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華經》的基本架構(釋心皓)

《法華經》的基本架構

編輯:釋心皓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法華經》的科判有兩種分類:其一是通例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其二是體現法華開權顯實之主旨的二門六段分科法。智者大師從一代圓教開顯的宗旨出發,將《法華經》二十八品大別為本、跡二門:前十四品為跡門,明會三歸一之旨;後十四品為本門,明開跡顯本之意。《法華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其品目次第排列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依照序、正、流通的三分法及聲聞菩薩信解與行果之遞進而循序演進的。二十八品中,唐代湛然選出《方便品》、《安樂品》、《壽量品》、《普門品》等法華四要品,以代表教、行、體、用四者。其意在於,依一乘之教法而修一心三觀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證得本覺之佛身,並由此佛身之本體而示現種種應化。

  關鍵詞:本跡二門會三歸一開跡顯本法華四要品

  作者簡介:釋心皓,閩南佛學院講師。

  《妙法蓮華經》是中國佛教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一部大乘經典,由於此經譯文流暢、文字優美、譬喻生動,教義圓滿,讀誦此經是中國佛教徒最為普遍的修持方法。《法華經》二十八品共八萬餘字,初學者如果沒有看閱古德的註疏,僅僅讀誦原文是不易把握其整體脈絡的。由於此經的內容在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分散,因而使讀誦者常常不知所云,而對經文呈現的重要思想也無法深刻領會。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法華經》主要講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眾生,無論三乘五乘,最終皆歸於一佛乘,無有餘乘。由此佛陀對一乘之法的功德讚歎在經文中隨處可見,讀誦者往往只看到佛對一乘和法華功德的讚歎,卻沒有注意到一佛乘思想均貫穿其中;第二,本經流通分共有十六品,不但流通品目比其他經文多,而且按本跡二門的分法而有兩個流通分,失去通常序、正、流通三分法的一般次序,使讀誦者無法清楚把握《法華經》全體的格局。有鑒於此,筆者從《法華經》會三歸一、開跡顯本的要旨出發,對本經的基本架構作一大略概括。按品分科,顯明重點,使讀誦此經者對《法華經》能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真正悟解佛說這部經典的一乘妙意,契入佛陀出世的本懷,達到學有所獲、修有所證的目的。

  一、本跡二門六段的分科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最常見的經典科判分法,它適用於大部分經典。天台智者大師對《法華經》的科判做了兩種分類,其一便是這通例的三分。在三分科經中,《法華經》以最初的,《序品》為序分;以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別功德品》第十九偈「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為正宗分;此後十七品《分別功德品》後半至第二十八《普賢勸發品》共十一品半為流通分。三分法的科判比較平常,不能完全體現出天台本宗所依經典《法華經》開權顯實的重要特色。

  最能體現法華圓教一代終極教說的科判是智者大師二門六段的分科法。智者大師從一代圓教開顯的主旨出發,將《法華經》二十八品大至為本、跡二門。前十四品為跡門,後十四品為本門。此二門又各有序、正、流通三分,總共六分。這一獨特的科判分法被稱為法華二門六段分科法。

  《法華經》前十四品名為跡門,是闡明釋迦最初成道以來,及中間施化節節,唱生唱滅,以至於今成佛度生,皆是從本垂跡,故名跡門。「跡」是佛陀垂跡化用,佛陀應化人間必然有教化眾生之大用,即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如來說三乘是為了一佛乘,三乘人最後都要歸入一乘,這是法華跡門的宗旨。

  《法華經》後十四品名為本門,是說明世尊久遠劫前已成佛果,為了度化眾生,故示現滅度,這是為了去除以釋尊為伽耶近成垂跡示現之權佛的情執,以顯示久遠實成的本地本佛。如《壽量品》所說,佛的法身本無生滅,報身壽命無量,為了度生之方便,故唱生唱滅,而為本垂跡,開跡顯本,廢跡立本,令眾生去除對佛身的偏執,這是本門的主旨。

  從第一《序品》到第十四《安樂行品》是跡門法華的內容。跡門三分如下:

  (一)序分:以最初的《序品》為跡門的序分,講述法華六瑞為三世十方諸佛說此經前必定示現之教化法式。

  (二)正宗分:從第二《方便品》到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是跡門的正說分。

  (三)流通分:第十《法師品》至《安樂行品》,是跡門的流通分。

  其中正宗分的開顯又分作略、廣兩部分:

  (一)略說開三顯一:從《方便品》第二開頭「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至同品中「願為此眾故,唯垂分別說,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這裡世尊講述的主要是十如實相的甚深奧義,並且由於世尊數數殷勤稱嘆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引發四眾弟子的疑問,而以當機眾舍利弗代眾三次請法。

  (二)廣明開三顯一:從「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以下共七品半是廣明開三顯一。廣明開三顯一的內容闡述佛陀分別為上根、中根、下根三類聲聞弟子作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說法,故稱法華三周說法。三根聲聞分別在三周說法中得到法益,並蒙佛授記,所以又稱三周授記。三周說法分作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周是法說周,佛為上根人就法體而直說諸法實相、十如之理,暢諸佛出世本懷,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明佛昔日所說,皆是方便;今日所顯,方是真實。但是昔日權巧又不離今日真實,可謂即權即實,權不離實,所以舉手低頭,皆得作佛。然而這一開三乘方便、顯一乘真實之法只有上根舍利弗一人領解,並蒙佛授記,名號為「華光如來」。開三顯一的主旨在第二《方便品》中說到,舍利弗領解授記事宜則於第三《譬喻品》中前半部分談及,其文止於「其兩足聖尊,最勝無倫匹,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

  第二周是譬說周,佛為中根人在第一法說周中不能領解一乘真實的妙理,又在第三《譬喻品》中說了三車、一車的譬喻。譬喻中,長者初許羊、鹿、牛三車(以其乘載量之小大分別比喻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是施權。後來等賜一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是顯實,通過出離火宅後的開權顯實,令他們了悟一乘之理。這時有摩訶迦葉、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四大弟子領解其說,並陳述了窮子喻來表達他們對一佛乘的信解,由此引發群機,令與會者同得領解法說譬說之旨,這是第四《信解品》之由來。然後佛為說第五《藥草喻品》加以述成印可,並在第六《授記品》中為四大聲聞分別授記。這是第二譬說周的整個過程,其內容共有三品半。

  第三周是宿世因緣周,佛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說法的下根聲聞,在第七《化城喻品》中說聲聞弟子宿世為大通智勝佛種下的一乘機種,釋迦如來在因地為十六沙彌之時就曾為他們說法,使彼等了知宿世久遠之機緣而得悟。此時有富樓那、陳如等千二百聲聞領解,並在第八《五百弟子授記品》得到佛的授記;又有阿難、羅礪羅等領解得益,於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中蒙佛授記,乃至後來的《勸持品》中對波比丘尼、六千有學無學比丘尼等授記皆是聞開三顯一得法益者。但就第三周的內容而言,仍是指《化城喻品》以下的三品。

  三周說法分反覆正說(佛說)、領解(表明弟子之領解)、述成(佛對弟子之領解認可)、授記(佛對弟子成佛作預言)四階段,循此以度化上、中、下三根,可謂周備完足。

  從第十五《從地踴出品》到經末第二十八《普賢勸發品》,是本門法華的內容,本門三分如下:

  (一)序分:從第十五《從地湧出品》開頭至同品「汝等自當因是得聞」是本門的序分,這是以四大菩薩為首的無量千萬億地涌菩薩的久度因緣作為如來開近顯遠的發起。

  (二)正宗分:從同品「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以下,到第十七品《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十九行偈「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是本門的正宗分。其中第十六《如來壽量品》為正開師門的近跡、顯佛地的遠本。

  (三)流通分:從第十七《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偈以下,到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是本門的流通分。此分共有十一品,又可分為勸持流通和付囑流通。

  1、勸持流通:從彌勒說偈以下及第十八《隨喜功德品》、第十九《法師功德品》、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三品主要是勸末世眾生受持此經,並將所得功德利益予以分別闡述。

  2、付囑流通:從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到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共八品,是世尊付囑菩薩當於末世流通法華。其中,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和第二十二《囑累品》,系佛以神力而囑累菩薩流通妙法。此下六品屬於化他流通,《藥王品》以苦行流通一乘妙法;《妙音》、《觀音》二品以三昧力流通一乘妙法;《陀羅尼品》以總持力流通一乘妙法;《妙莊嚴王品》以誓願力流通一乘妙法;《普賢勸發品》以普賢神力流通一乘妙法。

  就整部法華來看,跡門十四品的當機眾以聲聞為主,本門十四品的當機眾則以菩薩為主。前者所得法益在於信解領悟了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實的一乘妙法,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因此蒙佛授記,於無上菩提永無退轉。後者所得法益主要表現在大願大行方面,諸大菩薩在末世五濁中不憚蔽惡,依如來衣室座三軌來弘通妙法,以此圓滿無上菩提。

  二、本經二十八品次第由來

  《法華經》的通行本是羅什大師的譯本,共七卷二十八品。全經雖是以《方便品》和《如來壽量品》為中心,但二十八的品目次第排列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依照序、正、流通的三分法及聲聞菩薩信解與行果之遞進而循序演進的。

  序品為跡門的序分,世尊在第一《序品》中現法華六瑞,而起眾疑。彌勒菩薩代眾請疑問,向文殊問緣由。文殊菩薩根據過去聽法經驗,知佛當說大法。他告訴彌勒菩薩,法華六瑞是三世十方諸佛說此經前必定示現的教化法式。二人的對答,引起在會聲聞弟子的興趣,故此品成為佛在正宗分中說《法華經》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發起因緣。

  第二《方便品》以下八品為跡門的正宗分,說明「開權顯實」之理。該分再分為略開、廣開,以方便品初的「十如實相」為略開,其後為廣開。廣開文即是上文提到的三周說法。

  《方便品》的前半部分是佛說十如實相,後半部分是屬跡門廣開「法說周」的正說段。這是顯示佛陀和過去諸佛同道,皆是先以三乘施設權巧方便,然後會歸於一乘,強調權實不二為旨趣。

  佛在《方便品》說法周的正說之後,上根人舍利弗,了悟諸法實相妙理,理解三乘即一乘,蒙佛授記。於是舍利弗歡喜踴躍,並請佛為其他弟子授記。佛說三車火宅喻,展開了第三《譬喻品》中譬說周的正說段。根據三車火宅喻,而開三車三乘之權,賜大白牛車而顯一乘之實。

  《譬喻品》中,上根人舍利弗聞佛說譬喻即信受了解,但他陳述解悟之文不多。而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等四大聲聞聞佛說三車火宅喻,歡喜踴躍,即以長者窮子譬喻,領解佛意。由信解而述窮子喻,文辭特長,故專立第四《信解品》。四大聲聞由自陳窮子喻,引發群機,令與會者同得領解法說譬說之旨,是本品述說之目的。

  中根人信解自述窮子之喻,故佛亦說藥草喻述成印可,然後方為授記,故有第五《藥草喻品》和第六《授記品》。

  以上二周說法僅是度化了上根、中根的聲聞,下根聲聞在第七《化城喻品》中通過佛告知彼等往昔大乘因緣令他們自識宿因而得度。下根聲聞領解佛乘後的授記之事,在第八《五百弟子授記品》和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闡述。至此三周說法圓滿,跡門正宗分告一段落。

  自第十《法師品》至第十四《安樂行品》共五品是跡門流通分。

  上來八品三周說法,三根得記,已定作法王(佛);欲登法師位,必明法師行,故次於授記後而有第十《法師品》,以示成佛之路徑。

  既聞三周說法,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又於《法師品》起自利利他之行,由是凈心實相於覆障中顯現,這是多寶塔湧現的因緣,也是第十一《見寶塔品》的由來。多寶塔喻如《法華經》所說凈心實相,利根人見寶塔即見一心實相。第十一《見寶塔品》有承前啟後之深旨。承前,塔中多寶如來出大音聲,證明釋迦世尊所說法華會三歸一,皆是真實。啟後,本品中本師一佛身攝十方分身諸佛,就佛身而言,為後文開跡顯本之前方便,為本門《壽量品》埋下伏筆。

  第十二《提婆達多品》與前品《見寶塔品》似乎沒有太大關聯,然而同屬於跡門的流通分。本品闡述提婆達多為釋迦成佛之增上緣,人們眼中的惡人也得到授記成佛;又本品闡述龍女成佛,此皆證明法華一佛乘之殊勝,自行化他,同成佛道,與前品宗旨本無二致。

  佛於前《見寶塔品》末,勸募發願弘揚此經之人。又於《提婆達多品》以古今事例,讚歎此經功德殊勝以勸受持,故有諸菩薩聲聞等,秉承佛的遺命,來受持此經並弘揚此經,這是第十三《勸持品》的由來。本品中,佛為姨母及羅礪羅母耶輸陀羅授記,這是因為佛為前正宗分的三根授記中未及尼眾。《法師品》廣記也未說尼名,故在此品有授尼眾之記,如此始稱平等圓滿。

  第十四《安樂行品》是跡門流通分的最後一品,有承前開後之意。因上來三周說法,三根授記,已令聲聞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在本品中又示依此經自行化他,勸募弘通妙法的五種法師,此為開前。前品既得聖眾受命持弘,今品為初心的菩薩開示佛滅後惡世中的五種法師應當住於行處親近處,而修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然後可得萬行一心、三身一體的佛果,這是開後壽量品。

  從第十五《從地湧出品》到經末共十四品是本門,說開近顯遠之大義。

  《安樂行品》示四安樂行,一一皆是要求從吾人清凈心地上著力,觀空不著空,涉有不滯有。第十五《從地湧出品》所舉從地湧出住空的菩薩們即是成就四行之人。從地故不著空,住空故不著有,不著二邊,即是中道。《從地湧出品》前半所說,即是以這些無量千萬億地涌菩薩的久度因緣作為如來開近顯遠的發起。因下方湧出諸菩薩具有三十二相,久習菩薩所行,其數無量,引起此土菩薩的懷疑,故在後半品中彌勒代表大眾請疑,由此佛講述了如來無盡的壽量,而有了第十六《如來壽量品》。

  《如來壽量品》中,世尊以良醫留葯喻顯示佛乃化滅而大非真滅,伽耶始成的新佛不過垂跡而已,實際上世尊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便已成佛。就佛身而言,此品乃開跡顯本之重點,經中於此始開八相成道垂跡之化身,而顯久遠實成之本身。

  自第十七《分別功德品》後半品至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共三品半,是本師讚美人法,以勸弘通。次有二品,以佛神力囑累弘通。自第二十三《藥王品》以下五品,是舉諸大菩薩受命弘通,以苦行、妙行、圓行、助行、正見行等不思議力用,以勸弘通。

  第十七《分別功德品》的前半品屬於本門的正宗分,是闡述諸大菩薩聞佛壽命長遠如是,當下獲證許多殊勝法益。後半品校量勝劣及後時信解持經利益,屬於本門流通分的讚美人法,分別說明聞法菩薩所得功德證悟之相,及一般解悟之相,並以行五度功德與之比較優劣。

  第十八《隨喜功德品》特為佛滅後,但有一念隨喜,未有事行的人,明其所獲功德也功超無學,令一切見聞法華者生仰慕心。又,前品具明佛滅後信持此經有五品(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益,唯初品(隨喜)未有校量功德,故有此品廣為校量。

  第十九《法師功德品》廣舉五事(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隨其一事行成,當得六根清凈功德,這是舉果以勸修因。又,前品正明隨喜福德,是聽聞法華,隨喜他人行持法華所得,今品是正明自己行持法華所得福德。由隨喜而自行,由易而難這是理所必然,故有今品。亦即是說,前品《隨喜功德品》是流通初隨喜「因」功德,本品《法師功德品》勸說流通初隨喜「果」功德。

  《法師功德品》所說的行持法華可得六根清凈功德的事,在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中得到證明。常不輕菩薩,依《法華經》修不輕普敬之行,住弘經三軌,而得六根清凈,證成非妄,這是勸勉見聞者,亦當如菩薩所行。

  自第十七《分別功德品》的後半品文,及《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三品半文,是說功德流通。自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以下八品為是釋尊付囑,勸請流通。

  佛以不思議口輪說本跡二門已竟,再以不思議身輪現無比神通之力用,付囑流通本跡二門之教,這是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的由來。如來為囑累妙法而現神力,以神力再三囑咐菩薩,令其護持流通此經,這是第二十二《囑累品》的由來。第二十三《藥王菩薩本事品》以下的六品屬於化他流通。

  《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講述藥王菩薩的因地,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以燃身苦行來流通一乘妙法。藥王燃身功德雖大,佛恐初心菩薩執苦行為究竟,故在第二十四《妙音菩薩品》中說妙音菩薩神通智慧,中道行化的事迹。又,前品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兩世都生在佛的凈土,恐聞者凈穢之見難忘,心存愛憎,故特告敕妙音菩薩,莫輕娑婆,生下劣想。令眾生去除情見,了知法界一相。佛為未發心的眾生能受持法華,故說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護已發心受持法華的佛弟子,免除障難,故說第二十六《陀羅尼品》。然而為示摧伏魔怨,可賴咒力;具足正見,須假善知識,故有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而以普賢菩薩神通誓願不思議的普賢願行,勸發弘通法華,作為本經的結束。普賢菩薩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來此娑婆世界,聽佛陀說法,請問釋尊滅後,如何奉持《法華經》。佛說成就諸佛護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眾生之心四法,當得此經。普賢菩薩發願,當乘六牙白象王現身供養守護受持《法華經》者。

  由上觀之,全經的次第脈絡是十分清晰明朗的,經文二十八品一路展現的是法華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主旨,以及如來開近顯遠的真正目的。二十八品中也處處貫穿著戒定慧三學、空假中三觀、衣室座三軌等自行化他的妙法,這需要讀經者用心留意體會。更重要的是,本經以文殊答問居全經之始,強調開發智慧才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以普賢勸發作全經之終,說明唯有大行方能成萬德之佛果。如此智行相成,菩薩可得弘通妙法,成就一佛乘之果。

  三、體現教行體用的法華四要品

  依據唐代湛然大師的說法,《法華經》中最能體現經義思想的是四要品即:跡門中的第二《方便品》和第十四《安樂行品》;本門中的第十六《如來壽量品》和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湛然大師《法華經文句記》卷一對此四要品選文作了說明:「《方便品》、《安樂品》、《壽量品》、《普門品》,並是本跡之根源,斯經之樞楗。」這四要品集中體現了《法華經》開三顯一、開近顯遠的宗旨和自行化他的智行方便。如果沒有時間研究法華全部的經文,不妨選取這四要品作為重點研讀的對象。

  法華四要品體現了佛法的教、行、體、用四法。《方便品》開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安樂行品》示法華行者所修之一心三觀行法,是行;《壽量品》顯久遠本覺之佛身,是體;《普門品》示諸佛自在之應化,是用。

  (一)《方便品》

  第二《方便品》是開顯一乘教法的代表性品目,本品題名為方便,有多種解釋。據《法華文句》方便有法用義、門義和秘妙義等。就本品之意,是以秘妙義解釋方便,智者大師以「秘」釋「方」,以「妙」釋「便」。佛所證的一乘妙法,昔日秘而不宣,反而說種種因緣譬喻,謂之秘;今日開權顯實,明佛性本具,如衣里明珠,非從外得,謂之妙。

  釋迦牟尼佛最初說三藏教時,為了激起二乘人修道之心,故說二乘所證為最勝法。但是小乘人得少為足,以為證得四果阿羅漢就是究竟而不求進步,所謂止於「化城」。這是昔日由於二乘根性暗鈍,無法信受諸佛所體證的一乘實相之理。所以佛陀先以方便力,巧說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差別相,而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今日法華會上,眾生根機成熟,堪受大法,故佛直暢諸佛出世本懷,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故佛昔日所說,皆是方便,今日所顯,方是真實。然昔日權巧,不離今日真實,可謂即權即實,權不離實,故舉手低頭,皆得作佛。

  在《方便品》中,佛陀繼示現法華六瑞以後,即對著舍利弗等聲聞眾盛讚諸佛的權實二智深廣難知,並且強調「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二乘人的智慧是無法理解的,因此,打算止止不需復說,由此引起四眾驚疑。由舍利弗代眾三請,佛陀三止,顯示佛法的尊貴之後,佛陀才答應說法。世尊接下來至品末一段說法開示的全部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說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實的妙法。經文中表述,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非隨自意語,而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所宜而說的。佛陀出世的本懷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然因為眾生的根性大小不等,佛為適應此等不同根性的眾生,故說三乘、五乘等種種差別法,目的皆是為引導眾生入佛知見。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世目的,皆為一事,所有教理行果,悉皆唯一無二。然而處在五濁惡世,諸佛為度一切有善根有緣的眾生,不得不隱實施權,運用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一乘之法微妙廣大,不但三乘最終歸於一乘,乃至種微少善根者最終皆得成佛,這些是《方便品》長行的內容。

  《方便品》的重頌共有121首,重頌與長行文之次第比較,微有後先詳略之不同。頌文重頌了五千退席、過現未三世諸佛的施權顯實,以及諸佛為令眾生開示悟入的出世本意等內容。在頌三世諸佛權實時說到,無論建寺起塔、造像、香華供養、歌頌佛德、合掌低頭等,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這是就三因佛性的原理來說的。眾生本具正因佛性,藉建寺起塔等眾善顯緣因佛性;約從佛聞法,如說修行來助顯了因佛性;三因若顯,即成三德妙果。這是《法華經》所闡釋的一乘妙理,故無論直接或輾轉得聞《法華經》,皆必定成佛無疑。

  因此,《法華經?方便品》非常集中地闡明了法華作為一乘教法的殊勝。此品宗旨,開除了以前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方便之教,即法華以前(五時中的前四時)所說的大、小、漸、頓等權教,悉皆歸入真實之一乘佛法,令三乘大眾會入真實之相。《方便品》之後的三車喻、窮子喻、化城喻等各種譬喻和象徵均是補充說明這一妙旨,引導三乘會入一乘教法。

  (二)《安樂行品》

  第十四《安樂行品》是《法華經》中最為詳細闡明行持的一品,本品示法華行者所修的四種安樂行及一心三觀行法。關於「安樂行」之語義,《法華經安樂行義》認為:於一切法中,心不動故名安;無受陰者故名樂;自利利他故名行。《法華文句》卷八出三釋詳解:1、依事釋,身無危險(安)、心無憂惱(樂)、依之而能進趣(行),故稱安樂行;2、附文釋,附於《勸持品》之三軌時,著如來之衣故法身安,入如來之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之座故導般若行;附於《安樂行品》之文時,住於忍辱地故身安,無暴卒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3、法門釋。不緣生死涅等二邊,安住不動稱為安;不受三昧廣大之用及五受,故為樂;無所受、無所行,而行中道稱為行。

  《安樂行品》包括長行和重頌兩部分內容。佛告文殊,欲說《法華經》,應安住四法。持此四安樂之行,則可在濁惡末世中,遠離怖畏,身心安樂。每一種安樂行講畢,即以重頌形式重說其內容。最後說髻珠喻,嘆本經是「諸經最上」。明已堪得此會歸一乘之無上功德者,獲佛說是經之賜,正與有大功者被賜髻內明珠之上賞無異。

  因第十三《勸持品》中藥王、大樂說菩薩,及已聞說《法華經》的聲聞眾等,於佛前發大誓願,於他方國土廣弘此經,本品即由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一切初心菩薩,啟問如來行何方法才能順利在佛滅後的惡世末法弘揚此經。世尊開示佛滅後惡世末法中弘揚《法華經》的五種法師應當住於行處、親近處,而修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這四種安樂行分別是:

  1、身安樂行:指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菩薩親近處是指菩薩身應當遠離的十種惡緣之處:(1)豪勢;(2)神人邪法;(3)兇險嬉戲;(4)旃陀羅;(5)二乘眾;(6)欲想;(7)五種不男之人;(8)危害之處;(9)譏嫌之事;(10)蓄養年少之弟子沙彌小兒。身既遠離此十事,則得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故此名身安樂行。菩薩行處是指菩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對外境動擾心亦不驚;於法無所執,行有空二觀及中道實相觀。

  2、口安樂行:包括離惡、集善兩部分內容。離惡行是指法師宣說《法華》時,口應遠離七種過惡:(1)說人過;(2)說經典過;(3)說人好惡長短;(4)輕慢諸餘法師;(5)贊小乘;(6)毀小乘;(7)怨嫌小乘。集善行是指他人有所難問,菩薩善巧方便,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漸漸增益,令得一切種智。

  3、意安樂行:包括離惡、集善兩部分內容。離惡行是指法師應遠離之意惡行有六:(1)嫉妒心;(2)諂心;(3)誑心;(4)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5)惱亂他人;(6)戲論諸法。意集善行是指菩薩意業應住三想中: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以無驕慢心對十方諸大菩薩深心恭敬禮拜,以平等心為一切眾生說法。

  4、誓願安樂行:發菩薩行之誓願,對於眾生的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一乘妙法,菩薩誓願於得無上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智慧力引導眾生,令得住是法中。對此安樂行,佛以髻珠喻讚歎佛昔權今實的深妙之法,令眾生信此難解之法而得無上一乘妙法寶珠。如轉輪聖王於戰爭勝利後,贈予眾臣金銀、琉璃、象馬車乘,但唯有自己頭頂上的明珠不作賞物。此中,如來為輪王、二乘權教為髻、一乘實理為珠,珠在髻在,猶如實理隱於權。此喻如來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二乘得作佛,猶如輪王解髻中之珠,賞賜功臣。

  行是因,安樂是果;修四行之因,則得安樂之果。第四安樂行的重頌後面部分專門提到,修習四安樂行所得殊勝的果相。這一果相有平時利益與夢境成就兩種:現世可得自體無惡,天人愛敬,外惡不侵,聰慧無畏等諸功德;於夢中見勝妙之事,如見佛授記,見身寂靜,八相成道等諸勝事,這些夢境表果成之相。

  總體來看,《安樂行品》是教示初發心菩薩要修習戒定慧使三業清凈,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來弘通妙法。此品是將能證諸佛法身的因行總攝為四安樂行,四安樂行即是一乘之行,由此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一乘之佛果,並以此作為末世佛弟子自行化他的軌範。

  (三)《如來壽量品》

  第十六《如來壽量品》明不可思議的佛果功德。如來之名,通於法、報、化三身。就佛之壽量而言,依法、報、化三身而有異。此中,法身乃無色無形之極理,無始無終,無法論壽量長短。報身通例系指酬報因位之萬行的果上萬德圓備佛身,有始無終,無壽量。應身指出現於迦耶城的釋迦佛,乃應機而化現者,有始有終。佛的法報化三身同體,皆以真如凈心為體性。本品詮如來壽量,顯示三身即一身,萬行即一心,佛身即佛心;心無始終,故如來三身之壽量亦無限量。

  《壽量品》由長行和偈頌兩部分組成,本品初,如來先三番教誡大眾「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彌勒菩薩則代表大眾四請,表明他們的信受。三誡四請是表妙法尊重及佛將要說大法的慎重態度,世尊為大眾開示如來本跡之身,告訴大眾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並以「五百塵點劫」舉釋尊成佛以來久遠之劫量,伽耶始成的新佛不過垂跡而已。世尊從無量劫來,由體起用,久垂談應化,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癨國導利眾生,並處處開示由本垂跡之方便門。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現言當入涅,令生渴仰而種解脫善根;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髮歡喜心;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如來所作種種善巧方便,目的皆令眾生見聞生信而得度脫。

  如來明見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實相之理,已證真實不虛的凈心法身,故能應眾生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而方便示現種種身事,說種種法。這些只是應化身的方便,實際上世尊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便已成佛。本品以良醫留葯喻顯示佛乃化滅而非真滅,說明如來方便滅度教化眾生的苦心。

  本品重頌有二十五頌半,主要是重頌世尊開跡顯本、開近顯遠的事實,並列舉眾生根熟的因緣。頌文以世尊常在靈山說法來證明佛陀的法報身是不可思議,無有限量。佛非生示生,非滅示滅的目的在於令眾生成就解脫善根。眾生根熟有七緣:1、修供養行;2、生戀慕渴仰心;3、信受不謗,修隨順行;4、質直無有驕慢;5、具柔軟慈悲心,堪修大乘;6、一心欲見佛,專念希求佛功德;7、不惜性命,為法忘軀。這七緣是感佛見佛之因。佛身佛土,本來常住不滅,但以眾生根機福慧有別,故無緣不見,有緣得見。

  本品對佛身的開跡顯本的妙義,除了開除以釋尊為伽耶近成垂跡示現之權佛之情執,以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本佛的用意外,還有令眾生去除對佛有生滅的執著及三身偏執之意,以使眾生了知三身一心、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若能證得中道實相,同樣可以成就萬德圓具的三身如來,而與諸佛同體不二。

  (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顯示諸佛自在應化之用,諸佛菩薩為了方便度生,常常從本垂跡,示現種種度生妙用。觀世音菩薩從本垂跡,一心萬行,隨類現身,應機說法,平等利濟一切眾生。

  本品所稱觀世音,以大悲之智觀照一切,聞一切眾生煩惱苦痛之音即施救度而得名。約《法華經》以釋觀音,則利他是悲,自利是智;故觀世音名號有自利利他之德,智悲雙運之功。「普」,是說觀音的眾德普具;「門」,是說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濟的眾生有種種不同的類門。因此普門是說眾生的機類雖有千差萬別,而觀世音菩薩則能普應群機,無不示現。若聯繫法華一乘之意,則謂《法華經》所說之中道實相之理,遍通於一切,無所壅塞。諸佛菩薩乘此理,能開無量之門,示現種種身,以拔眾生苦,成就菩提。智者大師謂普門圓通,義則無量,略舉則有十類,而立十普門之說。又本品具人法、慈悲、福慧、真應、葯珠、冥顯、權實、本跡、緣了、智斷十種因緣,故經題總括稱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由長行和偈頌兩部分組成。長行由無盡意菩薩請問佛陀有關觀音菩薩功德應身的兩個問題構成:第一個問題是無盡意菩薩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菩薩所以名為觀世音者,以此菩薩能觀見世間一切眾生苦惱求救之音聲,施以救濟,令悉解脫。佛陀又分別解釋觀音菩薩解救眾生苦難的種種功德:1、救七難,稱觀音菩薩名得脫火、水、風三災和四雜災(脫刑罰災、脫非人災、脫檢系災、脫冤賊災);2、解三毒,稱名可解淫慾、恚和愚痴三毒之苦;3、應二求,稱名滿足求子求女之願。觀音菩薩有如上諸功德,故佛陀勸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並強調稱名觀世音功德與稱名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正等無異。

  第二個問題是無盡意菩薩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身份游此娑婆世界,為眾生說法的方便之力如何?佛告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應化身,分聖身、天身、人身、非人身、金剛神身數類(《楞嚴經》中稱其為三十二應身,少一執金剛神身),在十方一切國土隨類示現,度脫眾生,此即菩薩普門示現。觀世音菩薩具大威神,能施眾生以無所畏,令得解脫,故觀世音之別號,亦名施無畏者。

  佛陀回答了無盡意菩薩的這兩個問題,宣說顯示了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威神之後,無盡意菩薩發心以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初不肯受,為憐愍眾生既受瓔珞,復作二分供養於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顯以一切所修福德迴向於佛,而不滯著於所住之境。

  本品頌文非孤起頌,乃重頌前長行之文。此品重頌在羅什譯之初沒有偈頌,至隋那崛多時始作增補。頌文大意說眾生得聞和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念彼觀音力,「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眾難解脫而獲安穩,並嘆菩薩具五觀、四音之德,勸眾生憶念歸敬。

  《普門品》中的主角人物觀世音菩薩是智慧、平等、無我、無畏的總結合,他在娑婆世界隨類現身,現菩薩道饒益眾生,尋聲救拔九法界眾生一切苦難。這種悲智願行具足的菩薩精神與隨類現身的度生行為,是欲使見聞者效法修習,令眾生上合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合一切眾生同一悲仰,同入觀世音菩薩空有無礙、理事圓融的圓通法門。

  觀世音菩薩所現之身,雖有佛、菩薩、四眾弟子、童男童女、天龍八部等各種身份的不同,對機所說也有偏、圓、權、實頓漸之不同,其目的無非皆為妙法。眾生雖淪落生死,被煩惑障覆,但自性具足妙法,由菩薩慈悲開導得以顯現。《普門品》讚歎菩薩具五觀、四音之德,勸眾生一心歸敬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如遭遇三災七難,迫無能逃,至心求救,則為觀世音菩薩以弘誓、慈力所加被護持。這既是菩薩從本垂跡、現身救度之大用,又是菩薩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弘通法華一乘大法的妙用。

  上述法華四要品,代表了教、行、體、用四者,其次第可以理解為:依一乘之教法而修一心三觀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證得本覺之佛身,並由此佛身之本體而示現種種應化。而從四要品的行證次第來講,《方便品》相當於發心;《安樂行品》相當於修行;《壽量品》相當於菩提;《普門品》相當於涅。這四品從發心、修行,由菩提的覺悟,終至涅的證得,是法華修證成佛的重要路線,也是體現法華思想教義的最佳選文。

  《法華經》的整個中心主旨在於揭示開顯的一佛乘思想,前半部法華跡門是以聲聞為當機,後半部法華本門是以菩薩為當機,這是本經非常明顯的一個分界。然而經中的聲聞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授記成佛;菩薩皆於佛前發大誓願,於末世弘通法華,故無論聲聞菩薩皆已入一佛乘。他們的大願大行實際上也是從法華的流通分得到體現的,是體現法華一佛乘思想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法華經》的流通分不能單純地看作一般體例信受奉行的流通分。全經二十八品中,體現《法華經》一佛乘思想教義的必讀選文則是法華四要品。四要品是法華的脈絡,龐大法華體系的精髓。當然,如果硬要從四要品中再選出本門與跡門的精華品目,那就非《方便品》和《壽量品》莫屬了。


推薦閱讀:

為 Node.js 應用建立一個更安全的沙箱環境
Linux-CentOS6.6 主從智能DNS Server架構部署指南
戰狼:業務高速增長,如何保證系統高可用
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個構想
阿里雲攜領先SDN能力,亮相全球網路技術盛會ONS

TAG:架構 | 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