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源遠流長,嶗山道樂千年的歷史沿革(附嶗山道樂賞析)

嶗山經樂團

嶗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道教音樂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二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是集民族民間音樂、歷代宮廷音樂及地方民歌俚曲的門類綜合藝術。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4:11 嶗山道樂迎仙客 來自道教之音 南清宮:道家法事過場音樂。音樂氣度從容,神韻聚發,虛空、清遠中透出深沉、典雅、令人肅然起敬。

嶗山道教屬於北方全真道派,其道樂風格以全真正韻為主體,同時又與山東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緊密聯繫,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嶗山韻 」而聞名於世。嶗山道樂按取材分為兩大類韻曲:功課經韻(即殿壇經樂,用於嶗山道士早、午、晚功課經)、應風樂(用於民間民俗活動)及琴曲。

嶗山道樂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湧現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如:金代孫不二的孫譜;元代謝麗、謝安的謝譜;清代和民國年間興盛一時,並沿流至今的北方古琴嶗山派琴曲;清初養艷姬、藺婉玉的《離恨天》、《六問青天》、《青羊》。在樂器方面,除用鍾、磬、鼓等法器外(打擊樂器),一般以管子、笛子、笙、簫為主,並加入了彈撥樂和拉弦樂器。兼顧了南韻、北韻的不同風格及吟唱、器樂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較高的研究鑒賞價值。

圖片為山東青島2016嶗山論道·祈福音樂會現場

攝影:尚德。

據《即墨縣誌》記載:後漢著名經學家張恭祖曾在太清宮創辦康成學院,聚眾講學,傳播經韻,是嶗山有記載的早期經樂始祖之一。

唐代詩仙李白與浙江道士吳筠同登嶗山時,曾在太清宮以北蟠桃峰下飲酒唱和,為峰頂「王母瑤池」詠嘆暢懷,共創一曲《清平調》,傳與太清宮道士。此曲即沿用至今的《步虛》曲牌。

據《甘水仙源錄》記載:金代,龍門邱祖多次到嶗山講經佈道,積極改革道觀與各教派經樂。《玉清樂引》記述:金大定元年(1209)邱祖由膠西兩度來太清宮等廟庵說法闡教,將唐代的《三塗五苦頌》八首進行改編,將其精華摘出,合為一首,更名為《三塗頌》,成為宋以後嶗山道樂曲牌中的精華。

與邱祖同門的劉長生真人,創立隨山派之餘,曾在太清宮靜居數十載。除去著書講學外,又繼承和發展了太清宮始祖張廉夫所傳《十方經韻》並加以改編,使整體經樂曲調清新優雅,有濃厚的江浙昆越色彩,故嶗山各教派,將太清宮這獨一無二的經韻稱為「南韻」。

明弘治九年八月(1496年),孫玄清於嶗山明霞洞創立龍門金山派。據嶗山明霞洞左側刻石《孫真人紫陽疏》記:孫真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下山上京」,在白雲觀「坐缽堂一年」,並得到皇帝恩寵。回到嶗山後,「將各經書廣行刊刻,流布傳通」,由此金山派嶗山韻被廣泛傳播,此時的嶗山已成為膠東、遼東等地道教中心。

圖片為山東青島2016嶗山論道·祈福音樂會現場

攝影:尚德。

明萬曆十三年(1585),太清宮道士耿義蘭,在北京白雲觀學到不少中原、秦晉等地地方曲牌與十方道樂經典,回到嶗山後,充實了太清宮的十方道樂體系。據《道藏源流考》記載:耿義蘭與憨山和尚為爭廟址到京打官司獲勝後,萬曆皇帝曾賜予太清宮《道藏》一部,另賜《萬曆續道藏》及珍貴樂譜和精緻古琴三十餘張。

據《山東省志宗教庫》記載:明宮廷的兩個妃子養艷姬(山西寧武關人)與藺婉玉精通音律琴法,明亡後到嶗山修真庵出家,後移居百福庵,得蔣清山道士之助,積極研究道樂曲牌。代表作有《六問青天》、《離恨天》等。她們創作的《青羊》、《吊周瑜》等大量的應風樂曲廣為流傳,使百福庵成為清代至民國間嶗山道家應風樂的活動中心。江南、川、陝、晉、豫及東北等地道士紛紛來百福庵掛單,學習各種應風樂曲及演奏技藝。

嶗山古琴樂是嶗山道教音樂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古琴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嶗山古琴樂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在白雲洞出家的任新庭。嶗山古琴曲的發展與文人及宮廷有著割捨不斷的聯繫。

宋元豐八年(1085年),蘇東坡在去登州任職途中,至嶗山太平宮等山廟遨遊,傳給喬緒然等道士大型琴曲《歸去來辭》。

南宋衰亡後,在嶗山塘子觀出家的兩個衛王太妃謝麗、謝安精通琴法音律,能演奏古琴和笙、管、笛、簫等多種樂器。

清代是嶗山古琴樂的興盛時期。清康熙年間太清宮道士褚守恃古琴演奏技藝高超,傳有高徒溫高恆、葉泰恩等,創作有《觀海》、《月下修竹》等琴曲。

清康熙年間,蒲松齡游訪太清宮時,曾與道士蔣清山,共同創編了琴曲《雲石風松》。並將自己精曉的「俚曲」與魯南弦子戲精華傳與太清宮道士,從此,嶗山道樂的一些經典曲牌中留下了俚曲與弦子戲的章節。

圖片為山東青島2016嶗山論道·祈福音樂會現場

攝影:尚德。

清嘉慶年間太清宮道士韓謙讓琴藝高超,他演奏的《東海吟》、《山丹花》技藝精湛,悅耳動聽,九十三歲羽化時,有門徒三十餘眾。

光緒三十三年,山東巡撫楊士驤專程到嶗山,邀請太清宮韓太初道長(師承薛一了,是清咸豐年間到民國十二年,半個多世紀里嶗山道教宮觀古琴樂的代表人物)一同撫琴。韓道長演奏的《賞春》、《離恨天》、《高山流水》諸曲,令楊士驤深有感觸,為此他曾賦詩一首:

我揖太清宮,道士善彈琴,訪得韓道長,琴床眠龍吟,為我一再彈,領略太古心,右手彈古調,左手合正音,泛音擊清磬,實音搗寒砧,聲聲入談遠,餘音繞杜林,指點斷文古,傳流到如今,不求悅俗耳,但求養自心。(見《太清宮志》)

宣統元年,古琴家岑春萱到太清宮訪韓太初,二人交流之餘,即興同創一曲《山海凌雲》,並在太清宮東北丫口山下道旁石壁上,刻下「山海凌雲」四字以茲紀念。

清朝末年,太清宮的庄紫陽、王茂全、佟太宗,明霞洞的王勉臣、明道觀的朱士鴻、壽陽宮的王宣財、聚仙宮的林玉德,因琴藝高超,世稱「七弦子」。至民國年間,嶗山成為山東乃至全國古琴樂的中心,並發展成為我國古琴的著名琴派——諸城琴派

從清末到民國的十餘年,韓太初和他的弟子庄紫陽成為太清宮隨山十方韻的核心代表。直至抗戰前夕,太清宮主持徐維毅進一步完善了隨山派十方韻的《雙弔掛》、《單弔掛》等曲牌。

1910年嶗山太清宮道士

1934年夏,華山派蔚竹庵道長唐宗煜應楊虎城將軍之邀,攜蔚竹庵等廟的應風樂道士樂手去西安,參加了楊虎城在大雁塔廣場舉行的萬人共同抗日誓師大會,演出了應風歌樂《滿江紅》。

1966年至1967年,最後一位繼承了韓太初古琴技藝的張道長離廟,去向不明......

文革後,三中全會落實宗教信仰政策,1980年金山派道士正式接管太清宮,在匡常修(1940年嶗山白雲洞出家,師從於閻全德道人)與孫真淳道長主持下,太清宮沿用金山派嶗山韻至今。現存曲目名稱多與全真十方韻相通,如《大澄清》、《小澄清》、《弔掛》、《大讚》、《小贊》、《大皈依》等。這也是嶗山道派經韻中唯一倖存下來的完整道樂。

採風人員與匡常修道長研究道樂

附錄說明:截止到1936年底,嶗山道教有龍門派、隨山派、金山派、清靜派、華山派、蓬萊派。就經韻而言,全山分為三大體系:太清宮隨山派十方南韻、白雲洞金山派嶗山韻、百福庵龍門派全真正韻(十方韻)應風樂

(文章作者張永春道長,音樂素材嶗山風景區製作)

更多鏈接

五月廿九許威顯王聖誕,敕封驅逐蟲害保護禾苗

《水滸傳》中兩位張天師究竟是誰?

3、道教之音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由袁世凱訓練的清末新軍究竟有多強大?看完你就明白了
司馬懿的職場人生-第35篇
《牛虻》作者與數學家的女兒│遠水樓瑣語之二
萬聖節的傳說是什麼?
歷史與創造的歷史

TAG:歷史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