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服,茶文化里的自信
茶服,茶文化里的自信
來源:《普洱》雜誌 編輯:茶小乖 2016-01-06 12:48:05
不管是叫漢服還是茶人服,這個帶著濃烈中國文化符號氣息的服飾,近兩年異常火熱。在每一年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茶博會上,茶人服的展位已經成為茶博會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大多數前來逛展會的人們也許不一定會買茶,卻一定會在茶人服前流連一會兒。早些年,在這樣大的茶聚上如果有人穿著茶人服這樣裝束,定會被異樣目光掃描,但如今的茶博會,不論是綠茶還是普洱茶展位,隨處可見長裙飄飄的茶仙子在茶香中招待客人。如此仙氣輕盈靈動,自然吸引來眾多愛茶人士,尤其是女人,去從那麼多式樣的茶服中搜索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件出來。……
在泊園茶館裡,看到有好幾個房間都陳列著精美的茶人服。由於材質是粗布、棉麻布,所有衣服即便有顏色並不鮮艷,午後陽光傾斜上面,在茶館這樣的氛圍下居然顯出一種簡樸的時尚感來,隨手拿起來試穿,休閑而且莊重得體,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搞笑。但是,最初穿著這身衣服的時候,還是引來側目者甚眾。因為我的光頭形象使得大家都誤以為我是出家人,令人啼笑皆非,但衣櫃里這柔軟貼身的服飾卻漸漸多了起來,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穿著,像女性一樣,在穿的方面也越來越挑剔。
在慢慢融入了這個場景之後發現這身衣服並非僅僅是裝飾那麼簡單,它的背後深深烙印的是傳統的生活方式,是代表身份的符號:我是從事茶的。在王瓊老師的課上,她說禮儀之始在於正衣冠,我微敞的領口在老師的提示下便不由自主的扣上了紐扣,從此,這身衣服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它的厚重感。
說中國的服飾史,漢服必然是個高頻詞,但茶服有別於漢服,隨著茶生活的拓展,以麻、苧麻等棉麻面料製作的服飾則漸漸融進了人們的生活。……
從國學熱開始,大家習慣將當下和過去做很多的對比,發現曾經的美好一點也沒輸給今天,甚至有過之而不及者。那些被丟進時間洪流里的傳統正在被一點一滴的挖掘出來,打磨、欣賞、學習。……
然而茶人服所能夠代表的意義卻是非常巨大的,從一個新鮮事物到如今逐漸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鏈,並正在成為當代茶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服飾及文化符號,它的價值和發展不容小覷。……
古人有衣以徵兆的說法,即從衣服的穿著預示一些事物的演變規律。在古代,很多衣服不是你想穿想穿就能穿的,太多的服制,須與身份相符,否則大則殺頭,小則褫奪。遠的不說,就說這近點的幾百年,明亡後,大清來個留辮子著馬褂,民國來中山裝,都帶有強烈的政治符號寓意。及後來長袍馬褂西裝革履滿街走,旗袍洋裝衣袂飄揚,成了民國一景,呈現了一時的社會風尚。解放後,民風一變,從布拉吉到列寧裝,再到後來天下一片灰濛濛,都和時代背景與大環境相攜行。這種強力的政治元素也禁錮著人們的審美,並深深的形成單一的認同而反覆踐行。……
所幸,普洱茶以及茶文化的再次興起解決了坐下來慢慢生活的態度,在一杯茶的面前梳妝打扮,有了閒情逸緻去搭配精美的器具,選購精美的茶服,日子自然也就精緻了起來。在一場茶會秀出自己的風采,除了一方茶席,更有一襲布衣,從一個群體的符號蔓延成一個社會的風尚,在傳統和時尚之間,茶服正在起著一座橋樑的作用,讓古老的國度躍動起來,人們願意穿,喜歡穿漸漸成為一種趨勢,更是一種自覺的文化自信。全文詳見《普洱》雜誌2015年12月刊獨家關注。(作者:支離子 水蒼玉)
推薦閱讀:
※就現在茶葉的製作工藝來說,喝之前有必要把第一泡水倒掉嗎?
※中國茶文化史(一)
※高級茶藝師時尚茶藝操作考試(二)台式烏龍茶
※英式紅茶和國內的正山小種、等有何不同?英國更偏愛做調配茶嗎?伯爵茶怎樣調配?
※品茶, 一杯茶中融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