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一劫,俄羅斯何以險被整體禁止參加奧運會?

導讀:里約奧運會還有不到兩周開幕,但讓對奧運會早已沒那麼興奮的中國民眾關注起奧運來的,是一個重大負面消息:由於出現了重大興奮劑醜聞,俄羅斯或被整體禁止參加里約奧運,許多人爭議這是否算是「政治迫害」。昨晚,楔子落地,國際奧委會最終還是「放生」了俄羅斯,把決定權給了各體育運動單項協會。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這次興奮劑事件對於體育史都有深遠意義。

要點速讀

  • 1 在已知的興奮劑事件中,這幾乎是最惡劣的一次,因此很多人呼籲對俄羅斯實行爭議很大的「集體懲罰」。
  • 2 體育運動若成了比較「誰的不被發現作弊的能力比較強」,就顯然違背了人們從事體育,觀賞奧運的初衷。

儘管國際奧委會措辭依然嚴厲,但俄羅斯代表團這次確實「逃過一劫」

對於這次俄羅斯興奮劑事件,國際奧委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曾經表示事件「是對體育誠信的一次駭人的、空前的打擊」,並承諾「儘可能對涉及的任何個人或組織採取最嚴厲的制裁」。不過在周日的會議後,國際奧委會最終還是放了俄羅斯一馬,對於俄羅斯最終獲得里約資格的解釋是:「鑒於時間的緊迫性,奧運會將在12天後舉行,運動員的參賽過程已經在最後的準備階段,奧委會不得不採取這樣一個決定來保證俄羅斯代表團在里約的參賽資格。」這表明,國際奧委會並不打算讓明確清白的俄羅斯運動員獨立參會,而是允許俄羅斯代表團出現並升國旗奏國歌。

國際奧委會最終還是放了俄羅斯一馬

單看決議措辭的話,國際奧委會對俄羅斯採取的措施和態度依然是非常嚴厲的。比如聲明「所有謀求參加里約奧運的俄羅斯運動員都被一個系統性造假和人為操縱的反興奮劑系統『污染』了」,因此決定的第一點就是「國際奧委會不接受任何俄羅斯運動員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會,除非該運動員能夠滿足以下條件。」換句話說,打算報名參加里約奧運的俄羅斯運動員被假定「有問題」,需要證明「清白」才能參加。所以,各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需要向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公布的《麥克拉倫報告》索要具體信息,對俄羅斯運動員進行嚴格的審核,而且以往有過興奮劑歷史的不管到沒到期一律不能參加,最後還要由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理事會指定的獨立專家確認,才能夠進行報名。

那麼這個決議對俄羅斯代表團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俄羅斯體育部長很快表示了歡迎,並對「絕大多數俄羅斯運動員符合條件」表達了信心。一些分析也指出,考慮到單項體育協會對打擊禁藥並沒有太多決心(因為要考慮贊助商和收視率),它們不會對俄羅斯運動員參加奧運施加太多阻力。事實上,在奧委會決議出來後沒多久,國際網球聯合會就表態8位俄羅斯網球選手將會有資格參加奧運會。

而反興奮劑機構則普遍對國際奧委會的決議感到失望。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協會總幹事約瑟夫·賓塞爾就批評國際奧委會未能扛住壓力。而美國反興奮劑機構負責人塔卡特則發表聲明,痛斥國際奧委會的這一做法是姑息養奸,放棄領導力。塔卡特說:「國際奧委會的決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拒絕發揮領導能力的決定。這將是對那些潔白選手權益的重大打擊。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將指揮棒交給各個單項協會,將肯定會引起利害衝突。」

這次風波之所以鬧得這麼大,還是在於俄羅斯由政府官員主導的大規模興奮劑欺詐太過駭人

很多人或許還不太了解,這次禁藥風波為何鬧得這麼大,以至於在奧運會開幕前要考慮取消俄羅斯這麼一個世界有數的體育強國參加奧運會的資格。這主要還是因為這次興奮劑事件太過駭人。

前俄羅斯反興奮劑實驗室主任格里戈里·羅琴科夫

這次事件最早是兩個俄羅斯運動員「反水」,在德國電視台參與制作了一部關於揭露俄羅斯田徑隊系統「吃藥」的節目——長達60分鐘的紀錄片《禁藥密檔:俄羅斯如何製造出它的冠軍們》。節目開始並未鬧得多大,但去年11月時,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公布調查結果,證實俄羅斯田徑界存在「有組織的」使用禁藥的情況,於是國際田聯宣布對俄羅斯田徑隊實行全面禁賽。禁賽決定出來後,俄羅斯官員強迫執掌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多年的羅琴科夫辭職,這一決定引發了連鎖效應。今年5月,羅琴科夫對《紐約時報》表示,他掩蓋了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俄羅斯運動員使用藥物提高比賽成績一事,並稱他是按照俄羅斯體育部官員的命令這麼做的。隨後,受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委託,加拿大律師理查德·麥克拉倫對羅琴科夫的指控進行調查,於是在7月18日出爐了這份《麥克拉倫報告》,報告中給出了證據,證明在索契奧運會期間,以及那屆奧運會之前和之後,俄羅斯實行了一個由政府開展的興奮劑計劃。

需要細節才能說明這次俄羅斯由政府官員主導的大規模興奮劑欺詐到底做到了什麼程度——報告稱:「羅琴科夫擔任實驗室主任後,為了進一步履行其職責——即通過掩蓋服用興奮劑的事實來提高俄羅斯體育競技水平,發明了一種用類固醇製作的雞尾酒,這種雞尾酒可儘可能防止違禁藥物被檢測出來。」報告還表明,參加索契冬奧會的俄羅斯運動員的尿樣通過索契實驗室一堵牆上的「老鼠洞」被換成了未含違禁藥物的尿樣。另外,所有的陽性檢測樣本都要彙報給俄羅斯體育副部長納戈爾內赫,由他來決定如何處理——標註為「安全」或者「隔離」,兩者都是造假,其中還有俄羅斯安全部門人員的參與。從實驗室獲得的2012~2015陽性樣本多達643個,涉及30個體育項目,另外羅琴科夫還銷毀了1417個尿樣。

索契奧運會中,用於更換檢測樣本的「老鼠洞」

這些細節表明,在已知的興奮劑事件中,這幾乎是最惡性的一次。並且,俄羅斯人儘管最初一直在抵賴,但證據確鑿的《麥克拉倫報告》出爐後,普京宣布對涉事官員停職,表明基本已經承認這個由國家主導的興奮劑欺詐屬實。

之所以沒有禁止俄羅斯代表團整體參加奧運會,是因為「集體懲罰」爭議太大

那麼,鑒於俄羅斯興奮劑事件的嚴重性,世界反興奮劑組織要求對俄羅斯代表團整體禁止參加奧運會,有沒有道理?在反興奮劑組織看來,這種做法是必要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行為,因此絕大部份在俄羅斯境內生活的運動員都有「涉葯」嫌疑,而且由於是系統性的造假,可能已經無法追查出到底有多少人吃了葯,因此只能進行全面處罰,否則的話對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是一種嚴重的不公平。

但這種「集體懲罰」涉嫌到連坐,也會被視為一種雙重標準,因此毫無疑問會引來極大的爭議。正如俄羅斯的奧委會主席朱可夫說:「想想看,美國的加特林有兩次葯檢陽性被禁賽,但是他可以去里約,而伊辛巴耶娃或者舒本科夫這樣一直清白的選手卻要被禁賽,這是何其不公平。」

一位美國評論家也在美國報紙上為俄羅斯打抱不平,他的理由主要有3點:一是肯亞也有政府官員主導的大規模興奮劑欺詐事件,但他們沒有被禁止參加奧運會;二是現行體制下,某國內部的反興奮劑機構協助某國體育當局造假,是制度使然,很難避免,不是只有俄羅斯才這樣;三是世界反興奮劑組織本應及早去處理,及早制止俄羅斯發生如此大規模的禁藥事件,但卻對很多線索視而不見或不採取行動,這時候才來針對所有俄羅斯運動員「全體禁賽」,實在不公平。

在不少人看來,針對俄羅斯的處罰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因素,國際奧委會最後採取一種相對妥協的策略,是避免政治干預體育的明智之舉。

「俄羅斯興奮劑事件」的發生是全世界反興奮劑鬥爭的重大挫折,糾結是否「政治迫害」無意義

然而,很多國內網友認為這次興奮劑風波就是一場美國人主導的針對俄羅斯的「政治迫害」,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幾乎所有國家都有運動員在服藥,特別是美國,為什麼只針對俄羅斯?」

考慮到確實很多國家都涉及禁藥,這確實是個有力的詰問。但是,如果這就是人們聽到興奮劑醜聞後的第一反應的話,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關注體育運動?難道體育運動的真諦就是在於比較「誰的不被發現作弊的能力比較強」嗎?這顯然違背了人們從事體育運動,觀賞奧運會的初衷。

而且即便應用「比爛」的邏輯,美國人至少在反禁藥問題上,自己做的還算不錯——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揪出了7屆環法自行車賽冠軍阿姆斯特朗,把一個美國歷史上數得著的體育英雄坐實為了騙子,這一點是值得其他國家尤其是俄羅斯欽佩的。正如羅琴科夫指出的那樣,「所有國家都有興奮劑問題,但特別關注俄羅斯的問題依然是公平的」,對於俄羅斯這次涉及興奮劑事件,就算不進行整體禁賽,也應該繼續追責,進行嚴厲處罰,而不是應該糾結於「政治迫害」。

七次環法王阿姆斯特朗是美國著名的體育英雄,但把他「拿下」的正是美國自己的反興奮劑機構

事實上,這次事件的發生,首先反映的是全世界反興奮劑鬥爭的重大挫折——運行已久的現行反興奮劑體制已經完全破產,幾乎起不到作用。人們不得不憂慮,若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靠藥罐子堆起來的體育運動到底還有多少價值,奧林匹克的宗旨還要被玷污到什麼程度?

俄羅斯「逃過一劫」有其理由,但這次風波反映出的興奮劑欺詐極其觸目驚心,國際反興奮劑體系已經到了必須徹底革新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

基輔羅斯大分裂(上)
普京大帝的王座開始動搖了
俄羅斯紅場閱兵有何意義?
俄羅斯超級訂單暗藏什麼危機?
斯諾登批俄羅斯壓制人權 稱想回到美國

TAG:俄羅斯 | 奧運會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