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前,日本山中商會挖空恭王府的中國古董!

恭王府始建於清乾隆時期的1776年,初為乾隆皇帝寵臣和珅所建,同時,作為乾隆十女固倫和孝公主與駙馬豐紳殷德(和珅之子)的居所。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太上皇歸天后第三日,嘉慶帝頒旨密押和珅,次日免除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二職。正月十六日(2月20日),嘉慶帝頒布和珅罪狀二十款,並查抄和宅。正月十八日(2月22日),嘉慶帝降旨賜錦,著刑部監臨市曹自盡,和珅時年49歲。

同年,嘉慶帝將和珅宅賜予其弟慶王永璘,直至咸豐元年三月十八日(1851年4月19日),咸豐帝將慶王府轉賜給其弟恭親王奕訢,始稱「恭王府」。

由於恭王府見證了清朝歷史上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居住過多位重要的清代歷史人物,著名歷史學家侯仁之先生曾評價恭王府的歷史價值:「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今天的恭王府

清朝被推翻後,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偉與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宗社黨」,意圖恢復清室,主張整兵一戰, 一度曾經與川島芳子的父親合謀復辟。

為籌集復辟的「勤王軍」的軍餉,1912年,恭親王溥偉決定將恭親王府的收藏全部出售。得到消息的山中定次郎在友人山中六三郎、岡田友次的陪伴下,來到恭親王府觀看恭王府珍藏的珍寶。

恭親王奕訢

小恭王溥偉


山中商會老闆山中定次郎

1912年年初,對恭王府文物的收購,無疑是山中商會最大的一筆生意。

當時,溥偉逃到青島,他的母親避居西山戒台寺,他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知名大畫家溥儒,也避居戒台寺內。山中定次郎造訪時,偌大的一個恭王府竟一個主人都沒有。

經過一番複雜的手續後,山中定次郎一行人被管家引入恭王府。在1913年紐約拍賣圖錄「前言」中,山中定次郎這樣描述他踏入恭王府的情景:

「穿過恭王府一道又一道大門,是排列整齊的建築,居住著恭親王的家人、侍從等三四百人,還有供王府護衛隊居住的區域……院落的後面,穿過花園的中心,是大書房,那裡除了左右兩側豐富的藏書外,主要陳列青銅器和玉器。距藏書室不遠是一幢巨大的兩層建築,看上去十分堅固,呈L形,這座建築可以被稱為美術館,裡面有數不勝數的珍寶。

「穿過這個藏寶樓,走進一座石拱門,是一座花園,園內奇花異草掩映著茶室、湖心亭和賞月台,在這樣一個地方,欣賞著秀麗的自然景色和精美的藝術珍品,人們肯定會流連忘返。」

山中定次郎是一個見過大世面的人,但是第一次踏入恭王府,他還是被這座王府的奢華震撼了。從這段描述的語氣中,不難體會到他當時的激動心情。

 紐約1913年恭王府拍賣圖錄


1913年紐約被拍賣的恭親王收藏之筆筒



1913年紐約恭親王收藏專場上,被拍賣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圓光座屏"


這也難怪,因為有清一代,沒有哪個王府像恭王府那樣,達到了王府建築與收藏的頂峰。

據說,當年嘉慶皇帝查辦和珅時,列舉了他二十大罪狀,其中一條就是他府中「嘉樂堂」,仿照紫禁城寧壽宮的樣式,用金絲楠木建成,「奢侈逾制」,正廳七間,達到了親王的標準,裝潢設施之豪華更是超過了一般王子、公主的級別。

據《奕訢秘檔》記載,咸豐皇帝將府邸賞賜給奕訢時,還賞賜給他許多綢緞、銀兩、楠木料和書畫文玩。後來,奕訢協助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立下汗馬功勞,慈禧太后對他也是恩賞無數。

可以說,恭王府收藏的古玩和藝術品,數量之多,檔次之高,僅次於紫禁城。

山中定次郎走入恭王府中,猶如走入了一個巨大的寶庫,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山中定次郎傳》中這樣寫道:

「府邸相當大,比如倉庫,專放如意的如意庫,放書畫的書畫庫,放古銅器的銅器庫,像這樣的,就有幾十棟……庫里的東西上,竟然積著十五毫米左右的灰塵。僅翡翠首飾,就非同尋常,實在華麗,帶回日本,即使賣給婦人做發箍,一粒也能賣四五千日圓。」

2010年,這對恭王府屏風在香港佳士得再次上拍,成交價3202萬港元。

然而,面對眼前巨大的寶藏,恭王府的大管家卻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價值和市場行情。山中定次郎回憶,大管家像抓豆子和金米糖一樣,用雙手抓過一把珠寶來問他:「這些你出多少錢?」

其實,也不能怪恭王府的管家無知,常年生活在金山銀山中,恭王府內所有人對這些奇珍異寶都已經麻木了。清王朝滅亡後,許多沒落王孫都依靠變賣家產來維持奢華的生活。他們根本不把這些寶貝當回事兒。

上世紀30年代,溥儒將唐代大畫家韓幹的《照夜白圖》賣給了英國人。大收藏家張伯駒得知後,極為憤慨。溥儒卻輕描淡寫地說:「至於嗎?」從主人對府內珍玩的態度,也不難理解僕人賤賣的舉動。




陸續出版的恭王府藏品圖錄:日本山中商會(1935 年)

恭王府的收藏分為如意庫、書畫庫、玉器庫、青銅器庫等幾十個寶庫。在這次非同尋常的收購中,恭王府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誰也說不清楚。

據說,當時山中定次郎帶了兩個夥計,一同來到恭王府,顯然是為了清點賬目的。恭王府的大管家在處理了這麼一大筆珍玩後,也不可能不給主家報賬,但是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找到相關的第一手資料。

原因很可能是:一方面,溥偉不願意背負出賣祖宗收藏的惡名;一方面高調拍賣,很可能會引起民國政府的注意,因此無論是山中商會還是溥偉,都有意掩蓋了這次交易。

可以肯定的是,在一番權衡之後,山中定次郎買下了恭王府除書畫外的青銅器、玉器、翡翠、陶瓷等幾乎全部收藏。具體的名目和交易數額,連《山中定次郎傳》中也是欲言又止,只含糊地寫道:「數額不同於十萬或二十萬」。

這次交易奠定了山中定次郎成為世界級大古董商的基礎。交易之後,他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感慨地說:「無論哪個商人,這是一生不會再有的事情。」

次年,也就是1913年,山中定次郎即在紐約與倫敦,分別舉行了 「恭親王寶物」專場拍賣。


1913年紐約恭王府專場拍賣圖錄



恭王府舊藏

在這次交易中,山中定次郎到底從恭王府買了多少文物,成交價是多少?至今仍是一個謎。

唯一流露出的一點蛛絲馬跡是,一年以後溥偉為了推動復辟活動,又想把恭王府的地賣給正金銀行。據日本浪人宗方小太郎記載,溥偉派汪鍾霖找到他說:「恭王府在北京附近有價值約200萬兩白銀的土地,恭王爺想把所有土地抵押給正金銀行,限期3年,借款50萬兩。拜託您與正金銀行交涉一下。」

宗方小太郎找正金銀行經理疏通,經理說:「恭親王以前賣書畫古董藏品得款約為40萬元,現在又要借款50萬元,這或許是要藉助外國人的力量來保護王府?希望您能將他借款的本意告訴本店。」

宗方小太郎向汪鍾霖轉達了正金銀行方面的擔心,並詢問溥偉典押地產的本意。汪鍾霖說:「絕非為了保護王府。恭親王為了聯絡各地同志,要在濟南、漢口、上海等七地設立機關。經費一年大約要11萬,3年要30萬。」溥偉天真地認為,3年復辟必成,借50萬大洋夠了。

這段記錄中,正金銀行經理提到的溥偉賣文物得到的40萬元,很可能就是他與山中商會交易的金額。

另據1913年的那本紐約拍賣圖錄,似乎能夠解開恭王府文物的部分謎團。該圖錄為英文印刷,扉頁上有小恭親王溥偉的朝服照片,裡面圖文並茂地介紹了當年在紐約拍賣的恭王府藏品,有玉器、青銅器、陶瓷、木器、琺琅、石雕、織綉等7大類500餘件。

但是,1913年紐約的那場恭王府藏品世紀大拍,並非山中商會購買的全部。有專家考證,恭王府出售給山中商會的藏品數量至少在2000件以上。






部分內容摘錄自:《北京日報》黃加佳文章《珍寶飄零》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自 雅昌藝術網論壇 整理  部分內容摘錄自:《北京日報》黃加佳文章《珍寶飄零》 版權歸屬原作者 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古玩元素網,同行轉載請聲明版權!


推薦閱讀:

會長人物||鄧愛國:扛起時代大旗,打造軟體名城
商會寶鑒||現代商會模式的探索——機遇與挑戰

TAG:日本 | 中國 | 古董 | 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