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奧斯卡的意義在哪裡?
90 年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藍圖在洛杉磯的一家賓館被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創立者之一 Louis B. Mayer 拋了出來。這個最初為了調解勞資糾紛以及提升電影產業形象的組織後來以另一種身份為全世界熟知——奧斯卡金像獎的主辦方。
從最初 36 名成員發展到如今將近 6000 人,學院匯聚了電影界最權威的評判人士,囊括了導演、演員、攝像、藝術總監、製片、編劇等電影各個環節的成員。他們是業界最受推崇,也是最希望能「巴結」到的人士。
學院成立不久,誕生了用獎項表彰電影業的念頭,於是在 1929 年,舉辦了歷史上的第一屆奧斯卡,頒出了 12 個獎項。奧斯卡之後成為了電影界最著名的獎項之一。學院對於電影的判斷,以及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生的點點滴滴,成為了人們認識好萊塢,乃至美國整個文明的透視鏡。
「相比其他同類節目,奧斯卡更能代表美國的演藝圈以及它當前的所在。它不僅和電影以及所謂的流行藝術相關,也與電視、商業以及美國文明相關。」 《紐約時報》在 1983 年這樣評論奧斯卡頒獎典禮。
確實,奧斯卡的每一次變遷,也暗合了好萊塢甚至美國文明的變遷,過去和將來都會如此。在學院成立 90 周年,我們回顧了奧斯卡與好萊塢從 1927 年至今的一些關鍵節點,希望梳理美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軌跡。
題圖來自:Wiki Commons
238
1929 年《百老匯的旋律》,技術如何改造電影?
「百分之百對話,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這是米高梅對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的標榜。
這部電影是《百老匯的旋律》,第二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也是第一部運用了聲畫對位法的有聲電影——它把畫面和畫面之外的聲音串聯起來從而產生戲劇效果。
奧斯卡從成立開始,就注意到了電影環節中的技術因素。雖然此時距離電影誕生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電影大多依然比較粗糙。於是,奧斯卡在技術上給電影提了要求。在某些技術環節出彩的電影,比如造型設計、舞台、燈光,往往都可以在頒獎典禮上取得不錯的成績,更不用提那些以技術革新留名史冊並影響產業走向的里程碑式作品了。
《百老匯的旋律》的獲獎讓好萊塢明白了聲音對電影的作用。此後電影都開始加大音量,促成了不同類型影片雨後春筍般興起:歌舞片、紀錄片、喜劇片、西部片甚至恐怖片都伴隨著聲音在好萊塢找到了一席之地,題材在 30 年代的多元化鞏固了好萊塢作為電影產業中心的地位。
聲音技術的運用只是一個開始。《綠野仙蹤》和它對於色彩的運用則是又一個例子。
雖然色彩在 1920 年代前就被發明,但或許是因為太過先鋒大膽,這種技術在初期並沒有在電影中找到土壤,直到《綠野仙蹤》的出現。
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一個童話。影片本身的幻想成分讓色彩不再顯得突兀。《綠野仙蹤》中堪薩斯州從黑白一下變為彩色的橋段,成為了電影史中的經典鏡頭,也讓人們看到了色彩之於電影的可能。
1940 年的第 12 屆奧斯卡上,《綠野仙蹤》獲得了六項提名。之後的 40 年代,音樂片開始大規模使用色彩的技術。當世界其他地方還是黑白電影的時候,好萊塢已經向彩色過渡。
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它與電影之間的關係受到越來越多的討論和關注。雖然能夠讓人們咋舌的技術仍然在不斷湧現,但奧斯卡逐漸開始審視並且警惕技術與電影藝術性之間的關係。
被稱為好萊塢編劇之父的羅伯特·麥基曾這麼說:「好萊塢講故事的能力一直不怎麼樣,可以這樣說,新技術的出現讓故事變得比以前更糟糕。當人們一心要創造奇觀的時候,故事就變得沒那麼有創造力了。」
麥基所說的已經是 90 年代的好萊塢了。好萊塢對於大場面的迷戀,從默片時代就已經開始。只不過 1990 年代技術的發展讓一切變得更加有效率,更加生動——好萊塢第一次擁有了製造奇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