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畫水彩

工具與材料,色彩基礎理論,水彩技法介紹和風景寫生。老編看後感到對老年朋友學水彩,很有幫助,因而在此轉發,希望大家喜歡。

請點擊上面蘭色微信名,免費加關注。閱讀全文。

第一章 工具與材料

一、顏料

商店出售的顏料很多,常備的有下列種類

檸檬黃、藤黃、中黃、土黃、深黃、桔黃

桔紅、朱紅、大紅、曙紅、西洋紅、深紅、玫瑰紅、紫紅、土紅

天藍、湖藍、鈷藍、酞青藍、普藍、群青、青蓮、紫羅蘭

粉綠、草綠、淺綠、中綠、橄欖綠、土綠、樹綠、翠綠、深綠、墨綠

赭石、熟褐、凡戴宗、生褐、褐色、培恩灰、象牙黑、白色

水彩顏色的透明性能不一,

以檸檬黃、普藍、玫瑰紅、群青、紫紅、酞青藍為最透明;

大紅、西洋紅、深紅、青蓮、翠綠、深藍次之;

相對而言,湖藍、鈷藍、天藍、草綠、淺綠、中綠、橄欖綠、朱紅、桔紅、中黃、土黃、土紅、赭石、熟褐、黑為不透明色。

水彩顏色的透明度是相對的,不透明的顏色加水多了,也會成為透明的顏色。水彩顏料中的群青、鈷藍、黑、熟褐等還具有沉澱性能。在調色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不同程度與形狀的沉澱顆粒,水彩畫家常常用這一特性在畫面上想方設法形成各種色水分離的沉澱現象,成為種種斑點千姿萬態的肌理。

二、水彩紙

細紋保定水彩紙,紙質潔白,上色效果好,有適度抗水性能和吸水能力。用這種紙畫出來的畫具有輕鬆、明快、柔潤的效果。溫州粗紋水彩紙,畫出來的作品具有厚重、深沉的效果,且宜作多次重疊。萊頓水彩紙容易做出肌理效果、沉澱效果尤其好。巴比松水彩紙具有滋潤、明快的特點,各種進口水彩紙性能各有不同,要去實踐才知道它們的特性。水彩畫對紙的要求較高,不宜太薄,至少要150克。

三、水彩筆

一般選用專用的水彩畫筆,也可用水粉畫筆或中國畫筆,尖頭、平頭,大中小號都要有,再配兩支底紋筆,水彩筆要求能包含水分,富有彈性。

四、其它工具

調色盒:顏料在調色盒內的位置,應按色彩冷暖和明度分類,注意盛好顏料的調色盒不能倒置或斜放,以免色彩相互混濁。作畫完畢應及時清洗盒蓋、畫筆,關緊盒蓋,以免顏色變干,可噴水保濕。

畫板、畫夾、畫箱或畫袋:室內寫生用畫板,室外寫生用畫夾或畫箱。大小以四開紙為宜。

畫凳:要求堅固宜攜帶,為寫生創造較好的條件。

水壺:摺疊小水桶很好,飲料瓶也不錯。

其它如鉛筆、小刀、膠帶紙、橡皮、海綿也得配備。

第二章 色彩基礎理論

一,光與色

現代光學研究告訴我們,色彩是物質吸收與反射不同光色所造成的結果。人們憑藉光才能看見物體的形狀、色彩。物體接受到光源射來的光線,依據它本身的性質,不同程度地把光線反射、吸收或讓其透過。反射或透過的光,進入視覺器官由於光的組成和性質不同,傳入大腦便感知不同的顏色。我們見到的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構成的,它們中的任何兩種色光混合,都可以產生另一種色光。七色光混合呈白色光。無光就無色彩可言。在無光照的夜晚或在暗室里,任何色彩都歸於一片漆黑。

不同的物質對光照的反應不同,其呈色狀態也不一樣。比如白光之所以呈白色,就是它反射了所有光線;黑色是吸收了所有光線;紅色是吸收了其它光線,唯獨反射了紅光所致。其它色彩也是同一道理。當有色光照射時,比如紅光,白色因受紅光照射呈淺紅,黑色還是黑色,紅色更加鮮艷;換成綠光照射,白色呈現淺綠,黑色依然是黑色,紅色呈現灰暗,因紅色不具備反射綠光的能力。人眼所看到的物體「固有」色,實際上是反射或吸收某些光色的結果。分析光色原理有助於我們提高對色彩的認識水平。

二,色彩的屬性

色彩具有三個基本屬性:色相、純度、明度。

1,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稱謂,用以區分各色彩之間的差異。自然中的色相太多太豐富了,無法逐一定名。所以一般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基本色相。在各色中插入一個或幾個中間色,可以產生十幾個以至幾十個不同的色相。

1.1原色

原色是可以用來調配成其它顏色的基本色。

1.2間色

由兩個原色混合的間色。亦稱第二色。間色也只有三種,即橙、綠、紫。紅 黃=橙。黃 藍=綠,藍 紅=紫

1.3複色

兩個間色或一種原色和其對應的間色(紅和綠,黃與紫,藍與橙)相混合得複色。亦稱第三色。複色中必然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間的比例不等,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紅灰、黃灰、綠灰……等灰調色。

1.4補色

一原色和相對應的間色,如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互稱為補色。色光的補色是指兩種色光混合得出白光的,這兩色即互為補色,在顏料中,凡兩色混合而成黑灰色的互為補色。顏料的三原色中任何一色與其餘兩原色混合成的間色在混合,都成黑灰色,他們便都互為補色。補色用色相環表示更清楚,在色相環中成180度的一對色均為互補色。

2,純度

純度是指色彩的鮮灰程度,又稱彩度或飽和度。三原色紅、黃、藍與三間色橙、綠、紫純度最高,它們之間任何兩色相調純度就會降低;同一色彩與白或黑相調,純度也會降低。

3,明度

明度又稱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指色彩的深淺程度。自然中的色彩明度取決於光照的強弱,如在強光照射下的黑可能比暗處的白色顯得更亮,又如紅色會產生淺紅、紅、深紅……到暗紅,可以有很多明暗層次的變化。顏色中的明度以白色最亮,黑色最暗,這是色彩明度中的兩極。其它顏色處於這兩極之間,其深淺變化不一。

三,觀察物體的色彩變化要考慮到如下三個方面:

1,固有色:是物體呈現的基本色相,如藍色的布、白色的石膏、紅色的蘋果等。光滑的物體如瓷器、玻璃、電鍍金屬等,它們的固有色弱,受光源色和環境色影響顯著。質地粗糙的物質和毛棉織物、樹木、地面等,固有色強。另外固有色隨著光照的強弱變化而變化,在柔和的光線下,固有色較強。

2,光源色:指發光體的顏色。不同的光源色對物體的色彩影響不同。比如在陽光、燈光和燭光下觀看一個人的膚色,會看到不同的臉色,或黃,或灰,或紅,因光源色而變化。

3,環境色:是指物體受周圍物體色彩反射而引起的色彩變化。如一個白色石膏像的暗面受背景紅襯布的影響,呈現發紅的色彩;一個放在藍布上的紅蘋果暗部會出現藍紫色。光線愈強,影響愈大。

環境色主要作用於物體的暗部。光源色主要作用於物體的亮部。正確地判斷光源色,觀察環境色,區別它們對固有色的影響,是觀察和理解色彩的正確方法。

訓練正確的觀察方法,簡單說來,就是整體地去觀察對象。具體訓練,一是要迅速地看,抓住瞬間的色彩感受。所謂「第一印象」,即對所描繪景物總的色彩印象,此刻的感覺敏銳而且新鮮,當然不是沒有色彩知識的憑感覺走,只有理解了才會有正確的感覺。二是同時看,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塊顏色,應同時看到被描繪的對象,不必尋求細微變化抓住色彩的總傾向和物體之間的色彩大關係即可,起碼應該同時看到兩三塊顏色,便於找准色彩關係。三是比較著看,這是整體觀察的深入,常說的看天畫地,看關係畫關係通過不同物體色彩的相互比較,找出其共同點,也找出其不同點,這樣才能找准色彩關係,也才能畫出色彩變化。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色塊之間的冷暖、純度和明度關係,找准每塊顏色在畫面中應處的位置,及同其他物體色彩的正確關係。不應該孤立地去獲取每一塊顏色的肖似,這是不必要的,也往往是不能實現的,是徒勞的,是不正確的。通向色彩準確的途徑,還是要不斷地進行比較。

在比較時可從四個方面進行,即比色調、比明度、比冷暖、比色相。

3.1比色調

色調是一幅畫的總面貌,調子亂了,全盤皆失,即使局部色彩畫得還行,也無濟於事.例如,晨光下的景物,受光面無不處在陽光色的暖調之中,暗面受天光影響,統一在冷調之中。如果這一暖一冷的調子關係不明確,早晨的特點就不能充分表現;如果亮面或暗面的調子不統一,整個調子就亂了;如果畫面以受光面暖調為主,畫面即呈現晨光柔和溫暖的氣氛;若受光佔得少,以暗面冷調子為主,畫面即呈現早晨清新的感覺。

生活中並不是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有著明顯色調特徵的。早晨與傍晚,光源色鮮明,景物比較統一,易於掌握其色調;中午在白色陽光照射下,色彩傾向微弱,景物固有色佔優勢,固有色便成為決定調子的主要因素了,就要觀察一下固有色哪種色佔優勢,相互統一起來;如不統一,就會感到「花」或「亂」。一般來說,中午的陽光強,色性反而偏冷,景物都在頂部受光,如果以光源色來統一畫面也可以。總之,在色彩傾向不明顯的情況下,選景很重要,否則難於畫出統一的色調。

3.2比明度

比明度就是比黑、白、灰的層次。這裡指的黑、白、灰不是指純粹的黑色、白色、灰色,而是指相當於黑、白、灰的色度。畫面如果缺乏最深色或最淡色,往往顯得軟弱無力;但層次過多,沒有概括,也會出現灰暗無力狀態。畫者強調什麼,減弱什麼,突出什麼,降低什麼,全然失去選擇,結果是照搬照抄,自認為「忠實於對象」,得到的卻是自然現象的拼湊,失去對象本質的真實感。自然現象是無法抄錄的,即便描繪得仔仔細細,和客觀實際比較,還是差距甚遠。

畫者根據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和理解,將客觀對象的無數層次概括壓縮到較少的幾個層次,比如黑、白、灰三個主要層次,或黑、深灰、中灰、淡灰、白五個層次,就足夠了。初學者把畫面層次分得很多,其中有些層次是互相抵消的或摸稜兩可的,含糊的,倒不如概括成少數幾個層次,嚴格區別,做到色度正確,畫面色彩效果反而顯得豐富。

3.3比冷暖

辨明冷暖色性,是研究色彩的首要問題。它可以表現出色彩微妙的變化,初學的人不從冷暖角度去觀察色彩,只想調準對象的顏色,於是就問老師,那是什麼顏色?連老師也很難回答,因為老師缺乏適當的語言來描述很多種複雜的顏色,眼睛的辨色能力卻比語言要豐富得多。辨色能力的鍛煉,首先是用比較的方法,確定色性的冷暖,傾向暖的到暖色系統中去找適當顏色調合,傾向冷的到冷色系統中去找適當顏色調合,才能收到正確、生動的色彩效果。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同是紅色有冷暖之分,同是藍色也有冷暖之分,而且色彩的冷暖離不開黑、白、灰色塊的處理。作畫時要在確定了黑、白、灰關係的基礎上作冷暖色性的比較,否則冷暖關係有了,黑、白、灰關係不正確,仍然會產生繁雜、混亂的局面。為此必須以黑、白、灰色塊為基礎,在同類明度的色層中進行冷暖的比較,即黑色塊與黑色塊相比,白色塊與白色塊相比。這樣比較它們之間的冷暖關係,就不難區分了。

3.4比色相

色相是顏色的「相貌」,如紅、黃、藍、綠等。在繪畫中比色相是容易的,但不應當以固有色的觀察方法,看到某物就孤立地去計較黃還是綠,紅還是橙,這樣就違背了條件色的觀察方法。條件色的觀察方法一般是不強調比色相的,只是在明度相同、冷暖難分的情況下,才用色相來分。

從四個方面作比較,若有一個方面物象的色彩過於接近,而難於區別的話,即可以其它三方面加以比較,找出其差別來。通常的辦法是:明暗相同比冷暖,冷暖相近比明暗。

四,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通常我們對單獨的一個色很難作出美或丑的評價,但若有兩個以上的色彩並列組合時,就會產生調和或不調和的感覺.倘若我們看某種色彩組合感到悅目,就是說這種色彩組合調和,並給人以美的印象。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方法主要有:

1,近似色對比

當一組近似色對比時,若將其中某色彩的明度或純度作一些變化,效果就會好些。否則就易感到單調。

2,異色對比

異色對比是指一組色相距離稍大的色彩組合時,要注意色彩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面積、形狀、明度、純度的變化。

3,補色對比

一對補色並列組合時,會產生最鮮明和強烈的冷暖對比效果。補色對比也須注意麵積形狀等變化,倘若用金、銀、黑、白等色分割,會顯得更加協調。

4,明暗對比

通過變化一組並列色彩的明暗,可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來說,同明度的對比顯得朦朧;近明度對比顯得輕快;明度差別大的顯得清晰、明快。

5,純度對比

在色彩配置中通過純度變化可以產生豐富的效果。高純度的對比顯得華麗、刺激;低純度的對比顯得沉著、樸素。純度高與純度低的色彩對比時顯得沉著而不單調、華麗而不俗艷。

6,冷暖對比

在色彩配置中可以冷色為主,也可以暖色為主。無論以冷或暖為主,都應有冷暖變化。物體的受光部呈暖色,背光部則呈冷色,反之亦然。次乃色彩變化的規律。

7,面積對比

一組色彩並置,變化其面積,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一般說來,面積大的會成為主導色。若大面積純度低的色彩與小面積純度高是色彩並置時,純度高的色彩愈顯強烈、鮮明。

五,色彩的視覺感受

各種不同的色彩通過人的視覺器官,傳入大腦後,將給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不同的感受,產生不同的聯想。色彩學家和心理學家對稱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總結了一些基本規律。

1,對比與同化

人們看到的客觀世界中,決不是單一的色彩,客觀世界總是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色彩,我們看到的任何一種色彩,總是和其它色一同存在的。由於周圍色彩的影響,我們注視的色彩,所得的印象,也會起變化。

某一色周圍的亮度高,此色的亮度看起來就會感到亮度比實際低,反之則感到比實際的高。如同一塊灰色,在白底上顯得明度要低些,而在黑底上則顯得明度要高些。色相和純度也會有這種感覺上的變化。同一塊灰色放在紅底上,則灰色帶綠味;若放在綠底上則帶紅味。若一塊鮮艷的色彩放在純度很底的底上,則這塊鮮色會顯得更鮮。感覺明者更明,暗者更暗,鮮者更鮮,灰者更灰,不同的色彩相鄰,則傾向於將對方推向自己的補色。

在某種情況下,色彩還會在感覺上產生同化的現象,例如在灰色上畫黃色的細紋,底色上的灰色調就會略顯黃味;若灰底上畫藍色細紋,則底色的灰色就略顯藍味。對比是兩色產生互相排斥使之向相反方向推移;同化則是兩色互相融入對方中去。在特定的條件下,例如,在較遠的距離,觀看相互交錯並置面積很小的黃點和藍點,就會給人以綠色的感覺,這叫色彩的空間混合。著名的法國畫家喬治.修拉就是將純度高的色用小點筆觸並置在畫面上,讓觀賞者通過視網膜自行混合.所以此法也稱視覺混合.

2,色彩的前進感與後退感

由於各種色彩的色光波長及相應的折射率不同,它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影象不同。波長長的暖色光在視網膜內側呈像,給人以前進感;波長短的冷色光在視網膜外側呈像,給人以後退感。

我們在山林中旅遊時,就會發現開始看到遠處的山感覺藍色,但慢慢走近這座山時,就會發現,山上被陽光照射的樹,受光處呈黃色。作畫時往往是把遠處的山畫成藍色,近處的山畫成綠色。再如田野中的幾個星星點點的紅衣服的人,覺得特別顯眼,這也與紅色的波長較長有關。

3,色彩的冷、暖感

人們根據自己.自己長期和自然接觸的體驗,對色彩產生一些聯想,如看到紅色就會聯想到或太陽,感到溫暖;看到藍色就會聯想到水或冰雪的陰影,感到寒冷。

在色彩的冷暖中,一般在色相環中從紅色到紅調黃這一範圍的色稱為暖色;從藍色到藍調綠、藍調紫這一範圍的色稱冷色。綠及紫屬於中性色。

但是,各種色相在具體條件下,也不是絕對地區分為冷暖。兩種色相在一起時也有相對的冷暖,例如:紫色在和藍色對比時,它顯得暖些;但若與紅色對比,它則顯得冷些。同樣是冷色的藍色中,群青就比普藍暖一些。

4,色彩的軟硬感與輕重感

這也與人們的實際生活體驗中產生的聯想有關。例如:人們看到黑色就會聯想到堅硬沉重的煤炭、鋼鐵、看到白色就會聯想到柔軟而輕的白雲和棉花。因此,色彩的軟硬和重量感主要與色調有關。感覺柔軟的色彩,通常是明度較高,而純度較低的色彩,感覺堅硬的色彩多半是暗色或純色。另外,明色感覺輕,暗色感覺重,同明度的色彩則純度高的感覺輕,純度低的感覺重。

5,色彩的興奮感與沉重感

人們在陽光充足的房間里會感到興奮;而在光線柔弱的房間里,則感到沉靜。可見,色彩的興奮程度與光線強弱有關。純度高、明度也高的暖色系給人以興奮感;明度低、純度也低的冷色系給人以沉靜感。

此外,色彩還有膨脹感、收縮感、華麗感、質樸感等等。這各種色彩感覺,都是相對的概念,不能公式化地來運用,作畫時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根據具體環境、具體條件作具體分析。

六,色調

色調指畫面的主要色彩傾向或總體色彩印象。一幅畫的成敗,色調的處理十分重要,是抒發情感,表現內容的關鍵。

色調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界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色調變化,有強烈的,也有柔和的,有冷的,也有暖的,需要我們在寫生實踐中仔細體會把握。色調是一種主觀的色彩表現,人的個性、情感、心境等經常左右著我們色彩感覺上的差異,或平和,或激奮,或憂傷,或歡快。同在秋天的景色中,有人看到了飽滿熱烈,有人感到了蕭瑟凄涼。色調反映一個人對色彩的認識和組織水平,在色彩寫生中應有意識地進行不同色調的練習。色調按色相分有紅調子、藍調子、黃調子、綠調子等;按明度分有亮調子、暗調子等;按純度分有純調子、灰調子等;按冷暖分有冷調子、暖調子等。現實中的色調並不一定按某一色彩定調,而是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比如一個黃調子,可能有冷黃、暖黃之分,有亮黃、暗黃之差、有鮮黃、灰黃之別,需要認真體會並逐步豐富自己的色調語彙,以期達到運用自如。

【本文來源網路,如涉及侵犯版權,請與老編聯繫,就行刪除】


推薦閱讀:

寫實水彩《玉蘭花開》視頻步驟
零基礎想學習水彩,求推薦工具。?
成年人畫畫完全新手零基礎,想學畫畫怎麼學從什麼開始學?其實偏向學水彩,但是很多人說素描是所有的基礎。?
【Dee水彩】手繪向日葵詳細教程

TAG:水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