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批八字

初學者如何批八字 

 

很多初學者拿到一個八字, 頭暈, 看著八個字, 不知道如何下刀 此處一點經驗總結供借鑒。

    1 第一就先分析日干之強弱, 分三部分比較好   A在月令得令否   B 在其他三支得地否 C得到干支的生幫否   以得令為最重, 得地其次, 得幫扶再次,   地如房屋可居住, 幫扶如朋友長輩之救濟, 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也   如此下來, 便可分析個大概, 分析的多了, 自然有個心得   能分析日干之強弱, 是為小得, 已算入門。

    2 第二步就可以分析此人的具體情況, 比如有無財 有無官 有無學歷 等等 如何分析

很簡單, 舉例分析財, 先按照分析日乾的方法分析財的強弱, 如果得出的結論是身強財強 身強財弱 身弱財強 身弱財弱 此是原局部分分析。

    3 第三部分就是分析用神, 取用神不妨先掌握取用神之最大法則 即抑強扶弱 其他方法先放一邊, 以免混淆, 最後左右為難 比如上面得出結論是身強財弱, 用神自然取食傷, 泄身而生財, 如果身弱財強, 用神自然取比劫幫身]

    4 第四部分, 就是結合大運來分析, 如果八字身強財弱, 運生助財, 為用神到位, 自然富裕, 運再幫身, 為用神不到位, 而有忌神, 自然難富   如果八字身弱財強, 運生助身, 為用神到位, 自然富裕, 運再幫財, 為用神不到位, 而有忌神, 自然難富 

    5 分析官學歷等等, 皆是如此 至於分析發福之大小, 或貧困災禍之輕重, 非一時可以掌握, 原則是原八字用神有力之強弱, 運幫用神力之強弱, 久而可以悟之

    6 有人再問, 如何分析用神有力之強弱,   再深一步, 就要注意分析衝剋合, 如果日干僅所得一地, 又被衝剋去, 日干就氣弱了許多, 比如本有一屋, 卻被人奪, 導致流離失所     比如日柱 丁卯,   丁本較弱, 全賴卯木, 但月令遇酉, 酉來沖卯,   則八字層次, 就下降很多   同樣   日柱 丁卯, 丁本較弱, 全賴卯木, 月令遇亥, 從得月令否分析,   丁在亥酉月, 皆不得令, 但亥反生卯, 比如卯本為幫我之長輩, 在亥月長輩又被人幫助, 自然更有力量幫助丁日干, 在酉月長輩自己已經受傷, 沒有力量再幫助丁   此部分是幫助分析干與用神強弱

    7 以上只是一般看法, 如果掌握, 可能可以批大部分八字, 先培養興趣 當然當中許多還有一些八字較難啃懂, 不妨先放一邊, 熟練後自然能通 否則再往下講, 非初學可能理解。 

 

 

 

曰干旺衰

曰干旺包括四個方面: 得令, 得地, 得生, 得助.

     得令: 曰干旺於月支, 處長生, 沐浴, 冠帶, 臨官, 帝旺之地為得令.

     得地: 曰干在其餘各支中得長生(須陽曰干), 祿刃(支中藏乾的本氣為比,為劫), 或逢墓庫(陽曰干逢墓庫為有根, 陰曰干無氣 , 故無根).

     得生: 曰幹得四柱干支中的正偏印之生為得生.

     得助: 曰干與四柱其它天干同類為逢比肩劫財幫身, 此為得助.

     身旺的判斷條件:

     首先, 曰幹得令是判斷身旺的最重要的方面.

     其次, 在得令的前提下, 得地, 得生或得助再占其一, 可以肯定是身旺. 占其二為偏強偏旺. 三者都占就為過旺.

     其三, 在不得令的前提下, 得地, 得生, 或得助再占其二項以上, 要有力又多助益, 為身旺或偏旺.

     其四, 在不得令的前提下, 得地, 得生或得助只佔其一項, 但四柱中三合局或三會局為生身之印局, 或為幫曰干之比局, 為身旺.

     其五, 在不得令的前提下, 如果得地, 得生或得助有力且眾, 雖佔兩項仍為身旺, 但如得地中長生, 祿, 刃, 墓中占的成分少, 勢必地支中克我, 耗我, 泄我的成分就多. 曰干便處於較為平衡的不旺不弱之間, 不易定出旺衰, 用神就不好找, 走什麼運更好就無從論起. 在這種情況下,(1). 如果天干化合的五行或地支合化的五行是生身幫身, 就為身旺; 是克制我, 耗我氣或泄我氣的, 便為身弱.(2). 地支半合或半會生身幫身五行的, 也為身旺; 是克制我, 耗我氣的便是身弱.(3). 克我, 耗我或泄我之氣的處在弱地(不得令), 而生我, 幫我之氣處在旺地, 則為身旺. 反之為弱.(4). 克我, 耗我或泄我的干支逢沖, 被制服, 被合去, 或離得遠, 仍為身旺.反之為弱.

     通根:天干與地支五行同類為通根。天干通根於地支,好比樹木根探而能葉茂,此時天干稱地支之同類為根,地支稱天干之同類為苗。天干之苗蔭護地支之根,地支之根扶助天干之苗,天干之苗為用,因有地支之根而有力,地支根為用時,因有天干之苗而旺相。

 根拔:天干之根在地支弱,遇刑沖合則傷,稱為天乾的根被拔。

 蓋頭:一組干支中,天干五行克地支五行,稱為地支被天干蓋了頭。 

 截足:一組干支中,地支五行克天干五行,稱為天干被地支截了足。

 

 

克害六親

常見某些書中說:日主八字太硬,克某六親嚴重,或日主八字太軟,受某六親大力克害,是因為日主與該六親八字五行相衝,陰陽不合,故而相互克伐。只有將他(她)們分開,不讓他(她)們居住、生活在一起,才能免除相互不利之弊;否則,必然多遭磨難,嚴重者還會釀成性命之爭!這類令人毛骨悚然的說法,誤人既深,流毒又廣,危害極大,以至生活中的人們聞之生患,每逢測命便要問及:我的命中可有相互克害之人?或者特別提及:某大師說我命中與誰爭命,如何調和、解救才好?

 李濤現在鄭重、負責地告訴您:以上所說盡皆胡言!鼓吹此等謬理之人,要麼是不懂裝懂,以訛傳訛,人云亦云,誤人誤己;要麼是別有居心,圖謀騙財!命理學中所言「克害」、「不利」等說法,純粹是一種學術用語,不含任何人性因素,其本意是指「日主命局中、命運中顯示了自己或某六親於某時在某方面不吉的信息」,而不是說「日主於某時不吉是由於某六親的存在造成的」,或者「某六親於某時不吉是因為日主的存在造成的」。一句話,命運顯示自己或六親吉與不吉,是命局在大運作用下,對自己或六親命運信息的客觀反映,是「命運全息律」的具體體現,而不是自己與六親之間利與不利的意思。這才是「克害」、「不利」等用語的本質內涵。對這個問題,清代命理學家陳素庵說地非常中肯:「世俗相傳,父命凶,則能克子,子命凶,則能克父,夫命凶,則能克妻,妻命凶,則能克夫,遂至有骨肉相怨憎者,此說殊誤。凡父命中子星破損,可以推其子之不肖,非因父命而克子也;子命中父星衰絕,可以推其父之早逝,非因子命而克父也;夫命中有妻星損壞,可以推其妻之頻喪,非因夫命而克妻也;妻命中夫星死絕,可以推其夫之不祿,非因妻命而克夫也。」陳素庵的這段話,客觀的說明了日主與六親之間的命理關係,指出了這種情況下的斷事思路。值得注意地是,他指出的僅僅是一種斷事「思路」,而不是應事地「絕對」和「唯一」。

 誠望讀了本論的朋友不僅自己能夠正確理解和對待「克害」、「不利」等用語,而且能夠傳播正理,為肅清謬論的流毒,為幫助人們糾正觀念、端正心態盡一份力量。

 

 

 

 

 

 

關於解災

解災之說由來已久,泛指通過各種預測手段,測知求測者本人或其家人何時會遭逢「大凶」,然後由預測者提供免除此「大凶」方式或方法的過程。

 現在,命學界對「解災」之說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易不能使人趨吉避凶,聖人作易何用?有「災」即有「解」;並且大言:逢「災」施救者,其效無不神驗!一種觀點認為:「解災」之說純屬無稽之談,「解災」之行純屬欺人詐財;凡是逢解「神驗」之「災」,本來就不是「災」!

 本人認為,兩種觀點雖然各有其理,但均顯偏頗。凡事都須講辯證,極端的觀點往往都是不深入、不充分的認識。對於「解災」,也需辯證地看。遇災求解是人之常情,幫人解災也在情理之中,關鍵是看解到什麼程度才算解,即解的標準是什麼;以及如何解,即解的方式或方法是否可信、可靠、科學。

 先說解災的方法。

 穿紅褲頭、系紅腰帶、放生、拜佛、念咒語那一套,雖然民間多有流行,但唯物的命理研究者恐怕少有人信;小心謹慎、遵紀守法、調理風水等方法,能在不同程度上減輕凶災的嚴重程度,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能接受或承認。

 再說解災的標準。

 從命理學的角度講,通過預測,可知日主未來年運之吉凶;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去影響和改變導致吉凶的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吉的程度,降低凶的程度,這是可行、可信的。這既是聖人作易的初衷,也是我們研易的意義所在。如果覺得這還不過癮,非要把「災」解的一點也不剩了,甚至還要取得「逢凶化吉」的神效,就很難令人相信了——真若如此,預測的科學性還有嗎?「解災」本身不就是對預測學的根本否定嗎? 

綜上所述,如果以改變凶災的程度為「解災」的標準,「解災」之說是成立的;如果說「災」可解之無蹤,甚至「凶」可轉「吉」,「解災」之說就是難以立足的妄言。

 順便談一下「本命年」。

 一個人生辰八字的年柱地支是什麼,再遇此地支的流年,就稱為該人的「本命年」。即,每人的12周歲、24周歲、36周歲等為12的整數倍數的年份,就是該人的「本命年」。俗傳本命年是不利自己的年份,無論從命理來看,還是從實際來看,這種說法都是沒有道理的。只要稍懂命理的人都知道,構成命局的共有八個字,年支對命局的影響一般只佔八分之一,在不同大運框定下,年支對命局的影響又有不同,因此,單以年支論吉凶的說法肯定是不準確的。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不再詳論。

 

日干旺衰

  生辰八字構成了一個特定的信息集合,在這個集合中,日干代表日主本人,是整個集合的核心,是八字之「主」,因此,圍繞日干展開分析,是成功預測的必然途徑和關鍵一環。

 在命局中分析日干,是以旺和弱(衰)為衡量標準的。分析日干在命局中旺、衰程度的過程,叫做日干分析或分析日干旺衰。八字命局中,以日干為中心,可將構成命局的八個字分為生扶日乾的正印、偏印、比肩、劫財(簡稱印比)和克抑日乾的正財、偏財、正官、偏官、傷官、食神(簡稱財官傷)兩黨;這相互對立的兩黨,如果印比一黨的力量大,日干則旺;如果財官傷一黨的力量大,日干則弱。

 在構成命局的八個字中,月令(月支)的力量最大,大到可以獨自決定日干旺衰50%的程度,因此,分析日干旺衰,首先要從月令開始。對日干來說,除月令外,距離最近的依次是日支、月乾和時干,所以,它們對日乾的作用最為直接和有力,是影響日干旺衰的重要因素;年干、年支、時支距離日干較遠,對日乾的作用都是間接的,所以,它們對日干旺衰的影響很小,我們一般不作重點考慮。

 一、日乾的旺衰首先看日干與月令的生克關係:

 月令是日乾的印、比,則月令生扶日干,日干就具備了「旺」的基本條件。

 月令是日乾的財、官、傷,則月令耗、克、泄(簡稱克抑)日干,日干就具備了「弱」的基本條件。

 1、月令幫扶日干,日干有50%旺的可能,八字中的月干、日支、時干再有一項幫扶日干,日干就以旺論。

 如: 劫   食   日   官 

 甲申  丁卯  乙卯  庚辰

 日干乙木生在卯月,卯木為乙木的比肩,幫扶日干,日干有50%旺的可能;日支卯木為乙木的比肩,幫扶日干,日干以旺論。

 2、月令克抑日干,日干有50%弱的可能,八字中的月干、日支、時干再有一項克抑日干,日干就以弱論。

如: 官   梟   日   殺

   甲申  丁卯  己未  乙亥

 日干己土生在卯月,卯木為己土的偏官,剋制日干,日干有50%弱的可能;時干乙木為己土的偏官,剋制日干,日干以弱論。

 二、命局中月令兩次受制時,月令對日乾的影響不足50%。

 受制:刑、沖、克、合絆、泄均為受制,耗不算受制。

 1、月令幫扶日干,若在命局中兩次受制,日干以弱論。

如: 比   傷   日   才

 甲申  丁卯  甲戌  己巳

 日干甲木生在卯月,卯木為甲木的劫財,幫扶日干,日干本當論旺,但年支申金克卯木,日支戌土合絆卯木,卯木兩次受傷,幫扶日乾的力量不足50%,月干、日支、時干均不幫扶日干,日干甲木以弱論。

 2、月令幫扶日干雖兩次受制,但傷月令的年、日支均幫扶日干,日干仍以旺論。

如: 官   食   日   官

 庚寅  丁亥  乙卯  庚辰

  日干乙木生於亥月,年支、日支泄亥水,亥水為兩次受傷,但寅卯均幫扶日干,日干乙木仍以旺論。

 3、月令克抑日干,若在命局中兩次受制,日干以旺論。

如: 傷   財   日   才

 甲申  丁卯  癸酉  丙辰

 日干癸水生在卯月,卯木為癸水的食神,剋制日干,日干本當論弱,但年支申金和日支酉金均克制卯木,卯木兩次受制,剋制日乾的力量不足50%,日干癸水以旺論。

 4、月令克抑日干,在命局中兩次受制,但傷月令的字不幫扶日干,日干仍以弱論。

如: 財   官   日   比

 甲申  丁卯  庚午  庚辰

 日干庚金生在卯月,卯木為庚金的正財,剋制日干,雖然卯木被申金克、午火泄而兩次受制,但日支午火併不幫扶庚金,日干庚金仍以弱論。

 三、命局中有空亡的地支時,視其位置定其作用。

 1、空亡等於沒有,月令空亡,以年支論日干旺衰。

如: 食   才   日   傷

 甲申  丁卯  壬子  乙巳  寅卯空亡

 月令卯木空亡,以年支申金作為判斷日干旺弱的標準。壬生申年旺,日支子水幫扶日干,日干壬水以旺論。

 2、年支空亡不為空。年、月支均空,仍以年支論日乾的旺衰。

如: 食   才   日   傷

 甲寅  丁卯  壬子  乙巳  寅卯空亡

 年支寅木、月令卯木均空亡,月令空亡等於沒有,年支空亡不以空亡論,仍以年支寅木作為判斷日干旺弱的標準。壬生寅年弱,月干丁火耗壬水,日干以弱論。

 3、時支空亡等於沒有,分析日干旺衰時不考慮它的生克功能。

 四、判斷日干旺衰簡法

 從命局的基本結構可以看出,日支緊鄰月令,必然受月令的作用;如果月令與日支相互幫扶,日支肯定會因為月令的關係而增力;如果月令與日支相互克制,日支肯定會因為月令的關係而減力。因此,我們可將分析日干旺衰的方法歸納為:

 1、月令幫扶日干,只要不是兩次受傷,日干就以旺論;

 2、月令克抑日干,只要不是兩次受傷,日干就以弱論;

 3、不論月令幫扶還是克抑日干,月令兩次受制時,只要傷月令的年支、日支均幫扶日干,日干就以旺論;

 4、不論月令幫扶還是克抑日干,月令兩次受制時,只要傷月令的年支、日支均克制日干,日干就以弱論。

 以上是一般命局的判斷方法。對一些結構特殊的命局,還有一套具體規定。


推薦閱讀:

交誼舞的初學舞步該怎麼走?
初學六爻,如何快速記住六十四卦
初學摩登舞之一: 如何開始
八字初學進階(四)
初學太極拳如何習練涮腰

TAG:學者 | 初學者 | 初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