫天譴、改朝換代叫變天等等,因為「天」這這個字只是一個圖形,它沒有辦法被精確的定義,只能成為一個「集體表象」,被混雜的情緒和模糊的含義所主導,而理性不可能在「集體表象」的世界中得以發展。

象形文字是人類在圖騰崇拜階段的創造物,它基本不可能表達精確的邏輯信息,更多的是一種原始宗教的觀念展現;象形文字是人類在前邏輯時代的一種過渡類型的文字,可以說,任何一種象形文字都是難以建立邏輯概念的,所以,所有使用象形文字的文化都難以逾越「集體表象」這個階段。

集體表象不但對集體之外的人沒有意義,而且在集體之內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我們使用的絕大部分「傳統文化的詞」的含義只在漢語世界這個集體中存在,對於其它的文化集體來說,它的含義就不存在了,比如中醫里那些脾胃、氣血之類的詞,都是集體表象,對老外來說就是無意義詞語,而西方醫學中的細胞、病毒、H1N9、DNA在全世界所有的文化中都是一致的,不會出現歧義和無意義的情況,這就是前進到「個體表象」階段的概念,它的含義對所有的人來說都具有一致性。

二,互滲。

「互滲」是指不可驗證的因果關係,即對一個現象提供一個原因,但這個原因是不可驗證的,比如說男人不要洗碗,因為洗碗會把這個男人的財氣、運氣洗掉,這就是一種互滲的解釋方式。互滲看起來像因果關係,但其實是一種糊塗蛋思維,它提供的因果解釋無法被驗證,因而具有神秘性和「絕對真理」的外表,但它對人類的理性和思維來說是無意義的,漢語文化中那些中醫理論、天人感應理論、風水理論、成王敗寇論,都是典型的不可驗證的因果關係,是「互滲」這種原始思維的展現。

結語:「集體表象」是一種前概念,「互滲」是一種前因果關係,這兩個東西都是人類在前邏輯階段的思維方式。非常不幸的是,漢語文化就停留在了這一個前邏輯階段,始終沒有發展到邏輯階段,究竟原因,很可能是秦始皇的「書同文」使得文字的發展被過早的固化了。雖然我們人口眾多、雖然我們在聲嘶力竭的「論證」漢語文化是一種「特殊的高級文明」,但這一切都是枉然!甚至我們對「漢字文化」這種宗教般的狂熱,就是一種典型的「集體表象」的情緒展現,如果我們將「漢字文化」看做一個概念,一個理想認知的對象,哪裡還會產生如此多的混雜思維情緒呢?

雖然我們出生於「漢字文化」這個原始文化之中,但我們卻生活在一個現代的時代,且互聯網提供的資訊已經打通了我們通向現代文明的可能性。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不是去在漢語文化中尋找「老祖宗的智慧」,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語言方式。要知道,假使我們那些被催吹上天的「老祖宗」活到今天,肯定也是無法抵抗蘋果手機和互聯網的誘惑的。

推薦閱讀:

漢字的優越性
北大校長究竟有沒有讀錯?
漢語漢字是高度發達的語言文字
漢字中只有一筆的字
漢字亂象何時休?

TAG:文化 | 思維 | 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