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為何體現孔子思想的階級和時代性?

儒家的仁愛思想是儒家思想最為重要的內容.孔子"仁愛"思想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並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仁",原本指對人親善或持有一種同情心,在孔子那裡被發揮成了一種學說、一種哲學觀.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礎上的家國同構,是在農業文明為主的時代以家族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家天下.與這種家天下的譜繫結構相平行的精神紐線是孔子的一系列與之相匹配的仁學思想.這個仁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從這個核心出發,是孔子的"仁者愛人",進而是"入則孝,出則悌",是孔子仁學思想的又一要義、又一個紐結,最後,他提出"泛愛眾",完成了仁學思想的基本建構.

在孔子看來,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門敬(悌)兄長,才能把"仁"這種主觀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廣到社會,才能"泛愛眾".並且,"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學思想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奴隸制國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礎的.最後,孔子為他的仁學思想這根精神紐線畫上了一個中止符,他說:"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了"天下歸仁",他又提出一種辦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把它作為"忠恕"之道來行仁.從"仁"出發到"歸仁",顯然是孔子認為的一種完滿的精神境界.

按照孔子"仁者愛人"的說法,仁的基本含義應該落實到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上面,具體地說,應該承認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確的人化意識和行為.孔子"仁"的思想強調人倫義務,希望人人盡倫盡職.這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就應該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以"愛人"解釋仁,作為仁德的根本標誌,他不僅希望以"仁愛"精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以"仁愛"原則來治國安邦.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愛之心,上下、長幼、尊卑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了.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孔子思想自然是基於對那時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他的仁愛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會如何安定,是怎樣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層面上,孔子的仁愛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從而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理論體系,以仁來統攝諸德,強調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誠信、寬厚、敏捷等德行作為實現仁德的標誌.

孔子以後的幾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對仁學有重要發展.尤其是孟子將孔子的仁愛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影響後世極大.孟子把"惻隱之心"看成"仁之端".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憐憫、同情之心,進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依據,因而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備了仁德,才能以仁愛之心處世待人.

在將仁愛思想建立成為人性論的依據之後,孟子又將仁愛精神推而及於政治,從而產生了他的仁政學說.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這便是孟子的仁政論.在他看來,仁與不仁應當作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這是歷史經驗已經反覆證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國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統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擁護,不施仁政是絕對做不到的.

秦漢以後,孔、孟的仁學思想不僅產生了積極影響,而且還在後世的實踐和闡發下繼續得到了發展.

秦由暴政而亡的教訓,給了漢初統治者們帶來太多的思考.當戰爭的煙塵散盡後,漢初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不認真總結秦朝滅亡的教訓,陸賈因此撰成《新語》,認為秦"用刑太急",不知教化,是導致強秦速滅的重要原因.賈誼在《過秦論》中的話更是切中了要害,這便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對漢初的政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面對極度凋弊、百業俱廢的嚴峻現實,漢初的統治者不得不取用"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他們看到了儒學"難與進取,可與守成"、"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的特徵,於是,當經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之後,他們還是選擇了儒家思想,以鞏固封建統治秩序,維護社會倫理綱常.

漢統治者取用儒學卻不是專用儒學,他們也離不開其他各家的一些主張,如法家的"尊君抑臣"思想就倍受漢武帝的歡迎.漢朝學術是一種綜合學術,那時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儒、法雜糅,仁義與法刑並列.這表現在漢朝的施政方針上,則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刑德並用".西漢的"中興之主"宣帝就表白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武帝便是"內多欲而外施仁義",雖然他們內里多欲,但為了江山的長治久安,仍然要壓抑自己,行王道,主德治,施仁義.

儒家的仁義主張總是在與政治上的強力抗爭著.秦漢時期,現實政治生活中民本思想的提倡以及政治批評的活躍,總是生動地體現著仁學的精神.漢代,從賈誼的政論、董仲舒的抑兼并、廢奴婢、除專殺之威、不與民爭利的政治主張,到夏侯勝、貢禹、鮑宣對暴政的揭露與抨擊,無不貫穿著仁學精神.

東漢後期,社會危機不斷加深,在意識形態領域裡,玄學產生,佛教、道教流行.玄學盛行之際,"名教"被批判,周公、孔子遭輕薄.例如,東漢末年的曹操曾因"後生者不見有仁義禮讓之風"而傷神,但他卻認為"承平尚德治,亂世賞功能",故下《舉賢勿拘品行令》,宣稱可以任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玄學家也有人認為儒家的倫常合乎人性自然而加以肯定,說"夫仁義者,人之性也",這不是對儒家"名教"的調和,便是用道家的理論為儒家思想作論證.魏晉隋唐長期的儒、佛、道"三教"爭鬥時期,儒家的仁學甚至淪落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宋明時期,理學興起,仁學終於走出了危機.孔孟道統取得了獨尊地位,以仁為核心與實質的倫理本體建立起來.理學家集從前仁學之大成並有重大發展,他們以仁為理、為太極,將仁的實質歸結為"天地生物之心",使仁的思想更加豐富,恢復了仁學的目的論精神,仁學也真正成為一種時代精神.在此背景下,王安石樂做"親民之官",立志改革;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倡導革新;張載立志"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更多的人在反對權奸或者挽救民族危亡的關頭表現出高風亮節,視死如歸,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正氣歌".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更心系"萬民之憂樂",在社會政治思想方面為理學時代的仁學做了極好的總結.

近代以來,內憂外患、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譚嗣同的《仁學》、康有為的《大同書》是批判繼承發展仁學的代表,體現了仁學在近代的新變化、新面貌.前者以仁作為衝決羅網的動力,他提出"民本君末"、"君權民授",提倡仁說,謂"仁以通為第一義";後者以仁為未來理想社會的價值基礎,看起來它吸收了民主、自由、人權等資產階級思想,與孔孟仁學有"實質"區別,但其深層核心處卻依然體現了孔孟仁學的價值標準.

孔子仁學思想內含豐富,並為後世歷代繼承和發揚.考察這樣的歷程,我們不難得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認識.

首先,後世學者認為孔子思想中包含仁禮矛盾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我們研究孔子的思想,認為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最初,孔子所關注較多的是禮,他所念念於懷的是如何以周代禮樂重整社會.但事與願違,孔子到處碰壁,他不得不進一步思考"禮"之不行的深層原因,便開始越來越多地談論"仁",議論仁與禮的關係,孔子的仁學思想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完善.孔子所處的年代正值春秋末年,當時的奴隸制社會風雨飄搖,"禮崩樂壞".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為仁"(孔子《顏淵》),想女媧補天,又不合時宜.孔子不是沒看到這一點,當他的行"仁"主張處處碰壁,便不斷發出怨嘆"時也,命也".他既是從仁,又是從命,始終不能擺脫這一世界觀上的矛盾.儘管孔子常嘆自己時乖命蹇,他的植根於宗法關係以倫理道德為內容的仁學思想卻在哲學上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這種仁學思想被發揮到極至,就是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要"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那個高尚的"仁",人們可以用性命去換取,能說不到了極至嗎?誠然,孔子仁學思想中的"親親愛愛"或"泛愛眾"表現了對人的同情、尊重、關心和愛護,無疑是對當時奴隸獲得解放和人的價值得到提高的願望所進行的合理概括.孔子的"仁愛"思想不僅影響著中國古代倫理道德,乃至凝聚於今天的家庭關係,從而使炎黃子孫不忘骨肉親情.全面地看,不難發現孔子的仁學是為其"禮"的思想服務的.禮的思想有其秩序性的內核,體現了他對社會穩定的關注.那種將"禮"與後世所謂"禮教"簡單等同起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至於後世的"名教"、"名分"乃至"三綱五常",則是後儒片面強調禮,將禮絕對化的產物,與孔子禮的主張已經有所區別.孔子的仁學服務於禮,卻代表了人道精神、道德精神、群體精神等等,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

第二,在長期的封建時代,孔子的仁學對政治的清明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仁學反映著時代,離不開特定的歷史條件.長期以來,在仁學精神的培育下,中華民族逐漸養成了許許多多的優良傳統,如修養完善自身道德,持守"為政以德";為政順應民心,與民同憂共樂;愛惜民力,輕徭薄賦以養民.事實證明,仁風昌行時期,總是政治相對清明,官吏相對清廉;暴行大作之時,往往貪斂之風盛行,社會動蕩不安.

第三,孔子的仁學思想造就了中國人民注重親情倫理的特性,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富有了濃厚的感情色彩.在新出土的竹簡中,"仁"字從身從心.《孟子》記告子之言曰:"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也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可見,仁突出了人的內在因素即思想觀念的特徵,是人的真善美道德屬性的表達.有仁的思想品質,才會有義的行為,故曰"仁者,義之本也",正義的行為準則是與仁相伴的.中國古代重孝,孔子曾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盡孝道,更不會有什麼良心善行.有了孝行,才有人與人之間的謙讓與誠信,才會有當政者的"養民也惠,使民也義".所以,漢代倡導"以孝治天下";北魏孝文帝說"《孝經》一卷,人行之本";隋文帝說"《孝經》一卷,足以立身治國".上行下效,孝是一切倫理的根本,由此推廣開來,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便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的仁學思想儘管是從維護奴隸制出發,但這個思想重視對人的作用超過了對天神的崇拜.他處的那個時代正在向封建社會過渡,不能不說,時代的進步在他的身上是有反映的,否則他便說不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務民主義,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的仁學思想以人為本,和他的以維護奴隸製為本是互相矛盾的.實際上,這種矛盾的思想體系雖矛盾亦難能可貴.他的"言仁必及人"、"愛仁能人"的仁學思想是既難得又照鑒後人.如果這種思想只是取悅帝王,是不會這麼受人歡迎的、並在民間找到他的市場.應該說,孔子的仁學思想儘管具有矛盾性,但更具有較強的實踐理性.

孔子是主張理論的實踐性的,他常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君子納於言而敏於行",為要"推己及人",使眾多的君子在實踐中具有"仁"的自覺,孔子非常強調理性自覺和主觀能動作用,進而把為"仁"聯繫到求"知".在認識論方面孔子徑向理性主義發展,在政治上,孔子雖然是個傾向於守舊的唯心主義者,但他的"仁"學思想卻在哲學史上是一個具有理論貢獻的創新,並以其紮根於宗法關係的倫理道德內容而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我們不能不看到,孔子的仁學思想在對待人的問題上卻是前後矛盾的.他把人分成君子和小人,並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憲問》)作為貴族出身的孔子,由於階級的偏見,他把"仁"看成是先天的道德屬性,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仁",小人就絕對不行.這樣,"仁"就成為"天賦的道德",就主張只好用人主觀意識修養來補救.忘了指出的是,當仁在仁學裡進一步發揮時,仁就是指奴隸社會的道德準則,是奴隸主對自己階級意識的一種自覺.因此仁學思想再光焰,也同時留下了巨大的歷史晷影.
推薦閱讀: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
表裡如一真君子
梁啟超:因勢變通而又堅守原則的真君子
對儒家「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該如何更好地理解?
易經丨君子有終 大吉大利

TAG:思想 | 孔子 | 君子 | 時代 | 小人 | 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