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開悟那點事 《說禪》
《說禪》是2008年由華夏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虛雲大師。
裡面是這麼介紹的,禪是一劑解決痛苦煩惱,走向快樂成功的良藥,禪是現代人的必需品。說禪,大道無形,大音希聲,大智之入,不眈與形,不逐與力,不持與技。
其實禪修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以喝茶為為形式,有的以旅遊為輔助,有的以打坐為名目。
大乘佛教認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皆虛幻不實,其修證旨在進出虛幻世界,證得心識的真實法界,禪宗修證不僅與儒家修證有異,與佛教其他門派之修持,也有根大不同。其特點正如懷海祥師所述:
「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垢凈情盡,亦不守此無求為是,亦不住盡處,亦不欣天堂,畏地獄,縛脫無礙,即身心及一切處,皆名解脫。」又說:
「但是三乘教,皆治貪嗔痴等病,只如今念念若有貪嗔病,先須治之。,不用覓求義句知解,知解屬貪,貪變成病,只如今但離一切有無諸法。亦離於離,透過三句外,自然與佛無異。」
對於禪宗,,肇始於達摩,充實於道信,規範于慧能,發揮於馬祖、希遷,普及於大慧宗杲、天童宏智,禪宗是頓悟成佛的無上法門。太虛法師對禪宗有一段精闢論述:
若依禪宗的主張,是不論凡聖漸次的。所謂悟入眾生心本有離言說的清凈真覺,是佛生平等同體的。要是於此能夠頓得相應的法門,只取一個兩個當機的承當擔菏,是可專對特種根性的,但為普遍向一般人開示,則只要有善知識的善巧指導,學者的懇切參究,莫不可以頓悟得到,這樣就勿須必由過去宿積善根的漸修才能頓悟了,無論何人皆可以頓悟,不必要由漸修,這才顯示出禪宗頓門的特點,此所謂頓悟的,正是本有的,一剎那相應當下便是,不落階級,不落功勛。 · · · · · · 這是禪宗頓悟法門的特點。在平常教理上不能指示出來。而在這頓悟相應上去用功的,即所謂中國的禪宗法門,也就是最直接的現性實覺。
禪宗所以如此殊勝,理論簡明扼要,修練內容簡單
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說: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往壁觀,無自無他,幾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刑,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黃檗禪師以更明快語句表達之:
此本源清凈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只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總之,禪宗擺脫了佛教各派共有的繁瑣理論,徑直講述直指人心的的修鍊之理論依據。
禪宗悟的的是清凈心體,是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更不了解的特殊存在,這一時刻的來臨,多是不自覺突然呈現----不同的人可以在各自特有場合進入悟的境界。
現在有些修習的人們拋卻了這一點,在禪修中加了看風水,測八字,學過心理學的在搞什麼覺醒,覺性,倡導活在當下,當下不知其含義,更不知其所來。這個特殊存在的狀態,有人囫圇吞棗名之為:「愛」。迎合了世人的口味。其實「愛」,「慈悲」,「智慧」,「良能」...不一一枚舉,只是我們的心之本體的「用」,也難怪有的人這莫說:「我在老師的身邊氣場裡面,感覺什麼都好,也容易做到,大愛,能體會到愛的狀態,但是一回家就不行了」,為什麼?因為老師為了描述本來清凈的心體,用了大量的故事,形式。你只是看到了我們本心的功用,而沒見到它的本體,或者是老師並沒見到本體。
若是見到本體,時時體認本體的狀態,言談舉止,隨心流露。心不在焉,愛恨自然淡泊,不著兩邊。
禪修是一個長期奮進的過程,「時節因緣」不同,每個人開悟的感受都不同,每個人都有開悟的可能。
推薦閱讀:
※也來說說婆媳關係(一)
※說說天庭的那點事
※說說命主星 - [星相]
※趙四風流朱五狂,說說趙四與張學良不為人知的往事(罕見舊照)
※我喜歡的說說集錦(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