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用一部《長城》跪拜在西方面前:只有白人可以救中國!
來源:鐵血軍事 (ID:tiexuejunshi)
八卦界不缺活雷鋒,《長城》劇情早已被劇透的千瘡百孔。據說故事背景設定在宋朝,來自中國軍隊「無影禁軍」的五大派系——工程和機關部隊「虎軍」、弓箭部隊「鷹軍」、持盾步兵部隊「鹿軍」、近戰部隊「熊軍」、飛索部隊「鶴軍」聯手守衛神秘的長城邊關。當然,他們不是為了阻擊關外蠻族,而是名為「饕餮」的怪獸。
打怪獸,打怪獸,拯救全人類……多麼熟悉的套路!多麼熟悉的味道!可是由老謀子拍這種套路的電影,又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加微信xinqi91,看更多內幕猛料。
老謀子畢竟是老謀子,老謀深算,他在10月15日《新聞聯播》鏡頭前談起拍攝《長城》的嚴肅深意:「對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對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估計老謀子每天都看《新聞聯播》,政治覺悟受了洗禮,能一下子把一部商業片拔高了一個境界。
一位在海外市場打拚的朋友曾跟我說,他很多次去推廣自己企業的產品時,對方說,中國造的東西能好嗎?看看張藝謀拍的電影,中國那麼貧窮落後,中國人咋那麼多愚昧無知的呢?張藝謀一直在講中國故事,可這些故事在世界塑造出的中國形象,和現實中的真實中國差距好大。
《紅高粱》,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除了高粱地里偷情苟合,還有一泡尿而釀成的美酒。這麼多年,茅台在海外的售價,還不到國內價格的一半。從某種程度上說,一泡尿,澆滅了中國千年酒文化的檔次。我還專門請教過釀酒行業的前輩,都說酒里撒尿,純屬瞎扯雞巴蛋的說法。
《大紅燈籠高高掛》。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獲得義大利電影大衛獎最佳外語片、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一個都不能少》。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菊豆》。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中國電影。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某小鎮上的染坊主楊金山續弦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為傳宗接代但其性無能,菊豆與侄子通姦生子,此子後怒殺與母「通姦」的生父。
《秋菊打官司》。小山村裡,村婦秋菊的丈夫王慶來在與村長爭執時被對方踢傷下體,整日躺在床上。秋菊氣不過,一紙訴狀將村長告到了鄉政府。鄉政府調解後,村長把鈔票直接扔在地上拒不道歉。秋菊被激怒,立誓要討個說法,於是她挺著個大肚子和妹妹來到縣城,開始了漫漫告狀路。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女演員獎。
《活著》。文革苦難。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
無一例外都是一個基調:貧窮落後、兇殺背叛、病殘醜惡!
而老外的評獎標準,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要讓中國在國際上永遠保持「東亞病夫」的形象!要讓西方和全世界人民都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邪惡的國家,以此來遏制中國的發展。
但這一次,這一次老謀子帶給我們的會是不一樣的中國故事嗎?
據八卦日報報道,這部商業大片的確充斥著「中國元素」:神秘長城、守城禁軍、源自《山海經》的饕餮、瑰麗的宋朝皇宮,等等。然而,突然,竟然,有兩個來自西方世界的僱傭兵在大宋朝的長城上出現了。這兩個僱傭兵被設計成盜取中國火藥的蟊賊,又在轉瞬間變成主導整個故事情節、拯救人類的英雄。
oh, What the fuck!
怎麼萬千中國人民世代守關、艱苦卓絕都擋不住怪獸,白人蟊賊一出現頃刻間就拯救全人類了呢!那麼多中國當紅老小影星、那麼多傳統中國元素,都被鼓搗出來陪襯好萊塢影星馬特·達蒙扮演的白人英雄去了。
近日,有網友反映,《長城》在美國引發了大討論,並遭到了當地亞裔演員的抵制,因為整部影片傳達出來的只有白人能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的信息。而且在美國版海報上,不僅長城沒了、劉德華沒了,連背景深厚的景甜都沒了,只剩下了馬特.達蒙一個人...
有人甚至誇張地說,這已經不是「洗白」那麼簡單的事了,簡直就是「亞洲文化清洗」!
美帝吃瓜群眾的評論,讓老編不禁想起,確實看過的張藝謀的另一部影片《金陵十三釵》,至今不能釋懷,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迹,老謀子為什麼要把鏡頭對準妓女和外國神父?
當然,從電影史來看,主角用東方面孔還是西方面孔,確實是一個長久以來就存在的文化政治問題。早期的好萊塢,華人從來沒有擔任過男主角。比如,1925年到1949年,美國製作了48部關於華人警探陳查理的故事片。陳查理一口洋涇浜英語,滿口孔老夫子「之乎者也」,更糟糕的是,這個角色不是由華人演員扮演的,居然是一張貨真價實的西方臉孔!
因為在當時種族主義的霸權下,這些刻板的中國男性形象是由非中國人為非中國觀眾製造的,華人男演員沒有資格出演男主角,即便這個人物本身就是一個華人,更遑論由一個華人來出演英雄人物。
美國電視劇《功夫》中的男主角金貴祥由白人演員出演
這樣的狀況要到1970年代李小龍長驅直入好萊塢才真正扭轉。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其實李小龍一開始也吃過好萊塢的「閉門羹」。比如在1970年代初風靡一時的美國電視劇《功夫》中,有一半中國血統的男主角金貴祥這個角色並沒有交給彼時已經風生水起的李小龍出演,而是交給了一個白人演員,好萊塢再一次上演了「陳查理」時代的種族主義霸權。
當時製作人拒絕李小龍的理由是,美國公眾可能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個東方面孔作為英雄主義或男子氣概的象徵。
《龍爭虎鬥》劇照
而這些年,中國電影中開始出現西方臉孔的主角,其實和當年美國電影中沒有華人臉孔做主角並沒有本質意義上的區別,因為背後的邏輯預設依然是奉西方觀眾的口味為圭臬。加微信xinqi91,看更多內幕猛料。我們依然需要以西方人為度量衡來指認自身,而我們自身的文化在價值層面是中空的。
時至今日,張藝謀在《長城》里明目張胆的把西方面孔打造成中國英雄的做法,我認為,是又一次典型的文化上的「認賊作父」。就好比拿美國的變形金剛,替代了中國西遊記里的美猴王,你說這洋不洋、中不中的,能拍出個啥好玩意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