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八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八集) 2013/4/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5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聽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三十五頁,我們從第四行,《華嚴經.離世間品》,從這裡看起:
「又《華嚴.離世間品》十眼中,於五眼外,第六曰智眼,見諸法故。七、光明眼,見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見涅盤故。九、無礙眼,所見無礙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見普門之法界故。」前面我們學到此地,現在接著往下看。「今雲智慧眼」,經本,在此地我們看到的『開彼智慧眼』,可以解釋為十眼當中的第三慧眼、第六智眼,跟《華嚴經》相同的。「亦可解為眾生本有之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佛眼。「如《會疏》曰:智慧眼,即智慧。謂眾生心中本具智慧眼,由無明幻翳,妄為昏盲」。這一句意思是說,智慧眼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一切眾生都有,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但是眾生在現前,由於無明幻翳,我們眼睛生病,眼球上面長了翳,眼就看不見,嚴重的就失明,變成瞎子。我們看到很多害眼病的,自己也有這個經驗,在此地把眼翳比喻作無明煩惱。
無明是什麼?是起心動念,非常微細,不但我們覺察不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三乘聖者他們也覺察不到。三乘聖者是指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他們有能力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無明沒破,所以智眼跟一切智眼他們沒有證得。一定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是大乘教里所謂法身菩薩。他們不在十法界,證得了法身,破無明、證法身就永遠離開十法界,他們生到諸佛的實報莊嚴土,在那個地方斷無始無明的習氣。這個習氣不好斷,習氣斷乾淨,他就成無上正等正覺,《華嚴》稱為妙覺如來。再沒有比這個位子更高,所以他稱為無上,也就是真正回歸到自性。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回歸自性而已。
回歸自性,大乘經上佛常講「歸無所得」。你得到什麼?什麼也沒得到。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是你自性裡頭本具的,本來有的,現在也沒有丟掉。雖沒有丟掉,不起作用,等於丟掉了,它不起作用。為什麼不起作用?就是這三種煩惱障礙住了。煩惱破了,煩惱放下了,自性本來具有的智慧、德相統統現前。好事!統統現前,無量智慧,無量德能。譬如眼見,你能看到遍法界虛空界,不需要儀器,看得清清楚楚。菩薩都沒有這個能力,為什麼?菩薩無明沒破。破了無明之後,這個能力出現了。耳的功能恢復,再遠再細的聲音你都聽得很清楚。在眼前,微觀世界裡面的狀況,也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我們六根的能力圓滿現前。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統統是自性本有的。所以這個時候才真正了解,佛在大乘經上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永遠是定的。特別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亂世,災變頻繁,最重要的我們心要定。無論外面起什麼樣的變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我們都不動心,如如不動,心裏面就住在阿彌陀佛佛號上。換句話說,心中只有阿彌陀佛的佛號,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什麼都不要去想,什麼都不要去過問,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念下去。像諦閑法師講的,一定有好處。這個好處無量無邊,永遠都說不盡。你一定會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個好處太大了!這個世界沒有,諸佛剎土裡頭也沒有,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一生無比殊勝稀有的因緣,不能讓它錯過。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記住,這是我們真正的成就。
《會疏》下面還說得好,「住昏盲中」,這凡夫,我們現在。我們現在確實是昏、是盲,因為三種煩惱都具足,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我們統統具足。「以佛眼為彼」,看到《華嚴經》上講的佛眼,以為是釋迦牟尼佛的眼、阿彌陀佛的眼、諸佛如來的眼,不知道自己的眼是佛眼,這個不知道。「認盲為自」,佛眼佛有,我們沒有,這就錯了。我們有,跟佛一樣,只是前面多了這一重障礙,障礙去掉,絲毫差別都沒有。「不識本具佛眼,反自認為盲,將佛眼推向佛邊」,這是真正錯了。《華嚴經》上講的十眼,十眼圓明,佛跟眾生沒有差別,佛沒有比眾生多一點,眾生沒有比佛少一點,完全相同。如果我們真的相信這句話,不懷疑這句話,肯定這句話,我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今天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本來跟佛沒有兩樣的,居住的是極樂世界,為什麼會變這樣?我們想錯了,我們看錯了,我們念頭錯了,原因在此地。我們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佛法,這些錯誤永遠不知道,以為我們所想的、所看的、所見的都是正確的,不知道是錯誤。經教里常講,三乘聖者知見都不是完全正確,他只是部分正確。為什麼?還有部分迷惑,沒放下。唯獨念佛人不可思議!念佛人不像修其他法門,斷煩惱那麼樣的困難,那麼辛苦,要很長時間,念佛人不需要。念佛人是十方諸佛都讚歎的人,為什麼?他不容易,你別看他成就很快,每一個念佛人,大乘經上都說「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句話聽懂沒有?如果過去生中不是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他遇到了,信了幾天,他退心了,再不來了。有沒有這樣人?我相信諸位都說有,不但有,很多,到處都是。什麼原因?善根福德不足。《彌陀經》上釋迦牟尼佛說的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釋迦牟尼佛這句話沒說錯,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善根福德因緣不足的人,即使念到臨命終時,不相信,懷疑了,原因都是善根福德因緣不足。不足的人能不能補足?能,我們也看見了。用什麼方法補足?就是老實念佛,專念這一句佛號,萬緣放下,你就很快補足。經上講的話不是假話,念一聲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就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可以補足我們過去生中修積善根福德之所不足,全補起來了。多長的時間?我們在《凈土聖賢錄》裡面看到,《往生傳》裡面看到,大概是三年左右就補足。
那有人要問,我念佛念了三十多年,為什麼往生一點把握都沒有?念了三十多年,不會念。怎麼叫會念?念佛的時候,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會念。你想想看,這三句話你做到沒有?念阿彌陀佛,心裏面還有很多妄想雜念沒放下,佛號常常斷掉,不知不覺斷掉,什麼時候想起來再接著念,斷的時間長,念的時間短,是不是這個樣子?這叫什麼?這叫不會念。會念的人,這句佛號一聲接著一聲,不間斷,佛號當中沒有夾雜,妄想雜念沒有,什麼念頭都沒有,純凈純善,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叫會念。會念不容易,會念的人真有效,他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念十萬聲都消不掉。因為他們的念是凈念相繼,這大勢至菩薩說的。凈是清凈,是凈念,這個凈念就是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我們有懷疑、有夾雜,有懷疑是我們不能專註的重要原因。我們對於這個世間、對於身體、對於親情,太在乎了,不能放下,這個念功夫就不得力。要真正能放下,真正肯放下。
放下不是遠離一切塵緣,要修即相離相,即事即真,真修行,真功夫。事相在面前,沒有離開,心裡頭不著,這叫真功夫。古人有個比喻教我們,叫用心如鏡,這個比喻好。鏡,幾乎我們都不會離開的,早晨洗臉要照照鏡子,晚上睡覺之前也要照照鏡子。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用心,心要像鏡子一樣,對面照得清清楚楚,鏡子有沒有染污?沒有。不但人去,鏡子裡頭沒著相,正在照的時候也不著相。這是不著相。凡夫的用心就像照相機,照一次落個影子在裡頭。如果用從前膠捲的照相機就更明顯,裡頭有這麼一張底片,照一張一個影子,照十張變成十個影子,洗出來看不見了,照一百張可能是漆黑一團,用來比喻我們的用心,非常好。如何學著照見不落印象,佛法叫不著相,不著相就是即相離相,這是真功夫,這是大修行人。
初學的人沒辦法,一定著相,怎麼辦?遠離,找一個清凈環境,人很少的地方。所以古時候建立修行道場都在山林,深山裡頭,為什麼?人不容易去。也不能叫人不來,住在山頂上,上去好辛苦,人就少了,不是誠心誠意來拜佛問道的,他就不會上來。不做為觀光旅遊的景點。這是便利於初學。學成功之後,大修行人了,真的能夠即相離相,不執著,他就不住山,他住在城市裡頭,住在熱鬧地方。為什麼?教化眾生方便。到不著相了才能教化眾生,為什麼?跟眾生接觸生智慧不生煩惱。智慧是清凈心生的、平等心生的,不生煩惱,看得比誰都明白。有煩惱的人把人看錯了,好人看成壞人,壞人看成好人。這有煩惱的人,把事看錯了,把理看錯了,就全看錯了。全都看錯了,不能弘法利生,放在深山裡修行。到什麼時候能不著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行,可以出去教化眾生了。這並不是很高深,《金剛經》前半部說的,最起碼的條件。
《金剛經》後半部高了,那是已經大成就的人。《金剛經》前半部是菩薩學的,後半部是諸佛如來的,不但不著相,念頭都沒有。你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那是念頭都沒有。他有沒有念頭?他真沒有念頭,萬法一如。沒有緣的時候,他是常寂光;有緣的時候,隨類化身,隨緣說法。佛有沒有一定的相?沒有。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所以佛沒有一定身,佛沒有一定的相,佛沒有一定的法。那些相、那些法都是從眾生心生的,你那裡才起心動念,佛這裡就有反應,那個反應就是回答你。凡夫有起心動念,佛的反應沒有起心動念,這是真正高明,痕迹都不著;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高妙到極處。
我們從哪裡下手?大乘真難,大乘是從斷煩惱下手。我們的煩惱,自己揣摩,能不能斷掉?斷不掉,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我們遇到佛法也是望洋興嘆,不得受用。遇到這個法門,准許我們帶業往生,希望我們換一個環境去學習,到他的環境去,到他那個道場。他那個道場、那個環境能隨我們自己的心意,真正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那我們就好辦了。到極樂世界是用這個方法把煩惱習氣斷掉的。你愛黃金,到極樂世界,你居住的房子全是黃金造的,地面上也鋪滿黃金,你就不再貪、不再想了,黃金對你那個意思就失掉了。你愛珠寶,你那個房屋都是珠寶建的,太多太多了,變成什麼?變成一文不值了。佛用這種方法,把我們的貪瞋痴慢化解掉。居住在極樂世界的修行人,一天到晚你看到他滿面笑容,你想發脾氣,脾氣發不出來。面對一個笑容滿面的人脾氣怎麼發法?換句話說,在極樂世界你見到的人沒有一個不順心,沒有一個不歡喜。你見到的事亦如是,你見到的萬物統統是隨心如意,負面的意念不會發生。阿彌陀佛這一招是高明到極處!
而且每天講經教學。在極樂世界最快樂的事情是聽經聞法,為什麼?消業障,增福德,長智慧,法喜充滿。你到極樂世界去問,什麼是第一樁快樂的事情?他一定會告訴你,聽阿彌陀佛講經,沒有比這個更快樂,沒有比這個更充實。你問為什麼?阿彌陀佛所說之法,字字句句都是自性裡面圓滿的智慧流露,真實性德的流露。相好莊嚴,不但我們這個世間見不到,十方諸佛剎土也見不到。這什麼原因?我們要想一想極樂世界的歷史,它從哪來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心想事成變現出來的。他的心想不是一個人在那裡胡思亂想,不是的,他到十方諸佛世界去參學,用現在的話說考察、調研,去調查、去研究。十方世界一些好的他統統接受,不好的全都不要,所以極樂世界是集一切諸佛如來真善美好的大成。十方世界裡面不善的,極樂世界找不到。所以太難得,我們遇到這個法門還得了嗎?無比的殊勝!
我們遇到了,可惜對它了解不夠透徹,認識不夠清楚,所以往往怎麼樣?當面錯過。前天錯過了,昨天錯過了,今天又錯過了。怎樣才不錯過?真明白了,真搞清楚了,萬緣真放下,一心一意念佛,那今天就沒錯過。就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什麼都沒有。這一句佛號能幫助我們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真的無量壽、無量光、無量莊嚴、無量美好,說之不盡。我們感恩阿彌陀佛建立這樣殊勝的道場,幫助我們一生圓滿成就。感恩釋迦牟尼佛,如果不是釋迦佛的介紹,我們不知道有這個地方。釋迦佛在世常常提到,專門介紹極樂世界,給我們講了三部經。《無量壽經》,細說西方極樂世界,講得很詳細;《觀無量壽佛經》,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理論依據,憑什麼理論成就的,修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到達極樂世界,講道理、講方法;第三個是小本《阿彌陀經》,是簡簡單單介紹,便於受持。文字少,不長,希望用它來做早晚課。用它做早晚課的目的何在?在收心,這用意一定要知道。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想東想西,念頭不能集中,先念一部《阿彌陀經》,把妄想、雜念放下,念頭集中在這一部經上。集中之後,用這個心去念佛,就能生效果。為什麼?心真誠,真誠心現前,恭敬心現前。真誠、恭敬,誠,一個雜念都沒有,這叫誠。有一個雜念,誠心破壞了,一切都破壞了,不許有一個雜念。
所以念佛的時候,最好把所有一切干擾都要把它制止,不能有客人來干擾,不能有電話干擾。在家裡念佛期間,外面客人來的時候,有門鈴,門鈴把它關掉,不響;電話拔掉,不響;家裡有電視,統統關掉,關閉掉,專心念佛。這是表示你的誠敬,你才能真正達到專心。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去念這句佛號,念佛號是我們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一樁大事。為什麼?我們跟阿彌陀佛直接溝通,這一句佛號是直接溝通。「我念彌陀,彌陀念我」,夏蓮居老居士說的。每天有一定的時間,多半是在早晚課,跟極樂世界聯繫。功夫純熟的時候是二六時中,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跟佛統統融成一片。這個境界在凈土宗叫做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功夫有淺深不同,淺的功夫成片,像我剛才所說的,那是功夫成片;深的,煩惱不生,見思煩惱不生,這叫事一心不亂;無明煩惱不起,那叫理一心不亂。念到理一心不亂,他生實報莊嚴土。在實報土裡面修行,等待無明習氣統統盡了,斷盡了,自自然然就回歸常寂光,證得究竟圓滿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事一心、理一心,真正明白,下定決心,我們這一生有沒有能力做到?答案是肯定的,問題在你自己,你肯不肯做。理論依據能讓我們生起信心,道理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如來承認你,你本來是佛,所有眾生個個本來都是佛。只是你現在願意作眾生,你就變成眾生;願意作人,變成人;願意作天,就變成天。是心是佛,我要是心作佛,我發個願,我要作佛,我要像阿彌陀佛一樣,行不行?行。道理本來如是,你只要是真干,你怎麼會不成就?真干,一心專註這部經、這一部註解、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行了。這部經通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就通了,釋迦所說的一切法,彌陀所說的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你全通了。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你證得自性,明心見性,所以你全通了。這些重要的開示我們要相信,不能有絲毫疑惑。
慧眼、智眼,也可以解釋做眾生本有的如來智慧德相,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就是佛眼。「如《會疏》曰:智慧眼,即智慧。謂眾生心中本具智慧眼」,這是我們一定要承認的,要相信,不能懷疑的。現前我們的問題,是「由無明幻翳,妄為昏盲。住昏盲中」,誤會以為佛眼是佛有,認為我們現在的肉眼是自己,這就是你看錯了、你想錯了。「佛光普照,開眾生心中本慧眼,滅無始時來盲冥,故言開彼」。這個彼是眾生,包括我們在內。佛光普照,佛光在哪裡?經典就是佛光。《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這是阿彌陀佛所放之光,釋迦牟尼佛接收到了,展現給我們看。我們看到,我們聽到,我們明白,自自然然會放下萬緣,一心誠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曾經發四十八願,幫助我們這些沒有能力斷煩惱、學法門的這一類眾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成就無上菩提。真正的關鍵全在放下。
這是無比殊勝的利益。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得的是針毛小利,像針尖、毛端,一點點利益,一定要知道。我們把這一點小利益,這點小利益在哪裡?財、色、名、利,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樁。這四樁統統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凈土,得的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殊勝的大利益。這個帳要會算,我們不搞小利益,搞大利益。這就是「今因佛光普照,開明眾生心中本有智慧之眼,而消滅盲冥。」唯有靠佛法。為什麼?除佛法之外,沒人講過這個問題。這樣殊勝無邊的廣大真實利益,多少人在這一生當中當面錯過,多麼可惜!一生成佛的機會,錯過了。這個法門修學真的不難,難在認知,你不認識,你不知道。所以這一部經論、註解要大量流通,利益無邊際。
第二句說,『獲得光明身』,充滿智慧之身。「《三藏法數十三》謂有三種光明:一、外光明」,外面的,「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能把黑暗照明。「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這是聖賢人的教誨、佛菩薩的經論、正宗宗教的典籍,都有這個好處。「三、身光明。諸佛菩薩及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極樂世界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確實在六道裡頭,連欲界天天人身上都有光,都有光明。能除暗者,他們不需要日月燈火,所在之處自己身頂皆有光明照耀,像經上所說的。光的大小、光的顏色不完全相同,這些光它的根源都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人自性當中有光,如果我們起心動念不是正念,是邪念、是惡念、是偏見,智慧光明全沒有了,那就變成一片黑暗。黑暗,哪有不造業的道理?黑暗之中肯定是造不善的業多,造善業少,不善的惡業重,造善業的少。
第一行說,「如經云:身頂皆有光明照耀。身有光明,是為光明身之淺釋。」天人有。「進言之,獲得光明身另有三義」,這是往深遠處看。「一者,如《千手陀羅尼經》曰: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由於佛光普照,眾生垢滅善生,慧眼開明,凈心持念,於是十方如來光明護照,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這是第一種,非常有道理。我們今天整個社會,因為迷失自性,所以性德闕如,沒有了。什麼是性德?性德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第一個就是孝。現在沒有了,沒有人講,沒有人做,沒有人知道父母之恩,所以他沒有報恩的念頭。
中國文化的根就在孝道,源起於五倫當中的第一倫父子有親這種親愛。這個親愛是真心流露的,不是從外面學來的,沒人教你,所以它是性德,是性德裡頭的第一德。所有一切善法都從這個念頭裡頭生出來的,人怎麼能不孝!身體得自於父母,父母生我、育我、養我,你才能長大成人,沒有父母哪來的你?你從哪來的?父母生你,要不育你、要不養你,你不能生活、不能存在。所以古人講,身命得自於父母,慧命得自於老師,老師幫助你開智慧。這就說明中國傳統的教育,求什麼?求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無量壽、無量光,都是來自於自性。一切眾生與諸佛如來平等平等,沒有差別。他能成聖成賢、成佛作祖,是他有人教,他有老師。沒有老師,你怎麼會成就?
現在這個老師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不是沒有老師,老師找不到學生,所以老師隱匿,不現了。如果我們真正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真心想求道,有沒有好老師出現?一定有。自己這個意念不能失掉,天天求,善知識就會出現。出現之後,我們自己要具備做學生的條件,他肯教你。如果自己不具備做學生的條件,遇到了,他不教你。為什麼?你不能接受,教你是白教了。怎樣才能接受?你能孝順父母就能接受,你不孝順父母不能接受。孝順父母,孝道,老師是師道,師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這小孩不孝,不能成聖成賢,聖賢教育教他,沒用處,他學一輩子都學不會,是這麼個道理。
今天聖學的恢復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整個大環境起了大的變化,把老祖宗的東西都不要了,完全接受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如果不認識清楚,統統都接收,麻煩很大。兒女殺父母,在中國過去傳統文化當中是天理不容,哪有這種道理!在外國文化裡頭沒有這個概念。所以兒女殺父母這個事情將來會愈來愈多,他不喜歡父母,恨父母。西方人把這個看得很淡,中國人把這個事看得嚴重。現在中國人丟掉自己的東西,學西方的。這是問題的大根大本,不從這上面解決,從枝枝葉葉上解決,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到。只有等人民有福了,有大聖人出現於世間,來領導這個國家,認真來教學,把人生真正的價值觀恢復,這才叫從根本救起。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歸納起來,十二個字。根之根、本之本就是孝。「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就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徹底落實,人人都做到了,天下太平,和諧盛世,人們都能過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想想看這十二個字,哪個字可以不要?一個都不能少。這十二個字以孝為根,聖人出世,要把孝道做出來。
中國古代的舜王,平民,農夫,他自己謀生的事業是耕種。年歲很小的時候,母親過世,父親又娶了一位夫人,續弦,生了一個小孩,他的弟弟。這個後母對他不好,他能盡孝。父親沒有智慧,聽後母的話,這一家四個人,他是他們三個人的眼中釘,想了許多方法想把他害死。他聰明,他嚴密防範,都能夠逃過劫難,但是對於父母沒有絲毫怨恨。家裡窮,耕地沒有牛,可是野生的大象來幫助他耕田,小鳥來幫助他除草,這是孝心感動這些動物,都來幫助他。三年,才把他父母,這個後母,統統感動了。真誠心、恭敬心,沒有絲毫怨恨心,誠能感動天地鬼神。我們不能感動,是我們的真誠不夠,不到位,沒有能感動人。
舜的父親、後母跟他弟弟都跟他是對立的,確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天天自己在想,為什麼得不到他們的歡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天天懺悔,天天改進。鄰里鄉黨沒有人不讚歎,最後感動了一家,也感動當時的國君,堯王。堯王聽說有這麼好的人,孝順父母,把兩個女兒嫁給他,看他是不是真的,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觀察他的智慧、德行。發現他真有智慧、真有道德,所以堯王就邀他參政,最後把王位傳給他,他是舜王。中國人講二十四孝,他擺在第一個。他一生的成就,就這個根扎得真堅固、真結實。他做了國王,以孝治天下,他統治的這個國土,人民沒有不盡孝道的。所以中國歷代的帝王,死了以後的諡號都有一個孝字,提倡孝道。佛法是師道,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孝要是沒有了,中國的儒釋道全沒有了。為什麼?儒釋道都是師道,孝道拔掉之後,這三教就沒有了。
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生存在釋迦末法的時期。所謂末法,還有人講,沒有人做,沒有人證。沒有人講,這法就滅了。在這個時候,幸虧還有人講,還有人寫書,我們這一生遇到的,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用了十年時間;黃念祖老居士做的集注,用了六年時間,我們得到了,如獲至寶!我們真干,我們感恩,憑藉這一部書、這個註解,我們得生極樂世界,我們能親近阿彌陀佛,我們的心愿滿足了。其他的不是我們的事情。心地再慈悲,救苦救難救這個世間人,我們自己想想,我們的德行,我們的修持,我們的智慧、學術,能不能做到?不能,差太遠了。今天能做到的只有自度,只有老實念佛。
印光大師繼承蕅益大師的一句話,「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的,印祖完全接受了,依教奉行。我們不能例外,真信、真願,一向專念。一向,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我們要把時間,我常說的,分秒必爭,一切時間用在念佛上,就對了。對這個世間,一切放下,財色名利、七情五欲,統統要放下。這些東西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是六道輪迴的業因,我們要不放下,就繼續搞輪迴。不想搞輪迴了,那你就徹底放下,就這一句佛號,不再多搞了。這部經就是彌陀佛光普照,我們從這部經上知道自己的業障,知道自己的過失,這是佛光注照的利益。我們知道放下萬緣,就是垢滅;我們知道一心專念,就是善生;我們能堅持下去,這就是慧眼開明,凈心持念。「於是十方如來光明護照」,十方如來的光明護念我們、照明我們,「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
「二者,如《論注》云: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故光明身與智慧眼不二。」光明身就是智慧眼,智慧眼就是光明身,是一不是二。「智慧眼開,了了見性,光明身頓即成就也。」換句話說,你一切時、一切地、一切處所,六根作用完全是智慧,沒有煩惱,你看得清楚,你想得明白。你這條路,十方諸佛如來共同承認、肯定的成佛大道,你今天走的是這條路。但是走這條路要用清凈心,要用清凈行,不能帶著垃圾走這條大道,所有的垃圾統統要把它丟掉,要遠離。所以了了見性,光明身頓即成就也。
「三者,如《思益經》曰: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大乘經上常說大光明藏,是說諸佛的法身,在凈土裡面稱為常寂光,常寂光就是大光明藏,就是此地講的無量光明之藏。「蓋願一切眾生皆由真實智慧而證如來法身也。」真實智慧現前,法身就見到了。法身見到,自然就契入。這個契入就是證得如來清凈法身,那自己這個地位就是妙覺如來,在等覺之上。這個境界不能誤會,如果我自己已經覺得,我見到常寂光,我已經融入常寂光,你是不是真的見到、真的融入?沒有。為什麼?你還著相,你還有個我沒有忘掉,我見到常寂光了,還有個我沒有忘掉。拿《金剛經》上對照一下,我見在。如果還有個我身,那更糟糕了。有我見,你沒見性;有我身,你見思煩惱沒斷。見思煩惱沒有斷,你須陀洹果都沒有證得。須陀洹已經把身忘掉了,他有我見,他沒有我身,就是說他有個我的執著,他不執著身是我。像這些地方要多讀大乘經教,真正了解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自己在菩薩道,或者是成佛之道上走,到哪一個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決定沒有躐等。
下面這一段,『閉塞諸惡道』。閉是關閉,堵塞一切惡道。什麼是惡道?「《地持經》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即乘惡行而往之道路,亦名惡趣。地獄、餓鬼、畜生等是也。上名三惡趣,亦有加入修羅,名為四惡趣者」,有阿修羅、羅剎。《地持經》裡頭說的這個話,意思是說,他乘惡行而往,這就是作惡多端。他不是行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貪瞋痴慢疑相應,與自私自利相應,甚至於與損人利己相應。這個裡面貪重的,瞋恨、愚痴比較輕,貪心很重,餓鬼道;瞋恨心很重的,怨恨、傲慢、嫉妒、報復,這種心重的人,造這些惡業,果報在地獄道;對於是非、真妄、邪正、善惡、利害分不清楚,顛倒黑白,這叫愚痴,愚痴多半是在畜生道。可是這個世間人,造作惡業不止一端,往往是貪瞋痴慢疑統統都有,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裡頭貪瞋痴慢疑全有。將來到哪裡去?頭一個就是地獄,在地獄裡頭消最重的業,然後在鬼道裡頭消次重的業,再到畜生道裡面消比較輕一點的業。這一墮就是三惡道,三惡道輾轉受苦,什麼時候才能離開?
地獄道的時間,早年,我住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辦了一個大專佛學講座,為這些學生編了一部簡單的教材,介紹佛法,叫「佛學講座十四講」。每一堂課一個小時,這一門課是十四堂課,就講完了。我在早年,在美國邁阿密講經的時候,看到那邊的聽眾,一半以上是外國人的面孔,原本跟大家講的是《地藏經》大意,我臨時改了,改講一個題目「認識佛教」,主要是對這些外國人,介紹什麼是佛教。一共講了八個小時,有翻譯,英文翻譯,所以一次是兩個小時,實際上是一個小時,總共八個小時。那個時候沒有錄像,有錄音,從錄音把它記錄下來,編成一個小冊子,就是大家看到的《認識佛教》。老師在講到地獄,地獄的壽命,佛經上說法很多,說一個最普通的,地獄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年,地獄的一天。中國號稱五千年文明古國,在地獄裡兩天。地獄的壽命,真的是萬歲萬萬歲,一天是人間二千七百年,他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太苦了!這地方能去嗎?現在人去的很多,為什麼?他不相信,他不是不怕,他不知道。我們學佛,對這些事情不能不警惕,不能不知道。三惡道決定去不得,一定要真正立志、真正發心,我這一生只求往生極樂世界,決定不造地獄業、不造輪迴業,不再搞輪迴。輪迴對我,這是最後一次,以後再不幹了。以後再來,菩薩身分,乘願再來,不是凡夫。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七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0集)
※凈土證心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四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