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觀呼吸》讀後感

《觀呼吸》讀後感

王美麗

前  言

學佛人最基本的自覺與認識就是「人人悉有佛性」,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潛在無限的力量,這些力量都是值得開發的資源,所以我們不必感到自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修行得解脫。但是,也不能高估自己,要透過相當程序的修行才能將我們的潛能發揮到極限,得到圓滿的成就。

《阿含經》里有一段故事這麼說:

「有一天,佛陀來到摩伽陀國南方t個名叫r一茅乙的村莊。那裡有一位婆羅門叫做巴拉多賈,當時正在田裡耕作,他播種時總先把鋤頭拴在牛隻身上。

「那天早晨,佛陀穿著薄衣,手持鐵缽和外衣,前往巴拉多賈耕作的地方,當時巴拉多賈正在分配食物,佛陀靠近他們站在一旁,巴拉多賈看見佛陀托缽站在一旁,便告訴他說:「求道的人啊!我播種耕作,在耕作完畢才會吃飯,你也一起來耕作吧,等耕作完畢再吃飯吧!」

「佛陀回答:r婆羅門啊!我是在播種耕作啊!因為播種耕作後才有東西吃。」

「巴拉多賈詫異地問道:「可是我並沒有看到你的牛、頸圈、鋤頭、犁和尖棒,你怎麼說你是在耕作呢?」巴拉多賈接著說:「你自稱也在播種,但我並沒有看到你在耕作,請問你,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佛陀立刻回答:「信仰是種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鋤頭與頸圈,而慚愧是鋤棒,意念是繩,心念是我的犁和棒棍。」佛陀接著說:「要保重身體,說話謹慎,節制飲食。我把誠實當作除草,柔和當作頸圈,努力就是我的牛隻,它能使我達到寧靜祥和的境界;不會後遲,只會勇往邁進,到達那裡便能無憂無慮。這就是我的耕作,也就是我甘露的果報,唯有如此耕作,才能從各種煩惱中得到解脫。」

「之後,巴拉多賈登門拜訪佛陀,出家受戒了。」

以前,我總是不敢輕易嘗試打坐修禪,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尤其是多項的戒律,身為平凡俗世中的一粒沙,背負著深孽的三毒,又有無盡的業障,怎麼說都是不可能得道解脫的。然而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道理和我們在生活上為生存糊口而努力耕作播種是一樣的。就算是一粒沙,它都會想努力超越自己,所以打坐修禪其實就是耕作播種,正如佛陀所說:「信仰是種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鋤頭與項圈,慚愧是鋤棒,意念是繩,心念是犁和棒棍。」

《觀呼吸》一書是佛使尊者對修禪定者所作的偉大貢獻,書中說明修禪先要有兩種準備:—、理論上的認知。二、實踐上的功夫。

首先,我們在理論上對「定」要有充分的認知;因為修禪的過程是「定」,也就是在修禪當中以「定」來修練,為的是進入涅盤寂靜之「定」境,所以我們一定要先了解「定」的意義,我們才能不偏不倚地從事實踐功夫。

佛使尊者說明佛經中對「定」的界說是:「安住於某一個對象的健全心。」並且認為「健全」作為「安住於某一個對象」的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心若不健全,就算安住於某一對象,其結果亦是邪定。因此,在健全心作為禪觀的動機上,也就是所謂正知、正見,我們方能進一步了解「定」的涵義在「心能夠堅固不移」。佛使尊者說,其特質是「不分心」,其功能是「克服分心」,其顯現是「不游移」,而其近因是「悅樂」。

禪觀要能不分心才能克服分心,我們身上背負著重業,外在又有許多情慾與惡,這些無時無刻不在分化我們的心,所以才說念頭是千變萬化的。佛使尊者不斷強調心要能夠堅固不移,是要我們能不分心、克服分心,掃除雜陳慾望,達到不游移的態度,方能進入寧靜祥和之境。

在理論上「定」有幾種分法,佛使尊者在此只將「定」視為一種,即「堅固不移的心境」;因為任何一種「定」的分法,其基礎皆為「堅固不移的心境」。但這「堅固不移的心境」若受到染污,也就是轉向情慾與惡的心境,則陷入邪定,會毀壞且退縮我們自身的佛性。然此「堅固不移的心境」是無污染、憂慮狀態心境,則我們深孽三毒與無盡漏便能漸漸化消,我們自身佛性智慧便能撥開雲霧見光明。這光明即是「定」所帶來的利益,佛使尊者為我們分析了經典中關於「定」的利益有五項:「當下樂」、  「觀」、「神通」、  「證得梵天」、  「證入涅盤」。

1、當下樂:根據佛使尊者的說明,「任何人只要心能夠定就可以經驗到這種r當下樂」。」由於我們的思緒千變萬化,念頭游移不定,一旦我們靜下心思,也許只有須臾片刻,但那時那刻,也就是當下,心思純潔無瑕,無任何世間俗事干擾,那種心境的純粹寧靜是讓人非常愉悅快樂不已的。

2、觀:一旦我們能持之以恆於當下「定」,雖每個當下定的境界有所不同,但卻是「觀」的基礎,因此「定」所帶來的「觀」之利在於使我們「徹底了悟無常、苦和無我」,進一步使我們的一念心不系在緣起無明中而輪迴不已。

3、神通:佛使尊者稱神通為「健全的精神力量」,此有深義,一是此神通是健全的,所以非拿來作惡的,也非摻雜著邪欲的;二是此神通的來源是人心深層的精神力量,所以一念心的專註(定)構造了自我世界的實現。

4、證得梵天:我們知道高於欲界之上的梵天,但我們的心並不在欲界之上,可是卻可以藉「定」把心提升到此境,然我們修行的目標並不在此,因為佛法的精神在離苦得樂,從此岸到彼岸,其最終實在是要超越輪迴流轉。梵天仍是輪迴流轉之一界,我們不能將其視為禪定的最高目標。若視其為最高目標,則我們起心動念不夠純潔無瑕,此非正定,易導入邪定。

5、證入涅盤:即「解脫」,和我們一般的死亡不同。我們的死亡在輪迴業報里流轉生生不滅,所以無常與苦亦伴隨我們而生生不滅。為求超脫輪迴流轉,即是要證入「涅盤寂靜」以使無無明,然此為一般凡夫如你我所難以達成的。

再者,我們在實踐上是要成就「定」的功夫;理論的層面認知清楚後,剩下的便是身體力行,將理論付諸實踐。修禪定最基本的是守戒,也就是佛使尊者說的,要「嚴禁一切不良行為」。當能不違犯一切不良行為後,我們便能慢慢消除自身的各種業障,藉著親近「善知識」而使我們擁有正知、正見與正念,以消除所有危害我們的干擾。

禪定所觀之對象,針對個人所需而有所不同。佛使尊者認為每個人應有兩種禪觀對象,一是天天修持之對象,一是為快速達至效果之對象。我想在此,最重要的還是天天所修持之對象吧!為何我們要天天修持?那被我們所天天修持之對象一定是我們所欠缺的,而且無法立即擁有。所謂滴水能穿石,積沙會成塔,這樣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做不到的就是持之以恆。禪觀的對象就像是t面反照自身的鏡子,我們得仔細觀察才能探出究竟。  「沒有比自欺更嚴重的事了」,一位美國科學家如此說,因此研究禪觀對象就是在認識自己,而修持之功夫必須持之以恆。

其他的實踐功夫,就是要盡量避免外界干擾,譬如住處的環境、身體的各種狀況等,要使達到最簡單的狀態,不要有任何的牽掛與憂慮,以免半途而廢。

我的心得

一、人體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

水、空氣、陽光是人類生存的三大要素。就當下一刻而言,空氣應該是對人體最重要的元素,因為短暫沒有水或陽光,人類的機能還不至於有多大的衰退,可是只要幾分鐘沒有呼吸,人體機能即快速衰退而失去運作。

佛使尊者告訴我們選擇呼吸作為主要的禪觀現象的幾項理由是:

(1)觀呼吸可以導致「當下樂」、  「觀」、「神通」以及徹底了悟漏盡的修行。(2)觀呼吸是數息,這是內外視的細膩禪觀,可以讓我們內外感到寧靜、舒適。刪無論是哪一種課程的禪觀,觀呼吸都可方便地、自然地被拿來使用。

因此,呼吸作為我們人體機能運轉的最重要部分,是最普遍、最自然、最方便的對象。我們在進行禪觀時,總是很自然地運用到它,呼吸作為禪觀的對象,是再自然不過的,也容易方便我們隨時禪觀。

二、觀呼吸的前置體驗——佛陀的四個經驗

(1)出息長時,他了了分明:「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他了了分明:「我入息長。」

在我們不刻意的狀態下,我們對於呼吸是沒有感覺的,當然,當我們激烈運動後,會明顯察覺它的存在與不可欠缺。佛陀除了要我們察覺自然呼吸的狀態,還要非常了解相應的各種身體狀態,因為我們身體的各種狀態不同,所以我們的呼吸也有所不同。藉由此項觀察,我們的「身」被顯現出來,我—們了解並經驗了呼吸的身體狀態而能進一部掌控呼吸的節奏。

(2)出息短時,他了了分明:「我出息短。—入息短時,他了了分明:「我入息短。」

在稍稍體會呼吸的存在,進而稍稍掌控呼吸的節奏之後,佛陀要我們察覺刻意呼吸的狀態。刻意呼吸繫於心念的操控,從觀察其狀態而對心念狀態有所覺醒。因此,從觀自然呼吸到刻意呼吸,我們能夠將心置放於專註的「觀」上,由此我們即可接著進入完全的體驗。

(3)「我呼出息,體驗這整個(氣息之)身。」他如此訓練自己。「我吸入息,體驗這整個(氣息之)身。」他如此訓練自己。

當我們將心置放於專註的「觀」上,我們即是守住了慾望的誘動,也就是使其自身道德清凈,所以佛使尊者說:「當專註於呼吸時,就等於有所禁制;……禪和子如此修行的時候,就不會違犯道德戒條。」此為三無漏學中的「戒」。  「觀」是專註於呼吸上,這就是修定,亦是三無漏學中的「定」。因此將心置放於專註的「觀」上,而這樣的觀又是專註於呼吸上,此時「觀」與「所觀」會清楚顯現,這樣便是獲得了智慧,也就是三無漏學中的「慧」。修此三無漏學,為的就是要分化重業。

(4)「我呼出息,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他如此訓練自己。「我吸入息,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他如此訓練自己  。

「身之動作」即是身體的呼吸,「寧靜」即是心念的控制。佛使尊者說:「當身體僵硬或焦慮的時候,呼吸就會跟著變成粗或焦慮;反之,當呼吸是細而寧靜的時候,身體也會跟著變成柔軟而寧靜。控制身體就是控制呼吸,控制呼吸就是控制身體。」在「觀呼吸」的前置體驗中,要進入禪坐的實際操練,就是要能控制呼吸、控制身體;仔細來看,其實也是要我們的心能專註於「觀呼吸」上。

三、禪坐過程的八個步驟——佛使尊者的說明以及我的體驗

(1)計數:佛使尊者要我們「藉著體驗呼吸的前、中、後,來控制呼吸」,此即為「觀呼吸」的前三項前置體驗。由於要從紛擾心境進入禪定,一開始若能藉由計數則能較快進入。過去我總想以意志堅定之心念直接進入禪定,但就算無外在環境的干擾,腦中的思緒卻繁雜、流動不已。藉著計數,我可以在「觀呼吸」前體驗呼吸、了解身體的各種狀況。

(2)連接:在體驗呼吸後,接著便是進一步控制呼吸,這也就是「觀呼吸」的第三項前置體驗。佛使尊者說:「讓心專註於呼吸之上」,所以也顧不得計數了,應該說是已忘記計數了,因為要控制呼吸、控制身體,所以我們都把心專註於呼吸之上了。

(3)接觸:我們的心已專註於呼吸上,「觀」與「所觀」顯現於前,此為「觀呼吸」的第四項前置體驗。這是我們首次接觸到禪觀的呈顯。佛使尊者說:「這時候,要觀照呼吸接觸皮膚表面的那一點,以便從那兒生起「後得映像」。」這「後得映像」是模糊、粗糙、不穩固的,隨時都會消失。

(4)固定:接觸到禪觀的呈顯(後得映像),我們更要專註心念牢牢地抓住其所呈顯,此仍為「觀呼吸」的第四項前置體驗。因為其所呈顯被固定於心念中,在其他適當時機中便能夠馬上被當下呈顯,可使我們不陷溺在執著的沼澤中而找不到岸。

(5)觀察:在抓牢「觀」與「所觀」的呈顯後,接著就是要能透視我們的心,從而體證「諸行無常」、  「一切皆苦」及「諸法無我」等。這就是要發展我們自身的觀照力以觀「緣起性空」。

(6)轉向:在我們觀照了無常、苦與空後,我們知道煩惱的緣起,接著便是要去除煩惱,要將心念去離執著而轉向純潔無瑕之清凈。

(7)清凈:整體心境清凈無染,無任何一絲一毫雜念、慾望、煩惱及執著。這是「觀呼吸」的結果,我們禪定的最終目標即是要讓自我心境達到清凈無染的境地,離開煩惱、慾望及一切無常、苦與空。

(8)回觀:從計數繼續開始的觀呼吸,並觀想所得之禪觀呈顯,一次又一次地反覆進行,最後連八個步驟都會忽略,只是自然地觀想再觀想。正如佛使尊者所說:「毫不困難地專註在呼吸之上,使它變得精緻,並在整個修行過程中心無旁騖。」

四、禪坐過程中所體驗到的障礙及其突破

根據佛使尊者的分析,我們入禪定時會遇到幾種常見的障礙:(1)最初的障礙就是分辨不出呼吸。(2)出息時向內分心。(3)入息時向外分心。(4)對出息與入息滿心期待與熱望。(5)專註於出息而忘了入息或專註於入息而忘了出息。(6)觀禪觀之呈顯時被出息所影響。(7)觀出息時被禪觀之呈顯所影響。(8)觀禪觀之呈顯時被入息所影響。(9)觀入息時被禪觀之呈顯所影響。(10)想專註於出息卻被入息所干擾或想專註於入息卻被出息所干擾。(11)因回憶而分心或因期待而動心。(12)因鬆弛而懈怠或因用功而激動。(13)因觀察過於敏銳而起慾念。(14)因觀察過於遲鈍而生惡念。

以下我將禪觀的八個步驟付諸實踐並與其困難一一對照:

禪定與情緒的調愈:用佛法觀萬物,色法組成是地、水、火、風,在此不以物質角度來觀察此四大要素,而以其性來說明色法緣合。以人體來看,地有堅性,如我們身體架構之骨骼與皮肉;水有濕性,如身體架構內包涵之血液與分泌物;火有暖性,如身體架構之溫度發散力;風有動性,如身體架構之舒張氣息、呼吸力。此四種屬性相互依存,倘若其一失調,則另外三種亦有所失調。以人體而言,我們架構之骨皮受傷,則內包之血液便會進行消滅外來細菌並凝固傷口,於同時身體的溫度略有提升,而氣息也較為不順。人體的氣息失調,則容易帶來外在身軀的苦痛,因為生命的連續在於「念念相續」,相續的維持為一口氣,正所謂「人爭一口氣」。所以地、水、火、風的調節是對生命連續的調節,沒有了生命的「念念相續」,也無有生命的價值意義。

我行禪定,正如圖中所表示的遭遇種種障礙,甚至懷疑自己不引以為意的亦是禪觀的心魔障礙之一。然此時稍微停頓下來,再次閱讀思考佛經內所隱含的諸多佛法,不以各種角度作直觀,而是發展思想廣度作直觀,再回到禪定,從計數、連接、接觸……,一次又一次地循環不已,情緒的起伏是一次又一次地趨向寧靜。

五、證悟四念處

佛法談認識自己,從「四念處」即可觀之。  「四念處」指的是觀身下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此,我將觀身不凈與觀受是苦詮釋為道諦修行之功夫基礎,而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詮釋為「滅」諦實踐之境界基礎。

(1)觀身不凈與觀受是苦是禪觀道之修行

證嚴法師說:「人的身軀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跟人計較的。」這怎麼說?我們說人身有五官七孔,而這五官七孔總會排泄一些我們認為不幹凈的物質,例如沙子吹進眼睛裡,則會流眼淚或有眼屎;感冒或吸入廢氣,則流鼻涕或有鼻屎;從喉嚨中所生出的痰是從嘴巴吐出;耳內總是堆積著耳垢而需要清除。這些不凈物都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有哪個人可以說自己是「乾淨的一呢?沒有!所以我們更可以體會到情緒的發生是人皆有之,情緒雖是人皆不想有之,然而卻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與其逃避它,不如坦然面對它。時時刻刻觀身下凈,我們發現我們的身軀造作了情緒,因此我們要化解情緒之煩躁浮動,必從自身做起。

我們知道了「情緒」即是我們的不凈物之一,我們又何必與自己的情緒過不去而作出令人也令己不高興或怨恨的事呢?這樣思考雖好,卻不免消極了點。從觀身不凈的積極面來看,我們所要修行的應如證嚴法師所說:「我們何不將此身軀廢物利用呢?—②每個人都不希望不好的情緒縈繞在心中,然而這所謂不好的情緒卻是提升自我心靈的工具。有所謂「好情緒」則亦有「壞情緒」,這是落在相對的世界來看的,我們要調愈情緒不就是落在這相對世界來說的嗎?所以不可能將「壞情緒」永遠排除,若我們排拒去觀察、去承認這些「壞情緒」,看不清楚身上的不凈物也就無法將之清除,於是便為了它而痛苦起煩惱。

因此,我們時時喊苦。佛之所以轉法輪,正是為使人們得「離苦得樂」之道,這—離苦得樂」非表面之物質性或精神性的離苦得樂,而是求得真正的寧靜、安詳,佛教稱為解脫或涅盤。人因本有之無明,因而慾望總是無法得到滿足,而情緒亦隨此慾望之無法滿足而無法排遣,所以所受的皆是苦,這就是觀受是苦。既知觀受是苦,則我們知道情緒之苦,接受其苦而化其苦。因而觀身不凈與觀受是苦是為禪觀道之修行。

(2)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是為禪觀滅之實踐

禪觀的滅之實踐在認識到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因為人們的一念心與執著,往往因當下之差謬而使人遺憾終身。《無悔》書中有一篇故事,敘述兩個回頭的青年浪子,因其—念之差與自我執著,致在失去自由的空氣中度過一生。不只是我們,他們自身也看到了一念間的糊塗、莽撞與自我執著而闖下大禍。心是瞬息萬變的,要掌控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血肉之軀、生老病死的,要保有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們情緒之產生既是隨「心」、隨「我」而來,則亦是無常,知其無常又何必執著自身之情緒?不執著自身之情緒則情緒自身即被調愈至寧靜、安詳狀態,故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是為禪觀滅之實踐。

六、禪定的超越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情緒的牽引,好的情緒狀態總是贏得較多人的關注,而壞的情緒狀態必然讓人避之若毒蛇猛獸。情緒之所以不能調愈至圓融圓滿,其問題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然。我們關注他人好的情緒狀態,躲避他人壞的情緒狀態,因此我們仍是身陷我執的相對情緒狀態中而無法圓通。東度法王仁波切如此說:「如果我們能夠發慈悲心,其他的精神經驗將在我們身上自然生起。慈悲是一切德性的根源,它能夠解脫我們的自我執著。」

要在這個多苦多難的世間活得快樂,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擁有一顆開心他人、溫暖他人和照顧他人的心。自九二一的天搖地動到桃芝的狂風暴雨,不管是何災區,都是滿目瘡痍,災民身心備受摧殘。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付出關心,伸出援手,散發光熱,必能使他們的痛苦滅低,我們自己也能感到快樂。

我生命中的真理是一種實證體驗的真理。這種實證體驗的心情,在經歷了近年來的多項災難,不斷孕育滋長。這樣的心情,在佛教的說法,叫做慈悲。慈悲是佛教生命實踐的中心德目,《大智度論》第二十七卷中提到—慈悲是佛道的根本」,換言之,成佛的首要根基乃在於慈悲。

當然,在此並非是因為要成佛才慈悲,也不是說只有佛教信眾才有慈悲。提出佛教的慈悲,只是因為它和我的生命真理相契合。我們承認,任何一個人都愛自己,基於這個理由,我們也要愛別人,如此一來,道德才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因為我們愛自己,所以不希望受傷害,將心比心因而不傷害別人。佛教有一句話:「保護自己的人,也保護別人的自己,保護自己理由在此。他因此常不受害,他是賢者。—

保護自己同時也就是保護別人,這樣的自己不是犧牲他人而有所獲利的自己,乃是和他人彼此互助而實現生命價值的自己。發現真理就是自我實現的開展,然而,要開展自我實現,就必須滅卻種種惡德煩惱。人的潛在惡德煩惱根源於執著自我,也就是一般所謂自私。Uda^na VI.6中說:那些人執著於自我觀念,就會受縛於他我的觀念。有人就是不懂這個道理,不見那是一支束縛的弓箭。能預見那是弓箭的人,不起「我為之」的念頭,也不起「他人為之」的念頭。

佛教教人「修學自己的涅盤」,意味著修行者是「滅己者、舍己者。修行的最高理想境地是自他平等(paramasamata,也就是「使他人回入自己之中」。華嚴宗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禪宗說「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月攝」。凈土宗說「應知由自利故能利他,非不能自利能利他;應知由利他故能自利,非不能利他能自利」。這種種說法都在激發修行者的無分別心。無分別心即是慈悲心,因此在從事社會責任實踐時,我們要自利利人,以自他一體不二的精神去實行,絕不是像近代西方國家那樣短視近利,把別的個人當作絕對他人而對其施與。

—慈悲是菩薩所為之業」,無難禪師這麼說:一行慈悲時,心有慈悲。慈悲成熟時,就不知慈悲。」當自我歸於無時,慈悲便活現於現實精神生活中的真理。在西洋傳統的觀念里,倫理的實踐基本原理是愛。慈悲與愛有什麼不同呢?愛是有對象的,而慈悲沒有;愛是對自己、家人、宗派、國家的執著,而慈悲則是及於一切眾生的愛,下限自己、家人、宗派或國家。

從報章雜誌,從電視新聞,甚至是親臨災區,我屢屢地實證體驗到,生命的真理該是回歸人性,也就是慈悲。因為慈悲,有人冒著生命危險進入災區提供補給物資:因為慈悲,有人為救他人而慘遭洪水吞沒;因為慈悲,有人志願留在當地教導、撫慰一顆顆受傷的心靈。

不可否認,世界的破壞來自人類自以為是的主宰,自視其存在高過於其他生物。人的無明、塵勞,遮蔽了原始無瑕的慈悲;但是我們可以真正自由的呼吸,只要掃除心中所有的牽絆,讓慈悲展現,破除對名牌的執著、對愛的執著、對金錢的執著、對面子的執著、對真假的執著。我們會發現,執著是無意義的、荒謬的。

慈悲是一種實證體驗的真理,但要無所為而為。好比點燈這個工作,如果只是為了燈亮而點燈,那麼燈亮了,工作也就完成了,點燈這件事本身是不具任何意義的,只是個動作;但是若為點燈而點燈,從而體驗到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每一次的點滴都是—個真理,每一次的真理都是一個體會與收穫。

因此,我們在禪觀中,證悟四念處,觀了五蘊、六根,更觀了十二因緣,更重要的,是要將源自人人皆有的慈悲佛性發揮出來,此正是檢證我們禪定功夫的自我修行力。我將慈悲視作禪定的超越,使自身慈悲佛性,「行住坐卧無不禪」。

摘自《慧炬》460期

推薦閱讀:

你知道導致孩子哮喘的過敏原有哪些么?
如何正確深呼吸?
「二十年前誤吞筆帽導致左肺消失」是怎麼回事?
李明威的知乎Live:重回正確輕鬆的呼吸模式。
太極拳呼吸法 太極拳拳式呼吸方法

TAG:呼吸 |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