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涼解表十大名方,不可不知啊!
?
小貼示:點擊上方中醫出版免費訂閱本刊
1.桑菊飲(《溫病條辨》)→風溫咳嗽
【歌訣】桑菊飲專治風溫,桔翹薄荷蘆草杏。
【處方】桑葉9克,菊花9克,杏仁9克,桔梗6克,連翹9克,薄荷3克,甘草3克,蘆根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邪客上焦,發熱不重,微惡風寒,咳嗽、鼻塞較重,口微渴。
【方解】本方為辛涼解表的主要方劑。其中以桑葉、菊花、薄荷疏散風熱為主要葯。連翹、鮮蘆根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桔、杏、草宣肺利咽,止咳化痰。諸葯合而清風熱,止肺咳,較銀翹散為佳。陽明熱盛煩渴者,可加知母、生石膏。
2.銀翹散(《溫病條辨》)→溫病初起
【歌訣】銀翹散豉桔荊牛,竹葉蘆根薄荷甘;
溫病起初頭痛熱,咽痛口渴服之安。
【處方】銀花15克,連翹9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葉9克,生甘草3克,荊芥6克,淡豆豉6克,牛蒡子9克,鮮蘆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風熱傷表,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無汗,頭痛鼻塞,咽痛口渴,苔薄白而燥,脈來浮數等。
【方解】銀翹散為溫病初起首選之劑。方中銀翹清熱解毒為主要葯;薄、荊、豉辛涼宣散;蘆、竹、草清熱生津除煩;桔、牛宣肺,利咽化痰。諸葯合而清熱解毒,辛涼透表,其力又較桑菊飲為強。
3.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三陽合病
【歌訣】柴葛解肌湯芍羌,芩膏桔芷棗甘姜;
三陽合病心煩渴,頭痛不眠服更康。
【處方】柴胡9克,葛根9克,生石膏20克(先煎),羌活9克,黃芩9克,甘草6克,桔梗9克,白芷9克,白芍9克,紅棗3枚,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清熱,解肌,止渴,除煩。
【主治】三陽合病,惡寒化熱,寒輕熱重,口渴,無汗,頭目皆痛,鼻干,心煩不寐,脈浮,舌黃等。
【方解】方中柴、葛、芩、膏解表清里,退熱除煩止渴,羌、芷、芍解散風邪,祛頭目痛,桔、草利咽止咳,姜、棗和中益氣。諸葯合而主春溫夏熱之病,其癥狀為不惡寒而口渴,若新感風寒,惡寒而不渴者非所宜也。如熱重渴甚,舌焦黃者,去羌、芷、姜,加生地、丹皮、知母以清之。如譫語,熱而作狂,可加重石膏用量。
4.麻杏石甘湯(《傷寒論》)→風寒襲肺
【歌訣】麻杏石甘湯性涼,苔黃渴喘鼻扇張;
惡寒風熱不能解,速用本方還健康。
【處方】麻黃6克,杏仁泥8克,生甘草4.5克,生石膏24克(先煎)。
【用法】將生石膏搗碎先煎,再入余葯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宣洩清肺,止渴,平喘。
【主治】感冒風寒,身熱不解,或咳或喘,鼻翼扇動,口渴苔黃,或薄白,脈滑數。
【方解】方中麻黃辛溫但量少,可解表平喘,杏仁止咳,生石膏宣肺清熱解渴,甘草中和藥性,生津止渴。
本方主治風寒襲肺,或為急性肺炎,或為急性支氣管炎,如用汗法,熱不解而渴更甚,仲景特立此方。
5.越婢湯(《金匱要略》)→風水身腫
【歌訣】越婢治風水腫湯,麻黃膏草棗生薑。
【處方】麻黃6克,生石膏30克,甘草4.5克,大棗15枚,生薑9克。
【用法】先煎生石膏,余葯同煎,溫服,每日三次。
【功效】發汗,清熱,消腫。
【主治】無大熱,一身悉腫,脈浮不渴,自汗出,小便不利。
【方解】此方主治風水惡風所致周身浮腫。用麻黃、生薑發汗祛風利水,雖無大熱,定有小熱,雖口不渴,但其脈浮又自汗出,蓋熱在腠理之間,故加石膏以解肌腠之熱,甘草助其藥力,以解風水之腫。若是熱在陽明之腑,為何不渴?不渴又用石膏者,說明風水惡風,驟聚肌腠之間而致腫也。此腫乃急性突然而腫,非慢性之水腫也。如加白朮補脾益氣,名為「越婢加術湯」。
6.升麻葛根湯(《小兒葯證直訣》)→陽明證,升散
【歌訣】升麻葛根湯芍甘,陽明寒熱發疹斑。
【處方】升麻9克,葛根9克,芍藥9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升散陽邪,透疹解毒。
【主治】麻疹初期未出,或出而不透,身熱頭痛,惡寒無汗,口渴鼻干,眼瞼紅赤,口腔黏膜帶有白點,唇內也現藍白色小點,以及陽證發斑等。
【方解】升麻、葛根升散陽明經的表邪,甘草和中益氣,其和升麻均有解毒作用,芍藥斂陰,調和營衛,合而為昇陽透疹及解散斑毒之良方。
麻疹及陽斑已出齊者忌用。
7.十神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時行感冒
【歌訣】十神湯葛草芎升,蘇芷赤麻香附陳。
【處方】葛根10克,升麻10克,川芎8克,甘草6克,紫蘇葉9克,白芷9克,赤芍9克,麻黃6克,香附9克,陳皮9克。
【用法】水煎,每日兩次,溫服。加姜3片,蔥白3根,同煎。
【功效】通陽發表,溫經止痛,行氣寬中。
【主治】時行感冒,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鼻塞聲重,咳嗽等。
【方解】方中葛根、升麻升散表邪,麻黃、蘇葉解表發汗,配伍陳皮行氣寬中,芎芷止痛,香附理氣活血,赤芍斂陰,姜蔥通陽發汗、止痛,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葯,合而為升清降濁,發表溫經,寬中理氣,止咳止痛之方劑。
8.蔥豉桔梗湯(《通俗傷寒論》)→發表清熱
【歌訣】蔥豉桔梗湯竹翹,薄荷梔草風溫消。
【處方】蔥白3根,豆豉9克,桔梗9克,淡竹葉9克,連翹9克,薄荷9克,山梔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發表解肌,清熱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
【方解】方中蔥白髮表通陽,豆豉解表除煩,薄荷疏解風熱,桔梗止咳清肺,翹、梔、竹、草清泄里熱而除煩。針對風溫初起之癥狀,用之頗佳。
9.程氏柴葛解肌湯(《醫學心悟》)→三陽合病
【歌訣】程氏柴葛解肌湯,知丹地芍貝芩甘;
解肌清熱除煩渴,熱重寒輕服即安。
【處方】柴胡9克,葛根9克,知母9克,丹皮9克,生地9克,芍藥9克,貝母9克(搗碎),黃芩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兩次,溫服。
【功效】解肌清熱,除煩止渴。
【主治】春溫夏熱之三陽合併症,頭痛發熱,熱重寒輕,口渴苔黃,脈浮數有力,或心煩不寐,脈浮洪。
【方解】此方主溫熱實證。太陽表邪未解,又入少陽、陽明,內外皆現實熱癥狀。方中柴、葛、芩昇陽解表,清熱止咳;知、丹、地、芍滋陰除煩,清解里熱;貝、草止咳化痰,散結清熱。諸葯合而治三陽實證。如惡寒而口不渴,則不可用。如具有以上主治癥狀又有譫語,可加生石膏、竹瀝以解之。
10.竹葉柳蒡湯(《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透疹解毒
【歌訣】竹葉柳蒡知葛蟬,薄荊玄麥梗膏甘。
【處方】淡竹葉6克,垂楊柳15克,炒牛蒡子3克,制知母3克,葛根3克,蟬蛻3克,薄荷3克,荊芥3克,元參6克,甘草3克,麥冬9克(去心),桔梗3克,石膏9克(生用,搗碎,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透疹解毒,清肺泄胃。
【主治】溫病初起,風熱傷表,發熱,咳嗽,微惡風寒,頭痛鼻塞,口渴咽痛,有汗或無汗,苔薄白而燥,脈浮數,以及眼瞼和唇內現白色小點等。
【方解】本方為透疹常用之方劑。方中垂楊柳善於透發麻疹,為本方主要葯。牛、葛、荊、蟬、薄辛涼解肌透疹,玄、知、竹等清熱生津,石膏解渴除煩,桔梗化痰止咳,利咽清熱。臨床對麻疹初期,屬於疹透不出者用之。如麻疹已現全身此方即不可用。此時可用解毒輕清之劑,藥用銀花、大青葉等。如咳喘可用桔梗、貝母等,以防毒熱侵肺。總之,視其病情輕重,臨時加減而慎用之。
推薦閱讀:
※男人必看女人必信的十大格言
※北京十大王府,個個驚艷!你去過幾個?
※十大細節,小心婚姻潛在殺手
※世界十大燒腦神作,每一部都是一個傳說,中國1部
TAG: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