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在音樂中描繪自然界周而復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課就用這一題材為主題編選了四個作品,以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把圖形譜、字母譜、簡譜(數字譜)綜合運用,以拓寬樂譜記錄形式的知識。
3.在音樂實踐中掌握六拍子拍號。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聽《清晨》,聽《晨景》。
第二課時:唱《晚風》,聽《漁舟唱晚》。
第一課時
一、聽《晨景》
1、聽樂曲《晨景》,你聽聽這一段音樂描繪是什麼?
要求:邊聽邊對照教材中的三幅圖,你認為這三幅圖能否反映音樂所描繪的晨景?你能畫出更好的圖來表示嗎?
2. 再聽一次主題並看譜哼唱一次。說說教材中用三種形式記錄了這段音樂:線條圖形譜、線條字母譜、簡譜。這三種形式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3.重點聆聽《晨景》第一部分(連續聽兩遍)。
要求:如果還可以的話,請在這三幅圖下寫出一句恰當的文字說明。(如「晨曦微露」、「初顯陽光」、「太陽升起」)
4.欣賞全曲
5.小結:
(1)簡介格里格生平。
(2)器樂曲表現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這是一首校園歌曲,在演唱風格上要通俗樸素,像說話似的歌唱。
2.聆聽范唱,對歌曲整體有所了解。
設問:(1)歌曲表述怎樣的內容?
(2)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3.學生自學第一樂段16小節曲調。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視唱;可以個人自學;可以合作自學。
4.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二樂段曲調。指導的重點是音準:
「 」這一樂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個fa(4)音要唱准。5.在教師的口風琴伴奏下,歡樂地唱好全曲曲調(教師的口風琴伴奏為學生的伴奏作一示範)。
6.歌詞4段較長,建議唱第1、3、4段歌詞,第2段歌詞留給學生自己學唱。這樣也不影響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學時間用於唱好歌曲,處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的對比要表現出來。
7.打擊樂伴奏練習。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性。
8.小結:這是聲樂表現「早晨」的一種形式。
三、編創活動:《早晨》
表現早晨的內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達的就是發生在早晨的活動。管弦樂《晨景》也是對景色的描繪。請學生把早晨的活動思考一下,然後表現其一個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學路上」、「早晨醒來」等等,都可以運用各種形式加以表達。
第二課時
一、聆聽《漁舟唱晚》
1.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欣賞《漁舟唱晚》第一部分。
2.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
3.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
4.欣賞《漁舟唱晚》第二部分。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5.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並把每小節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一唱。
6.聆聽全曲。
要求:聽完後能根據音樂的發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
7.小結:這是古代中國豐衣足食的農村晚上一景。
二、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
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
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
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弧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風》
1.教師談話導入:本課主題是朝夕,唱好了「晨」,現在唱「晚」。《晚風》是一首俄羅斯歌曲。聽聽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聽范唱。
2.複習已學過的三種指號:2/4、3/4、4/4。這三種拍號的單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晚風》的拍號是6/8拍,它的含義是什麼?
3.再聽范唱《晚風》,並邊聽邊劃6/8拍的指揮圖式,設問:是否聽出有兩句的曲調基本是相同的?
4.全體劃拍(以八分名符為一拍),注意強弱節奏,跟著教師的教棒點譜視唱第一樂句(4小節)。
5.在第一句能準確視唱的基礎上,學生自學第二、三樂句的曲調(注意每句的弱起拍,節奏要唱准)。
6.請一位學生指揮大家流暢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難點是二聲部合唱,其基礎是二聲部曲調要唱得和諧、均衡。平行三度的二聲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聽覺上的輔助練習。
(1)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要求相互都能傾聽。
(2)聽伴奏帶或教師伴奏(教師的伴奏必需是不帶旋律的伴奏)學生學唱第二聲部。
(3)教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
(4)學生二聲部曲調合唱。
8.在二聲部曲調較穩固的基礎上,再唱歌詞,注意力度記號,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歌曲 晚風
教學內容:
1 學習二聲部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二聲部的演唱形式。2 學習歌曲《晚風》,並進行表演。掌握6拍子的強弱及弱起。教學目標:
1 感受音樂中描繪的自然界的美麗晚景,體會「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2 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教學重點:對二聲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同學們隨音樂進入教室,師生拍手共唱問好歌開始上二、聆聽歌曲
1 導入 師:同學們,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又從西邊落下,大家看,夕陽是多麼美麗啊。結合歌曲音樂,多媒體播放夕陽、日落相關的幻燈片。師:同學們,請你們來描繪一下心中傍晚美麗的景色是怎樣的?(學生思考回答)2 感受聆聽《晚風》,由學生們發揮想像,扮作晚景中的各種花草樹木或其他。隨著音樂一起做有律動的起伏。三、歌曲學習(1) 複習2、3、4拍子的強弱規律,著重分析6拍子的含義和強弱,指導學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揮圖示,學習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2) 范唱歌曲的一聲部旋律,指導學生視唱前4小節,再由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樂句曲調。教師範唱,全體學唱。四、二聲部的演唱(1) 用朗讀法讓學生先建立二聲部的概念,讓學生對合唱中聲部的知識有更深的了解。(2) 在集體掌握了第一聲部的演唱之後,由師生進行合作,學生唱一聲部,教師唱二聲部,相互注意傾聽。(3) 學生學唱第二聲部,教師用鋼琴彈奏二聲部的旋律,幫助學生唱好二聲部的音高。教師再合作演唱第一聲部。(4)學生分組進行兩個聲部的演唱,教師指揮。並對兩個聲部的演唱給予評價。五、歌表演學生進行二聲部的演唱,同時結合歌曲的旋律律動即興進行表演,教師給予指導和評價。課堂小結:同學們的表現很好,相互懂得合作。二聲部的音準還需要加強訓練。 欣賞 漁舟唱晚教學目標:
1.能識別箏的形狀和音色特點.能伴隨音樂唱熟旋律
2.讓學生對旋律等音樂語言的分析。來感受和理解音樂內容的初步能力,獲得美的體驗
教材重點和難點:
1.能根據音樂旋律想像音樂畫面並能根據樂曲意境聯想與之相對的古詩。
教具準備: 課件、 古箏、 《豐收鑼鼓》VCD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的教室里多了一樣樂器,大家看這是什麼樂器?
師:古箏是一種彈撥類樂器,音色優美、旋律流暢,似天上的行雲、低上的流水。用箏彈奏的曲目很多。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薦一首經典的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這首樂曲是古箏家婁樹華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編 .......請同學們仔細欣賞,有兩個問題帶給大家:1、這首樂曲表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2、樂曲大體可分為幾樂段?
二、理解樂曲:
(一)學生完整曲欣賞一遍。
(二)學生回答問題。
(三)師小結: 同學們說的都非常不錯,每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樂曲就會出現不同的感受和聯想。這首樂曲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漁翁滿載豐收的喜悅,放歌歸航的詩情話景。
師:你們說樂曲可以分為幾部分呢?
生:三個部分
(四)分段欣賞
欣賞第一部分
(1)師:是的。下面,老師請我們班的鄔欣寧為大家演奏第一部分,請你們想一想這一部分樂曲的節奏、情緒、速度、旋律是怎樣?描繪了什麼樣的畫面?
(彈奏一部分後生回答)
節奏:平穩 情緒:寧靜 速度:徐緩 旋律:優美、恬靜
師小結:這一部分描繪了夕陽在漸漸西沉,船帆在緩緩移動,漁民在輕輕歌唱,真是一幅迷離而動人的風情畫。
學唱主題旋律:讓我們在這麼美麗動人的畫面中隨著鄔欣寧同學的琴聲一起來唱一唱吧。
(2)欣賞第二部分
在這一樂段中,你們聽到了一種什麼聲音?( 流水聲、一連串加快的音等)
花指,古箏演奏一種指法記號。師示範
師:一連串的音,通過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覆, 你們似乎看到了什麼? 聽到了什麼?(生答 )
師小結:這一部分讓我們彷彿看見湖面上一艘艘漁船滿載豐收的喜悅,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划船比賽。搖櫓聲、船漿聲、水花飛濺聲越來越響,漁船越來越近。聽到了漁民們開心的笑聲。同學們說的這些,構成了湖面上一部快樂的交響曲。這也是這首《漁舟唱晚》樂曲的高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節奏、情緒、速度、旋律進行比較。
節奏:緊密,跳躍; 情緒:活潑,激動人心
速度:快速 旋律:熱鬧、歡騰
師:這一部分主要描繪了什麼?
師:描繪了一派熱鬧歡騰、漁歌飛揚的景象,這熱鬧的景象表達了漁民開心的心情。
(3)欣賞第三部分
師:你們聽!此刻湖面上又是一番什麼景象?
(生彈奏尾聲部分)
師:夕陽沉入水裡,月亮爬上樹梢,暮色籠罩了整個湖面,湖面的平靜已取代了開始的喧鬧,就連最後一個水波漣漪也在裊裊餘音中消失。
師:尾聲的節奏、情緒、速度,旋律又是怎樣了呢?
節奏:平穩 情緒:優美、恬靜
速度:漸慢 旋律:平穩、
(七)師:第一部分與尾聲主要寫景,二部分豐收的喜悅之情,與第一部分和尾聲情景交融,構成了一幅漁舟唱晚的美麗畫面。
三 、完整欣賞
配上一首古詩(指一個學生朗誦)
四、拓展欣賞《豐收鑼鼓》
古箏的表現力可謂是豐富多彩、淋漓盡致,不但能表現優美恬靜的畫面,也能表現熱鬧歡騰的勞動場面,今天,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豐收鑼鼓》中古箏的音樂表現力。
1、教師作簡單介紹
2、完整欣賞第二課 農 家 樂
教 學 目 標:
1、由反映農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組成本課內容,這是人文性在音樂與社會關係上的體現。讓我們從音樂中體驗農業豐收帶來農家樂,從而促進社會的安定與發展。2、了解民族管弦樂隊的組成常識。3、選擇合適的音組填空,為旋律創作活動做鋪墊練習。教學重、難點:
1、感受、體驗歌曲表達的意義。2、能認識並分辨古箏、笛子、蕭、揚琴、阮等常見的民族樂器。授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解題:「趕圩」,在彝族地區就是趕集,「啊哩哩」是襯詞,是當地人民常用的襯詞,表示很高興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趕集回來很高興。二、學唱歌曲
1、聆聽范唱。2、感受彝族民族音調的風格及姑娘們邊唱邊跳的歡樂情緒。3、學唱前前四小節1)聽老師範唱。2)跟琴模唱,糾正不準的地方。3)演唱。4、自學後面部分聽范唱在心中跟唱三、表演歌曲表演時可採取前4小節女領眾和,即在「啊哩哩」處眾和,後4小節齊唱。還可以邊唱邊跳。四、用打擊樂器伴奏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難點,先排練打擊樂與人聲,最後再加上音高樂器。五、綜合練習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發揮其特長,合作和諧,表演好《趕圩歸來啊哩哩》,表現彝族同胞的農家樂。 六、「選擇合適的音組填入空白小節」練習1、這一練習的目的有兩個:(1)從填空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組成流暢曲調的感性認識。為學生自己的創作活動作鋪墊。(2)這一練習,也是音樂語言的結果,感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是識譜的訓練。2、熟練地把譜唱好,並進行試填入。3、在反覆地唱完整曲調中,判斷組合的最佳方案。4、交流自己的練習成果,並進行評價。七、小結:把最佳的練習展示、試唱,並進行表揚。第二課時
一、聆聽《豐收鑼鼓》1、導入: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裡,往往要敲鑼打鼓來慶賀。中國的鑼鼓經世界聞 名,非常有中國特色。中國管弦樂器也有別於西洋管弦樂器。2、欣賞樂曲第一部分。設問:在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麼一個場面?你從音樂聲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3、欣賞樂曲第二部分。設問:這一部分與第一部分對比,情緒上有什麼變化?4、聆聽全曲。(1)看著書上的譜例,隨著音樂的發展,舉手指出、示意是第幾段?(2)合著音樂的速度和情緒,作模仿該段主要樂器的演奏動作。(3)出示相應的民族管弦樂隊的圖片,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模仿演奏的動作,三結合立體的欣賞全曲,把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想像都充分調動起來,投入到音樂中去。5、師生交流(有時間可允許再復聽一次)。二、小結:豐收的喜悅場面是非常熱烈的。感受從豐收中獲得勞動成果的歡樂。三、主題創作活動:1、圍繞著「歡慶」的主題自由命題,創作一段音響(音樂)。2、課前提出創作要求,如大家自帶些自製的樂器等。3、對有樂器演奏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把家裡的樂器帶來自己創作旋律,夥伴們配上打擊樂等去表現該主題。4、此項創作活動旨在學生的參與,不求規範、正統、只要能反映出主題的情緒就應給予鼓勵。因此創作的過程是重要的,而創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評價對象,當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從音樂中體驗農業豐收帶來的農家樂,了解社會的安定與發展。
2、用活潑熱情的情緒,準確流暢的演唱,表現朝鮮族人民喜獲蘋果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3、通過聆聽、感受、模仿,教師引導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自學等方式,正確的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等。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準確的演唱二聲部合唱。
教學重難點:
1、第一樂段,樂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較快,演唱時較難掌握。用舌尖彈唱等方法來演唱。
2、用自然、和諧的聲音來演唱二聲部。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 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導語:同學們,現在正值涼爽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到農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呀?那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一下農家豐收的喜悅。唉,你們聽哪裡傳來了歡快的鼓聲。
二、節奏練習
1、節奏1的練習師敲鼓:x x x x (先弱後強,先慢後快。)同學們,還等什麼你身邊就有鼓,想敲就和我一起敲啊。(反覆敲三四遍)
2、節奏2的練習師:噓,注意聽,鼓聲發生變化了。師敲節奏:x x x x x x x .(先慢後快。)師:我們先慢速來敲。(敲好後速度加快)仔細聽,速度加快了。
3、完整的節奏練習你們的耳朵真靈,敲的非常準確。那下面,請同學們看我的手勢來敲,我伸一個手指你們就敲第一條節奏,我伸兩個手指,你們就敲第二條。看誰的反應最快,準備好了嗎?(出示節奏卡片)
4、為歌曲伴奏師:還是按老師的手勢,讓我們隨著音樂來試一試。(可以敲兩遍,這是讓學生熟悉歌曲的一個過程。)放錄音范唱。
三、了解朝鮮族風土人情,看風光片。(《蘋果豐收》歌曲范唱作背景)師:唉,同學們快看,歡快的歌聲和鼓聲把我們帶到了哪裡。
問:你看到了什麼?(生答:――――)長鼓是我國朝鮮族特有的一種民族打擊樂器,同學們剛才看到的邊擊鼓邊跳的舞蹈就是朝鮮的長鼓舞。
四、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原來朝鮮族人民在載歌載舞的慶祝蘋果豐收,讓我們也來分享這份豐收的喜悅,和他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朝鮮族民歌《蘋果豐收》。請同學們輕聲隨著錄音唱一唱。(出示歌片)
1、學唱歌曲一聲部
(1)聽錄音范唱自學第一聲部的歌詞。(兩遍)
(2)隨琴唱歌詞。師:我聽到同學們都能跟著唱了,一起隨著老師的琴來唱一唱。(師彈琴生唱歌,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歌曲中每個樂句的第一拍,都使用了符點節奏,你們知道為什麼嗎?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而符點節奏帶有舞蹈感和動感。歌曲表現了姑娘們蹦著跳著採摘蘋果的情景。你想,她們肯定要使勁跳才能摘到高處的蘋果,所以我們在唱的時候,一定要突出第一個字,像我這樣(師示範)一個個蘋果都紅紅的,這麽惹人愛,你不喜歡嗎?(教唱處理第三樂句的唱法)
(3)再完整的齊唱一遍。
(4)隨音樂伴奏唱一遍。
2、學唱歌曲二聲部師:蘋果豐收了可不光是朝鮮族的姑娘們高興,你們聽,朝鮮族的小夥子也高興的唱了起來。我來扮演朝鮮族的小夥子,和姑娘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送給你們,看誰聽能聽出姑娘和小伙唱的有什麼不同?
(1)教師隨錄音范唱二聲部旋律,出示完整的歌片。師:小夥子唱的是歌曲的二聲部。是用啦唱的。聲音低沉,沒有姑娘的歌聲明亮。(你很會聽,說的真好。)(2)學生模唱二聲部旋律師:和姑娘們比起來小夥子的歌聲好像有點弱,誰想幫幫我和我一起來唱?謝謝你們,讓我們先隨著琴用「啦」來唱一唱。(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教唱。)(結束句旋律下行了,更好的表現出小夥子渾厚的聲音。)3、隨錄音練習合唱師:我們和朝鮮族姑娘們一起來唱這首歌,我們大家都來唱二聲部。(師指揮生隨錄音范唱齊唱二聲部)
4、師生或生生分組練習合唱師:下面我們分成兩組,前面的這四個樂句大家齊唱,後面的合唱部分,第一組唱一聲部,第二組唱二聲部。老師來當指揮。好,第一組先來唱一遍一聲部,第二組聽的同時,在心裡默唱你們聲部的旋律。第二組來唱一遍二聲部,第一組在心裡默唱你們的旋律。
5、評價師:誰來說一說,我們兩個小組配合的怎麼樣?好,發揚優點,彌補不足,我們交換聲部在來一次。同學們,讓我們像合唱團的小朋友一樣站起來演唱一遍,起立。
五、樂器伴奏師:合唱歌曲給人演唱效果豐滿的感覺,把朝鮮族人民都來忙著採摘蘋果的熱鬧景象表達了出來。
1、為歌曲伴奏師:合唱歌曲給人演唱效果豐滿的感覺,把朝鮮族人民都來忙著採摘蘋果的熱鬧景象表達了出來。只有歌聲好像不能更好的表達人們高興的心情和熱鬧的場面。你們有好辦法嗎?這樣吧,我們來合作一下,先請中間一排的同學來為我們伴奏,兩邊的同學來唱歌,根據歌曲的情緒前面用節奏
2,合唱部分用節奏
1,看我們能不能配合好。
師:說一說,我們的配合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換這一組來伴奏,這兩組來演唱再來一次。師:有了鼓聲的加入,把朝鮮族姑娘載歌載舞喜摘蘋果的情景表現的更加生動活潑了。你們的表現都很棒。
六、小結:因為時間關係,今天的快樂農家旅行就要結束了,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得到了不同的體驗和收穫,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快樂農家行吧,同學們再見!第三課 足跡
教學目標
1.革命歌曲留下的歷史足跡,使我們不忘過去,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讓我們在革命歌曲的音樂中,牢記革命傳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這是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圖書館尋找資料,在課內進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設計等活動,加深對革命「足跡」的認識,使課內外的封閉式與開放式教育相結合。
3.在唱歌實踐中,掌握裝飾音知識與唱法。
第一課時
一、 聆聽《紅星歌》
1.課前先請個別學生準備《閃閃的紅星》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曲講述了什麼內容?反映的是什麼時期的鬥爭。
3.再聽全歌。
設問:音樂分為幾個部分?哪部分的曲調是相同的?當再次出現相同的音樂時請舉手示意。
4.復聽全歌。可以隨音樂哼唱歌曲。
設問:歌曲的體裁是進行曲,還是舞曲、搖籃曲?
5.小結:這是反映工農革命時期少年兒童積极參加革命鬥爭的足跡。
二、表演《雨花石》
1.簡介書上插圖「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於這首歌的曲調節奏較複雜: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這首歌曲不宜讓學生識譜視唱,主要通過聆聽范唱,范唱曲調從聽覺中加強學生的模仿記憶,有了基本旋律的輪廓後,讓學生看譜唱曲。為了加強其記憶,可分為二部學習。第一部分為前四樂句,第二部分為後四樂句加尾聲。有困難的小節,必需是以樂句的單位進行指導。3.在曲調開始學唱時先不加裝飾音,當基本唱熟後再加上倚音,並簡單講解倚音的寫法與作用(寫法:左上角;作用:裝飾性)。
4.在曲調唱得很流暢的基礎上填上歌詞,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現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質。
5.在學生充分理解歌詞深刻含義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四句歌詞設計四個造型為歌曲做背景,並充滿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課時
一、聆聽《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兩個故事,我們都請同學講,這個故事我請錄音機講,請你們聽仔細——播放本歌錄音。
2.設問:誰聽清楚了這個故事?能複述一遍嗎?
3.再聽一次:記著歌曲的情節。歌曲中的主角是誰?配角是誰?有幾個場景。
4.師生討論:歌曲的人物及場景。
5.在教師指導下布置場景、分配角色。注意:要發動學生設計與自薦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學扮群眾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錄音,根據歌曲的敘事過程學生演小品。
7.小結:這是抗日戰爭時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跡。
二、聆聽《紅梅贊》 教學基本要求
1.課前請個別學生準備歌劇《江姐》的劇情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這一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名《紅梅贊》的含義是什麼?
3.再聽歌曲:
設問:你從歌曲的情感與風格中領悟到什麼?
(提示:書上插圖是江姐的形象)
4.小結:這是反映解放戰爭時期革命先輩留下的「足跡」。
第三課時
一、表演《我怎樣長大》
1.這首歌的歌詞看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結合前面作品中表現的英雄足跡,對學生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2.這首歌的曲調是三拍子,學唱時要求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唱邊劃拍進行。放慢速度分兩個樂段學習,一般不會有太大困難。
3.二聲部合唱有一定難度,教學時要慎重處理。如有困難,可適當降低難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為同度,可能會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時,注意歌詞的語氣,如疑問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暢性及二聲部的和諧。
5.在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討論,說說自己應「怎樣長大」?
二、編創與活動
1.根據歌曲《紅星歌》、《紅梅贊》、《歌唱二小放牛郎》說說革命的歷史足跡。用線連一連。
2.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CD、VCD、圖片、故事,比比誰的資料最生動。
第四課 可愛的家
第一課時
一、聆聽《天黑黑》
1.這是一首以現實生活為內容的家庭里所發生的一個小故事——欣賞《天黑黑》。
2.你聽懂了嗎?如果還聽不清楚,再聽一遍。
3.你能說一下這個小故事嗎?
4.師生議論。
設問: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說說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發生的瑣碎小事不必下結論,可以各說各的)
5.再復聽一遍,請按書本上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形容詞。(答案:詼諧)
6.小結:這樣家庭既詼諧又親切可愛。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灣》
1.這首通俗歌曲較為流行,學生都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啟示下較容易學唱。
2.在曲調的學唱中,有些節奏通過聽唱,指導學生學唱,不必講解樂理的名稱如等,能合著教師的鋼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懷想」帶有敘事性,所以在演唱時,把發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處理重點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較第一部分要有變化。
4.本歌教學的難點是伴奏。
打擊樂的加入是編創活動,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緒,要發動學生積极參与,激發他們想像,進行編創。
5.小結:這是家庭中隔代之間的溫馨之情。
第二課時
一、《可愛的家》
1.介紹歌曲《可愛的家》的創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講給學生聽,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2.范唱《可愛的家》,讓學生哼唱。讓學生熟悉內容和主旋律。
3.初聽樂曲。
設問:樂曲主題的主奏樂器的名稱你能聽出來嗎?
4.復聽樂曲。
設問:主題重複了幾遍?表達了怎樣的情緒?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5.小結:家庭是溫馨的、可愛的。
二、《回家》
1.初聽樂曲。
設問:這首樂曲是什麼樂器演奏的?
在西洋樂器的分類中屬哪一類?
2.復聽樂曲。
設問:這首樂曲與上一首《可愛的家》在內容與情緒上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3.請你為這首曲調配上歌詞,歌詞的內容與「回家」的標題是一致的,試一試,唱一唱,奏一奏。
4.在樂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編的詞。
5.小結:家是可愛的。
第三課時
一、表演《牧場上的家》
1.這是美國兒童對自己在牧場上家的讚美。
2.教師範唱時要注意弱起拍的節奏及換號處。
3.學唱曲調。
(1)在看譜聽教師範唱曲調(或鋼琴單音彈奏曲調)中,找出曲調中的相同樂句。
(2)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一樂句8小節,及第三樂句的8小節,要求學生劃3/4拍指揮圖式唱譜。
(3)學生自學第二樂句的8小節,劃拍把握好節奏的長短。注意弱拍節奏。
(4)在教師完整的彈奏曲調後,準確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強弱感,並隨著曲調起伏唱出力度的漸強、漸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對牧場家的愛。第三樂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強。
二、改編練習
1.非常熟練唱好前8小節曲調。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徵。
3.學生自由選擇兩種拍號進行改編,如:
4.改編展示:學生試唱自己的改編曲。教師要多加鼓勵學生的改編曲。
5.小結:改編也是一種創作,但由於不同的拍號,所以情緒也不盡相同。第五課 故鄉
第一課時
一、聆聽《誰不說俺家鄉好》
1.課前請幾位同學在網上或圖書館尋找關於影片《紅日》劇情的資料,在課上簡單向大家作介紹。
2.把歌曲或歌詞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聽歌曲。
4.師生議論歌曲內容:對家鄉的讚美,對解放區的讚美。
5.復聽歌曲。
師生可隨錄音輕輕哼唱,體驗人們對家鄉的愛。
6.演唱歌曲。
把錄音的人聲聲道取消,放音樂伴奏聲道,由教師或學生(鼓勵學生唱)看譜演唱。
7.小結:解放區的人民對家鄉的愛。
二、聆聽《鄉間的小路》
1.直接導入:初聽歌曲。
設問:這是什麼地區的歌曲?(台灣校園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麼內容?(青少年對故鄉的熱愛)
2.把歌曲(至少是歌詞)通過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邊看歌曲邊聽錄音,以加深對歌曲的印象。允許同學輕聲隨錄音哼唱。
4.師生議論歌曲給自己的感受。
5.小結: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是多麼的瀟洒,讓人流連忘返。
三、聆聽《思鄉曲》
1.導入:由介紹《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作者馬思聰→《思鄉曲》創作背景。
2.學唱內蒙古民歌《城牆上跑馬》曲調,並要求能背唱(該曲調即教材本曲的主題)。
3.初聽樂曲。
設問:當你聽到內蒙古民歌《城牆上跑馬》曲調時,請舉手。
4.復聽樂曲。
設問:小提琴獨奏《思鄉曲》給你什麼感受?
5.小結:樂曲表現了遠離故鄉的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四、活動與練習
1.三首反映故鄉的音樂作品在情緒上有什麼不盡相同之處?
(《誰不說俺家鄉好》——讚美;《思鄉曲》——思(懷)念;《鄉間小路》——歡樂、樂觀。)
2.唱唱自己家鄉的歌(最好課前先請部分同學準備好,鼓勵學生即興唱歌)。
第二課時
一、表演《如今家鄉山連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達少兒對家鄉的讚美。所以演唱時要把這種歡樂的情緒、天真可愛的形象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2.歌曲的學習可以用多種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調學習,通過聽辨相同與不同小節進行識譜學唱。
(2)二聲部合唱4小節,可作為發聲訓練。頓音要唱得有彈性,表達一種開懷大笑的情緒。(3)最後二句的曲調採用聽唱與視唱相結合手段學唱。
(4)當曲調熟練後,先可用襯字「啦」唱(在合唱時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歡快的基礎上再唱歌詞,並唱好語氣的起伏。
(5)在對歌曲曲調唱得較有樂趣、熟練的基礎上,分組自編表演唱(教師到學生中去分層指導)。
(6)各組展示。
(7)小結:純樸、可愛、天真的故鄉情。
二、創作活動
1.拓展藝術的領域,以畫、詩歌、短文等綜合藝術的手段表現對故鄉的眷戀。
2.「畫」主要是寫意,所以要求簡潔,不必太複雜精細,意到即可。
3.短文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採訪,一段情況下以收集為主,到圖書館、或家裡有電腦的上網者,可將網上資料下載即可。
4.以上兩項活動重在過程、重在參與,教師要鼓勵、表揚積极參与者。
第三課時
一、表演《故鄉的小路》
1.直接導入:我們自己來表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2.聆聽范唱。提出三個要求:
(1)歌曲的內容是什麼?
(2)有幾個聲部組成?
(3)隨范唱劃指揮圖式,有什麼發現?
3.討論以上三個問題,不清楚的可再聽范唱。
4.聽一遍曲調范奏,學生再進行劃拍練習。
5.結合曲調講解變拍子(詳見右邊)。
6.學唱前8小節曲調。要求打出每小節的強拍。
(每小節強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節唱得非常熟練的基礎上,把全班分為二個聲部。分聲部各學唱自己的聲部曲調。(因為這部分節奏與前8小節一樣,所以必需在前8小節熟練的前提下再學習第二部分。)
8.弱起小節不必從理論上去講,而是從歌調的重音布局去闡述,如「我那故鄉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這樣學生很自然把弱起小節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點與難點。要以對故鄉「彎彎小路」與「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傾訴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聲之中去表現。
10.設計打擊樂伴奏,注意4/4與3/4的交換。如:
二、變奏練習:創作活動
1.不講變奏的概念。
2.從本書上的「例」開始練習。3.完善書本上的「例」,
學生自己作變化發展。不要受書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創作變奏曲,不僅是同一拍號,還可以是變拍子的。
三、音樂知識:變拍子
1.變拍子的樂理知識結合歌曲《故鄉小路》的教學順帶進行。
2.教學時不從理論上講解,而從譜的現象上去切入。
設問:這首歌曲每小節的拍數是否一樣?除第1小節是不完全小節外,每小節的拍數有幾種類型?
歸納:歌曲由兩種拍子組成,這就是變拍子。
3.複習音名變音記號,比較「4」與「#4」的音高關係以及「4」與「#4」的手勢。唱准「3、4、5、#4、6、5、3」。因此「#4」的教學也結合歌曲《故鄉的小路》進行。
第六課 歡樂的少年
第一課時
一、表演《雛鷹之歌》
1.教師談話導入:20世紀90年代初團中央發動的《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少先隊教育活動,旨在把全國少年兒童培養成江總書記提出的「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這樣背景下而創作的歌曲。
2.教師範唱、錄音范唱歌曲,多聽幾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學唱這首歌曲。
分為二部分學習。
4.學唱曲調,暫不唱滑音記號,當曲調基本學會,並能流暢地按規定速度唱譜時,才把歌詞配上。
5.在唱歌詞時,適時按要求加上滑音記號,歌曲的風格更濃郁,順帶講下滑音記號、唱法。
6.該歌曲帶有新疆地區的特徵,所以打擊樂器按「 」節奏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風格性更強烈。
二、聆聽《羅馬的松樹》
1.設問導入:你們是否想了解歐洲南部的少年兒童們是怎樣玩耍的?
2.視聽《博爾蓋塞別墅的松樹》(不告訴曲名)
設問:你們能從音樂聲中想像這一群少年兒童在幹什麼?(學生們議論)
3.介紹作品名稱、創作背景。
這是作曲家創作的一套描繪羅馬風景人物的音樂組畫——《羅馬的松樹》第一段「博爾蓋塞別野的松樹」,描寫一群天真活潑的少年在羅馬的遊覽勝地博爾蓋塞別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聽舞蹈的場面音樂——第一主題。
5.聆聽第二主題旋律。
設問:這是描寫什麼?(「打仗」)
6.復聽全曲:完成聽音樂排序等要求。
7.小結:歐洲義大利少年兒童們歡樂的活動。
第二課時
一、聆聽《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識導入:
設問: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在哪裡?在20世紀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誕生了什麼國家?(蘇聯)
談話: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由蘇聯軍隊攻克柏林與英、美、法盟軍會師,取得決定的勝利。本歌就是前蘇聯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聽歌曲,並介紹歌曲的時代背景與內容。。
3.朗讀一遍歌詞,旨在進一步體驗歌曲內容。
4.再欣賞一遍歌曲。
5.師生議論從歌曲中獲得的感受。
6.完成課本上的練習:歌曲分幾部分?(兩部分)用圖形表現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結:蘇聯少年兒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鈴鈴》
1.以聆聽前奏導入:
設問:
這兩小節你能聽出是什麼聲音?——鈴聲——哪裡來的鈴聲。請聽——
2.聆聽范唱。
歌曲表現了什麼內容?二段歌詞,兩種鈴聲,你能說一說嗎?他們各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心情與情景?
3.學習歌曲曲調。
(1)歌曲的前4小節是全曲的主題音調,學好這4小節至關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視唱,唱好這開始4小節。
(2)從第5小節到第12小節讓學生自學視唱歌譜。然後流暢地唱好齊唱部分曲調。
(3)二聲部10個小節,可分聲部讓學生自學。這兩個聲部節奏與旋律,學生基本能視譜唱出。
(4)這曲調要唱好的關鍵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風格。這裡包括裝飾音、滑音、「#5」等技術上的處理。
4.學唱歌曲時,襯詞「啰」等要處理好,另外在頓音、漸強、漸弱處要唱出這一群少年活潑歡樂的性格。
5.在較熟練地唱好歌曲的基礎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為歌曲伴奏。里拉琴這一記號所對應的樂曲,可以用口風琴、口琴,也可用豎笛等旋律樂器來演奏。
創作活動
完成曲調最後2小節的創作,唱一唱,奏一奏。
1.該創作活動旨在讓學生創作的最後2小節要有結束感。從音樂的技術上講就是調式感的問題,但與學生不講調式問題,僅僅是感性上要求有結束即可。
2.從曲調的發展來看譜例1應該是「do」結尾,譜例2應該是「la」結束。但必需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獲得,而不是教師包辦代替。
聽辨練習
1.先用鋼琴(或其他鍵盤樂器)分別彈奏這兩段曲調。要求聽辨這兩段曲調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跟著鋼琴模唱一遍,說出這兩段曲調相同與不同之處。(節奏相同,曲調也基本相似。不同之處是第二小節的「4」升高半音為「#4」)
3.用豎笛吹一吹,進一步鞏固「#4」與「4」的音高關係。第七課 雨花
第一課時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聲——沙沙沙;赤著腳丫踩在雨中——叭叭叭。這聲音能構成美妙的音樂嗎?請聽歌曲《踩雨》。
2.聆聽范唱。
誰能模唱開始的兩小節「沙里格沙」?說明他既非常認真地聽,又代表他的記憶力非常強!
3.我相信全體同學能自學唱出前面12小節曲調,注意輕聲唱,不要影響周圍同學。
4.聽鋼琴彈接下去的8小節。尤其是這8小節中的最後兩小節曲調,有些難度,有一個什麼節奏?
5.把歌曲的20小節曲調連起來唱一唱。
6.最後8小節曲調很容易,但注意有兩小節稍有變化,要看仔細,唱準確。
7.要帶著歡樂、活潑的心情,表現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這首歌。並用自製的下雨音響為歌曲伴奏。
8.誰在夏天的雨中踩過雨?說說你當時的心情?
9.我們大家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作為一次藝術實踐活動,輕鬆地、甜美地唱一唱。
10.小結:「沙沙沙、叭叭叭」這是多麼美妙的音樂呵!
二、聽《踩雨》
1.這首歌曲與本課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內容,(同一詞作者)但由於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構思、風格也不一。如果說前者是幾個人在玩踩雨的話,那麼這首歌則是一群人在踩雨。
2.欣賞《踩雨》。
設問:歌曲表現出怎樣的情景?什麼地方能產生回聲?
3.再次欣賞《踩雨》。
談話:聽了兩遍《踩雨》,也唱過了另一首《踩雨》,能說出他們的同工異曲之奧妙嗎?
4.選擇打擊樂器及自製樂器,邊欣賞歌曲邊輕輕為歌曲伴奏。
5.小結: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樂趣所在。
第二課時
一、聆聽《雨滴》
1.主題名稱導入:我們用歡快的歌聲,表現了雨花,鋼琴是怎樣描繪雨滴聲?
2.初聽樂曲的第一主題片斷。
你能聽出鋼琴彈奏的雨滴聲嗎?
3.誰願意到鋼琴上來試試彈奏這雨滴聲!
4.欣賞樂曲第一樂段。
設問:這一樂段給你什麼感受?
5.欣賞樂曲第二樂段。
設問:這中間樂段在情緒上與第一樂段對比起什麼變化?
6.介紹肖邦創作背景及生平。(見樂曲分析)
7.聆聽全曲。如果班級中有學生能演奏此曲,請她(他)來演奏,效果更佳。
8.小結:雨滴帶給人們遐想……。
二、表演《雨中》
1.這是一首帶有通俗音樂風格的校園歌曲。
2.看著歌譜聽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顏色把相同的節奏與相同的曲調塗上,這樣便於學唱。
4.再聽一遍范唱。要求各聲部的同學跟錄音的范唱哼唱自己聲部的曲調。
5.分聲部自學曲調。
(1)把全歌分為兩個部分:前16小節為第一樂段,其餘是第二樂段,分樂段自學。學好第一樂段,鞏固第一樂段。再學第二樂段。
(2)跟伴奏音帶唱二聲部曲調。教師可參與第二聲部給予支撐。
6.因為歌曲是表現學生自己的生活,學生很容易投入。要求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輕鬆活潑、風趣地表現歌曲,以表達校園的多彩生活。
第三課時
一、聆聽《暴風雨》
1.複習四年級(上)《羊腸小道》的第一部分。
設問:這段音樂你們聽到過嗎?它的名稱是——?內容是——?
師生回憶四年級(上)《回聲》中及聆聽過的《羊腸小道》。
2.出示教學標題——暴風雨。
這段欣賞曲是繼四年級聆聽的《大峽谷組曲》的第五樂章。
3.初聽第一部分。
從樂曲的旋律中聽到了你熟悉的主題嗎?
從本樂曲的標題名稱中,你認為這段音樂是描寫了怎樣的場景?(暴風雨前的寧靜)
4.初聽第二部分。
從這段音樂的音響中,你想像是怎樣的場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
5.聆聽全曲(第五樂章)。
要求:邊聽邊用神態動作……表現你對音樂發展過程的感受。
6.小結:這與《踩雨》、《雨中》就不一樣了,是暴雨了,但還是表現了雨的主題。音樂的表現變化無窮。
二、創作活動
1.根據本課內容學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夥伴或單獨發揮自己的想像,創作音樂——命題創作。
2.構思:
從命題出發構思內容框架。根據框架選用素材進行創作。
3.因為是命題的自由創作,所以各種形式不限。
如:用各種音響的先後交織出現,組成一幅《狂風暴雨》;再如:用數首表現「雨」的歌曲串聯起來,加上打擊樂器、串聯詞等。還可以小品形式、藝術造型、舞蹈等等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
4.創作展示。
第八課 冬雪
第一課時
一、表演《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1.解題導入:「雪花」、「夢」有關係嗎?
這裡的「夢」由誰在做?是小朋友?還是小動物?做什麼「夢」?這就是本歌要告訴你的內容。
2.聆聽范唱。
聽完范唱,對歌名能理解了嗎?
雪花-夢-小動物-春風-夢醒。
3.再聽一遍范唱,在「告訴小××」的間奏處,請大家輕輕隨音樂拍手(XX)。
4.解決兩處難點:
「#2」的音高要*近「3」,這樣「#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節奏,用劃拍法唱准。
5.自學歌曲的曲調。
6.歌曲表演時,注意兩個樂段的對比,第一樂段注重敘述性,平穩而口語化,尤其是四個「告訴」,要體現對小動物的保護的環保意識。
第二樂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現對小動物的親切和熱情。
7.討論:
設問:
(1)歌曲告訴了我們什麼知識?
(生物科普知識——冬眠)
(2)還有哪些動物也冬眠?
(知識的拓寬與延伸)
8.帶著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的意識,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結:冬雪帶給我們的益處——生態平衡。
二、聆聽《踏雪尋梅》
1.這是我國近現代作曲家黃自創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首歌曲。簡介黃自的生平。
2.欣賞《踏雪尋梅》。
邊聽邊看書上的歌詞,如能將歌譜也同時展示,效果會更好。
3.討論歌曲表現的內容。(歌曲抒發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尋梅、勤奮讀書、追求好時光的心情。)
4.再次聆聽。鼓勵學生看著歌譜,輕輕哼唱。
5.小結: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描繪雪景為題材的歌曲。
三、聆聽《打虎上山》
1.初聽《打虎上山》。
介紹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劇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聽引子音樂,體驗「莽莽林海、廣闊雪原」的壯麗景色。
3.復聽全唱段。學習楊子榮的英雄氣概。
4.小結:這是京劇描繪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滅匪徒的豪情壯志。
第二課時
一、表演《堆雪人》
1.對於沒有見過冬雪、沒有玩過堆雪人的孩子來說,只能從圖片、動畫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給我們帶來了音樂的體驗與感受。
2.聆聽范唱,找出相同節奏的樂句。
3.學唱第一樂句的曲調(3小節)。
4.在掌握第一樂句曲調識譜的基礎上,自學第二、第三、第四樂句(每句3小節),並找出其中的規律。(每一句的第1小節除節奏相同外,旋律的行進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節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節都含有切分節奏)
5.完成歌曲的練習:線條圖形的連接。
6.如果第一樂段的四個樂句能流暢地唱好的話,第一樂段的低聲部兩個樂句也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兩個難點:
首先是要唱出輕鬆活潑的、歡快自豪的情緒,具體是唱好襯詞「啦啦啦」。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譜,要花一定時間排練。當然合唱的和諧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暢地唱好的基礎上,可以啟發學生按詞意排練、構思表演唱,這樣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創作活動
1.在找到歌曲第一樂段的四句曲調的規律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這就是曲調創作上的一種模仿進行的發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創作練習;素材是:
模仿創作的第一個音是規定的,這樣很顯然其創作的曲調應該是:
三、聆聽《乘雪橇》
1.由祖國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課欣賞內容的標題——《乘雪橇》。
2.對全國的少年來說,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們可以從音樂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與樂趣。
3.初聽全曲。
設問:這是什麼地區(國家)的音樂風格?為什麼?
(美國,爵士音樂風格足以證明。)
4.根據教材中的圖形譜及簡譜譜例,熟悉樂曲的主題音調(或唱或奏或哼)。
5.復聽全曲。
設問:這一主題音調全曲共出現幾次?每次出現有哪些變化,表達了怎樣的情緒與情景?
6.再次復聽,邊聽邊作圖形譜表示你對樂曲的過程的理解。
四、祖國各地的冬季
1.展開中國地圖的挂圖。
2.找出課本中的「黑龍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同樣是冬季,為什麼在中國土地上冬景不一樣?
4.讓學生談談在寒假中到過祖國的哪些地方,或從書本知識、影視媒體、網路上獲得的各地冬季的風景。
5.請體驗過冬雪的同學談談其感受。
第九課 對花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歌曲《對花》,並能有感情地演唱。
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滑音的實際唱法,並能在歌曲中運用。
情感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感受歌曲所表現的熱鬧場面,並通過對班內優秀同學的表彰,激發學生的成功感,培養自信心及主人翁意識。
二、 教學重點:《對花》歌譜的教學及對歌曲情感的體會。
三、 教學難點:滑音與倚音的實際演唱效果。(其中倚音不作新授要求。)
四、 課前準備:錄音帶,錄象帶,大紅花若干,大歌片,紅綢帶每生兩條。
五、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師生問好。
隨《軍隊與老百姓》的音樂進入教室,坐定後隨音樂拍手。
二、基礎練習。
1、練練:4/4
拍手 0× 0× 0× ×× | 0× 0× 0× ×× |
跺腳 × × × 0 | × × × 0 |
拍手 0× 0× 0× ×× | 0× 0× 0× × ||
跺腳 × × × 0 |× × × 0 ||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勇敢的解放軍,去打擊敵人,好嗎?(生:好!)我們今天的任務有3個,首先要求我們按指定的步伐行軍,因為敵人非常狡猾,而這種步伐能混亂他們的視聽,第二步就要與我方的地下黨員接暗號,取任務,然後就看誰能出色的完成任務,我們就為他戴上大紅花!好嗎?(生:好!)
師:你看,這個就是上級給我們的行軍步伐,哪位優秀的解放軍能完成?
1)、出示拍手的節奏,請一位學生念念。
2)、學生齊念節奏兩遍,第1遍休止符的地方可先用「嗯」代替,第2遍時請生把「嗯」念在心裡。
3)、用手打節奏,休止符時手往外。
4)、出示跺腳節奏,請生分組配合再由生獨立完成。
2、節奏。4/4
×·×××|×·× ×× ×- | ×××××× |×·××-||
師:我們踏著這個整齊的步伐前進著,敵人果然沒有發現我們,同學們,真不愧是解放軍,第1個任務順利完成了,現在我們應該尋找地下黨員,與他接上頭後取得任務,那位地下黨員是誰呢?請你找找看,他的標記是,(教師的穿著),對了,我就是那位地下黨員,我接受上級組織的委託,前來接頭,暗號是這條節奏。
1)、教師出示節奏。
2)、請各別生念念,注意附點與切分。
3)、全體同學蹲下來用雙手在凳子上打節奏。
4)、出示旋律,(滑音先不要出示),請生視唱。注意倚音部分,教師提示倚音「3」唱得短促。
4/4 6· 5 6 ī3·5 3 5 6 - | 5 5 3 2 12 | 5 ·7 6 -||
5)、加上滑音,師唱後請生聽辨別有何不同?效果如何?
6)、講解新知識:滑音記號,並唱唱上滑音與下滑音有何不同?請生演唱效果。
7)、跟琴唱唱這條旋律。
三、新歌教學。
1、視唱歌譜。
師:暗號接上了,你們確實是聰明的解放軍,下面
我就把上級交待的任務告訴大家。因為前方敵人十分頑固,他們躲在雕堡內,我方人員打不進去。所以,要派一位象董薦瑞一樣勇敢的戰士去把它炸掉,你們敢嗎?(生:敢!)
師:真不錯!咱們的解放軍真是好樣的!可是,這個雕堡它可不那麼好對付!敵人設置了密碼,如果解不開密碼,那麼我們只要一先靠近,敵人就會發現我們,我已經請情報人員把密碼偷也出來,看看哪位解放軍智勇雙全?
1)、教師出示大歌片,請生視唱歌譜(邊點拍邊唱)
2)、師範唱,糾正錯誤,請生齊唱。
3)、提醒學生滑音部分,及倚音部分的演唱效果。
4)、師彈琴,請生聆聽,在心裡默唱,糾正音高。
5)、生跟琴唱唱。
6)、師生接唱歌譜,男、女生接唱歌譜。
7)、隨琴聽結束部分,請生把兩遍歌譜一起唱唱。
2、歌詞教學。
師:好!現在密碼已經由同學們解開啦!炸藥也已
安裝完畢,你聽!雕堡被我們炸掉啦!
1)、錄音播放爆炸聲,槍聲,以及事先錄好的敵人投降聲。
師:這是勝利的炮聲!老百姓們高興地拿起鑼鼓歡迎我們解放軍進城啦!不信,你看!
2)、播放百姓歡迎紅軍的錄象,同時播放歌曲《對花》。
3)、用練練節奏為歌曲伴奏。
師:同學們!讓我們踏著整齊的步伐進城吧!
4)、唱歌詞。
師:解放軍同志們,讓我們和老百姓一起慶祝勝利吧!我們和他們一齊歌唱!
5)、師彈琴,請生在心裡歌唱。
6)、生跟琴一起唱,師注意襯詞部分的地方要求學生咬字清楚。
7)、再提示滑音部分,把韻味唱出來。
8)、師生分角色演唱,感受熱鬧的氣氛,有感情的唱,說說「對」花這種民歌的演唱形式(一問一答。)
9)、分男、女生按角色演唱。
10)、學習秧歌步(課件出示秧歌步的動態步伐。)
師:剛才錄象中,他們還跳著秧歌,打著鼓,那麼我們也來高興一下,學學他們的秧歌舞吧!(生跟課件一起跳。)
11)、隨著音樂邊甩綢帶邊跳秧歌。
12)、用不同的形式邊唱邊跳,可以分組,也可按男女生分。
13)、創編歌詞。請生分小組創作,然後教師選幾給大家一起唱唱。
14)、表彰優秀同學,其他同學唱歌,師為生戴上大紅花,
師:老百姓說要謝謝我們,並要為出色的解放軍戴上大紅花呢!
15)、表彰其他方面出色的同學。
師:剛才我們做了一回解放軍,高不高興啊?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同學在各方面表現都不錯,我們趁今天這個機會也對他們進行表彰好嗎?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歡快的歌《對花》,並且還當了一回智勇雙全的解放軍,還發現了我們身邊同學的許多優點,我認為,今天大家的表現非常出色,我為你們自豪!!下面,就讓我們隨著《對花》一起走向你們的世界,希望在今後的時間裡,能有更多的同學站在其它的領獎台上!!
第二課時
一、常規練習
1、師生問好、音階練習
2、發聲練習:2/4 1 5 5 5 | 5 4 3 2 | 1 — |
ma ha ha ha ha ha ha ha
3、複習歌曲:前課內容。
4、複習上、下兩種滑音的唱法。
二、複習歌曲旋律
1、學唱歌曲, 《獻花歌》
2、欣賞樂曲《軍隊和老百姓》
略談樂曲的出處,淺釋內容。導入欣賞,初聽。
三:集體舞練習
四、小結
第三課時
一、常規練習
1、師生問好、音階練習
2、發聲練習:2/4 1 5 5 5 | 5 4 3 2 | 1 — |
ma ha ha ha ha ha ha ha
3、複習歌曲:前課內容。
聆聽樂曲《山高遮不住南來雁》
4、復聽,為樂曲作伴奏。
分組表演集體舞后。集體表演集體舞。
三、總結本課
推薦閱讀:
※震驚!這個人做音樂把自己做進去了!
※《中國夢 中昊夢》山東省第二屆古箏大賽在濟南拉開帷幕
※愛音樂的看過來,鄢陵五彩大地DJ花海電音節4月29日酷燃來襲!
※裴秀智有音樂作品嗎?
※【律動】幼兒園早操律動視頻,音樂動聽,動作簡單(附音樂)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