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生之年,可能會發現外星人

 

  50多年前美國科學家哥瑟普·科克尼和菲利普·莫里森在一篇名為《探索星際通信》的論文中,第一次嚴肅地提出尋找地球外智慧生物的想法,其後全世界便有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台計算機在為尋找外星人這一任務服務。

  兩周前,當「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其歷史時期可能曾經擁有足以支持微生物存活的宜居環境時,人們更肯定了尋找外星人的決心。

  只是,「應該有」不代表「肯定有」。怎麼尋找外星人才靠譜呢?

  太空探索

  大多數人正在怎樣尋找外星人?

  要證實有外星人存在,絕非一件簡單的事。

  很多人拿著幾張單反相機拍的照片就嚷嚷「發現外星人」。其實許多看似逼真的照片可能都是出自人為之手,比如把「燈柱變成UFO」只需要用軟體改一下照片就行;神舟九號發射的直播畫面中,人們看到的一個可疑的不明飛行物一閃而過,也可能只是人造衛星的身影。這些,「證據」都不能成立。

  很多人在收聽廣播,期望有朝一日接收到外星人發來的無線電信號。自從1962年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開啟了那項「監聽計劃」以來,類似的SETI搜尋計劃一直持續至今。2003年2月,一個歐美科學聯合小組在波多黎各還安置了一個迄今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他們通過這個巨大而精密的儀器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監視太空,收集來自太空的所有可疑信號,然後對其進行分析。

  的確,無線電波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間最有可能快速傳遞外星人信息的工具。因為經過特殊調製,無線電波會產生許多與自然現象產生的電波所不同的特性,如果有外星人能接收到這樣的信號,他們肯定能輕易判斷這種信號有沒有經過智慧生物的「處理」。反過來也是如此。只是人類至今仍未找到任何可能是外星人發來的「電報」。「阿雷西博」被安裝不久,倒是發現了科學家現在稱之為「SHGb02+14a」的一束無線電信號。2004年《新科學家》雜誌還言之鑿鑿地稱,「SHGb02+14a」信號應該是一個可以「有力證明外星文明存在」的候選信號。但顯然,這仍只是「應該」。 不過,德雷克仍然認為:「我們正處在這樣一個歷史性大發現的前夕,隨著監聽效率和計算機數據處理速度的大幅度提高,未來二三十年內我們很可能會接收到來自外星人的無線電信號。」

  科學家們還有許多高科技手段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確是尋找外星人的一種理想方法。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在嘗試更多方法。比如假設存在的「戴森球」。

  在地球上,日益發達的文明對能量的需求會不斷增長。因此,1959年時,物理學家兼天文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高度發達的文明如何解決能源需求矛盾?他設想,高度發達的文明或許會建造一個巨大的結構,用類似太陽能板的裝置將恆星整個或者部分包裹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捕獲恆星輻射的能量。這樣一個包裹恆星的球殼,或者類似的裝置,就被稱為「戴森球」。

  如果外星人真的建造了一個「戴森球」,由於「戴森球」會吸收恆星的光線,將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再以紅外線的方式重新輻射出來,因此從遠處觀測的話,這顆星星發出的紅外輻射就會比普通星星多很多。2005年,美國費米實驗室的確曾在紅外天文衛星(IRAS)的觀測數據中尋找過此類「戴森球」。不過,由於一些自然現象,比如恆星周圍存在大量塵埃,也會導致紅外輻射過量,因此儘管費米實驗室找到了17個可疑的候選目標,但把它們當成是外星人存在的證據,目前看來仍不太靠譜。

  於是,科學家們又設想外太空如果存在外星生命,就應該在某個星球存在「宜居」條件,所以他們正積極地搜索外太空的「宜居帶」。畢竟我們定義的「生命」是類似地球上已知的生命形式,那麼這種「生命體」只能生活在圍繞恆星旋轉的行星或者衛星上。讓水能夠在行星表面流淌的區域,被天文學家稱為「宜居帶」。

  如果能在某顆恆星的「宜居帶」中找到大小合適的行星或衛星,再通過觀測證實行星大氣中存在氧氣和甲烷之類的生命標記,就算無法確定那裡是否有外星人,我們至少也能斷言,那顆星球上能夠存在生命。火星其實也是人們鎖定的目標之一。

  尋找「宜居行星」並不容易。行星本身不會發光,只能反射恆星的光芒。但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好幾種方法,發現這些幾不可見的「螢火蟲」。自1995年首次在太陽以外其他類似的恆星周圍找到行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確認的外太空行星數目已超過700顆。比如2011年年底宣布發現的「開普勒-22b」。這給天文學家們帶來了「曙光」。

  為了對可能造訪地球的外星人作深入持久的研究,美國華盛頓大學早在十幾年前就破天荒地宣布設立一個培養專門研究外星人課題的博士點,至今已有60餘名年輕人學成畢業。美國航空航天局新成立的宇宙生命學研究所也跟八所著名大學合作,聯手加緊培養更多的主攻外星生命學的高端人才。此外,對外星人做專門研究的交叉學科——天體生物學早已應運而生。

  趣聞鏈接

  地球人該如何對待外星人?

  如何對待隨時可能出現的外星人?地球人一直持不同的態度。

  世界各地有很多科學家曾上書聯合國,要求制定相關的「指導性方針」,告訴地球人如何與來地球的外星人打交道,並建議營建迎接外星人的「接待站」,以便能和來到地球的外星人取得「有效又安全」的聯繫。

  大部分科學家對可能造訪地球的外星人表示了好感和熱情,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卻認為地球人絕不該「自作多情」地主動尋找外星人,就算他們來了,也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他們接觸。他預測有的外星人是因為已將原來他們賴以生存的星球上的資源消耗殆盡,才冒險出來對外星球進行資源掠奪的——他們可能一直生活在太空船上,像吉普賽人那樣四處流浪。

  俄羅斯天文學家芬克爾斯坦教授表示:生命必定存在於其他一些我們地球人尚未知曉的星球上。地球人將在未來20年里發現他們,或接收到他們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他還樂觀地預計,外星人「隨時隨地」都可能光顧我們地球,地球人務必做好一切物質和精神上的準備。

  英國的一些語言學家曾撰寫出《宇宙交際用語》辭典,提醒地球人:外星人來自遙遠的星球,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和交際手段可能跟我們有天壤之別。他們認為,與外星人打交道,首先必須突破「語言關」。

  美國亞歷山大大學的卡爾頓教授主張:遇到外星人時,最好用我們與外星人都能懂的東西做交流媒介。圖片是最理想的「媒介」——先向外星人展示有關海洋的圖片、兩極冰原的圖片,接著再展示男女人體的圖片,以及更為豐富多彩的圖片內容,隨著「圖片交際」的深入,地球人和外星人自然會漸漸建立「情感紐帶」……

  美國歷史學家唐尼爾說,就像人類歷史過程中曾發生的一樣,代表著「超級文明」的外星人必然會「壓制」地球人的「低級」文明。另有一些科學家卻認定,這類擔心無疑是「消極」的。因為既然外星人擁有超級文明,他們必然會擁有足夠的智商和情商,保證他們「有禮有節」地對待一切宇宙間的智慧生命體。故外星人與地球人一定能夠和平共處。

  德國交際專家貝茨則告誡人們:遇見外星人時切莫顯出冷漠、鄙夷甚至敵對情緒。他分析說,既然外星人能到達地球,可以肯定他們的科技水平必然比地球人高得多,因而採用威脅手段乃至武力反抗不僅無濟於事,還可能招來難以想像的禍事。他認為:正確的態度應是友好,但不卑不亢。

  加拿大的行為專家主張,如果真有一天外星人來到地球,雙方最適宜的活動首推打球。因為圓圓的球在外觀上就容易讓外星人想到和平、圓滿、友好和善意。如果來訪外星人的個子比我們高大得多,那麼可以跟他們一起玩雙方身體不直接接觸的運動,比如打乒乓球。要是他們的個子比我們小得多,不妨就一起踢足球。

  挪威的一些美學專家則詩意地表示,既然外星人有能力造訪地球,其社會文明程度必然高於我們,也必然會信仰類似美學的東西,會創作和欣賞任何以美的形式存在的東西,包括音樂、詩歌和繪畫。作為地球人,不妨展示我們最優秀的作品跟他們交流。美學專家們甚至建議可以特意向外星人放映近些年好萊塢拍攝的以外星人為主題的優秀電影,昭示地球人早就做好準備迎接外星人了。不過專家們又謹慎地提議,那些宣揚地球人與外星人開戰的影片應該在禁映之列,以免煽動起對方的敵對情緒。

  荷蘭的電腦設計師曼格提醒說,地球人見到外星人,不妨取出電腦,邀他們一起上網。不過他說,外星人的電腦肯定比我們的電腦「超級」數萬倍,所以我們必須持「謙虛謹慎」的態度。

  芬蘭阿爾託大學的詹尼·庫爾霍尼納認為,人類不太可能會遭受來自外星人的攻擊。他認為外星人發起攻擊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排除競爭者。如果人類的技術真的已達到如《星球大戰》中那樣的水準時,外星人才可能對我們產生敵意。而他認為如果外星人的飛船真的向我們飛來,人類幾乎沒有準備對抗的時間——外星人的飛船飛到距離地球約32億公里範圍內時,其發出的紅外信號才有可能被人類探測到,此時我們只剩下12-24個小時的應對時間了。

  (唐若水 編譯)    

  小結

  外星人真的快來了……

  未來的三五年內,我們有望找到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未來十幾年內,新一代望遠鏡將讓我們有能力分析那顆星球上的大氣,推斷那裡是否生存著外星生命;而未來二三十年內,SETI項目也可能取得突破,獲得外星人存在的第一手證據。

  有人估計,「發現外星人」這件事,在我們這代人的有生之年或許就會發生——如果我們足夠幸運(或者倒霉)的話。(科學松鼠會供稿)    

以上內容來自:羊城晚報
推薦閱讀:

我們再次相會在美國死亡谷
12星座是誰的小幸運,我們都需要一個溫暖的愛人~~
「到處都是我們的人!」【轉載】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逆境?(犟牛老師答疑)
多想時光倒流,我們不分手,現在還長相廝守

TAG:外星人 | 發現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