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寒食文化與寒食風俗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詩人盧象的《寒食》詩句,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寒食節是為紀念介之推而設的原委。子推,是對介之推的尊稱。他曾隨重耳流亡十九年,歷盡艱險,並割股肉為其充饑。重耳回國即位為文公後,封賞功臣竟忘了曾與他患難與共的這位賢臣。「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偕母上綿山隱居。後有人賦《龍蛇歌》為他鳴不平。其辭曰:「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雨露。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見《呂氏春秋》)。晉文公以看到這首歌才想到了介之推,便率文武隨從上綿山尋找。為迫使子推出山,下令三面舉火。但子推母子初衷不改,相抱被焚於一株大柳樹下。晉文公為表示對賢臣的懷念 並銘記自己的過失,環綿上田封之以為介山,並下令在其母子忌日不許動煙火,寒食節即由此而來。《莊子·盜跖》載:「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之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吟詠道:「介子忠而立枯兮 ,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都是對這段歷史的生動記述。

  寒食節的確切時間,歷來說法不一。南朝宋代范曄《後漢書.周舉傳》載:「太原一郡,舊俗 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 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南宋周密《癸辛雜識》云:「綿上火禁,昇平時禁七日,喪亂以來猶三日。」而被普遍認可的則是南朝梁宗懷《荊楚歲時記》所述:「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另外還有寒食節在清明前一日、二日、三日之說。其實,寒食.清明早已成為一個節日。據戰國時期呂不韋等人所著《呂氏春秋》說:第二年寒食節的翌日,晉文公又來到綿山上的那株大柳樹下,發現這棵被燒死的樹又奇蹟般地復活了。他十分驚喜,便折了幾根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這青青柳枝使他回憶起介之推割股時對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賞,只願您做個清明的國君。」於是晉文公又把這棵樹封為「清明柳」,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一、寒食禁煙

    古代寒食節也叫「禁煙節」,每歲到這一時節,要求國人家家禁止生火,皆吃冷食。禁煙是節日里最主要甚至是必須的措施。關於介子禁煙和立枯說最早可見於戰國時屈子的懷介辭文。但更為詳實的禁煙說見於西漢末年無神論者桓譚撰著的《新論》,該文中曰:「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雖病不敢觸犯,王者宜應改易。」這裡說的寒食禁煙是「不火食五日」。到東漢時期,名重朝廷的尚書周舉初在并州任刺史時,當時并州之民視介之推為鄉神,士民每年冬季怕神靈不樂見火,於是「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後漢書·周舉傳》。周舉為革除這一愚民陋俗,曾左右為難,找不到有效辦法,後使用求神告廟之策,「作弔書以置之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據《太平御覽》和《潞安府志》載,周舉移書介廟之後,寒食節斷火改為三日。《周舉傳》文中則曰:這次移書介廟後,從此「使還溫食,眾惑稍解,風俗頗革」。但到東漢末年,晉省一帶寒食風俗又愈演愈烈,每冬禁火發展到一百零五天。魏武帝(曹操)在一次北上太行之行中,備嘗冰雪溪谷之苦,途中,聞說「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之推」,感覺「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於是,下文令禁絕(歷史上名曰《明罰令》),文中規定:「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潞安府志·曹操禁絕火令》)。

    東晉成帝七年(即後趙建平三年,公元332),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冰雹起自西河介山,冰雹大如雞子,平地三尺,行人禽獸死者萬數。冰雹所到處,太原、樂平、武鄉、趙郡、廣平、鉅鹿等地千餘里,樹木摧折,禾稼蕩然(介休、武鄉、廣平、鉅鹿等州縣誌書都有記載)。當時,後趙帝王石勒在東堂問中書令徐光下冰雹之因,光曰:去年,帝禁寒食。帝鄉之神介之推,歷代為世人所尊,介山左右之田為晉文公祭介子推田,這一帶百姓奉祀介子推,士民們願寒食禁火可任其隨便。帝縱不能讓天下人心同爾。由是,勒乃下詔書曰:「寒食既并州舊風,朕生其俗……之推歷代攸尊,請普復寒食,更為植嘉樹,立祠堂,給戶奉祀。」(見《晉書·石勒載記》)。

    北魏延興四年(474),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太和二十年二月,魏孝文帝連續三次禁斷寒食,第三次令文中曰:「……除介山之邑聽為,寒食自余禁斷。」寒食節歷經幾朝當政者屢屢禁斷所以能相沿持續,除了國人追憫昔賢,不忍介之推英靈泯沒外,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後來的寒食節最終選定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即清明節令期間。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煮醴酪》文中講述了晉文公以綿上之田追封介之推後,接下來又曰:「於今,介山林木遙望盡黑,為火繞狀。又有抱樹之形。世世祠祀,頗有神驗。百姓哀之,忌日為之斷火,煮醴而食之,名曰寒食,蓋清明節前一日是也。中國流行,遂為常俗」。清明節令期間過寒食禁煙節,春暖花開,陽和布澤,不僅能消除當政者擔憂的「隆冬冷食,殘損民命」的後患,而且趁這一時節出外春遊,拜掃親人墳墓,開展一些各個層次人士喜聞樂見的活動都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條件。

    隋唐時期,寒食節主要活動項目已逐漸演變為關係千家萬戶的祭祖掃墓, 而為紀念介之推舉行的禁煙吃冷食已退據到次席。儘管如此,國人仍對節日里的禁煙大事不敢掉以輕心。唐宋以來,詩人反映寒食節禁火的作品比比皆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寒食夜裡住在綿山腳下的冷泉驛,寫出禁火感受曰:「介山當驛秀,汾水繞關斜,自怯春寒苦,哪堪禁火賒(長久難熬)」;唐宋時期寒食禁煙連皇宮內都不得例外。反映皇宮寒食禁煙膾炙人口的詩句如韓翃《寒食》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詩人元稹《連昌宮詞》句:「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樹綠」;北宋文學家李方叔《寒食》句:「千株密炬出嚴闉,走馬天街賜近臣」;宋人宋白《宮詞百首》句「寒食宮中也禁煙,鬱金堂北畫鞦韆」……寒食節禁煙儘管皇家有「賜近臣蠟燭」的靈話機動對策,但寒食傳統習俗禁火冷食連皇室也受到約束,這畢竟是鐵一般的事實。 

    南宋有名詞人畫家周密在其《癸辛雜識》中記載有一段關於寒食節官家查處百姓對禁火執行情況的詳實故事。文中講:

    綿上火禁,昇平時禁七日,喪亂之年則禁三日。寒食這一天,鄉里社長一夥要挨家戶用雞毛查撥各家灶灰,雞毛稍焦卷,說明這家沒禁火,就要罰香紙錢。特殊有病及年老不能吃冷食者,要麼認罰,要麼到介公廟求神卜卦。卜到吉,可燃用木炭,如卜到不吉,則寧讓死也不讓用火。百姓無奈,大冷天想吃點熱東西,「或以食暴日中,或埋食器於羊馬糞窖」。《癸辛雜識》中還提到,「相傳火禁不嚴,則有風電之變。」還曰:「火禁中雖冷,食無致病者」。

    宋元以降,寒食禁煙之俗依舊不衰。介山為介之推封田所在,該山迴鑾寺自宋代起便建立起「每節清明,大地禁火」之碑,警示於民;《汾州府志》在古迹一目中也記有「府治南一里有禁火台,土人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祭介之推於此」。據明代都穆撰《南濠詩話》載,元代僧人圓至,本人工於古文,詩尤清婉。其《寒食》詩有句曰:「清明院落無燈火,獨繞迥廊體夜香」。這裡顯然告訴人們,元代時,僧人居住的古廟院落里也行禁煙之俗。

    南宋時期,非當寒食節禁煙之俗不衰,而且在當時人眼中,有關寒食節日里的其它活動都視為「過禁煙」。《乾淳歲時記》有一則蔣苑使利用自己的小園圃仿效皇宮禁苑過「禁煙節」的記載,言其小圃內「花木周匝,亭榭奇巧,春時悉以所有書畫、玩器等物羅列滿前……鬧竿、花蘭之類皆鏤絲、玉、金為之,極其精妙。且立標竿、射垛、鞦韆、梭門、鬥雞、蹴鞠諸戲,以娛遊客。衣冠士女至者,招邀杯酒。」最後講這叫「過禁煙乃已」;《西湖志余》中還記載有南宋淳熙年間,遊人禁煙節游西湖時爭售一廢棄游舟的故事。原來廢棄游舟系浪蕩子王生與名妓陶師兒在一個夜晚,乘此舟來到湖心,然後相抱投入湖中,都人曾作「長橋月」「短橋月」 歌之,此舟從此成為棄物,多年無人敢乘用。有一年禁煙節踏春時節,士女闐沓,舟發如蟻,一些遊客等至日午,然蓮舫漁艇也無泊岸者,有人問到岸前那隻廢棄之舟,有多事者便提到王陶投湖的故事,此人笑曰:這有啥可怕,正佳,正要得此舟玩。「即具杯饌入舟,遍游湖曲,盡興而歸。自後,人皆為美談,爭求此舟,殆無虛日,其價反倍於他舟。」

    明清以來,寒食禁煙之風有所淡化,但在一些地區其俗猶存,安徽寧國府一帶清明節掃墓以竹懸紙錢而插,或取青艾為餅,《府志》中說這叫「存禁煙寒食之意」。清代有關綿山《吊介之推》詩文中也不乏禁煙之句作:「忌坂空殘燒,清明尚禁煙」(祝德麟《綿上》詩句);「千家禁火寒三月,萬古忠魂寄一丘」(任銳《介林和傅青主壁間韻》句)。

二、寒食展墓

    當今清明節掃墓,隋唐五代時期稱寒食展墓。其過程大致是寒食節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到先祖墳地,然後致祭、添土、掛紙錢。因這項活動與千家萬戶的生老死葬休戚相關,因而在民間尤為看重。但在唐代開元年代之前,民間盛行的這種拜墓活動還被視為「野祭」。唐開元二十年(732),唐玄宗組織官方編修五禮時,為了給世人這種追賢思孝的「野祭」正名,特敕令將寒食節上墓編入五禮之中的第一項吉禮中,使其永為恆式。此後,寒食節展墓名正言順地成為官方認同倡導的拜掃禮節。皇家人君從此也擠身於寒食祭陵展墓行列。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在其撰修的《新五代史·晉家人傳》中曰:「寒食野祭,而焚紙錢,中國幾何其不為夷狄矣!按唐開元敕,寒食上墓,同拜掃禮。蓋唐許士庶之家行之,而人君無此禮也」。歐陽修還在《晉出帝論》文中講五代幾朝的皇帝「每年寒食出祭,謂之破散」,系「禮樂崩壞,三綱五常之道絕而先王之制度」。事實上,皇家上墓並不始於五代。據史載,隋煬帝曾在江都對太守們曰:你們富貴了不回鄉認宗,等於穿錦銹衣黑夜行走。於是,敕盧江郡設三千人會,賜米麥六千石,讓剌史們回去「謁墳墓,宴故老」,當時來護兒從駕江都,「亦賜物千段,令上先人墳,宴父老」。唐代早於開元年間的唐中宗時期,魏元忠請求回鄉上墓拜掃,中宗特賜銀千兩。唐憲宗元和元年(806)三月,詔常參官寒食節拜墓,歸定在畿內聽假月往還,他州府以「奏取進止」。這也是提倡朝官寒食拜掃祖墓也(見《舊唐書·憲宗本紀》)。 

   宋代以後,緣於寒食節一百五與清明節長期處在同一令節期間,寒食展墓內容基本相沿不變,但寒食名稱歷經數百年演變,逐漸被「清明」所替代。南宋吳自牧撰《夢梁錄》曰:「清明日,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南宋孟元老撰十卷《東京夢華錄》中記有朝廷清明節期間(不是二十四節的清明節)有關掃墓活動的安排:「清明節,禁中前半月發宮人車馬朝陵,宗室、南班近親亦分遣諧諸陵墳,從人皆紫衫、白絹、三角子青行纏,皆系官給。節日禁中出車馬,詣奉先寺道者,院祀諸宮入墳墓非金妝,紺幰、錦額、珠廉,綉扇雙遮,紗籠前導。」明詩人黃省曾寫的《洪武宮詞》中,有一首為宮廷中掃墓的記實之作:「長春門裡清明日,上苑蘭風花鳥繁,焚卻紙錢啼泣罷,又隨龍輦向西園」。

    中國地域廣闊,歷史久遠,國人傳統的寒食拜墓俗非當是千百年持續不衰,而且所普及之區域也相當廣泛。這裡不妨重點摘錄各地區在明清期間所編修的志書中的一些相關資料。

    據《順天府志》(今北京區域)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紙活),燦燦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有歌者、哭笑無端,哀往而樂珂,回也……」;《畿輔通志》載真定府風俗曰:「清明男女皆插柳,挈脯糒牲醴楮錢,奠培先壟。事畢,藉草饗餕 ……」;《西安府志》載:「清明予日添土墓上,辦香楮巾帕,具酒肴糕餅,招服親男女詣墓,曰拜掃。祭餚焚楮畢,留少許掛墓頭。男女以次分席而饗。少年有攜風箏火炮者。此舉必在清明前數日,亦古人寒食遺意也。」又「有祭日上新墳,三年乃止」;蘇州府《嘉定縣誌》載:「清明前兩日謂之寒食,人有新亡者其家必悲痛,名新寒食。至戚則往,祭其几筵,俗呼排座。三月三日,男女戴薺花……清明前後十餘日,士女拈香,闐塞塘路,樓船野舫,充滿溪河。附近村坊各以船載楮帛、鳴金、張幟、交納廟內,堆積如山,名曰『解錢糧』。又有買賣趕趁貨物,戲具及開場賭卜,鄉城畢集。」;常州府《江陰縣誌》載:「清明掃墓,掛白紙錢松揪上」;《武昌縣誌》載:「清明掃舊墓,掛楮錢,男女環冢而哭。」地處西北地區的《平涼府志》載華亭、固原一帶風俗曰:「二月祭墓,葬末十年者,召親朋或助祭餚,獻享畢,樂飲至暮,盡社前止。社後祭十年前墓。如新墓,儀盡百六而止。三月清明祭祖妣,插柳、觀河津、賞花、群飲涇上……」;《成都府志》載:「寒食出大東門早宴,移忠院晚宴。大慈寺設廳。曩時(從前)寒食,太守先設酒饌於郊,祭鬼物之無依者,謂之遙享。後置廣仁院,以葬死而無主者。乃遣官臨祭之。而民間上墳者各集於郊外。天禧二年(1018),趙公稹嘗開西樓亭榭,俾士庶游觀,太守會賓僚凡浹旬(十日),此最府庭游宴之盛。近歲自二月即開園,逾月而後罷」;直隸州四川《嘉定州志》載曰:「清明之祭不過社日。清明節首插柳枝,又瓶貯獻於佛神。前十日之內後先攜具上墳,謂之踏青。男婦隨便,此後農工蠶事各趁其忙」;四川西部區域《六全六番志》記載:「清明掃墓,亦挈酒肉具楮錢,遍山谷以祭。是日競簪柳,家作清明磨,磨米粉為實,赤豆餡於中,外束菜葉如帶,名菜卷子,家相饋遣無……」;《杭州府志》載:「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人家皆插檐柳,雖曲坊小巷亦青青可愛……南北兩山墓祭者尤多。提攜男女,酒壺淆榼,村店山家分餕。游息至暮則花鼓土宜,捆載而歸,尼庵道院尋芳討勝,各有買賣趕趁等人,無日不在春風歌舞中也。」;江西南昌府俗以清明節以竹懸紙插之,謂之「標墳」;這個省的《撫州府志》記載:「清明掃墓,道路如織,民間皆用大豕肥羊,先路必以鼓吹,歸而飲膰,常有醉飽爭鬥之事」;湖南省永州府《道州志》載:「寒食前後,家傢具紙幣牲醴,上丘壠祭祖先為額例,謂之掛掃,其婦女逐隊出野,哭新奠舊,紛紛如雲。」;山東兗州府滋陽、陽谷、曹州、鄒縣,清明先一日為寒食,士女要「登墓標楮錢,增新土於冢上」,這個府的定陶縣,清明「少長皆戴柳枝,……女者嫁者歸寧(回娘家歸宗)。」;雲南《順寧府志》載:「清明有拜掃之例,郡人先後行之」,志書稱此俗為「誠謹可風,不類登游侈靡也。」;廣右垂鎮——廣西《平樂府志》載:「清明祭墓,新葬老少聚哭,遠年則否。」轄地海南島的《瓊州志》載:「清明男女插柳,以米易海螄咂之,」島上的澄邁縣,清明節則要「先期添墓土,除草萊,曰拔墓 。至期,男女帶酒肴上墓,張掛紙錢,宴飲而歸。」;地處沿海福建《興化府志》載:「清明各家以鼠曲和米粉為稞,具醴展謁丘墓。」;福建《漳州府志》:「清明插柳戶上,是日多墓祭,閭巷婦人或有盛服靚妝,帶薔薇花出郭,逐隊行者。」福建《福寧府志》:「清明家插柳於門,履先塋,掃松揪,具牲醴羹飯祭墓。會族享餕。有新入葬者則曰登新墓。祭禮倍厚,大會親族於塋次。」寒食清明節中華大地「千家皆展墓,九原飛紙錢」,「生身不忘宗,千里趕上墳。」此俗台灣寶島也不例外,據《台灣府志》載:「清明日人家展謁墳墓,輿步壺漿,絡繹郊原,祭畢籍草銜杯,遞為酬勸,薄暮乃歸。」     寒食展墓之俗因其魂系祖脈,根連骨肉,至今已演變為四海同祭,九原焚帛,生者展孝,鬼神享食的天下第一祭日。如今改革開放,遍布世界各地的中華海外僑屬每逢清明祭掃期間,不遠萬里,扶老攜幼,絡繹於各地口岸。展墓之俗有人稱之為「聚國魂」,其紐帶與召喚功用可見一斑。

三、寒食插柳

    寒食俗尚又一標誌是家家要插柳。

    寒食俗插柳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梁宗懍撰《荊楚歲時記》記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

    柳為落葉喬木,陽春始發,枝條柔韌,葉似春風裁剪,枝幹縱橫倒順,插之皆可成活。李時珍《本草綱目》中還介紹用柳枝熬湯煮小米作飯,灑面滾成珠子,晒乾裝袋,懸於風處,每用即燒開水下米,煮「絡索米」,此法可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食下不化及翻胃噎膈等症」。《物類相感志》則有「清明柳條可止醬醋潮溢」的記載。

    緣於柳是寒食節的象徵之物,歷代詩人在寒食節期間的詠題作也很多,唐詩人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曰「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唐詩人李商隱《柳》作曰:「灞橋已攀行客手,楚宮先聘舞姬腰。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唐詩人賀知章《詠柳》名句曰:「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宋代大文豪蘇軾《詠柳》作曰:「長恨漫天柳絮輕,只將飛舞逐清明」;宋詩人方岳《柳》句;「粥香餳白清明近,斗挽柔條插畫檐」;金代詩人呂中孚《柳》絕句:「風外絲絲裊綠煙,輕花初破不成綿,卻嫌官路逢寒食,惱亂離愁似去年」;元詩人元淮《詠柳》作曰:「晝長舞得東風困,半倚鞦韆半拂牆」;明詩人黃世康《新柳篇》句曰:「離亭欲折未堪折,昨夜迴風復回雪,黯黯妝成寒食天,毿毿怯近清明節」……宋代詞人仲殊、晏幾道、柳永、方千里、陳允平、周邦彥、吳文英等也有寒食節詠柳不俗之作,如晏幾道《浣溪沙·柳》詞曰:「二月風和到碧城,萬條千縷錄相迎,舞煙弄日過清明;妝鏡巧眉偷葉樣,歌台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柳永《玉樓春·柳》詞為:「黃金萬縷風牽細,寒食初頭春有味,殢煙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誇得意;章街隋岸歡游地,高拂樓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學風流,餓損宮腰終不似」……

    寒食節為什麼要插柳,各地說法很不一致,按宋代趙元鎮《寒食》詩作和湖北《安陸府志》、廣西《懷集縣誌》等說法是為了「紀年」;河北《宣化府志》、《永平府志》的說法是怕人生衰老,「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廣東《雷州府志》及河北《冀州志》說法是為「明目」,「防盲」;湖北《應山縣誌》是"采柳枝供家神";《南昌府志》、《鎮江府志》、《鳳陽府志》中說是「謂之辟邪」;山東一些縣及河北永平地區是「為了迎元烏」;蘇州府《嘉定縣誌》是為「鬧春」;晉省《榆社縣誌》則是「各家以柳條在屋亂摔,謂摔蠍子」;《古文釋義新編》書中則曰「為介之推招魂」……

    緣各地習俗不一,寒食清明節插柳的地點和人身部位也千差萬別。福建《興化府志》謂「門皆插柳,亦插於首」;廣西《南寧府志》載:「亦戴之頭,或系衣帶」;廣東地區一些縣謂之「折柳懸於門,並插兩鬢」;安徽《和州志》載:「插柳寢灶間,前後數日」;四川《嘉定州志》曰:「首插柳枝,又瓶貯獻於佛神」。還有一些府州縣誌書謂「插於檐」、「插柳於墳」、「男女佩戴柳枝」、「兒童簪柳」、「折柳枝標於戶」……

    此外,安徽、蘇州等地方,寒食節還盛行以戴薺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與柳葉。

四、寒食飲食

    國內寒食節已經歷兩千多年,寒食節這一天甚至幾天要禁火戒煙,作為「食為天」之須臾不可缺少的食品飲料,其必然應運而生,必然會介入社會各個級別家庭生活中。

    寒食食品主要包括有寒食粥、寒食餅、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則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     寒食粥品類繁多,較常食用的有楊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桃花粥、乾粥、大麥粥等。東晉陸翙《鄴中記》記載并州之俗,言「冬至後百五日為介之推斷火,冷食三日作乾粥,中國以為寒食」;《珍珠船》則記載南朝時「梁武帝寒食賜麥粥」,當時的《荊楚歲時記》也載:「孫楚祭介之推云:「餳一盤,醴酪二盂。今寒食有杏酪,麥粥,即其類也」。按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講煮醴酪即為麥粥。另據《三國典略》,鄴城人李岳為門客說服,用本錢廣收大麥,用車運往晉陽,以求寒食節在晉陽一帶賣高價。由於路途耽誤,結果車到晉陽已是清明節令,無奈又載回鄴城,「利息既少,乃受貧迫,世人莫不笑之」。按曹操《明罰令》,晉陽一帶士民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李岳的運大麥車清明節方到,自然耽誤了時機。這則故事還說明,晉陽人寒食節食麥粥,大麥是煮麥粥的主要原料。

    唐人馮贄撰《雲仙雜記》載:「洛陽人家寒食節裝萬花輿,煮楊花粥」。宋代的《金門歲節錄》也載:「洛陽人家,寒食節食桃花粥」。其實,桃花不僅可以煮粥食,還能治癒疾病。按《本草綱目》中崔元亮提供之方:「一百五日寒食節,收桃花為末,食後,以水半盞調服,方寸匙日三,甚良。可治頭上肥瘡和黃水面瘡」。另據明代《高濂·遵生八箋》載有煮寒食梅花粥法:「收落梅花瓣,凈用雪冰水煮粥,候粥熟,將梅瓣下鍋,一滾即起食」。詩人楊誠齋有《寒食梅粥》詩曰:「才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冬凌粥為寒食節高檔食品,據唐代《韋巨源食譜》,當時都城閶闔門外,通衢有食肆。其中有名望的張手美家,除水產陸販隨時隨需供貨外,每逢一節日專賣一名食,其寒食節專賣食品即冬凌粥。宋代鄭望《膳夫錄》書中也提到「汴中節日食品」,其中寒食節名食為冬凌。據《唐書·百官志》,唐代有掌飲膳酒禮的食官,凡元旦、寒食、冬至,專門供送六品以下朝官食品。

    餳即現代飴糖,是古代寒食節的專備食品。「海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市遠無餳供寒食」,  「簫聲吹暖賣餳天」,「粥香餳白杏花天」……從眾多的提到餳的寒食詩作中不難看出,古代過寒食節必須有餳食,沒有餳,根本不叫過寒食節。有一則典故說唐代劉禹錫等詩人在《六經》中找不到餳字,對宋考功「春來不見餳」句提出質疑。經後人查找,發現戰國時《楚辭》中提到的餦餭即是漢代所稱的餳。宋林洪《山家清供》中講的寒食具也即此物。和靖先生《山中寒食詩》云:「有客初嘗寒食具,據梧痛飲散幽襟。」據《本草綱目》載:「寒具為冷食,《楚辭·招魂》中名粔籹,邵應《通俗文》中名餲,《齊民要術》中名環餅,其用糯米粉和面油煎製成,可貯存,寒食禁火時用以代餐。」《本草綱目》一書還曰:「飴餳用麥櫱或谷芽,同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餳,故醫方亦收用之。」李時珍還引用《集異記》中使用寒食餳,曾治癒好健將邢曹進眼目中的飛矢惡疾等病例說明餳的功用。按《辭海》說,餳是專指用麥芽和谷芽等熬成的糖。介休傳統食品貫餡糖即是用大麥芽和小米經過糖化,熬制而成的飴糖。貫餡糖為冬令保健食品,用以春節至寒食節期間饋送親友和祭灶供神。窮根尋源,貫餡糖事實上就是古代寒食節家用食品。按顧炎武《日知錄》載:「漢時賣餳只是吹竹,到明代改為用簫編竹管鳴金。」當今,我們依然可以在春節前後看到一些商販在街市玩弄吹塑之作。

    寒食食品還需提及的是宋代林洪撰《山家清供》中的青精飯。制青精飯主要用南燭木,也名黑飯草。方法是「采其枝葉,搗汁,用汁浸米,蒸飯,晒乾,堅而碧也。」《辭海》中講青精飯為烏飯,書中提到烏飯樹為「杜鵑花科,常綠灌木,國內南北各地有野生,江淮一帶每於寒食節采樹葉煮成烏飯。」唐代詩人杜甫《贈李白》詩句曰:「豈無青精飯,令我顏色好。」按《山家清供》一書,青精飯不僅為普通百姓家所需,更為神仙家垂青。久服可以「益顏」,為「延筭仙方」。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提到:  「寒食日采南天竹葉,漬水染飯,色青而光,能資陽氣。」另外,青精飯在一些地區還用作清明節供品,據大庾岑以南的廣東《始興縣誌》載:「寒食日婦女相約上丘墳,以烏糯飯置牲祭墓。」《寧波府志》也有「清明各家為青滋黑飯,牲醴祭墓」的記載。   杏酪為寒食節中的另一高檔食品,東晉孫楚祭介之推食品中便有杏酪。據《冊府元龜》記載,五代時後周廣順元年,太祖郭威曾作御批宣示群臣,意思為一些土特產取之民家,未免勞煩,率多糜費,今後不要再進奉。其中所列的土特產貢品中便列有懷州產寒食杏仁。

    寒食食品除用作節日冷食外,尚有鮮為人知的許多種功用。《月令廣義》載:「用臘冬雪水調寒食麵,謂糊,裱背書畫不蠹」;《本草綱目》載:「寒食粥可治咳嗽、下血、氣調中」;又曰:「寒食飯即饋飯,燒研末飲服,治傷寒食腹」。介休地區清明節家家要蒸一種麵食,該麵食形似蛇和燕兩種,當地人又稱「之推燕」或「蛇盤」。清明節上墳後,人們將柳枝或疙針插在蛇盤上,回家放置在陰涼乾燥處,此食品專治小兒積食和腹瀉。

五、寒食賞花

    寒食清明時節,春禽得意千般語,草卉無名百種香。春風應時節,花開盡人意。這時節正是人們游春賞花的大好季節。正如詩人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一文敘到:「浮生若寄,為歡幾何?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大地)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香俊秀,皆為惠連……」

    中華大地,山河錦秀,寒食節賞花處有山鄉野景,有名勝園林。詩人陸遊有《天彭牡丹譜》著作,其中《風俗記》中曰:「天彭號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遺風,大家至千本。花時,至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處張飲。帟幕車馬,歌吟相屬。最盛於清明寒食時。在寒食前者,謂之火前花,其開稍久。火後則易落。最喜陰晴相半,時謂之養花天。栽、接、剔,治各有其法……」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有《洛陽牡丹記》專箸,其中風俗記中曰:「一百五者,多葉白花,洛陽以穀雨為開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最先開。」又曰:「一百五千葉白花,洛中寒食眾花未開,獨此花最先,故特貴之。」據《帝京景物略》載:明代,北京左安門二里有韋公庄寺,整而一新,面有「流一亭」。岸對面有奈子古樹及婆娑數畝。「清明時節花開時,望之如雪,公安袁宏道稱此為卉木三絕之一。花樹時人多負几案,攜酒看飲樹下,暮則就宿於寺。」詩人王世貞有《韋氏水亭》句曰:「偶成春服始,挾侶間幽縱,芳草近寒食,空林聞午鍾,……欲竟名園賞,停杯感慨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清明節賞花無疑要盛勝於他方。宋代文壇高手蘇東坡三十七歲時有幸參加了杭州錢塘寺賞花會,兩年後清明節發生一場雨雹,病身中的蘇東坡擔心花存無幾,病身中寫成《惜花》詩一首。其《牡丹記敘》一文中追記參加賞花時曰:「熙寧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予從太守沈公觀花于吉祥寺僧守璘之圃,花千本,其品以百數。酒酣樂作,州人大集。金盤采蘭以獻於座者五十有三人。飲酒樂甚。素不飲者皆醉,自輿台,皂隸皆插花。從觀者數萬人,可謂盛矣。」其《惜花》詩為:「吉祥寺中錦千堆,前年賞花真盛哉。道人勸我清明來,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覺吳兒咍(歡樂地嗤笑),豈知如今雙鬢催……」

     寒食節賞花的品種有數十種之多。其中主要品種有杏花,詩人王崇獻《見杏花》詩曰:「杏花何處最嫣然,醉眼摩挲十里煙,三月清明新雨後,孤村芳草夕陽邊……」元代詩人劉炳《寒食客秦淮》句曰:今年寒食客秦淮,杏花李花無數開」;有桃花:唐詩人崔護《清明日題城南》句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宋曾季狸《桃花》詩曰:「嫌近清明時節冷,趁渠新火一番紅」;有海棠花:宋人劉子翚《海棠》詩云:「種處靜宜臨野水,開時長是近清明」。明僧明秀《過孫山人故居》詩曰:「燕子歸來寒食雨,春風開遍野棠花」;有牡丹花:宋人毛滂《寒食初晴見牡丹作》曰:「魏紫黃綠欲占春,不教桃杏見清明」;蘇軾詞《雨中花慢·牡丹》云:「……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有梨花:東坡《梨花》絕句曰:「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明陳繼儒《南都》句云:「寒食鬥雞歸去晚,院門新月印梨花」;有杜鵑花:唐成彥雄《杜鵑花》詩云:「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唐代詩人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曰:「一朵復一朵,並開寒食時」;有山茶花:宋代陸遊《山茶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云:「唯有小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元代詩人薩都刺《看山茶》云:「野寺尋春酒未醒,不知幾日過清明,小欄杆外東風急,一樹山茶落晚晴」;有鬱金香:  明楊基《到江西看花次韻》云:「東湖東畔柳樹長,滿苑飛花亂夕陽,何處祓除(三月上巳日沐浴去災俗)兒女散,過來流水鬱金香」;有茶蘼花:宋鮮於侁《茶蘼洞》句曰:「長憶故山寒食夜,野茶蘼發暗香來;」宋詩人宋祁《春日》詩曰:「故鄉寒食茶蘼發,百合香濃邸舍深;」有酴醾。宋詩人歐陽修《酴醾》詩曰:「清明時節散天香,輕染鵝兒一株黃」;有來禽花:宋人陳與義《來禽花》詩曰:「來禽花高不受折,滿意清明好時節。」宋詩人劉子翚《詠來禽》詩曰:「東風也作清明意,開遍來禽一樹花」;有橘花:唐詩人杜牧有詩曰:「楚香寒食橘花時;」有桐花:張炎《樂府指迷》句曰:「清明折桐花,爛漫端午梅」;有菖蒲花:王世懋《花疏》載:「上乘高品草木花有菖蒲,以九節為寶,以虎鬚為美,江西種為貴。此花清明後則剪之,不惟明目,兼助幽人之致」;還有薔薇花:福建《漳州府志》載:「清明日,閭巷婦人或有盛服靚裝,帶薔薇花,出郭逐隊行者」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寒食節嗜好賞花之人物,《花庵詞客》一書中介紹北宋詞人仲珠,此人本安州進士,因其妻以葯毒之,仲珠食蜜解毒,蘇東坡念其大難不死,送其名曰:「蜜殊」。仲珠後出家為僧,每年禁煙賞花時即置酒接待賓客,還美名曰:「看花局」。仲殊一生填詞甚多,以小令《訴衷情·寒食》為最。

    一些詩人在寒食節賞花是從多角度多層面觀賞的。元代張端從每年種花的角度賞花曰:「今日顏色好,明日風光別,年年送清明,一樹東欄雪」;明代畫家唐伯虎從落花的角度發感慨曰:「節當寒食半陰晴,花與蜉蝣(一種朝生夕死生命短促的昆蟲)共死生」;唐時升則從惜花的心態品花:「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擲梭(很快)」;宋隱士魏野從花的品姿欣賞曰:「寒食花藏(隱)縣,重陽菊繞彎」;元代詩人郝經寒食節在新館看不到花,寫出《思花》句曰:「四圍擊柝鎖重扉,春去春來總不知」;明代陳瓘則對架接花發生興趣:「色紅可使紫,葉單可使千,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天賦有定質,我力能使遷,自矜接花手,可奪造化權……」。

六、寒食品茶

    寒食清明節品茶為古時上層人物享受的特殊項目。明代《北京歲華記》載:「清明日始賣冰,次日,花木皆出窖,播瓜種菜於地。後三日,新茶從馬上至,至之日,宮價五十金,外價二三十金不一。二日即二三金矣……」,飲茶固然有健脾胃、止渴、提神等諸多益處,但在古代,茶在清明時節在皇宮如此神話般昂貴,其中奧秘普通人很難品出其中滋味。

    自唐代起,皇室及其近臣便有了清明節飲新茶之奢俗。為此,南方一些產茶區也有了按期完課納貢茶之成規。唐李郢《茶山貢焙歌》云:「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裡,茶成拜表貢天子……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宋代沿用此成規,王禹偁《茶園十二韻》載:「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未復金鑾召,進獻趁頭番……」另據《苕溪漁隱叢語》:「不知入貢之因起於何時……唐茶,唯湖州紫筍入貢。每歲以清明日貢到,先薦宗廟,然後分賜近臣。」又曰:「紫筍生於雇渚,在湖、常二境之間,當採花時,兩郡守畢至,最為盛集。」按《全唐詩話》記載:「湖州貢茶最多,謂之雇渚,貢焙歲造一萬八千四百斤,大曆後始有進奉。」

    王室清明宴品新茶,要在數千里外及時奉送到,圖的是要趁頭番啜茶英。據明代醫學家王好古及李時珍《本草綱目》之論;「茶體本輕浮,採摘時芽櫱初萌,正得春升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利於頭目。」李時珍還曰:「清明前采者上,穀雨前者次之,此後皆老」。明代許次抒《茶疏》中還提到,「茶宜箬葉(筍竹葉),而畏(怕)香葯。喜溫燥,而忌冷濕。故收藏之家先於清明時便收買箬葉,揀其最青者,予焙極燥,以竹絲編之。」清明前采者為上等茶,收藏家又先於清明時收買焙乾箬葉,采貢茶時又有郡守現場指揮,所有這一切為的都是「到時需及清明宴」。唐詩人張文規《湖州貢焙新茶》歌曰:「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頭,傳奏吳興紫筍來。」真實細膩地描繪出皇家遞送貢茶時情景。 

    古人在制茶、藏茶、飲茶諸多環節上,對用時、用火、用水、用具等都有諸多講究。唐代名宰李德裕《憶茗芽》詩云:「欲及清明火,能消醉客心」;唐詩人李咸用《謝僧寄茶》云:「頃筐短甑蒸新鮮,白苧眼細勻於研,甑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宋人晁補之《李左丞送茶》詩曰:「題封進御官有局,夜行初不更驛宿。冰融太液俱未知,寒食表苞隨賜燭」;宋周必大《王少府送焦坑茶(官焙名茶有焦坑)》句曰:「王程不趁清明宴,野老先分浩蕩春」;宋楊萬里《送新茶李聖俞郎中》詩曰:「細瀉谷簾珠顆露,打成寒食杏花餳」;金代詩人元好問《茗飲》云:「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一甌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

    古人飲茶還有許多別出心裁之舉。據《事詞類奇》載,唐德宗煎茶,好加酥椒之類。宰相李泌曰:「旋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蘇東坡《試院煎茶》歌中列舉了許多與眾不同的煮茶法:「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蜀山系產茶出名品之區,文潞公慶曆間曾以樞密直學士知成都),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貪病長苦飢,分無玉盌捧蛾眉,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本草綱目》中還載有蘇東坡用薑茶治好文潞公之疾法。文中言薑茶治痢:「姜助陽,茶助陰,能消暑解酒。且一寒一熱,調平陰陽,不問赤白。冷熱用之皆良。生薑細切,與真茶等分,新水濃煎服之。蘇東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

 七、寒食踏青

    踏青也曰踏春。《辭海》與《辭源》皆有「俗以清明節為踏春節」之解說。

寒食踏青為古代 國人比較普及的休閑活動形式,其組織方式、內容和規格因地因人而異。

    早在唐代,寒食踏青已相當廣泛普及。唐詩人孟郊《濟源寒食》詩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唐詩人於鵠《襄陽寒食寄宇文籍》講的是水鄉的踏青:「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唐詩人孟浩然《大堤行寄萬七》也系寒食踏青不俗之作:「大堤行樂處,車馬相馳突。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孫挾珠彈,游女矜羅衭。攜手今莫同,江花為誰發」。唐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也為踏青名作:「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遊(踏春),不用清明兼上巳」。詩人杜甫也有踏青《絕句》曰:「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按北宋蘇軾之兄蘇轍鄉俗詩《踏青》句:「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 青行」;北宋著名書法家蔡襄《開州園縱民遊樂》句:「節候近清明,遊人已踏青 」,北宋詞人万俟詠清明應制詞作《三台》中所描繪的禁煙踏青中鬥草、鞦韆、餳香、新妝、飲酒、嬉鬧、狂飲等熱鬧景象及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一些景物情節……人們有理由相信,北宋時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國歷史上踏青活動的極盛時期,一些人當時甚至熱衷於踏青,淡化了祭掃。時人李之彥《東谷所見》中記載自己回鄉時,看到一些人家「置親於荒墟」,清明節拜掃只草草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說這些人家「至節歲非掃松也,只賞梅耳,清明非省墓也,只踏青耳。」作者甚至對這些人發出「祭之厚、不如養之薄」之感慨。

    明清時期,寒食節踏青依舊是國人久經不衰的活動項目之一。明蜀成王讓栩《擬古宮詞》言民間踏青曰:「城外清風卷薄塵,傳言都道踏青人,繁華滿目開如錦,唯此宮中不見春。」明代劉侗、王奕正合撰的著名方誌《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有京郊當年清明踏青時的一幕場景:「……玉泉三十里至橋下,夾岸高柳,絲垂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台,廣畝小池,蔭爽交匝,歲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明清年間問世的一些府、州、縣誌中也不乏記載有關清明節踏青的內容:

   《濟南府志》曰:「清明節士女盛飾,結伴遊春,或攜酒肴郊飲,謂之踏青」;兗州府《沂州(古琅琊府》志》載:「三月清明,男女墓祭後出郭踏青。女子為鞦韆戲,男鬥百草」;湖南《永州府志》載:「寒食日鬥雞,鏤雞子,打毬、鞦韆、施鉤戲」;湖北《漢陽府志》載:「清明掃墓,而祭多邀親友,宴集於郊外,以姿游賞」;廣西《南寧府志》載:  「清明有攜植郊遊宴飲者,謂之踏青」;《台灣府志》載:「三月三日,采鼠麴草合粉為稞,薦祀之,余以相贈送。清明人家展謁墳墓,輿步壺漿,絡繹郊原……」河北《永平府志》載:「清明展墓,連日傾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鬥百草……家家樹鞦韆為戲,閨人撾子兒賭勝負,童子團紙為風鳶,引繩放之。山原車馬,尊罍相接,道隅餕餘而多醉歌矣!」  《順天府志》載:「清明日以紙錢置墳頭,望之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有歌者,哭笑無端者……是日簪柳,游高梁橋,曰踏青,多四方客,未歸者,祭掃日感念出遊」;安徽《鳳陽府志》載:「清明各家墳塋添土……是日前後,士民攜酒肴游郊外,謂之踏青」;福建《興化府志》載:「清明節前後,鄉學生相與據錢為酒食,邀先生和先生之友,於形勝處飲宴,以余錢奉師,謂之光齋,亦謂之浴沂會」……

    除近郊踏青外,歷史上一些名人志士還經常在寒食清明節選擇名山勝地觀光旅遊。

    江西省南昌府有名山麻姑山,系道書中二十八洞天所在地。明代著名學者熊人霖清明後五日晨起,乘輿遊覽了該山,一連寫出詩作《游從姑山》和散文《游麻姑山記》等諸多佳作;湖北武當一名大岳,又名元岳,為元帝修真之所。山上有宋真宗等天子加封的元岳碑等罕物。明代著名文學家譚元春在「時方清明,男婦鬢生柳枝」時節,乘興登游,後寫成名作《游元岳記》散文。歷史上曾是遼、金別都之城——蕭太后故居,後又名梁氏國,明代文學家劉定元在清明節「插棘掛紙,遠近在目」時節到此一游,寫有《游梁氏園記》名篇;明文學家袁宏道清明日有幸與曾太史等陪祀昭陵,隨之謁皇明諸陵看山,後寫成《陪祀昭陵看山記》作……事實上,在繽紛繁多的清明寒食詩歌中,許多名作如唐人宋之問《襄陽路逢寒食》、張雨《游九龍峰留題》、宋代陸遊《諸葛武侯台》、金人元好問《石門廟》、元代郝經《戊午清明日讀神功碑》、明人劉侃《寒食赴大石山》、李東陽《綿山怨》等,幾乎無一不是清明游山覽勝時所作。    較之寒食清明節踏青活動更要上檔次的是皇家在這個時節搞春蒐,民間要在這天搞賽神會。元代詩人薩都剌有幸在京觀看到春蒐盛事,於天曆二年(1329)「寒食擁爐,追思前聯,吟成一律」;據《平遙縣誌》載:「縣城南門外二里干坑村,有凈梵王太子母太子妃廟。廟在晉太子妃耶律夫人墓側,太子母即佛母。每年清明日,這裡舉行「香火會賽」。類同這樣的賽會,蘇州府《崇明縣誌》中也提到清明節例迎城隍,有「社火或粉墨扮故事,遍游城市」活動。元代詩人戴表元《剡源集》中有《林村寒食》句曰:「……市遠無餳供寒食,村深有紵試新衣。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鴉銜祭肉飛。聞說舊時春賽里,家家鼓笛醉成圍」;宋代人范成大寒食詩文中也有「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名句。

八、寒食鬥雞 

    鬥雞為觀賞兩隻或數只雞相鬥的遊戲項目。我國鬥雞習俗歷史悠久,《戰國策》、《史記》、《漢書》提到的鬥雞典故甚多。之後有《鄴都故事》載:「魏明帝太和中築鬥雞台」。樂府雜曲辭《鬥雞篇》即曹植觀鬥雞後所作。鬥雞之戲歷史上可說是久經不衰。寫有鬥雞詩作的著名詩人除曹植外,三國時尚有劉楨;南朝有梁簡文帝、劉孝威、周弘正、褚玠;北周有王褒;隋代有岑德潤;唐代有杜甫、韓偓、韓愈;北宋有司馬光、陳無已;元代有楊維禎;明代有高啟、陳繼儒等。

    寒食節鬥雞大約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燭寶典》載:「寒食節城市尤多鬥雞斗卵之戲。」到唐代,寒食節鬥雞已成為皇宮中不能缺少的娛樂項目之一。據劉肅撰《大唐新語》載:「杜淹為天策府兵曹,楊文干之亂,流越巂(川西雲南一帶),太守戡內難以為御史大夫。因《詠雞》以致意焉。其詩曰:「寒食東郊道,陽溝競草籠。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風,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長翹頻掃陣,利距屢通中。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雖雲百戰勝,會自不論功。」可謂是一幅繪影繪聲之鬥雞圖。另據唐 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載記:「威遠軍子將臧平者,好鬥雞。高於常雞數寸無敢敵者,威遠監軍與物十匹強買之。因寒食乃進,十宅諸王皆好鬥雞。此雞凡敵十數,猶擅場怗氣,穆宗大悅,因賜威遠監軍帛百匹……」唐代趙璘撰 筆記《因話錄》載:「唐文宗觀鬥雞,優人『舞樂演員』稱嘆大好雞,文宗就曰:既好雞,便賜汝。」唐詩人王勃曾被召署府修撰,據《舊唐書·王勃傳》云:王勃在諸 王寒食鬥雞時,「勃戲為文,檄英王雞,」結果被唐高宗怒斥後驅出府。

    唐代寒食節鬥雞最夠趣味的是唐玄宗與小兒賈昌之故事。陳鴻撰《東城老父傳》載曰:「老父姓賈,名昌,生七歲能解鳥語。玄宗還在藩邸時,樂民間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治雞坊(養雞場院)於兩宮間,索(搜求)長安雄雞金亳、鐵距、高冠、昂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訓擾(調教)教飼。」帝出遊,見昌弄木雞於雲龍門道旁,召入為雞坊小兒……此後,「三尺童子入雞群,如狎群小。壯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時,疾病之候,悉能知之」……唐玄宗「召試殿庭,皆中帝意,即日為五百小兒長。加之忠厚,謹密,天子甚愛,幸之,舍帛之物日至其家。」之後,賈昌又著鬥雞服,被天下號為「神雞童」,時人還為之語曰:「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神雞童」最得意之時,每年的「元會、清明節、皆在驪山,每至是日,萬樂具舉,六宮畢從。昌冠雕翠金,華冠錦袖,繍襦褲,執鐸拂,導群雞,敘立廣場,顧盼如神,指揮風生,樹毛振翼,礪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期,隨鞭指,低昂不失,昌度勝負。既決,疆(強)者前,弱者後,隨昌雁行,歸於雞坊……」唐代寒食鬥雞之盛 ,這裡可見一斑。

    宋代之後,宮廳鬥雞戲依然為國人樂不可支的節日休閑娛樂項目,元代詩人陳肅寒食節有幸參加遂幸公主宴席,其詩作《恩制寒食賜百僚宴》中便有鬥雞戲表述:「綠錦呈調馬,朱絲表鬥雞,筵開同日永,樂奏與雲齊」;明代文學家、畫家陳繼儒反映南部官紳生活詩作也有寒食鬥雞的描述:「太平風景是京華,白馬黃衫七寶車,寒食鬥雞歸去晚,院門新月印梨花。」明代詩人陳悰有《天啟宮詞》鬥雞篇曰:「宮人相約鬥雞來,籠幔青紅背面開,四百喙殘高唱歇,當場雙系綵球回。」作者在該詞的序文中曰:「時,宮中竟為鬥雞之戲,不惜重資購健斗之雞,調習既嫻,至期登場。施五色幔於籠上,背場開籠,有能臨陣,飲啄自如。多至三四百喙且鳴躍不怯者,其勝可予必也。勝者以綵線結小球,分纏頸傍,入籠迎歸,所獲珠翠羅綺不啻百金。」有百金之獎賞,當時鬥雞場面之壯觀自然不難想像。

九、寒食拔河

    寒食拔河戲具傳由水上舟戰「牽鉤」演變而來。唐玄宗《觀拔河俗戲》文中有「此戲必致豐年」之說道。

    寒食節拔河之最,當數唐中宗導演的梨園拔河戲。據《景龍文館記》:「唐中宗(李顯)景龍四年(710)清明節,帝幸梨園。命侍臣為拔河之戲,以大麻絚(粗索)兩頭系十餘小索,每索數人執之。以挽六弱為輸。時,七宰相、二附馬為東朋,三相五將為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因年老,隨而踣(仆倒),久不能起,帝以笑為樂。」

十、寒食鞦韆

    鞦韆戲為古代寒食節遊樂項目之一。這一項目歷經千餘年不衰,有歷朝詩人寒食詩可證。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句曰:「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唐詩人李商隱寒食節收到友人寄來的餳粥,走筆答曰:「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鞦韆」;宋代文學家王禹偁《寒食》詩句曰:「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北宋尚書都官員外郎梅堯臣《梨花》詩句曰:「月白鞦韆地,風吹蛺蝶衣」;宋代名宰相文彥博寒食日過龍門,也有詩作曰:「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 鞦韆挂彩繩」;歐陽公《漁家傲》詞:「隔牆遙見鞦韆侶,綠色紅旗雙彩柱」;陸遊詩句:「鞦韆旗下一春忙」;元代著名散曲家,盧摯寒食日新野道中創作《雙調·蟾宮曲》曰:「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埡斜插花枝」;元代另一名散曲名手張養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呂·十二月兼堯民歌》曲中曰:「三四株溪邊杏桃,一兩處牆裡鞦韆」;明代嘉靖進士朱日藩《清明揚州道中憶王 端公》句曰:「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鞦韆」……

    寒食清明節也名「鞦韆節」,歷代見聞與雜錄中記載過鞦韆節實錄也很多。五代時期的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南宋人孟元老十卷筆記《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帝幸臨水殿,賜宴群臣……舟上有諸軍雜戲,畫船上立水鞦韆,船尾百戲,各鳴鑼鼓……」明代此類記實筆記《酌中志略》中也載:「三月初四,宮眷內臣換穿羅衣;清明則鞦韆節也,戴柳枝於發,坤寧宮及後各宮皆安鞦韆一座。凡各宮之溝渠,俱此時疏浚之,竹篾排棚、大木桶、天溝水管,俱此時油捻之……」

    寒食節傳統的鞦韆戲為人們提供了節日的歡快,但五彩繽紛的鞦韆戲中也不免瑜中有瑕。據宋代魏泰假託梅堯臣撰《碧雲騢》載述:「文彥博任宰相,靠的是張貴妃幫忙。」文中說貴妃父曾是文彥博父的門客,文彥博還在成都作知府時,貴妃為引進彥博,上元節期間令彥博給宮廷織異色錦燈籠,後又 讓其織來錦文鞦韆,以備宮中寒食節用。過寒食節時,貴妃身穿成都采錦衣,皇上驚曰:「何處有此錦?」妃曰:「昨令成都文彥博織來,以嘗與妾父有舊,然妾安能使之,蓋彥博奉陛下耳。上色怡自爾,屬意彥博。不久,彥博自成都歸,參知政事……」第二年上元節,宮中無金線燈籠,有人作詩曰:「無人更進燈籠錦,紅粉宮中憶侫臣」 ,上聞此句亦笑。

十一、寒食蹴球

    寒食節蹴球盛 行於唐代,此項活動源於古代用以練武名曰蹴鞠的足球運動。據劉向《別錄》載:「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時。蹋鞠,兵執也,所以講武知有才也。」《後漢書·梁冀傳》曰其「性嗜酒,能蹴鞠之戲。」

    據宋人馬端臨《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反映唐代寒食節蹴球活動的詩作如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建《宮詩》:「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白居易《洛橋寒日作》:「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睛……」

    蹴球盛於唐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唐室 的幾代皇王都是球迷,據欽定類書《冊府元龜》記載:「唐德宗貞元元年(785)二月癸未,李抱真、嚴振來朝寒食節,上與諸 將軍擊鞠於內殿」;「貞元四年(788)二月戊戌,帝御麒德殿觀宰臣李晟、馬燧及諸 將軍會鞠,李泌(另一名宰相)辭以不能,請籌(當記分員)。從之,頒賜有差。辛丑以寒食假滿,內鞠會未畢,是日特賜百官假一日」;「貞元六年三月,帝以寒食節與宰臣及諸將軍擊鞠於麒德殿,頒賜各有差(賞賜不等)」;「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德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勛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十三年二月寒食節,賜宰臣宴於麒德殿前,觀會球,各賜錦彩瓶盤等」;「唐文宗開成四年(839)二月丙寅寒食節,上御通化門以觀遊人,戊辰幸勤政樓,觀角抵蹴鞠」……寒食節帝王與群臣會球與宴樂,唐 代帝王中的憲宗、穆宗、敬宗等也都熱衷於此項活動。另據孫光憲《北夢瑣言》載:唐代的「僖宗皇帝好蹴球鬥雞為樂。」唐代詩人韋莊詩曰:「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寒食節帝王組織打球,上相們白打了又吃宴,又分錢,何樂而不為。   古代的足球系用牛皮製作,「中實以物,蹴踏為戲樂。」據唐人李濟翁撰《資暇錄》中講:「余為南漳守時,南土有木,以抱者為命(抱木,《魏王花木志》中有製作抱香履法),言其輕,滿不足成斤。余命工為函匣、筒鞘,亦造清明球卵。輕攜而歸,北人莫不稱道。」

十二、寒食饋宴

    古代寒食清明節是上至朝臣、下至百姓普遍看重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有著豐富的活動內容。然朝臣們所企盼的活動與百姓相比顯然有著天壤之別。就是說,百姓們寒食節期間的活動內容無非是禁火、展墓、插柳、踏青及從事一些事關節令的農事雜務。而皇家朝臣們則要在這一天追求諸如品茶、集宴、蹴鞠、泛舟、鬥雞、春賽一類高檔次的活動。

    帝王寒食節饋宴群臣早在南北朝時期已有記載。陳繼儒《珍珠船》載曰:「南朝梁武帝寒食賜麥粥。」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因太華殿毀,太極殿方經始,這一年的寒食饗宴只得作罷。據《時鏡新書》,北齊尚書右僕射監修國史官魏收,寒食節饋贈王元景粥,王回書曰:「始知令節,須御麥粥。加之以糖,彌覺香冷。」

    自唐代起,寒食節饋宴群臣已成慣例。集宴的名目也趨於繁多。據《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二年(807),仃中和、重陽二節賜宴,上巳宴仍舊賜之。二月丁丑寒食節,宴群臣於麟德殿,賜物有差」;《舊唐書·穆宗本紀》載:「長慶元年(822)二月丙子,上觀雜伎,樂於麟德殿,辛卯寒食節,宴群臣於麟德殿……」;《舊唐書》敬宗、文宗等本紀中也有類似寒食節宴群僚的記載。文宗太和六年(832)寒食節宴百僚,這一天的雜戲中有為孔子戲者,文宗因黷侮先師,當場驅去……

    到宋代,王室對宰臣寒食節日的賞賜更加可觀。據《宋書·禮志》載大中祥符五年(1012)之制規定,「僕射、御史大夫、中丞、節度留後、觀察、內客省使權知、開封府王……至寒食賚簽賜羊酒、米面。立春賜春盤,寒食神餤,餳粥……」;「冬至、二社、重陽、寒食、樞密近臣,禁軍大校,或賜宴其第,府署中率以為常。」宋代寒食節饋宴另一個特點是饋宴中減少了蹴球、拔河等競技類活動項目,增加了觀花賦詩等高雅內容。據王應麟輯《玉海》載:「雍熙三年(986)二月丙辰寒食,上制詩賜宰相李昉等……,命李昉等就第為《觀花賦詩之會》,酒酣各賦奉詔賞花詩,帝亦作詩賜之」;《玉海》中還載:「大中祥符九年二月丁酉寒食,宴近臣,賜五言詩。癸卯,召近臣於後苑翔鸞閣,觀太宗御書」。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有幸參加在禁苑內皇帝寒食饋宴,有感而作《三日赴宴口 占》詩曰:「九門寒食多游騎,三月春陰正養花。共喜流毓修故事,自憐雙鬢惜年化。」

    寒食節既是重大節日,一些朝代為了使這一天的皇帝饋宴興緻不受干擾,還特定了許多的特別律令,如唐太宗時規定各諸陵守官,寒食節期間不得拉百姓辦雜差;《舊唐書》中還記載有唐貞觀十一年(637)春正月頌新律,規定「京師隸、將作、女子隸、少府縫作,旬給假一日,臘、寒食日二日」;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春二月又頌律令:「禁大寒食以雞卵相饋送」;據《冊府元龜》載,五代後晉出帝天福七年(942)十二月詔:「四京諸道、州府,決大辟罪,起今後宜令,遇大祭祀,正冬、寒食、立春、夏雨未晴,以上並不得行極刑。如有已斷案,可取次日及雨雪後施行」;宋代對產鹽區民也有特別規定,《食貨志》記載:「大中祥符元年,詔瀘州南井灶戶,遇正、至、寒食,各給假三日,所收日額仍與除放。」另據元代律令記載,元英宗至正三年(1323)二月,頒行《大元通制》,《通制》格例成定達兩千餘條,其中《職制》中規定:「諸 流囚居役,非遇元正,寒食、重午等節,並勿給假。」意思是流囚犯人在這三個節日期間才給假日。在蒙古族嚴酷對漢人統治時期,流囚役犯卻能逢寒食節享受假日,可見寒食節在元代也非等 閑之節日。

十三、寒食祭祀

    寒食節祭祀活動首推涉及千家萬戶的上墓祭掃,但除過上墳掃墓外,歷史上這一天還有一系列其它祭奠活動。    首先是皇家祭陵,這一活動歷朝奠儀也不盡一致。唐貞觀十三年太宗拜獻陵,規定帝謁陵,距陵十里設坐於齋室,還規定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寒食日設祭。景龍二年,唐中宗敕詣陵起居為「乾陵歲冬至、寒食,以外使二忌,以內使朝奉……」。唐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詔定五陵歲時祀典,規定「獻、昭、乾、定、橋五陵朔望上食,歲冬至、寒食各一祭。」天寶二年始,「以九月朔薦衣於諸 陵,常以寒食薦餳粥、雞毬、雷車、五月五日薦衣扇。」五代時期,「天福八年二月,寒食望,帝祭顯陵於南庄,焚御衣紙錢」;乾佑三年三月,寒食望,後漢高祖祭於南御國,廣順元年二月寒食,後周太祖出元華門 設御幄,遙拜諸陵,又「二年三月寒食,帝祭於郊。」據《遼史·道宗本紀》載:太康七年,詔「歲寒食,諸帝在時生辰及忌日,詣景宗御容 殿致奠 」;據宋《文獻通考》,乾德四年九月,「命內人詣鞏縣安陵薦寒衣,遂為定式,自是寒食亦往」。《東京夢華錄》載:宋代清明節「禁中前半月發宮人車馬朝陵」;據《元史·文宗本紀》「天曆元年九月立太禧院以奉祖宗,神御殿(原名影堂,內有祖宗御容)」祠祭秩正二品……」按明代邱浚《大學衍義補》,明代「上陵之祀,歲凡三舉,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每遇行禮,文武諸司各遺官一員,而以親王或附馬都尉主祀。事天下無事,天子於清明日亦時或一行。其忌日則唯附馬,而百官不與焉。其或藩王來朝者,亦許拜謁。孝陵在南京,內外臣僚有事經過者必先拜謁」;據《大清會典》載:康熙二年議定「孝陵每年以清明、中元、冬至,歲除為四大祭,供獻行禮俱照昭陵例行」,又 康熙三年議准:「每歲清明節,於各陵上土,承祭官、總管官、掌關防官於界外取土,貯紅牆外潔凈處候用……」

    除皇家祭陵外,寒食節較為隆重的祭儀為祭祀孔林。據《山東通志》與《曲阜縣誌》載,曲阜孔林為孔子先師墓,此地受天至精,純粹睿哲。歷代規定這裡祀期為一年兩祀,即春用寒食節,冬用十月朔日(初一)。奠儀由孔子後裔衍聖公主祭。除孔林外,曲阜城東二十八里處有啟聖林廟,為孔子父親葬地。這裡規定一年兩祭時間為春用清明節,冬用十月初三,也由衍聖公主祭。明代嘉靖九年(1530),帝詔令兩京國子監及天下郡縣俱建啟聖祠奉祀;此外,魯城東有顏林,系先師兗國公墓,墓祀日期也為一年兩次,即春用清明節,冬用孟冬朔日,由宗子博士主祭。據廣西梧州府《懷集縣誌》載,縣有孔公祠,每歲清明日與厲壇同日祭。

    一些地方還在寒食節這一天祭祀和本土相關的生前要人。河南汝州郟縣西三十里有三蘇祠,傳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與其子邁皆文定公葬地。每逢寒食節,這裡的守官和鄉民屆時要到墳地拜掃;山西夏縣為宋代閣老司馬光故鄉,這裡的官民除每年清明日要主祭溫國公祠(即司馬光祠)外,還要在這一天致祭陽公廟(唐代諫議大夫陽城祠,祠後有墓);另據司馬光撰《文潞公家廟碑記》碑文,文潞公在洛陽立有家廟,採用唐代議祀,以「元日、寒食、秋分、冬至致齋」;汾州有介之推封田,府治南專建禁煙台,《汾州府志》曰:「土人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祭介之推於此」。「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祀丞相墓」,詩人陸遊寒食日吊諸葛亮詩句講的也是看到人們在武侯祠祭祀的情景。

    寒食清明節上下舉國一致的祭奠活動首推祭厲壇。翻閱國內各省《通志》及各府州縣誌書,各地幾乎無一例外不設建厲壇。設建厲壇其因與詔文見於《明會典》。明洪武二十六年,國內各府州、縣皆立 厲壇,禮部曾頒發有定禮及欽定祭文。按各地誌書中載敘,厲壇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晡時(申時)致祭。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內,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將城隍神奉請於厲壇內,讓其南向,無祀鬼神名位俸陪於左右兩側。按張震《邑厲壇記》文載:厲,謂古帝王無後者,好禍民,故祀以安之。文中還講:鬼有所歸便不為厲。慮其無歸而病民,故祀之。此以防民患,仁之至也。按山東《青州府志》載:「厲壇祭用羊三,豕三,果四,羹飯冥衣數百具」;河北廣平府《邯鄲縣誌》載,歲三祭厲壇用銀為十兩;大名府東平縣、清豐縣、滑縣等則規定每年費用為十三兩五錢。寒食清明節期間也是一些中藥材的最佳種植時節。《本草綱目》曰:芎藭(川芎)春季宿根生苗,「清明時及時分其枝,橫埋之則節節生根……此藥專治頭腦諸疾;」《齊民要術》中講種地黃曰:「三月上旬種地黃為上時,中旬為中時,下旬為下時」,白居易《采地黃者》一文講馬食地黃不僅上膘,還可使毛色光彩照人。蘇東坡和樂天詩《小圃地黃》有「融為寒食餳,宴作瑞露珍,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句。

    我國民間也不乏寒食清明節期間獨特的祛病化災良方。山東《沂州志》載,清明作面燕,插柳於上,陽干,專治小兒泄瀉;湖南《新寧縣誌》載:「清明日清晨以瓮畜水。經數月而味色不變,謂之清明水,造酒尤佳」;《天工開物》載:稻米發生盡發炎火大壞苗穗之災,如用其種,可采冬至後數九天雪冰,冰水一瓮(交春後水則不驗),到清明節濕種時,每石種以數碗激灑,可立解暑氣。任憑東南風暖,而此苗清秀異常;《鍾旭集解》載:畫鍾旭紙,燒灰二錢,阿魏砒霜丹砂各一皂子大為末,寒食麵為丸,小豆大。每次服一丸,正月十五日,五月初五修合(聖濟錄)……

十四、寒食詩話

    寒食清明三月時,物華了人出新詩。寒食清明一則節日祭祖,文人們不免思鄉念親,神牽魂繞,二則萬象更新,百般隨意,文人借景生情,感慨尤多,三則寒食節史話悠長,文人學識博聞,鑒古喻今,靈感頓生。詩人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文曰:「浮生若寄,為歡幾何?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香俊秀,皆為惠連……」,在此愜意時刻,又是謝惠連般的賦詩高手相聚,沒有辛棄疾說的「詩人妙句」才怪。

    在寒食節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國內詩壇高手幾乎都有寒食詩作,而且繁富浩瀚的寒食詩中不乏有精品之作,稱得上是中華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是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史料珍品。

    寒食清明節本是國人共度的節日,但其與詩人更有著不解之緣。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何處難忘酒》句曰:「何處難忘酒,朱門美少年,春分花發後,寒食月明前。小院迥羅綾,深房理管弦。此時無一盞,爭(怎)過艷陽天?」詩人心目中人生最難忘的事不是他鄉遇故知和金榜題名時一類喜事,而最難以忘懷的是寒食節難得有酒喝,而此情不是白樂天一人的感受,明代詩人周憲王數百年之後《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竟然一股作氣寫出六首。其第一首曰:「何處難忘酒,年光似擲棱。清明恰已過,春色苦無多。席上紅牙板,花前皓齒歌。此時無一盞,爭(怎)奈牡丹何。」詩作者珍惜清明時節的感受較前輩白居易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河南府城北十里有山曰北邙山,又名太平山。該地為東洛九源之地,歷史上多少次戰爭發生在這裡。史載戰爭間斬首者有萬人之多。該地山背河,面洛山之陽,又有天然風水之稱。歷代陵墓多葬於此。人死萬事灰,展墓人復來。唐代詩人張籍名作寒食節《北邙行》曰:「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車前齊唱薤露歌(輓歌),高墳新起白峨峨。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寒食家家送紙錢,鳥鳶作巢銜上樹。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自唐代到明代,朝廷換了幾代,都城幾遷幾改,北邙山清明節展墓悲涼氣氛依舊不減當年。明代詩人張楷《和王仲初北邙行》句曰:「貴賤終歸一杯土,請看北邙山上墓。墓地漸多閑地稀,卜兆誰能擇佳處……舊墳十家九磨滅,愁殺清明二三月。新墳添土祭奠回,紙錢獵獵燒墳台。」世間人事為過眼煙雲,朝更夕改,唯有寒食展墓之俗如陽露春草,歲歲年年……

    古代寒食清明詩的誕生過程,其中有些還伴隨過動人的故事。北宋李昉著《太平廣記》載,唐嶺南節度使崔護早年舉進士不第,清明節獨游城南,因酒渴思水,向一民居叩門,一女子開門迎之,復取出水讓喝時,獨靠在桃樹下佇立。崔護喝完謝別,女子送至門外露出不勝之情。第二年清明節,崔護又訪尋到此家。叩門半天,無人接應,於是在門上寫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後求詩語工,將第三句改為人面只今何處在。)數日後又復去,有老父出門曰:「吾女知書,還未聘人。去年以來,常恍惚若有所失。前日出門看到所題詩句,回家後遂不食,現已昏死去數日!」崔護急奔入家,見其女還躺在床,忙舉其首哭曰:「崔某來也。」其女彷彿有預感,開目復活。老父家人皆喜,並願將女許於崔護。

   《全唐詩話》中有一則唐代帝王由寒食詩引出的笑話。唐德宗在位時,詩人韓翃寫了一首嘲諷在禁火時節,皇宮使用偷梁換柱術,以賜臣僚蠟燭代替禁煙的《寒食》詩。沒想到四句詩轟動一時,連唐德宗都讚賞不已。德宗建中初年(780),帝親自御批,要調韓翃到皇宮任駕部郎中知制誥(為帝王草擬令文)。當時,有兩個叫韓翃者,一個是寫寒食詩的韓翃,一個是刺史宰相。當時寫詩的韓翃正遠在夷門(開封)為李勉幕屬。傳喚官起初以為是調刺史宰相,因拿不準請示帝,德宗又御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接下去又批:「要此韓翃」。邸報送到夷門,韓翃開始還不敢信。送邸報者拿出御批曰:此詩不是官人寫的?韓翃一見大喜,連聲曰:「是也,是不誤也!」

    據宋人張邦基《墨庄漫錄》記載,唐詩人元稹寒食詩作《連昌宮詞》,實系記敘唐明皇寒食夜幸華清宮的一段艷事。這年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都無煙時節,七十一歲的唐明皇駕幸華清宮,隨行者有名叫潛的人。潛為人機靈,又在帝身邊聽候傳喚,還不時被諸王拉差,讓其查巡寒食禁火等雜事。這一日中夜,街衢特許燃燭,宮中張樂喧鬧。笑鬧中忽聽力士為帝傳尋名妓念奴。尋乎好半天,發現念奴正陪同潛郎夜宿……

    古人寒食清明詩作中,一些詩因與眾不同,特色鮮明,被後人冠以不少雅號。唐末詩人韓渥《襄陽旅道軍後有感》曰:「水自潺湲日自斜,晝無雞犬有鳴鴉。千林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空見花。」因其遭受軍人掃蕩,村內空落無人,一片悲涼,如同過寒食節一般,詩作被稱為不是寒食節的寒食詩;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曰:「烏蹄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被稱作清明即寒食,到時家家哭詩。

   清明節來歷頗久,淵源深厚,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是每個炎黃子孫都不應淡忘的感恩日,在這個西學東漸,世風日下的特殊時期,俊少特搜羅有關它的史記傳說,以期望在喚醒大家祭祖之情的同時,感受一下我中華文明之博大精深。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立夏
鹽城婚禮惡俗現象太奇葩 主要還是素質低 中國各地結婚風俗有哪些
賀年·習俗/風俗辭典|風俗,民俗,辭典
結婚習俗中需要注意的禁忌
中秋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是如何在民間傳開的?

TAG:文化 | 風俗 |