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畫欣賞

山溪待渡圖

關 仝

立軸 糾本 縱156.6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橫99.6厘米

此圖帶有鮮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聳立,瀑布高懸;坂壠、

岡阜、巒嶺, 自近及遠盤礴而上;樓閣掩映,遠山迷朦;氣

勢堂堂, 景意幽深。圖中強調的是山和溪, 山作正面主峰突

危,兩峰環抱之。山勢直立,占構圖中軸線,相當穩定。全圖

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來表現,筆力堅挺,用墨厚重,染暈次

甚多。整體效果與北宋范寬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區高

山巨壑宏傳勁拔的共同特色。

雪竹文禽圖

黃 筌

絹本 設色 縱23.6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橫45.7厘米

此圖的筆法十分工細,先作淡墨而後用色彩渲暈,並分

許多層次,完全符合畫史所記黃筌的藝術形式。黃筌所畫,不

妄下筆,花竹師滕昌祜,山水師李異,鶴師薛稷,然其所學,

筆意豪瞻,脫去格律,過諸公為多。所以筌畫兼有眾體之妙,

凡山花野草,幽禽異獸,溪岸江島,釣艇古槎,莫不精絕。

黃筌,生年不詳,卒於公元965年,五代後蜀畫

叔,成都(今屬四川)人。歷仕前蜀、後蜀,官至檢校

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贊善大夫。集各家之善

贍,遂成一家法。作品多描繪宮廷中的異卉珍禽,

豐滿,畫花濃麗工緻,勾勒精細,幾乎不見筆跡,幣

成,謂之「寫生」。後人把他與江南徐熙並稱「黃徐

代、宋初花鳥畫的兩大流派。

夏景山口待渡圖

董 源

長卷 絹本 淡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

縱50厘米 橫320厘米

此圖描繪的是江南夏天景色。開卷處干沙淺岸,坡下溪

流縈繞,布景空靈。 中幅結構縝密, 山峰層丘疊壑,焦墨大

披麻皴,高厚雄壯。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展現出平遠

遼闊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點筆法表現漫山的樹木叢林。

與《瀟湘圖》相比,雖形體有些一致,但用筆墨有出入之處,

其筆墨變幻是多樣的。畫家柯九思鑒定日:「真神品也」(下圖

為局部)。

溪岸圖

董 源

立軸 糾本 設色

縱221.5厘米

橫110厘米

(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此圖以立幅構

圖,表現山野水濱的

隱居環境,上端繪崇

山峻岭,聳立的山口

間露出一股溪流蜿蜒

而下,山間又有流泉

瀑布,在山腳匯聚,

山麓築有竹籬茅舍,

岸邊水榭中高士閑

坐。此畫以墨色染出

山石體面,溪水波紋

以細筆畫出,在傳世

董畫中頗為少見。

寒林重汀圖

董 源

立軸 絹木 設色 縱179.9厘米

(日)西宮市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

此圖表現江南水鄉風景。畫中下方以重墨擦染沙岸,細

筆勾繪蘆荻, 中部坡陀上寒林叢中露出村舍板橋,遠方溪水

對岸亦繪山丘村舍,再遠處溪岸重重,延伸至畫外。整幅畫

面以濕墨擦染而出, 予人以一望無盡之感, 是典型的董氏水

墨江南景。 因此稱其畫為「天下第一」 的董畫

雪霽江行圖

郭忠恕

立軸 絹本 設色 縱74.1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橫69.2厘米

作者以白描線條極見功力。根根桅索筆直沉實,尤其兩

根伸向畫外的長索自然下垂,弧度恰到好處,線描勁挺有力。

描畫船幫的線條和繩索處不同,為了體現木質結構,運筆疏

松靈活而不死板,彎曲穿插隨興而發,配以淡墨暈染,形體

感覺很好。畫家在處理水波和天空時只略勾幾筆波紋,用清

淡的墨色暈罩畫面,使之迷漫著寒江陰靄、水天空闊的情意。

全圖體現了高度的和諧: 空與密的和諧、 曲與直的和諧、巨

與細的和諧、力與度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藝術和生活

的和諧。

郭忠恕,生年不詳,卒於977年,字恕先,河南洛陽人。

五代宋初文字學家及畫家。少年時就能誦書屬文,舉童子科

及第。後周時召為宗正丞兼國子書學博士,因爭忿於朝堂,貶

為崖州司戶,後去官游於陝洛間。入宋後,又因譏諷時政而

流配登州,死於途中。擅長界畫,造型準確,嚴謹精密,被推

為「當時第一」。

明皇避暑宮圖

郭忠恕

立軸 絹本 墨筆 縱161.5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橫105.6厘米

此圖無款識,傳為郭忠恕所繪。畫中宮室建築宏偉壯麗,

結構複雜,細密精工,造型準確,避暑宮背山面水,景色宜

人。圖中山石呈捲雲狀, 已是北宋中期郭熙畫派的風致

晴巒蕭寺圖

李 成(傳)

立軸 絹木 水墨

淡設色 縱111.4厘

米 橫56厘米

(美)堪薩斯市納爾

遜·艾京斯藝術博物

館藏

此畫面上半部

二座高峰重疊,左

右山峰低小淡遠,

當中一座樓閣突

出,蕭寺下及右三、

四座小山岡, 皆有

樹生其上,畫的最

下處是從山中流出

的泉水而形成的溪

水,一木橋架其上,

山腳下有亭館數

間,人群來往。用筆

堅實有力,畫山上

亭館及樓塔之類,

皆仰畫飛檐,勾勒

而形極層迭,皴擦

甚少而骨幹自堅,

都有李成畫的特

點。畫原為明末清

初梁清標舊藏,一

時尚難確定,但卻

是北宋李成畫風。

寒林騎驢圖

立軸 絹本 淡設色 縱162厘米 橫100.4厘米

(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此幅大立軸上畫文人騎驢行於郊野,前後有童僕相隨。

畫上古松有凌雲之勢,間以枯樹寒溪,頗富意趣。老松勾皴

兼用,刻畫細膩,筆勢蒼勁。山石僅側面作皴,上部留白並

以白色略加渲染,表現出白雪覆蓋的效果。畫面氣象蕭瑟,境

界幽深。

層岩叢樹圖

巨 然

扛軸 絹本 墨筆 縱141.5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橫55.4厘米

此圖取景具有南方山水特點,山並不很高,輪廓平

緩,山石亦多用董源的礬頭、披麻皴手法。作者以雙峰

相疊的形式,突出山峰居於畫面的首要位置,增強了主

峰氣勢,給人以「高曠闊遠」之致。巨然的「點墨」形

式在此圖中表現得極為純熟。其點墨主要表現「點苔」、

「點葉」兩個方面。用墨深淺,破筆信意而出,有些墨

點雖遠離樹枝本身,但總體井然。破筆點葉,葉形豐富

多變,樹叢厚實蒼茫,與煙嵐之氣相對應,構成了這幅

既秀潤又蒼茫的畫面。

巨然,生卒年不詳,五代宋初畫家。江寧(今江蘇

南京)人。南唐亡,至開封(今屬河南),為開元寺僧。工

畫山水,師法董源。早年著力刻畫形象,用長披麻皴畫

山, 山頂多作礬頭(石塊), 晚年漸趨平淡,益見自然,

北宋沈括有「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之句,

並稱「董巨」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

秋山問道圖

巨 然

立軸 絹本 墨筆

縱165.2厘米

橫77.2厘米

中國台iL故宮博物院藏

本圖無款,以

立幅構圖畫重重疊

起的山巒,下部清

澈的溪水, 曲折的

小路通向山中, 山

坳處茅舍數間,屋

中有二人對坐,境

界清幽,前人謂巨

然之山水,善為煙

嵐氣象。

萬壑松風圖

巨 然

立軸 絹本 淡設色

橫?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縱200.7厘米

此圖畫重重山巒中雲煙吞吐,有瀑布

直瀉而下,通過山閣匯成溪流,山間松林

稠密,雜以蔓草,峰巔隱約可見梵宮塔,

溪上架板橋,旁建水榭, 中有高士閑坐。

以長披麻皴畫巒岡坡陀,細筆寫出松針,

濃墨破筆點苔,兼工帶寫,彷彿有爽氣自

畫面溢出,予觀者以強烈感染。

萬壑松風圖

巨 然

立軸 絹本 淡設色

橫?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縱200.7厘米

此圖畫重重山巒中雲煙吞吐,有瀑布

直瀉而下,通過山閣匯成溪流,山間松林

稠密,雜以蔓草,峰巔隱約可見梵宮塔,

溪上架板橋,旁建水榭, 中有高士閑坐。

以長披麻皴畫巒岡坡陀,細筆寫出松針,

濃墨破筆點苔,兼工帶寫,彷彿有爽氣自

畫面溢出,予觀者以強烈感染。

山居圖

巨 然

止軸 絹本 墨筆

(日)大阪齋藤氏董藏

縱67.5厘米 橫40.5厘米

此畫群山叢林溪流橋杓竹籬茅舍的山居景色,筆墨松秀

粗放,莊重樸實,皴筆長而茁壯,其氣格清潤而骨體雄偉。

雪圖

巨 然

立軸 糾木

橫52.5距米

墨筆 縱103.6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表現奇峰積雪高出雲表,其下

坡陀岡阜松杉蕭疏,山腳寒溪車馬行旅,

峰巒從上至下,全以焦墨直皴,與巨然畫

風頗異,樹多欹屈之勢,坡石微用捲雲

法,又已是李郭畫派風貌。

寒鴉圖

佚 名

手卷 紙本 淡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

縱21.7厘米 橫117.2厘米

畫捲圖繪冬日雪後塘林木間群鴉翔集鳴噪的景象,在山

水畫中寓有深意。元代趙孟頒謂此圖「林深雪積,寒氣逼人,

群烏翔集,有飢凍哀鳴之態,亦可謂能矣」,對其構思及技巧

甚為推崇。此圖描繪雖甚精緻, 鑒賞家認為是南宋初年畫院

中的作品(下圖為局部)。

溪山春曉圖

惠 崇

長卷 絹木 縱2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橫185.5厘米

此圖描寫的是江南平遠景色。卷首是山溪,水中有四舟。

水中各種水禽甚多。對岸柳樹、桃樹及雜樹、水邊叢草,遠

山數重。畫的左半偏中部分伸出一個山崗、渚灘,卷末是從

山中流出的溪水,溪水之左又是城坡。山坡上都長滿了綠柳

紅桃和各類雜樹,一片江南春色。此畫山石用墨較濃,畫樹

特別精緻,雜樹用筆點簇而成,柳樹以方直線條勾出老乾,然

後絲出柳枝條,最後再染汁綠色。桃花用紅白二色點出,至

今猶艷。

溪山行旅圖

范 寬

立軸 絹本 淡設色

縱206.5厘米 橫103.3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范寬傳世作品中的

第一名跡。畫幅中雄峻的大山

佔了絕大位置,頂天立地,壁

立千仞,瀑布直瀉而下,在山

腳匯成溪流,荒僻的山路上有

驢隊行旅經過。畫家以厚重密

集的皴筆,畫出岩石堅硬的質

感,峻巍的山勢造成動人心魄

的效果,使人感到自然造物之

偉大。又彷彿從畫面上傳出流

水和清脆的驢蹄聲,具有強烈

的藝術感染力。

范寬,生卒年不詳,宋初

畫家。字中立,一名中正,字

仲立,因性情寬緩,人呼「范

寬」,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或

作關中人。風儀峭古,進止疏

野,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常

往來汴京、洛陽。初學李成,繼

法荊浩,後感「與其師人,不

若師諸造化。」長期居於終南山、

華山中, 寫山真貌而不取繁

飾,卓然成為一家。與關仝、李

成,為北方山水畫派之主流。

雪山蕭寺圖

范 寬

立軸 絹本 淡設

色 縱182.4厘米

橫108.2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無款,王

鐸題為范寬之作。

畫白雪皚皚覆罩下

的群山深谷, 山頂

密林寒樹叢生,山

間布置古剎、寒泉

及行旅, 以水墨染

出陰霾的天空, 山

石皴筆不多而氣象

雄渾,依然顯示出

范寬「寫山真骨」,

「與山傳神」的精湛

技藝。詩堂有王鐸

題「博大奇奧,氣骨

玄邈,用荊關董巨

運之一機,而靈通

神邁,尤為古今第一。

雪景寒林圖

范 寬

立軸 絹本 淡設色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縱193.5厘米橫160.3厘米

本圖以三拼絹大立幅圖寫北方冬日雪後山林氣象。畫上

群山重重壁立,氣勢蒼茫,深谷危徑,枯木寒柯,隱現寺觀,

山麓水邊密林數重,後有村居屋舍,一人張門而望。全畫布

置嚴整有序,筆墨質樸厚重。畫家用「搶筆」筆法,密點攢

簇,並參以短條子的筆道,來刻畫北方山石的質感,使畫面

渾厚滋潤,沉著典雅。此圖是否為范寬真筆,鑒賞家尚有爭

議,但公認為北宋范氏流派中之傑作。

臨流獨坐圖

范 寬

立軸 絹本 淡設色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縱166.1厘米 橫106.3厘米

此圖表現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 山中點綴溪流飛瀑樓閣

寺觀,氣勢恢宏,雲煙浮動,近岸秋林老屋之旁有一老叟臨

流撫琴。

春山圖

燕 肅

長卷 紙本 墨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縱47.3厘米 橫115.6厘米

該圖是一幅畫在紙本的水墨全景山水,春山聳秀,溪流

板橋,竹籬村舍,高松垂柳和高士在山水中尋幽訪勝的刻畫,

處處都流露出對林泉之樂的嚮往,具有濃郁的詩情,生拙凝

重的筆墨和山水造型,又與一般職業畫家迥異, 帶有早期士

大夫的形跡(下圖為局部)。

53

燕肅(991—1040),北宋畫家、科學家。字穆之、青州(今山

東益都)人。少孤貧,巧思過人,真宗大中祥符(1 008-1 01 6)間

進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人稱「燕龍圖」。學識淵博,精通

天文物理,有指南車、記里鼓、蓮花漏等儀器的創造發明,著

有《海潮論》,繪製《海潮圖》以說明潮汐原理。工詩善畫,

以詩入畫,意境高超,為文人畫的先驅者



推薦閱讀:

古代真的是拖地長裙嗎?
如果封建時代的政府知道那些詩人在未來如此偉大,他們還會被貶嗎?
中國古代「四大賢母」是指哪四位女性?
圖解古代十八般兵器
古代詩人隱居生活過得怎麼樣?

TAG:中國 | 古代 | 名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