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間誕生禮俗<四>

1.滿月、周歲慶賀:寄託希望【本章字數 更新時間:2012-07-09 】

滿月禮是嬰孩步人社會的前奏曲。滿月禮的內容程式各地風格各異,主要由定吉日、請客、送禮、慶賀儀式、剃胎髮、取乳名、出行、吃滿月酒等環節構成。周歲禮則是繼滿月禮後的重要禮儀。它是嬰兒誕生滿一周歲生日時舉行的,主要儀俗是「抓周」試志。此禮帶有鮮明的慶賀紀念、預驗功能,是嬰兒被正式承認為社會一員的標誌。透過抓周試志的種種繁樣花式,可以想見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愿。

2.滿月禮儀【本章字數 更新時間:2012-07-09 】

滿月,又稱「彌月」。嬰孩舉辦滿月禮,是漢民族各地普遍都有的一種育兒風俗。此俗由來已久,流行亦廣。《魏書.汲固傳》載「時式子憲生始滿月」。清代顧張思《土訊錄》中載有「生一月,染紅蛋祀先日做滿月」。清朝同治《樂平縣誌》中寫道:「滿月彌周張筵,具帖敦請外家,至者咸有饋送,以致駕焉。」又據《中華全國風俗志.浙江》記載,民國時期浙江蕭山民間「既生滿月,外家以衣服、鞋襪、飾物送至婿家,其他戚族之近者,亦視交情之厚薄而饋物有差。婿家亦餉之以飲食酒禮。」大凡「滿月」吉日這天,主家都要請客,除邀請親友宴食之外,還有以下禮儀活動。

授禮

在東北三省黑龍江、遼寧、吉林一帶,當產婦生下嬰兒後,親朋好友陸續都要來看望,但不能空著手來,要給產婦送禮物,一般是送雞蛋、米、面、挂面條、雞、魚、肉等,近年來也有給孩子送寶寶服和玩具的,稱為「下奶禮」。一般不招待來下奶的親朋好友吃飯,等孩子滿月時,要慶滿月。慶滿月很隆重,要把送來「下奶禮」的親朋好友(多為女性)全請來,設宴盛情款待。這一天,還要給小孩拍攝滿月小照。

在山西汾河流域、漳沁兩岸的鄉村中,每當孩子滿月時,奶奶(祖母)、姥姥(外婆)、姑姑、嬸嬸都要贈送銀鎖給嬰兒,這是最貴重的滿月禮品。銀鎖種類有項圈鎖、項鏈鎖、肚臍鎖,鎖上鑄有「長命富貴」、 「長命百歲」、「三元」、「百慶」、「麒麟送子」、「柏葉」等吉祥圖案。此外還有腳鎖和百家鎖。腳鎖是一種銀鏈鎖,上邊串上銀鈴、斗、元寶、簸箕、小鎖等裝飾物,拴戴在嬰孩腳腕上。百家鎖是一種用紅繩把麻錢串起來的鎖,因麻線是討自各家各戶,故名。這些錢裡邊必須有一枚「順治」、「嘉慶」、 「康熙」錢,圖其吉利(順、慶、康)。這種鎖嬰孩不常佩戴,僅在送禮品時拴在上邊。當今,由於銅錢難尋,已由鈔票代替。至於肚臍鎖,不用硬圈,也不用銀鏈,而是在剪下的嬰兒肚臍外麵包上紅布,把鎖系在上面。每年包一層紅布,直到小孩長到十二歲成丁為止,到男婚女嫁時再卸下來。

在山西,則有滿月送虎枕等吉祥物的習俗。每當嬰孩滿月之時,外婆家便贈送虎枕。此俗沿襲至今。虎枕,象徵著外孫(女嬰不送此物)會長得虎頭虎腦,像老虎一樣威風,長大後將成為一員虎將。外孫枕上虎枕,就會避邪趨吉,從小練出虎膽,什麼也不怕。除了送虎枕外,親戚們還要送其他的吉祥物。當地有謠諺雲,「姑姑的鞋鞋,姨姨的襪,妗妗的圪叉叉,姥姥的拍打打」。諺中所云的幾種東西與虎枕一樣,既有實用價值,又是精心綉制的工藝品,且有吉祥象徵。圪叉叉,即小褲衩。拍打打,即屎墊墊。諺中語系東山土話,猶如小圍裙,用時拴在小孩的臀部,既可接屎尿,又可防冷防潮。其製作有類似棉衣的棉式和夾襖式兩種,一般都配有色彩鮮艷的圖案,做工以手工縫製為主,講究而精緻。

在陝西省華州民間,男孩滿月時,外婆要為外孫送來各種禮饃,即用白面做成各種似人、似花、似動物的麵糰,有人物饃、猴娃饃,形同傳說中的野人和猿人。更有送大型「虎谷卷禮饃」的。所謂虎谷卷禮饃,就是用白面做成虎頭龍身魚尾的形狀(魚龍同類)。其造型主體為半弧型,和古代的玉琥極為相似。當地俗規,小孩滿月時,親友送禮要送大型虎谷卷禮饃一對,花饃一百個,以及各種小兒用品、衣服等。每年元宵佳節舅舅家和乾親(小孩寄拜的)要送燈,燈上墜魚饃一對。其含意是祈望小孩像虎子一樣茁壯成長。華州禮饃造型以虎為代表,色白如玉,略點玫紅,繁而不亂,有古樸大氣的特點。

豫北民間,為祝願嬰兒健康成長,滿月時姥姥(外婆)給外孫送布老虎、虎枕、虎頭鞋、豬頭鞋、栲栳等禮物。布老虎是用棉布手工縫製成的形似小虎的玩具。究其原因是由於虎為獸中王,傳說它能鎮妖驅邪,故讓小老虎陪伴外孫玩耍,則可消災免禍,健康成長,將來還會像虎一樣出眾。虎枕乃小兒睡覺的小枕頭。枕頭有的會裝進谷糠或稻皮,有的裝入菊花、蠶屎、綠豆皮等。據說這些物品一可祛邪避祟(稻米為避邪之實物),二來對小兒可起清熱降火防病的作用(菊花、綠豆、春蠶本為清涼之物)。而虎頭鞋是為小兒縫製的小布鞋,鞋面上綉上虎頭圖案。當地習俗認為小兒出生滿月後要連續穿藍紅紫三雙不同顏色的虎頭鞋,俗話叫「頭雙藍,二雙紅,三雙紫落成」。寓意是:頭雙藍,取諧音「攔」,意為攔住生命,不會夭折;二雙紅,因紅色能辟邪,意為免災祛禍;三雙紫落成,取其諧音「子」,意為兒子落在自己家中長大成人。另外,鞋底上多打有九顆圓孔,意為「九子十成」,再加上鎮妖驅魔、百獸之王的虎頭鞋,自然辟邪威力無比,更能求祈吉祥平安,使嬰兒健康成長。

豬頭鞋,製成材料與虎頭鞋相同,不同的是鞋端面上綉制的是豬頭圖案。當地民俗認為豬從不挑食,能吃能睡,生命力強;而且豬的相貌醜陋,小鬼不敢近前叫魂兒,因而可保小孩長命百歲。民間有諺語為:「先穿豬(豬頭鞋),後穿貓(虎頭鞋,稱虎為貓,實為畏虎的語言禁忌),氣得老婆子(指"送子四奶奶』,傳說她既送子於人,又要叫回去不能成人)摸不著。」

至於「栲栳」是姥姥在外孫出生後九天至十二天吃喜面時親手縫製的帽子,滿月時送給小外孫戴的。此帽戴在小兒頭上,不但通風,並能防止天門穴受涼,其頂蓋上之撥花,綉有「獅子滾繡球」、「鳳凰戲牡丹」等花樣,以象徵吉祥富貴。它稱作「栲栳」,取其「銬牢」的諧音,寓意為銬牢住了小生命,不會夭折,可長命百歲。

河北邯鄲市郊縣的農村和冀南一些縣,還有豫北輝縣一帶,至今還殘留著一種風俗習慣:每年農曆六、七月間,外祖父或舅舅都要給滿月的小外孫、甥送羊,原來送的是真活羊,後來逐漸改用白面蒸成的「饅頭羊」代替。

送羊,一般由外祖父送,不過舅舅也可代替。小外孫、甥一降到人間就得開始送羊,年年要送,一直送到孩子長到十二歲時才停止。不僅長子、長女要送,下面接著生下的弟妹也得送。有的地方,只要舅舅健在,不管外甥年紀多大,都要堅持送羊。所送的羊,一般是一個孩子一對,同時還伴隨送些饅頭;有些地方還配以用白面做的桃、石榴、青蛙等。送的面羊小的一隻半斤或一斤,大的有五、六斤至十來斤。

送羊還講究一定的規矩和禁忌。如所送的羊,必須讓外孫、甥吃掉,別人不能染指。如果外孫、甥原就長時間住在外祖父家裡,到送羊時,要提前幾天將他們送回自己家中,然後才將羊送去。外孫、甥規定不準跟隨送羊的外祖父或舅舅一齊回自己的家,認為「隨羊走,妨舅舅;隨羊來,妨奶奶」,對舅舅、奶奶有沖犯。這種迷信禁忌現在人們已相當淡薄。

送羊的習俗在每年的六、七月間,這是因為在舊社會窮人只有等到麥收以後才能有點白面。而且,這段時間正是農村停鐮掛鋤的時候,夏播、夏鋤已忙過去,秋收尚未到來,可說是中原較為清閑的時節,自然是走親訪友送羊的最合適時間。

何以會流傳送羊的風俗的呢?據說與冀南的一個民間傳說故事有關係。傳說沉香打敗了他的舅舅楊二郎,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他的母親以後,便要去斬楊二郎的頭,為母親報仇雪恨。三聖母苦苦相勸,沉香為他母親善良的心所感動,只得停下,說:「看在母親的面上,暫且留他一條性命。不過有一條,他每年必須給我送一對活羊。我年年要剝他楊二郎的皮,吃他楊二郎的肉。」(楊與羊諧音,用羊象徵楊二郎)。楊二郎懼怕沉香的神斧,只得答應每年給沉香送一對活羊。

賀喜儀式

滿月禮俗從它產生開始,遍及各地,成為人生禮儀中的重要內容。時至今日,在廣大農村,在城市鄉鎮,仍然演繹著這幕人生的禮儀喜劇。

在浙江杭州民間,小孩滿月有「洗兒會」的儀式:首先在滿月這天,親戚朋友攜禮聚集一起,煎香湯水於銀盆內,下洗兒裹綵線等,仍用綵線繞盆,謂之「圍盆紅」;接著尊長再以金釵和銀子攪銀盆之水,謂之「攪盆釵」;親戚賓客亦以金錢銀釵撒落盆中,謂之「添盆」。盆內置有栗棗兒,賓客中的少婦們爭先恐後取而食之,以為生男之徵;然後給新生兒沐浴,剃落胎髮完畢,將胎髮裝入金銀小盒中,再用彩色的線結條纏繞小盒,妥為保管。最後,抱著孩子遍謝諸位親戚賓客,並抱人姆嬸房中,謂之「移窠」。杭州一帶富室官家,滿月都有此儀式。而平民百姓之家因經濟條件限制,則較隨便節儉些。

在廣東翁源,小孩滿月這天,待外家親朋諸友來齊後,正午,由長輩們(祖父母等)抱著穿簇新衣的孩子正式謁祖(家廟),即祭拜祖先,求列祖列宗賜福保佑,由此命名(乳名)。一般男孩由祖父抱,女孩由婆婆(祖母)抱;無祖父母的,由父母或其他家中長輩負責謁祖式。命好名後,還要用紅紙寫好,貼在祖堂神樓上或壁上。

在湖南湘潭民間,小孩滿月這天也要舉行敬祖儀式。即長輩(多由祖母)抱小孩向中堂上的祖宗神位敬拜三下,以「通告」祖宗,與祖宗打個照面,求得庇佑;然後將小孩抱與眾賓客見面,大伙兒談一些恭賀祝福的話。

滿月禮,哈薩克族語「科熱克托依」,即四十天禮,在嬰兒出生四十天時舉行。其儀式主要由婦女們參加,規模不大。凡參加儀禮者必須給嬰兒贈送衣服、紐扣、串珠以及貓頭鷹羽毛(吉祥物)等禮物。在儀式上,由婆婆(或德高望重的老婦人)教育媳婦(或產婦)如何撫養孩子,並用一個小勺往碗里舀四十勺水,給嬰兒洗澡凈身。完畢後,要給嬰兒的全身擦羊油(用羊尾巴煉出來的油),邊擦邊拉四肢,然後給嬰兒剃頭髮。剃完胎髮後,接著舉行搖床禮。

搖床禮,哈薩克語「別塞克托依」,為嬰兒第一次睡搖床而舉行的儀式。主人家先請來左鄰右舍的婦女,由一位高壽婦人將嬰兒放進搖床,並綁在搖床上,然後將一個裡面盛滿糖果、包爾沙克(油炸果)的容器放在搖床底部放尿盆的空處,同時老婦人橫跨在搖床上嘴裡不停地說:「嗤得嗎?嗤得嗎?」其意是:「拉了嗎?拉了嗎?」容器中的糖果象徵孩子拉的大便,以此表示對嬰兒的祝福,祝福孩子像這位老婦人一樣高壽。儀式結束後,主人家要用茶點招待來賓。富裕的人家則要用「那仁」(肉和面片混合的飯)或「抓飯」款待來賓。

土家族小孩滿月後,還要寄拜五行。即請巫師為嬰孩推論陰陽五行,看身上五行是否齊全。俗信,人身上須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若缺少一位,都不能健康成長。若缺水,就須寄拜於古井,在小孩滿月時母親要背著孩子去「見井水」。先用紅紙剪制雙鞋子,寫張寄拜帖,燒香奠酒,然後將紙鞋和寄拜帖貼於古井上,抱小孩向古井磕頭作揖;以水取一名字,男的取「水清、水保」,女的取「水秀、水妹」之類,意示古井神賜水於小孩了,小孩就不缺水了。若缺金,就寄拜於古碑、古石橋;若缺木,就寄拜於古神樹等等,總之缺少五行中哪行,就寄拜祈求,以消災祛禍,健康易養。

藏族人在嬰兒降生後七天內,不允許生人進入產房。七天後,早已聞訊的親朋女眷們紛紛前來「看月」。每個人的懷裡揣著一隻瓷碗,碗里裝滿曲拉或紅糖,連同潔白的「哈達」,一起贈送給尚在襁褓中的娃娃。她們還要說一些吉祥話,誇獎嬰兒的五官和福運,以表達她們美好的祝願。此時,嬰兒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當眾在馬群中挑選一匹良駒,言明贈送給他們心愛的孫兒(外孫),當他長到四五歲時正好乘騎。

剃髮儀式

滿月禮中除了敬祖、慶賀「彌月之喜」儀式外,各地還有一些特有的儀俗。滿月剃髮就是普遍流行的一種重要儀俗。滿月剃髮,也叫剃頭、鉸頭、剃胎髮、剃頭髮、落胎髮等。其儀式嚴肅而隆重,一般都要請理髮師傅來剃,講究一定的規矩。

在湖南湘潭民間,小孩無論男女,滿月(30天)之日都要舉行剃胎髮儀式。男孩不僅要剃胎髮,眉毛也要剃去,使他以後眉毛長得整齊濃黑,擁有濃眉大眼之福相。

剃落胎髮,並不是將胎髮全都剃光,不少地方要將頭頂囟門一寸見方的胎髮留著,叫「孝順發」、「孝順毛」、「百歲毛」。其實起初大約留著是為保護囟門的。因所留這塊胎髮呈瓦片形狀,故也有稱剃「瓦片頭」的。浙江長興一帶卻有留胎髮的習慣。生下男嬰,如果上面兄姐已夭亡,就把胎髮留著,直至成辮,俗叫「小辮子」。據說用小辮子吊住,鬼邪搶不去,可保孩子平安長大。這小辮子要等到成人後方可剪去呢!

由於保留了一些胎髮,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髮式。江蘇吳縣男孩留桃形發,表示長壽;女孩則前後左右留四叢,扎小辮兒。蘇州地區將「剃頭」與「滿月」同賀。至剃頭時給前來賀喜的人贈以紅蛋,最多每份五隻,應「五男二女」、「五子登科」之數。而前來慶賀的近親好友、合家長輩全須送禮。給嬰兒剃頭的剃頭師傅自然要謝之以重禮,剃下的胎髮細心保存。嬰兒剃好頭後便由娘舅抱著,撐把大紅油紙新傘,懷裡放本曆書,曆書的一角還用紅綠絲線串一枚「太平」小銅錢,出去「走三橋」,即太平橋、吉利橋、狀元橋這三橋。無非是圖個吉利,討個口彩。這種習俗與西南民族地區流行的「滿月逛街」有極近似之處。在吳縣角直一帶鄉村,要在小兒滿月、落囤腳(三至六歲)、笄禮(十三歲)時分三次舉行落髮禮。滿月落髮最為隆重,親朋好友都要送賀禮。禮物皆有定製,一般為雲片糕、蹄子、衣料和元寶錢之類。這些禮物都各有解釋:雲片糕,祈祝嬰兒潔白如雲,高出雲霄;蹄子,寓意母子手腳輕健,身體健康;衣料,象徵錦袍加身,富貴榮華;錢則寓意壽至百歲,幸福如意,等等。

湖南新晃侗族地區在剃頭時要留一小團胎髮直至周歲,如果不留則會被指責為忘了舅公。在江蘇如皋地區則換了一種說法,將嬰兒落胎髮時腦後留下的一小綹頭髮稱為「外婆家打囤腳子」,可以使外婆家糧食滿囤。待日後嬰兒隨母親去外婆家時再將其剃掉,稱「落囤腳」,表示囤腳子已在外婆家落下了。所以民間有「外婆家的囤子,外甥的份子」之說。

剃頭所用的湯,浙江、江西有的地方要由祖輩來煮。燒時,湯中放雞蛋、鴨蛋,這是專門用來酬謝剃頭師傅的。剃時,桌上要點燃「狀元紅」蠟燭,桌面上鋪紅氈,上擺桃、面等。請來的理髮師到家中時,一進門就得邊走邊說:「一進大門步步寬,腳上踏著紫金磚,紫金磚上生蓮子,蓮子上面落鳳凰,鳳凰不落無寶地,狀元一定出在你府上。」給嬰兒剃頭時,剃得不幹凈不要緊,但決不能把頭皮剃破。剃時,小孩一般由祖父抱著,有的則由有福氣的親友抱著剃頭。往往在剃胎髮前,事先挖好一紮蔥,叫扎芸;備好一把斧,俗稱千年斧。這時抱孩子的祖父或有福之人腳下要踩著用紅彩(紅布或紅紙)包的蔥、芸、斧。待到胎髮剃好,蔥和芸馬上由嬰兒父親去栽種。蔥與聰、芸和運、斧與富同音,腳踩蔥芸斧,意味嬰兒自幼踏在富貴、高運、聰明的福地上長大,必然聰明伶俐運道好。又由於蔥和芸生命力十分旺盛,栽於泥土便能生根,四季常青,故能預兆嬰兒像它們一樣茁壯成長。

在廣東翁源民間「出月」 (滿月)時,必須預先約定剃頭師傅為嬰孩剃胎髮。剃頭師傅忙完後,主家以燉豬肉、米酒款待他,外加送一個封錢紅包,上寫「利市」二字。剃下的胎髮,由孩子母親用紅紙小心包好,妥為收藏,以免有失。有的人家則將包有胎髮的紅紙包藏在門楣之上,以取快快長大,高與門楣齊的祈願。總之當地鄉俗認為嬰孩的胎髮極為重要,如失去,則使本主(小孩)有疾病或夭折之虞。

廣東富陽縣的滿月剃頭風俗為:嬰孩出生後剃頭的時間,如果是男孩則是出生後一個月剃髮,女孩則大約不到一個月就剃髮,所以滿月這天剃髮的均為男孩。滿月吉日到了,男孩剃頭前,要敬拜菩薩和祖先,並把請菩薩、祖先為小孩剃頭作為一種象徵性儀式,完畢後再請理髮師傅剃去胎髮。剃下來的頭髮,與一些貓毛、狗毛(臨時從家貓、狗身上剪些下來)一同用紅紙包起來,用紅綠兩色線紮好,將它保存起來,不肯輕易丟失。

在浙江紹興一帶,滿月剃頭時外婆家要送各色禮物,其中必有圓鏡、關刀、長命鎖,圓鏡照妖,關刀驅魔,長命鎖鎖命。剃頭則由剃頭師傅負責,請來的師傅先將一把嚼爛的茶葉抹到小孩頭上。據說綠茶能消炎,用其塗抹日後不會生瘡長疤,還能長出像茶樹一般濃密的黑髮。剃頭式樣為:額頂要留下一撮頭髮,叫「聰明發」(即留囟門),腦後要蓄留「撐根發」(有後),眉毛也要全部剃光。

江蘇蘇州民間,舊時習俗對小孩的剃頭極為重視,十分講究。小孩剃頭的時間有特別的規定。男孩剃頭尤其要慎重選擇時間,最佳的時間是選在滿月(出生後三十天)這天剃頭,要不就是滿兩月日(俗稱「雙滿月」)剃頭;除此則只有選在農曆二月初二日,這天是龍抬頭的日子。其他時間則不行,如正月里不能剃頭;五月是毒月不能剃頭,否則要成蒸籠頭,長大了一動就易出汗。女孩則在滿月日必須剃頭,過了月剃頭就會強凶霸道的。滿月剃頭時親友們還要送上剃頭禮品,即送茶食糕點,如雲片糕象徵頭上祥雲片片,如意糕象徵吉祥如意,大蜜糕象徵甜甜蜜蜜。剃頭禮舉行時,桌上先點上蠟燭一對,供上紙做的老壽星,擺好魚、肉、蛋、雞及豬頭等供品。親朋送來的衣料(滿月禮品)和茶食糕點(剃頭禮品)等禮物也要擺放整齊於桌上,蓋上紅紙頭,以表對別人祝賀的重視;並要掛一個籃子在舍娘房門外,放十個紅雞蛋,其中一個頂格的紅雞蛋,偷吃了將來要生男孩,所以這個頂格的紅雞蛋總被結婚不久或久不生育的婦女偷吃掉。剃頭的時候,必須由娘舅抱著小孩,大家都不能開口講話。剃頭師傅然後為小孩剃髮。嬰孩頭髮不能全部剃光,要剃得長短不一,因為是「毛毛頭」的緣故,樣式有「米囤頭」、「桃子頭」等。剃頭師傅將剃下的胎髮搓成個小圓球,用紅綠絲線一穿,掛兩個吉祥如意的小銅錢,再一起掛放在發祿袋上,妥善保藏著,認為血發能辟邪壓驚。剃頭完畢由孩子的母親第一個抱,然後親友們傳遞著抱,以示孩子將來不怕陌生人。有的人家還將剃完頭的小孩放在廚房的柴草上,視之若犬羊,希冀小兒易養長成。剃頭師傅的喜份錢(報酬)則由孩子娘舅負責給。

最有意思的是剃下的胎髮如何處理,有一套講究。胎髮不能隨便丟棄。杭州習俗,胎髮要掛堂屋高處,說這樣小孩子大了有膽量。有的用紅布包裹,懸掛保生娘娘宮的神座旁邊,取保長生之意。在嘉興一帶則保留「頭髮圓」的古俗。該地剃滿月頭,先用手指蘸綠茶水輕輕在嬰兒額頭和頭髮上揉擦,一邊喃喃念著:「茶葉清白,××頭皮清白。」然後剃髮,剃畢,將胎髮收集好。而後在家養狗身上拔下一小綹毛,一邊說, 「××大起來乖,和小狗一樣膽大,一樣靈巧。」再在貓身上拔下一小綹毛,一邊說:「××大起來乖,和小貓一樣聽話,一樣活潑。」然後將三種毛髮混合一起,噴上一口茶水,放在手心裡仔細地搓;搓圓了後,拿一枚針穿上大紅絲線,先串上一個棗子,再把發團串上,最後串上一個桂圓,做成一個「頭髮圓」,掛在床檐正中。一個孩子滿月了做一個胎髮團掛在床上,生幾個掛幾個。迷信認為可以鎮邪,其實倒不如說是滿月紀念品,以後孩子長大了「飛」走了,做娘的只要看到這胎髮團,猶如見到人;胎髮團掛在床上,兒女如同永遠在娘身邊,受娘保護。據說,胎髮團還是止血的好葯,應急時可用。

在廣州東莞一帶民間「出月」時,須請剃髮師傅為嬰孩剃頭。剃畢,則送給剃頭師傅「利市」紅包一個,以及熟鴨蛋數枚作為酬謝。將剃下來的胎髮,由母親或婆婆(祖母)用紅紙包裹好,把它保藏起來,不肯輕易丟去,以免散失。據說這些胎髮,系父母先天所賜,極其重要,一經丟失遺棄,能使嬰孩患病乃至有夭亡之虞。這天,一定要把煮熟的紅鴨蛋分饗給親友,同時還要送十枚鴨蛋給外婆,這叫做「食剃頭蛋」。

剃了頭,做母親的將孩子穿戴披掛一新,抱著盛裝嬰兒向親友致謝並接受祝賀。按理親友該講一些恭維的話,可在浙江寧波一帶,親友見到嬰兒,卻習慣說:「介("很』之意)難看,介難看。」俗以為這麼說孩子日後會越長越好看。給親友「展覽」完後,還要抱嬰兒外出走街串巷串門戶,叫兜喜神圈。走時一人持雨傘遮之,且須過一座橋,俗稱如此這般孩子將來自然膽大。

毛南族人滿月前後期間的儀俗有剃頭和賣貓月。新生嬰孩出世後第十二天或二十天剃胎髮,但要忌對丁日,怕以後孩子頭上生瘡;遇丁日就往後延一天。第一次給嬰孩剃頭,要給孩子煮一個紅蛋。

土家族滿月這天,要請有福分的理髮匠為嬰兒剃胎髮。剃胎髮時要叫嬰兒抱住葫蘆蓋,並且要把眉毛剃掉,寓意為今後孩子長大了濃眉大眼,不會被一根眉毛遮住臉。剃頭師傅要給嬰兒封贈一些「讀書中狀元」之類有關小孩前途的話。剃畢,家裡人用煮熟的雞蛋在嬰兒頭上滾一滾,表示嬰兒長大後幸福圓滿。胎髮要拿回家中,用線繩牢牢系住,吊在窗檯經風淋雨受日晒。據說這樣嬰兒才經受得住風吹雨打。

在黑龍江西部杜爾伯特蒙古族,滿周歲嬰兒才能剃胎髮。在為嬰兒舉辦的「沐浴禮」、「命名禮」、「百日禮」、「剃頭禮」等四個儀禮中,最隆重的是周歲生日,即剃頭禮。慶祝第一個生日時,首先要舉行剃胎髮儀式,嬰兒父母雙方的親友入席,並請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剪胎髮。先以茶點、糖果、乳酪款待賓客,然後嬰兒父母抱著孩子跪在長老面前;孩子的父親手托一盤奶油和奶製品,用紅布蒙上,上面放一把拴有哈達的新剪刀,放在長老面前;孩子的母親將一碗鮮牛奶獻給長老,並請他為孩子剪胎髮。這時長老接過鮮奶用右手無名指蘸一下鮮奶,與大拇指併攏,彈向空中,反覆三次,以示敬天、敬地、敬祖。接著自己先喝一口鮮奶,然後依次遞給參加剪胎髮儀式的賓客逐人品嘗。品嘗鮮奶完畢,孩子的父親將新剪刀遞給長老,長老用盤中的奶油塗抹嬰兒額部,施塗抹禮,右手拿剪刀為嬰兒剃髮。長老口誦吉祥祝詞,將剪下的第一綹胎髮放人盤中,將剪刀遞給下一個人,賓客依次為嬰兒剪髮。嬰兒的父親向每位剪髮的賓客行屈膝問安禮表示謝意。然後把剪下的胎髮團成發球用線繩拴上,配以珊瑚、珍珠、綠松石、銅錢、紅布條、小銅鈴、箭鏃等飾物,縫在嬰兒的衣襟上,意為吉祥、避邪。在剪胎髮的過程中,從長老到諸位賓客,各自都要誦吉祥祝詞。如:打開金剪為你首次剪胎髮,你的叔伯祝你富貴榮華。打開銀剪為你初次剪胎髮,你的舅表祝你福祿騰達。打開鐵剪為你第一次剪胎髮,你的親友祝你前程如霞。

裕固族人在嬰兒滿月或周歲,要按傳統習慣給孩子舉行第一次剃頭儀式。裕固族人認為,給娃娃剃頭,就像給馬駒剪鬃毛一樣,馬駒子剪鬃毛才算馬,才能乘騎,娃娃剃頭才成人,才能長命。時間一般定在農曆五月初四或者六月十三,剃頭要當家中的一件大事來操辦。

在現時的民俗流變中,上述的許多觀念當然已不復存在,但落髮、滿月一類的慶賀形式依然存在。人們的贈物不同了,祝賀的吉祥語也有了變化。但總的來說,期望孩子有一個美好、光明的未來這一基本的主題是不會改變的。過滿月剃頭,至今仍然作興;辦滿月酒,宴請送禮親友也仍然有,有的甚至為誇耀富有,大肆鋪張。我們提倡拍張「滿月照」,以資紀念,也最有意義。

嬰兒「出月」

漢族各地滿月禮除了剃胎髮的重要儀俗外,還有出行的儀俗。滿月出行,是指滿月當天或滿月後嬰孩在別人的幫助下挪窩、外出或隨母親去外婆家做客等,具體的表現形式各地有所差異。抱嬰孩移窠赴街遊行的習俗,後世逐漸演化成「搬滿月」、「叫滿月」、「走滿月」。即由外婆、舅舅接嬰兒及其母到自己家禮節性地小住一段時間。

在河南沁陽一帶,俗稱未滿月的嬰兒為「胎毛鬼」,禁忌走門串戶。等到滿月時,外婆家要來接閨女住娘家,俗稱「接月腿」、「走滿月」或「過滿月」等。走前,須先給嬰兒剃去胎髮,給理髮師傅封個禮。離家出門時,產婦頭上要紮上紅布條,插桃枝或柏枝,嬰兒則頭頂紅布。這都是怕穢氣未退盡,恐有所沖犯,故以紅布、桃枝、柏枝等禳解之。走時,嬰兒的姑姑要在嬰兒的鼻樑上抹上一道黑色記號,到外婆家後由嬰兒姨母擦去。民間諺語講「姑姑抹,姨姨擦,嬰兒能活一百八」,還說「姑抹姨擦,嬰兒強似鐵疙瘩」。在外婆家,至少要住上十天,否則,唯恐嬰兒將來不能夠長成人。多則住一個月必須返回;返回時,嬰兒的姨娘還要在嬰兒的鼻樑上抹一道白色記號,由嬰兒的姑姑給擦去。民間俗話云:「黑來白去,嬰兒能活九十九。」

在成都,嬰兒出世三十天辦滿月酒,大宴賓朋。這天,娘家親戚、男家親戚均到場,但不再帶禮品。客人們只給小兒送一個裝有「瞌睡錢」的袋子(俗稱「封封」)。若生男孩,滿月酒之後便可出門了,而女娃四十天以後方可出門。其時,產婦可抱娃娃到娘家小住幾日,也有住一兩個月者,俗稱「回娘家」。臨行時,公婆要規定居住時間,屆時由丈夫接回。若違囑延期,將受公婆訓斥,因之當地有「出去門檻低,回來門檻高」之說。上路前,小兒帽上別根針,上穿紅線,將丈夫的夏褲搭在孩子肩上,傳說如此可以驅邪。回來時,要從娘家捉一對小雞娃,俗稱「帶路雞」。一路上,母親不停地喊著娃娃的名字,逢橋過溝時,更是反覆呼叫。民間以為如此可防小兒掉魂。

天津舊俗,產婦生育後十二天可下地,但不能出屋,直至滿月後方可出屋做些輕微事務。滿月過後,姥姥家接嬰兒母子去住上一些時日,俗謂「挪臊窩」。

廣東翁源民間把「滿月」叫做「出月」,其意就是「見天光」,即滿月後嬰孩可由產房中抱出室外與日光接觸,不像以前整整一個月內呆在產房之中。未「出月」之前,由母親撫育,父親不能入「月間」(指產婦、嬰孩住的房間)與嬰孩相見。「出月」後,見了天光,兼由父親撫育了。在翁源民間,滿月這天,在舉行了奉祖命名、剃胎髮等儀式後,由大人抱出屋外繞行一周,在前由一人持傘遮擋嬰孩,免為陽光所曬。一群頑童則在鞭炮聲中引路先行,嬉鬧奔哄之聲雜起,頗為熱鬧。是日,母親抱嬰孩初出「月間」與世人相見,為防止鬼魅為祟加害嬰孩,要採取一系列辟邪驅魔措施。小孩衣襟頭上配掛絲茅抹草(當地俗以為此物有辟邪壓魔的功能),或者佩戴符篆狗骨等。而做母親的,則在髮髻上插柏子(柏樹所結的果實,用時連枝葉折下,取「百子』』之意),還有如嬰孩一樣,掛上抹草、絲茅。

在湖北蘄春民間,嬰孩滿月後,產婦也要帶小孩到娘家做客;娘家不遠的,吃餐飯當晚回婆家住。娘家遠的,則要舅舅來接,即用籮筐(一頭放衣物,另一頭放小孩)挑著接回娘家。路上,遇到過橋時要丟個明錢,叫聲「寶寶不怕,有姆媽在身邊」,以壯膽去驚。嬰孩手上則戴銀圈,胸前戴銀鎖,籮筐面上蒙塊紅布以避邪。到了娘家時要放炮竹迎接。在遼寧庄河民間,小孩滿月後外婆家要接女兒、外孫回去住。小孩臨行前要化妝,用紅筆在額中間畫一道短直線。從外婆家回來時要給小孩掛白棉線,叫「長命線」,下面串垂個明錢(銅錢);現今明錢難覓,就綁張紙幣也行。

在武漢,滿月後孩子半歲以內,產婦可帶著孩子回娘家小住幾日,俗稱「回窩」。去時,孩子額頭上打一黑點,回婆家時則在鼻頭上打紅點,當地稱為「黑鼻子看家家,紅鼻子看奶奶。」同時,還要帶回五彩花、芝麻餅、麻花、包子之類,這些禮品大部分發給街坊鄰居。

由此可知,嬰孩到外婆家小住這一段時間內姻親雙方家庭都很熱鬧喜慶。同時又要倍加小心謹慎,以免造成什麼失誤或差錯,使得那已經來臨的喜事再發生什麼變故和不測。其目的,都是祈願嬰孩健康成長,合家幸福美滿如意。

在海州灣漁村則有滿月這天抱嬰兒出去拜石乾爸、石乾媽的風俗。那裡每個村莊居民都有一兩塊造型奇特的天然石頭,是祖輩留傳下來的「石乾爸」、「石乾媽」。有的村莊離山較遠,亦都有遺留千百年雕琢粗獷的男女石像,放在既安靜又方便的地方,是全村人共同的石乾爸、石乾媽。漁家每生男孩,到滿月這天,父母要把孩子抱到祖傳的石乾爸、石乾媽面前,擺些糕點供品,點燭燒香,燒紙馬,放鞭炮,邊磕頭邊禱告:「石乾爸石乾媽在上,我家××子××,今天滿月,來拜認石乾爸石乾媽。今後請乾爸乾媽當作親生的兒子,多多保佑免災平安。四時八節都來孝敬您老人家。」父母禱告結束,抱孩子向石乾爸石乾媽磕兩個響頭。從此這個孩子就算是拜認了石乾爸石乾媽,直至終身。逢年過節,都要到石乾爸石乾媽面前燒香磕頭,叫幾聲「乾爸乾媽多保佑」。同一村莊同一宗族,祖輩拜同一塊石頭為乾爸乾媽。在石頭面前,祖孫幾代皆兄弟,全然不計較,習慣成自然。凡被作為石乾爸、石乾媽的石頭,歷來受到全庄人的保護,不遭破壞。由於對石頭的崇拜,還引起「石」字信仰,認為石姓是平安姓,誰家有了「嬌苗」孩子,都要拜姓石的人做乾爸乾媽。或者在新生兒滿月時,向姓石的人家象徵性地討些錢,為孩子買項圈墜子或衣服,說是這樣做就能使孩子好養無病而不夭亡。

藏族嬰兒滿月後,要選擇一個黃道吉日舉行出門儀式。這天,母親穿上華麗的「擦日」,把孩子抱出帳外。當她剛要邁出帳門的時候,人們趕緊在嬰兒鼻尖上抹一點鍋底的黑灰,意在使嬰兒的面目全非,出門時不致被魔鬼發覺。出門後的第一件事,是牽著嬰兒的小手摸一下氂牛的角,意思是盼望他以後長得像牛角一樣結實。然後在親人的陪同下到寺廟拜佛,其目的是祈求神佛保佑新生兒長壽,在世上少受災難。隨後,母親抱著孩子騎馬到至愛親朋家去串門拜訪,一般選擇有福氣的人家,如家中是三世同堂等,意思是預示孩子長大後也要建成這樣的好家庭。她把用酥油、曲拉、糖和棗製作的糕點——「欣」,贈送給遇到的孩子們。

毛南族產後第二十二天,產婦第一次洗髮。然後在產後的第三十三天「賣貓月」。 「賣貓月」毛南話叫「別年貓」,就是母親產後的第一次串門。要串哪一家,先向對方預告,讓對方有所準備。串門時要帶些禮品,對方也回贈一些禮品(至少回贈一個雞蛋),有禮品回贈,以後小孩子才不咬衣角和手指。「賣貓月」後,母親要選個吉日第一次帶小孩去外婆家,稱作「去外婆家賣月」,意即宣告孩子滿月了,自己污穢已退,身上乾淨了。途中,背帶上插銀針、銀剪以驅邪。要給外婆送一隻雞.一斤豬肉、一束麵條、一斤酒。如果孩子「八字」命里「中衰」或「空花他布」(意思是「空的花童、襁褓」,即有夭亡的可能),滿月後就不能背孩子去外婆家,不收外婆家的禮品,不取外婆家的背帶;待孩子長大會走路了,才讓他(她)自己徒步去外婆家。路上遇橋則要繞道而去,外婆則給外孫(女)贈送米粽、雞蛋和被單等禮物。

侗族人新生嬰兒滿月稱作「儂美」。侗家新生嬰兒的慶喜是十分隆重的,除了報喜、賀生(佔南改)、三朝慶喜(玩儂)外,還有「儂美出月」的儀俗。嬰兒滿月後,婆媳孫三代要同回孩子外婆家,當地俗稱「出月」。離家時,要提一「玻」(侗語,一種盛飯的器具)糯米飯和雞鴨禮品。飯「玻」上插有草標,嬰兒額頭上抹一小點桐油鍋煙作記,直奔外婆家來。外婆家則殺雞宰鴨款待,近族內親的叔伯、外婆、舅媽等都提籃拎肉前來作陪。第二天,近族內親的叔伯外婆舅媽們家家給「儂美」送盆口大的糯米粑粑,並派專人挑回去。如果外婆家是富戶,則要送銀錢、田地及耕牛給小外孫。「儂美」從外婆家得到了大挑粑粑回來後,煮甜酒粑粑茶宴請男家親朋、女客吃茶,男客喝酒,大家紛紛唱起賀歌:天上的星星亮又明,儂美生來精又靈。三月含笑逗人愛,六月會講喜人心,得一歲多學走路,三歲出頭跨出門,七歲上山養牛羊,背包糯飯上山嶺,模仿大人種莊稼,手作耙齒來耕耘。

土家族在嬰兒剃髮後,便要行「出行」儀式。母親背著嬰兒一道去看「戛婆」(外婆),並拜渴娘家宗祖,俗稱「出行」。出行前,要給嬰兒穿戴外婆「三朝」所送來的虎頭帽、虎頭鞋、虎紋鉤花的衣裳,用火塘鼎鍋黑煙灰在前額上畫個「十」字或寫個「王」字,把嬰兒裝扮成「虎兒」。給小兒穿戴打扮好後,用背籠來背負,背籠里放把剪刀(平時放在嬰兒睡覺的枕頭下)表示辟邪;背籠口牽織布袋,上鋪墊衾被,小孩睡在衾被裡,用尿褲子蓋著孩子,俗稱「騎風行外婆」。出門時,帶上油炸香的團饊和紅雞蛋等物品,路上遇到第一個行人,就請他吃團饊和雞蛋。一路上,母親手裡拿著兩個熟蛋,表示引著小孩的魂魄走,還要點燃一根用青布搓成的火繩,以防邪避驚。凡遇河過橋時,母親要喊小兒的名字「××,我們到戛婆家去」,預防孩子受嚇落魄。來到外婆家,跨進堂中,由母親抱著小孩謁拜安祭堂中的祖先,請祖先相認自己是虎族(土家族以虎為圖騰崇拜)的血裔,從而將小孩看成自己的子孫而加以佑護。

過百日

百日禮是介於三朝、滿月與周歲禮之間的慶賀儀式。舊時民間多為嬰兒行百日慶賀,所謂「三日看相,百日看長」,民俗觀念中認為百日是個大關,過了百日嬰兒就可望平安成長了。有的地區將「百日」與「百歲」、「百祿」、「百啐」等吉語聯繫起來慶賀。從古籍中也可看到類似的記載。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啐。」明代時則稱百日為百歲,明沈榜著《宛署雜記》曰:「一百日,曰嬰兒百歲。」《中華全國風俗志》記錄北京城風俗則為:「一百日後,名為百祿,請客與滿月時同。」在民間,百日禮這天由親友攜禮祝賀,禮物一般為白糖、紅糖、雞蛋、糯米粑粑之類,同時要贈以小兒衣物。

不論南北,古代嬰兒在百日的時候都會收到許多禮物,如衣服、鞋襪、繡花織品、銀鐲、麵粉蒸制的壽桃、一百枚雞蛋、一百個燒餅不等。在北方也流行送一百枚面蒸的小壽桃,用棉線串成一項圈式,由外祖母或舅母為小孩掛在頸項,然後套過全身,由足部褪下,表示被鎖住了,小孩一定健康長壽。

天津人很注意過百日,以祝小兒長命百歲。此日,親友及小兒姥姥家要送百歲禮,其中必有「百歲鎖」、 「長命百歲」錢。若姥姥家富有,此二物必為金質。除酒宴外,還要準備切糕和麵條等物。俗諺雲「切糕粘,麵條拴」,以祝小兒長命。舊時,姥姥家為外孫過百歲所備禮物與嫁女時之妝奩不相上下,足見此俗之盛,此禮之貴重。

梅州客家地區,有為嬰兒「做百歲」的習俗。當嬰兒出生後滿一百天,要為嬰兒設酒宴,宴請親友,這種酒宴便叫「百歲酒」。百歲酒宴的第一道饌叫「百歲飯」,是一種用糯米粉團包豆沙、酥糖、芝麻等甜餡,染成紅色的湯圓;隨後出台的是姜酒雞、紅紋豬肉、三大丸等10種菜肴。酒菜的顏色多染成紅色,是吉祥紅旺的象徵。

宴會前後,賓主互有饋贈,親友賀以嬰兒穿戴的衣物、飾具、玩具、禮金等「百歲禮」;主人則分送親友以「人丁飯」,是一種用秈米製成的長條形、染成紅色的米果。

在成都,百日來臨,小兒不出房門,用線穿個小鍋盔掛在胸前。據說,此舉可防止娃娃流口水,且長命百歲。晚上,全家每人將這個鍋盔咬上一口,當地謂之「吃災星」。若孩子多病,便需認乾爹娘,以使孩子命硬起來。

少數民族中朝鮮族最重視百日慶典,俗規「百日宴」,是朝鮮族人一生中舉行的第一個禮儀。是日,要給嬰兒穿上新衣裳,前來祝賀的人們帶來白線綹套在嬰兒的脖子上,以祝長命。嬰兒的父母用大米面蒸制「白雪糕」 (蒸糕),切成半個手掌大小插在荊條上,每根一塊,裝在木盆里,由祖母或外祖母拿到村外的十字路口,贈送給「一」個來往行人。在朝鮮語里,「白」和「百」字讀音相同。白雪糕和把百雪糕贈送給「一百人」均有預祝嬰兒「長命百歲」之意。把木盆里的白雪糕全部贈送完了以後,嬰兒的親屬和前來祝賀的人們圍坐在一起,共餐白雪糕和海帶湯。

由於百日禮只是三朝與周歲之間的過渡慶儀,所以其隆重和流行的程度則不如三朝禮與周歲禮。進入現代之後,百日禮習俗進一步淡化,很多地方都只辦滿月與周歲慶賀,百月慶賀則悄然隱去了。

3.「抓周」慶賀儀禮【本章字數 更新時間:2012-07-09 】

嬰兒出生養育到一周歲,要舉行一定的禮儀以示慶祝。古代有「啐盤」的儀式,民間叫「抓周」和「試兒」。是日,親戚朋友們都來饋送慶賀,繼而為小孩辟邪祝福。特別是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把小孩周歲作為人生重要大典來慶賀。其中最重要的慶典就是「抓周」儀禮。抓周,又稱試兒、試啐、拈周、期場、試周等。即當嬰孩出生滿周歲時,在其面前擺設各種玩物和生活用具,任其隨意抓取,以此來預測日後前途、性格、志向和興趣。千百年來,這種育兒風俗流行於我國大部分地區。

啐,原是嬰兒一周歲之稱,叫「周啐」。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載「至來歲生日謂之周啐」。子生一歲謂之啐,周啐,即是周歲禮。後來,又通用於嬰兒滿百日之稱,叫「百啐」。所謂「啐盤」即指嬰兒滿周歲或百日時,家裡人用一隻盤子,放著弓箭、珍寶、玩罐、針線、文房書籍等物件,讓嬰兒自由抓取,以先拿什麼為徵兆,來預測他未來的一生和前途。因是測試性的,故也叫試啐。

抓周一俗,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可上溯到南北朝之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中記載:「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輿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致宴享雲」。至唐宋,這種習俗更為盛行,叫「試啐」。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杭州民間「羅列盤瑾於地,盛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算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啐』。此小兒之盛禮也」。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育子》記述:「(小兒)至來歲得周,名日"周啐』。其家羅列錦席於堂,燒香炳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都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謂之"拈周試啐』,其日諸親饋送,開筵以待親朋」。不僅個人野史筆記中有對抓周習俗的描述,而且官方正史中也有抓周儀俗的記載。

到了清代乃至近代,才有了「抓周」、「試周」之稱。其儀式內容與宋、明時都一樣,不過所擺物件,有的男女孩有所區別,有的則完全一樣。

《清稗類鈔.風俗類》中就記錄了清時民間抓周的情景:「周歲,小兒之生及一歲者也。古時,兒生一期,設啐盤於兒前;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及珍寶玩物,置盤中,觀其發意所取,名之為試兒。今亦有之。富貴之家至有演劇侑觴以娛賓客者,客皆有所饋,其豐者為金銀飾器、綢緞衣料。」《清俗紀聞》中還繪有「周歲抓周圖」,桌上放置有書、算盤、筆、錢、印,要以抓周來試孩子的前途,如抓到書就是讀書的,抓到算盤就是經商的,抓到印就是做官的。

曹雪芹的名著《紅樓夢》第二回里,通過賈雨村和冷子興的對話,介紹了賈寶玉滿一周歲時,賈政為他舉行「抓周」儀式的情景:「那年周歲時,政老爺便要試他(寶玉)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走。政老爺便不喜歡,說將來不過酒色之徒,因此甚為不悅。」由此可見,抓周這一小兒盛禮,不僅在民間庶民百姓中普遍存在,在地位顯赫的官府乃至宮廷中也很盛行。

從近代到民國乃至現今,各地仍然保留著周歲禮及抓周習俗。胡樸安所編《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記載:「舊時北京城內,凡小兒出生至周歲,於小孩生日,將士農工商所用之器具置於桌上。小兒梳洗畢,穿新衣,抱至桌前,任其隨意抓取。若所取者為筆,將來必為文人;若所取者為算盤,必為商人。諸如此類,名曰:"抓周』。」上海一帶的抓周儀俗是把書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意為孩子長大後喜歡讀書認字;還將花、布、錢、筆、泥人之類擺在孩子面前,孩子抓什麼,就說明將來孩子喜歡什麼。

在昆明,嬰兒周歲時,富豪者發出請柬大宴賓客,請柬大意是:×月×日為小兒湯餅之期,敬備薄宴,恭請光臨×××。一般都為族內相聚慶賀。再次者,於家庭內便宴相聚。宴前舉行「抓周」儀式,即在地上置氈毯或矮桌,上面散置各種玩物器具,如筆、算盤、小書本、小刀槍、小木馬等,讓周歲小孩去「抓」,看小孩首先「抓」的是何物。如「抓」到書筆,眾人即稱頌其將來必定文才不凡。如「抓」到算盤,眾人就稱其長大後必經商致富。如抓到刀槍等物,眾人即贊其將來必能以武功報國……賓客們都送周歲禮,禮品多為衣、褲、鞋、帽等,也有贈送鑄有「長命百歲」字樣的鎖形飾物(俗稱「長命鎖」或「萬歲鎖」),也有送有「長命富貴」字樣碗筷等。此俗於1950年後完全消失。1980年後,又出現請周歲客、送周歲禮現象。

舊時在浙江杭州一帶,「生子至來歲得周,名日周啐。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炳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緞花朵及一切應用物件,觀其所拈何物,以卜兒一生榮辱,謂之拈周試啐。」在浙江蕭山,舊時周歲這天要「設祭祀神饗祖,岳家戚族則均以禮物相饋送,乃設燕饗之。其所贈之衣履,較彌月時為大,作曩日一寸之冠、一尺之服矣。」可見周歲禮是較為隆重的。而蘇州舊時的抓周之舉是百眼紗里擺有剪刀、筆、算盤等,讓孩子選擇,以卜小孩將來的前程。

在舊時湖南湘潭民間,小孩周歲時主家一般不會主動請客,客人多是與主家盛情深篤,記住了小孩的生日,滿周歲這天前來祝賀的。周歲叫「過生日」,也舉行抓周儀式。一般是擺上筆、紙、元寶、書、雞蛋等物,讓小孩去抓,如抓到筆、紙、書表示該小孩以後熱愛學習,抓到元寶則表示會發財致富;而抓到雞蛋則表明好吃懶做,沒多大出息。

在遼寧省庄河民間,小孩滿周歲時要請客辦酒慶賀。所請之客有娘家的親戚,如外婆、外公、舅舅、姨娘等,男方的姑姑、姑公、叔伯嬸娘及本家的長輩。外家所送禮物有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縫有長尾巴的寓意小孩能長大成人),也有送紅包(封錢數量不等)。男家親友多送布料或紅包。客人們到齊後,舉行抓周儀式,先在桌子上擺上饅頭、筆、算盤、錢、書、秤等物,讓穿戴一新的小兒去抓。如先抓到饅頭則表明有吃有喝,抓到筆、書則是會讀書,抓到算盤、秤則會經商做生意。抓周結束後,客人們一起入席喝酒。酒席的菜肴主要有燉粉條、炒雞塊、紅燒魚、炸肉丸子、蛤蜊蛋湯、豆腐、黃芽白炒肚片、涼拌豆芽和涼拌海蜇皮等,按季節安排不同的菜目。

在成都,小兒一歲時,有抓周習俗。「孩提一歲做抓周,針線襪鞋樣樣收。還有面圈與蠟燭,親朋坐席不須留」的竹枝詞,描述的就是當時的抓周場面。是日,主人辦酒席,娘家多帶衣物、玩具,當地稱之為「請歲歲」或「做歲歲」。若生女孩,則多有不辦酒者,表現了重男輕女的落後意識。

在台灣,嬰兒年達周歲,岳家又於誕生日備辦禮物一式,扛送婿家致賀,叫「度啐」。禮物有衣服、鞋襪、袍褂、紅龜、官帽附金項、腳環、手鏈、銀牌、蕉梨等。婿家將禮品排在神明祖先之前禮祭一番;之後,在神前地上置一盤作為「歲盤」,內置有書冊、筆、墨、硯、印、刀劍、銀錢、算盤、戥秤、尺、蕉梨和芋桔等十二種物品,然後將盛裝的嬰兒坐於盤中,任其自己拿取一二物,由此來測度嬰兒將來的命運及前途。若拿取書冊、筆墨硯,則象徵孩子將來成為讀書人,抓了印則可出仕為官,拿到刀劍是將相之才,拿了銀錢成富翁,拿算盤和戥秤則是商人,而抓尺則當工人,抓蕉梨則會招來小弟弟,抓芋桔則表明興旺與吉祥。

賀周歲抓周儀俗除在漢族各地區流傳外,在一些兄弟民族中也流行著賀周歲和抓周的習俗。

苗族一些地區的習俗,如果生了女兒,則由外婆在嬰兒周歲時贈送一條巴裙,苗家稱「瑪汝崩擔」。這種巴裙比較特殊,既不以花朵人物裝飾,也不描龍繪鳳,而是拼湊一些長條花紋和綴一些圓點圖案。據說這種巴裙與苗家古代生活習俗有關。古時的苗家婦女不穿花衣花褲,而是上穿緊身獸皮衣,下穿百褶拖地獸皮裙,都是苗家婦女獵獲野物之後用珍貴的獸皮剪裁縫製而成。這種緊身衣和拖地裙穿起來英武俊俏,而且是一種能騎善射的象徵。現在的苗家婦女雖已不穿這樣的衣裙,但外婆贈送一條瑪汝崩擔,則象徵著古代苗家婦女的勇武精神的傳承。

居住在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的朝鮮族,重視慶賀嬰孩周歲,也舉行抓周之禮。吉日這天,孩子媽媽先把自己裝扮得美麗如畫,再給孩子穿上精緻的民族盛裝。男孩子穿五色絲綢短襖,外加坎肩;女孩子則上身穿短襖,襟垂飄帶,下著羅裙。客人們都圍著這個當日享有特殊尊位的小寶寶,評頭論足,誇獎一番。接著把孩子抱到事前準備好的生日席桌前。席上擺設著打糕、糖果、筆、書、算珠、玩具槍、小口琴和注射盒等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客人到齊後,就讓孩子從五花八門的東西中選擇自己最喜愛的物品。

在黔東北土家族山寨中,至今仍盛行著「抓周」的禮習。嬰兒滿周歲,土家人稱為「滿周」。這天,親友們前來饋送禮品,如送銀制或玉制的長命鎖,上寫「狀元及第」、 「長命富貴」、「五子登科」等;還送一些頗有民族性和季節性的童帽。滿周那天,家人要舉行抓周禮,以此預測孩子將來的志向愛好。

至此,誕生禮儀的全部程序基本講述完了,從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人生禮儀在不同地區的表現形態。在中國人的生命歷程中,沒有比家庭、家族更重要的東西了,人們的一切喜怒哀樂都與家庭、家族緊緊聯繫在一起。傳統社會中,人生最重大的事是成家立業;最大的歡樂是合家 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最要緊的事是養家活口,發家致富,光宗耀祖。而要達到這些目的,首先重視"生"和"養"。

推薦閱讀:

民間家居風水30則
《八字命理民間技法》
民間子平「墓庫」的用法
民間相術絕技100招

TAG: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