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曼哈頓華埠 西半球最大的華人居住地
紐約中國城,也稱紐約唐人街,紐約華埠等。中國城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區,西起百老匯大街,東到Essex大街,北起Grand大街和Hester大街,南至Worth大街和Henry大街。整個中國城含40多條街道,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人口約10萬。紐約中國城已經成西半球海外華人的最大居住地和商業區。
紐約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兩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鷹」號帆船到達美國,這是最早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到1851年,移入美國西海岸的五邑人已達2.5萬人,以後逐年增加。
這些先僑們在礦場、農場、雪茄廠、木材廠做美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1880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白人們面臨大批失業,而中國人卻有工可開。
於是,白人嫉恨中國人,無端地指責中國人搶了他們的飯碗。由此,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排華法案》,被排擠和受迫害的中國人向美國東海岸遷移。首先進入紐約的華人在曼哈頓下城東南區的勿街(Mottstreet,意譯叢林街)、柏克街(Parkstreet,意譯公園街)落腳,隨著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唐人街形成。唐人街的英文名稱是Chinatown,意譯中國城。
紐約唐人街的居民以華人為主,華人的商業活動也集中於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等其他華人小城一樣。
通用的語言主要是國語,也有各地方言。中餐為主食,許多街口有中文報攤。開車可以聽到中文廣播,晚間看的電視是中文電視。在美國,只有唐人街有這樣的條件和氛圍。
其特點是在這個區域的居民幾乎全是中國人。同時,中國人也在此從事商業活動,主要是開商店、飯店和禮品店。居民的來源地主要是廣東,香港和福州主要的語言為粵語和福州話(閩東語)。
商店的三分之一是餐廳,街道兩邊擺放著堆積如山的水果、藥材、海鮮攤位,賣百貨的大嬸及漂亮的中文招牌混雜在一起。周末紐約的唐人都回來這裡購物,而十分擁擠。
1970年代的紐約唐人街【攝影:Robert Iulo】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