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楓葉」燃情

楓葉是秋天裡的火焰,最易燃起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滔滔詩意來。有關楓葉的詩作不勝枚舉,而最為後人稱許的莫過於唐代杜牧的《山行》一詩了,詩歌這樣寫道: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寒山蹊徑,白雲人家,坐賞楓林,艷勝春花,風流才子涉筆成趣,一支生花妙筆,讓文學殿堂里從此有了這首經楓葉染出的不朽詩篇。

由於楓熟秋日,楓葉因此常被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所浸染,特別是那份有情人之間彼此的思戀、牽掛和惦念之情,每每會藉著如火如歌的楓葉濃烈地流淌出來。如晚唐女詩人魚玄機的《江陵愁望寄子安》就是其中一首,詩歌寫道: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楓葉焚心,愛的烈焰,讓作者輾轉反側,徹夜不眠。楓葉因其附上了作者對遊子遲遲不歸的千呼萬喚的期盼之情,隨之而成為噴涌繾綣柔情的最佳載體。

據傳由明代風流才子唐寅寫的《我愛秋香》一詩也屬此類,該詩同樣沁出了有情人之間的傾慕思戀之情,詩歌是這樣寫的: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裊裊繞經樓。

這首藏頭詩里的秋江、秋月、淡煙、薄霧,均為詩中懸于楓葉之上的風露清愁——情人間的繾綣思慕之情的表達,作了最好的烘托和鋪墊。需要補充的一點是,詩中的「愛晚亭」,就是源出於杜牧的那首《山行》。

我們再看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一詩,詩歌寫道: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該詩表達了作者空懷濟世安邦大志,惜無用武之地的人生悵惘之情。詩歌尾聯中楓葉紛紛揚揚飄落的情景,形象傳神地展現了作者人生仕途失意、懷才不遇時的怨悵落寞之情,用秋天楓葉形成的意象,顯示作者人生的失意寂寥之態,道明了作者的匠心安排。

白居易《琵琶行》中「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詩句,道出的則是摯友間分別前依依難捨的真情,其中楓葉作為傳遞友情的恰當載體和背景烘托,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

同樣藉楓葉傳遞人生的離合悲歡之情,有時還體現在戲曲的曲文中,如金代戲曲家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儘是離人眼中血」的曲文,以及元代雜劇家王實甫《西廂記》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曲文,皆屬此類。

有別於上文中隱於詩文中的那份濃郁深情,在一些看似白描的詩歌語言中,楓葉之美在帶給人們一份身臨其境般震撼的同時,傳遞給人們一種視覺盛宴享受和審美愉悅。如王維的《山中》一詩,詩歌這樣寫道: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另外,唐初詩人崔信明以其詩中僅存的「楓落吳江冷」一句,也讓文學史永遠記住了他。而近代文學家、翻譯家林琴南的一首題畫詩,同樣大有情趣可言,它緊繞楓葉,以想出天外的詭譎奇異的想像,在詩歌長廊里印下了楓葉的一道魅影,我們看這首詩:

一亭高立俯群山,路轉蒼岩待幾彎。

清曉玉童掃紅葉,偶吹余片落人間。

仙童打掃天街,紅葉逸出天庭,飄落人間,秋山盡染,作者大膽恣肆的想像,不可謂不綺麗、傳神和奪目,讓人嘆為觀止。

總之,楓葉是古代詩文中文人墨客筆下驅遣的可心的寵物之一,也是發酵他們濃郁詩情畫意的重要載體。以上所列所舉,也僅是浩瀚詩文中的零金碎玉而已,而要對這一別緻載體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仍需要繼續為之努力。 


推薦閱讀:

兩個世界
《此時我懷疑我的愛人》
冬月的星語心愿

TAG:詩歌 | 鑒賞 | 楓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