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56個民族——彝族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人。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彝族聚居地帶群山聳立,河流縱橫。高山深谷中散布著許多湖泊和平壩(盆地),構成優美的自然景觀。

  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受到廣大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擁護。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 種方言。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至今使用。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藥學等許多著作以及流傳於民間的口頭文學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豐富。彝族還有自己的曆法。彝族音樂富有特色,舞蹈多與歌唱相伴。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頗富民族特色。

  

  彝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地區兼營牧業。

  

彝族蠟染

  剟花被面

  花腰裝飾   

          錐花鞋墊,先以雙層白布為樣,中間用厚布或筍葉隔開,選用五色綵線縫上花鳥蟲魚等圖案,然後再用刀片將雙層分開,精心修剪後,分別縫於硬布所做底板上即成。

           彝族瓦板房的結構形式有:樑柱式(簡單桁架);多柱落地式,一般多為三柱、五柱排架,穿斗木構架,這種形式稱為「架」;特殊的「拱架式」,即利用槓桿平衡原理,多層出挑,加大室內跨度,減少室內支柱,既節約了木材又豐富了內部裝飾,是彝族瓦板房中富有創造性的建築特徵之一。

  

  彝族瓦板房的外牆一般不開窗,極少數開有小方洞的。多有利用瓦板排列間縫和門採光,因此室內光線較暗。

  

  以前瓦板房分布彝區各地,隨著經濟的發展瓦板房在淡出,目前僅在申果等高山地區有少量分布。

  

  

 梅花鄉拉爾村的瓦板房

  花包頭

            撒尼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婦女的花包頭,象傳說中的阿詩瑪一樣,至今,仍是姑娘服飾重要組成部分。花包頭多為心靈手巧的姑娘親手製成,長約3 米,寬約0 . 1 7 米,一條黑布作底,上面綉有數條彩色圖紋,花色圖紋的優劣,標誌著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擇偶的一個標準。因此,花包頭的製作十分精緻美麗。每逢喜慶、外出,姑娘們都要穿上嶄新的民族服飾。花功夫纏包頭,要經過七、八道手續才能完成,被當地群眾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徵。

  

  撒尼人流傳著一個「圭山彩虹」的傳說。

  

  相傳世間有一百二十條彩虹,最大最美的那一條是撒尼人居住的圭山彩虹。這條彩虹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古時候有個聰慧的姑娘叫阿窪若茲,有個英俊勇敢的小夥子叫布達若舒。他們倆在苦難中長大,在勞動中互相愛慕,但他們純潔的愛情被土司給破壞了。土司看上了阿窪若茲,自恃富有,趕來三十三頭牛,挑起五十五匹布,拉來七十七壇酒,送來九九九袋貝幣,想以這些幾物來換若茲。但這些打動不了若茲的心,她仍然堅定地愛著布達若舒。狠毒的土司對布達若舒下了毒手,隨後派人強搶若茲。當土司叫人點起柴火焚燒布達若舒時,堅貞的阿娃若茲掙脫看守,縱身跳進火堆。土司恨得發狂,把倆人分開來燒,但兩股青煙頓時化為彩雲又聚擾在一起了。土司氣極敗壞,命人點起九堆大火,想用濃煙把彩雲衝散。這時,狂風驟起,暴雨傾盆,山洪咆哮而來,沖走了土司。雨過天晴,一對彩虹掛在天空。撒尼人說:那道濃的,是美麗的姑娘基茲;那道淡的,是勇敢的小夥子若鄶。從此,撒尼姑娘就在包頭上綉上了五道彩條來象徵若茲和若舒化成的彩虹。

  

  這美麗的傳說使撒尼姑娘的花包頭更加美麗動人,更富有詩情畫意,因而人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撒尼姑娘把花包頭看得像生命一樣貴重。這是她們的驕傲,是他們的自豪,花包頭蘊藏著世世代代的撒尼姑娘對於追求自由愛情與幸福的理想和願望。

  

  

 天菩薩

  

  彝族不同支系服飾各異,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勝枚舉,相對而言,男子的傳統服飾特色已經不多。不過,涼山地區彝族男子還保留著古代遺風。他們在頭頂前腦門蓄一綹長發,象徵男性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彝族俗稱「天菩薩」。

  「小時候我頭頂著一綹短髮,人們都叫它天菩薩;長大後我頭頂著一綹長發,人們還叫它天菩薩,當山鷹在天空盤旋起舞,我站在山巔上……」這首《天菩薩》在大小涼山廣為傳唱。

   英雄結

  

  川、滇大小涼山彝族男子喜愛用青布或藍布包裹頭部,並在前額處扎出一長錐形結,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氣概,習稱「英雄結」。據考古發現,雲南晉寧石寨山西漢時代滇王墓出土的貯貝器上就發現此種頭飾打扮的人物造型。可見,扎「英雄結」是相當古樸的傳統。

 英雄帶

  

  身上斜挎用細牛筋編織而成的佩帶(古時用於掛系戰刀)稱之為「英雄帶」。

  

  這個小伙,帥呆了。。。

 擦爾瓦

  

  大小涼山山勢險峻,氣候寒冷,當地彝族群眾故用毛毯護身,俗稱,「擦爾瓦」。擦爾瓦是用羊毛織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繩縮口,下部綴有長達0 . 3 3 米左右的旒須。製作一條擦爾瓦,往往要用幾個月時間,彝族人的擦爾瓦一年到頭不離身,白天御風寒,夜晚當被蓋,堪稱涼山彝家服飾象徵。

 「桿桿酒」

            「火木哪覺依,尼木吱基依」, 是彝族一句諺語,譯成漢語便是「漢人貴在茶,彝人貴在酒」。  彝族喜歡飲酒,「有酒便是宴」已成習慣。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圓圈,遞傳酒杯,依次飲用,所以稱作「轉轉酒」。彝家歷來好客,勸酒一片真誠,他們說:「地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沒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沒有錯喝了的酒!」逢年過節,各家各戶的阿妹子會捧出一壇自家釀的美酒放在門前,插上幾枝錦竹桿或麥桿,凡從門口路過的人,都會被熱情相邀,用桿桿咂吸幾口。  彝族的酒具頗為講究,以涼山漆器最負盛名。各式酒器在漆器中占較大比例。其型體多樣獨特,紋飾艷麗奪目。鷹爪酒杯、黃牛角酒杯、水牛角酒杯、豬腳酒杯、扁圓形酒壺、圓形酒壺、鴿形酒壺等器皿,都是彝族髹漆工藝中的上佳之作。

 火把節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雲南滬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稱做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聖之地,嚴禁觸踏或跨越。彝族最隆重的節日火把節,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火把節的由來,傳說很多,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祭神祭田、祈求豐年、送崇驅邪是節日的不衰主題,節期,家家戶戶點火把,照遍屋內外所有角落。夜晚,全村的火把行列從村頭照到田野。之後,人們圍著熊熊燃燒的火堆,盡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彌勒、宜良的「阿細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紅河的「羅作舞」,涼山的「朵洛荷」等歡快的集體舞在這天都會大展風采。

 阿細跳月

  

  阿細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傳說很早以前, 彝族人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每阿細跳月當春耕時節,他們白天給土司頭人幹活,夜間才能借著月光趕種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滅的地里,人們光著腳板勞動,腳被燙疼了就抬起來跳兩下,還「嘖嘖」地喊兩聲,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由於這種舞蹈是在月下跳的,後來又演變為青年男女娛樂和戀愛時跳的舞蹈,所以就叫「阿細跳月」。

 羅作舞

  

  彝語稱「羅作比」。流行於雲南省紅 河、元陽、金平一帶。是當地青年男女的主要娛樂活動隨時可跳,尤其在農曆六月二十四和十二月三十更要盡情歌舞。舞蹈人數不限,多成雙數圍成圓圈進行,並有一定程序,以抒情性歌唱開始,歌唱時旁邊有樂隊伴奏,他們分持四弦、三弦、二胡、笛子等樂器,跳著簡單的舞步,微搖晃著身體演奏。舞蹈者邊唱邊舞,有時還加拍掌,從第一個動作跳到最後一個動作,反覆舞跳,動作有「踩蕎調」、「三步弦」、「攆弦」、「鬥腳」等。有時歌唱和舞蹈交替進行,抒情性的歌唱與歡快的舞蹈形成強烈對比。舞蹈以舞者膝蓋有韌性的曲伸走步和上身的擺動為其主要特徵。

  

         朵洛荷是彝族古老的歌謠,共有十幾種唱腔,主要反映彝族風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歌詞內容包括了世間萬事萬物的起源、彝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神話故事、社會制度、風土人情、地域風貌、自然資源、生產生活等。

  

  朵洛荷在涼山主要流行於布拖縣和普格縣。在過去,朵洛荷在民間自娛自樂,出現最多的是火把節上。現在,因為是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已經被國家重視。

  

  有人說,朵洛荷是彝族女性的史詩。朵洛荷是由彝族女性來傳唱,而且是十分古老的歌謠,因此反映彝族女性的題材便很多。彝文史詩《媽媽的女兒》是反映舊社會彝族姑娘在買賣婚姻制度下,被迫出嫁,毫無婚姻幸福和人身自由的悲苦命運的情景,這也是朵洛荷的重要組成部分,「媽媽的女兒呀,雖然不願嫁,但是爸爸媽媽在逼迫,哥哥弟弟在幫腔,左鄰右舍在誘導,哪怕洪水攔路也只有出嫁,大雪封山也只有出嫁,粉身碎骨也只有出嫁……」

  

  女子遠嫁他鄉,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朵洛花表現了這種情感,「我那可愛的公婆,你們可有女兒嫁他鄉?可曾想她回娘家住住?能否體會我歸心似箭已上弦?若能讓我回娘家一趟,哪怕樹葉當衣也願穿、塵土當飯也願吃……」

  

  

  朵洛荷欣賞地址:http://www.56.com/u97/v_NDg4OTUxNzQ.html

         朵洛荷另一欣賞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Blqb70w02I/  花腰彝族

  

  在石屏縣北部的哨沖、龍武、龍朋三個鄉鎮,居住著全世界僅有的3萬多花腰彝人。花腰是雲南彝族尼蘇支系的一部分,花腰並非自稱,是他稱。因婦女們的服飾色彩艷麗,精美大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花腰彝族」,俗稱花腰彝。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區特有的土掌房。其牆壁和屋頂用土夯築而成,冬暖夏涼,且屋頂家家相連,上一家房頂即可跑遍全寨。

  

  

                花腰彝人的婚姻制度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夫一妻制」、嚴格實行「同宗不婚制」和「三年不落夫家」制。花腰彝人自古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就算在舊社會有錢有勢的「子瑪」、「色頗」也不例外,這一點和漢族的三妻四妾有明顯區分。同宗不婚制用花腰人的諺語「再缺糧食,甜蕎苦蕎不能同吃;再缺衣裳,山羊皮綿羊皮不能同穿;再缺配偶,兄妹不能結婚。」來說明非常生動,姨表兄弟姊妹之間的通婚、戀愛和性關係,都將被視為亂倫,按習慣將予以嚴懲,有甚者將按宗法被處死。花腰彝人青年男女有社交自由權利,主要表現在「吃火草煙」等習俗。舊時,婚姻不能自主而由父母包辦,父母同意後再推八字,向婦方家送聘禮。現雖然可以自由戀愛,但舊制的形式仍然存在。而「三年不落夫家」制則是花腰彝人區別於其他彝族支系婚俗的最大特點,這種婚俗現雖然已不是普遍現象,但仍然存在。國慶獻禮影片《花腰新娘》就是以這種婚俗為背景的。花腰彝人一般先舉辦婚禮,而後擇日辦理國家結婚手續。在男女雙方婚禮的當夜,小伴們鬧過洞房後,新郎就得離開。次日新娘由女伴護送回家,從此就開始了「三年不落夫家」的生活:三年內,女方除了喪失戀愛的權利外,仍可以自由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名義上已成為別人的妻子,實際上卻對夫家的生活不聞不問,三年後才可以「歸家」,正式為人妻、為人母。

  

         彝族的節日很多,楚雄州大姚縣曇華山一帶的「插花節」別具一格。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咪依魯」的漂亮姑娘,為了拯救彝家姐妹,勇敢地采了二朵有毒鮮花插在頭上,毒死了作惡多端的土司,自己也獻出了生命。當地彝族人民為紀念咪依魯,每年二月初八,都要從四面八方雲集曇華山,採摘鮮花,相沿成習,流傳至今。節日時,人們把絢麗的馬櫻花戴在頭上,插在門前,表達對抗暴除惡的咪依魯的讚美。今天,在馬櫻花盛開的時節,當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腳,盡情歡樂,慶祝幸福的新生活,禮讚繁花似錦的明天。

  彝族樂器

  

  月琴

  

  三弦

  

 彝族美食

  

  菜烤小豬肉

 黃花燉雞

 砣砣肉

  

  彝族人吃坨坨肉的歷史幾乎和彝族文化本身一樣古老。坨坨肉可說是彝族人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坨坨肉顧名思意,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著吃。凡豬、牛、羊、雞都可以做成坨坨肉。各種坨坨肉中,以崽豬坨坨肉最負盛名。

  

  坨坨肉要用強火,切忌文火。等坨坨肉一熟,立即撈出。放進大盆內趁熱加鹽、辣椒、木姜子、花椒及蒜末,並將其翻動均勻。要做一頓好的崽豬坨坨肉,在用料、宰殺、火候各方面都特別講究。傳統的做法是:選用20、30斤左右重的崽豬,宰殺放血後俯卧於乾淨處;用清水澆透崽豬全身,再用晒乾的厥雞草覆蓋,然後點燃。適當時用木滾去掉草灰,用刮片或刀刮豬身。皮毛濕透又經燒烤後,豬身一刮能去掉豬毛和污垢。然後用厥雞草燒烤全身,使其呈焦黃色脆皮並再刮洗乾淨,然後剖開砍成2寸見方的肉快,最後用冷水下鍋煮。這樣,坨坨肉就做好了。另外,彝族講究主食肉食搭配。如豬肉配米飯,羊肉配蕎飯,雞肉配燕麥等等。

  


推薦閱讀:

那些說「難道只有彝族人吸毒,只有彝族人好吃懶做嗎」類似話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邏輯?
你覺得彝族這個民族怎麼樣?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彝族
驚人發現:彝族八卦與帛書易同源2(文/李守力)
《我的聖途》:傳奇尋夢路,彝魂永不逝

TAG:民族 | 彝族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