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海為家的溫州人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溫州人四海為家,做生意並不局限於本地,所謂「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溫州人;哪裡沒有市場,哪裡就會出現溫州人。」這也是被逼無奈——溫州地少山多,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為了養家糊口,只能外出「討生活」。不過,卻由此培養了溫州人特有的市場思維和創業精神。

一位溫州企業家從溫州坐飛機去廣州,但票已售完,於是轉道北京,繞了一個大圈子,有人問他:「這樣做合算嗎?」他答:「我們做生意圖的就是快,快就能賺錢。買機票多花幾個錢無所謂。」

1967年,溫州大旱,樂清水庫枯竭,不能發電,一個溫州人做煤油燈來提供照明,一天做100個,供不應求。1978年,溫州柳市鎮興起五金電器行業,催生螺絲釘市場,此人到全國各地收購螺絲,無論什麼樣的螺絲都能在他這裡找到,他就是「螺絲大王」劉大源。

南存輝6歲就開始挑著米糠、提著雞蛋沿街叫賣,創辦正泰之前,「修了三年鞋」。「全國第一個承包飛機」的企業家,王均瑤17歲輟學,到鄰居開設的印刷廠做學徒,提著不粘膠走街串巷。周成建學過泥瓦匠、木匠和裁縫。趙章光在開發出「章光101」之前,是潦倒的赤腳醫生,為了做試驗,他賣掉家裡的床、一間祖屋,甚至當掉妻子的戒指,幾乎到了窮途末路。

溫州民營經濟是草根經濟,溫州商人是草根商人,他們如同野草一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哪裡有縫隙就從哪裡冒出來,一撥人倒下了,新一波人又會站起來,生生不息。

推薦閱讀:

殺600萬猶太人,希特勒怎樣想的?為何仇恨猶太人

TAG:溫州 | 猶太人 | 猶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