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29處世界遺產排名全球第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4日16:19 大洋網大洋網訊據新華社報道,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觀,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目前中國擁有世界遺產29個,分別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平遙古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足石刻、武當山古建築、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莫高窟、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雲岡石窟。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武陵源、三江併流。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文化景觀:廬山。中國政府於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成為締約方。自1987年第11屆世界遺產大會首次將中國故宮等6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今,中國已有29處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被列入該名錄。在世界排名第三(第一為義大利,第二為西班牙),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記者孫曉勝李京華)明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之路7月3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上,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的明孝陵通過評估,正式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古都南京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實現了「零的突破」。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位於南京東郊鐘山南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除了皇帝陵外,明孝陵的陵區內還建有朱元璋長子朱標的陵園以及常遇春、徐達、李文忠等明朝開國功臣陪葬墓。明孝陵是中國明陵之首,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的。三年艱辛申遺路2000年8月,來寧考察的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世界遺產總協調員亨利·克利爾博士對濃縮了中國陵墓建築精華的明孝陵驚嘆不已,他說:「明孝陵的歷史文化價值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不申報太可惜了!」就這一句話,成了明孝陵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助推器。申報工作剛剛開始,明孝陵就迎來一個好彩頭。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了我國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明清皇家陵寢」(包括地處湖北鍾祥市的明顯陵、河北遵化市的清東陵、保定市易縣的清西陵三處),這是我國明清皇家陵寢作為珍貴文物遺產獲得世界認可的重要標誌。為推動申報工作的順利進行,南京市政府成立了明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而具體工作由明孝陵的直接管理機構中山陵園管理局負責。2001年底,明孝陵4萬餘字的中英文申報文本歷經四稿,終於遞交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隨後又及時遞交了補充圖紙,並通過了世界遺產中心的技術審查。為了達到世界文化遺產要求的「環境的原生性」,2002年4月,明孝陵大規模的文物保護和環境整治工程啟動,整治項目包括22個大項和50多個子項。這是一個緊張而艱苦的過程。環境整治牽涉到機關、企業、科研院所、居民等多家單位與個人,拆遷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副處長廖錦漢回憶當時多方協調的情況,用了兩句話形容:「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他告訴記者,為趕在國際專家實地考察之前完成環境整治,中山陵園全局上下都動員起來,最多的時候一天投入七百多人同時作業。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8月25日,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相海教授(韓)對明孝陵的整治保護工作給與高度評價,明孝陵順利通過了專家的實地考察。2003年3月,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6次特別會議上,明孝陵順利通過了主席團(7個成員國)審議,並提交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明孝陵開創了明清皇家陵寢的先河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在評審遺產時考慮的評審要素之一就是文化或自然遺產在世界上所具備的獨特的價值。廖錦漢對記者說,明孝陵的世界遺產價值已經得到公認,在明清皇家陵寢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承前啟後,開創了明清皇家陵寢的先河,具有世界遺產要求的「獨特的、普遍的價值」。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建築學教授劉敘傑說:「明孝陵代表著明初皇家建築的藝術成就,是中國陵墓建築和陵墓文化的縮影。」明孝陵從起點下馬坊至地宮所在地的寶頂,縱深達2600多米,沿途分布著30多處不同風格、用途各異的建築物和石雕藝術品,整體布局宏大有序,單體建築厚重雄偉,細部裝飾工藝精湛,凝聚了當時藝術家和建築師和政治家們的才智。明孝陵的開創性地位還體現在其依山勢地形作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南京博物院前院長梁白泉研究員說:「明孝陵首開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的神道作為後世子孫陵寢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兩邊分布的12對石像和4對石人,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樸,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也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研究所所長賀雲翱告訴記者,明孝陵是一部研究明清兩代陵寢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它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宮布局建立「前朝後寢」三進院落制,開創了陵寢建築平面呈「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並一直規範著此後明清兩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設規制。從這個意義上說,明孝陵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申遺反映我國文物保護差距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觀念和操作規程都將從更高的水平上帶動整個文化事業的發展。一直參與明孝陵申遺的廖錦漢說:「儘管我國在文物保護總的方針政策上與國際上沒有什麼差別,但在具體流程和理念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他向記者講述了申遺過程中的一些觀念碰撞。2000年8月,亨利·克利爾博士來明孝陵考察時提出了「修舊」的問題。他表示,文物的修復不僅要「修舊如舊」,還要將新修的東西與舊的東西區別開來。廖錦漢說:「這對我們的遺產保護是一種啟發,以前我們在文物修復時一心想修得新舊難分,這其實對遺迹的真實性是有所損害的。我們後來在對明太子東陵進行保護時,就開始實行『遺址性保護』,如對台階的遺址不修復,只是在原有的台階上套做了一層木製台階。」賀雲翱說:「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文物價值的評價標準和我們不同。中國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強調其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強調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布局和空間結構的完整性,以及環境的原生性。而我們過去在這方面意識不夠,所以我國在申報世界遺產的時候一般都要投入巨資拆遷申報項目周圍的現代建築。」世界文化遺產還強調遺產對現代生活的參與度,也就是遺產共享。遺產申報的條件之一就是當地民眾的積極性和理解度,要讓現代人接觸它、保護它,而不是讓遺產與世隔絕。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相海教授(韓)在看了明孝陵寶城精細的城牆後,激動地說:「這麼偉大的建築,為什麼不向市民開放呢?」在他的建議下,2003年3月,明孝陵最後一塊禁地寶城寶頂也開始對外開放,南京市民得以領略到明孝陵的全部地面建築遺存,而且登臨寶頂後,更可以縱覽孝陵全部風光。廖錦漢認為,我國文物保護中政府意志更強一點,而國外的遺產保護在技術手段、操作規程這兩個方面非常嚴謹,許多工作都由民間組織擔任。比如在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過程中,前期的考察、審定工作,都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民間學術機構「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承擔的。後續保護尤為重要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這塊金字招牌背後的巨大經濟效益,讓各地政府蜂擁而上全力以赴「申遺」,而一旦成功則疏於保護,甚至急功近利大搞商業化開發,造成極大破壞。屢遭批評的張家界天梯攬客、泰山索道迎賓,以及火燒武當山遇真宮、水洗曲阜三孔事件都是我們「重開發、輕保護」的明證。世界遺產並不是「終身制」,除了經常性的監測外,每6年都要重新進行一次總的監測和評定。世界遺產委員會已經對國內多個遺產地出示了「黃牌」。拿到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身份證」的明孝陵如何能避免商業化和破壞性的開發,如何進行後續保護和進一步的研究開發?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研究所所長賀雲翱認為,防止破壞性開發,癥結是要將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納入制度化軌道。首先,要吸取國外相關規定和條例的精髓,因地制宜地訂出符合國情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條例》,依法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其次,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統一的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委員會也是當務之急。我國的世界遺產地管理是一種多頭管理,有的由文物主管部門直接管理,有的由當地政府負責,有的則歸旅遊公司經營,這使得部分景點、項目完全由市場操作,導致過渡開發和人為傷害。此外,加強政府的責任和義務觀念、開展遺產地定期監測、培養世界文化遺產專門人才也應提上日程。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副處長廖錦漢告訴記者,明孝陵由中山陵園管理局直接負責,由市文化局和省文化廳領導,管理機構比較清晰、健全。在管理規範上,目前已有《中山陵園風景區管理辦法》,專門的《明孝陵保護管理辦法》也在擬訂中。明孝陵成功申報世界遺產後,還將由南京市政府牽頭成立保護指導委員會,主要由相關政府負責人和專家組成。他們還設想成立一個文物監測機構,按照國際公約要求,對孝陵文物環境進行日常的、多方位的監測。廖錦漢說:「文化遺產不可再生,破壞後損失更慘重,這決定了我們永遠只能將保護放在開發之前。世界文化遺產不是一塊招牌,而是一種責任。我們會吸取前車之鑒,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更好地研究和保護明孝陵。」(記者王力姚玉潔)留給世界的文明——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朝皇帝的視野沒有越過長城,而當他們被安葬在京郊天壽山南麓的幾百年後,這些皇帝和他們的陵墓卻吸引來全世界的目光。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當地時間3日晚決定,將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2年8月,聯合國遺產委員會官員、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相海對明十三陵進行考察考察評估。李相海認為,十三陵是中國皇家陵寢的典範,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優秀範例。明十三陵代表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在世界某一文化領域內對建築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並能為一處現存的或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提供獨特的見證。作為一種類型的建築群,展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中國帝陵建築的典型範例明十三陵所以能夠讓世界矚目,因為它是中國帝陵建築的典型範例,同時也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見證。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對明十三陵給予高度評價。他說:「明十三陵建築價值極高,長陵楠木殿的規模是全國唯一的,石雕也很精湛。因為明成祖以降,除景泰帝外,都葬在這裡,展示了建築的演變全過程,無論是建築形式,還是建築結構,或從建築藝術上看,是明代建築的實物歷史。」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的天壽山麓。從1409年營建長陵到清順治初年營建思陵,長達200多年間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陵寢建築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陵內計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貴妃1人以及數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寢區域內還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監墓1座,以及行宮、神宮監、祠祭署等若干附屬建築。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認為人死後,靈魂猶在,還有飲食起居的需求。因此,這十三座皇帝的陵寢建築比照皇宮,紅牆黃瓦,樓、殿參差,顯示了所謂真龍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臨天下的浩大氣勢。按照傳統的風水學說,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明十三陵作為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明十三陵從公元1409年開始營建首陵長陵,到清初建造明朝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思陵,經歷了200餘年的歷史。此後,又歷經清朝和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其歷史遺存,不僅是研究明朝陵寢制度、喪葬典制、祭祀禮儀、職官體制和建築技術、工藝乃至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也記錄著清朝和民國年間的滄桑歷史。明十三陵的三大特色比較中國歷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個明顯特色。第一,陵區建築的整體性。古代帝王陵寢區域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隨著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現,這源於我國古代以宗族為單位,按貴族的等級和宗法禮制關係布葬的「公墓」制度。各個時代陵區規模的大小及建築的設置各不相同,給其他時代帝陵留條後路,不加褒貶,只說不同之處。唐代和北宋時期的每座陵園都有各自的門闕、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體系。它們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個整體,但在建築的設置上彼此不講究統屬和整體聯繫。而明十三陵則不同,各陵雖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樓、寶城,自成獨立單位,但陵區之內,長陵神道作為各陵共用的「總神道」出現,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區的建築緊密相聯,各陵總合形成了一個整體。第二,陵寢建築制度獨具風貌。明十三陵的陵寢建築布局基本繼承了孝陵制度,但又有所改變。十三陵台陵明樓內聖號碑的設置,更突出了建築的標示作用,欞星、寶城馬道之設較之孝陵更便於陵園的巡守,方城前石供案及欞星門的設置,則增加了陵寢的紀念氣氛,也為空曠的方城前院補充了點綴物。在明長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的陵寢兆域門(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墓儀設施,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門前石牌坊的設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則為新創。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於秦漢時期黃腸題湊的木槨室制度,也與唐代鑿山為穴的做法有別,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構件的真正的宮殿式建築。第三,自然環境幽雅壯觀。中國古代帝王陵寢的選址,大多受堪輿風水術的影響。由於明朝時皇家陵地卜選採用的是盛行於當時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勢宗風水術,注重龍、穴、砂、水的相配關係,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吉地又是永樂年間江西著名的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所選,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具有四面青山環抱,中間明堂開闊.水流屈曲橫過的特點,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處於左右護山的環抱之中。北京對十三陵進行了大規模的環境整治明十三陵的環境由山川、河流、林木、植被等諸多要素構成,有關管理機構對陵區的古樹名木進行了登記、建檔等。為保存十三陵獨特的景觀,北京市已經耗資1.7億元對陵區進行大規模的拆遷整治。其中包括拆除了十三陵各陵寢周圍50米內的民宅和建築物8萬平方米;為保證色調一致,將公路兩側30米內可視房屋建築統一粉刷為灰色;拆除開放景區內的商亭,增設中英文標識牌;並將陵寢周圍的電線埋入地下。據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聶友義介紹,投資3800萬的德陵搶修工程已進入尾聲,今年康陵、慶陵的維修工作陸續開工。預計在2008年前,還將斥資4億元,完成7座殘破陵寢的修復工作。明十三陵寶城內地下為安葬墓主的玄宮建築,各陵寶城除思陵系復建外均保持原有形制,且較完整。明樓,僅思陵已不存(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昭陵明樓於1986年修繕時,依明朝原制進行了修復。其餘各陵明樓均保存至今。在各陵中,僅定陵於1956年進行了考古發掘,定陵玄宮內除加護必要的防護網罩等,其他陵寢墓室建築均保持著原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各陵寶城之前原制均建有祾恩門、祾恩殿、左右配殿、神帛爐、欞星門、石五供及宰牲亭、神廚、神庫等建築。總之,明十三陵經歷清朝中晚期、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數百年間雖遭受到風雨雷雹等自然因素的損壞和局部的人為破壞,各陵的主體建築仍保存較好,陵園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完好保存。古建築與遺址未受後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境也沒有受到破壞,真實性和完整性程度很高。十三陵為什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法國巴黎召開的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共有32個國家的37處遺產項目申報。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各類遺產一國一年只能申報一個。雲南的「三江併流」景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此次明十三陵作為增補項目不在申報名額限制之列,它和南京的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專家認為,明十三陵能夠入選遺產名錄,是因為它符合入選所必備的諸多標準。明十三陵記載著明朝的大部分歷史。明十三陵首陵長陵建於公元1409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最後建造的思陵距今也有350多年的歷史,它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明王朝盛衰興亡的歷史,也紀錄了明朝文化、歷史、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狀況。明十三陵的墓主涉及明朝16位皇帝中的13位,還涉及了23位皇后以及殉葬制度有關的皇妃。這13位皇帝中,長陵墓主明成祖朱棣在朝政上頗多建樹,如遷都北京、編《永樂大典》、派遣太監鄭和下西洋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獻、景二陵墓主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勤於政務,注重農桑,使生產力有了較大發展,史稱「仁宣致治」。永陵墓主世宗朱厚熜在位時間長達45年,出現過戚繼光抗倭和海瑞罷官等人所熟知的史事。定陵墓主神宗朱翊鈞在位早期出現過著名的政治家張居正推行改革的重大史事。思陵墓主思宗朱由檢是明朝的亡國之君,江河日下的明王朝到他即位時已回天乏術,終被農民起義所推翻。在明十三陵營建中,有明朝著名的工程技術人員蒯祥、陸祥等參與,明長陵的神功聖德碑上刻有著名書法家南雲書丹,明仁宗朱高熾御制文《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及清乾隆皇帝、嘉慶皇帝的御制詩文。(記者李京華孫曉勝)
推薦閱讀: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67)
鮮為人知:揭秘中國盜墓史上的十大驚人之最
2018,中國旅遊什麼樣?
中國性騷擾居全球第二
中國傳統政治倫理思想的架構及現代價值

TAG:中國 | 世界 | 遺產 | 排名 | 處世 | 世界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