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江花月夜點評

白雲一片去悠悠,2006-06-26 00:00

名著點評:

  此詩兼寫春、江、花、月、夜及其相關的各種景色,而以月光統眾景,以眾景含哲理、寓深情,構成朦朧、深邃、奇妙的藝術境界,令人探索不盡,玩味無窮。

  全詩可分前後兩大段落。「長江送流水」以前是前一段落,由春、江、月、夜的美景描繪引發關於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發端兩句,展現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遼闊視野。一個「生」字,將明月擬人化;一個「共」字,又強調了春江與明月的天然聯繫。江流千萬里,月光隨波千萬里;江流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總而言之,月光、江波互相輝映,有春江處,皆有明月,何等多情!詩人立於江畔,仰望明月,不禁產生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問。對於這個涉及宇宙生成、人類起源的疑問,詩人自然無法回答。於是轉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沉思。宇宙永恆,明月常在;而人生呢,就個體而言,生命何其短促!然而就人類整體而言,則代代相傳,無窮無盡,因而能與明月共存。所以雖然不知「江月何年初照人」,但從「初照」以後,照過一代人,又照一代人。詩人對比明月的永恆,對人生的匆匆換代不無感慨,然而想到人類生生不已,自己也被明月照耀,又油然而生欣慰感。由此又作進一步探求:一輪「孤月」,永照長江,難道是明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嗎?於是由江月「待人」產生聯想,轉入後一段落。「孤月」尚且「待人」,何況遊了、思婦?詩人於是馳騁想像,代抒遊子、思婦兩地相思、相望之情。

  詩人想像「誰家今夜扁舟子」,正經過江邊的「青楓浦」,目睹「白雲一片去悠悠」而生飄泊無定的旅「愁」,於是相思「何處明月樓」。從「應照離人妝鏡台」的那個「應」字看,「可憐樓上月俳回」以下數句,都是詩人想像中的扁舟子」想像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之詞:妻子望月懷人而人終不至,因而怕見月光。但她可以捲起「玉戶簾」,卻卷不去月光;可以拂凈「搗衣砧」,卻拂不掉月色。「此時相望不相聞」,而普照乾坤的月華是能照見夫君的,因而又產生了「願逐月華流照君」的痴想。追隨月光照見夫君,當然不可能,於是又想按照古代傳說托鴻雁、鯉魚捎書帶信,然而鴻雁奮飛,也飛不出明月的光影;鯉魚騰躍,也只能激起水面的波紋。接下去,詩人想像中的「扁舟子」思家念妻,由想像而形諸夢寐。他在夢中看見落花,意識到春天已過去大半,而自己還未能還家。眼睜睜地看著「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溶月復西斜」,時光不斷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著消逝,然而碣石、瀟湘,水遠山遙,怎能乘月歸家?以「落月搖情滿江樹」結束全篇,情思搖曳,動人心魄。自「白雲一片」至此,寫遊子、思婦的相思而以春、江、花、月、夜點染、烘托,想像中有想像,實境中含夢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時空疊合,虛實互補,從而獲得了低徊宛轉、纏綿俳惻、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全詩三十六句,每四句換韻,平、上、去相間,抑揚頓挫,與內容的變化相適應,意蘊探廣,情韻悠揚。

  這篇詩受到明清以來詩論家的高度讚揚。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云: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流暢婉轉,出劉希夷《白頭翁》上。」鍾惺《唐詩歸》石:「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真化工手!」陸時雍《唐詩 鏡》:「微情渺思,多以懸感見奇。」王堯衢《古唐詩合解》云:「情文相生,各各呈艷,光怪陸離,不可端倪,真奇制也!」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更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名著背景:

  660-720,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充州兵曹。與賀知章、包融、張旭合稱「吳中四士」。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包融等俱以吳越之士,文詞秀髮,名揚京都。其詩多已散佚,《全唐詩》僅存二首。一為《代答閨夢還》,寫閨情,詩風近齊梁,無甚特色:一為《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王闓運《王志?論唐詩諸家源流》)。

 


推薦閱讀:

溫亮富:黑池摩登舞點評
奧斯卡影片完全大點評
丁壬雙清化氣八字,請點評。
賦詩點評:戲迷皇帝李存勖(後唐庄宗)
兩月一論徵文第二期點評

TAG: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