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有這種簡解
4.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菩薩於一切法都應該無所執著,然後方才行布施。即是說不應該執著形色布施,亦不應執著聲音、嗅覺、味覺、觸覺、法相而行布施。菩薩應該不執於相布施。為什麼呢?不住於相的布施,能降伏煩惱,能安住菩提心,而且所得福德廣大不可思議!須菩提你認為如何,東方的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南方西方北方的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仍然回答;不可思量,世尊。佛對須菩提說;既然知道十方虛空是不可思量的,也應該知道菩薩不住相布施的功德,也同虛空一般不可思量。須菩提,菩提應該如,所教住相布施。
5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問須菩提,依你的想法,三十二相,出入來去相,穿衣吃飯相,坐禪說法相,能見到真正如來嗎?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身相得如來。為什麼?這些身相,都不過是假名如幻的妄相,並非是真實存在的身相。佛的無盡莊嚴,也一樣絕無少許法可取可得。佛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都是虛妄分別所生,法性即一切法自性不可得而無所不在,所以也不須於妄相外另覓法身,能見得諸相非相,即能直見如來。6.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否?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以於無量百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盡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須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當時須菩提如此發問;未來世中,眾生聽到這樣甚深的法門言說章句,能不能生起真實的信心?世尊對須菩提回答;你不要這麼說,也不該有此懷疑。在如來滅度後五百年時,將有很多持清凈戒律,修積福德的善男子善女人發心學菩薩行,於此般若章句,必定會生起深切的信心,確信只有此般若法門,方才是不二的解脫門,定能如實悟入深意。應當知道這些人之所以能解悟甚深法門,不僅僅在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尊佛前所種下的善根,而是因為在過去生中,已於無量千萬佛積集深厚的善根了!在過去生中,多見佛,多聽法,常持戒,常修福,種得廣大的善根,所以今生今世戒慧雙修,才能一聞大法,就凈信無疑,或一聞就悟得不壞凈信。須菩提,如來以智慧無一遺余皆能了知看見;眾生能信悟甚深法門,能為諸佛所護持,這是怎樣大的福德呀!戒慧成就,久集善根者,為什麼能得如來的護念,得無量福德呢?這是因為此類眾生,已遠離分別執著,不再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也不會有法相及非法相。為何會這樣呢?因為諸眾生如果執著心,即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執著。如果執著任何名言法相,就是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執著。什麼緣故?如果執著一切法名相本性都是空,都是無有,取此非法之相也就是在執著我人眾生壽者。所以既不應執著萬法實有的相,也不應執著空無的法相。還記得嗎?我在百喻經中說;利用竹筏,即能由此岸到彼岸。而到了彼岸,竹筏當然捨棄了。同樣,眾生在生死海中,受各種苦迫,佛為了濟度他們,說各種法門,以法有除我執,以空相破法執,使眾生得脫生死而到達無餘涅磐。這就如同橫渡生死苦海,開始的時候 需要種種法門,但渡過中流,就必須 不執法非法相,才能出離生死,登上彼岸。就像船筏之喻一樣,佛法尚且應該捨去,何況非法之法。7.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如來在菩提樹下成道正覺,實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證得嗎?如來成道後,廣說佛法,確有法可說嗎?須菩提回答;如佛所說,如我所解,是沒有定性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佛所得,也沒有定性的法為如來所說。為什麼在本來實相當中一法都不存在?因為一切諸法本性是大無為法,離一切所緣執著地,但一切賢聖了知的無為法方面有差別。凡是心有所取,口有所說,一切都是自性空的,所以名為非法。一切法非法的無為空寂,也還是不可取不可說,所以又說非非法。為什麼呢、佛的自證化他如此,明心菩提也如此,為了顯明這點,所以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面有差別。8.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秘得福德寧為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問須菩提;假使有人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布施貧窮困苦的眾生,你說這人所得的功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說;多極了!世尊!因為所得福德,本體為空性,而非實有存在 ,可以隨因緣增長變化的緣故,如來說此人所得福德多。佛又對須菩提說;你所說固然不錯,但不要以為那人的福德就算大了!告訴你,假使另有人對於本經,不要說受持全部所得的功德,就是受持一個四句偈,或為他人說一個四句偈,所得的功德,也是超過那人的布施功德千倍萬倍而不可計算的。為什麼受持般若經為他說有如此大的功德呢?須菩提,這是因為一切諸佛所依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都是從這部經的意義所產生的。須菩提,所謂的佛法,其本性並非實有,故非佛法。
9.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否?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否?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否?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否?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爭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佛說;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你的心中有什麼看法和觀點?你認為得到須陀洹聖果的人,他會不會生起名相執著的意念「我已經得到小乘見道果位-----預留果(須陀洹)了」?須菩提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不會有執著?因為須陀洹之名,即是遠離了凡夫境界,入聖者出世之流,不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轉,證悟對五欲六塵無有執著的境界,所以才稱為須陀洹。佛又問;那麼,證得二果的斯陀含,他會自念我能得到斯陀含果吧?須菩提回答;不會世尊。因為斯陀含的意義是一往來,簡稱一來。證得二果的聖者,斷欲界所修斷惑六品,還有下三品,還需一往天上,一來人生受生,方得究竟。但在聖者的感覺中,沒有數量可說,沒有動向可說,聖者通達我法畢竟空,所以不會起實有自我的意念,就是自己的來去活動,也是了不可得。但以聖義諦實相而言,二果的聖者已證得無來無去的智慧,無所往來,所以稱著斯陀含。佛接著又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證了三果的阿那含會不會有樣的執著,我已得到阿那含果。須菩提回答說;不會的世尊。什麼原因,因為阿那含雖不來欲界受生,但沒有真實的不來者,是我空。沒有真實的不來法,是法空。阿那含深入法性,不但不著來相,也不著不來相。一般以為來去是動的,沒有來去那即是不來不去的靜止了。而在實相中,阿那含並無來與不來的分別妄想,所以稱為不來果。來與不來,無非是依緣假合,在通達性空離相的聖者,是不會自以為是不來的。佛又問;已證極果的阿羅漢,會自以為我得到阿羅漢道了嗎?須菩提回答不會這麼想。為什麼無有執著呢,如果阿羅漢生自己是阿羅漢的執著,實際就是在執著我相人個人生相壽者相。世尊不是說我在諸大弟子中,所得的無爭三昧是第一的嗎?不也說我是第一離欲(諸煩惱)的大阿羅漢嗎?世尊這樣的稱嘆,可是我從沒有這樣想,我是離欲大阿羅漢,我得無爭三昧。假使我這樣隨相記著,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佛也就不會說我是一個好樂修習阿蘭那行的人了。反之,因為不執著無爭三昧可得可修,世尊才稱嘆我行阿蘭那行呢。10.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否?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否?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佛又問須菩提說;我,如來從前在修菩薩行時,在然燈佛的法會中,有沒有實在的法可得?須菩提回答;沒有的,世尊。世尊如來雖得了法,實亦無所得,以本來諸法性空,以得此無所得。實生滅不可得。不生不滅等也不可得。所謂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如以為有法可傳可得,那便落於魔道,而不是證於聖性了。如來以莊嚴佛土問須菩提;菩薩發心莊嚴佛土,究竟有佛土的莊嚴嗎?須菩提回答;世尊,有真實的佛土可莊嚴。也沒有真實的佛土能莊嚴。因為,佛土與佛土莊嚴,如幻如化,不過隨順世俗,稱之為莊嚴而已,菩薩莊嚴的佛土不存在,什麼緣故?因為所謂莊嚴佛土,非勝義中存在實有的莊嚴,而是名言中安立的莊嚴。佛告訴所說的莊嚴,凡是修大乘行的菩薩,都應生清凈心,既不應該對美麗的色相生執著心,也不應該於聲香味觸法生執著心,色聲香味觸法都如幻如化,沒有真實的自性可得。所以,應不住(著相)一切法,應該於無任何所緣執著的境界而生起離一切邊執的清凈心。須菩提,如菩薩的法性生身,如須彌山王,小世界的中央,出海四萬二千由旬,七寶所成,那樣的高大又莊嚴,你以為大不大呢?須菩提回答;當然大得很。為什麼呢?因眾生取相執著,勝義中諸法皆是空性,佛說並不是實有的身體,只是名言中的大身。11.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佛問;須菩提,像恆河中所有的沙子數量那麼多的恆河,如果這些河中的所有沙子,每粒沙就是一條恆河,這麼多恆河中的沙數,算不算多呢?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僅僅這些恆河就多得不可計算了,何況是這河中沙子的數量。這當然多極了。佛說須菩提,我老實告訴你,你不要以為稀奇。如果有善男女,用人世間最貴重的七寶,裝滿如恆河沙數一般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然後都拿來布施,你想這個大好人,得福多不多?須菩提回答;多極了,世尊。佛鄭重地告訴須菩提;我再告訴你,假如有個人對於這般若金剛經的內容能完全解了,哪怕受持四句偈,並為人宣說,那麼這人所得的福德,勝過前七寶布施者的福德,何止百千萬倍。12.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又接著說;須菩提,再次告訴你,這個金剛經,乃至金剛經裡面的四名偈等,只要有這個經擺在那裡,或者經里的四句偈放在那裡,那麼不管天、鬼、神、阿修羅等,都要磕頭膜拜,理應供養,如同佛的塔廟,更何況是能受持讀誦般若經典的人。須菩提應當知道此人成就最無上的稀有法要,而且哪裡有此經典,哪裡就有佛陀,即心即佛,你真悟到了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成就,你這個心地就是佛。就是佛的塔廟,就是能成為菩薩所居的聖地。13.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否?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如來講說完畢,須菩提起來問道;世尊,這部經典應當叫什麼名字?我們以及未來世界的有緣者,應當怎樣去信受奉持呢?佛告須菩提說;你可以把這一次的對話記下來,這一本經,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你就用這個名字來奉持。為什麼要用這個名字呢?因為佛陀所說的般若波羅蜜,並不是實有的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你要知道真正的佛法沒有定法。須菩提我問你;我所說的金剛般若法門,到底有法可說嗎?須菩提如實回答;依我所理解的,如來是無法可說的,你並沒有說過法,沒有傳過法,什麼也不是語言可說的,何況離相的金剛般若?佛又問;須菩提你怎麼看,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物質的宇宙內,所有的微塵算起來多不多、須菩提回答;很多,世尊。佛於是說;這一切微塵,我說並非存在,即非微塵,只是名字上假立的微塵。如來說世界,也並非實有的世界,只是幻化的世界,故而立名為世界。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怎樣?能不能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樣的觀念來看佛?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為什麼?因為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沒有自相可得,不過如幻如化的莊嚴身相。名為三十二相罷了。於是佛說;須菩提假如這個世界上,有善男女拿恆河沙那麼多的身命來布施,這個功德要比把充滿宇宙的財富拿來布施還要大。但是仍然比不上受持與講說般若,因為這是思想文化的布施,能拯救墜落的人格,引導錮蔽者的智慧。使他趨向光明。得到解脫。所以,能夠受持懂得金剛經四名偈語,能夠自度度他,自悟悟他,要遠比身命布施的功德大很多。
14.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意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 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明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何以故?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切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肢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所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 ,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須菩提聽了佛說般若成就法門,深刻地理解到般若法門的意趣,無限地感激,不自覺地涕淚悲泣起來。他向佛說;稀有!稀有!世尊。如來所說的甚深微妙法門,我從過去所得慧眼以來,從未聽說過這樣甚深的法門, 這次竟然聽到了,這是多麼的欣幸。假定有一個人,聽到這個般若波羅蜜經,聽到佛說的如何以智慧來自度,成佛的這個法門,能離一切妄想清凈信心,而生實相,這是極為難得的。是成就第一稀有功德的。世尊,所謂這個實相啊,那是非相,所以不著一切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等,都不著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又說;世尊,像我們有佛親自指導,能親耳聽到佛深妙的經典,而信解受持,還不算難。後五百歲,有人在末法時代,如果能聽此經典信解受持般若深法,才真是難中之難,才第一稀有哩。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佛及大弟子們都不在世的時代,這人已達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等四相取執的境地了,這是什麼理由,因為所謂我相本來是非相,是假相,而人個眾生相無壽者相都是假相。所以此身非真我,不要認假為真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實相的境界就是離一切諸相,一切相皆不著,所以能離四相,能離法相與非法相,能離虛妄顛倒的諸相,總之,只要離開了一切相方才是佛,才是真正的佛。須菩提讚歎佛法及信解者,非常合理,因此佛為之印證,佛高興地說;是的是的,你講得很好對,就是這樣的。未來五百年中,假使有人聽到金剛經的道理,而沒有被嚇住,能做到不驚不怖不畏,那麼這個人就是個非常稀有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須菩提,我們知道無住、無相、無願,這是大乘的心印。第一波羅蜜是大智慧成就,大徹大悟,成佛,也就是般若實相。而般若實相本來無住,本來無相,本來無願。所以如來所說第一波羅蜜,即是無可取無可說,也即是第一不可得。所以說第一波羅蜜,實即並非實有的波羅蜜,只是名言假立的第一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如來說並非實有的波羅蜜,只是名言假立的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須菩提,比如我從前被歌利王割切身體時,我沒有我等四相。假使執有我等四相,就要起極大的瞋恨心;即使無力反抗也必怨恨在心,這即不能忍辱了。由此可證明當時沒有我等四相;無我,所以才能大悲,才能大忍,已斷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所以須菩提,菩薩應遠離一切諸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執著色法生心,不應執著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執著任何法,生起真實無偽的勝義菩提心,應一切無所住而生大菩提心。假使發心的人,心有所住,就不能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佛在經中說;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菩薩,不應住色等相而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該這樣布施。佛又接著說;如來說的一切相,即是非相,說的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所以能布施,所以能忍辱。須菩提,佛說法是真實的,如來的語言可斷除一切過失,是什麼樣子就說什麼樣子,因為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須菩提,如來所得的法,既不是實有也不是虛無。須菩提;如果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如走入無光的黑暗,一切都不能見,自然也得不到任何功德。反之,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那就如明目之人,在日光朗照的地方,能看見種種形色。須菩提,如果在未來的世界中,有善男女,能受持讀誦這部般若妙典,如來將以無邊智慧,完全了解他,看見他,能常受如來的護持,因此此人將獲得不可衡量的無邊無際功德。15.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動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佛又說;須菩提,如果世間有一些善男子善女人,在早晨以恆河沙數這麼多的身命作為布施,中午也以這麼多的身命作為布施,下午也這樣布施,這樣在無量百千萬億劫中以身布施。如果有人聽聞這部般若經典,而生起不退的信心,那麼他的功德已經遠遠超過前述以身布施的功德。何況更進一步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功德更是無法衡量。須菩提,總而言之,本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無際功德,此經是如來對真正發大菩提心,行最勝大乘道者而說的。如果有人能受持讀誦,為人宣說,此人收穫將不可稱量,無有邊際,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如果以在即全部知曉,徹見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他有責任感能將擔無上圓滿正等正覺的事業。為什麼呢?如果是喜歡小乘之法的人,就會執著於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對於這部般若經典所講的意義,不能聽受,沒有辦法讀誦,更不會弘揚,為人解說。須菩提,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此般若波羅蜜經,一切天人阿修羅應於供養,因為此經所在的地方,即等於佛塔的所在,大家自然都應該供養,應該恭敬,頂禮,乃至並以各種燒香菜花的方式供養它。16.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乖舛民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休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術比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河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佛又對須菩提說;善男善女,受持讀誦此經,如果被人輕視小看,這表明此人前世所造的罪業今生本應墮惡道,因為今世被 人輕視,前世罪業將消滅,很快會修得無上圓滿正等正覺。須菩提我追溯過去無量無數劫前,在然燈之前,曾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我對他們都是一一承事供養,沒有錯過一個。所以在末法時代,在未來,如果有人能夠受持讀誦這部經典,他所得的功德,與我過去所供養諸佛的功德比較,我比不上他的三分之一,千萬億分之一,甚至不能用數字來比喻那麼小。須菩提,如果善男善女在後來世,若讀誦和受持此經,所得功德將不可思議,我如果詳盡地說出 此經功德,會有人不能接受,心意狂亂懷疑,不相信甚至誹謗。但是,須菩提,你應當明白,這部經典的內容道理不可思議,難免受持信奉的人所得到的因果報應也不可思議。
17.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否?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此時須菩提在佛前陳述;世尊,世間行大乘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已發非常殊勝的無上正等覺菩提心,然後他們應以怎樣的方法安住所緣,又以何方法繼續修持菩提心,以何方法調伏其心?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正等覺菩提心應該如此這般,首先發菩提心,我應滅度世俗中一切眾生,而在事實中,能滅度者與所滅度的人生都不存在。為什麼?須菩提,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薩。原因是什麼?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佛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前有沒有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心之法。須菩提回答;沒有,世尊。根據我對佛所說深意的理解,你在然燈佛面前沒有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佛稱讚道;是的,非常對,非常對!實相中如來沒有法得到無上圓滿正待正覺。須菩提,如果有得到殊勝的無上正等覺菩提心,那我就是有我所執了。然燈佛也就根本不會給我授記;你於來世,當會成就佛果,名號為釋迦牟尼。正因為萬法無一實有存在,所以我得不到一修成無上圓滿正待正覺之實有法,所以然燈佛方才給我授記;你於來世定當做佛,名號為釋迦牟尼。為什麼呢?如來者,即是諸法的本義,真正證悟了真如,稱為如來。如果世間有人說;如來已經獲得圓滿正待正覺之實有果位。須菩提,在實相上,佛從未得到實有之法,也從未獲得圓滿正待正覺之實有果位。須菩提,如果所得的無上正等覺果位,實際上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以說一切法,實際上並非實有法,只是名稱上叫做法。就好像人身體成長。須菩提說;世尊,如來所言人身體長大,在實際並不是大身,而是在名義中稱為大身。須菩提,同樣,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有些菩薩說;我要滅度天下一切眾生。這就不是真正的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有相狀執著即不是菩薩,在實相中不執任何法方才叫做真實的菩薩。所以佛說,證悟一切法實相無我,無為,無眾生,無壽者,即遠離一切相。須菩提,如果發菩提心的菩薩認為,我應當莊嚴佛土。那麼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為什麼?要知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本無實性的莊嚴佛土可得,只是緣起名稱上的莊嚴。須菩提,如果菩薩通達了無我無法,證悟諸法空性之義,那麼如來說,這就是真正的菩薩了。18.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否?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否?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否?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否?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否?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否?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否?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右得,未來心不可得。佛問道;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具足肉眼功德嗎?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來具足肉眼功德。世尊又問;須菩提,你怎麼想的?如來具足天眼功德嗎?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來具足天眼功德。世尊又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如來具足慧眼功德嗎?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來具足慧眼功德。世尊又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如來具足法眼功德嗎?須菩提回答 ;是的世尊,如來具足法眼功德。世尊又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如來具足佛眼功德嗎?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來具足佛眼功德。佛又提問;須菩提你心裡是怎麼認為的呢?就像恆河中所有沙數,佛陀是否會說是沙呢?須菩提回答,是這樣的,世尊,如來說是沙。佛問道;須菩提你心時怎麼想,如果有一條恆中所有沙數和數目那麼多的恆河,那麼這些河中的沙粒數,如同此般一樣多的佛國世界,其數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回答;很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的,這麼不可思議的眾多國土中,所有眾生各自不同的種姓,根基及他們的性格差別,如來無不知曉,如實照見。為什麼如來能完全通達每個眾生心呢?因為上切眾生心在實相中非真正的心,僅僅是名義上稱之為心。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在本性上,過去的心無法可得,現在的心無法可得,未來的心也無法可得。19.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否?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須菩提,你是怎樣想的?如來有人用盛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作布施,這個人因此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此人因布施所得的福德多極了。佛隨即說;須菩提,你應該明白,如果福德實有存在,如來則不說這樣得到的福德多,因為福德本來不實,所以如來在諸經中廣說布施功德之大。20.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色身見否?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否?不也世尊。如來不可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須菩提,你什麼樣認為?可以從色身的具足中,正見如來嗎?不能世尊。不能以見佛色身得見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在經中說,具足色身,並非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只是名稱而已。須菩提,你怎樣認為,可以從諸相的具足中,正見如來嗎?不能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妙相的外相而見。為什麼呢?所謂的諸相具足,實相中並不成立,只是名稱中安立為諸相具足。
21.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否?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不要以為如來會這樣想,我當為眾生說種種法。不要認為如來會這樣想,為什麼呢?如果世人認為如來說過法,那就不是知佛贊佛,反而是謗佛了!是不能理解我所說佛法的之秘緣故。須菩提,所謂說法者,實際中沒有任何可說之法。只是名字中假為說法而已。此時,須菩提於佛前請問;世尊,未來末法五百年,有許多眾生在聽聞這部經書時,是否會生起極大信心獲得功德?世尊回答;須菩提,眾生的本性不可得,本來就沒有眾生, 只是在世俗中可以有如幻如夢的所化生。為什麼呢?須菩提,因因緣所生的眾生,乃是名稱中稱之為眾生。22.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於實相中實無有所嗎?佛說,是的是的,須菩提。我於無上圓滿正等正覺果位,在實相中少有法乃至無法可得,只在名稱 中叫做無上圓滿正等正覺果位。23.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既非善法,是名善法。佛又說;須菩提,一切法平等,沒有高下,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果位。即遠離我、人、眾生、壽者等一切執著。即可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須菩提,所謂的善法,如來說不是善法,而是名稱上稱為善法。24.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術比喻所不能及。須菩提,如果聚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像須彌山一樣大的金銀七寶供養布施眾生,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言喻。然而,如果有人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哪怕僅僅受持其中四句偈,為他人宣講,就會遠遠超過前面的功德。以七寶有財產布施的功德,比不上宣講金剛經的功德的三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到是數目譬喻無法表達衡量。25.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 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須菩提,你怎麼認為?你們不應該認為如來會這樣想,我應當度眾生,須菩提,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實際 上並沒有眾生需要如來所度。如果如來認為有需要度化的眾生,那麼,如來就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了。須菩提,如來說,有我,實際真實意義中並沒有我,只是凡夫錯誤地認為有我,而生起各種執著。須菩提,而這些所謂凡夫,並非真實存在的凡夫。26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否?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否以三十二看到 如來?須菩提回答;是的是的,可以三十二相看到如來。佛說;如果以三十二相可以看到如來,轉輪聖王也是具足三十二相,他也就成如來了。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依我對佛所說義的理解,不應以三十二相看到如來。此時佛有偈文宣講;如果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相見我,以聲音來求我,則此人已步入邪道,不能見如來本面。 27.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佛說:須菩提,你如果認為:如來因為具足相的緣故,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須菩提,這是不正確的。不要做這樣的想法。同樣,你也不要這樣想:因為如來並不是以具足相的緣故,所以得無上正等正覺果。須菩提,這樣想也是不對的。須菩提,你更不能這樣認為:發無上菩提心者,會說一切諸法都是斷滅空性,承認一切法是斷滅之空。為什麼?因為發無上正等正覺心者對一切法不說為斷滅相。 28.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須菩提,如果有發大心的菩薩以遍滿恆河沙數數目世界的七寶布施,其功德不可思量;但如果另有菩薩,能了悟 一切法無我,且已得無生法忍,那麼此菩薩的功德遠遠勝過前者。須菩提,這是因為福德無性,菩薩無我,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對佛說:世尊,為什麼說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對所做善事得到的福德,不應貪著執取,所以說不受福德。 29.須菩提!若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 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須菩提,如果有人依著相說: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卧。那麼此人根本不理解佛說法之意義。為什麼呢、因為所謂如來,無有來亦無有去,其性無有變遷,以此故名之為如來。 30.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否?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之人貪著其事。佛說: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將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你認為如何?其微塵之數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為行徑呢?如果微塵眾多且實有,世尊根本不可能說是微塵。為什麼呢?佛說所謂的微塵根本不是微塵,只是名稱上叫做微塵而已。世尊,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實際上非世界,只是叫做世界。為什麼呢?如果世界是實有自性的,那就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析的一合相了。如來說,一合相,並非實有一合相,只是為其安立名稱為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本是緣起性空,不可說有自性的。但凡夫為自性的妄見所蔽,妄生貪著,以為有合相的實體。 31.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否?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既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既非法相,是名法相。須菩提,如果有人說:佛說過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你認為何意呢?沒有,世尊。此人不解如來本義啊。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所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它們並不實存,只是在名稱中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而已。須菩提,發無上圓滿正等正覺菩提心的菩薩,對於一切法,應以般若空慧攝取。如實了知,如是信解,不生任何法相。須菩提,所謂的法相,就實相而言,並非法相,只是叫做法相而已。 32.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用遍滿無數世界七寶持用布施,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衡量;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殊勝的菩提心,念誦受持此經,甚至僅僅經中的四句偈語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所得福德遠遠勝過前者布施的功德。但,應該怎樣演說呢?這需要不取著一切法的自相,要能安住一切法性空,能不為法相分別所傾動。為什麼呢?一切不為法,都如夢幻泡影,也如露如電,學佛要以觀無常、無我、無生滅性,方才能悟入。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用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結束,金剛法會圓滿了。當時,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此外,還有從一切事間來的天人阿修羅,即三善道眾生,有善要見佛聞法的,也在法會中。大家聽了本經,明白菩薩發心修行的宗要與次第,感到佛法的稀有,都個個法喜充滿,能深刻信解,所以都能奉行佛說。大家既聞此法,也應生歡喜心,信受奉行。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