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自盡後,明朝皇帝悶悶不樂,不因戰事不利,而因沒有好戲子
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江南士紳得知消息後十分震驚和悲痛,但是很快他們就痛定思痛擁立了新君,新的皇帝是崇禎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雖然繼位的過程頗費了一些周折,但是好歹順利的做了監國,十幾天以後就做了皇帝。明朝僅存的江南半壁也算有了主心骨,但是沒多久,人們就發現這個主心骨卻像一塊豆腐一樣——拎不起來。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並給與他們一定的封地和軍隊自主權,想以此保衛朝廷,但是事與願違,才傳了一代,兒子朱棣就造了孫子的反,奪了皇位。朱棣在登上皇位後,吸取了教訓,剝奪了各地藩王的封地和軍隊,並且不允許他們科舉做官和從事很多其他職業,從此以後明朝得藩王就成了被圈養起來的廢人,除了極個別有追求的藩王在藝術上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他的基本都只會吃喝玩樂。
在和平時期,這對明朝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到了明末就不一樣了。首先,只知道吃喝玩樂,娃自然就生多了,宗室人口爆炸,政府負擔越來越重。另外一方面,明朝在內憂外患中已經風雨飄搖,而宗室卻起不到一點支持的作用,尤其是在崇禎死後,這一惡果被極大的展現了出來。
崇禎死後,自然要有人來繼位,崇禎的三個兒子下落不明,只能讓藩王繼位。要選一個離崇禎皇帝血緣最近的藩王,候選人有福王、惠王、桂王、潞王等幾個藩王,但是惠王和桂王遠在廣西,不佔地利,福王和潞王近在淮安,但是此二人都是不學無術、只知道享樂的典型明朝藩王,但是此時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最終福王朱由崧繼位,史稱弘光帝。
弘光帝即位後,大權被馬士英等人把持,弘光帝樂得逍遙,據野史記載,弘光帝好女色,即位不久就令人以「大婚」名義四處挑選「淑女」,攪得蘇州、杭州等地有女兒的人家趕緊嫁女兒。除了好女色之外,弘光帝還有一個嗜好,那就是特別愛看戲,是個戲痴。
而弘光朝的大奸臣阮大鋮也是個戲迷,而且是個寫戲的高手,自己還有一整套戲班子,經常被弘光帝召進宮去唱戲,漸漸的弘光帝的鑒賞水平也越來越高,最後這些戲子們都不如皇帝的法眼了。1644年除夕,也就是崇禎皇帝剛剛去世的這年除夕,弘光帝坐在宮中悶悶不樂,大臣們見皇帝不高興,便詢問皇帝是否因為兵敗失地而不高興,弘光帝嘆息良久,說:「我哪有時間考慮這些啊,我所擔心的是梨園子弟無一佳者,打算從良家中選拔人才以充實戲班,望各位大臣早做準備。」
可嘆啊,明朝面對清朝的壓力,正是發憤圖強、抵禦外侮之時,原本指望弘光帝能夠統領全國力量抗清,結果弘光帝根本無意於此,反而去擔憂沒有一個好的戲子來唱戲給自己聽,這樣的朝廷還能指望什麼?
參考資料:《甲申朝事小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