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的理論體系和主要內容
《資本論》的理論體系和主要內容
來源:百度文庫
提 要:《資本論》科學地說明了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的社會經濟結構、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第一卷主要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指出這一過程的實質是資本家剝削僱傭工人的剩餘價值。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和新社會的產生;第二卷闡述了單個資本和社會總資本的運動,指出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導致社會再生產實現條件不斷被破壞,引起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第三卷研究了剩餘價值的分配理論,進而揭示了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結構。
馬克思在《資本論》三卷本中通過對資本運動過程的研究,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運動規律。對資本運動的研究,馬克思採用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分別對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和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展開闡述。《資本論》是對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的實證研究。它首先闡述了整體研究的分析基礎:勞動價值理論。在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是剩餘價值生產和資本對剩餘價值的佔有,展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結構,說明了資本主義經濟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和經濟危機,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局限性和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內容: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與發展趨勢 《資本論》第一卷研究的是資本的生產過程,即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它是指在統一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中抽象出來的生產過程。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第一卷中,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而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情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而資本的生產過程實質是資本家剝削僱傭工人的剩餘價值,所以資本的生產過程的核心是剩餘價值生產。 1、分析基礎:價值理論 價值概念是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範疇,勞動價值理論是這一分析的基礎理論。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科學地說明了作為資本主義財富形式的商品的社會實體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從而為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生產、分配和社會結構奠定了科學的基礎。馬克思說,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發達的、普遍的商品生產,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細胞形式,因此,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關係要從商品開始。 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闡述了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價值是其社會屬性;(2)商品中包含著勞動二重性,作為相同的、無差異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形成價值;作為具體的有用的勞動,生產使用價值;(3)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構成商品內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4)勞動產品一採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謎一般的性質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顯然是從這種勞動形式本身來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質產生於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實質是「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係反映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係。」(5)「只是社會必要勞動量,或生產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是商品的價格。價格和價值不一致並不違反價值規律,反而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馬克思指出:「價格和價值量之間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價格偏離價值量的可能性,已經包含在價格形式本身中。但這並不是這種形式的缺點,相反的,卻使這種形式成為這樣一種生產方式的適當形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規則只能作為沒有規則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數規律來為自己開闢道路。」馬克思還建立了貨幣理論,指出價值形式是指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形式的發展依次經歷了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貨幣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結果。貨幣的本質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換髮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它體現的是一定社會生產關係。貨幣的職能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與世界貨幣則是伴隨著商品流通的不斷發展而逐漸產生的派生職能。貨幣的這五種職能形成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體現了貨幣的本質。貨幣流通規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數量取決於商品價格總額與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
馬克思創立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貨幣理論,為在以後揭示資本主義剩餘價值規律以及其他規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論基礎。 2、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剩餘價值理論 在僱傭勞動與資本的制度中,僱傭勞動只能在市場上出賣勞動力,資本給勞動者支付的工資由勞動力價值決定。勞動者的勞動時間大於勞動力價值所包含的勞動時間,勞動者勞動所形成的價值大於勞動力價值,兩者之差就是剩餘價值(m),這個剩餘價值為資本家所佔有。這就是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的實質,也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馬克思研究了剩餘價值的生產,闡述了剩餘價值生產理論,揭示了資本家和僱傭工人之間的剝削和被剝削關係。具體內容為:(1)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發展到一定程度,貨幣在市場上購買到勞動力商品時,貨幣就轉化為資本,原來單純的貨幣所有者就轉化為資本家,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是勞動力成為商品。這不僅為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奠定了基礎,而且解決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中資本和「勞動」相交換而產生的矛盾;(2)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價值增殖過程是目的,勞動過程是價值增殖過程的手段。在價值增殖過程中,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不變資本(c)只是轉移而不創造價值,而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可變資本(v)才創造出新的價值(包括相當於勞動力的價值和剩餘價值),才是剩餘價值加(m)的真正源泉。判斷資本對勞動力剝削程度的是剩餘價值率(m′),即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m′=m/v)。而剩餘價值量取決於預付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率。在預付可變資本和勞動力價值一定的條件下,提高剩餘價值率的一種方法是延長工作日從而延長剩餘勞動時間,即增加絕對剩餘價值生產;(3)提高剩餘價值率的另一種方法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它是以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勞動力價值下降為條件,在工作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反向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實現的。每個資本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個別資本家為了這種目的而競爭的必然結果。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了獲得相對剩餘價值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過程依次經歷了「協作」、「分工和工廠手工業」和「機器和大工業」三個主要階段。(4)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之間存在著辯證關係。剩餘價值的產生不是靠自然條件而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資本和勞動關係的產物。(5)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但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工資就表現為勞動價值或價格,即表現為資本家支付給僱傭工人的全部勞動的報酬。資本主義工資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工資國民差異的比較必須考慮決定勞動力價值量變化的一切因素。 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條件下,生產的本質是剩餘價值生產,這也就決定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經濟現象——生產相對過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對剩餘價值的追求,使得廠商具有無限擴大生產的趨勢,表現為市場供給的擴張;另一方面,工資的市場定位,使得工資被定位於勞動力價值的水平,無法與生產擴大的趨勢同步,表現為由工資形成的市場需求落後於市場供給的擴張。因此,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必然導致生產相對過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發展趨勢:資本積累理論 資本的生產過程,不僅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而且是資本自身的生產過程,即剩餘價值資本化的過程,因此,馬克思在分析資本家和僱傭工人之間剝削關係的基礎上,在第七篇又闡述了資本的積累理論,分析了資本家和僱傭工人之間剝削關係的發展及其變化趨勢,揭示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有:(1)資本主義再生產不僅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2)資本積累的源泉是剩餘價值。資本積累的必然性在於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和資本主義競爭的外在壓力。資本積累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的佔有規律。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有: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所用資本與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預付資本的數額。(3)隨著資本的積累,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形成資本主義相對過剩人口,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是:「社會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後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後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後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後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4)在資本主義發展中,一方面「規模不斷擴大的勞動過程的協作形式日益發展,科學日益被自覺地應用於技術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計劃地利用,勞動資料日益轉化為只能共同使用的勞動資料,一切生產資料因作為結合的社會勞動的生產資料使用而日益節省,各國人民日益被捲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同時,「隨著那些掠奪和壟斷這一轉化過程的全部利益的資本巨頭不斷減少,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的程度不斷加深,而日益壯大的、由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的機構所訓練、聯合與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反抗也不斷增長。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並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即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和新社會的產生,這是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二、第二卷的主要內容: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及其矛盾 《資本論》第二卷考察的是資本的流通過程,這裡的資本不是商業資本,而是產業資本,流通過程並不是狹義的流通過程,而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是廣義的流通過程,但是重點考察狹義流通過程。馬克思通過對資本流通過程的分析,闡述了剩餘價值實現的理論。《資本論》第二卷闡述了單個資本和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一方面,無論是單個資本還是社會總資本,就其本身的運行來說,需要嚴格的連續性和比例協調性;另一方面,就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本質來說,不僅無法保證這種嚴格的連續性和比例協調性,而且,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使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不可避免地要不斷出現嚴重的比例失調,從而導致社會再生產實現條件不斷被破壞,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這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內在矛盾。
1、資本的循環 馬克思考察資本的流通過程是從個別資本開始的。在社會生產中,各個單個資本的運動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交錯的,而且正是在這種交錯中形成社會總資本的運動。 馬克思對個別資本運動的分析集中在本卷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第一篇主要研究了資本循環中的形態變化及其循環的連續性,闡述了科學的資本循環理論。其主要內容有:(1)單個產業資本的循環要依次經歷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和售賣階段,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態,保存和增殖自身的價值,最後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在資本循環中單個資本採取的三種形式並不是三種不同類型的獨立的資本,而只是產業資本在自身運動中所採取的三種不同的職能形式。其中貨幣資本職能是準備剩餘價值生產的條件,生產資本職能是生產剩餘價值,商品資本職能是實現剩餘價值。在產業資本的這三種職能形式中,生產資本具有決定意義。(2)產業資本有三種不同的循環形式:貨幣資本循環,其公式是G-W…P…W′-G′;生產資本循環,其公式是P…W′-G′—W…P;商品資本循環,其公式是W′-G′-W…P…W′。產業資本的每一種循環形式都從一個方面表現出資本的特徵,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片面性。產業資本的運動是上述三種循環形式的統一,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3)產業資本循環連續性的條件是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並存和時間上不斷繼起。(4)資本循環的時間包括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而生產時間包括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流通時間包括購買時間和售賣時間。只有勞動時間才能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所以勞動時間在資本循環時間中具有決定意義。資本流通費用包括純粹流通費用、運輸費用和保管費用,其中純粹流通費用包括買賣時間、簿記和貨幣引起的費用。 2、資本的周轉 馬克思把個別資本的運動作為一個周期的,不斷反覆進行的循環,即資本周轉來研究,闡述了科學的資本周轉理論。其主要內容為:(1)為了實現預付資本的不斷增殖,資本家就必須讓資本不斷地周期運動,即資本周轉。資本一年中周轉的次數(周轉速度)取決於資本周轉時間,資本的周轉速度與資本的周轉時間成反比。(2)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兩個主要因素有:生產資本的構成和周轉時間。按照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生產資本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預付總資本次數是它的不同組成部分,即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平均周轉,或者說預付總資本在一年的周轉次數為預付資本價值總額除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周轉的價值總額所得的商數。(3)資本周轉速度加快,其中的預付可變資本周轉速度會加快,資本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年剩餘價值率會提高。 3、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 馬克思在第三篇中分析了社會總資本的運動過程,研究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和形式,闡述了科學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其主要內容為:(1)社會總資本的運動既包括生產消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資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商品流通,因此,分析社會總資本運動以商品資本循環為對象,核心是考察社會總產品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2)資本主義社會總產品從價值形態上可分為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和剩餘價值(m);資本主義社會總產品從實物上可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相應的社會生產分為兩大部類:生產生產資料部類(I)和生產消費資料部類(II)。社會總資本運動是通過交換實現的,這種互相交換是通過貨幣流通來完成的,貨幣流通成為交換媒介。(3)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第一,I(v+m)=IIc;第二,1(c+v+m)=II c+Ic;第三,II(c+v+m)=I(v+m)+II(v+m)。(4)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第一,I(v+Δv+m/x)=II(c+Δc);第二,I(c+v+m)= I(c+Δc)+II(c+Δc)第三,II(c+v+m)=I(v+Δv+m/x)+II(v+Δv+m/x)。可見,社會總資本運動要順利進行,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之間及各部類內部必須保持一定比例關係。 但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使兩大部類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嚴重的比例失調,從而導致社會再生產實現條件不斷被破壞,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 三、第三卷的主要內容: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解讀與在勞動價值理論基礎上的「按要素分配」分析《資本論》第三卷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它實質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實現和分配的過程,而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在第一、二卷已經分別被闡述過了,因此,第三卷重點闡述剩餘價值的分配理論,從而揭示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結構。
在《資本論》第一卷,勞動價值理論說明了財富的社會實體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也就是價值;剩餘價值理論說明了資本家依據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以剩餘價值的形式無償地佔有了這些勞動耗費的一部分。而在《資本論》第三卷,則說明了資本家階級中不同的集團如何分割剩餘價值,形成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和利息;說明了大土地所有者依據對土地的所有權,以地租的形式佔有剩餘價值的一個部分。至此,《資本論》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解讀,科學地說明了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的社會經濟結構、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 1.產業資本與利潤 在本卷第一篇到第三篇中,馬克思首先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中的最一般形式——利潤,研究了產業資本家內部如何瓜分剩餘價值的問題,闡述了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揭示了產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剝削關係。其主要內容為:(1)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商品價值中補償資本家所費資本的價值(c+v)歪曲地表現為商品價值的構成要素,且採取成本價格(k)的形式。商品價值公式W=c+v+m就轉化為W=k+m,即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十剩餘價值。剩餘價值則表現為產品價值超過成本價格的餘額,並進一步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一種觀念上的產物,取得了利潤(P)這個轉化形式。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商品價值公式就轉化為W=k+p,即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十利潤。剩餘價值和利潤本來是同一個價值量,但剩餘價值反映了資本對僱傭勞動的剝削關係,而利潤掩蓋了資本家與僱傭工人之間的剝削關係。(2)「應當從剩餘價值率到利潤率的轉化引出剩餘價值到利潤的轉化,而不是相反」。利潤率(P′)是剩餘價值(m)與總資本(c)的比率,即p′=m/C。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但剩餘價值率反映了資本對僱傭工人的剝削程度,而利潤率反映了資本的增殖程度。影響利潤率的因素有:剩餘價值率,利潤率的高低同剩餘價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資本有機構成,對一個生產部門,利潤率的高低同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成反方向變化;資本周轉速度,年利潤率的高低與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成正比;不變資本的節約,利潤率的高低與不變資本的節約成正比。資本家節約不變資本的主要手段有延長工作日、集中使用生產資料和壓低工人的生存條件等。(3)由於不同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就會形成各不相同的利潤率。「這些不同的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而一般利潤率就是所有這些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按照這個一般利潤率歸於一定量的資本(不管它的有機構成如何)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一個商品的價格,如等於這個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生產這個商品所使用的資本(不只是生產它所消費的資本)的年平均利潤中根據這個商品的周轉條件歸於它的那部分,就是這個商品的生產價格。」生產價格的形成使單個部門所獲得的平均利潤與其生產的剩餘價值發生偏離,從而使商品的生產價格與其價值發生了偏離,但是如果從全社會的角度看,平均利潤總量等於剩餘價值總量,商品的生產價格總和等於價值總和,因此,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當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後,價值規律就以生產價格規律的形式發揮作用。此時商品交換不是直接以價值為基礎,而是以生產價格為基礎。生產價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市場價格圍繞著生產價格上下波動。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從更高層次上揭示了產業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關係,也進一步掩蓋了他們之間的剝削關係。(4)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日益提高,平均利潤率有一個下降的趨勢。但利潤率的下降並不排斥利潤絕對量的增加,利潤率的下降和利潤絕對量的同時增加是產生了同一些原因的二重性規律。儘管利潤率下降趨勢受剝削程度提高、不變資本各要素價值降低、工資被壓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存在相對過剩人口和對外貿易等因素的阻礙,而變得曲折、緩慢,但這些因素並不能取消利潤率下降規律。利潤率下降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生產力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因而這個規律體現著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通過利潤率下降和利潤量同時增加的規律,具體表現為:第一,剩餘價值生產和剩餘價值實現的矛盾,對此,馬克思指出「直接剝削的條件和實現這種剝削的條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僅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分開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開的。前者只受社會生產力的限制,後者受不同部門的比例和社會消費力的限制。但是社會消費力既不是取決於絕對的生產力,也不是取決於絕對的消費力,而是取決於以對抗性的分配關係為基礎的消費力;這種分配關係,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界限以內變動的最低限度」。第二,生產擴大和價值增殖的矛盾。資本家進行生產是為了追求利潤和實現價值增殖,採用的手段是不斷地擴大再生產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這種手段本身卻又不可避免地引起資本價值的周期性貶值和資本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即資本主義的生產手段和生產目的之間是矛盾的。對此,馬克思說「手段——社會生產力的無條件的發展——不斷的和現有資本的增殖這個有限的目的發生衝突」。第三,人口過剩和資本過剩的矛盾。在資本積累過程中,平均利潤率的下降,使追加資本因為不能通過增加利潤量來補償利潤率的下降等原因而閑置,出現了資本過剩。資本過剩又加劇了生產過剩和失業人口過剩。這些矛盾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但是經濟危機並不能消除矛盾,而是使矛盾進一步深化和擴大。這些矛盾的存在和不斷發展,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局限性和過渡性,即表現出「資本主義生產不是絕對的生產方式,而只是一種歷史的、和物質生產條件的某個有限的發展時期相適應的生產方式」。 2.商業資本與商業利潤 在對剩餘價值各種具體形式的最一般形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馬克思從第四篇到第六篇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研究了產業資本家和各個剝削集團如何瓜分剩餘價值的問題,闡述了商業資本理論、借貸資本理論和地租理論,從而揭示了整個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剝削關係。 馬克思商業資本理論的主要內容為:(1)商業資本是一種專門經營商品的獨立資本形式。它的運動公式是G-W—G′,商業資本是產業資本的商品資本職能的獨立化,它的職能是實現商品的價值。(2)商業資本家是以商業利潤的形式佔有由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因為產業資本的流通階段,和生產一樣,形成再生產過程的一個階段,所以在流通過程中獨立地執行職能的資本,也必須和在不同生產部門中執行職能的資本一樣,提供年平均利潤」,即商業資本依據等量資本獲取等量利潤的原則參與利潤的平均化,獲得平均利潤,這體現了產業資本家階級和商業資本家階級共同剝削產業僱傭工人的關係。(3)商業店員的商業勞動是必要的活動,雖然它不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但能夠實現商品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商業店員的全部勞動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兩部分,其中必要勞動實現的剩餘價值用來補償商業資本家預付的可變資本即店員工資,剩餘勞動時間內實現的剩餘價值形成資本家的商業利潤。商業店員和產業工人都是被剝削的僱傭勞動者。(4)商業流通費用包括生產性流通費用和純粹性流通費用。生產性流通費用是指與商品作為使用價值的運動相聯繫的費用,如包裝費、保管費和運輸費等。因為用於使用價值保存和轉移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可以創造出新的價值和剩餘價值,所以生產性流通費用可以從新增加的價值和剩餘價值中得到補償,並獲得平均利潤。純粹性流通費用是指與商品作為價值的運動相聯繫的費用,如店員工資、廣告費等。純粹性流通費用要用剩餘價值的一部分來補償,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轉化而產生的流通費用,都不會把價值追加到商品上。這僅僅是實現價值或價值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所需的費用。投在這種費用上的資本(包括它所支配的勞動),屬於資本主義生產上的非生產費用。這種費用必須從剩餘產品中得到補償,對整個資本家階級來說,是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的一種扣除」。 3.借貸資本與利息 馬克思生息資本理論的主要內容為:(1)借貸資本是生息資本的資本主義形式,生息資本的另一種古老形式是高利貸資本。貨幣作為資本商品貸放就形成借貸資本,它是資本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結果。借貸資本的公式是G—G′,此時「在生息資本上,資本關係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質的形式」。。(2)利息是職能資本家為使用借貸資本而付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利息量取決於預付資本量、平均利潤量和利息率水平。利息率取決於平均利潤率水平和利息在平均利潤中的比重。在平均利潤率一定時,利息率由借貸雙方的競爭決定。利潤分為企業主收入和利息,是企業主獲得利潤後進行的一種量的分割轉化為質的分割的結果,此時,利息表現為資本所有權的果實,企業主收入表現為職能資本家執行資本的職能,這就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於平均利潤率的下降趨勢和借貸資本日益供過於求,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趨勢。(3)資本主義信用有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兩種基本形式,它們在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一旦信用停止,就必然發生表現為貨幣危機和信用危機的經濟危機。銀行資本由現金和有價證券兩部分構成,其中大部分是虛擬資本。虛擬資本的形成實質上就是收入的資本化。「人們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覆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把它算作是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資本會提供的收入,這樣就把這個收入資本化了」。虛擬資本的價格或市場價值,可以與它們代表的現實價值的變動無關,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立運動。 4.土地所有者與地租馬克思地租理論的主要內容為:(1)任何形式的地租都是上地所有權在經濟上實現的形式。資本主義地租是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藉以實現的形式。它的實質是農業工人所創造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在這裡可以看到,農業僱傭工人所創造的新價值v+m便會作為收入被分成三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即農業僱傭工人以工資形式取得V,農業資本所有者以利潤形式取得平均利潤,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取得超額利潤,這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僱傭工人、產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關係。(2)資本主義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級相聯繫的地租,它是由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構成。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異是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是級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資本主義私有權是農業中的超額利潤以級差地租形式從農業資本家手中轉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級差地租的兩種不同形式為級差地租I和級差地租II。在等量資本投在相等面積的各級土地上時,由於土地的肥力和土地的位置距離市場遠近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叫做級差地租I;級差地租II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由於連續投入等量資本產生不同的勞動生產率而形成的級差地租。(3)絕對地租是指由於土地私有權的存在,租種包括劣等土地在內的任何土地都必須繳納的地租,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工業資本有機構成是絕對剩餘價值形成的條件,農業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4)土地不是勞動生產物,它沒有價值。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條件下,隨著商品的普遍化,土地成了商品,有了價格。馬克思指出:「土地的購買價格,是按年收益若干倍來計算的,它不過是土地資本化的另一種表現。實際上,這個購買價格不是土地的購買價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購買價格,它是按普通利息率計算的」,即土地價格並不是土地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地租資本化的表現。它與地租量成正比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5.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總結 在研究了地租理論之後,剩餘價值理論的分析過程就結束了,所以,第三卷第七篇的任務和內容就是對《資本論》一至三卷的內容作全面的概括和總結。 勞動價值理論說明了財富的社會實體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也就是價值。工人階級依靠出賣勞動力,以工資形式得到了等於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活勞動耗費,資本家依據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以剩餘價值形式無償地佔有了活勞動耗費的另一部分。資本家階級中不同的集團分割剩餘價值,形成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和利息。大土地所有者依據對土地的所有權,以地租的形式在剩餘價值中佔有了一部分。這就是僱傭勞動與資本制度中,在生產資料私有權基礎上的社會三大階級:工人階級、資本家階級和大土地所有者階級。這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基本社會結構。 馬克思在對剩餘價值分割為利潤、利息和地租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闡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由它決定的分配關係都是過渡的、歷史的經濟關係。馬克思還對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的「三位一體」公式給予批判,揭示了它的資本拜物教性質。 總之,整部《資本論》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剩餘價值論為核心而展開的,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本質、社會結構及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必然性。推薦閱讀:
※特斯拉巨額虧損下必有資本勇夫
※百麗私有化大猜想:能否給高瓴資本帶來豐厚利潤?
※重讀《資本論》引發的冷思考
※【人物】阿米巴資本趙鴻:拒絕扎堆,撲捉「獨角獸」需要深入「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