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夢境即如是美好,那麼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七、賞析第三節
1、「世間行樂亦如此」中的「此」指什麼?
明確:指上節所寫的夢境如煙,瞬息即散。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後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和傷感情緒。「世間」兩句,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矛盾里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
2、「古來萬事東流水」一句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流露出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與深沉感慨,這同時也表明,浪跡山水,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尋仙問道,正是為了心靈的撫慰。
3、「且放」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一方面,放鹿青崖、騎訪名山反映了詩人與現實的對立,對惡勢力決不妥協;另一方面,也表現出詩人放達的情懷和逃避現實的態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性格?在全詩起什麼作用?
明確:①傲岸性格,表現了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貴的精神。②是「詩眼」,起了揭示主題的作用。
八、鑒賞要點
從表面看,這是一首遊仙詩,它的主體部分(「雲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關於神仙世界的描寫;但詩人的遊仙之念決不同於那種完全置身於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嚮往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厭惡眼前的黑暗的現實世界。這一點,詩人在詩尾有明確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才是全詩的主旨。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解放和蔑視權貴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這首詩里也表現得很明顯。一是豐富的想像。詩人的想像有來源於民間傳說,例如關於仙境的種種細節描寫;也有出於詩人的人性愛好的,例如明月「送我於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二是大膽的誇張。這種誇張不是簡單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著詩人美好的感情,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嚮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於此可見一斑。
概括主題:通過描寫夢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寫出了詩人憎恨現實,追求自由 板書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一、夢之由 現實天姥 神奇雄峻 景仰嚮往 對比襯托誇張 二、夢之境 夢到剡溪 清幽寂靜 興奮、輕鬆愉快 著屐登山 壯美奇絕 陶醉、樂而忘返 夜間景象 離奇險怪 迷惘、困惑 神仙洞府 絢爛輝煌 極度興奮、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