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與家庭篇 經文:創二18

經文:創二18 - 25

《創世紀》第一章一節至二章三節大致勾勒出神創造萬有的全部過程。第一章三十一節特彆強調,當神在第六天完成了一切的創造之後,「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不但是「好」,更是「甚好」(very good)。《創世紀》第二章至二十五節可以說是把神在第六天對人的創造過程,用放大鏡把它放大得更加清楚。五至十七節講到神用塵土造亞當,讓他住在伊甸樂園裡,供應他食物,然後要他侍奉神並且順從神。從十八節到二十三節,我們驚奇地發現,神在這一切之後,覺得還不夠好,於是繼續他的創造使一切變得甚好。這段經文說明了神創造女人以及他設立婚姻制度的原因。二十四和二十五節可以說使《創世紀》的作者受到神的啟示對婚姻關係所作的詮釋。以下我們要分三大段來思想這段經文:十八至二十節講到人遭遇的困境,二十一至二十三節講到神解決的方法,二十四至二十五節則講到婚姻的意義。

人遭遇的困境 (創二18 - 20)

在整個創造的過程中,神先後七次「看著是好的」。然而在他造了亞當之後,卻說那人獨居「不好」。亞當的困境在於他仍然獨居,無法單靠自己完成神對人的計劃。神決定「造一個配偶來幫助他」。然而神沒有立刻採取行動來解決亞當的困境,他讓亞當先為一切的活物命名,而在命名的過程當中,亞當充分體會到神所賜給他管理這些活物的主權。他也更清楚地經歷到,作為一個人,光有權力還不夠,他實在是寂寞。誠如神所說的,他需要配偶的團契和幫助。

「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如果翻得比較完整的話,可以翻成「我要造一個同等於他(equal to him),同時又能配合他(suitable, corresponding to him)、滿足他的欠缺的幫助者。」「幫助者」(helper)這個字在舊約中一共用了十九次,其中十二次是指著神而言(參出十八4;申三十三7; 撒上七12;詩二十2)。而「幫助」這個字有三次在先知書中是指軍事援助(參書一14,十4、6;代上十二17、19、21、22)。換句話說,妻子是丈夫的幫助,一點不表示妻子是弱者、是次等公民。相反的,這一段經文教導我們夫妻是同等的,雙方具有伴偶的關係(companionship)。妻子還可以在丈夫軟弱不足的地方成為他的扶持與幫助。「女人的名字是弱者」這句話顯然與當初神創造女人的心意不符。

神解決的方法(創二21 - 23)

神在指認人的需要以後,並沒有馬上供應他、成全他,反倒讓亞當有機會去感受他的孤寂。神讓所有走獸飛鳥一一在他面前走過。他運用神所給的權柄(參一26、28)給他們命名,卻找不到一個配偶幫助他。當亞當深深體會到自己的孤獨與不足之後,神終於開始了他創造的最高峰。他先讓亞當沉沉地睡得很熟,然後取出他身上的肋骨來造出一個女人。

「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創二23)這句話是最早被記錄下來的人類口中的話語。在原文當中它也是一首詩,滿了興奮、滿了狂喜,可見英譯本RSV中的兩個字at last……,即「終於……」去感受出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句話可表達亞噹噹時的心境。

「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這樣的表達在舊約中至少出現了四次(參創二十九14;士九2;撒下五1;撒下十九13、14)。它固然意味著兩者間有骨肉之親的血緣關係,更強調彼此間互相結盟、互相協助、互相支援的關係。換句話說,當亞當說夏娃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時候,他不僅在強調一個簡單的、生理層面的事實,使他們與其他動物有所區別,更在強調亞當呼應、認同夏娃誠然如神在第二章十八節所說的,是他的夥伴、是他的盟友,是他強有力的幫助。光是如此的認識,就足以革命性地改變夫妻在婚姻關係中對彼此的角色期望!

婚姻的意義 (創二24、25)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這句話乃是《創世紀》作者對神所設立的婚姻制度的詮釋。以下本文將從「理性上的優先」、「意志上的委身」、「身體上的合一」和「感情上的親密」等四個角度來思想這段經文。

一、理性上的優先——人要離開父母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給人的印象是,男人離開父母而在其他地方與妻子另立家庭。但事實上,以色列的婚姻乃是男性家長制,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婚後繼續住在父親家裡或附近,而女人婚後會離開父母搬到丈夫家裡。「離開」可另譯為「丟棄」(forsake, neglect,abandon,參申十二19,十四27,二十九25,三十一8;書一5)。在聖經的用法中,「離開父母」是個相對而非絕對的用詞,就如同主耶穌所說的:「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恨(愛我勝過)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十四26)所以「離開父母」這句話的意思表示人一旦結婚,優先次序必須改變,以婚姻為主,但絕不是真的丟棄父母。

在傳統中國的農業社會大家庭中,夫妻感情的好壞親疏是相當次要的。一個結婚男子所扮演的兒子/父親角色,比他做丈夫的角色來得重要。同樣的,一個結婚女子所扮演的媳婦/母親角色,比她做妻子的角色來得重要。婚姻的主要功能在於傳宗接代、奉養父母、服侍夫家和增加生產等,無怪乎孝道在整個中國文化中有其非常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也是因著這種傳統的影響,今天在華人的婚姻里,仍有因為父母與配偶相處不來的緣故而離婚的。西方社會中離婚的比率固然比華人高出許多,但以此為離婚的主要理由幾乎不存在。而近代工業革命及所帶來的知識爆炸、遷移頻繁、小家庭制度的興起、擇偶自由及社會福利提高的現象下,整個家庭的主要功能逐漸偏重於感情上的需要,人不再需要依賴父母傳授技能與產業,也不全然需要養兒防老。長期來說,親子關係的重要性也逐漸次於婚姻關係。

從表面上看來,當神設立婚姻時所規定的第一個原則「人要離開父母」,一直要到近代社會才有落實的可能。然而,過去數十年來家庭研究與輔導經驗累積的結果,卻發現「離開父母」有其更深一層的意義。它並不是全然贊成小家庭制度,也不是說父母與配偶有爭執時,就自然而然地站在配偶這一邊,其深層的意義似乎在於人要超越父母的影響而在心理上長大成熟。

當一個人不能成熟地割斷依賴父母供輸生命養分的心理臍帶時,在他的生命中通常會出現下列幾種現象:

(一)過去家庭中的問題,會以各種方式出現於現今的家庭生活中。有的人因父母酗酒而深受其害,長大後自己或配偶仍是酗酒;有的人因著父母的緣故厭煩自己的兄弟姊妹,自己結婚後,一個孩子也不要;有的人自小得不到父母之愛,自己當父母后,竭力想與子女建立美好得關係,卻不知如何行,也遭到子女的拒絕;也有的人覺得自己的父母太嘮叨、管教太苛,結果發現自己也是一樣,或者自己與上一代相反,然後培養出來的子女卻又與祖父母相同。他們也極可能捲入當前大家庭問題裡面去,導致自己的婚姻不斷地出現危機。

(二)未能在心理上成熟而離開父母的人,當他們有機會自由擇偶時,下意識里他們所尋找或主觀覺得「來電」的異性,多與他們的父母之一相似。不管是男女,其基本性格與角色,均像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而找的對象則扮演另一位的角色,如此來延續以往他們所熟悉的男女、夫妻與親子關係。

(三)這一類人比較容易得到因壓力而導致的生理疾病。當父母不睦而以某一個孩子為拉攏的對象時,這個孩子可能藉著生病來表達他所承受不了的心理負荷。他也可能藉著疾病作為一種力量(POWER)來制衡父母的關係。若是後者,孩子的病症一有起色,父母的婚姻很容易就再出現危機。

(四)這類不能在心理上離開父母的人,通常是因父母為滿足自己某些心理的需要,不要他們離開,不要他們長大成熟並為自己生活負責任。當然這類的兒女在年紀大了以後,縱使結了婚,仍難扮演好成人的角色。

所以不論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結構如何,「離開父母」仍是一個應被普遍接受的原則。當子女逐漸成年的時候,父母應引導他們自己面對和解決困難,不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和需要強加在子女身上。同時也為了後代子孫的緣故,避免讓自己成為子女婚姻生活中爭執的焦點。看重子女作丈夫/妻子的角色,過於兒子/女婿、女兒/媳婦的角色。而子女本身,也當以成人的立場,從客觀的角度來全面地認識自己地父母;他們的時代背景、生活經歷與長短之處,然後在主里完全地接納、饒恕、肯定、關愛自己的父母。如此,子女才能很自由地取父母之長,補父母之短,不讓舊戲任意重演於自己的家庭重。進而真正接納自己的配偶,不會在下意識里對他有太強烈、不合理的要求。無疑的,對於那些來自父母關係不和諧、破碎家庭背景的人,「離開父母」乃是他們建立幸福婚姻與家庭生活的必要條件。

然後從整本聖經的亮光中來看「人要離開父母」的意義時,我們絕對可能肯定,它並不表示人在結婚之後就可以拋棄父母,宣告脫離親子關係。《出埃及記》第二十章十二節、《馬可福音》第七章九至十三節,以及《提摩太前書》第五章八節,都肯定孝順父母乃是敬畏神的必然結果之一。但無論是真正孝敬父母或關愛子女,我們都必須視婚姻關係為首要之務。

二、意志上的委身——與妻子聯合

「連合」含有「激情」(passion)和「永久」(permanence)的意思(參創三十四3;民三十六7,9;申十20,十一22,十三5)。《呂振中譯本》將此句譯為「膠結」。它和「離開/丟棄」二詞在聖經當中都是用來描述神和以色列百姓中間立約的用語,可見舊約也把婚姻看成是一種盟約(covenant)。

晚近由於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就業機會增加與經濟獨立,再加上子女數目減少以及社會世俗化,離婚率逐漸上升且居高不下似乎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趨勢。然而對於婚姻的永久性這一點,聖經的立場是非常清楚的,一人要離開父母后要用強烈的意志,下定決心,窮追不捨,如膠似漆般與妻子「聯合」,二人緊緊依附在一起。《雅歌》第八章六至七節描寫 夫妻之愛乃是水不能熄滅,大水不能淹沒的。《瑪拉基書》第二章十四至十六節更提及婚姻是神所見證的盟約(convenant),而神恨惡離婚的事情。

神與以色列百姓的關係,在舊約里被比喻成立約的夫妻關係(參《何西阿書》)。以色列對神的愛不但多次受到嚴重的考驗,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罪失敗。在這種的關係里,有兩方面值得我們注意。一方面,因為以色列故意地犯罪、離棄神,它必須承擔各種自然的災害、戰爭的禍患,甚至亡國之痛等犯罪的後果。另一方面,神的愛是永遠不止息、充滿盼望的愛。當以色列嘗到了苦頭,回心轉意時,神總是接納。甚至在以色列屬靈的光景最敗壞、最暗淡的景況下,我們仍然讀到神那滿了愛的應許(參何十四章)。

在基督徒的婚姻里,也可能會有些時候,夫妻雙方性格的不合、單方面的過錯、工作生活的壓力,或外來的試探等,如洶湧波濤一般要淹沒夫妻之間的愛情。但靠著神的恩典,沒有一個太敗壞的人我們不能接受,沒有一個太大的罪過我們不能饒恕。也靠著那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里復活的聖靈的大能,我們的婚姻也可能破鏡重圓、死里復活。

當然,基督徒對婚姻的委身,不僅只是消極地停留在一個宛如人間地獄的痛苦婚姻里,更是積極地讓基督與教會之間那種合一的愛的見證,從我們婚姻生活中流露出來。不但是消極地不在身、心方面以強暴對待配偶(參瑪二16),更是積極地在屬靈的層次上促成我們的配偶「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五27)。做丈夫的尤當記住如此積極的委身,乃是神所給我們的特別託付。求主幫助我們,不管我們已經結婚多久,還是定意在身心靈各方面對我們的配偶全然委身。

三、身體上的合一——二人成為一體

基本上,當神設立婚姻時所宣告的第三個原則——「成為一體」,乃是指著夫妻之間的性愛而言(參林前六16)。在傳統的社會裡,「性」與「生育」二者一向密不可分,且常被認為是污穢而不能啟齒之事。八十年代間,筆者在一個基督徒家庭夏令營的專題聚會中,綜合有關北美華人婚姻的實證研究,提到華人夫妻普遍對溝通,尤其是有關性生活的溝通感到不滿,從而分享一些聖經中關於性愛的教導。結束以後,隨即有一位教會長者前來告知「閨房之事,不登大雅之堂」!然而口服避孕藥在1950年代間的問世,再加上墮胎的普及,性的開放成了所謂的「革命」,勢不可擋,連愛滋病的蔓延都無法扭轉。諸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類的口號,誠然反映了許多人的心聲。

一般人不明辯聖經有關婚姻的性愛觀,總以為它不免是保守封建、落伍過時的思想。以下的一些相關經文及其詮釋,應可幫助我們看見,神的話語誠然「放之四海而皆準」,且「歷萬古而常新」:

(一)性在婚姻中是純潔的,自從亞當與夏娃仍在伊甸園當中,未曾犯罪之前,神就定規夫妻在婚姻當中有性愛的關係而成為一體,顯然它是神創造中「甚好」一部分。

(二)婚姻中的性是排他的,而且有嚴重的後果:「人人都應該尊重婚姻,婚床也不要玷污,因為神一定審判淫亂的和姦淫的人。」(參來十三4,《新譯本》)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三)婚前的性行為不合神心意:在舊約的《雅歌》中,先後三次當王與書拉密女有極強烈的吸引與激情時,書拉密女不是沒有慾望,不是沒有掙扎,卻藉著告知耶路撒冷眾女子來提醒自己,不要在時機未成熟的時候就激動愛情(參歌二7,三5,八4)。在新婚之夜,王以「我妹子,我新婦乃是關鎖的園、禁閉的井、封閉的泉源」(歌四12)來誇獎書拉密女婚前的貞潔。及至末了,我們發現書拉密女如此的美德有其家庭淵源。當她還小時,兄長即已決定,如果妹妹未成年前如「牆」一般阻止外來的引誘,他們就願使其更加美麗。反之,若妹妹如「門」一般任人隨意進出,他們就要加以保護。而在「門」與「牆」之間,書拉密女選擇了「牆」(參歌八8-10)。不但如此,從整本《雅歌》的上下文看來,我們也看到王扮演如牧者般的保護角色,沒有乘虛而入,反而在時機不對時裝聾作啞,幫助書拉密女持守婚前的貞潔。也許有人不同意聖經對婚外和婚前性行為的價值觀,但他們決不能說聖經在這些事上的立場不清楚。

(四)性愛在婚姻當中有其非常積極而美好的一面:《雅歌》第四章一節到五章一節所述,乃王與書拉密女在新婚之夜的對話。在五章一節的前半段,王描寫新婚夫妻間的魚水之歡如同進入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一般——「我妹子,我新婦,我進了我的園中,采了我的沒藥和香料,吃了我的蜜房和蜂蜜,喝了我的酒和奶。」五章一節下半,則代表聖經對婚姻中性愛的肯定:「請吃……請喝!且多多地喝!」(《新譯本》譯為:要開懷吃喝……要不醉而歸。)《箴言》第十五章十五節至十九節對此亦有極直接而生動的描述。

(五)在婚姻當中,夫妻雙方對性愛皆具主動性與創意性;在《雅歌》的第四章和第七章前半段,是丈夫採取主動。到了第七章後半段,妻子深知被愛、深具自信,遂能主動向丈夫發出邀請:「我的良人哪!來吧!讓我們往田間去;讓我們在鳳仙花叢中過夜吧我們早晨起來往葡萄園去,去看葡萄樹發芽沒有,花朵開放沒有;也看看石榴開花沒有。我在那裡要把我的愛給你。風茄正在散發香氣;在我們的門旁有各樣佳美的果子,新的舊的都有。我的良人哪,這些都是我為你保存的。」(歌七10-13,《《新譯本》》)

(六)婚姻中的性愛是不自私、不自我中心的:「丈夫對妻子應該盡他的本分,妻子對丈夫也應當這樣。妻子對自己的身體沒有主權,權在丈夫;照樣,丈夫對自己的身體也沒有主權,權在妻子。夫妻不可彼此虧負,除非為了要專心禱告,雙方才可以同意暫時分房。以後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著你們情不自禁的時候誘惑你們。」(林前七3-5,《新譯本》)保羅在兩千年前蒙聖靈啟示,既能道出如此的原則,實在令我們對設立婚姻、創造性愛的主產生敬畏!

五、 情感上的親密——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夫妻之間因著身心靈合一所帶來的親密感,大概沒有其他的人際關係可以超過。這裡的「赤身露體」表面的意思是說亞當與夏娃是赤裸的。但這字還可以有更深的意義:表示「透明、無所隱藏」的意思。《希伯來書》第四章十三節:「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hidden from his sight,也就是「隱藏起來」的意思),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與赤身露體naked同字)」。夫妻之間的關係需要敞開、透明、誠實。

夫妻間的親密關係還需要道德上的純凈,沒有任何理由需要覺得羞恥或丟臉。《約翰一書》第二章二十八節、三章三節提到:「小子們哪,你們要住在主裡面。這樣,他若顯現,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凈自己,像他潔凈一樣。」我們若要無所羞恥,就得潔凈自己。巴不得每一位蒙恩得救的基督徒能在所有的為人處世上,尤其在親密的夫妻關係上能夠潔凈,像主潔凈一樣,是敞開的、透明的、是誠實的、無所隱藏的,免得我們羞辱主名。

 

更多講章請點擊基督教講章搜索:so.jidu.pw

推薦閱讀:

陳益峰注《金鎖玉關》二十四山砂水經文
王建國:寫經書法創作談
金鎖玉關經文解釋
佛走開,經文的篡改者

TAG:婚姻 | 家庭 | 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