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聽】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 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蘇軾為僧人惠崇的一幅春江鴨戲圖而作的題畫詩。
一首好的題畫詩既要點明畫面,使人如見其畫,又要跳出畫面,使人畫外見意,從而,既再現了畫境,又擴展和深化了畫境。
蘇軾是中國古代最富盛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之一。作為一位曠代的藝術大師,他的題畫詩不會僅僅再現原作的畫境,也不會是僅僅擴展和深化原作的畫境,而必然由題畫著手,寫出自家胸襟與時代品格,滲透一位藝術家的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否則他就不是蘇東坡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詩作既如實摹寫了畫面上的景物,竹子和竹林外面開放的桃花,江上和水面上浮游的鴨子,遍地的蔞蒿和新出嫩芽的蘆葦。又寫了畫面上無法表現的觸覺「春江水暖」,寫了心理感應「鴨先知」;空間順序則先寫地面景,次寫江上景,而後是岸邊景,最後是心靈的風景。
這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畫圖,綠色的竹林,掩映著幾枝粉紅的桃花,江水青青,浮游著白色或者褐色的鴨子。桃花盛開,春江溶漾,水中的鴨子自然會感覺到江水的溫暖,享受著春之溫馨。顯然,這種感受是詩人以聯想得之於畫面之外的,正是這些聯想使得畫中景物生機勃發、情趣盎然。其實,對春色的感受並非「鴨先知」而是人先知。鴨、桃、竹、春江都是詩人滿懷春意的物質呈現。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同樣是由畫中具體景色而引發的進一步聯想。既然已經蔞蒿滿地,蘆芽短長了,河豚正好可以食蒿蘆而肥。而初生的蒿蘆又可以羹豚魚而美了。你看,蘇老夫子簡直是有些饞涎欲滴了!
題畫詩應該與原作珠聯璧合,同時,作為文學作品又應當自有品格,離開原畫也不失獨立的藝術生命。蘇軾的這首詩就因為具有了這種品格,而成為至今仍然眾口傳誦的名篇。
迎春怒放的竹外桃花,悠遊自在的鴨子,滿地的蒿芽,欲上的河豚,恰好組合成一幅鮮活的生機勃勃又極富情趣的春江鴨戲圖。
如果您知道,六百年前這位蘇老夫子曾經因詩作而獲罪、被捕、入獄、貶官、放逐…… 而如今既出世又入世的想像與吟哦,不正透著詩人那種洒脫曠達、悠遊自得的人生態度嗎?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散文、書畫都取得很高成就。詩清新豪健,詞開豪放之風。是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最深的巨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經典 ● 百集
推薦閱讀:
※先知一日富貴十年:成大事者必知旺偏財運秘法,享用一生!
※西方古代的先知是一種什麼職業?
※你為腿腳做過「體檢」嗎?人有病腳先知,五步自測你是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