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宗法師:《凈宗略講》一、凈土宗大意--學佛網
凈土宗大意
一、序 講
聞法的心態
我們可以思考這麼一件事:在古代,交通沒有現在這樣便利,弘法的手段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沒有錄音帶、VCD、網際網路,也沒有擴音器,古代的祖師大德把佛法弘遍了全世界;古人求法也很不容易,想得到一卷經,往往長途跋涉,要親自抄寫,聞法也不能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講堂里,或坐在家裡聽錄音帶、看VCD。但是,古人聞法所得到的利益,和我們今天相比……大家都覺得,古代是佛法興盛的時代,所謂佛法興盛,不是寺院建得多,而是得到佛法真實利益的人很多。想一想,今天這個時代,有這樣便利的環境,為什麼我們聞法所得的利益反而不如古人呢?一方面,說法者對佛法的理解不如古人,道德修持和古德比差得很多,古德言語出來能夠符合經教,自然有感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從聞法者來說,現在人的心比較繁複,浮在面上,見到的東西多了,對佛法的敬重心就差了。我想,蓮友們家裡的經典不只一部,有的甚至幾十部,也聽到很多大法師的講法,聽得多了,自己似乎也成了大法師,如果再有人來講法,就把我們事先所形成的一套觀念,在那裡鑒別、判斷,「某某講得如何如何……」已經脫離了佛法「了生死」這個基本的心態。對了生死的心不如古人殷切,這樣,佛法就成為知識和學問,學得越多,觀念越多,自己的知見也越多,佛法的真實利益就比較難以進入我們的心。
有兩種心是應該避免的。一種就是「我來聞法,是要學更多的佛法知識,好在將來在人家面前宣揚一番,你說什麼我都懂」,這個叫做「為勝他故」,「我比你超勝!」這是一種傲慢的心,是一種與生死不相關的心,這種心態是不正確的。還有一種心態,「我來聽聽看,來鑒別鑒別。」── 我是肯定架不住大家的鑒別的,你一鑒別,腦子中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以此來判斷別人講的符合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符合我的想法,就給你豎大拇指,不符合我的想法,可能各種說法就來了。這樣的心態也是不正常的。
什麼樣的心態是正確的?要有一顆了生死的心,要有一顆恭敬聞法的心,要把我們自己的我執、見解暫時擱在一邊。
古人有這樣的比喻:聞法者要對自己作「重病將死想」,認為自己是一個病重的人,現在快死了。這個「死」的意思是: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裡邊輪迴,法身慧命從來沒有覺醒過。「重病」就是貪瞋痴三毒,無明煩惱,業障深重。如果沒有佛法救度我們的心靈,必然要六道輪迴,這叫「重病將死」;對說法者要作「大醫王想」,說法的人就是神醫── 當然我個人不是神醫,我是依據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大神醫、大醫王;對所說的法,要作「妙藥想」,這是能救度我法身慧命的靈丹妙藥。
如果有這樣的心,佛法就能入心。如果是來聽聽看,好像跟自己關係不大,那麼,佛法就不容易入心。各位可以來調整自己的心態。
想想看,我們無量劫來都在六道里輪轉,今生有機緣聞到佛法,實在非常難得,所謂: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如果今生不能解脫生死,必然是無窮的輪轉,大家心中要有警惕感。
一個佛法弟子,他的道心強不強,就看他的無常感深不深。如果他覺得過了今天還有明天,悠悠散散,浮浮漫漫,這樣就沒有那種「病重將死想」。
一個生了急病的人,醫生判斷只有七天壽命了,他這個時候只有一個心態:「誰能救我?誰能給我靈丹妙藥?」如果你跟他說:「這個人能救你。」他馬上毫無條件來接受、來服從。
我們在這個世間,體會不到自己是一個無常輪轉的眾生,就會把佛法當作戲論。如果我們知道生死是一件真實的大事,時刻在我們面前,我們就會以殷重的心來追求佛法,聽到佛法就會全心地投入,而不是在那裡做學問、做研究、來判斷、來比較。所以,大家要有一個認識:佛法不是給我們做學問、裝點門面的,而是要來了生脫死的,因此要作「妙藥想」,它真是能讓我們了脫生死。
凈土宗,大家都知道來念佛。在我們的觀念當中也清楚:這一句名號是「阿伽陀葯,萬病總治」,但是有幾個人真正把這副葯老老實實地服下去呢?
說法者
作為說法者,要求能夠準確地傳達佛菩薩和祖師的教導,也就是說,要有清凈的傳承。如果不依據佛經祖釋,而是根據自己的私心的理解,或許對你一個人來說,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但是未必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依佛經祖釋,不帶個人的私心見解,這就能保證法的清凈,能夠保證法的清凈,就有利益眾生的力量。雖然說法者還是一位凡夫,但是是代佛弘揚、代佛宣化。
專依善導
凈土宗自古以來非常發達,同樣一部經典,往往有不同的大德給它作註解,這就說明,不同的人對同一部經的理解有所差異。比如說《阿彌陀經》就有很多的註解。我們到底是依據哪一位大德的註解呢?依據哪一位祖師呢?
我個人修學凈土宗,專依善導大師的教導,這幾天也會把善導大師的思想給大家作介紹,這是凈土宗正確的法脈傳承。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唐朝人,凈土宗的祖師。雖然同為祖師,但不是和其它祖師平行的祖師,而是超一流的祖師,頂尖級的祖師,是凈土宗開宗的祖師;後面的祖師都要依據善導大師的教導和方針,才能把彌陀的誓願、凈土宗的精要展現出來。一宗的祖師有開祖,有列祖,開祖就是開宗立教的祖師,列祖就是後來承接開祖的祖師,那貢獻和地位是大不一樣的。好像過去帝王坐天下,開朝的帝王和後來的帝王,貢獻和地位大不一樣;開朝的皇帝打下江山,創立制度,後面的是坐享其成,遵循制度。
善導大師有豐富的凈土著作,我們中國凈土宗所以能夠成為一宗,就是善導大師集其大成。善導大師所著《觀經疏》稱為「楷定古今」,「楷」就是楷正,「定」就是確定,「古」就是古代,「今」就是善導大師當時的時代,一直延續到今天。因為各宗各派的人都來解釋凈土的學說,他們都依據本宗的教理、行法來解釋凈土,未免不純凈。比如禪宗的大德就依禪宗的觀點把凈土解釋為「自性就是彌陀,何必要稱念名號呢?心凈即國土凈,何必要求生西方凈土呢?」天台也好,華嚴也好,都有各自的解釋,這樣不夠純凈。在唐朝那個時代,各宗祖師猶如群星一般閃爍,可是對凈土教法的理解有所偏差。善導大師看到這一點,就將凈土的教法回歸到《無量壽經》、回歸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寫下《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 ──把古往今來對凈土宗的誤解糾正過來。
學佛的目的
有很多人來到佛門當中,簡單地求平安、求健康、求長壽,其目的的本身值得考究。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一切是無常的。我們所想的呢,恰恰相反,想要佛菩薩保佑我健康再健康 ── 這個目標是不存在的。「求平安」,平安是大家都期盼的,什麼叫平安?「安」就是安全,就是沒有威脅,沒有恐怖。一般的三餐不缺,身體平安,就沒有威脅、沒有恐怖了嗎?還有更大的死亡的威脅與恐怖,這個不解決,何來平安?「求健康」,身體好了之後,學佛的目的是不是就達到了?這些都是世俗的心態,不是學佛的目的。健康、平安、發財、兒女孝順等等,這都是世間的觀念,這些永遠使得我們在六道當中輪轉,而不能構成我們的解脫。
佛明確地告訴我們:學佛不能把自己的心局限在世俗範圍,應該從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循環圈中提升出來,所謂的「了生脫死」,永遠不再在六道裡邊輪迴,而去成就無上的佛果,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對照我們的心,我們每天身、口、意三業造作是不是圍繞著這個目的?
有的人,把佛法作為裝點、作為一種附帶性的,用佛法來服務於自己的世俗生活,把佛法放在次要、附屬的位置,那不是根本的目的。
一個佛弟子,應該把生活中的一切調轉過來圍繞佛法,確定這樣的方向。每天吃飯、工作、交往、睡眠……種種行為,都應圍繞解脫這件事情。能夠達成解脫的,心心念念都要去追求;不能達成解脫的,就應該斷止。
在我們凈土宗,只要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能夠成佛,所以,凈土宗的目的也就是往生極樂。這一點,阿彌陀佛在四十八大願中,給我們明確指示出來:「十方眾生,欲生我國!」──「十方眾生啊,你要往生到我的極樂凈土!」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也是阿彌陀佛的誓願為我們選定的目標和方向。
願力的吸引
我們從來也沒有把我們的想法投射到西方十萬億國土之外,我們根本不知道那裡有一尊偉大的阿彌陀佛、有一塊清凈國土,也不知道往生這件事情,是彌陀呼喚我們說:「你到這裡來!娑婆世界是無窮輪轉的世界,那裡只有無量的苦惱和悲酸,到我的凈土來,才有幸福和安樂。」
「萬川歸大海」,江水、河水、井水,甚至污水溝的水都流到大海裡邊來,這是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阿彌陀佛所建立的凈土,是要召喚十方眾生到凈土去。彌陀用他誓願的力量來招引我們。
如果沒有地心的引力,水不可能流到大海;如果沒有彌陀願力的吸引,十方眾生怎麼可以到達凈土去呢?
我們能夠來到這念佛堂,來稱念彌陀名號,願意到凈土去,本身就是順應了彌陀的召喚。
二、正 講
1.聖凈二門
聖道門與凈土門
凈土宗之所以成為凈土宗,其原理在哪裡?怎樣修行才算是正確的?如果心中不大清楚,往往就會依據別宗別派的修行方法和教理來判斷凈土,那樣就混淆了,混淆之後就落入雜行雜修,內心恐懼不安,往生不確定。我想把聖道門和凈土門的區別著重地講一講。
首先,作為一個宗派,能夠成立,有這幾方面的因素:宗派的名稱、傳承、判教體系和獨特不共的行法。往往很多學凈土宗的人,這幾方面都不大清楚,問他學的什麼宗,「凈土宗。」「那凈土宗是依什麼傳承的?」他就啞了,「哎,不知道什麼傳承啊,總之行善、積德、念佛、迴向啦……」比較含糊。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很廣泛,我們中國祖師創立了大乘八宗,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創舉。不然的話,我們現在的人,面對浩若煙海的經典,怎麼研究呢?哪裡是我得救之道呢?我們就沒有目標了。通過祖師創立宗派,明確宗旨,就容易修學了。每一宗派對整個佛教要有一個說法,不然的話就會覺得有彼此矛盾的地方,通過祖師的說明,就知道:原來並不矛盾。這就產生了判教。
凈土判教見於道綽禪師的《安樂集》。
凈土宗把八萬四千法門判成兩大類別,所謂聖道法門和凈土法門。
所謂「聖道法門」,即是「超凡入聖」,是聖人根機才能通行的窄道;所謂「往生凈土門」,就是「厭穢欣凈」,是五濁凡夫都可以進入的大門。除了往生凈土門之外的,都叫做聖道門。
聖道門的特點是什麼?對修學的根機是有選擇性的,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要有聖人的品格,必須努力地修學。
道綽禪師的判教,繼承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和曇鸞大師的自力、他力判。把這幾位祖師的判教思想綜合在一起,大致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聖道門是自力、修行的法門;凈土門是他力、救度的法門。聖道門屬於難行道;凈土門屬於易行道。難行道很難修行,很難達到;易行道很容易完成,很容易達到。
龍樹菩薩判此難易二道,接著說明:仰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易行道,「信佛因緣,依佛願力,往生凈土」,這個叫做易行道。龍樹菩薩在這裡做了一個生動貼切的比喻:比如世間行道,有難有易,水上乘船則樂,陸地步行則苦。佛法有無量門,亦復如是。
靠自力修行,就是難行道;靠佛力救度,就是易行道。自力修行好像在陸地上行走,那要有好的體力,有足夠的時間,還要有良好的天氣,路上最好不要碰到強賊盜寇,還要身備資糧……種種的條件限制。易行道呢?「水上乘船則樂」,不要乘客的力量,而是靠船的力量,是安樂的法門、他力的法門。
龍樹菩薩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稱名念佛是易行道:你稱念我的名號,歸命我的救度,就決定不退轉,決定可以往生西方凈土,決定可以成佛。
依據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我們來看自己的修學,我們是難行道還是易行道呢?各位修的,講難行道也談不上,龍樹菩薩說:「自力修行,欲求佛道,重如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麼概念,我們很難想像,就舉泰山吧,舉得起來嗎?
龍樹菩薩解釋難行道有三個難點:
一、諸。種種法門都要修,三學、六度,八萬四千法門都要修。
二、久。生生世世艱苦地修學。我們下一世能不能投胎做人?不知道;做了人能不能遇到佛法的因緣?也不知道。很多人前世修來福報,今生富貴而造業,來生墮落地獄,所謂「第三世怨」。
三、墮。墮入三惡六道,不能出離。現在這個時代,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觀察眾生的共業,也就知道,下一生決定不如這一生。哪裡還能夠增進?只有墮落!
凈土法門就不一樣,它的三個特點是一、速、必。
一、一。唯一。專修念佛法門,專念彌陀名號,專仰彌陀本願,「阿彌陀佛本願如是」。不用種種法門都修學,專修這一法門,決定可以到西方去。
二、速。快速。今生決定成就,二十年、三十年,還嫌長了,三年、兩年,乃至「下至十聲」、「下至一聲」,這個人造罪造業,沒有聞過佛法,臨命終時才聞到了凈土法門,才知道念佛,張口念一句佛號,也往生凈土。快不快?一旦到達凈土,決定不退轉。
三、必。必定。必定往生,必定成佛。沒有退墮的危險。
依這個思想來衡量我們所修學的,看一看我們學的是不是易行道的法門、安樂的法門?
很多人修學凈土宗,學得很苦惱,內心很擔心害怕,可以說沒有把握這個法門的要點,沒有得到這個法門的傳承。
曇鸞祖師將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判發揮成自他二力。難行道之所以難,曇鸞祖師講了五種原因,第一,「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末法時代,外道的說法聽起來很像佛法。第二,「聲聞自利,障大慈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第五點,「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難行道的法門,只是靠自力,沒有他力的護念,不能成就。
後來,道綽禪師以聖道門、凈土門分判整個佛法。
聖道門是自力修行、此土得證的法門,其基礎是三學、六度,不修戒定慧、不熄滅貪瞋痴的煩惱,是不可能達到解脫的;凈土門雖然內心不清凈,雖然煩惱深重,但是,仰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誓願的力量,今生可以達成解脫。
體察自己的內心,聖道門我們修學不了,就選擇凈土門。
背後的力量
如果我們學習凈土宗的法門,還在那裡「靠我自己如何努力地修行」,這個方向要考慮了,跟凈土的宗旨就有差距了。六字名號稱為「大願船」,那你很明顯,沒有乘上大願船,乘上大願船決定不是像你這樣子的,內心十五個水桶吊水,七上八下,不知道到底能往生不能往生。坐大願船還不能到凈土去,那就怪了。內心感到苦惱、恐懼,沒有安慰,沒有安樂,就不是易行道的法門了。
凈土法門之所以超越,不是在我們凡夫這一邊,完全在阿彌陀佛那一邊。
我們經常聽蓮友說:「哎呀,某某老修行走得可好了,滿面紅光,身體柔軟,太好了!他一輩子精進地修行,所以達到今天這樣的效果。我也要像他那樣努力地修行,將來也能走得好。」
這種說法初聽很有道理,分析一下是沒有道理的。怎麼這樣說呢?因為他沒有看到往生人背後的力量。他只看到這個人往生了,局限在「這個人修行好」,所以往生了 ── 如果修行不好就不能往生。他不知道:這個人也是凡夫,他僅依念佛的力量就可以往生凈土,是佛力不可思議。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那就是在讚歎佛了。可是有很多人不是在讚歎佛,而是讚歎這個凡夫。念佛法門是讚歎佛,佛到哪裡去了呢?佛的威神光明就看不到了,只看到凡夫的修行光明了。這個觀點就不正確了。
應該這樣看:「某某人,他也是凡夫,他往生有份,我也有份了,阿彌陀佛救他,那也一定會救我了。」這樣就看到佛法的光明了,念佛就勇猛了,因為信心充足,信心百倍,信心滿滿。
如果我們內心不了解念佛法門的特質,就會得出自力的結論,修學也會只考慮凡夫這一邊,只考慮如何精進勇猛地修行。這樣雖然精神可嘉,但不了解彌陀的慈悲誓願,方向、方法錯誤了。
聖道衰微
道綽禪師在《安樂集》裡面,首先做了這樣一個問答:
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 十方三世有無量佛,講無量的法門,我們生生世世以來,不可能今生才遇到佛法,我們過去也聞到了佛法,也修行了,為什麼到今天還沒有解脫生死呢?
這個問題,應該在我們內心深處產生驚覺。想想看,過去無量劫的修行,難道沒有一生比今生修得好嗎?總有一次兩次吧,甚至十次八次,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家居士,過去世說不定做過出家人,善根比現在還好,過去都沒有解脫,今生還有希望嗎?
道綽禪師自問自答說:因為不遇兩種勝法,一種是聖道門,一種是往生凈土。「聖道一種,今時難證」,聖道的法門關閉了,只留下一條道路了。為什麼這樣說呢?聖道法門在這個時代不能證果了。為什麼?「一者去大聖遙遠」,「二者理深解微」。
怎麼叫「去大聖時遙」呢?我們現在離開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遙遠了。在那個時代,眾生的根機猛利,按照佛的教導修行,就能證果。我們現在離開釋迦牟尼佛是兩千五百多年了 ── 正法時代:佛滅度後五百年間,有教有行有證(早已過去);像法時代:佛滅度五百年後一千年間,有教有行無證(也早已過去,已經進入)末法時代:佛滅度一千五百年後一萬年間,有教無行無證(一千多年了)。就像西邊的太陽,剛落山的時候,西邊還很明亮,但時間長了,太陽的餘輝就收掉了,慢慢地就黑暗起來了。釋迦牟尼佛這位燦爛的太陽、眾生的救星已經涅槃了,眾生的根機逐漸黑暗了,與佛的教法不能相應了,修行聖道就越來越不得力,這一點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不要比一千年前道綽禪師的唐朝時代,就比幾十年前的人心,現在的人刁鑽了許多,煩惱重了許多。
第二個理由叫「理深解微」,聖道門講「佛性」、講「真如實相」、講「第一義空」……道理太玄妙,對我們來講都是些名詞概念,我們的理解很膚淺、很微薄,理解都理解不了,嘴上講得呱呱的,心裏面不知道是什麼,更不用說落實到實踐當中。
印光大師早就明確地說明,在此末法時代,開悟都沒有了,靠自我修行已經不能證悟了。因此,到了末法時代,只有靠凈土法門才可以解脫。
選入凈土門
道綽禪師得出結論說:「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
凈土門是一開之後永不關閉的法門。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邊,親口交待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將來到了滅法時代,所有聖道教典不復存在,「經道滅盡」,也沒有出家人了,也不知道戒定慧三學了,根本聽不到「發菩提心」這樣的說法了,連三世因果的道理都很難聽到,只有這一部《無量壽經》還存在。《無量壽經》所標示的是念佛的法門。那時候的眾生,三學的名字也聽不到,煩惱深重無比,壽命最多只能活十歲,他要看今天我們念佛堂的各位蓮友,那就像佛一樣了:善根深厚,還能在這裡聽法座,深信因果,念佛求生極樂,在家裡還有念佛堂,還有種種經書等等。那個時候沒有這個條件。佛為什麼特別留下這一部《無量壽經》而不留下別的經典呢?別的經典想留也留不下來,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堪了。別的經典都是介紹自力修行的法門,眾生修不了,怎麼留得下來呢?沒人研究了,自然就消失了。《無量壽經》是他力、念佛的法門,再煩惱深重,這句佛號,長了嘴就會念,願生凈土,就能往生。所以,這部經特別留下來,法滅時代眾生都可得度,何況現在?遠遠超過法滅時代了。
通過祖師的教判,我們得出結論: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凈土門。我們學佛的目的是要快速離生死,成就佛道。「這輩子不行、下輩子再來。」那不是一個有道心的人。聖道、凈土兩種殊勝的法門當中,聖道門暫時放到一邊,雖然我們也很想開發智慧、得到法益,但在此土、依我們的根機是不可能得到的。集中精力選入凈土門,一旦到達凈土,不證自證,自然得無生法忍,三明六通一切具足,一切經教全部通達。
有的人學問很大,但是還沒有選入凈土門,那是沒有看到自己是處在什麼樣的時代,也沒有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眾生。
在這個時代,選擇凈土門,是很有智慧、很有福報的。
2.正雜二行
正行與雜行
進入凈土門之後,大家都非常明朗:「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樣去往生呢?不是靠我們自己在這裡憑空想像:我怎麼怎麼樣,大概可以往生了。要依據經教。今天介紹善導大師的「正雜二行判」。
往生凈土,有兩種修行方法,一個叫正行,一個叫雜行。
正行的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萬不漏一,個個往生;雜行的人,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
這麼一聽,各位心裡都會想:我要選擇專修正行,而不應該修雜行。
什麼是正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三心釋〉里講到「就行立信」,講到行有正、雜兩種,其中正行有五種:
一、讀誦正行。為了往生極樂,一心專讀誦《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以及曇鸞、道綽、善導這些祖師的教釋,這叫讀誦正行。
為往生極樂而讀誦凈土三部經以及上述祖師所開展的念佛思想之外的經典,叫做讀誦雜行。比如說,有人想往生凈土,不是來了解這三部經,而去讀《地藏經》、《法華經》、《心經》等,這些都是雜行。
我可以想像得到,有的蓮友聽了之後,心裡有不舒服的感覺:「我修了這麼長時間,搞了一個雜行!」感覺不痛快。我們慢慢來分析。
所謂「正」,是純正、正直的意思,純正而不雜,正直而不拐彎。
為什麼讀這三部經稱為正行、而讀三部經以外稱為雜行呢?因為這三部經純粹講的是極樂世界莊嚴景象、往生極樂的方法,沒有講別的。佛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是對應不同的根機,開設不同的法門,這三部經專門講往生凈土。在別的經典裡邊,也有講到往生西方凈土的,那個叫做「旁依」,附帶提到極樂世界。比如說《楞嚴經》裡邊有〈念佛圓通章〉,《楞嚴經》的宗旨,不是專門講極樂凈土的,而是附帶地講到往生凈土,這也說明佛在宣講別的大乘經典時,導向凈土門,他是引導修學《楞嚴經》的人進入念佛的法門。那我們專門學凈土法門的人,就不需要走回頭路。所以,正依凈土三部經,純粹性的。
所謂正直不拐彎,不是說東修西修,修得很多。比如說我們從南京來到大連,我們首先要察看地圖,或者察看列車時刻表。出發之前,我們是去查從南京到大連的時刻表呢,還是去查從南京到北京的時刻表呢?那一定是查到大連的時刻表,時刻表是指示我們從南京到大連的方向。佛所講的每一部經典,都是一條成佛道路,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凈土三部經就好像列車時刻表一樣,如果我們不去查看到西方凈土的經典,我們去查閱別的經典,方向就不一樣了,把時刻表查錯了,你搞得再熟悉,也不能到啊!要到大連來,把到北京的時刻表背得滾瓜爛熟,那有什麼用呢?如果去了北京,必須再從北京轉車才能到大連,對不對?不轉車不行。所以,如果讀誦《金剛經》、《楞嚴經》、《心經》等等,要往生凈土,那一定要迴向,不迴向不可能到凈土來的。修五戒十善,也一定要迴向,因為這些不是直接到達凈土去的,是拐著彎、要迴向才可以到達的,那就不正直了,所以稱為雜行。這個道理大家一旦明了,就很容易把雜行放下。
我們要往生極樂,一定要專門讀誦凈土三部經,這三部經專門講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佛的誓願、眾生往生的方法。
二、觀察正行。為了往生極樂,一心專觀察、憶念極樂世界的莊嚴。
如果觀察藥師凈土、兜率內院的莊嚴,那就是雜行了。就好像我們想要來看大連的風景,當然是把大連的地圖冊、風光冊打開,哦,海邊、沙灘、景點,如何如何,心向神往。如果想到大連來,把上海的風光冊打開,那跟大連扯不上邊,就不能稱為正行了。
觀察正行也是從讀誦正行而來的,我們讀誦凈土三部經,了解極樂世界黃金為地,四色蓮花,微妙香潔,天雨妙花,七寶池、八功德水……我們通過讀誦,心裏面就會想像、欣慕極樂的莊嚴,這就叫做觀察正行。我們心中對比:娑婆世界多麼污染哪?塵沙飛揚,人心險惡,惡人、惡世界、惡煩惱……不像極樂凈土,到處都是清凈、光明、喜樂,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通過讀誦凈土正依經典,自然發起仰慕、欣求的心,這就是觀察正行。
三、禮拜正行。為往生極樂,一心專禮阿彌陀佛。
為往生極樂而禮拜別的佛、菩薩,就叫做禮拜雜行。這裡或許有人也有疑問:「佛弟子應該普禮十方佛,怎麼只禮阿彌陀佛一佛?別的佛暫且不提,釋迦佛是本師,那能不禮嗎?」當然應該禮。可是要懂得,為往生極樂,只有阿彌陀佛一佛為我們發的誓願,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一佛所發,「發願逾諸佛」,阿彌陀佛的誓願超過十方諸佛的誓願,唯有這尊佛能夠救我們到西方凈土。為表達我們的凈土信仰,所以專禮阿彌陀佛。如果要感念釋迦牟尼佛給我講了這麼好的凈土三經,給我介紹一向專念的法門,我至誠頂禮,這自然可以,不算雜行。如果說:「我光禮阿彌陀佛怕不夠,還要請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來幫幫忙。」那就叫雜行了,心不專一了。
能禮阿彌陀佛一佛,即是禮拜十方諸佛。因為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的法界藏身,是十方諸佛的本師、本佛,俗話說:「千經萬經,不離阿彌陀經。千佛萬佛,不離阿彌陀佛。」專禮阿彌陀佛,統統包括在內了。專禮、專誦阿彌陀佛,決定可以到凈土去,能到凈土去,十方諸佛隨你去朝拜,隨你去聽聞教法。
四、稱名正行。為了往生極樂,一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
為往生極樂,稱念阿彌陀佛以外的佛菩薩名號或者咒語,認為「光念阿彌陀佛一佛名號,怕功德不夠,不能往生,再加上《往生咒》、《大悲咒》、《十小咒》……」這都屬於雜行,因為不符合前面所講純正、正直── 這是最最重要的一點。首先,我們心態上雜了,對彌陀一佛的信仰不夠純正、不夠專一。心態上雜了,修行的方法就雜了,三心二意,阿彌陀佛也要靠,藥師佛也要靠,咒語也要靠。凡夫的想法覺得:這樣比較有把握,好像雙保險,統統仰靠不是更好嗎?這種想法情有可原,但是道理上不符合佛法,甚至也不符合生活常識。比如說乘船過海,有沒有人左腳搭一條船、右腳搭一條船?「如果左邊這條船不保險,右邊還有一條船。」我想不會有哪個人這樣坐船的。一定要怎麼樣呢?首先要考察這條船是不是到達目的地的,它穩固不穩固,能不能抵抗大風大浪,油量夠不夠,舵手的技術怎麼樣……如果是堅固大船,選定這條船,不改變,肯定到達目的地。如果是小木筏子,駕駛技術又不怎麼樣,我們就不敢坐了。並不是說我們一方面坐大船,一方面再搞一個小筏子,好有一個依靠保證 ── 大船都靠不住,小木筏就更靠不住。很多蓮友,一方面說「我靠阿彌陀佛的大誓願」,念六字名號,另外一方面再修一條自己的小船,所謂行善、積德、布施、誦經、持咒等等,「我再修一點,萬一名號靠不住,再靠我的修行。」這個想法實在是沒有道理的。名號如果靠不住,你那些有為、有漏、染污的雜行雜善,是不可能讓我們出離生死的。所以應該一條心,這一條願船坐穩當,一路到底,決定到達彼岸。
阿彌陀佛的誓願說:「十方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如果我不能使得你往生我的凈土,那我就誓不成佛。」這個誓願是特指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說念別的佛的名號到凈土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主人,他以願力召喚、接引我們到凈土去,願力的體現就是六字名號。專念六字名號就叫做稱名正行。
五、讚歎供養正行。為往生極樂,專門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一佛。
如果為往生極樂,除此之外,讚歎、供養別的佛菩薩,來作為幫助的話,叫做雜行。
善導大師的話很明確,一點也不含糊。大家可以比照自己來看。
念佛就是要把它獨立出來,是「不插助」的法門,念佛法門是獨立的法門,因此它才成為一宗,靠別的插助,就不是念佛的法門了。念佛不靠我們的智慧,也不靠我們的修行,也不靠我們的善根、身份、學問,單依名號而往生。如果有「插助」的心理,說明我們不了解名號,對彌陀一佛信仰不夠,不知道唯有彌陀一佛為我們發了誓願。
五種正行的反面是五種雜行,善導大師跟我們講:「自余諸行,雖名是善,悉名雜行。」除了五正行之外,所修行的,雖然都是善法,但是就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而談,那就叫做雜行了。這是根據宗門的目的、方向的不同而分正雜的。比如禪宗的人,打坐參禪求開悟,對他們來講就是正行,對我們凈土宗來講,那些就是雜行了。宗旨不一樣。凈土宗的宗旨是往生極樂。五正行和五雜行是就往生極樂這一目標而確立的。
正行有五得,雜行有五失。正行與彌陀親、與彌陀近,純而不雜,不用迴向。雜行與彌陀疏而不親,「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雜行要往生,一定要迴向,因為它本來不是往生極樂的因行,不是直達車。凈土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就好像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的一條隧道一樣,我們踏上六字名號所鋪設的這一條筆直的願力大道,自然的,不用迴向,也不用天天在佛前發願,不用多講,只要念佛,自然往生凈土,這是名號自然的功能和效果。就好像水的功能是解渴,這是客觀的現象,不依人的不同而改變。如果水不能解渴,那還有資格叫水嗎?如果稱念名號的人不能往生,這六字名號就不能出現在世間。
專稱六字名號必然往生,是名號的功能讓我們往生凈土去,這個叫做他力念佛。這是名號本身的力量,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就好像坐船過海,船的功能是過海的,一坐上船,無論什麼人,必然可以到達彼岸。
正行與雜行比較起來,我們要選擇正行,放下雜行。
舍不捨得放下呢?
怎麼樣修行能夠往生,我們應日夜去追求;修行往生不定的話,那當然要放下了。
正定業與助業
總結前面所講,成就佛道有兩種方法:聖道門、凈土門,我們選入凈土門;凈土門之內有兩種修行:正行與雜行,我們選擇正行。
正行之中,我們繼續來分析。有的蓮友抱怨說:「五正行也不容易啊,比如讀誦正行,我不識字,那就達不到了,那還能不能往生呢?」這五種正行是不是平等齊觀、都要做到呢?
善導大師對五種正行又作了一個簡潔的說明,分成兩類,分成正定業和助業。
第四種「稱名正行」稱為正定業。
正定業什麼意思?就是定下來了,只要一向專稱彌陀名號,定下來去往生,這個才有資格稱為正定業。沒有任何搖動性的,不可能沒有把握、漏掉了。其它四種稱為助業。
助業是什麼含義呢?助業是助成正定業,並不是說這五種平等齊觀,都要做才能往生,不是的,是有主從的,除了稱名之外,其它四種是輔助性的,是幫助我們進入正定業,幫助我們理解「一向專稱」的道理。 比如說讀誦正行,有人理解為「我念佛之外讀誦凈土三部經,把讀經的功德迴向求往生。」從外表形態來講,也算是正行,但從心態上來講,不了解凈土修學的原理。讀誦正行作為助業,是要達到什麼目的呢?通過讀誦凈土三部經,了解「一向專稱,必定往生」的道理,而來一向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沒有凈土三部經,哪一個知道「一向專稱」呢?並不是說念佛之外一定要讀凈土三部經。你如果不識字,但是知道念佛決定往生的話,這三部經也就含在你所念的這句名號當中了。
古德比喻說:經典就像藥方,名號就像藥丸,眾生就是病人,病人要服藥才能治好病。是藥方重要,還是藥丸重要呢?有的人老是拿著藥方去讀,但不吃藥,那麼這個人病不得好;還有的人擔心光吃藥不行,一定還要讀這藥方子,還要研究藥理,甚至有人弄不清藥理的話,這葯就吞不下去,那樣研究來研究去,病也不能好;還有一種人,一看藥方,當下信受了,就吃藥了,當然病馬上就好了。
對於我們念佛人來講,名號既然就是藥丸,我們能夠專門稱念這句名號,就沒有任何的欠缺了,往生就是決定的事情了,並不是說稱名之外還要讀經。讀經是為了念佛服務的,通過讀經來了解念佛的道理,一旦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來專修念佛。
觀察正行也是如此,通過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發起我們願往生的心,然後找到往生的方法,專念名號,這就達成了助業的效果。其它助業,也都是依此類推。
善導大師明確說明: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只有稱名念佛稱為正定業。為什麼看起來最簡單的稱名念佛稱為正定業呢?善導大師說「順彼佛願故」,順應了阿彌陀佛的本願。
3.順佛本願
念佛往生之本願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呢?
在四十八願當中,所說內容非常廣泛,大體來講有三方面,一類是「攝國土願」,說到極樂世界清凈莊嚴;第二是「攝法身願」,說到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無量壽以及度眾生的能力;第三是「攝眾生願」,攝取我們眾生到西方凈土去往生。
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來看整個四十八願,將第十八願稱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叫做「念佛往生之本願」。
本願的「本」有兩重含義,一個叫做因本,一個叫做根本。針對阿彌陀佛所成佛果,探求其因地、本來所發誓願,這叫做因本。從這個角度講,四十八願都是因地所發,統統稱為本願。四十八願雖然廣泛無邊,但有一個根本的宗旨,就是第十八大願。第十八願有什麼資格稱為根本之願呢?它是整個四十八願的歸向。其它誓願,比如「國無三惡道願」、「不更三惡道願」、「身皆金色願」等等,如果沒有念佛往生這條願,統統不能兌現。一旦能夠往生凈土,四十八條願的利益統統能夠圓滿具足。
同時,阿彌陀佛建立其它四十七願的目的,是給我們一個信息,發起我們願往生的心,引導我們進入第十八願,念佛往生。
比如說三峽移民,政府要建立新的村莊,要有房屋,要有土地,要有通訊,要有道路,這所有的一切是為了什麼目的呢?根本的目的是要新的居民來住。移民住進來,先前所建設的房屋、道路等等才有意義。如果沒人來住,這個新的村莊就沒有意義了。
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是要把我們從娑婆世界移民到極樂世界去的,由此而有「國無三惡道願」等等四十七條願,根本的指向和目標,就是第十八大願。所以善導大師將四十八願解釋為第十八願:
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用我們的眼光來看:「第一條『國無三惡道願』沒有這樣的內容啊。」可是善導大師獨具慧眼,告訴我們:第一條願的目的,也是讓我們去往生的。
第十八願有九句話,三十六個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八願所規定往生的因行,就是念佛;凈土宗專修念佛的來源,就在第十八願。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千差萬別,有的會讀經,有的不會讀經;有的出家,有的在家;有的精進勇猛能修行,有的毅力薄弱修行無力。要救度十方眾生的話,阿彌陀佛在誓願裡邊就要有所選擇了。如果選擇戒定慧三學為凈土往生的因行,那就打了大大的折扣了,十方眾生裡邊,能夠修學戒定慧三學的,少之又少,怎麼能夠普救十方眾生呢?那樣,阿彌陀佛的悲心就不圓滿了;如果以讀經為往生因行的話,那不識字的蓮友心裏面就悲慘了。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偉大的誓願超越十方諸佛,要把十方諸佛沒有能救拔出來的眾生統統要救起來。
十方諸佛也有很多凈土,到十方諸佛的凈土不容易。為什麼?因為十方諸佛的願力各各不一樣,一定要達到某種標準才能去。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非常容易去往生,因為阿彌陀佛在誓願裡邊,給我們選擇了一個非常容易往生的道路和方法。阿彌陀佛把往生的道路鋪好了,把往生的大船建好了,讓我們直接來乘坐,順著這條道路到凈土去。這個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首先具有專一性,除了念佛之外,第十八願沒講到其它任何的修行,善導大師根據這一點,建立了專修念佛。如果在念佛之外,還要加上其它的修行,那就不是第十八願的念佛了,就不順佛本願了。佛的本願說「靠我的名號來往生」。
「乃至十念」的含義,善導大師解釋為: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
多到一輩子的念佛,少到十句、一句的念佛,都屬於「乃至十念」,有時間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聽到專修念佛的法門,從今天開始,一直到死,不改變宗旨,這個叫做「乃至十念」,這就是一輩子的念佛,叫「上盡一形」;如果今天決定專修專念,明天抱病而亡,那叫「乃至一日」,那也決定往生;如果是臨終在床上,只有最後的一口氣,別人跟他講念佛法門,他只念了十句,那也往生;只念了一句,也往生。總而言之,善導大師說:
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
這就符合阿彌陀佛的「乃至十念」── 多到一輩子念佛,少到臨終幾句,統統往生。
如果有人說:「臨終十句就能往生,我現在不念,等到臨終再念。」那就錯誤地理解了。因為有「上盡一形」啊,你這樣就不是上盡一形了,臨終能不能念出來也不知道。
我們是現在就來念佛,而且內心不改變宗旨,一生不改變題目,就進入「正定業」,決定能夠往生。往生也不是死了之後才定下來的事情,如果專修念佛,現在就給你打了保票。這個保票也不是善導大師自己敢隨便打,而是阿彌陀佛的誓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我不能讓稱念名號的人往生凈土,我就不成佛。」這個保證是很有力量的,阿彌陀佛以祂的成佛來保證我們的往生。
現在問大家:阿彌陀佛有沒有成佛啊?
早就成佛了,成佛十劫了,都知道成佛十劫了。
那麼,阿彌陀佛成佛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代表什麼呢?祂是為誰成佛的?(「為眾生成佛的」)太好了,阿彌陀佛是為我們眾生往生而成佛的,祂把祂的成佛與我們的往生掛到一起,簽訂協議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可以看作是一張協議書,「設我得佛……」祂自己簽了字了,甲方就是阿彌陀佛,乙方就是十方眾生,甲方的責任是什麼呢?甲方的責任就是讓乙方到凈土來,乙方的義務是什麼呢?「乃至十念」,要念佛。甲方向乙方保證說:「你不往生,我不成佛!」阿彌陀佛現在已經成佛,叫做「南無阿彌陀佛」,協議書已經簽訂好了。如果我們十方眾生信靠不過,不仰靠這尊佛,不來專修念佛,阿彌陀佛簽了字,你不簽字,那不能兌現。
各位,十劫以來,阿彌陀佛把保證書放到我們面前,「十方眾生,我都簽過字了,你也來簽一個吧。」我們怎麼簽?就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啦。可是我們十劫以來,把阿彌陀佛的協議書擺在旁邊,認為「祂成祂的佛,我還要自己修行」,自己搞一套,慢慢努力,像老鴨子一樣歪來歪去 ── 那來不及的啦。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是我們往生的保證。阿彌陀佛的誓願不虛,是我們往生的保證,不是自己的修行是往生的保證,那樣就沒有保證了,你一天念三萬,他念五萬,到底哪一個是保證?哪裡有標準?以阿彌陀佛的名號,那就有標準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呢,也是沒有標準的標準,講「乃至十念」,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往生。「乃至十念」誰不會啊?
「乃至十念」的含義就是:乃至清凈心念佛,乃至沒有清凈心念佛,沒有規定說「清凈十念」,如果規定「清凈十念」,那染污心念佛不能往生。「乃至」啊,有清凈心念佛往生,沒有清凈心念佛也往生;如果說「出家十念」,那在家人念佛往生無份,乃至出家人念佛也往生,乃至在家人念佛也往生;也沒有說「臨終十念」,如果臨終十念的話,那我們平時念佛不算數,臨死念佛才算數,沒有這樣講,乃至臨終── 平時沒遇到佛法,直到臨終才遇到佛法,也往生,那麼平時一輩子念佛,就更能往生了;也沒有說要會誦經、打坐……如何如何才能往生,沒有的!你不識字,不會誦經,念佛也能往生。佛堂里念佛和大路上念佛,清凈心念佛和散亂心念佛,統統屬於「乃至十念」的範圍,「乃至」就是沒有限制的意思。這個才是十方眾生都能做得到的,如果定一個標準,比如說「清凈心十念」,好了,十方眾生裡邊就有做不到的,我們在座各位可能沒有一兩個能做得到。那阿彌陀佛怎麼能救度十方眾生呢?這個協議就給我們破壞了,阿彌陀佛說:「我沒有規定清凈心十念,而是說乃至十念哪。」如果細細體會阿彌陀佛「乃至十念」的範圍,那麼往生就沒有問題了。
這個叫「順彼佛願故」,如果我們一邊口稱佛的名號,一邊心裡想著說:「我如果會讀經就更好,我如果會打坐就更好,我如果會修行別的法門就更有把握。」── 不順彼佛本願,不仰靠阿彌陀佛的救度,不專一,也不是「乃至十念」,偏離了彌陀的本願,就得不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保證。
原譯本
我所引用的,是康僧鎧的版本,可能各位同修多數是夏蓮居的會集本,還是原譯本的有權威性,原譯本大家沒有爭議。在五種原譯本中,康僧鎧的譯本是最受歡迎的,曇鸞、道綽、善導等凈土宗的祖師解釋《無量壽經》,也都是用的康僧鎧的本子,這樣我們就有傳承。
會集本畢竟是會集,會集個人修學凈土宗的心得體會,可以參考,但不便於作為正規的經典讓每一個人都來修學。當然,讀誦會集本,一般的人也不怎麼去考究它,當作功德來讀誦,似乎也見不到其中的差別,如果詳細考究宗義,那差別就太大了。
佛所親口宣揚的經典,自然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大家在這裡要有一個認識。
彌陀的呼喚
能夠順佛的本願,稱佛的名號,就能夠得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保證,彌陀的呼喚,不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再虛無飄渺、看不見。說到阿彌陀佛,有人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也有人覺得可望而不可及,在哪裡呢?怎樣去抓住祂呢?祂是什麼樣的長相呢?祂是什麼樣的聲音呢?這些我們都覺得很陌生。祂畢竟是在佛的境界,而我們是在凡夫的境界,如果雙方之間沒有聯絡的話,我們怎樣到凈土去呢?
阿彌陀佛對我們呼喚的聲音,就是六字名號。一般的人念佛,認為「是我在祈求阿彌陀佛救度」,是我在呼喊祂:「南無阿彌陀佛,請你來救度我!請你一定讓我能夠往生。」我們總是從這個角度來體會、來認識── 是我在呼喚彌陀。可是,依據善導大師的教導,對於這一句尊貴的佛號,體會是彌陀的召喚。
在阿彌陀佛的誓願當中,明確地對我們說明「欲生我國」:「你要往生到我的極樂凈土!」如果是一個空頭的說法,怎麼去往生呢?在這裡,彌陀呼喚的聲音就有血有肉、生動起來,說:「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才來到我們心中。
這句名號從哪裡來?有人說是從錄音機里聽來的,有人說是師父教的,其實這都是看現象,沒有看本質,看到末流,沒有看到源頭。這句名號來自於阿彌陀佛深重的悲心!
就好像我們接收電視節目,電視機里有播音員的圖像、聲音,我們簡單地認為,這是從電視機里放出來的。但是根本來說,它是從電視台發送出來的。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接收到了阿彌陀佛呼喚的信息,它是有根源的。如果它的根源在我們心中、在我們這個世界,那就沒有源頭了,因為我們的心是無常生滅的,怎麼能夠找到解脫之道呢?這句名號,從我們這邊來講,是接收信息,它的源頭在遙遠的極樂界。
雖然遙遠,但是《觀經》里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從里程上講,十萬億佛土,可是以簡簡單單的六個字,把彌陀與眾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六字名號,是從彌陀的悲心當中散發出來的,在祂沒有成佛之前,作為法藏比丘的時候,就為十方眾生髮出了普遍的召喚:「我要令你往生我的凈土!我如何令你往生我的凈土?我要成就不可思議的名號功德,普令十方造罪無善之輩仰仗我的名號,往生凈土。如何仰仗我的名號?很簡單,單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簡單易行,就可以到達我的凈土。」
由於彌陀這樣至心的召喚,所以才有我們今天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僅在座各位在佛堂念佛,有著清凈願往生的心,所稱念的名號是這樣的尊貴,即使是大街上的一個面目骯髒的貧窮乞兒,他能夠念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我們任何人,回想到自己修學佛法的心路歷程,大家想一想,是我們主動來追求南無阿彌陀佛的嗎?沒有。我自己就沒有。我第一次因偶然的機會來到寺院,看到寺院青瓦黃牆上六個醒目的大字「南無阿彌陀佛」,和大家一樣,第一次看到這六個字的時候,發音都不夠準確,念「nan wu阿彌陀佛」,更不懂得到底代表了什麼含義。要知道,這個時候,是阿彌陀佛第一次和我們見面,我們雖然有眼無珠、不認識,但是彌陀的名號存在在這個地方,就是彌陀的本身存在在這個地方,祂已經看見我們,召喚我們說:「用我的名號和你見面,用我的名號招引你到我的凈土來。」但是我們仍然像一個瞎子一樣,我們不知道,錯過了好的機會,然後到寺院里點一根香,很傲慢地在那裡站一站,遊玩遊玩,又走掉了。或許過了幾個月,又有人說:「到寺院去吧!」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慈悲。
我們會覺得說:「是我的鄰居、親戚或者佛友叫我學佛的。」其實真正的動力不是他們,他們不過是藉助的外緣,根本的力量,來自於彌陀的誓願。在《無量壽經》里有一首偈子:
若我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 誓不成等覺。「當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名號要遍布宇宙,十方世界任何角落都能聽聞到我的名號,若有一個眾生不能聞到我的名號,那我誓不成佛。」所以我們今天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不是因為耳根發達,是彌陀主動地從遙遠的地方送到我們面前。
當然,佛的智慧無量無邊,有種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包括這個念佛機,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個塑料機有什麼了不起呀?」塑料機固然沒有什麼了不起,它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那就是了不起。「欲令法音宣流」,「法音」即六字名號的救度聲音。要普遍地宣揚、流布,「變化所作」而成為念佛機,讓我們聽聞到,或者成為一個六字名號的字條,貼在什麼地方,讓我們見到,或者是蓮友念出來,讓我們聽到,或者是在《濟公傳》里,濟公也念,《濟公傳》一放,功德無量無邊,小孩子都會念了,「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通過種種不可思議的因緣讓大家接觸名號、了解名號。
我們接觸名號是被動的,不可能主動接觸名號;彌陀救度我們是主動的,彌陀的主動不是今天才這樣,是在兆載永劫以前,身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為我們發願,主動發願,沒有和我們商量,法藏菩薩四十八願,我們有哪一位介入啦?在座各位都是坐享其成,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把我們十方眾生一網就撈進來了,阿彌陀佛一個人,要承擔十方眾生的解脫。
凡夫的測量
彌陀在永劫之前,主動為我等發願;光是發願,還不足以完成救度眾生的任務,還要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彌陀的誓願,會有我們今天念這句名號嗎?所以,這句名號,無論如何不可以用我們凡夫的心來測量、來考慮的,連十方諸佛都沒有測量、考慮的餘地。十方諸佛「皆悉咨嗟稱讚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嘖嘖稱讚,讚不絕口。《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我們經常聽到「佛佛平等」、「佛佛道同」,但是來到凈土法門,這句話就不準確了,凈土法門,佛與佛之間就不平等了。怎麼說呢?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啊,這是經典里明確告訴我們的。在阿彌陀佛面前,連十方諸佛都要退到第二的位次,何況我們凡夫呢?對這句名號,, 以不思議的心,完全地仰受,全心地稱念它,不要在前面加一個條件。念佛就是念佛,不可思議,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依佛的誓願,必然往生極樂凈土,這個非我等思議境界。
諸佛的示範
彌陀的誓願成就了極樂凈土和不可思議的名號,讓十方諸佛來宣揚讚歎,這即是第十七願「諸佛稱名願」。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甚至佛弟子,對釋迦牟尼佛都很陌生,至於別的佛,知道更少,但講到阿彌陀佛,沒有不知道的,這是什麼原因呢?這裡面難道沒有一個說頭嗎?為什麼大家都念阿彌陀佛?整個佛法似乎也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它是偶然的現象嗎?或者是── 按照現在所講的── 是廣告抄作嗎?都不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之所以這樣深入人心,就是因為祂的大誓願。他發了第十七願,讓十方諸佛都稱揚讚歎他的名號,目的當然不是自己撈名利。十方諸佛為我們作了表率,為我們以身示範,祂們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我們也跟在後面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第十七願就是十方諸佛的示範。「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諸佛教我們念,怎麼念?第十七願裡面,十方諸佛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我們就學會了。
乘上願船
由於名號本身的力量和作用,使得我們到凈土去。學凈土的人,這個地方一定要轉彎!老是想到自己怎樣怎樣用功才能往生,這一定錯啦,不知錯到哪裡去了!
渤海很寬闊,你老想「我怎樣游泳過海」,那能行嗎?肯定錯啦,再努力也不行啊!或者說,我游泳不行,那我就去扎幾根竹子,編成小筏,想過洶湧澎湃的大海,那可能嗎?只有乘托一條大船。如果知道自己沒有力量,那一定會找一條穩固的大船。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無量劫的生死流轉當中,所造下的無量無邊的罪業,可以說比太平洋還要寬無量無邊倍,所謂「生死苦海,廣大無邊」,我們怎麼過?靠自己那絲絲毫毫的、有為、有漏、有限的善根就能往生凈土嗎?就可以脫離生死輪迴嗎?這個簡直叫痴人說夢。靠我們自己修行的小善編一個小筏子,就能突破煩惱業障嗎?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知道,比如說,我們不願意瞋恨、發脾氣,我們願意保持清凈心、柔軟心、慈悲心,但是,如果環境一改變,心中種種的想法當下就破滅了,瞋恨心就起來了,煩惱的業浪就洶湧起來了,所謂的修行,當下全部就掃蕩掉了,十年的忍辱一次就葬送了。所以,以我們凡夫的身份,以所修雜毒之善,想跨越了無邊際的生死苦海,我勸大家還是要有自知之明。當然有人覺得他很勇猛,那就試試看了。
彌陀的誓願,給我們這些茫茫苦海中無力出離生死的眾生建造了穩固的六字名號的大願船,十方諸佛把它推介到我們面前,呼喚我們說:「上船吧,你上來,就可以乘坐彌陀的大願船,到達涅槃的彼岸。」只有一點,上船。至於說怎麼駕駛船、怎麼突破風浪、怎樣到達凈土,那不是你的事,那是船長的事。
如何上船呢?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善導大師解釋說「稱我名號,乘我願力」,我們能乘上佛的願船,當然是肯定往生。
怎樣能乘上願船呢?六字名號本身就是大願船,阿彌陀佛所建造的六字願船,是很方便登上去的,願意去往生,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乘上去了!
有人說:「念佛如果不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不念到清凈心,那怎麼乘上願船呢?」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曇鸞祖師講:「但以信佛因緣,乘佛願力,決定往生。」信仰彌陀的誓願,就是乘佛的願船。善導大師說,「稱我名號」就是「乘我願力」,定得往生!因為名號本身就是大願船了。如果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算乘上大願船,那麼名號就是一個梯子,就不是船了,你念佛當成爬梯子,爬上你那功夫成片的船,那就危險啦,你那功夫的船是不管用的,一旦煩惱來了,功夫馬上就蕩然無存了!對不對?六字名號的大願船就不一樣了,你煩惱來了,它還是六字名號,你業障來了,它還是六字名號,無礙光如來 ── 「稱念我的名號必然往生!」
極惡之人的往生
《觀經》下下品的眾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連自己的父母都殺,哪裡還有這樣的人呢?簡直是沒有人性,然後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把佛教破壞得亂七八糟,還敢謀害佛,像這樣的人,簡直是直落地獄之底的人。我們一般人心裡說:「這種人還到凈土去呀?他一去,豈不把凈土弄得天下大亂了?」這就是凡夫的心了。我們一方面覺得「我不是這樣的人」,一方面覺得「你這個傢伙!你不能往生」,凡夫的心就是這樣子,分別、不平等。
《觀經》就這樣的眾生,來展開彌陀的救度:這個五逆之人臨命終時,「地獄眾火一時現前」,一個眼睛看著陽間,一個眼睛看著陰間── 我們活著的時候可以講大話:「哪裡有什麼死後的世界?」等你快死不死的時候──大家如果有在醫院急救病房工作的,都知道,病人臨死的時候,多數是很恐怖、很驚慌。地獄的鬼卒拿著刀叉、鎖鏈就來了,地獄的猛火都燒起來了,旁邊人看不見,就他看得見,為什麼?是他的業,別業所感,因此有這個果報(就像有人殺了人,他晚上做夢都會夢見人家在追殺他,一聽警車響就會惶恐不安,這是別業所感。)這個人一輩子所有的壞事都做盡了,無惡不作,無作不惡,殺盜淫妄一樣不缺,每天所做的,沒有一件不是惡事,而且一輩子死不改悔,沒有聽到一句佛法,這樣的人還能夠到凈土去?我們早就把他開除了。他的境況怎麼樣呢?地獄眾火一時顯現,他過去的宿善成熟了,遇到一個善友,「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怎麼安慰他呢?如果他有修行的話,還能說:「某某人哪,你行善積德,佛很喜歡你,你一定能往生。」這樣講他心裡會很愉悅、有安慰感。這個人,他一生的經歷一件都不能提,一說出來,都是造罪造業的事情,怎麼安慰呢?應該這麼說:「某某人哪,你雖然造罪造業這麼厲害,地獄的火都顯現了,但是阿彌陀佛不舍的慈悲,任何眾生只要回心念佛,決定往生,萬不漏一。念佛一定可以到凈土去的!」這叫「為說妙法,種種安慰」,跟他講念佛。這個時候跟他講《金剛經》,他能悟得了嗎?火都燒起來了,沒法悟了。急救的辦法,像打強心針一樣,「教令念佛」,這個人怎麼樣呢?「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這個人的情景我們可以想像,臨死的時候四大分離,內心惶恐萬分,地獄景像現前── 我們坐在佛堂裡邊,佛號在那裡唱著,供香在那裡燃者,佛像在對面站著,也沒人打擾,我們甚至還心猿意馬,還念不下去── 這個時候痛苦萬狀、驚恐無比,他怎麼能念得了佛呢?「我都不能集中思想,集中不起來啊!」被種種煩惱所逼迫,他怎麼能集中思想憶念呢?──我這個時候想到了助念,助念的來源應該是《觀經》下下品,我們很多蓮友不善助念,「某某啊,你一輩子念佛,都是為了臨終十念哪,這個時候如果不能把握正念,那一輩子就白修了,這個時候你千萬要把握正念!」意思是:「你看你都念不出來了,不能把握正念了,那你肯定墮地獄了。」那「啪」就掉下去了。「善友告言」── 什麼叫善友、善知識?成就人家往生,用彌陀的慈悲來安慰他 ── 「善友告言:如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我知道你現在的苦惱,你可能錯解了念佛的含義,你可能以為要怎樣的憶念、怎樣的清凈心,當然這個時候你做不到啦!」這個「念」指心力的活動,他的心力已經非常微弱了。那怎麼辦?「應稱無量壽佛」,張口喊就行了。你有嘴巴就會念,你喊「哎喲喲」也是念,你喊「阿彌陀佛」也是念!這個人聽到說「光是口稱佛的名號,就可以得救」,彌陀的慈悲在他心中當下就展現出來了,彌陀的光明就來到他的心中,「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啊,這樣就能往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如是」就是毫無擬議,當下就是。以他目前的形勢,他不可能前思卻慮了,什麼罪呀福呀、有修無修、心凈不凈,這都是我們這些身體康健、悠忽不急的人的戲論,《大經》說:「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他統統沒有這一切,甚至信疑也沒有,無所謂信與不信,他只有一心求救 ──「誰能救我?!」聞說阿彌陀佛能救,就毫不遲慮的歸投過去,所以說「如是至心」。下面「令聲不絕」,即聞、即知、即行,更無半點延擱。聲聲相續,稱為「不絕」;求救的心一旦靠上,就完全靠定。「南無阿彌陀佛」是求救的呼喊,是歸命,也是救命,能救所救都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的「念」到底是怎樣的念?我們會在心中想很多,「我要念到怎樣的不起妄念、不起雜想,要如何的專註、如何的清凈……」統統錯!念佛的念就是口稱。我們凈土宗的念佛,從曇鸞大師開始,到善導大師就定型化了,就是口稱佛的名號,那誰不會呀?如果說在心裡邊要念到什麼什麼樣子的,那就不叫「易行道」了,那就不叫「萬修萬人去」了。就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所以,口稱佛號就來源於《觀經》下下品,這個人不可能說「我要如何的清凈心」,因為時間、形勢,他的根機、他的狀況根本不允許,但是,隨口「南無阿彌陀佛」念出來,「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每一聲、每一聲,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接著,「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他看見一個大的金蓮花,像一個大太陽一樣,光明燦爛,出現在他面前,他一念之間,隨著金蓮花到達極樂世界。
若論他的修行,他臨終以前沒有念過一句佛、進過一次寺院;若論造惡,他是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若論念佛的心情,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若論念佛的數量,不過是念了十聲。他都能往生,我們不能往生啊?
印光大師講:罪業再深,不至於五逆謗法;修行再少,早就超過十聲;心再不清凈,還不至於臨終惶恐。你比他好多啦!他都能往生,誰不能往生呢?
《觀經》下下品選出這麼一個特殊的事例,來證明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往生。
結果有的人不是這樣理解的,他怎麼理解呢?「這個人很有善根哪!臨終能碰到善知識跟他講法,所以他能往生。」不錯,他臨終碰到善知識,和那個臨終碰不到善知識的人比,那善根要大得多了,但是如果和各位相比,那善根就少太多了。因為我們不到臨終就碰見善知識了,就碰見念佛的教法了,不是比他更強嗎?他一輩子造惡造罪,根據佛法因果的關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他這一輩子是造五逆十惡的人,可以推想,如果他過去善根深厚,怎麼能造五逆十惡呢?善根果然深厚,他應該童貞出家,一聞千悟,做大祖師,普渡眾生。他不是,他造一輩子罪,跟各位相比,沒法比了!各位很虔誠地供養三寶、修行三福、念佛求往生極樂凈土,還沒到臨終就遇到佛法,善根比他強多了;若論修行,各位也比他強多了,哪裡能不往生呢?
我們再想一想:下下品的人能往生,是因為他修行得好嗎?不是。他哪裡有修行?經中說「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念佛他都不知道怎麼念,聽善知識講「你就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念佛了,我們都做得到啊。
但是有一點,可能我們有點欠缺。這個人,叫「無後心念佛」,他不是說「我現在念佛,達到清凈心以後再去往生」,如果有這個觀念,叫做「有後心」,什麼意思呢?還留一手,走一個後路,不是現在得到佛的救度,要達到清凈心之後再去往生。《觀經》下下品的人沒有這個觀念,他馬上就要死了,知道自己決定達不到所謂清凈心,念佛現在就要去。
我們念佛也應這樣,當下念佛,當下阿彌陀佛跟我們見面,是彌陀的誓願在起作用。我們稱念這句名號,和臨終的人所念名號是平等的,大家不要以為不平等。
懺悔
有人說:「我罪過大,要懺悔消業,不然不能往生。」大錯特錯啦!拜了一堂懺下來,滅了多少罪你知道嗎?不知道。第二天懺了又犯,犯了再懺,懺了再犯,有位蓮友告訴我說:「我都不知道多少次了,無數次!甚至在佛的面前痛哭流涕。」
善導大師說:「念念稱名常懺悔。」念佛本身就是懺悔,依據就是來自《觀經》這句經文:「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拜懺見好相得清凈,叫有相懺,還有理懺,理懺要悟得「真如佛性」,所謂「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罪業如虛空」,只有開了大悟的人才可以做到,我們都做不到;事懺要見好相,見到佛菩薩給你摸頂,見到種種光,懺了才清凈。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出家之後依經拜懺,想得到清凈戒體,但是懺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見效果,如此幾次都不清凈,他就舍掉了比丘戒,一輩子做沙彌。這樣的祖師大德都達不到效果,我們在那裡,嘴上喊:「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皆懺悔。」磕下一個頭,後面有人喊,馬上回頭看:「哎,老李等一下,我在懺悔。」然後再來念一遍 ──這樣沒有效果的。
我們想像《觀經》下下品的人,他怎樣來懺悔呢?他不過是怖死心切,「哎呀,千萬不能墮地獄,我要往生!」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依名號之力,自然消除他無量無邊的罪業,生死重罪完全消除。
平等普救的法門
凈土法門是真正的平等普救的法門。
有一位念佛人問一位祖師:「您是高僧大德,受全國敬重,又有智慧,又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清凈持戒,開悟佛法,那您念佛功德一定很大。我雖然跟您老人家學佛,但是殺豬宰羊、犯罪造業、拖兒帶女,煩惱重得不得了,又不能持戒,我雖然念佛,功德肯定很小。」
我想,很多人心中都有這個想法:出家人念佛尊貴,在家人念佛卑賤;或者有智慧的人念佛尊貴,愚痴的人念佛卑賤;或者說清凈心念佛尊貴,染污心念佛卑賤。我們心中會有這樣的想法。
可是,這位祖師、善知識,真是祖師、善知識,說:「你我念佛,功德平等。」
「那我就不敢相信了,我怎麼能跟您功德平等呢?」
祖師就跟他說了一個很好的比喻:比如說一塊黃金,用凌羅綢緞把它包起來,他是一塊黃金;現在用一塊最臟最髒的破布── 年紀大的人可能還回想得起來,所謂「老太太的裹腳布」,臟不可耐── 給它包起來,雖然凌羅綢緞的價值和裹腳布的價值不平等,但是它們所包黃金的價值平等不平等啊?平等吧!大家都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
祖師接著講:「我念佛,我的心再清凈,也不過像凌羅綢緞一樣,你的心再不清凈,就好像裹腳布一樣,我們的心固然有所差別,但是我們所念的六字名號,都是貴重的黃金啊!功德有何不等呢?」
各位好好想一想,有不平等嗎?
哎!這個地方很重要哦!這個地方過不了關,那就不平等了。
六字名號的功德是平等的,不以出家的身份,也不以在家的身份而改變,就像這塊黃金,不管用什麼布包著它,它都是一塊黃金。出家人念的也是六字名號,在家人念的也是六字名號,如果說不平等的話,那就是說六字名號不等於六字名號,對不對?「出家人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比我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大。」哪有這回事啊?所謂「普渡眾生」、「十方眾生平等得度之法」,平等的!
我們再來想一想:清凈心念佛,和染污心念佛── 清凈心和染污心固然有所差別,但是所念的名號沒有差別呀!平等不平等?仍然平等。
有人說:「我現在念佛心不清凈,等我把心清凈了再來念佛。」那就太糟糕了!太吃虧了!你現在心不清凈念佛,也是「無上功德」,沒有邊限,那我們就怎麼樣?比如說我們過去念佛,如果起了妄想、煩惱,我們就念不下去了,「哎呀,這怎麼辦?先把煩惱克服住再來念佛吧!」我們就去搞別的事了。現在一想呢,雖然心中有煩惱、妄念,但是念佛的功德是平等的,佛的慈悲是不改變的,有煩惱、有妄想,正好念佛,念得很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一來,煩惱障礙就不成為煩惱障礙了,就叫做「無礙光」了。
那麼,平時念佛和臨終念佛平等不平等呢?有人講:「臨終念佛功德大,它快要死了嗎,『南無阿彌陀佛』,救命啊!」那誰叫你現在不喊救命?你現在喊救命一樣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啊,要你現在歸命,你不歸命,那當然就很難說了。臨死的人為什麼很容易往生?它就不那麼講條件、代價,聞到就念,念了就去往生。我們聞到之後呢,在心裏面打一個問號、打一個盤旋、做個思維、做個計度,算盤再撥一撥,「這樣念行不行?那樣念行不行?」那就不是凈土宗的上根利智了,那就是做學問了。平時念佛和臨終念佛功德齊等、沒有差別!
稱名念佛不思議
總而言之,念佛功德平等,凡夫念佛和聖人念佛功德平等,平等到什麼程度呢?念佛人的功德,和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平等!還不是和觀世音菩薩功德平等。
大家一聽,眼珠子就瞪大了,「哇?這麼大的功德?」想都不敢想。就好像《法華經》的〈窮子喻〉一樣,「我本無心,無所希求;無量大寶,自然而至。」沒想到啊,怎麼突然發了大財了?
《無量壽經》里說:
彌勒當知: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彌勒是等覺的菩薩,他自己的智慧還開悟不到這個程度,釋迦牟尼佛跟他講:「你應當知道,不要懷疑,這個人他得到大的利益。」他的功德不是小小的功德,是「無上功德」,從哪裡來的?「聞其名號,乃至一念」,是一念的稱名。
所以天親菩薩才說:「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快速到什麼程度?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當下無上功德具足。
聽到這裡,有的人不敢相信了,所以是「難信法」;但是可以念,所以叫「易行道」,對不對?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之間具足無上功德,一念一無上功德,十念十無上功德,「無上」的含義是沒有邊,就像虛空一樣,沒有邊際,圓滿了!所有的功德都圓滿了,所以叫「滿足功德大寶海」,滿了!那你還覺得不夠?《無量壽經》你沒讀懂,名號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們念佛超勝、優越,完全在名號本身,不在我們這一邊。任何沒有智慧的人,任何沒有修行的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而被佛的誓願所牽引,必然往生極樂!這是沒有商量的,也是不用我們去懷疑、去思考的,所以,我們只有用一顆不思議的心,口口聲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好了。
如果用我們凡夫的心去思維、計量、分別,「這樣如何,那樣如何?」太對不起佛了,「南無阿彌陀佛,你修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我也知道,十方諸佛也講過了,釋迦牟尼佛也講過了,善導大師也說過了,但是我每天要念五萬句,念一輩子,不知道能不能往生。」表面上承認名號不可思議,實際上在貶低佛號,就好像說一位醫生:「某某大夫,你是一位大神醫,你研究了靈丹妙藥,非常得不可思議,但是我每天吃百千粒,吃了五年,我的病還沒治好。」這就是諷刺他了,不是讚歎他了,那叫什麼不可思議啊?果然是妙藥,果然服下去,必然讚歎說:「我的病這麼重,你的葯一粒下肚,病就好了。」這才有資格稱為不可思議。
六字名號,我們口稱一句──這裡不是要大家只念一句的意思,是說明名號本身含有無上功德,了解名號不可思議功德之後,自然內心裡邊就喜歡常稱彌陀號。
我還不夠格
由彌陀的大悲願心所設定的名號 ── 他是為我們十方眾生所設定的,在當初設定名號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十方眾生的種種根性、種種煩惱、種種無奈、種種罪業,統統知道!不知道就沒有資格叫阿彌陀佛了。他知道你是這樣的眾生而要救你!
「阿彌陀佛不知道我是這樣的,我把自己打扮成為一個如何如何的好人……」
阿彌陀佛說:「我早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了,知道你是這樣的人,才要救你。」
就像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孩子而給他關愛一樣,比如這個兒子生下來智力不全,經常在床上拉屎拉尿,正是這樣的孩子才格外的照顧。彌陀知道我們是怎樣的眾生,是可能造五逆謗法罪的、煩惱深重的眾生,為我們這樣的眾生髮的誓願,那我們是最有資格享受的。不要自己往後退,自己給自己劃一個界限、劃一個圈子,「我大概沒有份吧」,阿彌陀佛、十方諸佛把你拚命往前拉──你看阿彌陀佛的像,都是佛寶手下垂,要拉你呀!──你往後面縮,「我還不夠格,等我達到什麼程度了,我再讓你救。」阿彌陀佛無條件,你自己說有條件,這就跟彌陀背道而馳,那怎麼能夠往生呢?
曇鸞祖師講:
愚哉!後之學者,
聞他力可乘, 當生信心, 勿自局分也。說「愚痴啊,後來的佛弟子,聽到了阿彌陀佛的他力本願、稱念名號必然往生的道理,應該相信,不要給自己劃一個界限。」
有的蓮友說:「我還不夠格。」阿彌陀佛的誓願明明說「十方眾生」,你不是十方眾生嗎?既然是十方眾生之內,那怎麼能跑得掉呢?
彌陀的誓願是為我等而發。雖然普遍為十方眾生,他也有側重點,側重在我們苦惱的眾生。
大家之所以心中有種種疑惑,就是我們把阿彌陀佛看外了,把阿彌陀佛看得很遙遠,如果知道彌陀是救度我們的父母,那樣心自然就相應了。
我曾經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比如說現在發大水了,波濤洶湧,有弟兄三個掉到水裡去。旁邊的人很著急,就在那裡喊:「老大、老二、老三,快上來呀!」但是畢竟不是他們自己的兒子,他們自己也不會游泳,沒法救他們,只在岸上呼喊。在這三個人裡邊,老大身強力壯,也會游泳,所以大家眼睛都看著老大,因為他有希望啊;老二不會游泳,但是他運氣好,剛好抱了一塊木頭,岸上的人對他也沒放棄希望;老三就不一樣了,又不會游泳,連一根木頭也沒有,一口接一口地喝水,看著看著就要往下沉了。岸上的人就不看老三了,就看老大、老二了,因為老三肯定不行了,「救也救不活了,算了。」這個時候,他們的爸爸劃著船來了。大家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那個爸爸,在這洪水滔滔當中,你先救哪一個兒子?
有一個人他這樣講:「我先救老大,老大給我爭光啊!我平時教他,他學會了,這時候用上了,給我增了光。老小不好好學,叫你游泳,你不好好游,淹死算了!」有這樣的父母嗎?不可能有啊!人心是肉長的嗎,對不對?一定會先救老三。我想把這個比喻作一下說明:洪水代表我們的生死罪障,「苦海無邊」;風浪代表我們的種種煩惱,我們抵擋不過;老大代表能修行的人,有兩下,還可以跟煩惱搏鬥一陣,還能忍辱,還能降服它;老二代表雖然不會克服煩惱,但是能修福報的人,他修了福報,供養、布施等等,就好比有一塊木頭了,能暫時讓他不至於墮入三惡道,雖然木頭不是很堅固,但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不下沉;老三是不會修行、又沒有錢做功德、福報修得不夠、連一棵救命稻草都抓不到的人;岸上的人,代表聖道法門的修行者,他們選根機好的、能修行的,「揮動你的左臂,再揮動你的右臂,朝我這個方向……」就好像聖道門說:「你要克服煩惱,要修清凈心,要三學、六度……」老大能跟著學,暫時不會沉沒,老三卻被遺忘掉了;父親就是阿彌陀佛,他看這個情勢很緊張,不是在那裡說「這樣修、那樣修」,他直接來救你,跳到水裡把你抱起來,他第一個抱的,就是小兒子。
我們在座的各位裡邊,明確地告訴大家,如果你認為你是老大,那對不起,你可能往生有問題,因為你不想靠彌陀的救度;如果你知道你是老小,馬上就要沉下去了,那往生最有把握!
如來大悲於苦者,
心偏愍念常沒眾生, 是以勸歸凈土。這是善導大師的解釋。阿彌陀佛大悲於苦惱的眾生,這才叫慈悲呀!
我們上大街去,看到大富翁,坐著賓士牌轎車,我們會慈悲他、憐憫他嗎?當你看到乞丐,又臟、又可憐兮兮被人欺負,你的惻隱之心就動了,「給你點,去買個饅頭吃。」我們凡夫這點小小的慈悲還知道「大悲於苦者」,阿彌陀佛怎麼會調轉過來說「我眼睛只看那個修行好的」?不是的。對念佛不清凈的、煩惱重的、罪業深的特別憐憫。這個從人心的道理是如此,佛的慈悲更是如此,從經文來講也是如此。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無量壽經》彌陀本願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大家覺得「五逆謗法的不救」,恰恰相反,五逆謗法的要先救,如果不救的話,他從地獄裡爬出來,那告訴你,天下大亂了,他還要造罪造業。為什麼先救?「大悲於苦者」,把他接到凈土去了,就沒有五逆謗法的了。
就好像父親對兒子說:「你上學再遲到的話,午飯就不給你吃了!」這裡有幾點:第一點,這個孩子是調皮的孩子,如果他很聽話、很孝順,父母這麼說,他會很委屈:「我從來沒遲到過,我學習很認真,你怎麼這麼說我?」對不對?第二點,爸爸不希望他遲到,不希望他繼續調皮下去。第三點,萬一又遲到了,爸爸是不是就不給他飯吃了?不可能那麼忍心的。萬一他再調皮,還要撫養他,還要教育他,還要給他機會。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就是這個意思:「十方眾生我都要救,但是,你不要造五逆謗法罪喲!」第一點,說明我們是可能造五逆謗法罪的眾生,如果沒這個可能,講這個話就沒意思了。第二點,佛不希望我們造五逆謗法罪,這叫「唯除」。第三點,萬一造了,還要救。
這個不是我的發明。善導大師在《觀經疏》里明確告訴我們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遮止、抑止的方便,《無量壽經》里說「五逆謗法不救」,是就這個人還沒有造五逆謗法罪而言。《觀經》里,五逆的人念佛十聲往生,是說這個人已經造了五逆罪了,不可舍令流轉,還發大悲心,攝取往生。但是「謗法之罪未為」,還沒造謗法罪,所以跟他說:「哎!不能造謗法罪!」又給他設一個關口,萬一再造了謗法罪,還要發大悲,還要攝取呀!佛的慈悲層層無盡,一層一層地遮止,一層一層地攝取。
我們應從這個地方細細地體會佛的慈悲,我們不能因為彌陀無條件的慈悲而放縱為惡,同時也不可以因為說「我應該這樣做、那樣做」而懷疑佛的慈悲,這兩點大家應善加體會。
就像作為子女的,不可能因為父母的慈悲而隨便幹壞事,同時,也不能因為自己犯了錯誤而懷疑:「哎呀,爸爸媽媽可能不要我了,就不是我的父母了。」如果有這樣的心,那父母就更傷心了。孩子對父母雖然稍有違背,但是父子的感情不改變,父子依然是父子。我們凡夫跟佛之間,雖然有小小的違背,比如說有一些事情做得不周到,確實做不到那麼好,但是我們對佛這顆完全仰投的心、完全信任的心、完全依靠的心、了解彌陀慈悲的心不改變,那依然是父子關係,這就叫做父子相親哪!
千句萬句,不離開一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展開來是無量的慈悲,收縮起來就是一句名號。
信願行
有些蓮友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凈土宗的「信願行」的問題,我想這是不成為問題的問題,在這裡講一講,讓大家明了。
凈土宗「信願行」三資糧,這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可是對三資糧的理解,確實有差異存在。
首先講「信」,一般的理解是這樣子的: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這叫「信」;第二是「願」:光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不願往生沒有用,所以發願,願往生;第三是「行」:光發願往生,你不修行,你不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叫「行」。似乎有次第感,信、願、行。
&nb, sp; 真正說起來,信、願、行三個,後面包括前面。怎麼講呢?如果這個人,他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但他不願往生,可見他相信也是假的。如果真的相信有極樂世界,哪個不願意往生啊?反過來想,如果這個人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他會不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嗎?如果不相信,怎麼可能願意去往生呢?所以,願裡邊包含信;那麼行呢?他都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那已經包含了信和願,為什麼呢?他都已經在念佛、想去往生了,你說他沒有願望嗎?所以善導大師沒有分開講「信、願、行」,他是說: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念佛,自然就有信願行了。
我還是喜歡用乘船的比喻。我們設想,假如這個地方很危險,別人開著大船來救我們,我們「相信」大船能把我們救到安全的彼岸,我們「願意」被大船所救,我們坐上大船,叫做「行」。但是,如果已經坐上大船之後,哪裡還另外再談「信願行」呢?就不用再談了,信願行都在乘上大願船當中了。所以,信願行都在六字名號之內,也都在「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之內。
對於哪種人要強調信、願、行呢?對念佛求開悟的,不是想求往生凈土的,對這樣的人要強調說:「你要信願具足哦!要願往生極樂凈土!光求開悟是不行的。」或者對那些念佛求人天福報的,或者對那些念佛為伏住煩惱、得到清凈心的,對他們糾正說「要願生極樂凈土,要相信彌陀的救度!」,要這樣勸導他。如果各位已經相信彌陀救度,已經願意往生凈土,那就直接念佛好了,還再繞彎子幹什麼呢?信、願、行都完全包括在六字名號裡邊。
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講,口口聲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從彌陀那邊來講,六字名號本身具足信、願、行。
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很多人念這六個字,不知道這六個字的含義,往往自己心中另作打算、另作計較,這叫「不如實修行相應」。
善導大師怎麼解釋六字名號呢?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南無」的含義就是「歸命」,就是「歸順我的救度,歸順我的命令,我要你念佛往生,你要順從!」
從眾生那邊來講,「歸命」就是歸投彌陀的救度,這就是信靠啦,「歸命」是「信」;「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歸命」的目的是什麼呢?目的是為了往生極樂凈土,叫「發願迴向」,「發願」是願往生,「迴向」不是把我們的功德迴向── 我們沒有什麼功德,就是從娑婆世界這個方向迴轉過來,「我不要再在娑婆世界輪轉了,我要到凈土去了。」迴轉到凈土。因此,歸命的眾生,信、願自然就有了;「阿彌陀佛即是其行」,我們擔心「我歸命阿彌陀佛,但我沒有修行啊」,善導大師就講得很清楚啦,「阿彌陀佛就是你的修行」,這句話大家好理解嗎?六字名號本身,就是歸命眾生的「行」。
還是通過比喻來說明,比喻說有條船來救我們,那我們知道自己很危險,一定會歸命,「啊!上船哪!」這一個心發起了,叫「歸命」,歸命的當下就要迴向:「我要上這條船!」乘上船之後,船就是你的行。你自己游泳過不了海,但是船能讓你過海,你沒有行,船代替你行。俗話說「以車代步」,坐車代替步行,那坐船「以船代行」,龍樹菩薩把凈土的法門比喻為乘船的法門,曇鸞祖師解釋說是「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什麼叫「不行而行」?我們自己沒有修行,但有大修行。聖道門我們沒法體會了,凈土門就這個意思。就好像坐船一樣,自己沒有行啊,沒有走路啊,但是「不行而行」,船在走,就是乘客在走。那麼,六字名號的大願船呢,「阿彌陀佛即是其行」,我們仰憑六字名號,稱念六字名號,六字名號的功能自然牽引我們到凈土去。
《無量壽經》說:
其國不逆違,
自然之所牽, 升道無窮極, 易往而無人。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沒有任何障礙、任何違背,很自然的,不用造作、勉強的,就好像船的力量牽引我們過海一樣。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說明六字名號本身的功能、功德,就是我們的修行。所以,念佛的人,沒有修行,也有修行,沒有信願,也有信願,信願行都在六字名號裡邊,離開六字名號,沒有信願行,一向專念六字名號,自然具足信願行。
你說在六字名號之外還有什麼信願行?你信什麼?信就是信六字名號是佛的誓願,要救我們,如果這點不信,那就不叫信了;願就是願讓六字名號來救我們;行就是專稱六字名號,得到佛的救度,這個就叫信願行。雖然講是三個字,落實起來就是一句話,「一向專稱彌陀名號」。善導大師這句「一向專稱彌陀名號」非常有概括性,不是在心中做種種的盤算,「我在念佛了,我的信願行怎麼樣了……」哪裡那麼啰嗦?像坐船的人已經坐在船上了,你說他相不相信船能讓他過海?你說他願不願意過海?統統在裡邊了嘛!
這個信願行,從它的本身來講,是佛所成就的,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在我們剛才學到《觀經》下下品的時候,說五逆重罪的眾生往生凈土,在善導大師那個時代,就有人對這一點持不同的看法,叫做「別時意趣」:臨終的惡人,他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心是有的,但是他沒有修行啊,光念了幾句佛,哪裡有修行呢?「唯願無行」怎麼能往生呢?但經中說能往生,到底怎麼解釋呢?他們就根據自己的想像做了一番解釋:經典里講他往生了,是指他將來,來生、來來生以後能往生,是鼓勵他的,並沒有真正往生。「別時意趣」的觀點一出,當時念佛的人就生退心了,「念佛今生還不能往生,那還不保險……」善導大師之所以要寫《觀經四帖疏》,也是要破斥這種錯誤的認識。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做了最著名的「六字釋」,把六字解釋為三義,說「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這句話真是無量的慈悲,這把佛的慈悲點到極點了。這個人固然沒有修行,阿彌陀佛有沒有修行?你們說?阿彌陀佛當然有修行了!阿彌陀佛的修行就是歸命眾生的修行。這就是佛的修行了,不是一般的修行了。就像我們坐船一樣,船的運動速度,就是我們的運動速度,如果我們坐飛機,那飛機的飛行就是我們的飛行,有人說「你今天怎麼來的?」「我今天飛來的。」「哎呀,你怎麼會飛呀?」「坐飛機飛來的。」簡稱叫「飛來的」,在英文當中都是一個詞,坐飛機飛來,也是我飛來的。這就是藉助外力。
藉助於他力
在生活當中,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善於藉助外力,很難成就。各位到這個念佛堂裡邊來,如果沒有傳明法師這樣的發心的話,那各位能夠有這樣清凈念佛堂來念佛嗎?尤其我們從外地過來,念佛堂成就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呢,我們不過是藉助他力;要講這個麥克風,也是藉助於他力呀!後面的人也能聽到;我們打電話,也是藉助於通訊設備,號碼一撥,就到美國了,那麼遠,就可以輕鬆地講話,這是你自己的嗓門大嗎?你嗓門再大,也喊不到美國呀!
世間點點滴滴的小事,大家都很聰明,想辦法、找關係、走後門,大家為什麼找關係、走後門?如果你自己有這個力量,你就不找關係了,也不走後門了,對不對?找關係、走後門就是想靠人家的力量,就藉助他力。
那麼,為什麼往生這件事情不藉助於佛力呢?所以,印光大師很感慨地說:「世間的人哪,小小的事都要仗他力才能成就,唯獨往生凈土成佛這件事,他連佛力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人叫做喪心病狂,以至於此。」這幾個字講起來很沉重,但是也體現了印光老人的慈悲,「喪心病狂」,「你的心志已經喪失了。顛倒了,在自己絕對達不到的情況下,反而不靠佛力,那怎麼可以到凈土去呀?」或者雖然靠佛力,但是不全心全意地靠佛力,那怎麼有資格叫真佛弟子啊?「隨順佛願、隨順佛教、隨順佛語,是名真佛弟子。」半信半疑,那當然不是真佛弟子啦。世間的事情都是靠信順才能成就,何況念佛?凈土法門尤其要講信順,那麼信順在哪裡體現出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大師的教化
善導大師在做了這樣的解釋之後,凈土宗在當時的長安迅速普及開來,念佛人像雨後春筍一樣,男人、女人、老人、少人、殺牛宰羊的屠夫……統統來念佛了,形成了「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局面,個個來念佛,沒有人不來念佛的,甚至當時的長安城,賣肉的攤子都要下崗了,沒有消費者了,大家都念佛吃素了,買賣做不成了。這個是有公案的。
當時,有一個屠夫,發現沒人來買他的肉了,很氣憤,打聽別人:「怎麼最近沒人吃肉了?」
「大家都念佛求生凈土去了。」
「啊?念佛這麼好?連肉都不吃了?」他既懷疑,又瞋恨,「聽說有個和尚叫善導,在光明寺講法,他說念佛都可以到凈土去,讓我失去了主顧,我要去理論理論!」他找到善導大師。
當他看到善導大師,就不由他了,被善導大師慈悲的巍巍德相所感染,囂張的氣焰降了一大半,心裡邊清涼了很多,就問:「念佛有什麼好處?居然連肉都不吃了?」
善導大師給他解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如何的黃金為地、天雨妙花,如何的蓮花化生、不受胞胎之苦,如何的無量光無量壽、不受生老病死之苦,如何的「微風動花葉,交錯光亂轉」,如何的自然開悟、三明六通一切具足,又如何的分身無數、遍十方界、救度過去未來一切親屬……屠夫聽了很高興,「那我也想去往生!」
「可以呀!」
「怎麼往生?」
「念佛就可以!」
「念佛真能往生嗎?」
善導大師說:「真能往生!」── 善導大師念佛呢,口念一句佛號,就出來一道光明,真實不虛。
這個屠夫就很高興,「那好,那我念佛。」他就出了門,「奔柳樹表,往西而拜,墮地而死」,往生凈土。
這是什麼意思呢?他想:「念佛這麼好?我也不要做屠夫了,殺了那麼多豬,將來下地獄,多麼苦惱!」他聽了善導大師的教導,從寺院走出來,合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爬到一棵柳樹上面,向西方合掌,自己跳下來,就往生了。當然是身體柔軟等等瑞相不可思議了。這件事驚動了當時的長安城,連皇帝都知道了。所以,善導大師的教化特別有力量。
還有一個公案,也很有意思。這是個日本的武士(我讀書讀到的)他很兇狠。有一天,有兩個和尚在講法,很多人去聽。這位武士感到很奇怪,「這麼多人去聽,到底有什麼好東西?」他也來聽聽看。兩個和尚講了很多凈土宗的教理,武士聽不懂,就很氣憤,刀就拔出來了,「你們能不能講簡單一點,講得讓我也聽得懂好不好?」和尚就很害怕,不講不行,「簡單地講,念佛就能往生凈土。」武士當時正在苦惱當中,感到一生殺了很多人,罪業很深重,「果然有這回事嗎?如果有的話,那我也要到凈土去。現在你們給我剃頭,我要到凈土去了。」他還要當和尚去往生。和尚沒辦法,只好順從。武士剃了頭以後,就合掌念佛,向西邊而去──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了──日本是個島國,他走了七天七夜,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一直走到西海岸,在一個傍晚時分,西方展現一片絢麗的色彩,落日的光輝把他的心完全引向了極樂國土,這個時候,他就看見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站著往生凈土,隨順佛的誓願。
這樣的人,都是不可思議的,真是一個大惡的人轉為一個大善的人,當然我們可能沒有這樣的勇氣,也沒有這樣的經歷。佛的誓願也不是說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去往生。依我們現下的身份 ── 他們也是十方眾生當中的一員,我們也是十方眾生當中的一員,他往生,我們也往生。所以,這個是平等往生的教法。
經典祖釋
我們聽到佛這樣的慈悲,希望大家在心中善加領會,不要依我們凡夫有礙的淺見來懷疑。凡夫眾生無始劫來墮在無明大黑暗當中,可以說,我們所有的想法都是顛倒的,如果你說「這個講法跟我心裡邊想的一模一樣,所以你是正法。」肯定錯了,你沒有鑒別的眼睛,以你的想法來判斷,肯定錯了;「啊,我聽他講得太離譜了,我看他在這邊講法不太正確。」那可能也不完全對。那要看這個人,他所說的是不是依據經典,是不是依據祖釋。
我們從早到晚,都依據於凈土三部經而講述彌陀的慈悲。《無量壽經》生動地告訴我們說:「這一本《無量壽經》是法滅萬年的眾生都可以得救之道。」為這樣的眾生所講的法門;《觀經》裡邊說,這部經是為了「五逆謗法」、煩惱具足的凡夫、「未來世一切被煩惱賊所害的眾生」所講;《阿彌陀經》也跟我們說了,這部經是「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凈土三部經都明確地告訴我們:是為了濁惡、煩惱賊害、五逆、法滅眾生所講的法,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得救呢?當然我們是剛好得救了!正是我們這樣的機呀!
芬陀利花
所以,各位,不要因為自己根機卑賤而拒絕彌陀的救度。恰恰相反,因為自己的無智慧、無修行、無清凈心而感到慶幸和歡喜。為什麼反而生出慶幸和歡喜心呢?因為我們是彌陀的掌上明珠!我們是彌陀的獨生寶貝呀!我們是彌陀第一個要關心的對象啊!我們是那個小兒子啊!
所以,在《觀經》裡邊講: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自知罪業深重、一向念佛,這樣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芬陀利花是大白蓮花,微妙香潔,在《涅槃經》裡邊,稱讚釋迦牟尼佛是「大芬陀利」,現在釋迦牟尼佛把他的榮譽稱號賜予我們凡夫眾生,說:「念佛的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花,是人中的妙好之人。」我們有什麼資格?依我們的修行,敢說是芬陀利花嗎?不是!是因為我們稱念了這句無上功德、不可思議的六字名號,而被十方諸佛所護念,我們擁有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無上功德,釋迦牟尼佛就說「是我善親友」、「人中芬陀利花」,善導大師解釋說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殊勝人、人中稀有人」。
以我們本身,是貪瞋痴具足的凡夫,可是佛發的慈悲,改變了我們的身份,使得我們成為了念佛之人、成為了必然往生成佛的人,所以才叫做「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的比喻還不足以形容,釋迦牟尼佛直接說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跟你是兄弟。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長子,我們跟他是「勝友」,平等的朋友關係── 我們念佛,跟觀世音、大勢至菩薩資格平等!
哭盼遊子
我們也是彌陀的獨子,阿彌陀佛沒有兩眼相看,甚至更加地慈愛我們,觀音、勢至已經一切具足了,反而我們是苦惱重重。
就好像有位大富長者,長子在家裡面又有能力、又有財富、又會工作、又會管理,什麼都會;長者還有一個小兒子,從小就出去流浪,後來聽說在外面打工,賺不到錢,又被人家欺負,變成了乞丐。那你說這位大富長者心心念念挂念的是哪一個呢?他挂念的是他的小兒子。他一定要去找,要讓小兒子回家──大兒子已經在家了嗎!
阿彌陀佛在極樂凈土,心心念念挂念的是我們這些在娑婆流浪的遊子,挂念我們這樣罪苦的眾生,十劫以來,對我們發出了不斷的呼喚:「十方眾生,南無阿彌陀佛,歸還我們的凈土,稱念我的名號,這是你唯一的得救之道!」佛的悲心告訴我們這一點。
所以,我們不能讓阿彌陀佛再等待了!我想我們到凈土去一點名,某年某月某日,在大連市金州區念佛堂,兩百位參加法座,只來了一百九十九位,還有一個沒來!那就很可惜了,那一位但願不是你。
有兩句詩是這樣說的:
若一眾生未得度,
我佛終宵有淚痕。如果有一個眾生沒有到凈土來,我大悲的阿彌陀佛白天、晚上臉上都掛著淚珠,他在哭盼他的遊子。我們現在好幾百位在這裡,如果不去的話,那讓彌陀太傷心了。
彌陀是這樣的慈悲,如果我們還在那裡作戲論,在心裡打一個問號:「會這樣嗎?」我說你這個人哪,真是狼心狗肺,真是沒有良心。佛的慈悲都感動不了你,那真是沒辦法了。
我們的心往往也是這樣子的,往往聽到造罪造業、邪知邪見的話,覺得很順耳。
我們反覆懇切地說明了往生凈土有正行、有雜行,正行專念彌陀名號,百即百生。對這一點,或許有人有誤解:「彌陀佛怎麼這麼獨斷!」這不是阿彌陀佛武斷,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比如說這個房子著了火,很危險,所有的門都被烈火封起來了,只有一扇門能過,有人在門口召喚說:「從此門而過,只有這扇門可以過!」這個不是叫獨斷哪,這個叫慈悲啊!因為別的門都此路不通。
多念少念的誤解
念佛法門,仰仗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之本願」,容易讓人誤解的有兩點:一個就是關於精進和不精進,即念佛的多少,一個就是關於善惡。這兩點在分寸上比較難以把捏。我在這裡略微說明一下,以免大家誤解,當然這些需要多多聽聞,來正確地把握宗義。
我們這個法門,對眾生根機的判斷,是站在五濁惡世、法滅眾生、五逆罪重的眾生的角度,以這樣的眾生為首要救度的對象,以展開阿彌陀佛至極無礙的慈悲。連五逆的眾生都能救得起來,那當然所有的眾生都能救得起來了。
像《觀經》的下輩三品當中,下品上生是造作十惡重罪的眾生,臨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而往生凈土;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一生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他臨命終時,聞到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單是聞名,還沒有來得及稱念,就往生了;下品下生罪更重,是五逆的眾生,臨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而往生凈土。從這三個例子說明,彌陀的救度在名號的本身,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已經具足了,一聲、十聲能夠往生。
那是不是說「一聲、十聲就能往生,那我就不念佛了,我已經念了十聲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是斷滅見、邪見,因為《觀經》下品之人,他是臨終之機,不能再作多聲的稱念,所以一聲、十聲而得救。作為平生之機,即作為平常的念佛人,則應一生多念。
這裡的多念,也不像以前那種觀念說:「如果我不多念,就不能往生。」那種觀念和經文是矛盾的。在《無量壽經》里,釋迦牟尼佛說「乃至十念」,又說「乃至一念」,在《觀經》里說十聲、一聲就往生,如果我們認定說「若不多念、不精進地修行,就不能往生」,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反過來說:「哦,不用多念也可以往生,我就懈怠,等到臨終念一句、十句。」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是危險的。
我們應該相信:彌陀的誓願、不可思議的名號,一聲之處,可得往生,而應該一生多念。
一聲可以得救,這是佛在經典里明確說明的,有經文的依據,也有這樣現實的例子。
念佛人應該一生多念。這就是念佛人的心態,不然就是戲論了。「沒關係了,現在享受人生,到臨終再臨時抱佛腳……」,社會上的人或許會抱這樣的觀念。我們講這些,是讓大家現在就感受到佛的慈悲,現在就來接受彌陀的救度,而進入「一向專稱」、「一向專念」,不是要大家在那裡悠悠晃晃,三等四邀,等到某一個時刻,那就錯誤領會了。
所以,應知一聲可以得救而應該盡一生多念。
那麼,多念以什麼為標準呢?這是很難說的,「多少」只是個大致的說法,如果說五萬為多,還有比五萬更多的;如果說一萬為少,還有比一萬更少的。所以,祖師沒有說以數量定多少而能往生的,從古以來沒有這樣的說法。彌陀的誓願說「乃至十念」,善導大師解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多到一輩子的念佛,少到臨終一聲、十聲的念佛,統統往生。
對我們每個人自己來講,就根據自己的時間忙閑、精力大小、道心強弱等等狀況而確定。比如說,你原來念佛每天三萬聲,聞信阿彌陀佛本願了,一聲、十聲就可以往生,每天改念三十聲── 我想這是不大可能的。你還是念佛,但是,在念佛的心態上面要做一個轉換,並不是要把大家念佛的數量減少,要你去懈怠,這個大家要正確地領會。只是我們念佛的心態,從原來那種恐慌、不安的心態,轉變為任憑、安心的心態,有了這樣的心,自然會相續念佛,一生專念,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專念名號。我們不能跟人家比較說:「我念三萬,你念一萬,那你不行。」那念五萬的說:「我念五萬,你念三萬,那你不行。」如果這麼比較,沒有一個人能往生。應該知道:臨終一聲皆得往生,何況一生之間多稱名號!那就更能往生了。
總而言之,應信一聲之處可以往生,而應該一輩子多念。
兩種觀點是錯誤的:第一種觀點說:「如果我不一輩子地精進努力修行,不能達到某種功夫,不能往生。」第二種觀點說:「反正一聲、十聲可以往生,所以我不用多念。」那當然就更錯上天了。這兩種觀點如果比較起來,那還是寧願多念的好,因為你多念,你不會落空,你總是念,那麼自然有彌陀名號的作用;如果你不念,那就落空了。
善導大師解釋念佛,說念佛必生,不論多少。不論,就是名號的本身使得我們往生。
善導大師又說「念念不舍」、「念念相續」,一念發起以後,相續念佛,直到命終。最初的一念,和以後的念念都是一體的、一味的。如同上船,第一步跨上去如同一念,以後步步不離船如同念念;說起來不是一步、也不是步步能讓我們過海,而是船本身能讓我們過海;當然也可以說一步過海、步步過海,懂得道理,怎麼說都可以。
一向專念
昨天我們也講到了,在唐朝有很多佛教的學者,學問都很大的,都是相當有名望、有修持的,他們說:「《觀經》下下品的眾生,臨終只念了十聲,怎麼可以往生呢?」認為他沒有修行,稱為「別時意趣」,說往生是來生再來生、下下生以後的事。善導大師對此加以破斥:他固然念佛數量少、沒有修行,但是這句名號本身具足了往生的功能,「阿彌陀佛即是其行」,凡夫的往生,不是從念佛的多少說決定往生的,而是因為六字名號本身含有信願行,本身有我們的歸命、發願、迴向和「即是其行」,所以,使五逆眾生一聲、十聲而決定往生。
這把我們的方向從眾生這一邊,引導到彌陀名號那一邊去,這就是所謂「一向專念」的道理。
如果我們一邊念著佛,一邊在自己心中盤算,那就不叫「一向專念」了。好像眼光看著佛,同時又往自己心裡邊來了── 不是這樣子的,是把我們的眼光,完全投向佛的誓願,這個叫「一向專念」,沒有兩個方向。
就好像我們晚上看月亮,我們就往月亮的方向看,我們不要往地上看;就好像春天要看花,那就要向山崗之處春花爛漫的地方去看;我們要看彌陀的慈悲,就要從佛的誓願來看,從佛的名號本身來看,這個叫「一向專念」。
這一點,要完成思想認識的轉換。
可以講,佛法是一個知見的問題,不是外表的形象。我們雖然是濁惡的凡夫,我們的身心煩惱都沒改變,但是由於佛法的尊貴,改變了我們的身份。
比如說,過去我一天念三萬聲,我現在還是念三萬聲啊!也沒有改變,可是對佛法的理解不一樣了、知見不一樣了。我們由過去那樣恐慌不安的心、靠自力精進的心,轉換成靠阿彌陀佛的心了,從這個方面完成轉換,這才能達成凈土的往生。
我們到凈土去,捨棄娑婆的穢土,我們在沒有捨去報身生命之前,首先心要轉換,從自我這邊跳躍開來,而跳躍到彌陀的誓願那一邊,放棄我執我見。
那你說簡單,也不簡單,但是你說難,也不是很難,只要一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自力心
雖然都是口稱佛的名號,有的人落入雜修,心中自力的觀念非常強。
比如說我們坐飛機,誰都知道,我們是乘托飛機的力量而起飛的。可是有一個人,他不懂得這一點,他說:「固然要靠飛機的力量,但是要靠一點我的力量。」他就用手向上拉自己的耳朵,好像把自己的身體提起來一樣。你能把自己的耳朵提起來飛空嗎?不可能。他上了飛機,提著自己的耳朵不放,「你看,我一方面靠飛機,一方面還靠我自己。」這是他的一種認識,只要他能夠老老實實坐這架飛機,也不妨礙。所以固然心中說「是我的用功、我的修行」,只要專念彌陀名號,也無礙往生,就怕你不念。
我們講自力也好、他力也好,是讓我們在思想上對彌陀的誓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跟佛心更加相應。
善惡的誤解
關於善惡的問題,我們昨天說到五逆重罪的人也可以得救。有人說了:「這樣的人可以得救啊!這個是不是教我們造惡呢?」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當然是邪見了,當然也是誹謗釋迦牟尼佛了,「釋迦牟尼佛啊,你講五逆眾生都能往生,那大家都去造五逆罪怎麼辦?」對不起,釋迦牟尼佛確實在經中這樣說了。這就是你的誤解了。
比如說醫生研究出一種新葯,是萬能的妙方,非常靈驗,什麼病都治得好。我們去宣傳、介紹這種葯的時候,我們就對病人講了:「某某,你不用擔心,現在我們發明了一種特級的、高效的神方妙藥,什麼絕症都能治得好,何況你這小小的傷風感冒?沒問題的。」目的是讓他安心:重病都能治得好,輕病更能治,不是說:「哦,重病也能治得好,那現在我去得重病。」
對於彌陀的慈悲,應該這樣理解:「彌陀的慈悲是這樣子的,連五逆謗法這樣的重罪都能救得起來,當然沒有做五逆謗法的眾生更能得救。」我們不能聽到這樣的慈悲,就說:「五逆謗法也可以得救?那我現在去造罪造惡。」這樣的人,是沒有接受彌陀的慈悲, 而故意造罪造惡。就像醫生把葯拿來說:「重病也能治得好,何況輕病?」「那好了,輕病我也不治了,我去得重病再來吃這個葯。」那就愚痴了。這樣的人是誤解了佛的慈悲。
我們在兩方面容易形成誤解。一方面說:「如果我不能行善積德、做到如何如何的修行功夫,彌陀大概不救度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另外一種想法是:「反正彌陀的救度是無條件的,所以我就可以放縱為惡。」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
古代祖師有這樣一句話:
應知大罪也無礙彌陀的救度,
而不犯小罪。這句話提供給大家。大罪無過於五逆謗法啦,「五逆謗法,回心皆往」,雖然重罪無礙彌陀的救度,但在我們這個世間,應盡量做到敦倫盡份,不犯小罪。這沒有固定的標準,而是就我們各人的根機而言的。我們對自己都可以嚴格一點,念佛當然是多念。像善導大師雖然那樣精進地念佛,但不以自己的精進行持來要求我們,他所說出來的法義,讓我們非常安心。如果他依照自己為標準,那誰能往生啊?「你們都要像我善導和尚一樣,念佛要念出光來,才能往生。」我們做不到了。他說:「十聲一聲,定得往生。」這就是祖師一級的了。
有人講:「善導大師持戒那麼精嚴,他的念佛修行多麼好,像你們這樣講的,就能往生,那善導大師為什麼那樣做?」似乎問的有道理,其實沒有道理。祖師講法不是以自己為標準來要求眾生的,特別是凈土的法門,是降到最下等的眾生,來召喚大家。如果那樣講的話,釋迦牟尼佛不要講凈土三部經了,釋迦牟尼佛修行多好?他為什麼講凡夫得救的教法?是應我們這樣的機。善導大師雖然持戒精嚴,不是我們這樣的根機,但是他不是把這一點作為往生的業因,他也是專念彌陀名號去往生的。
所以,在往生的道路上,祖師和凡夫是站在同一起跑在線的,任何眾生來到念佛的教法當中,都是平等的。
我們講機和法,什麼叫機呢?一切眾生就是機。比如說你讀過《地藏經》,那麼,你沒有讀《地藏經》之前,你是一個眾生的機,你要念佛;那你讀了《地藏經》了,你好像覺得「我得了某種法了」,但是如果進入念佛法門呢,你這個法就變成機了,是什麼機?是學過《地藏經》的機,如果這個機不來念佛,能往生嗎?你是以這種機的身份,來接受這個法的救度。
你行善,就是個善人的機,要來接受念佛的教法;你煩惱造惡,就是惡業煩惱的機,要來接受念佛的教法,而往生凈土。所以,在念佛的教法當中,唯有看見阿彌陀佛的光明,並不看見千差不等的眾生,眾生固然是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不等的眾生,受到唯一平等的六字名號的救度。
就好像我們坐船,船上的乘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商人、有學生,有長得漂亮的、有長得醜陋的,有身體健康的、有身體病殘的,有的有錢、有的貧窮。要橫渡大海,當然不是看乘客了,你說哪一個可以過海?都是因為仰仗大船,千差不等的乘客,才能平等地到達彼岸。
所以,大家應該擱置我們眾生這邊機的差別和爭議,這種爭議跟佛法沒有任何關係,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應該把我們的心完全仰投於佛的誓願,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決定不會起世間的善惡、是非等種種分別,這些分別都是人間的是非,那是在造生死之業,不是在修解脫之因,大家要警惕,不然我們覺得自己在弘法、護法,其實是在壞法、謗法,而不能自覺。
祖師說得太清楚了,「一向專念」嘛,凡夫言語心思不能及,開口就錯了,除了念佛,其它沒有對的,「這樣對不對?那樣對不對?」統統錯!只有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愛心的領受
佛的慈悲,就是說無盡的愛心。
我們知道,國家的法律是很需要的,但是也要有父母的慈愛。法律是懲罰性質的,你犯了罪,我就判你的刑,甚至判死刑。但是,人們知道有死刑,可是偏偏還是有人造重大的罪業,我們因此覺得,強行的制止並不是完全有效果。恰恰相反,無盡的愛心可能使一個浪子回頭。
念佛的法門,是從佛的慈悲的角度來展示的,只有彌陀這種至極無礙的慈悲,才可以把一個五逆謗法眾生那種剛強、傲慢的心軟化,讓他回頭,「浪子回頭金不換」,成為一個純粹的念佛人。
因此,念佛法門總是站在這個角度,而把佛的慈悲向大家展現出來,一浪一浪地推進到大家心中。如果我們不從佛的慈悲的角度來領受,反而在那裡戲論:「這樣就能往生,那怎麼了得?」這樣就完全錯誤了,也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眾生。
三、總結
我們依據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善導和尚的教導,而說明凈土宗是難、易二道當中的易行道,自、他二力當中的他力門,聖、凈二門當中的凈土門;凈土門之內,又有正行和雜行,選入正行,選舍雜行;正行當中,又有正定業和助業,選正定業,舍助業,一向專稱彌陀名號,「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符合佛的本願,決定往生。
推薦閱讀:
※你到底能做什麼?
※為什麼有人懂得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善導大師:九品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佛言祖語——念佛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