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家姓】仉姓

仉姓

一、姓氏源流

仉(Zhǎ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黨姓,由掌氏後人音訛所改。黨姓,原本為春秋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後。古代黨姓的黨,讀音(Zhǎng)掌,故黨姓中有一支以音為姓,衍出成為另一支掌姓。後掌姓中又衍分出以音為姓的仉姓,稱仉氏。如孟子的母親即為仉氏,以擇鄰教子名世。

2、出自回族中有仉姓。回族中的仉姓為元代詩人「仉仉沙之後裔」。據《回教民族說》載:「仉仉沙,字大用,回回族,祖籍大食國(既發阿拉伯帝國)」。《西域文化名人志》載,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區。

二、遷徙分布

(缺)仉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仉姓起源於黨氏,為掌姓所衍改。古代「黨」的讀音為(Zhǎng)掌。春秋時,魯國有大夫黨氏,是周王族的旁支之後。其後人就有一支以其讀音成為掌氏,掌氏的後人又有一支以其讀音衍變成為仉氏。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母親就是仉氏族女。仉姓望居魯郡(西漢初置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為魯郡,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帶)、琅邪郡(秦始皇置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敦煌郡(漢武帝置,在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

三、歷史名人

仉 氏:在此單指戰國時期孟母仉氏,即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孟子(孟軻)的母親。仉氏知書識禮,她為了使孟子得到好的環境教養,曾遷居了三次,有句成語就叫「孟母三遷」,就是典出於她教子有方的故事。後來,孟子果然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成為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孟子的母親史書上稱為「仉氏」。

仉 晵:南北朝時,南朝梁有四公子,其中之一名仉晵。然而後世有人認為《梁四公子傳》為虛構之作,其實並無其人。

仉 公:明朝人,洪武年間,他在高苑縣當個書記官,對百姓有愛心,寬厚待人,政績好,後來就升為河南道御史的高官,也就是省級主要領導人了。但官場上明爭暗鬥很多,仉經山東人直性子,常受挫折。到了永樂年間,他又被降職到常山縣當縣官了,這時他政治經驗更豐富,把常山縣治理得很好,深受百姓愛戴。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魯 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今山東省曲阜為魯縣)。晉為魯郡。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琅琊郡:春秋齊有琅琊邑,在今山東省膠縣南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琊縣,並以之為琅琊郡治所。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東漢琅琊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隋唐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琅琊國起,琅琊台及秦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

敦煌郡: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酒泉郡置敦煌郡,轄敦煌縣、龍勒縣、效谷縣、廣至縣、淵泉縣、冥安縣等六個縣,郡治敦煌。是為敦煌設治之始。敦煌郡據有陽關、玉門關,與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並稱河西四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連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商旅必經的絲路重鎮和通往西方的三條線路的交匯點,並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2、堂號

仉姓的主要堂號有:「魯郡堂」、「琅琊堂」、「敦煌堂」等。

============================================================

【仉姓宗祠通用對聯】

(缺)遺憾!

恭請仉氏族人:(或其他網友)貴處仉氏宗祠尚在的,恭請錄幾副仉姓宗祠通用聯來,在此懸獎徵用,獎項、宗聯規格要求,有意者請來訊(本網簡訊)諮詢、洽議。謝謝!

============================================================

【仉姓典故、趣事】

〖斷機教子〗

孟母仉氏(有的或稱為李氏,誤),為戰國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女,有賢德,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女性,居我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的母親(另兩位是:岳飛之母姚氏,孔鯉之母丌官氏 *)之首。《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孟母的「斷機教子」、「三遷擇鄰」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

孟子早年家境貧寒,相傳孟母仉氏靠紡線織布維持生活。孟子到學宮學習了一段時間後,開始的新鮮勁頭過去了,貪玩的本性難移,有時就逃學,對母親謊稱是找丟失的東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織布,知道他又逃學了。孟母仉氏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斷。孟子問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回答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教育孟軻,學習就像織布,靠一絲一線長期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廢。逃學就如同斷機,線斷了,布就織不成了,常常逃學,必然學無所成。

孟軻從此勤學苦讀,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終於成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附註 *:另一說「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賢母」為:孟軻之母仉氏、陶侃之母湛氏、岳飛之母姚氏、歐陽修之母鄭氏。

-----------------------------------------------------------------

〖三遷擇鄰〗

孟子出生於現在鄒城市北25華里的鳧村(今屬於山東省曲阜市)。《列女傳》記載,孟子最初住處靠近墓地,遊戲、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於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興緻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遊戲。孟母仉氏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於是毅然帶孟軻遷居到廟戶營村。

廟戶營村位於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裡是一處繁華的集鎮。孟軻置身於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又玩起做生意的遊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仉氏覺得這裡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又一次搬遷了自己的住處。

他們搬到了學宮的旁邊,(這所學宮位於現在鄒縣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曾是孔子之孫孔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為「子思書院」,後來子思的學生在此授徒講學,孟子故里在書院之右。)孟仉氏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孟軻被書院里的琅琅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里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孟母仉氏覺得終於找到了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定居下來。後來孟母仉氏把孟軻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弟子學習,最終成就了二代大儒。這就是孟母仉氏「三遷擇鄰」或曰「孟母三遷」的故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說老天爺姓張?
你聽過姓「喜」的嗎?
華夏百家姓氏宗親平台解說鄭姓的簡介和來源
操姓起源歷史
甲骨文百家姓:快來看看你的老祖宗都長什麼樣的吧!

TAG:百家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