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崇禎的四個恩怨和明朝的兩個死結 可悲可嘆!

明末黨爭的死結。

明末的黨爭可以說是歷史上有名的,什麼東林黨、什麼浙黨、齊黨、楚黨、宣黨、昆黨、閹黨等等的,他們從產生一直爭鬥到明朝滅亡。他們這時候的黨不是我們現在意義說的黨,他們的黨就是指利益相同的一伙人而已,我們現在說的黨是有政治綱領和目標的,不一樣。明朝黨爭惡化要從明神宗萬曆皇帝說起了,這個皇帝在位時間長,對明朝滅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先說點題外的話,萬曆皇帝剛登基時候張居正、太監馮保、李太后主政,他們推動了「萬曆新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明朝有了起死回生的跡象,可以說他們給落末的明朝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是萬曆皇帝親政後,在「萬曆新政」中利益受損的勢力的慫恿下,報復性的廢除了「萬曆新政」的幾乎所有措施,同時也排擠打擊張居正、馮保和他們的追隨者,於是明朝就再次萬劫不復一步步走向了死亡。明朝激烈的黨爭起因是東林黨的興起,萬曆年間吏部郎中顧憲成被革職後,夥同好友高攀龍、錢一本等在老家一個叫東林書院的地方講學,其實他們這個所謂的講學不是研究什麼學問,就是在官場失意後找這麼個地方宣洩不滿,諷議朝政、抨擊當權者是他們講學內容,感覺明朝言論好自由啊。就這麼個偽學術的東西在當時昏暗的年代是很有市場的,不久後官場也有人參與了進來,本來只是宣洩不滿,但是一旦權力者參與了,就相當於他們有了權利,就想美國財團控制國會實現他們政治利益一樣,於是他們就用手中的權利實現他們的政治訴求,他們就是東林黨。他們進入了政治鬥爭中,要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必然會觸及其他有不同政見的人的利益,於是發生了政治的衝突,你們東林黨抱團了,其他人一看不行了,也不想做獨行俠啊,誰傻啊,也得抱團不是,於是就出現了浙黨、齊黨、楚黨、宣黨、昆黨等。剛開始他們還是為了政治訴求的實現排擠不同政見者,換句話說就是對事兒不對人,後來發展到了為了排擠人而排擠人,成了對人不對事兒,就是你的意見再好也沒用,看你人就不爽,那你的意見也就是不好的、錯的。大家想想看,朝堂上都是這麼一群一看到不爽的人說話就要反對的個個像刺蝟一樣的神經過敏的傢伙,這個朝廷還能好的了嗎?還能拿出什麼治理國家的好政策么?後來東林黨在黨爭中勝出走到了權利的中心,其他黨派就免不了被排擠的了,可是這些被排擠的人怎麼會甘心呢?於是不久後這些黨派又和大太監魏忠賢勾結,對抗東林黨,形成了閹黨。本來是朝廷大臣之間的爭鬥現在成了大臣勢力和宦官勢力的爭鬥,由於宦官權利完全來源於皇帝、依附於皇帝,相當於大臣和皇帝的爭鬥了,只是這時候皇帝在幕後,魏忠賢在前面,這時候皇帝還是個調和矛盾的人,兩邊兒都不好說皇帝什麼,皇帝成了和事兒老兒了,成了東林黨和閹黨的平衡控制器。這就是從萬曆年間到天啟年間的黨爭,轉眼到了崇禎當皇帝了,崇禎上台以後依靠東林黨雷厲風行的剷除了魏忠賢和閹黨,這時候崇禎傻眼了,發現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兒,沒有魏忠賢的閹黨在前面擋著了,他現在要直接面對東林黨了,矛盾變得如此的直接了,而且他發現東林黨也不是傳說的那麼清新脫俗的,也不是傳說那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是有利益目的的,於是自己苦逼了。有人說崇禎皇帝為什麼要和東林黨對抗,或者東林黨為什麼要和皇帝對抗呢,他們同舟共濟實現政治理想不好嗎?問題是他們的政治理想不一樣啊,皇帝想振興大明朝,那是自個兒祖宗留下的基業,可是大臣們不一樣啊,朝廷是皇帝的,是他們老朱家的,利益才是自己的,沒有幾個是有為國為民的高大志向的人,這個下面說為什麼大臣不關心國家。本來閹黨和東林黨對抗,皇帝做調和,皇帝要做得罪東林黨的事兒的時候可以讓閹黨做,這其實就是一種平衡,對皇帝來說是好事兒,對國家是不是好事兒那要看皇帝的能力了,但是崇禎上台後把可以為自己擋箭的閹黨拿下了,自己要直面東林黨,自己要是渾渾噩噩混日子也就罷了,隨你東林黨怎麼折騰,但是崇禎還是個有理想的青年,還想大展拳腳,但是要大展拳腳就要觸及東林黨的利益,於是他們就要對抗,於是乎從黨爭變到大臣和皇帝爭的死局了。

明末經濟的死結。

每個封建王朝的滅亡逃不脫這麼幾個原因:土地兼并、官場腐敗、稅負過重。明朝也是一樣的,明朝末年可能更嚴重,明朝時期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就是從完全的小農經濟轉變為一部分的商品經濟。官場腐敗就不必細說了,朝堂有激烈的黨爭,拉幫結派,不腐敗才叫怪事兒呢。土地兼并也是封建王朝通病,當一個王朝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是一定會發生的,在明朝還有一點就是商業的發展對傳統小農經濟的衝擊,英國工業化不是還發生過圈地種棉花等的事情嗎,明朝也一樣,造成更多的土地兼并,比如絲綢的生產,要蠶絲,要蠶絲就要養蠶,養蠶不就要有桑園嗎,沒有土地哪裡來桑園呢,要增加產量就要有更多的土地,再比如出口陶瓷,就要燒制陶瓷,也是離不開土地的,這些也是土地兼并的原因,再就是過去中國人是個土地觀念很重的(當然山人不知道外國人是不是也這樣),當官的有錢了在老家得置辦些田地吧,做生意的有錢了也得置辦些田地吧?在加上種種因素土地到了少數人手裡,比如皇族獲得賞賜的土地,明朝對皇族的土地賞賜也是量很大的,可是這些擁有大量土地和社會財富的人不是交稅主體,有的甚至不用交稅。於是矛盾出來了,朝廷由於腐敗嚴重,加上連年打仗,財政負擔越來越重了,國家財政來源於稅賦,國家用錢那就收稅吧,可是和商人、權貴收稅收的很少,因為明朝商稅是很少的,而且商人基本和官員是利益共同體,他們是一個利益集團,皇帝要和這些人多收稅,那些東林黨之類的國家棟樑是要出來反對的,說不能這樣做,要讓利於民、藏富於民,崇禎一個人也拗不過人家,只有向貧瘠的小老百姓開刀了,於是本來就由於腐敗、土地兼并無法生存的占人數眾多而占財富最少的百姓只好造反了,這就是李自成們的出現,於是進入了死循環:平定反民要增加財政支出,增加財政支出就要增加稅賦,增加稅賦就增加反民,增加反民就要增加平定反民的財政支出。崇禎上台就是遇上這麼個兩難的抉擇,大臣說財政不夠,崇禎說那就收稅嘛,和商人收,他們有錢啊,大臣說不行啊,要藏富於民、讓利於民啊,不能那樣做,崇禎說那怎麼辦?大臣說和老百姓收,幾千年來叫皇糧國稅這是理所當然的了,幾番爭吵後崇禎一看算了,收就收吧,反正我也拗不過你們,你們人多嘴也多。這就是為什麼明朝末年造反主要發生在北方,因為南方當時商業比較發達,經濟要好的多,而北方尤其西北主要還是小農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更有很多農民沒有了土地這個基本生產資料。前面說明朝官員不關心國家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就在這裡,他們心裡明白的很,要解決明朝的死局就要錢,只要朝廷有錢了,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百姓不是日子過不下去嗎,可以免稅啊,軍隊不是要錢打仗嗎,給你就是了,可是沒有錢說啥都然並卵,但是要錢就要割他們自己的肉,小老百姓能有多少油水啊。這些官員在國家生死存亡和個人利益之間他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他們抱團和皇帝對抗,和朝廷對抗,崇禎皇帝就是再怎麼勤政也是徒勞的。在山人看來當時明朝要擺脫經濟的死局唯一的做法是:鐵腕新政、重新劃分土地、打擊不法權貴籌錢、免除百姓幾年徭役、拿富得流油的權貴和不法商人開刀,這樣老百姓有了土地還沒有稅賦負擔自然會對朝廷有一定的好感,畢竟中國老百姓是最溫順的一群人,而且占的基數大,即保證了穩定也能保證兵源,當然也不能一下子把權貴和商人都給得罪了,拿最富的最不聽話的開刀,既保證拿弄到錢,還能讓剩下的那些人看清楚形式站隊。可惜的是崇禎皇帝明知道這些臣子們和自己不是一條心,還寄希望於他們能在自己勤政的感召下良心發現。

崇禎皇帝和他的子民的不得已--

歷代但凡造反都是被逼無奈的,記得有人說過這麼句話:中國老百姓是世界上最溫順的百姓。確實也是,看看歷史那次農民造反不是被逼的,老百姓但凡生活能過的下去,他們是不會鋌而走險的。或許崇禎皇帝到死都沒有看明白為什麼老百姓要造他的反,這就是為什麼他對李自成們總是剿撫不定的原因,造反了就圍剿詔安,投降了就拉倒算了。老百姓也是無奈的,每次造反都是因為活不下去了,但是朝廷詔安了,又不能解決他們的生計,在加上當時也是崇禎皇帝倒霉,自然災害嚴重和頻發,他們還是活不下去只好再次造反。有一個人看明白了,他叫洪承疇,但是他不是去解決反民的生計問題使之歸順,而是選擇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殺掉,這個很好理解的,要解決他們的生計就要動搖權貴利益集團,他們能不跟你洪承疇急眼,你洪承疇啥意思?你另類牛逼是不?所以洪承疇為了交差只能殺掉了事兒,那這樣能不能平定反民呢,在山人看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期作用,道理很簡單嘛,這部分百姓之所以造反是因為活不下去了,你殺掉他們,是把他們平定了,但是,沒有造反的百姓不是他們不會造反而是他們的生活還有一點希望,還沒有到那一步,當殺完造反的那些,後面還要收稅,還要逼反沒有反的那些,所以只要有老百姓,被逼無奈就一定會造反,除非殺完百姓,但是沒有了百姓,這個國家還有嗎?於是朝廷沒錢和百姓收稅,百姓貧困負擔不起稅負,就成了崇禎和他的子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崇禎皇帝和他的大臣的恩怨--

前面說了這麼多有人會不會認為我是在給崇禎皇帝招魂啊?山人數落了那麼多大臣的不是,其實山人不否認崇禎皇帝是個不夠格的皇帝,從他在位十七年六下罪己詔,甚至留遺詔「勿傷百姓一人」就可以看出他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爛好人一個,他要是個兇殘的人,至少不會留下昏君的頭銜,留也得留暴君,那還能被逼的自己求大臣捐軍餉的地步,不行就殺人。那麼大臣們都是和朝廷不一心嗎?也不是,也有好的,但是在當時那種皇帝軟弱,狐疑不定,大臣抱團的情況下,誰要是跳出來給皇帝出好主意,我估計只有被其他大臣整死的份兒了。有這麼一兩次再就不會有人跳出來了,誰也不會離群了。前面說了崇禎在位時候君臣關係就是個死局,沒有人願意出來給皇帝分憂,於是崇禎在位十七年用了二十一位宰相,就是一年不到就換一個,在不動搖權貴利益的前提下不管誰當宰相都是一個屌樣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說大臣,有個叫陳新甲的,皇帝派他去和後金秘密議和,但是事情敗露了,那些大臣群起攻之,可以說這個人能擔任崇禎密使應該是他的心腹吧,他應該死保啊,但是陳新甲碰到個死愛面子的皇帝,於是他死了,不但失去了一次議和的機會,還失去了皇帝在群臣中的威信,以後誰還敢給你實心用事啊?其實山人覺得議和有什麼丟人的呢?人家唐太宗李世民不也有渭水之盟么?先議和可以避免兩線作戰多好的事情。再說說那個洪承疇,這個人在明朝的時候皇帝對他也是不薄啊,但是在山人看來沒有什麼大的建樹,當然了可能是當時的官場環境局限他吧,看他到了後金那邊那是妙計橫生啊。最後說說我們的民族英雄--袁崇煥,現在網上有這麼兩種言論:第一種說袁崇煥不是民族英雄是漢奸,依據是他在掌控遼東時和後金眉來眼去等等,第二種說袁崇煥是民族英雄,這也是比較主流的一種說法。那麼山人是怎麼看的呢?山人覺得袁崇煥不是漢奸,但是是不是民族英雄呢,那要看民族英雄是怎麼樣的標準了。在山人看來袁崇煥就是個志大才疏的人,有人是不是要罵娘了,莫急嘛,切看下去啊,說他志大才疏,是相對的,就是他是個能才,但是擔當遼東督師的職位有點太高了。袁崇煥本來也是進士出身由於得罪閹黨被提前退休了,後來遼東戰時吃緊,崇禎不得已才啟用的他,崇禎對他是寄予厚望的,在他沒有進京時就望眼欲穿啊,他覲見崇禎時候,皇帝問他遼東的事,他洋洋洒洒說了一堆,說五年就能平定遼東,這皇帝一聽心裡那個爽啊:「額滴神啊,這才是國家棟樑啊,誰說遼東平定不了?看朕的袁愛卿,五年就能搞定啊」,山人不知道袁某人當時是怎麼想的,但是他給了皇帝信心,崇禎覺得有袁崇煥在遼東就好了,於是袁崇煥要什麼給什麼,就是一日三餐也省下來,勒緊褲腰帶也滿足袁崇煥的要求,但是好景不長啊,沒幾年就後金兵臨北京城下了,還有誅殺毛文龍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讓崇禎和朝廷大臣不痛快了,於是朝廷以「擅殺島帥」、「與清庭議和」、「市米資敵」、「通敵叛國」等罪名凌遲處死。這裡我們一一的看,是不是袁崇煥志大才疏,先說「擅殺島帥」吧,他說毛文龍貪墨軍餉,毛軍耗費錢糧太多了,先是請求朝廷來管理未果,就殺了毛文龍,但是後面他給朝廷的毛部下所需錢糧單子比毛帥之時還多,先不說毛文龍有沒有貪墨軍餉,毛軍是不是太浪費錢糧,就算這些都是真的,關你袁某人什麼事兒嘛,皇上還沒有不樂意呢,你著什麼急么,你們本來就各管一攤的啊,再說了這麼重要的位置的大官說殺就殺了,有人說這裡體現了袁崇煥是有漢奸嫌疑的,但是山人覺得這樣認為太武斷了,或許他能力不濟看不到那麼遠,看到毛軍位置的戰略重要性,但是這裡袁崇煥確實是做了一件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我想當時後金聽說袁崇煥把在他們側後為患多年的毛文龍殺了,估計樂得睡都睡不著,因為在被窩裡笑的肚子太疼了。有人說毛文龍的位置有這麼重要嗎?有啊,古代將和兵是認熟的,尤其是毛文龍的部隊都是他從無到有一手搗鼓起來的,和一般意義朝廷軍隊還不一樣,毛文龍死後他的部眾很快作鳥獸散了,於是沒有幾年後金在沒有側後的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繞過錦寧防線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要是有毛軍在,這樣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再說說「與清庭議和」,其實山人看來這個本來沒有什麼的,也是當時明朝能走出困境的一種方法,但是作為一方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員這麼做,皇帝會作何想?大臣們會作何想?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員和敵國在沒有中央允許的情況下接洽議和,你是皇帝你還能安心的坐在金鑾殿嗎,不得驚出一身冷汗?這件事兒放在任何的朝代那都是死罪一條啊,所以這就是袁崇煥自己給自己刨的一個坑兒。再說「市米資敵」,我估計這不是當時朝廷胡亂給的罪名,應該有實據的,畢竟袁崇煥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我想這是不是袁崇煥到遼東後,發現遼東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擺平的,於是為了讓後金不要在自己任內鬧得太厲害了,自己沒法兒給朝廷交差,就給後金點好處。最後說說這「通敵叛國」吧,山人認為「通敵」是有,就前面「與清庭議和」、「市米資敵」坐實了就一定通敵了,但是「叛國」山人覺得不會吧,你信不信反正山人不信,他要叛國直接像吳三桂那樣拉著部隊過去不就好了么,或者自己跑過去不就成了,後金進不了山海關不就是錦寧防線嗎?所以山人認為袁崇煥只是個忠於國家但是對皇帝不夠忠的自作聰明的將領,不是漢奸。

崇禎皇帝和李自成的恩怨--

李自成這個人在明朝的滅亡過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明清兩朝過度的關鍵人物,這個人可以說在推翻明朝的路上屢敗屢戰,不屈不撓啊。李自成和崇禎皇帝一樣,也是個悲劇人物,他出身草莽,山人看來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儘管他也曾稱皇坐殿。有人說崇禎太仁慈了,李自成有一次被打得就剩下十七個人了,要是在使把勁,李自成就完了,那明朝就有救了,可以全力對付遼東後金了。其實山人認為就是當時把李自成殺了也救不了明朝,只要不解決底層百姓的生計問題,還會有張自成、王自成等其他人出來推翻明朝的,從李自成再次捲土重來時一呼百應就可以看得出來百姓對明朝是徹底失望了。李自成有做皇帝的理想,但是他真的不合適,在1644年一月稱帝,馬上東征,三月中旬攻克北京,實際上是明朝的官員把北京城賣給了李自成,從西安出發到北京沒用三個月,可見明朝到了什麼地步了,也看出來李自成發展太快了,說是到了北京李自成和明朝談判想和崇禎分天下,就是他認崇禎為皇帝,但是不聽調不聽宣,負責平定國內的叛亂和幫助打後金,但是明朝不答應,於是談判崩了,李自成想嚇唬嚇唬一下崇禎,開始攻打北京城,可是出乎他和崇禎的想像,明朝官員開城了,放李自成軍進城了,於是李自成這時候就是不想進也不行了,崇禎也就上吊了。但是他皇帝夢還沒有做熟的時候,吳三桂帶著後金的軍隊攪進來了,於是李自成從四月開始就節節敗退,次年五月份兵敗就失蹤了,也有說死了的,反正就是隱匿江湖了。前後就是一年時間啊,用周星馳電影里的台詞感嘆就是:人生大起大落的實在是太快了。再回頭說李自成不是皇帝的料子,1644年正月在西安稱帝,就急不可耐的東征,本來他流寇式的流竄多年,一直沒有根據地,1643年10月才佔領的西安,隔年就稱帝了,在自己這個政權沒有發育好,軍隊沒有正規化的情況下就東征,無疑是泥沙聚下,來勢猛但是散的也快,從他後來節節敗退就足以說明他雖然稱帝於西安,但是沒有鞏固的後方。有人是不是會說我怎麼知道他政權沒有發育好,軍隊沒有正規化?這個山人拿不出證據,只是按常理來說的,當年明太祖金陵稱帝也是做了很多工作才北伐的。一個國家的政權的發育和軍隊正規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山人在想如果李自成有當年明太祖那個頭腦,佔據西安三五載,把國家領導班子完善好,軍隊整訓好,不要急著打北京,南下江南,佔領長江、黃河流域,就是除了北京和北京附近區域的其他地方,再發展。為什麼要佔領江南呢?明朝江南商業比較發達,是明朝重要的經濟來源啊,這裡可是生銀子最多的地方啊。最後打北京,到那時候就是碰到後金的軍隊也不一定會敗,因為他是個新生的政權,並且有全國做後盾,軍隊正規化後戰力一定會提升不少吧。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李自成沒有做很多的安排就東征了,如果他東征中途受挫或許會回到西安,改變策略,也許又是另一番景象,但是歷史就是真么湊巧,東征一路坦途,明軍望風而降,不到三個月就到了北京,也許在北京城下他也想明白了,想回西安好好整頓自己的政權和軍隊,於是有談判之說,但是歷史還是這麼湊巧,明朝官員開城放農民軍進城了,更是這麼巧,逼反了吳三桂,後金進來了,於是在一切來得如此之快的情況下,李自成恐怕自己都沒有回過味兒來就一路敗北,最後生死成謎,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在說崇禎,不知道是他太愛臉面還是一根筋,還是拗不過大臣們,本來李自成兵臨城下,只是要讓他承認自己佔領的地方,幫助明朝治理這些地方還許諾幫助明朝打後金,這是多好的事情啊,自己不但沒有了城破國滅的危險,還能緩口氣,聯合李自成收拾後金,有人會不會又要罵娘了,說我腦殘,李自成真的會兌現諾言?請看官莫急,看山人的理由成立否,其一、這些地方不管崇禎承認不承認也都是李自成占著,明朝是收不到稅收的,其二、已經兵臨城下,不要管李自成的許諾算不算數,會不會再反,會不會連兵抗擊後金,但是眼下不答應那就是滅國之危啊,為何不暫且答應以圖後計呢。等到收拾完後金,再和李自成撕破臉干也可以,畢竟大明二百餘年國祚,在百姓心中還是正統,士族文人相比李自成的大順朝還是更喜歡大明朝,但是這位皇帝就是這麼有骨氣,凍死迎風站啊。

崇禎皇帝和後金的恩怨--

後金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前身,在清朝的歷史中他們總是自豪的說他們祖先十三副鎧甲起兵得天下,好像很牛逼的樣子,但是山人認為後金能崛起那要感謝明朝那些忠臣良將了。在明朝中後期熱火器已經進入軍事,大家都知道這時候的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軍隊的熱火器化,但是明朝還能把他們打敗,說明明朝的軍隊戰力還是不錯的,要是當時後金開始造反,明朝將領實心用事打後金,不要說十三副鎧甲了,就是給他一百三十副,明軍照樣能打得後金連親娘都認不出來。有人說那明朝後來為什麼打不過後金呢?那是因為明朝邊軍養寇自重,再加上後金努爾哈赤也確實才能很好,導致後金慢慢形成了氣候,一步步壯大,這時候打不敗都難,人家是新生的政權活力無限,不像明朝自己百病纏身,當後金形成一個政權的時候雙方拼的就不光是軍事了,還有政治、經濟等等綜合的東西。崇禎其實本來還是有挽救大明的機會的,因為開始的後金其實對進入中原慾望不是很大,不是他們不垂涎中原的富饒,只是他們在和明軍作戰中也是苦頭嘗盡,有明朝邊軍擺在那裡,後金還是沒有底氣打進中原的,要不為什麼都到北京了還是劫掠一番又回去了。如果這個時候明朝和後金議和,山人想後金會答應的,這時候明朝可以對內進行改革整頓腐敗,平定內亂,等把內部搞定再整軍對付後金,機會還是有的,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明朝的大臣們不願意和後金議和,也反對崇禎和後金議和,山人想是不是他們怕一旦明朝和後金議和後,整頓內部損害他們的利益,於是他們堅決反對呢,於是就那麼死磕著,明朝這輛十七手的破車硬是和後金這輛新買的車飆車。直到把明朝拖垮,直到李自成進北京明朝的一部分忠臣們又成了李自成的忠臣,直到後金入關,明朝的一部分忠臣們又投入後金的懷抱了。時局變化太快了,這些忠臣們就像玩川劇變臉,曾經和崇禎皇帝爭論對抗不怕庭杖的錚錚鐵骨已然不在了,換上了對後來政權孝子賢孫般的溫順面孔。要說後金能入主中原(不對,這時候應該叫「清」了,大清國),那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人物--吳三桂。其實在袁崇煥死後吳三桂就是遼東軍頂樑柱了,說是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也不差的,就對後金對抗上來說確實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在李自成進北京崇禎皇帝煤山殉國之後,由於李自成農民軍對吳三桂及其家屬的處置不當,吳三桂聯合後金打擊李自成,開始吳三桂是和後金借兵的,後金也是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幌子來的,但是當清軍進入北京就一切都變了,清也不在提給崇禎報仇之類的話題了,封吳三桂高官厚祿,吳三桂也就坡下驢成了清朝的打手。山人記得有人說清朝的軍隊不行,能入主中原靠的是吳三桂等投降的明軍,但是山人不以為然,這時候的清軍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時候,之所以前面不能打破山海關入關,是因為經過多年的對抗,明朝軍隊在遼東一代形成了很好的防禦體系,可能攻堅方面,清軍不行打不過明軍,但是野戰一定比明軍厲害,老是有人說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如何的牛逼,山人認為要是真的那麼牛逼,明朝也可以在輔以其他大軍直接出關打擊後金,為什麼沒有呢?就是因為野戰打不過,再從另一面佐證清軍戰力不在吳三桂軍之下:清朝進入北京後稱皇坐殿不走了,本來說好的提崇禎皇帝報仇,完了退出關外的,如果這時候清軍戰鬥力不行,作為行伍內行的吳三桂看不出來?為什麼他硬是忍下清朝食言的行為?只能說明一點,這時候的清軍戰鬥力比他吳三桂高,吳三桂離開了山海關的地利優勢戰鬥力就不如清軍了。之所以歷史上看起來都是投降的明軍在前面衝鋒陷陣,清軍就是跟在後面善後,那是清軍人數少,有明軍這樣的炮灰他們就不願意損失自己的軍隊了,打戰就要死人的,畢竟親生的和後娘養的還是有區別的。題外話清軍戰鬥力退化是在入主中原後的事情了。明清換代是一個特殊的過程: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但是坐江山的卻是清朝,從此華夏進入了新的篇章。

推薦閱讀:

張居正改革失敗了嗎?
如何評價開中鹽引以及鹽對於明朝經濟的影響?
廣開言路對於封建王朝的意義?
給中國君王排名的話,朱元璋能排進前10么?
中國近代史如此屈辱,誰該負主要責任?

TAG:明朝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