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策略

[摘要]單親家庭子女由於情感缺失、教育缺乏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問題少年的比例也比普通家庭的要多。教導單親家庭的子女,要多坦誠的溝通,少粗暴打罵;多鼓勵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少凡事包辦的溺愛。

溺愛養出問題少年

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2%的問題少年來自單親家庭,數據表明問題少年與單親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但是,同一份報告顯示,50%以上的問題少年出自溺愛家庭。

有很多單親家長認為孩子是他們的唯一希望,總是擔心孩子吃不好、受委屈、出事故、愛生病。於是他們對孩子的日常生活一切包辦,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這些家長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養育他們的父母。

坦誠事實的真相

有些孩子認為父母離婚和自己不無相干,終日自責不已。家長應該要坦誠告訴孩子離婚的原因。告訴他,爸爸媽媽離婚了,是因為他們兩個人之間相處不太好,不適合。那是大人的事,不是他的原因,讓孩子走出自責的困惑。小孩子會把家長感情不好等問題歸為自己的原因。離婚了並不代表媽媽不好,或者爸爸不好。

其實和平離異對於男女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不存在絕對一方的錯誤。作為媽媽或者爸爸,任何一方不要在小孩子面前抱怨對方,說對方的不好,這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會很大。他將學會抱怨和指責。

暴力教育已過時

暴力和虐待問題在單親家庭當中尤為突出。這種教育方式存在於22.13%的單親家庭當中。在我國仍然有些人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自己愛打就打,愛罵就罵。有些家長由於獨自養活孩子負擔過重,加上粗暴霸道的性格,一旦孩子表現不如己意或不服從自己,就對孩子張口就罵,舉手就打。不管是離異夫妻一方對老人還是對孩子施予的暴力和虐待,以及夫妻之間因離婚而進行的暴力和虐待,對學生都存在著巨大的影響。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學生,往往具有恐懼感、自卑感、脾氣暴躁,自責性,無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強等心理特徵 。

多參與社會活動建立自尊自信

單親家庭子女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會受到同齡朋友的偏見,因此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變得內向、自卑,甚至孤僻。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強、自愛、自勵,鼓勵孩子積极參加集體活動,儘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不要逃避社會,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媽媽是否能接受偽娘?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為什麼會偏心?
作為子女,應該如何愛自己的父母?
婆婆強勢自我,公公大字不識一切聽婆婆的,一鬧再鬧,老公雖有心卻處理不好,我心裡鬱結,該離婚嗎?

TAG:教育 | 家庭 | 子女 | 策略 | 單親家庭 | 解析 | 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